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19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纵览中国诗学,从《诗经》、楚辞开始,《古诗十九首》,汉乐府,三曹七子,唐、宋而下,至元、明、清,好比登楼。

一层有一层的景色,一层有一层的气象;一层有一层的意境,一层有一层的美学。你可以说,你喜欢哪一层的景色,但你不能说,所有的风景只到这一层为止,后面的都不必登。读黄意明的《掬水月在手》,看到他每一层都登了。读者随着他的脚步,能感受到中国诗学每一层的景色、气象、美学和意境。

其实,世界上不论是哪一种民族文学,诗歌,总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因此,诗歌,是一个民族的儿歌。作为一个诗国,我们最早的诗歌代表是《诗经》。

本书的第一篇,作者就选了《诗经·邶风·燕燕》,给我们呈现一个千古离别的悲怆场面。以下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郑风·萚兮》《郑风·出其东门》《秦风·蒹葭》,都以爱情与离别为多,是非常感人的诗歌。按照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诗经》中的“风诗”,大多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因此不隔;后世诗歌,有的则“隔”了。

单纯与丰富是蕴涵在一起的,这使中国古代诗歌往往有着多重意蕴,后世有不同“胸襟”、不同“兴寄”的人,往往因为这些诗能“抓到自己的某点痒处”,就认定此诗意旨,必在诗外,否则就有苏东坡说的“赋诗必此诗,见与儿童邻”的危险。

但在《诗经》产生的那个年代,一个个体想表达的,也许就是简单得多的意思:思念、爱慕、欢乐、悲伤等几个和他生活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主题词。

楚辞选了《九歌·湘夫人》,与《秦风·蒹葭》一样,都有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见面的悲伤。《诗经》、楚辞是中国诗歌的“原典”,而《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诗是中国诗歌的“亚原典”,对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发展,都起了发端引领的作用。本书《古诗十九首》选了《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相对《诗经》、楚辞来说,中国开始出现了“五言诗的新经典”。

经过魏晋六朝,品过陶渊明和南朝民歌,接着就到了唐代。

唐代是人与诗歌举行婚礼的时代。文学与人变成新郎、新娘。凡是读过唐诗的人,都目睹了那场婚礼壮观的场景。看到恢宏的气势,听到震撼的军鼓、沸天的歌吹;诗人如云,众星拱月,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等坐在当中,饮酒,掀髯,谈诗。

宋代是人与文学婚后的回忆:哪个应该出席婚礼的人没有来?哪家应该送的礼没有送?越回忆,越理性;越回忆,细节越多,越清晰难忘,耐得起咀嚼;苦茶一般有味道。

元、明、清是人与文学婚后的一大堆杂事:生孩子,做家务,洗尿布;那是一个夫妻吵架、邻里纠纷的时代;虽有绝妙好诗好词,但各种各样的诗观,各种各样的诗说,各执一词的理论更多。

遵循以上的意脉,读黄意明的《掬水月在手》,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在文化解读,赞同“诗无达诂”。

对诗的解读方面,本书主要从儒释道哲学和美学的层面,同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出发。

作者赞同“诗无达诂”的主张,注重个人的理解,有些篇章也运用一些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读,而不深入讨论诗歌技巧等方面。

如对李白的《敬亭山》《乌栖曲》《清平调》诗的探讨,作者从神仙思想,佛道观念、修持过程、文化心理等多种角度进行剖析,形成独特的解会。在评析《诗经·箨兮》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则兼采了古代批评方法和现代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

对王维的诗歌、张孝祥的词作的解读,则结合中国文化特有的时空观和宇宙观来讨论;如对王维的《终南山》赏析,讨论了中国人天地对应的空间观和阴阳理论,兼及道家隐逸文化;对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的赏析,阐述了“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的佛教时空观。其他如陶渊明的《杂诗》、杜甫的《江亭》鉴赏,则从儒家四海一家、万物一体的情怀加以探讨。这些鉴赏时见新意。对司空图的《诗品》和柳宗元《渔翁》的选读,又可看出作者对从美学角度阐释诗歌的追求。

又如程颢的诗歌《秋日偶成》和朱熹的《春日》,解释者历来不少,但作者结合程朱自己的理学思想去分析诗歌的内在思想和独特命意,阐述其中的理趣,和前人不同,也很有说服力。对苏轼诗词的分析,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分析苏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时,作者能从苏轼受道家和禅宗思想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兼具豪放与婉约的特点,婉约是从文字表面读出来的,而豪放是从内在哲理层面读出来的。这就比一般的赏析更深了一层。此外如对《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琴诗》《题西林壁》等诗,皆能从哲理和美学的角度,进行独到的分析。

二、“微阅读”和“微理解”。

书中品语,篇幅短小,没有长篇大论。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极简主义流行。微信、微博深得青睐,都说明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微”时代,人们面临的信息多而乱。有一些人基本不读书,也有一些人在地铁上用手机阅读,这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如何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时代条件下,推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黄意明以为,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长篇大论未必受欢迎,而短小精悍可能是比较好的形式。况且,古诗词本身是个“灵的空间”,写得太长,像坊间一些鉴赏辞典一样,很有可能会窒塞诗词自身的灵动空间,也妨碍读者自由地领会诗词的意境。因此他确定一个原则,每篇写一千字左右,力求言简意赅,把握重点,理清脉络,点到为止。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黄也仅用了两千多字,就将诗歌的时间线索和情感脉络很好地揭示出来,对其中蕴含的哲理也做了周到充分的阐述。据作者黄意明说,这本集子内一部分的诗歌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也希望这样的尝试能在纸媒上取得成功。

三、图文并茂,注重可读性。

由于黄意明的这部诗歌鉴赏集,其主要对象是以在校大学生和诗歌爱好者等青年读者为主,所以充分考虑到了读图时代青年的阅读习惯,配以数幅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由古今名画组成,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清新养眼,开卷有益,能使读者在经历独特的品诗体验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同时也对中国绘画做了一个简单的扫描,具有普及绘画知识的作用。另外,黄意明讲解诗词时注意深入浅出,笔风轻快灵动,形象性与哲理性结合得较好,这些都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黄意明本科学的是中文,对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情有独钟。硕士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国际汉学方向,偏重于汉学史。后来兴趣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中国的哲学和宗教感兴趣,于是又到南京大学攻读博士,跟洪修平教授学习禅宗和中国哲学。读书期间,他自己觉得世界观方面有所改变,看问题更喜欢从哲学的角度切入。他在上海戏剧学院开设“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课程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开设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解读”课,从独辟蹊径的哲理角度来分析诗歌,这在本书中也有所体现。书中所选李白、王维、苏轼、张孝祥、程颢和朱熹等人的诗歌,都比较偏重于哲理,这就为从儒释道思想及中国文化背景上去解读诗歌提供了一种可能,为多元解读经典作出了一些启示。

据我所知,黄意明的循循善诱和深邃的哲理,使他的诗歌解读课深受学生的欢迎。我虽是他的前辈,不是他的学生,但能感觉到他的儒雅,他的注视。眼睛里流露出来的语言甚至胜过口头表达,我感同身受。

读完这样一部有特色的诗歌鉴赏集,感觉是一种享受,故乐而为之序。

曹旭

2017年6月30日于伊莎士花园55号

(本文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同类推荐
  • 红楼是本政治书

    红楼是本政治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躲在贾府后花园里的哥哥妹妹们又岂能例外。在《红楼梦》风花雪月的背后,是残酷惊险的暗战与权争。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是现时社会的一面镜子,这里面的斗争,我们随时都在经历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革者是英雄的化身!《红楼梦》里的贾探春.在荣国府领导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布拉格之春”式的改革,却只能落得一个远嫁的结局。尽管探春是虚构的人物,但类似的场景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商鞅的改革为秦国奠定了称霸天下的基础,自己却身受车裂的酷刑;王安石的变法受到司马光等保守派的阻挠,近千年来毁誉参半;领导真正“布拉格之春”的杜布切克在苏联的干涉下黯然下台。
  • 打破坚冰: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打破坚冰: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共和国故事主要讲述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打破坚冰: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主要讲述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等相关情况。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时采摘。该集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受益匪浅。《野草》是一部包含鲁迅先生全部人生哲学的散文诗集,作品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热门推荐
  • 栖鹰大陆

    栖鹰大陆

    父母双亡的宁冬至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直到有一天从一个怪人那里拾到一张特别的传单,开启了他在另一片大陆的旅程。在那里有患难与共的朋友和热血的青春,也有隐藏在平静下的危机。他在学习和战斗中逐渐成长,一步步揭开了当年那场圣战下阴谋,并逐渐触碰到那个埋藏了千年的惊天秘密。
  •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谁招揽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管理咨询专家洪豪泽老师依托多年创业经验,继《打造系统,复制总经理》之后再献力作《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教你打造系统,复制专业人才。本书介绍了企业如何招人、留人、用人,直到形成一套缜密且行之有效的招才选将系统;强调了招聘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源主管的事,更是“一把手”工程,同时提示老板在每个阶段应做的工作与关注重点;切实点出企业招选人才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并提供了一听就受用、一用就有效的解决办法。
  • 河伯奋斗录

    河伯奋斗录

    一觉醒来唐川成了清水河的神祇(河伯),迷茫?恐惧?痛苦?统统不存在的,我唐川居然成为了一名神祇,虽然这清水河只是环绕两个村庄而已。
  • 恨天低

    恨天低

    ——一位少年的成长,却触发了一场天地间的动荡,从而浩劫不断。芸芸众生又该何去何从?——当赤子之心被命运抨击得七零八落,那它离黑暗就只有一步之遥。又有谁,能为他抚平胸中的怒火?——天地绝巅是孤寂,主宰苍生命运的他、却在不经意间造就了一位比自己更强的战士。是悲?亦是喜!——这是冰与火的碰撞,注定有一方会为之倒下,但胜利者亦是满目疮痍......你的成长让我惊骇不已,也让我欣喜若狂!
  • 从斗破开始的反柴刀日常

    从斗破开始的反柴刀日常

    “萧遥哥哥,你爱我吗?”萧熏儿带着苍白的脸色对主角说,“傻熏儿,我当然爱你啊。”主角深情的回答,“那萧遥哥哥你可以为我去死吗?”熏儿那苍白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当然愿意啊,我可爱的熏儿。”主角说,“那好,就请萧遥哥哥去死吧。”说罢,熏儿的笑容变的扭曲了,从纳戒中拿出了一把寒光凌冽的柴刀捅在了主角的身上,主角瞪着熏儿,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后又是六把柴刀捅在了他身上,男主的气息逐渐消散,男主卒。
  • 回到明朝当奸臣

    回到明朝当奸臣

    一名大四历史类学生林飞,因睡觉误被黑白无常错勾了魂魄,穿越到了大明朝——严世蕃身上。之后,严世蕃为摆脱父子二人的臭名而巧用历史知识,却终究逃不过历史的命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忆中的那个女孩》

    《记忆中的那个女孩》

    总有一个秘密藏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个秘密可能是无法触及的痛;可能是幸福的某一刻。在那一年,我的心中也藏下了一个只有我自己知道的秘密,也许这个秘密我不会在提及。因为那是我无法触及的痛,虽然时间可以抹灭这一切的痛,但留下的伤痕是无法抹平的。我慢慢淡忘了那些最美好、最痛可的记忆,可是受过的伤哪是那么容易愈合的。曾经是那么的快乐的两个人,形影不离,承诺一生一世都在一起;等来的却是一个谁也不想提及的伤痕,一个永远都将留在我心底的记忆。爱就是那么痛,同时也是那样幸福,我虽不能与你一生一世的陪伴,但我希望我能幻化成无形的天使守护着你。
  • 樱诺贵族学院:恋上皇室五公主

    樱诺贵族学院:恋上皇室五公主

    她犹如雪山,她妖娆妩媚,她优雅知性,她活泼开朗,她呆萌可爱;他犹如冰山,他花心邪魅,他温柔善良,他脾气火爆;他体贴入微。十年前,她们是不愁衣食的公主…却因为一场场阴谋让她们失去一切…十年后,她们的回归是为了复仇…却遇到了她们的王子…她们的选择是什么?复仇与爱情之间如何抉择?(不喜勿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女校的传说

    女校的传说

    瑟芬来到了一所古老的女校,那里有一个神秘的地窖。女孩们之间流传着关于地窖的各种传说,而有一天地窖突然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