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2900000016

第16章 《楚辞》作品研究(上)(1)

《离骚》

一、作时

(一)作于怀王时期

汉刘向《新序·节士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有博通之知,清洁之行,怀王用之。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子阑,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骚》。”

汉王逸《楚辞章句》:“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袤,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

汉应劭《风俗通义·皇霸篇》:“怀王信任佞臣上官、子简,斥远忠臣;屈原作《离骚》之赋,自投汨罗。”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一:“原虽被谗见疏,而犹未窜斥。原引身自退于汉北,避群小之愠,以观时待变,而冀君之悟。故首述其自效之诚,与怀王相信之素,谗人交构之由。”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卷一:“盖怀王时,初见斥疏,忧愁幽思而作也。”

李延陵《屈原的生辰与〈离骚〉的著作期》:“‘离骚’分明作于楚怀王时代,分明作于屈原五十岁左右时。”

孙作云《从〈离骚〉的写作年代说到〈离骚〉、〈惜诵〉、〈抽思〉、〈九辩〉的相互关系》:“《离骚》是为了反对黄棘之会而作,它作于怀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304年。”

林庚《民族诗人屈原传》(《林庚楚辞研究两种》,页7):“可是就在他二十三岁的那年(楚怀王十六年),他终于被贵族集团所谗,怀王开始不再信任他……他开始写下了那历史上最有名的一篇长诗《离骚》。”

沈伯俊《〈离骚〉当作于楚怀王中期》:“《离骚》应当定为屈原在怀王中期遭谗被疏后的作品,具体地说,大约写于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

金开诚《〈离骚〉的创作年代》(《屈原辞研究》,页112):“屈原创作《离骚》就有可能是在楚怀王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这三年之中,时为公元前305至303年,屈原四十八岁至五十岁。”

赵逵夫《〈离骚〉的创作时地与创作环境》(《屈骚探幽》,页72):“《离骚》既不是作于顷襄王时,也不是作于楚怀王十六年屈原被疏那次,而只能作于怀王二十四、五年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具体说来,作于怀王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之间。”

吕培成《〈离骚〉创作时间之内证》:“《离骚》当作于作者遭谗见疏之际,而非放逐之后,其时宜在怀王十六—十八年。”

黄震云《〈离骚〉的写作时地与屈原的三次“放逐”》:“《离骚》是因疏而作,写作地点是郢都,写作时间是待郊三年未能招回之时……根据《史记》屈原在放逐期间曾出使齐国的记载,学界推论应是怀王十九年事。如果推论可靠的话,那么,《离骚》写作的确切时间应在楚怀王十五年左右。”

陈学文《〈离骚〉创作时地新探》:“根据对汉代学者的有关记载和对《离骚》及其它可靠屈原作品的仔细全面的解读与分析,认为《离骚》最有可能是在约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至十八年(公元前311年)间被绌或待放于汉北时作,是屈原流传下来的最重要和最早的作品。”

(二)作于怀王末期至顷襄王初年间

郭维森《屈原》(页83):“《离骚》大约作于怀王二十四年到顷襄王三年这八九年中。”

刘永济《屈赋通笺·笺屈余义》(页219):“然则《离骚》之作,不能早于怀王二十八年,亦不能晚于顷襄元年,必在屡次进谏不从之后,放流命令未下之先,方与《离骚》中辞旨相合。”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页4):“《离骚》之作,当始怀王十六年为上官大夫所谗而见疏以后,成于怀王入秦、顷襄嗣立之前。”

刘生良《〈离骚〉作年探考》:“《离骚》当作于怀王三十年因强谏武关之会而被宣布‘放流’之后到顷襄王初年诗人被再迁江南之前。”

张宏洪《〈离骚〉作年考论》:“《离骚》是屈原在楚怀王三十年(前299)—楚顷襄王三年(前296)第一次放逐过程中写下的,写作地点在汉北。”

佘丹清《〈离骚〉作年考辩》:“《离骚》作于怀王三十年到顷襄王三年间,此时屈原正好四十岁左右,在放逐途中。”

(三)作于顷襄王时期

游国恩《屈原作品介绍》(《游国恩学术论文集》,页213):“《离骚》作于顷襄王朝再放江南之时,这是可以从《离骚》本文中看出的。”

王锡三、姚宝元《〈离骚〉作于顷襄王后期论》:“我们认为《离骚》作于顷襄王后期,郢都陷落之后。”

潘啸龙《〈离骚〉作于顷襄八、九年考》:“《离骚》又可能作于何年呢?我以为,这个年代大体可以定在顷襄王八、九年间。”

谭介甫《屈赋新编》(页46):“顷襄王十一、二年间,屈原济湘‘南征’,到零陵,循九疑山就重华陈词,得到‘义可用,善可服’的教训。他作《离骚篇》。”

张中一《试论〈离骚〉的写作地点与年代》:“《离骚》的写作时代当在白起拔郢之后,作《九歌》、《怀沙》之前,地点在汨罗江畔的一座祠庙里,是屈原晚年的作品。”

谨按:因无明文记载《离骚》之作期,学者多只凭借屈原的相关作品及汉人的某些相关记载略作推论。这其中,对判定作期之主要依据——《离骚》原文之解读,又因读者各自的标准有别而迥异,如此看来,对这一问题,学界当不会有确凿服众之定论,若其说能圆润会通,言之成理,即可参考也。

二、题旨

(一)离忧说

汉刘安《离骚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娄彦刚《〈离骚〉命题新探》:“‘离骚’就是‘离忧’,也就是‘无限忧伤’或‘痛忧’的意思。《国语·楚语》云:‘德义不行,迩者骚离。’‘骚离’就是‘离骚’,屈原用此楚语命其诗篇名,也或含有‘亲者痛、爱国情’之意。”

龙文玲《〈离骚〉解题: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这些解说中,司马迁的‘离忧’说涵盖面大,也最切题。”

(二)遭忧说

汉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唐颜师古注《汉书·贾谊传》:“‘离’,遭也;忧动曰‘骚’。遭忧而作此辞。”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离骚经》之所以名……史迁、班固、颜师古之说得之矣。”

清钱澄之《屈诂》卷一:“‘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谗,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留不宁,故曰‘骚’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屈原列传》曰:‘离骚’者,犹离忧也。此于‘骚’古音与‘忧’同部得之。‘骚’本不训‘忧’,而扰动则生忧也。故曰‘忧’。”

朱季海《楚辞解故》(页13):“‘离骚’为遭忧……离尤即逢尤。”

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页72):“训为‘罹忧’,‘遭遇忧愁’较为径直有据。”

聂石樵《楚辞新注》(页1):“离骚,离,是遭遇;忧,是忧愁。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金开诚《〈离骚〉题名的解释》(《屈原辞研究》,页122):“所以,‘离骚’释为‘遭忧’虽是最古老的训解,却是最有可能符合题名原意的。”

周复纲《〈离骚〉辨义》:“经过仔细地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在各种关于‘离骚’的解释中,唯一可取的只有班固的‘遭忧’说。”

(三)别愁说

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

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其后词人仿之,作《畔牢愁》,盖为此矣。‘畔’谓散去,非必叛乱也。”

明汪瑗《楚辞集解》:“篇内曰:‘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休之数化’,此《离骚》之所以名也。王逸曰:‘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其说是矣。”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卷一:“离,别。骚,愁也。篇中有‘余既不难离别’语,盖怀王时,初见斥疏,忧愁幽思而作也。”

熊任望《对于〈离骚〉题意等几个问题的商榷》:“四种解释中,‘别愁’似较好……《离骚》所抒写的,正是这种生生地别离的悲愁。”

陈元胜《〈离骚〉篇义辨》:“《离骚》全篇抒发的‘离别的忧愁幽思’之情,不仅太史公司马迁注意到,而且屈原时代的诗人及其后来的文论家亦看到了。……总之,《离骚》其篇名题意应即‘别离之忧愁幽思’是也。”

(四)复合蕴含说

清李陈玉《楚辞笺注》卷一:“骚乃文章之名,若离之为解,有隔离、别离、与时乖离三义。”

牛龙菲《“离骚”新解》:“在先秦、两汉以至隋唐文献中,‘离’与‘丽’通假,都是相连比并之意……‘骚’为一类文体的名号,‘离’则为‘骚’前的修饰用语,故此类文体一般可用‘骚’字独称。屈原所作之‘骚’,之所以特别提作《离骚》者,正是欲以此‘双重乃至多重牢骚’的文题,来揭示文中忧愤的深广。”

(五)牢骚说

清戴震《屈原赋注》卷一:“‘离骚’,即牢愁也。盖古语。扬雄有《畔牢愁》。离,牢,一声之转,今人犹言牢骚。”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页2):“韦昭以牢骚释牢愁,牢骚亦即离骚声转,今常语也,自连绵词之通转详之,谓心中不平之意。”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楚辞研究两种》,页106):“《诗》:‘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谓雉入罗中,故离犹牢,汉扬雄有《畔牢愁》,牢愁即离愁,也即离骚,后人又曰牢骚。”

濬源《离骚解题》:“盖在战国之世,楚人恒言离骚。其义犹今言‘牢骚’也。今则谓发抒不平曰发牢骚,不平之意多曰‘牢骚’多,语言烦乱繁絮曰‘罗苏’,行文多芜词曰‘罗苏’。‘牢骚’,‘罗苏’,皆‘离骚’之转语也。”

(六)疏远之忧说

逯钦立《屈原离骚简论》:“屈原题作‘离骚’,显然在于表示他由于被疏远隔离而怀着烦忧牢愁。”

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页45):“离,隔也,骚,扰也,遭谗离隔,心中扰动不安。”

(七)劳商说

游国恩《屈原作品介绍》(《游国恩学术论文集》,页213):“《离骚》可能本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楚辞·大招》有‘伏羲《驾辩》,楚《劳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驾辩》《劳商》,皆曲名也。’‘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或即同实而异名。”

游国恩《离骚纂义》(页6):“第考本书《大招》有云:‘伏戏《驾辩》,楚《劳商》只。’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言伏戏氏作瑟,造《驾辩》之曲,楚人因之作《劳商》之歌。或曰劳,绞也,以楚声绞商音为之清激也。’按:‘劳商’与‘离骚’本双声字,古音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疑‘劳商’即‘离骚’之转音,一事而异名者耳。”

张永鑫《离骚斟酌书》:“依游国恩先生的说法,《离骚》可能本来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游说发前人之所未发,高识卓见,此说可从。”

朱碧莲《“离骚”是告别“蒲骚”吗?》:“那么‘离骚’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游国恩之说最合乎情理。”

(八)陈忧说

杨柳桥《离骚解题》:“‘离骚’即是‘舒忧’‘陈忧’,也就是‘抒忧’(古‘舒’‘抒’通用)。”

龚维英《离骚题意别解》:“以此例彼,所谓《离骚》,岂不就是‘陈述自己的忧愁’吗?……‘离’作‘陈’解当然是贴切的。”

李星《离骚三辨——谨以此文作为伟大诗人屈原逝世二千二百六十周年的纪念》:“综上辨析,我们以为‘离骚’题名,应从太史公司马迁训释义。简言之,也就是‘抒君臣分离遭罹忧患之情’,这样解释似较符合作者屈原的原意,使抒情诗的命题和主题内容浑一通融。而这样理解也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分析把握屈原诗作的本来意义及其时代特征。”

睢宽《屈原〈离骚〉〈九歌〉〈九章〉解题》:“《离骚》二字的准确解释应该是:‘离’本意作‘陈’解。……‘骚’,愁也,即忧愁幽思。忧苦之极必然激愤,所以‘骚’引申是‘愤’之义。故‘离’和‘骚’二字连用,义同‘书愤’。读《离骚》自可见诗人尽吐愁思、激愤成篇。”

(九)排遣忧愁说

钱锺书《管锥编》(册2,页583):“‘离骚’一词,有类人名之‘弃疾’、‘去病’或诗题之‘遣愁’、‘送穷’;盖‘离’者,分阔之谓,欲摆脱忧愁而遁避之,与‘愁’告别,非因‘别’生‘愁’……忧思难解而以为迁地可逃者,世人心理之大顺,亦词章抒情之常事,而屈子此作,其巍然首出者也。逃避苦闷,而浪迹远逝,乃西方浪漫诗歌中一大题材,足资参印。”

周致中《离骚篇名臆解》:“离骚,依我体会,当理解为:告别、离却骚动、骚乱的心情。”

(十)离开蒲骚说

李嘉言《〈离骚〉丛说》:“‘骚’应解作地名。‘离骚’即是离开‘骚’那个地方。《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云:‘安州应城县,本汉安陆县地,宋于此置应城县。故应城县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古蒲骚城也。《左传》莫敖狃于蒲骚之役,“郧人军于蒲骚”是也。’其地在汉水之北应城县境。《抽思》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屈原住在汉北时很可能是住在蒲骚。《抽思》是到蒲骚时所作,《离骚》是离开蒲骚时所作。”

(十一)去留之愁说

钮国平《〈离骚〉题意小议》:“离,去也,骚,犹忧也,愁也,意思是离去不离去的苦恼,也就是去留楚国的苦恼。”

(十二)忧愁说

孙文鎏《“离骚”题辩》:“通过以上的分析,‘离骚’的题义就不辩而自明了。‘离骚’,是同义复合词,为‘忧愁’之义。”

(十三)怀着忧愁说

赵步杰《注骚阐微》:“‘离’为‘就’或‘怀’,即‘就于忧愁’或‘怀着忧愁’较为妥当。”

(十四)离歌说

浦江清《祖国十二诗人·屈原》:“离是离别,骚是歌曲的名称,离骚就是离歌。”

刘自齐《〈离骚〉之“骚”乃歌曲也》:“因此屈原的《离骚》之‘骚’确实是楚方言词,是‘歌曲’的意思。由于楚国称‘歌’为‘骚’,那么所谓‘骚体’应说成是‘楚歌体’。‘离骚’应释为‘离别之歌’。”

(十五)太阳之歌说

龚维英《离骚即“太阳之歌”》:“‘离’,义即太阳。……‘骚’为文体或乐曲之一种,《离骚》即‘太阳之歌’。审之《离骚》内容,亦合。《离骚》首称太阳神高阳(颛顼),结之以‘陟升皇之赫戏兮’,亦写太阳。此中直接描绘太阳或与太阳神话事相关的人、神甚伙,可知矣。”

龚维英《一曲太阳家族的悲歌——对〈离骚〉整体的新考察》:“其实,‘离’义为太阳。……《离骚》的题义应该是‘太阳之歌’。……《离骚》通过神话化的‘吾’唱出太阳家族的挽歌。”

(十六)琴骚说

郭祥贵《“离骚”别解》:“笔者认为,‘离骚’即‘琴骚’,是用琴弹的一首曲子。……《离骚》乃楚人固有之琴曲也,抒离别之情。”

王以宪《〈离骚〉题义为“琴操”》:“‘离’,是琴的别称。……‘骚’,可能是‘操’的楚方言。……‘操’是琴曲常用之名,最适宜于表达幽怀隐思与感愤之志。……屈原之所以用‘琴操’名篇,首先由于音乐之故,是依凭古琴曲而作辞。……其次,屈原是一位最擅长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诗人,所谓‘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离骚序》),‘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本传》),就是对屈原手法及其卓异成就的高度概括。由于‘琴操’之曲本身包含有一种情感强烈、指向鲜明的象征意义,它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长期积淀之结果,因而屈原以之命题更符合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十七)鸡骚说

罗来国《“鸡鸣歌”、“扬歌”与〈离骚〉之“离”同源初探》:“《离(鸡)骚》、‘扬歌’、‘鸡鸣歌’当属一串有内在联系的珍宝,应有极高的学术探讨价值。至于《离骚》之‘离’的诠释应为:是屈原用楚地之歌,借‘鸡唱’之喉,晓喻人神,明己唯美是求之心志,也鸣天人之不平……又据‘鸡亦作离’,故《离骚》者亦可为《鸡骚》也。”

(十八)离开骚臭之人事说

陆善采《〈离骚〉题义新探》:“‘离骚’的确切含意应该是:离开(楚语所说的)骚的人,即离开淫荡、臊臭、偏蹇的人——楚怀王君臣。”

钱玉趾《〈离骚〉诗题新解》:“‘骚’的主要义项是动(如骚动、骚扰、骚乱)和臭(如骚臭)等。《离骚》诗题‘离骚’,可能与西周亡国昏君周幽王倒行逆施,被杀身亡的史实有关。……终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离骚’,就是离别骚臭。”

(十九)告别忧愁说

刘树胜《〈离骚〉题旨别解》:“从词法关系的角度看,‘离骚’应是动宾结构,而传统的‘遭忧’说又难以概括全篇;在确定其为动宾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从作品的创作时地考察了屈原的年岁及心态,进一步证明了‘遭忧’和‘别愁’不是他此时的主要心态,进而推证出‘离骚’当是有甚于此的别种痛苦;进而又从作品结构的分析入手,得出结尾(乱辞)中的情绪应是绝望的结论;接着又对表现屈原心路的五个‘吾将’做了分析,最后得出‘离骚’是‘告别忧愁’(或‘与忧愁告别’)的结论。”

谨按:据粗略统计,关于“离骚”二字之训解主要有十九种,诸多学者多层次、多角度地对“离骚”进行训释,表达自己的见解。相形之下,班固、朱熹等人以“离骚”为“遭忧”之说,既有训诂依据,又能从屈原作品之中找到内证,还较能切合屈子文意,从之可也。

三、解析

(一)段落层次

1.两分法

同类推荐
  • 中庸(天道至诚)

    中庸(天道至诚)

    作者从一位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注析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庸》。本书按章句解读的形式,逐步解析了《中庸》。让“中庸之道”这门处世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变迁,而再次焕发光彩,成为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林下云烟·艺事编

    林下云烟·艺事编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凡音之起

    凡音之起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也是孕育民歌的故乡。娘娘滩、扳船汉、走西口……千百年来,那一方水土所形成的“西口文化”深深打动和吸引着作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对这一切的深情回望和记录,也是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深度探究和追问。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雪神莅临

    雪神莅临

    【1V1快穿文】系统S252觉得自家宿主精分这病可能治不好了!她嚣张的时候能上天,怂的时候能遁地。简直有毒!上一回被十几号人堵在巷子里,她一脚踢飞一个,把人家一群人屎都打出来了。这一回被人三个小姑娘霸凌,她老老实实怂在角落里让人欺负。系统S252思考了很久,觉得原因可能是上一回那群人喊的口号是“这小贱人和她姐姐一样贱!看着都让人犯恶心!”。而这一回仨姑娘的口号是“切!长得好看了不起啊!有钱人了不起吗!”行吧!您被人夸一夸就毫无底线的病还能不能治了(/‵口′)/~╧╧
  • 道玄传

    道玄传

    是谁重燃九千年前仙魔大战的余火?七界域强者组成的仙盟联军为何在凯旋之路上土崩瓦解?酝酿了九千年的阴谋到底为一个孩子安排了怎样的命运?重聚七灵,龙帝临渊,逃不出命运的辗转;九帝天纹,北斗七杓,依旧是红尘的邂逅。徘徊在神魔边缘的帝王啊!你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天下神兵,斩不断回忆的红线,为什么亲手打碎一个少年仅有的梦。对不起,为了天下,我一直在向前,却不知何时与你分道扬镳!日日夜夜梦中流转的是谁的光影,沧海桑田模糊了你的容颜。走远了才发现,自己是一个人,可是,千军万马,我背负得起!
  • 王者的巅峰

    王者的巅峰

    王者的巅峰终于上架了,求点击,求收藏,前几章是用手机按得,所以写的不好请包涵!希望你们支持我!各位路过的大神支持下我吧!群号:481417713
  • tfboys之家族的秘密

    tfboys之家族的秘密

    古堡里的女婴,现在的女孩,长大后被三个男生喜爱,迟到的相见,她会原谅所谓的抛弃,这个夏日,是什么颜色的…………
  • 都市女性成长史

    都市女性成长史

    人生每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会通往不同的结局,而每一次选择都一定伴随着一些失去
  • 情挑恶女妈咪

    情挑恶女妈咪

    她统治着凰朝,她是名震四方的恶女,心狠手辣,不折手段。他统治着巴黎T台,瞬间迸发的热情过后,他们各自在世界的另一端过着自己的生活。他忘不了她,所以想要靠近她;她恨不了他,所以想要逃避他,只是,五年前遗留下的“祸害”,注定他们在此相逢,走进同一个世界,开始他们的爱情……
  • 圣王执事

    圣王执事

    拾荒贾剑横遭变故,被关影院只得退学;学院天才自毁体系,心服口服拜师贾剑;狩猎团长夜遇贾剑,作茧自缚自挂枝头;强势少女深夜追凶,遭遇贾剑钱财被夺;怪象频出的背后不是道德的沦丧,一切要从贾剑和他的三轮车翻进绿化带说起……
  • 一人之下之也总我来了

    一人之下之也总我来了

    女主是穿越人士吼超级强滴不喜勿喷qwq
  • 为何让我等你默安

    为何让我等你默安

    10年约定,10年爱情。我等你,被抛弃,姐妹的嫉妒。最终默安会怎么样?渐渐长大'我等你。~推荐本文已弃文,我在暑假,手稿已经完成。所以,大家如果想看结局,我会在最后一章写结局。
  • 柔宠妹妹:落魄王子囚宠新娘

    柔宠妹妹:落魄王子囚宠新娘

    他是全家引以为傲的王子,是宠溺她的哥哥。她是个让长辈头疼的调皮蛋,整天只会逃课闯祸。她是他掌心里的宝贝。豪门一朝败落,一家四口沦落到只有两室一厅的小公寓。他对她,已经不再满足于哥哥对妹妹的爱,而是另类的禁忌之恋她惊恐的拒绝,逃避,他温柔的占有,别样的强取豪夺。最终,他威胁过她、囚禁过她、乞求过她、甚至以自杀威胁过她,当一切谜底全部公之于天下时,她是否会接受已经成为自己丈夫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