登陆注册
56140600000021

第21章 商汤和伊尹,两个圣人?

汤是商朝开国之君,伊尹则是开国之臣,在商朝初成立的时间内,二人携手与共,将商朝推向空前的繁荣时代。

汤和伊尹可谓相辅相生,如果没有伊尹的才华,汤极有可能不是夏桀的对手,或者在复杂的斗争中失败,而如果没有汤,伊尹可能一辈子就当一个出色的厨师,不会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二人携手最大的功绩就是革命,是革掉夏王朝而建立商王朝,这就已经足够名垂青史了,而除此之外,作为一代至圣帝王的汤,以及中国丞相之祖的伊尹,还在历史上留下了更丰富的故事。

从夏朝先后,我们看到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个。

其一是方国部落的实力过于强大,虽说是名义上的中央集权,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遇到一个能干英明的君主如禹启一般还好,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制衡,但如果君主的声望和实力达不到的时候,诸侯纷争并起,国家就危险力量。

其二使当时的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的,百姓的生活还处在果腹的阶段,而在混乱战事之中,百姓的力量虽然很弱小,但军队的力量也不强,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就成了动乱的根源,况且奴隶社会的结构决定了统治者对下层百姓生命的蔑视,所以当他们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候,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就难上加难了。

而汤一上位,就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他是没办法解决的,虽然通过一系列的征战解决掉了很多对手,但当时国情普遍如此,他还需要获得众多国家的支持,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将这些国家全部消灭掉,只不过凭借实力和威望,他能够被这些国家所尊崇,在他的时代并没有发生战乱,而第二个问题则体现了他治国的艺术。

商汤并没有改变奴隶社会的结构,但是他将尧舜以仁德治国的理念发扬光大,他意识到百姓是社会的稳定基础,除了善待奴隶之外,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上面,战胜夏朝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开创了一个更为清明的政治格局。

而建国之后,他很少用兵,使百姓的生活安定下来,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传说亳都有一次大旱,汤登台祈雨,并将天灾归结于自身的罪过,这便是罪己诏的由来,不过这话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但说明汤在民间留下的印象是不错的。

其实何止是不错,商汤被誉为中国历代帝王之典范,这绝不仅仅是民间声望可以达到的成果,相反,商汤在朝廷人事任免、自身行为表率禹治国之道之上,更获得了大臣们的一致拥戴赞扬,也遵从了儒家传统礼仪的传承,才能在由儒家书写的历史之上,留下近乎完美的名声。

而能够体现商汤之德政的记载,我们有几个流传下来的故事可以说明,而且这些故事并不仅仅是民间传言,而是有文献资料记载的历史。

首先说的,还是亳州大旱的祈雨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桑林祈雨。

殷墟出土了很多商朝的卜辞,这些卜辞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用金文或者甲骨文书写的当时的国情民情等,这个是可靠的实在证据,就比对于夏朝的记录和推断要令人信服得多。

卜辞记载当时的祈雨故事,古时候没有先进的科技和预报,对于气候的认知都认为是上天的旨意,而一旦发生天灾,便要去由巫师与上天沟通,巫师被认为是上帝的使者,而当祈雨没有效果的时候,当时的习惯就是将巫师放到太阳底下去曝晒,上帝怜悯巫师,便会降下雨来,商汤则用自己取代了这个巫师,他认为大旱是自己的责任,于是将自己放到太阳底下,剪去头发,绑缚双手,将自己当做牺牲来赎罪,这体现了他对万民的仁德,认为有罪应该归属于自身,而不应该获罪于万民。

这次祈雨被记载了下来,而且在祈雨的时候,汤发出了著名的六问:政不节邪?使人疾邪?宫室荣邪?女谒盛邪?苞苴行邪?谗夫昌邪?,什么意思呢,这是商汤的自我反省,是不是施政不仁,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沉湎酒色、官员腐败、听信谗言,而这六条反省,从此成为对帝王的行为约束的规范,是统治者施政的标准,所以我们说商汤的仁德,是以仁政德政而获得的万民拥护,也为后代的帝王们树立了典范。

这是帝王的规矩,而商汤也制定了臣子的规矩,他是历史上首个为臣子制定法度的人,也就是说以前对于贵族、官员没有任何约束的,除了政治斗争会将臣子拉下马之外,官员都是凌驾于百姓之上和法律之上的人,但是商汤改变了这种做法,他制定了最早的官刑,官员们不遵守法度了,腐败了,成天唱歌跳舞不干事了,都有法度可以遵循,最轻的刑罚是墨刑,也就是刺字。也是从此之后,官刑从此走上历史舞台,一直到今天。

治国与统治,最重要的就是人心,通过诸多德政的施行,商汤俘获了下层的民心,那么对于上层而言,一件小事成就了商汤的地位,而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是从一场围猎开始的。

自古以来的诸侯与帝王之家都会将围猎当做重要的公务活动,特别是古代,人们都是通过打猎等来获取食物,提升自己的战斗适应能力,所以为了不忘本,这项活动一共持续了数千年。

夏朝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人,比如太康、后羿等,爱好打猎到极为变态的程度,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政权,当然这是极端现象,也说明围猎在那个时候的普遍性。

一般围猎,会以打到猎物的多少定输赢奖罚,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通常会把猎场用网围起来,然而这一次,汤提出了异议。汤认为四面结网,是对禽兽的不仁慈,是断绝了他们所有的生路,所以汤决定撤掉三面网,只留下一面,然后他认为能够逃走的和被捕捉的都是上天的旨意,而不是人类的残忍,这就是网开三面的故事,后来这个典故被称为网开一面,也是这个意义。

这个举动很不寻常,史无前例,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诸侯国们认识到,汤对于禽兽都能这么仁慈,那么对于诸侯等肯定更加和善,诸侯们纷纷宣誓效忠,这网开三面,放走了禽兽,却网络了人心,可谓神来之笔。

不能说商汤的德政比尧舜做得更好,只是商汤的时候,已经有了当时的诸多证据能够证实历史,通过甲骨文、金文的卜辞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而这些史料的留下侧面反映了汤开始的另一个成就,青铜冶金的发达。

冶金工业在当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其一是军事,战士们使用的刀枪剑戟,当然主要是戈、矛和盾,青铜比石器上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其二是农业,农业用的器具,锄头、犁头等,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其三,就是国家祭祀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礼器和宫廷用具等等,从商汤时代留下的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从鼎、簋、尊等等和很多甚至我们都不认识的东西得到展示,而上面所刻的铭文,全面反映那个时代社会、军事、制度、礼仪等等内容,让今天的我们可以真实的了解,这一切虽然从夏朝就已经开始,却在商朝达到顶峰。

这就是汤,从自身修养、施政理念、朝廷法度、社会生产等等全方面都堪称至圣先帝的一代君王,而他的这些功绩,有些在伊尹的辅助下完成,有些在他死后,伊尹继续按照这条路发扬,他的成功,始终也离不开这个最好的伙伴。

汤是伯乐,他发现了伊尹的才能,从一个庖丁而任命为相尹,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商代开国数十年的进程。

伊尹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家庭教师,他在有莘国做厨师,后来被国王认为子女的家庭教师,他离开有莘国之后,依旧以一个奴隶和厨师的身份接触商汤,而他奉劝商汤的治国之法,是通过“以鼎调羹”“调和五味这样的理论来得到认同,从而开创了共同的伟业,从这里看,伊尹可谓是一个伟大的厨师,而今天厨师行业,也依旧奉伊尹为始祖,看来他是真正爱好当厨师的,

现代中医已经开始没落了,但依然有无数的拥护者,国家也在呼唤中医的复兴,而这个中医,现在基本认同的始祖是伊尹。

在远古时代,其实并没有医的概念,能够懂得治病的人,都是巫师之名。这个巫师与现在巫师的概念相同,但其感情含义却截然相反,中医与巫蛊之术同出一源,因巫术太过于神秘而被推翻,但中医保留了下来。那时候对于一切无法解释和解决的事情,都从巫中找答案,而从甲骨文之中所找到的证据,伊尹是当时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的主官,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大的巫师。

相传黄帝作内经,从而明白了人的身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神农尝百草,从而明白了草木的药性和效果,而伊尹做汤液,开创了治疗方法的先河,这三者是并称的圣人。

商汤执政,伊尹为相的高峰时期,其实是在克夏的那一段,而商朝建立之后,作为至圣帝王的汤光彩照人,而伊尹则低调的为商朝默默奉献,所以那一段时间关于伊尹的记载不多,除了做一些祭文和主持祭祀典礼之外,似乎光芒都被掩盖,然而当商汤死后,伊尹开始登上人生的巅峰,也奠定了千古第一臣子的历史地位。

仲虺与伊尹,两个追随商汤建国的核心重臣,在商汤死后继续发挥余热,辅佐了一代又一代的君王,其中仲虺服务三代,而伊尹服务五代。

商汤的太子太丁,英明神武,在太子位时征讨击杀了周国的国主季历,使商周二族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仇人,但这个儿子死的早,比汤还要先死,所以并没有继位,但配享太庙,接受祭祀,是追认的商王,商汤死后,由太丁的弟弟外丙即位,由伊尹摄政。

外丙也是短命帝王,在位三年就死了,自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而即位的是他的弟弟仲壬,仲壬的寿命也不长,在位四年就死了,辅政的同样是伊尹,这时候我们基本上看出一个规律,商朝的继位顺序都是先从弟弟开始的,儿子基本是后一顺位。而自商汤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太丁没有即位,后两个在位时间都不长,甚至还没有适应帝王之位就驾崩了,所以对于国家治理基本上也没做出多少贡献,但在外丙在位的时候,商朝却发展到了一个兴盛的时代,而这不得不说是伊尹的功劳。

商汤和伊尹共同制定了商朝的发展路线,而汤死后,伊尹自然不会推翻自己的政策,何况这个政策确实是清明有效的,所以在几任帝王时期,都很好的坚持了商初的路线,坚持祖制慢慢发展,如果外丙还有弟弟继续即位,这种清明说不定还会继续下去。

但历史有时候总会开玩笑的,弟弟即位这么多了,怎么着也该轮到儿子了,何况,这个儿子的父亲曾经那么接近大位,可惜天不假年,死得太早。这个父亲是太丁,而他的儿子是太甲,等外丙死后,太甲也长大成人了,并且,同样是在伊尹等人的全力辅佐下,登上了大位。

这已经是伊尹辅佐的第四代王了,无论怎么看他都应该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不过不知道伊尹是责任心强,还是恋栈,或者是这种将帝王掌握在鼓掌之中这样的感觉太过美妙,总之他还是在尹的高位之上,并且正准备全心全意的辅佐太甲,使其成为一代明君。

不过这个过程,却非常的艰难,太甲并不准备像祖父那样信任伊尹,也不像叔叔们那样服从伊尹,他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导致了一场维持数年的宫廷争斗,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争议。

我认为争议其实是不必要的,从思想派的推断而言,伊尹如果要自己登位,大可不必等到太甲的时候,最多算是对事物主导权的争夺而已,何况从殷墟的卜辞上,还有很多歌颂伊尹的记载,绝不是一个在宫廷斗争中的失败者能够享用的,那么这场争斗就只有有一种解释,也就是现在最为广泛流传得解释,这种解释将伊尹的人格推向了顶峰。

太甲即位后,或许是长期被叔叔压抑,一旦登上王位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自己真正的权力,所以在伊尹的辅佐下,前两年隐忍不发,倒是一副听话的样子,到了第三年,他认为自己羽翼成熟,就开始不听伊尹的劝导,我行我素起来。做帝王有魄力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这种魄力需要用在正途,而太甲偏偏没有掌握这一点。

对于老臣伊尹,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他甚至忽视了四朝元老的影响力,他不顾伊尹的规劝,开始肆意享乐,发号施令,暴虐百姓,朝政昏乱,而最关键的是,他带头破坏成汤制定的法令与传统,这是伊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这些法令,都是他和旧主共同制定的,是国家安定的保障,而是他个人功绩的最好表现,而太甲的破坏,其实可以看得上是对他的全面否认。

太甲太低估伊尹了,老人有时候并不一定就是好人,好人也并不一定是窝囊的人,至少伊尹绝对不是,太甲很快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从此陪伴三年的,将不再是呼风唤雨的权力,也不是花天酒地的奢侈,而只有祖父那孤零零的一抔黄土,一座低矮的茅屋和一位守墓的老人。

伊尹放太甲,没有另立新君而是自己摄政,太甲被放到桐宫,也就是汤的墓地,深刻反省。

争议就来源于这里,有人说伊尹放太甲,但没有另立新君,实际上是自己想当帝王,而后来被太甲逃回处置,权位再次回归商室。

这种理论乍一听确实有道理,但实际上忽略了一点,作为一个在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伊尹,见证了如何以武力获取胜利的伊尹,一位能够凭借自己力量放太甲的伊尹,怎么可能留下后患?而且如果有真有夺权之意,商汤死后那么多的机会,也未必会要等到今天?

何况伊尹死后,商卜辞之中,并无一言以质疑他,太甲在位二十三年,也并没有记录任何伊尹的负面消息,而对于其功绩的赞扬几乎可以比肩商汤,所有的争议都来自于后世,我不知道伊尹在摄政的时候心里是不是曾经动过,但从行为而言,说他夺权篡位,那多属阴谋论的无稽之谈。

而伊尹作为历史第一丞相的认知,也来源于此,将太甲放到桐宫之后,他亲自做著了《伊训》《肆命》《徂后》等几篇训词,给太甲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

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深刻悔过,而这一切都被暗中监察的人报告给伊尹,经过三年的考察,伊尹确认太甲是真心之后,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

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商朝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到了一定的高度,后世考证经过太甲的治理,商朝的人口已经达到数百万,而军队也有十万人以上,这比夏朝已经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大宗”。

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这样的臣子堪称典范,自伊尹开始成为臣子们竞相希望成就的榜样,然而历史之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所以后来很多有私心的人,偏偏要立一个伊尹的行为来标榜自己,反而使争议更加明显。当然,这样的人直到今天,也太少,所以很多人质疑他实属正常。

太甲死后,伊尹又成为沃丁的辅政大臣,甲骨文中记载有伊尹则有丁,基本可以认定这是实情,而质疑者所言,太甲夺回权位之后,难道还能容忍这样乱臣吗?继续让他辅佐自己的儿子?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伊尹是胜利者,从历史功绩而言,从在位时间而言,从后世流传得评价而言,甚至从他的寿命而言,不过在沃丁执政的年代,他再也无法延续自己的功德了,伊尹卒,寿年一百岁。

在之前对于古人的寿命来说,对于有影响力的君王臣子名人,随随便便活个一百多岁,切记不可当真,然而伊尹历经五朝,从奴隶入籍,到影响众多帝王和商朝大国,这个一百岁我信了。除开上古圣王之外,堪称圣人的,伊尹算是第一人,比孔子早了大概一千年。

圣人,这算是对伊尹最后的评价。

同类推荐
  •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生于晚清的李耀庭系位列重庆名人馆的名人。他经营在重庆的天顺祥商号,创建了辉煌。重庆开埠,他是重庆总商会首届会长。他开办了最早的川江轮船公司。他开办的烛川电灯公司,点亮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戊戌维新”中,他出资资助宣传新思想的《渝报》出刊,辛亥革命,他的两个留学过东洋的儿子,均贡献巨大,孙中山特为之手书条幅“高瞻远瞩”以褒扬。
  • 大周神厨

    大周神厨

    一代神厨穿越古代,成为公主府厨房管事……
  • 宫斗权谋之时空穿越者

    宫斗权谋之时空穿越者

    我叫萧风,是一名大三历史系的大学生,ⅩX某工地发惊天古墓,我和我的导师高冲跟随考古队员进入古墓,不知什么原因,直接进入了时空隧道,穿越到不知名的某个朝代……承诺每天至少两更,欢迎大家收藏和投小票票!
  • 三国之算无遗策

    三国之算无遗策

    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曹操是否能一统中国?赤壁之战上是否还有美周郎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否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且看一场智谋上的对局
  • 好好熬下去

    好好熬下去

    夕阳西下,晚秋的吹将路边树上的的最后一点叶子拼命的拉扯着,树叶在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却还是顽强地在枝头挂着,沙沙声仿佛就是树叶最后的一点倔强。
热门推荐
  • 初时陌上烟火

    初时陌上烟火

    星城夜家大小姐夜烟从小被送去陌上镇和创世神之子陌泽一同长大,一起学习,奈何情深缘浅。陌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走,六年和他为夜烟挡下天劫,奄奄一息,夜烟也为了救他度了二十年的寿命不仅如此还把余生赔给了他……
  • 释怨——谋而后行

    释怨——谋而后行

    她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拖垮了身体,带累了父母、儿子,在她选择离世之后没有轮回转世,而是永堕枉死狱。她不服,阎王让她看她死后父母、儿子的凄惨下场后告诉她,正是因为她自己没有好好爱惜自己,才不能转世投胎……她怨,她的怨被两个世家大族冤死的怨牵引着到了架空的大庆朝,用三百余条冤魂不轮回转世的代价,让她重生,替他们复仇、重振家族。他贵为皇子,却凄惨地死于非命。重生后,为了能改变前世的命运,他救了她重生后的肉体。这一世,他是她这具身体的灭族仇人之子,也是她这具身体的救命恩人。
  • 彼亦童话,吾已归去

    彼亦童话,吾已归去

    我知道你在跟我说话,无声的,但我在听,我也在等
  • 嫡女重生之奇幻大陆

    嫡女重生之奇幻大陆

    明明大家都很爱嫡女,可是,嫡女最后还是死了,嫡女死的那天……整个国家的人都为她送葬。嫡女重生了意外的发现了公主的秘密,也得知了自己为何死亡的原因……这一切,终归还是来源于公主的嫉妒。嫡女重生之后……结识了一位男子,男子的身份很神秘……还带着嫡女去了一个奇幻的大陆……咦?嫡女的身份好像也不简单……
  • 那一次青春的爱意

    那一次青春的爱意

    14岁的青春年华,而那些少男少女却不懂得珍惜,不敢去表达自己的爱意。最终,留得遗憾...……
  • 知我罗刹乎

    知我罗刹乎

    天生半面罗刹,却有菩萨心肠。奈何世事无常,逼人破戒杀伤。常道天地有轮回,且看她兜兜转转,去往何方!
  • 战天泣歌

    战天泣歌

    末世?或许是吧。救世?几人敢信?面对末世,你是否绝望?呵,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得知真相,你是否痛恨?呵,那一种伟大你永远也不会懂得。心已死,血已冷。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时,你敢战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方羽在异世界修仙

    方羽在异世界修仙

    方羽一个996的程序员莫名的就穿越了,而且穿越的身体里面不只自己一个灵魂,他该如何修炼成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