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94900000005

第5章 隆福寺街——有名的东庙

隆福寺位于北京东四牌楼之西。清代初期,东四一带的商业日益兴旺繁荣,隆福寺处于这个商业区的中心,也随着繁华起来。每月初九、初十、十九、二十、二十九、三十是当时规模最大,货物最全,时间最长的庙会。庙会的起始时间尚无确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形成于乾隆年前。

隆福寺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寺时皇帝派兵部左侍郎赵荣董负责,相当现在的建工部第一副部长,皇帝派这样大的官负责建造,而且还把皇宫的白石栏干移于庙内,足见皇帝对隆福寺的重视。

隆福寺建筑美仑美奂,据说,其释迦牟尼殿和三大士殿的藻井,是明、清建筑中最为精美、华丽的,就是皇宫内太和殿的藻井,与之相比也很逊色。

隆福寺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庙里的大和尚可以出入宫廷,经常为宫里的大太监与京内外官员的政治勾结进行牵线搭桥,从中谋取私利。

隆福寺庙会的范围相当大,连庙前的神路街,庙左的隆福寺东街和庙右的隆福寺西街,以及南口外马市大街一部分都是庙会的一部分。

庙会期间既有临时摆摊的行商,也有常年营业的坐商。庙里庙外,到处是赶庙会的摊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庙外、马市大街、神路街南口以西,多是出售鸡鸭的摊贩,以东是出售清代的袍褂、香囊、扇套、朝珠等物的旧货摊。

神路街最显眼的店铺有二:一是出售雕漆器的铺子,店堂布置典雅,里面的货物小如盘、碟,大到屏风、床榻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二是卖禽鸟的,既有画眉、百灵等鸣禽,也有猴子,波斯猫等小动物。光顾这两店的顾客多是当时的王公贵族和一些豪门子弟。

此外,庙会期间,还有卖豆汁、扒糕、切糕、糖耳朵、老豆腐等风味小吃的摊位。庙会空旷的地方就是变戏法,说书的卖艺场所,还有卖鲜花的等等。

隆福寺东街是北京内城的一条文化街,古旧书店甚多,有三槐堂、文萃斋、文殿阁等二十多家,书铺在北京也颇有影响。这些店内齐房高的书架上,放满了经、史、子、集等类书,还有珍本、孤本、善本等古旧书籍,令人眼花缭乱,无数文人墨客一进街就流连忘返。

隆福寺西街,路北一个大茶馆占据主要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冷清。过去劳动群众休息和等待雇主都会进茶馆里。解放以前,北京的各行各业包括各种手工作坊,一般都是揽下活后临时招短工完成,很少雇长工。小工、壮工每天早晨上人市待雇,技术工人多上茶馆,边喝茶,边待雇。

另外,调解纠纷的、拉房纤的、打小鼓的以及一些买卖人也在茶馆里谈生意、说事。大茶馆还是一些有钱有闲的人打发时光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玩鸟、下棋、聊天。

隆福寺庙会分东中西三路,每路又分若干层。中路从山门里起第一层,多是卖竹柳日用杂品的。如土布、竹柳、锅、碗、瓢、杓、帘等。

往里是韦驮殿,殿于光绪年间着了火,未恢复,殿基平整后,成为文艺演出的场地,庙会期间有变戏法、摔跤、说书、唱戏等节目。

再往里是食品摊,回汉食品均有,如豆汁、扒糕、切糕、糖耳朵、老豆腐等,而且物美价廉。

中路最后一层是迷信行业的地盘。有看相的,算命的“铁嘴”、“半仙”,那些人要么长袍马褂,戴个老花镜,要么挽发髻,穿鹤氅,一身小道家打扮。坐在那察言观色,装腔作势,以一张不烂之舌招揽生意。越是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严重,算命先生越有钱可赚。

这个院还有几个卖泥饽饽模子和洋烟画的小摊,饽饽模子是儿童玩具,有人物和动物形象,用黄土烧成,小孩用黄泥磕着玩。洋烟画是买纸烟附赠的小画片。因为是进口货,所以叫洋烟画。

西路进门是食品摊,稍往里是几个比较阔气的卖玉器、卖字画、卖铜器等古玩摊,里面鱼龙混布,真品赝品皆有。还有几个卖小金鱼的和卖毽子的小摊。这里还有一个专卖胡琴码子的物件小摊。一个胡琴码子大小如同一颗黄豆粒,有木质的、竹质的、兽骨质的、象牙质的,个个都是精雕细作而成的,堪成巧夺天工。码子关系到胡琴的发音,所以艺术界的很多琴师经常来购买。此外,还有卖唱本和鼻烟壶的小摊。

东路集中了许多的民间工作品。尤其到了赶庙会时,众多的民间艺人当场献艺,有捏面儿的,卖皮影的,卖偶人的,卖鬃人的,卖风筝的,以及剪纸、砖雕等。

清光绪二十七年,隆福寺着了大火,第一层殿被烧毁,又因年久失修,庙宇日益残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隆福寺街以庙会和书肆闻名,但其中也有不少著名的商业老字号,这里摘要介绍如下:

福全馆饭庄

福全馆于清末开业,是山东人经营的大饭庄,民国年间的经理是王润田。该饭庄规模大,院落宽绰,有七、八十间房屋,并建有可容纳五、六百人看戏的戏台。

内城一些官僚、名流、大户,多在福全馆举办喜庆、婚丧宴席。当时的京剧名演员经常在此演出。其饭菜是鱼、肉、虾、海参,山东风味。在“七·七事变”前,生意兴隆一时,北京沦陷后,生意逐渐萧条,20世纪40年代中期歇业。

白魁饭庄

隆福寺街的白魁饭庄于清乾隆末年开业,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最早开业时的掌柜的名字就叫白魁,后来买卖转到黑姓清真教人手中,但“白魁”牌匾没有换。

白魁曾以卖牛羊肉为主,并兼做一些芝麻烧饼。白魁所以出名是由于它家的烧羊肉做得好,肉烂,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味道鲜美。

每年夏季,是烧羊肉销售旺季。北京人每年夏天爱吃过水凉面,白魁的烧羊肉出锅时,远近居民都拿个大瓷碗来买。少买肉多要汤,拿回家用烧羊肉汤浇过水凉面,再放些黄瓜丝、蒜泥,吃入嘴里,面凉,汤热,味道极其鲜美。吃这种面,既开胃,又可祛暑热。当年,人们常说,前门有月盛斋的酱羊肉,隆福寺街有白魁的烧羊肉。

现在白魁已发展成为各种风味小吃和各种炒菜都经营的大饭庄了。并在张自忠路西口外开设了一座分号。

隆盛饭铺

隆福寺街里的隆盛饭铺开业于清代嘉庆末年(1816~1819年),它是山西省一个姓温的商人开办的。最早是个经营油盐酱醋和针线的小杂货铺。后来到了光绪末年,传到温思洪当掌柜时,才改为小饭铺,以经营抻面和清油大饼等食品为主。

隆盛饭铺的掌柜温思洪善于经营,他的经营理念是薄利多销,只要顾客进店,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一分钱的生意也不放过。温掌柜另外一个经营理念是和气生财,只要顾客进店买东西,尽量让他们满意而归。

隆盛饭铺经营的食品既有炒饼、烩饼、抻面,还经营炒菜、摊黄菜、炒肉片等。其中最受顾客欢迎的是烂肉面。隆盛饭铺的烂肉面,抻得细,浇面的肉煮得烂,再用黄花、木耳、口蘑、花椒、大料、小茴香等做佐料,勾成卤汁、顾客现吃现浇。冬天吃热锅挑,夏天过凉水吃凉面。不爱吃烂肉面,隆盛饭铺还有“小碗干炸”。所谓小碗干炸,就是普通的炸酱面。

隆盛饭铺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生意最红火,天天顾客满堂。“七·七事变”后,生意逐渐萧条,至解放前夕就倒闭了。

同类推荐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成熟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成熟自信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热门推荐
  • 尘梦问逍遥

    尘梦问逍遥

    人们行走世间,时常会有事不随心时,仍要去面对的各种人情冷暖。一味地宣泄压抑、不甘只会让自己在阴暗中越陷越深。或许只有细细品味过世间的种种后,才能从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 归去来客栈

    归去来客栈

    百年前,一家客栈-归去来凭空现世,正好坐落在人间通往地府的入口。百年来,人来鬼往,人来此店留一物,留下执念迎新生。鬼去此店销一物,消了执念去往生。
  • 神农志

    神农志

    两国交兵,败国全军覆灭,皇帝仅带数人远逃异域。胜国将败国老百姓的生产工具全部毁灭,于是饿殍遍野,惨不忍睹,胜国的欧阳家族于心不忍偷卖粮食给他们,被皇帝发现后惩罚世代拾粪。三百多年后,第15代后人欧阳轩不堪侮辱逃离拾粪部落,千锤百炼成为拥有至尊能量和高超法术的神农,他耕种天下、放牧八荒、渔猎四海,让人世间不再有饥荒。
  • 遥望彼岸的记忆

    遥望彼岸的记忆

    龚师轻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人,在三十岁的时候遇到一场意外之后,忽然闯入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她遇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虽然不是自愿,但还是成为专门消除灵魂积怨的鬼愿。和平行世界里的人相互扶持、相互争斗,从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两界第一次保持了平稳的联系,并且建立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 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

    孙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绝对是一个另类。整体不学无术,却只想着看动漫书。但是这真的就是孙浩的真实生活吗?当然不是。孙浩的父亲是一个类似基地组织的头目。只不过这个组织,并非是恐怖组织,而是一个属于民间的,属于古武时代的善良的组织。孙浩昨晚组织的继承人,要比其他人更需要历练。在一个鬼知道是真是假的卦象中,孙浩被父亲安排到F中学,当期了一名学生。虽然表面上是学生的身份,但是暗地里,孙浩却要完成基地留下的任务——暗杀。如果把两种不同的人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个是一个很难处理的事情。
  • 最后最好

    最后最好

    干净,不是不知世事懵懂的干净,而是历经千帆后任保持炽热的干净,虽不无瑕,但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很开心能够在最美的青春遇见最好的你。(随笔,记录心情想法)
  • 月影凤倾:惹妖孽倾城

    月影凤倾:惹妖孽倾城

    替别人活下去,她的职责之一;替她报仇,这是必须的。凤倾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居然穿越到海斗大陆这个修炼斗力的大陆上,废材?草包?她分分钟脱离这个枷锁,说她天才,名副其实!哇!她突然觉得穿越也没什么不好的,实力,美男,应有尽有,还有个高冷的哥哥。她真是艳福不浅,美男都围着她转,但是,她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闲杂人等,统统滚蛋!
  • 谁看透了我们

    谁看透了我们

    入围中国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庄重文学奖,著名东西的首部散文随笔集。每一个人都有极其隐秘的心理,它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我把它称为“秘密地带”,我们的邪念、我们的脆弱全部藏在“秘密地带”里,一般不会被人察觉。但有人偏偏要挖开这个地方,让我们面红耳赤。
  • 群居解颐

    群居解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武魂是玉皇大帝

    我的武魂是玉皇大帝

    在灵月大陆,修炼者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修炼肉体。第二种,修炼灵魂,也叫武魂。第三种,以血脉修炼。在灵月大陆东部一个家族里,李沐飞被自己的亲哥哥抢了武魂,李沐飞并未放弃,之后他得到了全新的武魂,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