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72900000034

第34章 拓拔兄弟欲入关

清幽的树林依旧如故,这里鲜有人踏足。浮屠教信众较少,而善见又常游方在外以佛的名义救助苦难众生,这里更是远离市集喧嚣之地,因之才少有人来。不知怎的,李杉一到这里心中就无比宁静,世间烦恼也一扫而光,他就似脱离了尘世一般。柴扉大开,殿门大开,平日里都是这样的。李杉也不知善见在不在,他轻慢了脚步入殿,合十向三佛敬礼。他环顾左右没有善见在此的迹象。李杉坐在蒲团静思善见说过“见是不见,不见是见,一切随缘”。能否见到善见,他心中并不强求。夜幕渐渐降临,天空中高挂一条细眉般的月牙,仰望苍穹繁星如珠,一颗流星在辽远的夜空中遥不可及之处迅疾地划上一道便隐没了。宇宙如此浩翰,明星距己不知多远,真是如迷一般。宇宙中有这么多看不懂瞧不破的事物,但终究会如刚刚划过天际的流星一样一闪而没。

如今刀兵四起,是民之祸还是民之福;各方势力谋求的是拥有四海的权势还是为万民谋求生存之策呢?佛家讲有即无、无即有,他们争来争去到头来一切终将成无,一切皆空。李杉对纷纷扰扰的尘世有了几分厌恶,他多想回到天井崖过世外仙境的生活,但一入凡尘多见众生之苦,恻隐之心使之难袖手旁观,只能尽些心力。李杉忧心忡忡,在蒲团上苦思冥想。这时一个细微的脚步声传入耳际,李杉耳力惊人,能感觉到此人轻功足可与云梦轻功鬼云纵相媲美,应稍逊师祖为六师叔改进后的鬼云纵——六师叔称之为仙云纵。思之未尽这人已进大殿,他见蒲团上坐着是李杉颇觉惊讶,见李杉微笑面对也略露一丝笑意,但稍纵即逝。李杉看他有三十岁年纪,应略年轻于孙子良。他身材硬郎清瘦,一袭灰白长衫十分整洁,手中一把鄣扇看起来很是洒脱,一双布鞋也一尘不染,但好笑的是头发随意地笼成一束摆在脑后与他的整体干净利落格格不入。李杉想这头发受之父母,怎如此轻视,倒不如像善见那样剃光的好。这人也合十向佛参拜,十分恭谨,而后直奔东西两厢像在自家一般,李杉猜测他与善见必有渊源。果然他没找到人走到佛像前似乎想开口问李杉什么,但欲言又止而后跪下对佛像磕头然后合什道:“我佛慈悲,弟子原涉心中有惑欲求教师父,几来寺中未遇师父而惑不得解,弟子六根不净堕入凡尘,身居县令之职本望能解一方百姓之苦,然天下多利欲熏心之辈,仰望至尊之位而妄动干戈致万民罹难,更有异族蠢蠢欲动,赏都侯慕弟子浅薄之德而为帝召以助朝廷戡乱,此总难免刀光剑影,死伤则瞬间之事,恐造无边罪孽,弟子祈求我佛指点迷津。”说完三叩首,然后起身飘然离去。李杉听他此言暗暗心惊,他早知原涉之名,乃新莽朝初期有名的游侠,这几年未听闻其踪原来做了县令。据师父所说此人武功应与孙子良相近,可与云梦清字辈一较高低,由此可见善见是位世外高人,而原涉也是武学天才,年纪轻轻就由善见培养的有如此成就。而可怕的是他受召来了京城要对付义军,李杉知道林忠与虎英夫妇绝非敌手,要提醒他们当心。

此时的新莽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帝都长安更是谍影重重,谍政司在城中撒下大量谍使侦缉敌手。赏都侯王临知道王海及韩兆琦都听命于王安,他一面拉拢二人一面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清楚迁王的武学成就已是世之罕见,皇上对迁王也较欣赏。他感觉帝位距自己越来越远,正自暗中苦恼,不经意间在吏部听到了原涉消息便在王莽跟前极力举荐。王莽对孙子良十分信任和欣赏,虽然孙子良一向冷傲却是坦荡君子。他问道:“子良,你乃武林绝世高人,可曾听说原涉此人?”孙子良道:“草民不仅听说,也见过此人。”“哦?”王莽又问,“此人武功比你如何?”孙子良道:“如今天下武林,云梦剑法传自鬼谷老祖一脉公认天下第一,十年前云梦吴清源循门规出山行医,在洛水边曾与原涉有过切磋,当年吴清源已是成名人物,原涉只是初出江湖,此战精彩绝伦,原涉一套九九八十一路千佛手对战吴清源幻风掌,二人大战四百多招,原涉千佛手展开如千只佛印重重叠叠源源不断拍去,吴清源以幻风掌对战,但不知何故其幻风掌并无云梦武功之凶狠凌厉特点,掌风迷幻一触即退变招极快,每式都如孩童戏玩一般,毫无威力可言,但原涉竟无奈其何,后吴清源变化掌势,其势甚柔如水一般,千佛手再不能给吴清源造成任何威胁,每掌拍出如泥牛入海,终在四百招后败下阵来,原涉虽败却因之一战成名,其后游历江湖行侠仗义,有了游侠原涉大名,草民亲观此战,以为原涉胜草民一筹。”

王莽因迁王武功极高仍在抓刘秀迎的事上几次败阵,也明白有不少事需要孙子良这样高手才行。赏都侯举荐原涉,王莽听孙子良一番话便重视起来,下旨令王临速召原涉进京配合谍政司捉拿敌军暗探。王临大喜亲去谷口县传诏原涉进京,王临大义凛然给原涉忽悠一通,说匈奴不安现状大有进军关中之势,而各处逆贼更不安分,觊觎尊位权势不顾天下黎民之苦妄动刀兵等等,原涉本扶危济困之侠士因王临一番话而动容,他便奉诏前去京城,长安一时明枪暗剑。

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自先秦时常常骚扰中原。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大败匈奴,其部分裂,一部西逃,一部依附大汉生活于云中一带。武帝后期,李广利、赵破虏、李陵等几位名将被俘,匈奴再难控制,后以和亲之策双方相安百年。王莽篡汉,也想学汉武帝成就一番文治武功,悍然在北方屯以重兵,与匈奴连年征战,却未能占丝毫便宜,而今中原又有赤眉、绿林义军四起,每日焦头烂额。下旨严防各敌奸细获取情报,以免危机加重。

漠北草原,水草丰茂。距匈奴王庭不远的部落为拓跋部,乃匈奴贵族。其部现任酋长为年青的壮汉拓跋忠,其弟李汉。兄弟二人常一起练习刀法,或骑马狩猎。二人每日都必纵马南奔,直到能望见群山之上蜿蜒起伏的长城才会停下马。每至此时,二人皆满怀惆怅而自语一番:越过长城才是我们的家;是啊,我们不能忘记祖先生活的地方;不知父亲现在哪里;我们必须去寻访父亲下落。他俩幼时曾随长辈穿过雁门关南行多日到达魂牵梦萦的祖地长安。长安城的繁华、人物、店铺、美食、集市等等一切都让他俩惊讶。他们身上流有汉人的血,却不得不生活于漠北这苦寒之地,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但他们不敢泄露自己身份。祖上当年被俘而降匈奴,心却在汉,而汉家朝廷不知反是误解仇视,他们不得不滞留异乡,而不能回先祖生活之地便完不了祖上平生之愿。这哥俩念念不忘要回汉地,而现在王莽大军压境,每日双方都有争斗。王莽也想如汉武一样成就千古一帝,汉匈双方争斗日激,他俩只有更多失望。

这哥俩本是汉人,乃李陵之后。当年李陵攻打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因李广利救援不力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单于敬重李陵是员悍将并没为难他,后公孙敖领诏出兵匈奴无功而返,他怕武帝降罪推说李陵替匈奴练兵,武帝一怒之下诛杀了李陵兄弟、妻子、母亲。后来汉使见到李陵,武帝才知替匈奴练兵的是李绪而非李陵。李陵派人刺死李绪,单于也未怪他,并把女儿嫁给他。后来昭帝即位,派李陵好友任立政去招降李陵,但他担心蒙受耻辱终不肯回。

李陵至死未能回归故土,心中却念念不忘,他告诫子孙要代代相传勿忘故土。匈奴以女姓传承,李陵妻拓跋氏,因而后人皆以拓跋为姓,遂建拓跋部落。后人也多与掳掠的汉人成亲,部落逐渐扩大,到了拓跋忠、李汉已是第五代。他俩的母亲是其父去关中贸易时结识的汉女,此女原本大户人家因故家中破败遇拓拔元相助后随他去了匈奴。她明大义、识大理,自小便教这俩兄弟铭记祖上遗训,生下李汉时更是恢复祖姓,以示不忘汉家,取名李汉。

汉匈本已和平相处多年,王昭君及其子孙对汉感恩,再不许挑起事端。然世事难料,王莽篡汉想学汉武建不朽功业,他要分封呼韩邪单于十五个儿子,目的是分化匈奴继而灭之。单于识破其谋,反使边境阴云密布,几年来互有攻击,边民再无宁日。哥俩遥望雁门关,如山压心头,难以逾越。群山渐渐灰暗,哥俩才拔转马头向部落奔去。

母亲已备好羊肉,奶茶。哥俩以汉家之礼向母亲问安,然后一同进食。他们的母亲,这位刚强的妇人身着汉家服饰,一切礼仪均依汉家,遇事果断刚毅。七年前丈夫入关再未回来,她在等待八个月后便让长子拓跋忠就任酋长,而她精心辅佐。她又请来阴山一位隐世高人斗麻罗传授二子江湖武功,并勤加督导二人习练祖上传下的箭术,二子也不负所望,英勇非凡。她今日见二子又是惆怅而归,无甚食欲,训诫道:“只会日夜忧思又有何用,不身体力行便无达心愿之可能,若亲力亲为纵不成功亦不为憾。”兄弟二人受此训诫精神一振,拓跋忠道:“母亲教训的是,只是汉匈如今又势同水火,此势不解终难如愿。”其母道:“天下之事,瞬息万变,今日仇明日友也是常有之事,即便此势不解,难道非要中国皇帝下诏才能迎回生父并回归故土吗?就无他路可行?路终究是走了才会有,不走则处处荆棘。”兄弟二人跪拜母亲道:“母亲之言令儿豁然开朗,我们就去学草原上的骏马踏出路来。”

夜晚,深秋的漠北已是十分寒冷,帐幕内哥俩心潮澎湃,丝毫未觉丁点寒意。两人或思或辩要找出一条新路,能让自己踏故土归祖地的新路来,直到天亮方有了决定。二人相视一笑,知道今天休息不了了,母亲规定每日寅卯之时必须练功,寒暑不辍。二人提刀走出帐外把阴山老祖斗麻罗传授的寒魂刀、冰魄掌练了一遍。两种武功施展开来,寒气袭人魂魄,令人如坠冰窟,身体僵住一般,十分厉害。斗麻罗原本是名武师,生于漠北长于漠北,一日游历阴山,在此寒冻季节因追逐一匹恶狼不慎跌落山下,那知山下环境恶劣,冰冷异常,原来掉入了一处冰谷。上山无路只好与鼠虫为伍,为御冷便勤练武功,岂料七八年后借助这里摄人魂魄的寒气竟创出寒魂刀、冰魄掌二种武功而享誉漠北。偶然机会,拓跋忠之父拓拔元经过阴山闻听到山下斗麻罗啸声与之对话,得知山下乃是冰谷,垂下绳索救他上山,斗麻罗感激交为好友。拓跋元入关贸易不归,拓跋忠母亲便请斗麻罗调教二子。兄弟二人得其真传,又勤练不辍,因而功力深厚,在各部落中无有敌手,拓跋部虽然不大但无人敢予小看。二人也曾在刺客刀下救了单于十五子伊呼徕并与之交好,伊呼徕又是最受宠于大单于呼韩邪,因而其父不在,拓跋部依旧深得单于重视。

练完刀法、掌法,又上马练习骑射,此其祖上李广传下技法,二人已是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匈奴最重骑射,二人神射之名响彻大漠,受人尊敬。他俩更是日日训练部落壮年男女,组成一支英勇无敌的军队,各部均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练完功夫,他们去母亲毡房问安并告知母亲以寻访失踪父亲为由请求单于允许他们去关中走一遭。其母认为可行,拓跋元与呼韩邪单于交好,并多次助他西拒月氏等国骚扰,应会允准二人。但乌拉达可能会因二人曾击退他派去刺杀伊呼徕的杀手而不利二人。二年前,乌拉达不满呼韩邪独宠伊呼徕,知道难承继单于之位,在左贤王怂恿下暗中与新朝边防军勾结往来,希望得新军支持图谋单于大位,条件是向王莽称臣。王莽因在对匈之战中屡屡失利,乌拉达此举正中下怀,便欣然同意。那料乌拉达信使被狩猎的伊呼徕截获,乌拉达情急下派杀手劫杀伊呼徕,眼看得手反被路过的拓跋忠兄弟所救,杀手无奈下夺了信杀死信使。没了证据单于也不予追究,但自此乌拉达与二人结下仇恨。

拓跋忠兄弟辞别母亲跨上骏马直奔王庭,一个时辰即到。深秋之时,牧草枯黄,眼前一条二三丈宽阔的清澈河流在蓝天映照下显得十分纯净。不远处有一幕最大的帐蓬正是单于的牙帐。周围错落有致地毡房,便是单于直属卫队的营帐。王庭附近禁止放牧,因此各部落都远离王庭逐水草而居,牧民平时放牧战时提刀上马,王庭不用给他们发响。也许遗传了汉人的生活方式,这兄弟二人并不喜欢常常迁徙,因而更加渴望回归祖地,这种渴望越来越强烈。

单于将十五个儿子分做五组领兵边境与新朝军队对峙,哥俩在牙帐外没见到七、八、九王子的亲兵便知此月是这哥仨值守边境。牙帐内正在议事,除值守王子外其余众王子及左贤王皆在帐内,他们的亲兵就在外候着。二人乃部落首领又份属贵族,也是常来王庭,对这里很熟悉。草原上崇尚英雄,二人箭术武功在漠北草原数一数二,这些亲兵一见他们纷纷行礼:“拓跋酋长,李汉将军你们来了。”二人也点头致意,不因亲兵身份低下而高傲。单于亲兵通报后兄弟二人进了牙帐。

二人施礼后立于伊呼徕下首。单于道:“我们的两只雄鹰飞来了,哈哈哈哈,很好,拓跋忠,我们正在商议是否对新朝发动战争。”二人一听大惊,战争一起后果不堪设想,自己大事耽搁不说,部族也会应命卷入战争。单于接着道:“乌拉达主张进攻,据他的情报新朝国内动荡,边境兵力不足,可一举拿下雁门郡,而后推进中原,汉地繁华似锦,强过我们这苦寒之地百倍,牧马中原何等畅快;但伊呼徕以为新朝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均有驻军,入关后层层推进,渐耗人马财物,不多久必致势弱而陷险境,他认为保持现状为好,王儿们也各有附议,二位酋长有何高见。”

之所以出现这个议题正是乌拉达提出。此人生性残忍暴戾并不得单于重用,他知难继单于位,因而对王莽的分封政策很支持,必竟可得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谁料单于已不听命于新朝,最终两方陈兵边境对峙互有袭扰。乌拉达便与新朝勾结,趁值守边境时暗与新军商议,新军表面减少驻军悄悄埋伏,他来鼓动野心勃勃的单于进军雁门郡,待中伏后其败势必一泻千里元气大伤,届时由他受封单于位向王莽称臣,怎料此议伊呼徕不同意,因之争执不下。

拓跋忠想了片刻道:“回大单于,几百年前汉家有位兵法大家称做孙子。”单于点点头,他与左贤王及众王子都知此人,匈奴在与汉人几百年的争斗中常被汉奇诡战术击败,匈奴也曾有汉人帮助练兵讲述兵法自是受益匪浅,他们对孙子并不陌生。拓跋忠继续道:“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讲上兵伐谋,大单于定知此理,敌我双方各展奇谋因而也往往虚实难料,所谓兵不厌诈,看似弱实或强,看似强实或弱,因之未经精心谋划不可妄动。”乌拉达道:“以你之意,边境敌兵已弱实是强大对吗?”他的话很不友善,但拓跋兄弟也不惧他。拓跋忠并不理会而是继续道:“因而要知彼需派人深入关中探明新朝实力,了解其国库是否充盈,军队布防及操练状况,了解其民心向背等等才能做出决策,况战争起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西境乌孙、月氏、大宛等国虎视眈眈,谁能保证我们战端一起他们不会乘虚而入而致我们腹背受敌呢?另居我所知,中原千里沃土虽处于动荡之中,但汉人自古遇外敌时会暂弃恩怨同仇敌恺一致对外,因之想乘其国内动荡而发动战争实则是冒险之举,大单于,此拓跋忠所虑而已,不敢妄称必然。”这是拓跋忠聪明之处,说这是个人的顾虑罢了,也未必就是这样,无论结果如何与他无关。

大单于听后沉默不语,乌拉达一看此事要黄欲进言被大单于制止。呼韩邪单于自思匈奴势力经过两次分裂,尤其是汉武时一部分被迫向西逃窜,匈奴实力大减,虽然依旧是漠北草原霸主,但战争的残酷,人员的急剧下降确可能诱导西面的邻居钻空子,重要的是与新朝大战无必胜把握,最后他决定暂缓此议。伊呼徕和附议他的王子们鼓掌相庆。乌拉达气得牙齿咬碎,苦心定下的计谋就这样被破坏掉。拓跋兄弟来之前,大单于已经动心,因此乌拉达对拓拔兄弟的恨还要远超伊呼徕。

同类推荐
  • 白无夜传

    白无夜传

    我只想写一些故事,写一些没人听的故事!假如真的有这样漂泊无根的我们,是否真的会一梦江湖?
  • 侠骨冥神之谛听

    侠骨冥神之谛听

    江湖突现传闻,神农峪藏有秘宝天机散,可违逆天数使人起死回生。“生死路上兆亡人,铁索棺下无冤魂”----人称“兆亡人”的武林奇侠谢天乙,为救萍水相识的老渔夫只身前往神农峪寻药,遇到江湖中风头正劲、作风毒辣的冥火堂在神农峪展开灭门,一番争斗与波折后谢天乙结识了神农峪的主人陆北林,二人一见如故,陆北林不仅把天机散的秘密对谢天乙和盘托出还答应给谢天乙的朋友治病。为友求药,谢天乙踏上了寻觅之旅,在经历了一系列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遭遇后,谢天乙发现自己正在逐渐走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而在这漩涡的中心则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
  • 至道之行

    至道之行

    当今世界被道力所笼照,获得强道则成人上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远古时期,至上大能重生为富家子弟,记忆遗落,体质依在!遭人黑手,禁地求生,获得造化,开启道旅,重夺大道!
  • 武侠成就系统

    武侠成就系统

    这是一个武者为尊的世界强者劈山裂海无所不能重活一世,带着系统而来的庄铭,决定要在这片世界搅动风云,登上巅峰
  • 猎鹰

    猎鹰

    只要升起紫烟,就一定有人殒命。江湖上最近发生一系列离奇命案,京城名捕凌玉峰查办此案,却牵扯出一段让人叹息的绝命恋情。名妓红红居然还有一个如此痴情的情郎程小青,而程小青因为红红自甘为妓,竟因爱生恨杀了她。然而事实真的如表面上这样吗?善于赌博的卜鹰竟然也掺与进来了。
热门推荐
  • 大汉九千岁

    大汉九千岁

    “放我粗去!我不要当九千岁!我还是个处男啊!”“胡说什么呢?小猴崽子,杂家是带你进宫服侍陛下,还想当九千岁,小心诛你的九族!”大汉王朝末年,奸臣当道,蛮族入侵。孟仇的家乡被蛮族攻陷家破人亡,侥幸活下来的他决心前往都城参军复仇,却被当成候补太监抓进宫当九千岁!“过去我是一名策划,策划就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受众心理,提出相应策略和方法;从今日起吾是大汉九千岁!在当下就是用最合理、有效、损失最小的方法杀光蛮族!”
  • 那年夏天恋爱的我们

    那年夏天恋爱的我们

    她,第一中学校花,孤僻冷傲,谁能想到她居然是当下最火热的第一女子组合领唱,世界首富的千金.他,第一中学校草,漠然,世界第二富少爷,当下最火热男子组合领唱。当两人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本书系统而全面介绍了优生优产和幼儿智力训练的步骤、方法以及妇幼医学保健等科学知识。
  • 神王苍穹

    神王苍穹

    一名从华夏穿越而来的小乞丐,逆转苍穹,唯我独尊,百万武技,世家宗门,通通下跪。
  • 穿越系统之辉煌人生

    穿越系统之辉煌人生

    此书主要讲述嚣张,腹黑且正义的女主叶芊芊,遇到电梯故障穿越到修仙界,签订蠢萌神兽妖妖零,激活赏善罚恶系统,顺便救了一个大魔头驰韵,从此踏上了维护世界和平,惩罚一切罪恶之路!“嘚,你们这群欺男霸女的坏蛋,赶快洗干净脖子等死吧!”叶芊芊皱了皱眉,一个爆栗敲在了妖妖零的脑袋上:“妖妖零,你怎么说话的?先让他们将钱财交出来,再洗脖子!我们这是在劫富济贫!”驰韵趁机凑到叶芊芊面前,抛了个媚眼,幽幽道:“我早就洗干净脖子了,连身子也洗干净了,你什么时候来临幸我呀~~”文风轻松,适合闲暇时刻,打发时间
  • 历恋

    历恋

    你是否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悲伤后悔过?在我茫然无措之时,太多人给了我信心。是那些随时间消逝的古人给了我再见你的勇气!
  • 后宫那些事儿

    后宫那些事儿

    本书内容包括:娥皇,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妲己,不是我想狠毒;褒姒,我的笑真的值千金吗;吕雉,阴笑到最后等。
  •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前世新婚夜被情敌剔骨而亡,每世活不过二十,有仇必报的她王者归来,灭渣男渣女。当废材觉醒,身负上古神女之力,锋芒无人能敌。天界太子“要么进地狱,要么屈服”战神帝君:“一路杀戮,弃尽我所有扭转你的天命。”鬼君:“十万冤魂只为祭奠你”昔日惊艳六界的龙公主华丽归来,引动天上地下翻云覆雨,长达千年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tf遇见你是我的幸福

    tf遇见你是我的幸福

    这是一个关于tfboys和三个千金小姐的幸福生活。一路上许多坎坷,但与爱人在一起,却很快乐。
  • 绝都双界

    绝都双界

    千年前,双界星。五氏相争天下,元氏家主偶遇仙人,仙人赠其修真秘籍,潜心修炼数年,遂成仙。其子继承此秘籍,虽未成仙,却一统天下,称帝,国号"元冥"。元冥大帝将此秘籍传于民间,自此,修真之人不断。元冥末年,民不聊生,元冥大帝暴政,不少人纷纷逃往地球,隐名埋姓。付销昼,双界星后裔。生活在地球上的他会创造出怎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