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2900000040

第40章 《楚辞》研究方法论(5)

又如,《屈氏世系与屈原思想的形成》一文,通过对屈氏世系的探讨,认为屈原以自己是楚三王之一—熊伯庸的后代而自豪,屈氏先辈中的杰出人物和屈原所崇敬的圣君和贤臣共同形成了屈原思想品格的内涵,屈原的美政思想在他的父、祖辈中均可以找到根源。《屈原之前楚国的一位爱国作家——莫敖子华》一文,通过对屈原之前楚国的一位爱国作家——莫敖子华生平事迹的钩稽,为我们探索屈原爱国思想和改革变法思想的成因,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

4.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使小材料派上了大用场赵逵夫师在《楚辞》和屈原的研究中,每当在考订重要问题时,还随文解决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这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使小材料派上了大用场的方法,同样包含着作者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功底和识力,也是他对于《楚辞》与屈原整体研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战国策·楚策一·张仪相秦章〉》发微》载:《古籍整理与研究》总第6期,中华书局,1991年6月;又载:日本《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报》第172号,1995年3月。、《屈原的对外政策及同旧贵族的斗争》载:《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汉北云梦、屈原赋与屈原在怀王朝的被放之地》载:《荆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等文,即是这一研究方法的代表作。

例如,《〈战国策·楚策一·张仪相秦章〉发微》一文,纠正《史记·张仪列传》胡三省注“蓝田”为今陕西蓝田之误,指出此“蓝田”为鄢郢南一百华里处另一蓝田;一词之变,顿使文意豁然;考出《战国策·楚策一·张仪相秦》一文中“雎”字有几处当作“滑”字,传话者乃亲秦派人物昭雎,被逐者则抗秦派中坚昭滑;一字之考,顿使废料派上大用场。

又如,《屈原列传》开头人们耳熟的几句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人均释后二句为上官大夫想夺过去看,屈原不给他看。《屈原的对外政策及同旧贵族的斗争》一文,则广征史籍,解“夺”为“改”,解“与”为“同意”,释二句为上官要求屈原修改其起草的限制贵族利益的某些法令内容,屈原不同意,故谗之。此解一出,二人斗争性质深化一层。

四、赵逵夫师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对《楚辞》研究的启迪赵逵夫师认为,“科研既是一种联系,一要求掌握大量的材料,二须熟悉各种理论、原理(此为联系的路径,探求新的联系的手段),并在不断实践中达到运用自如”。“学术上的突破,无论来自逐渐摸索还是来自顿悟,都是思维联系的结果,都是学问会通的结果”。赵逵夫师《会通与突破》载:《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就是说,《楚辞》研究需要以将经验实证与理性思辨结合的整体结构研究方法。赵逵夫师在《楚辞》与屈原的研究实际中,以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原则去提出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题所得出的结论,确实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1.运用经验实证方法,为理论研究构筑坚实的学术根基赵逵夫师承清代乾嘉考据学派之余风,在《楚辞》与屈原研究中所运用的钩沉索隐、训诂考证的研究方法和注重史料、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他为我们开辟了宽广的研究道路,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而且创造了一整套自成体系、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和发扬。

固然,学术史的研究不等于史料学,它要比史料范围广泛,也更具有理论性,但是,史料的研究无可疑义地应当构成学术史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其赖以建立的基础。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近十几年来,社会上极端功利主义蔚然成风,人们已经太习惯于“主题先行”的所谓理性思辨方式,五花八门的新概念、新方法,争先恐后地涌入《楚辞》乃至整个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楚辞》乃至整个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论建设。

有鉴于此,就《楚辞》乃至整个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而言,我们更有必要呼吁和提倡坐冷板凳、搞真学问的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大力开展文学史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很有必要大力提倡脚踏实地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作风,扎扎实实地从纷繁复杂的《楚辞》这一文学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对《楚辞》学术研究的历史演进作出宏观的把握和透彻的分析。

2.运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从考订作者的身世入手研究作品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或多或少要受到大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进行《楚辞》研究时,从整个战国时代华夏民族暨诸侯各国的文化背景去思考。同时,一个民族和国家,由于地域、气候、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意识、心理特征和审美习惯。民族特性渗透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就会形成文学艺术的民族风格。一个作家生活在他活动的文化氛围里,其创作势必要打上民族风俗的烙印。

孟子早就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古代文学研究家普遍认识到,科学的文学研究必须“知其人”和“论其世”,既要了解作家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人品德行等等的关系,同时又要认识作品和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因此,“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的一大特点。而且,把文学家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和人际交往中,来考察他的思想、行为和创作,也成为《楚辞》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卓有成效的传统。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开创了作家传记的研究方法,使为作家立传、作年谱,成为《楚辞》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逸《楚辞章句》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基础上,努力揭示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的创作心态和幽微寄托。朱熹的楚辞研究,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而对屈原“忠君爱国之诚心”所作的阐发和推重。赵逵夫师把屈原的成长、屈原的政治活动与屈赋所表现的内容,放到当时楚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真正做到了知人论世。正是由于他继承与发展了前人“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才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才能作出许多历史性的结论。

3.运用理性思辨研究方法,以评述文学现象、探索文学规律为归宿文学研究在资料的整理和考订的基础上,应包括文学现象的记述和评论与文学规律的探索和总结这两个层次的理论研究。这两个层次的研究方法,实质上就是理性思辨的研究方法。

首先,就研究的动机而言,以理性思辨方法探求《楚辞》的规律是归宿。正如赵逵夫师所说:“科学研究,实质上一种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之间的联系,理论之间的联系,事物、现象与理论之间的联系,等等。”赵逵夫师《会通与突破》载:《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我们运用经验实证方法进行资料的整理和考订,就是为运用理性思辨方法进行文学现象的记评和文学规律的探求,即为探求事物之间的关系提供客观、真实的材料。赵逵夫师从民俗民风入手为屈《骚》探幽,入深而致胜,正是他以理性思辨方法探求《楚辞》的规律研究动机的具体表现。

其次,就研究主体而言,以理性思辨方法探求《楚辞》的规律都具有解释的历史性。我们说,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之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研究者们的思想必定要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在进入研究之前,他已经从时代思潮那里,从传统文化那里接受了某种思想或观点,形成了一种“成见”,一种“预理解结构”。这种“预理解结构”因各人接受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思想的不同而各异。因此,研究者的研究和理解完全是历史性的,他们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条件。赵逵夫师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他能够自觉地运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思潮,去分析屈原与他所处的时代,去把握《楚辞》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屈原的政治思想。

再次,就研究客休而言,以理性思辨方法探求《楚辞》的规律都具有语言的社会性。每一位作者当他将自己的情感经验表达为文字时,他运用了社会性的语言;那么,读者就可以按照社会性语言的内在规律去对作品进行解释。因此,一部作品的意图从来未被作者的意图所穷尽;当作品从某一文化和历史环境传到另一文化历史环境时,人们可能会从作品中抽出新的意义,这些意义也许从未被作者或同时代读者预见到。这就造成了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完全相等,而研究者对于作品的不同解释,只要是在语言所容许的意义范围之内的,都应当看成是正确的。

4.整体结构的研究方法的前提是尽量搜集各种资料,平时多读常见书当然,赵逵夫师在《楚辞》与屈原研究中之所以能够娴熟地驾御整体结构的研究方法,之所以能够得出一个个“全新的概念”汤炳正《屈原与他的时代·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是与他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特点这些深层原因密不可分的:一切从原始资料出发、赖于坚实的旧学根基以及坚持批判继承和发展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赵逵夫师认为,“学术上要有新的推进、有突破”,首先要“靠材料”;而在“研究中尽量搜集各种资料”,就需要“平时多读常见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治学的眼界窄、孤陋寡闻”,才能“温故而知新,有新的感受与领悟”赵逵夫师《会通与突破》,载:《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6期……他在《屈氏先世与亶王熊伯庸》、《屈氏世系与屈原思想的形成》、《屈原的冠礼与早期任职》、《〈战国策〉中有关屈原初任左徒时的一段史料》和《〈战国策·张仪相秦谓昭雎章〉发微》等文中,大量引用了《庄子》、《战国策·莫敖子华对楚威王》、《战国策·孟尝君出行王国章》、《战国策·张仪相秦谓昭雎章》、《仪礼》、《淮南子·修务》、《淮南子·道应》、《史记·楚世家·索隐》、《汉书·地理志》、《帝系》、《说苑·臣术》、《说苑·指武》、《困学纪闻》、《渚宫旧事》、《孔子家语》等书的材料,发前人之所未发,得出了“历史性结论”。

应该说,这些书均是些常见书,但治《楚辞》者多以为无关而不加留意,遂形成“灯下黑”现象。而赵逵夫师正是从这些常见书中发掘出极有价值的材料,为屈原的存在、屈原的家世、屈原与《离骚》的关系、屈原的冠礼与早期任职等问题均找到了铁证,解决了长期困扰《楚辞》学界的许多重大问题,使“屈原否定论”的依据失去了存在前提。所以,这些具有“历史性结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及发表后,都曾震撼过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日本著名楚辞学家、德岛大学竹治贞夫教授称其为“发微阐幽,开显千古之秘”;美国汉学家、华盛顿大学康达维教授称赞其“关于屈原早期不为人知的作品的发现,太令人激动了”,并判定“屈原否定论”“现在完全没有重提的必要了”引文均见《文史知识》1994年第12期……主要参考文献(随文作脚注者省略):

1.张宏洪《一篇有重要突破的楚辞学论文——简评〈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载:《喀什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2.周建忠《考证翔实,辨析精微——赵逵夫楚辞研究述评》,载:《社联通讯》,1988年第2期;又载:《阶州文苑》,1988年第2期。

3.易炜《理论的建树与现实的启示——读赵逵夫关于屈赋继承创造问题的一组论文》,载:《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第4期。

4.周建忠《旧学根基,新潮气派——赵逵夫论》,载:《云梦学刊》,1990年第1期。

5.杨兴华《一篇有重要突破的论文——评〈张仪相秦章发微〉》,载:《高校社科情报》,1992年第2期。

6.初人《〈楚辞〉研究方法论历史发展》,载:《求索》,1992年第4期。

7.迟征《赵逵夫教授与楚辞研究》,载:《社科纵横》,1993年第1期。

8.许维《发微阐幽,新见迭出——访著名楚辞学家、西北师大中文系教授赵逵夫》,载:《甘肃日报》,1993年9月20日。

9.宋政厚、段芝璞《赵逵夫教授在楚辞氐族史研究等领域打开古典文学迷宫大门》,载:《文汇报》,1993年12月12日;10.宋政厚、段芝璞《在楚辞、宋前戏剧及氐族史研究等领域赵逵夫解开一系列中国古典文学之谜,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12月15日。

11.《甘肃学者多次解开中国古典文学之谜》,载:美国《世界日报》1993年12月12日;又载:《侨报》,1993年12月;又载,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

12.雍涛《神游古代真史——记著名楚辞专家、西北师大中文系主任赵逵夫教授》,载:《定西日报》,1994年6月19日。

13.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4.伏俊连《孜孜不倦的探求者——赵逵夫教授学术成就述评》,载:《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

15.张朵《屈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屈原和他的时代〉述评》,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1期。

16.裴登峰《〈屈骚〉研究领域的独创性贡献——读赵逵夫先生新著〈屈骚探幽〉》,载:《西北民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7.徐正英《赵逵夫的〈屈原和他的时代〉》,载:《文献》,1999年第2期。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按首字音序排列)

一、专著

B

班固[汉]:《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游国恩等编选:《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北方论丛》编辑部编:《楚辞研究》,北方论丛丛书(三),1983年。

C

曹耀湘:《读骚论世》,湖南官书报局,1915年。

晁公武[宋]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陈本礼[清]:《屈辞精义》,清嘉庆刻本。

陈第[明]:《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嘉庆十年﹙1805﹚虞山张氏学津讨源刊本。

陈振孙[宋]:《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陈直:《楚辞拾遗》,摹庐丛著本,1934年。

陈子展:《楚辞直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褚斌杰、黄筠:《〈诗经〉与〈楚辞〉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褚斌杰主编:《屈原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崔富章:《楚辞书目五种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崔富章、李大明主编:《楚辞集校集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崔富章:《楚辞书录解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D

戴震[清]撰、张岱年主编:《戴震全书》(三),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

戴志钧:《读骚十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戴志钧:《论骚二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戴志钧:《论骚三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丁冰:《屈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董楚平、俞志慧:《楚辞直解》,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董运庭:《楚辞与屈原辞再考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F

范晔[宋]:《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同类推荐
  • 晚晴涓韵

    晚晴涓韵

    全诗集共分六辑。第一辑至第五辑重点抒写了在文学欣赏课和文化讲座课上学的知识和内容。如:楹联的属性和用途性质,新加坡文学的地位和成就,佛教文化和石窟的分布,《论语》、《孟子》诸子散文包含的哲理。易经和占卜,中国传统绘画之人物特色,家书的传承等。第六辑内容丰富多彩,也都是在复旦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所想、所感、所思、所行。
  • 和幸福捉迷藏

    和幸福捉迷藏

    包容了大悲大喜的感动、关爱呵护的温暖、昂扬向上的感奋、回味无穷的哲思、人性力度的张扬、文清字丽的愉悦;在内容走向上更加关注人心智的成长,关注人精神的慰藉,关注人价值的实现。阅读《文苑精品书系:和幸福捉迷藏》,不仅会使你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而且会使你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同样,他的散文创造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了不起的你自己

    了不起的你自己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40篇诗文,展现了一个文艺少年的诗意世界,处处都闪烁着天真烂漫、纯真善良的梦幻之光。她的诗,有点像中国古人擅长的偈颂,但并不是用带韵的隽永词句来阐释佛理。她的题材要开阔得多,成长的感受、生存的体验、亲情的思念、爱情的渴望、草木的关怀、片刻的灵感、孤独的遐思……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她都以诗人的目光重新注视,以诗的语言予以再现。
  •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

    本书是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原著,影片主角原型CIA负责人门德兹的真实讲述。电影的导演本阿弗莱克称赞它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的勇气与责任,以及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坚定信心。1979年11月4日,六位美国外交官设法逃出了激进分子围攻的美国大使馆。其余人员遭到扣押,长达444天。六位逃亡者在加拿大使馆留宿了两个多月,直到中央情报局展开冒险营救行动。
热门推荐
  • 把温柔都给你

    把温柔都给你

    婚后,唐斓冰为情敌操碎了心。影后:“你配不上!”唐斓冰:“封杀。”豪门小姐:“我才配得上!”唐斓冰:“灭门。”国外财阀小姐:“我才是配得上的人!”唐斓冰:“收购股票。”救命恩人:“救命之恩。”唐斓冰:“毁容。”E国公主:“你敌得过我吗?”唐斓冰:“灭国。”**叶寒瑾上演实力护妻。影后:“叶总……”叶寒瑾:“驱逐。”豪门小姐:“寒哥哥……”叶寒瑾:“毁容。”国外财阀小姐:“寒瑾……”叶寒瑾:“灭门。”救命恩人:寒哥哥……”叶寒瑾:“灭口。”E国公主:“寒……”叶寒瑾:“老婆,需要帮忙灭国吗?”**【甜宠,不虐,女强男更强】
  • 劫夫录

    劫夫录

    朝露的处事原则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凡是这条路上的帅哥,都是我的。当然,如果帅哥家里还有帅气的兄弟朋友,那就更好了。就像现在,山下来了一名英俊的少年,真是送上门来的压寨夫君。什么?少年来历不凡,那又怎么样?我认定的人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也会把他抢来。朝露离开北疆,一路斗走尸,斗猛兽,斗小三,斗命运。这可能是朝露代价最大的一次抢劫了,本来只是想抢个压寨夫君,却不想把自己的一生都搭了进去。
  • 交州记

    交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遇见错过的季节

    遇见错过的季节

    若是有缘,两人自会相见,海角天涯,距离的靠近仅仅需要的是时间。若是两人时限已到,相依相伴何不各有各的天涯,此天涯与彼天涯早已天各一边,我们谁想相信分开这个词有天会用来标签我们的关系,那时该有多愚笨即使遍体凌伤也不愿放开松开的另一双手,后来的后来你是不是在别离中变得聪明些,承认了所有有相见亦有别离。若是有缘,请在时光里静候我的遇见,我早已等待多时,若是时限已到,别怀念,请相信,我也重复着我们的难过。
  • 来年回首是与非

    来年回首是与非

    爱是没有伤痕的痛,经历了爱,却知道有段情早已埋在心间,那就是拥有爱的亲情!谁是谁非已不再重要,值得珍惜的是现在。
  • 转身的那瞬间

    转身的那瞬间

    活泼开朗的美少女,千万少女心中的男神,开启甜蜜校园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雕清凉传

    重雕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三

    华三

    玩票性质,只为个人喜欢,就这样。。。。。。。。。。。
  • 拳高霸天

    拳高霸天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十八般武器我不屑,唯有拳头才能记述热血,那种男人浪漫无出左右,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天下之大,以我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