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41800000003

第3章 性本爱丘山

人年纪大了,会有些奇奇怪怪的改变。

中古的山水诗,一直是我喜欢的。大约在七八年前,忽然发现,读起来有些不耐烦;偶尔出去玩,自然要找草木茂盛的地方,大约四五年前,忽然觉得,对那类“优美的风景”,又不耐烦了。

在某一年的日记里,我找到两段记录。

一次是在江西某地,凌晨在车里醒来(我有时候会把车停在路边,在后座上睡觉)。这本来是我最喜欢的时光和场景,在过去的日记里,我曾若干次喋喋不休地记述光线的微妙变化,树木和更远处的山峦如何一丝丝地显露出形状,细节如何铺展,鸟鸣如何次第响起。总之,自然界如何投其所好地呈现为易于理解的形态——但是在那天清晨,不可抑制地觉得,这一切固然是美的,却又是或多或少地欺骗或自我欺骗的。

审美是最好的体验之一,不过我们又有一种倾向,把它夸大、增厚,利用起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广阔的冰原和喷发的火山都是非常美丽的,但同时也是残酷无情的——甚至“无情”这个词并不能够形容物理世界的本性,因为“无情”之所指的本身,也不过是人类自身情绪的投射。

“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不过是咱们自己在那里做白日梦。美丽的事物并不仅仅是美丽的,“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之类的观赏经验——我在日记里写道,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奴隶喜欢赞美主人,像弱者喜欢讲强者的笑话,像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喜欢去发现压迫者身上的“人情味”。总之,如同在政治生活或其他进程中,面对自然界,我们似乎过于容易让自己满意了。

植物,是一类有生命的东西,而且是比我们低得多的生命形式,它真是一层好掩护。北方有许多光秃秃的山岭,在这种地方,旅者尽快穿过,目光游移,在找植被或村庄,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后者令我们觉得安全。沙漠也是美的,但是要安下心来欣赏它,还需要点儿别的——公路、加油站、人迹和犬吠、水壶和卫星电话。胆小如我,是不敢往深处乱钻的。

而自然界之使人惊悚,并不总是在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时。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午后在山坡上玩耍,睡着了,醒来后忽然大惧,因为四周本来十分熟悉的事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涧,忽然间变得陌生而且敌意十足,好像纷纷背过身去,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狂奔下山。类似的体验成年后也有几次,我同朋友们谈起,也获得了一点响应,比如有一个人就告诉我,他曾经在钓鱼的时候忽觉恐惧,手一抖,鱼竿掉在水里。

华兹华斯有过这么几句诗(这里窃用黄杲炘的译文):

我的忧虑恐惧纷至沓来,连草儿窸窣作响也害怕,一朵朵云儿在天上飞过,那影子竟让我牙齿打架。

华兹华斯是开风气之先的人。他的俏皮与乐观,是我辈可望而不可即的,如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我们喜欢自然界的严峻,并从中汲取力量。这样的诗句最能让我们留连,因为我们有时是华兹华斯,有时又不是,一会儿同意他,一会儿又另有意见。

华兹华斯还有一首诗,题目是《瀑布与野蔷薇》。说的是春天积雪消融,小瀑布气势顿足,威胁野蔷薇说:“你要是敢挡我的路,我就把你冲下山谷。”野蔷薇战战兢兢地回答:“我们在一起曾是多么和谐愉快,你使我青翠,我用花叶把你点缀。”结尾处,诗人写道,我真担心这是它最后的话。

华兹华斯毕竟比常人高明,避免了大团圆式的结局。不过细看他的诗歌,以及另一位以自然界为主题的著名作家梭罗的文章,我们没办法不注意到,他们笔下有两种自然,一种是野生生物、树木或鸟儿之属,在它们后面,又有所谓无生命的自然,而他们所注目的,显然是前者。

毕竟,比起不为所动的铁石,生命,不管是什么形式,要容易理解得多。拟人或移情,是我们看待自然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对这一手段,生物是更方便的对象。在他们的笔下,自然,特别是有生命之物,与我们是那么相似,联系是那么紧密。

无生命之物呢?我们看最早期的诗歌,王士祯说《诗经》中谈不上有什么刻画山水之作,便是间或有之,“亦不过数篇,篇不过数语”。他说的是对的,“月出皎兮”,一笔带过而已;《荷马史诗》中零星有“指甲红的曙光”之类的句子,只是零星耳;更早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残篇中,则什么也没有。

这并不是说上古人民对生命之外的那一部分自然界的美无动于衷,我们只能推断,这种美没有打动他们到足以图之咏之的程度。再说上古人民并不认为有什么无生命的自然,他们只是着目于与自己关系更近一些的事物。

这和当代大多数人的看法正好相反。而我们的看法着实令自己烦恼:瀑布与野蔷薇没什么两样——生物也是自然,或也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比这还可恼的是,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物。而最可恼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身上是否有一点儿,哪怕是一丁点儿,“不自然”的东西?

按下这个话题,且说热爱自然是很晚才出现的声音。在我国的传统中,庄子哲学中的自然观绝不能说是“热爱”(尽管有可能被如此误解),不过不管源头在何处,“热爱自然”,当扩大到审美之外的体验时,确是一种哲学态度。

说老实话,笼统地说“热爱自然”,我根本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它更像是主张,但我不认为情感是可以主张的。审美能力是隐藏在我们的本性当中的,在它之外的对自然界的“热爱”,而且是发自天性的、普遍的,怎么能够呢?有谁会喜欢一块刚刚硌破自己右脚的不值一钱的、难看的石头呢?通过拟人或移情,我们能够让自然界在我们眼中显得活泼和柔和一些,甚至可爱起来,不过在这种精神活动中,我们爱的明明是我们自己。

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谁说得准呢?也许真有人——在审美之外的人热爱自然。我也希望我是这样的人,不过,在敢于声称之前,我得接受一些考验,比如说,面对一大堆丑陋的岩石,打心眼儿里恋恋不舍,或是当剔除功利的或审美的因素之后,对所有物体发生普遍的感情。我知道自己通不过这些实验,不过又想,也许有神论者——特别是其中的某一类,还是有可能热爱自然的,在理论上。

有人愿意在更狭义上使用“自然”这个词,比如,把自然定义为“可爱的事物之总和”。我看这帮不了什么忙。不妨观察一下,在假期或周末,我们都去什么地方散心?为什么有些区域是“旅游胜地”,另一地方没人搭理?我们不能把令我们身心舒适的地方称为自然,同时对另一些物体不作考虑。我们用不着时刻面对自然的本性,但是也不宜一直逃避它(希腊语中“自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奥德修纪》中时,意思便是“特性”)。

某些自然物比另一些更容易显露本性——这区别不在自然物身上,而在它和我们的关系之中。一块手表,尽管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在本性上仍然是自然的,不过平时我们不会这么看;我养的猫,就比街上的野猫,更通情达理;树木比山石更容易理解,而形状漂亮的石头(有些已经被搬到园林里了),就不像另一些石头那样令人不安。前几天欧洲航天局的登陆器“菲莱”着陆一颗彗星,拍回来的照片,那才是“赤裸裸”呢。

前面说到的,日记中的另一段记录,出现在秋天。由于自己的种种愚蠢和冒失,加上不走运,天黑下来时,我很尴尬地停车在积雪的狭窄山路上,不敢往前走了。

大约在晚上十点钟,在我的下方很深之处,冒出一辆汽车的车灯。在盘桓曲折的山路上,车灯一会儿闪现,一会儿隐没,有的时候,光柱甚至射到对面的坡上,至少我以为如此。因为在我看来,已经隐在黑暗里的一些形状似乎又呈现了,不过我不能断定这一定不是错觉;有的时候,它停下来,好几分钟静止不动,我便猜想司机是在观察道路(勇敢的司机,我早已一步不敢动了);又有时,车辆仿佛是在离我而去,让我失望起来,因为我实在希望它开到我面前,给我些消息和勇气。

最后,那辆车拐过一个弯,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我又奇怪,又害怕,担心它出了事故,但又听不到任何声音(那座山并不陡峭,路边是很缓的草坡,也不深峻)。

虽然下过雪,此处并不是很冷,在那辆车出现之前,我已经填饱了肚子,穿得厚厚实实的,正准备舒舒服服睡一觉。在白天,我途经壮美的山区,并把对它的印象,搜肠刮肚地用词语形容了一番,记在日记里。驻车前后,还欣赏到了暮色在峰顶逗留不去的动人景象,心里十分满足。

被那辆车神出鬼没地折腾一番之后,我很长时间睡不着。不知什么时候,云层淡薄了,月亮鬼鬼祟祟地出现在我的脑后,我又看得见对面山峦的轮廓。这是我熟悉的场景,不过这一次,那连绵起伏的形体,却让人气忿忿。而那辆汽车,成了象征物,它的命运令人浮想联翩。

这个晚上,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至少此刻,我打心眼儿里憎恨自然。我掀开笔记本,写下些情绪十足的句子,把自然界比作我们的牢笼和墓场。

次日早上,待到能看清道路,我便上路(再没见到那辆车,真是奇怪,不过,两公里外就有一个村庄)。雪后的山区真是美丽,我的情绪又高涨起来,特别是在谷底的镇子吃到热饭之后。

旅行和前面没什么两样,景色动人依旧,我闲逛的兴致依旧,每天拍的照片也同以前一样多,一样拙劣,然而,我暗中不是很有把握地认为,可能摆脱了浪漫主义的某种影响。

这确实不是很有把握的意见。这几年里,我偶尔的旅行,同以前相比变化不大,所去的,还是那几类地方,见到好看的,还是那么喜欢,见到不好看的,仍相信前面有各种美丽的事物。确实,自然界如此美丽,让人恨不起来,至少在面对面注视它的时候(而不是闭上眼睛胡思乱想时)。

但我也不是一点改变都没有,现在,更喜欢在北方逛逛,对童山和荒漠,也多少学会了欣赏,它们虽然不那么悦目,却显然更真实可靠。不过据我的经验,在这类地方,转悠的时间不能太长,不然心情变坏,是指望得住的。

我还学会了礼貌。比如贺兰山,名字真是好听,特别是在古典文本里。等见到它光秃秃、硬邦邦的真容时,我并没有吃惊或失望,也没有发脾气,而是客客气气地穿过,没忘了说声再见。

同类推荐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消费记忆与叙事:新世纪文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消费记忆与叙事:新世纪文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消费作为研究当下文学叙事的切入点,对新世纪十年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以及文学批评等进行考察。其中既有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同情,也有对研究主体个人立场的坚持;既有对全球化语境中文学现象的介入,也有对亘古不变的天道人心的追问。
  • 边上言说

    边上言说

    《边上言说》是一部杂文集,全书共4辑,分别为边上言说、路边留痕、文边留墨和书边留话。书中有作者对自己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对故乡山水的深情咏叹,对故土父老乡亲深情厚谊的感恩怀念,,多数作品为作者曾经刊载过的书评、诗评。就诗歌、散文、小说这三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作者都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期间还列举了许多中外文学作品,如玛拉美散文诗《秋天的哀怨》、龚鹏程的《吃喝拉撒睡:散文的后现代性》、蒙田的《论死后才能判定我们的幸福》等等。而鲁迅、林语堂、席慕容等的作品在书中都有较为妥帖的阐述。在作者看来,诗是诗人生活体验、感情和意识的表达,是作者深刻感觉到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距离。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梦旧情未了

    梦旧情未了

    《梦旧情未了》是一本诗集,已是花甲之年的南开大学教授李新宇,第一次将年轻时候的诗歌集结成册。图书精选其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诗作,以时间为序,分五辑编订,内容关涉个人情思、日常生活与时代记忆,所思所感,轻灵生动,正面展示了一位年轻人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门推荐
  • 精灵时代我的精灵会忍术

    精灵时代我的精灵会忍术

    主角被雷劈了到了到了火影里获得了系统……又被雷劈了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开始教我的神奇宝贝们学习忍术。(新手上路)第一次写小说
  • 绝版宠溺:恶魔大明星轻一点

    绝版宠溺:恶魔大明星轻一点

    什么!!她宋曦儿居然要和一个男的同居了,同居的对象竟然还是她从小的竹马兼祈氏集团继承人兼国民偶像——祈煜宸。噢买尬,宋曦儿只觉得她被自家的爹妈坑了!万一被祈煜宸的千万粉丝发现了,她的小命就不保了!!于是...“哼,祈小黑,我才不要和你同居”某只腹黑邪邪一笑:“哦是吗?你不是小时候还说要嫁给我吗”
  • 混过的那段日子

    混过的那段日子

    出生于穷乡僻壤的主角罗一刀,为寻找发小来到了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却在发小的引导下阴差阳错进入了黑社会。2000年的成都,风起云涌,大佬间尔虞我诈,他一个穷小子究竟要怎样才能生存?终于在一段段的你争我斗中明白,只有不断往上爬,不断把别人踩在脚下,才能生存下去。
  • 少年人有江湖梦

    少年人有江湖梦

    人生匆匆一笑中,江湖从不问年少……红尘俗事多烦扰,拈花少女泪眼笑……风雨飘摇几何时,回首天荒地亦老……恩怨情仇似火烧,只恨一生逃不了……缠绵旧事不重要,虚无空空一切好……剪却一段青涩事,换我一世任逍遥……少年人有江湖梦,江湖不似少年梦……
  • 从召唤死灵开始无敌

    从召唤死灵开始无敌

    洛天重生在一个死灵统治的世界通过法阵招呼死灵大军
  • 张载集摘

    张载集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君圣宠:独爱妖娆小魔妃

    魔君圣宠:独爱妖娆小魔妃

    她是亚洲界第一的金牌杀手,因过于轻敌,被排名第二杀手下毒致死,一朝穿越,出生在冰月大陆圣月皇朝第一家族的月家里,可惜,刚出生母亲离开,父亲追寻,身边有个冰山哥哥,老顽童爷爷。可素,这个妖孽男人不就是被自己调戏了几次么?为毛一直赖着她不放?狗血的是还成了他的小师妹!!“小师妹,你调戏了人家,可得负责~”某男无耻的翻身压住她,眨巴着桃花眼看着她,她怒,一脚踹开他,“滚!”妖孽笑的一脸委屈,可怜兮兮的道“小师妹,滚就不必了,咱们来滚床单,努力造出天下第一宝宝!祸害民间!!”说罢,某妖孽打横抱起某女,创造祸害宝宝去了。
  • 《卿本嫁衣》

    《卿本嫁衣》

    卿本嫁衣,只是这嫁衣的颜色还未来得及涂满,你就与我阴阳两隔。今生前世,万生万世,你的存在,难道只是为了那华丽的一瞬?能不能有一天,你再等我一秒钟,让我娶你,永远幸福。
  • 都市全能护花高手

    都市全能护花高手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无意得到外星文明眷恋,获得神秘能力。短时间内不仅使屌丝学渣变成学霸,制服黑道头子,又获得美女校花青睐……让我们细看赵烨如何制霸校园,俘获美女芳心成为一个全能护花高手!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