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6500000073

第73章 扬州博学院

会稽虞家和魏家一个控制余姚县,一个控制山阳县,这次吏员大裁撤,同样波及到两家,两家人中同样有许多人被搬迁到金陵。

虞家丢掉余姚的土地,在金塘岛上的船厂还属于虞家,金陵这里的江边,将会是他家第二个大型船厂,魏家在山阴的土地被置换掉,在金陵却多了很多的粮食商铺,他们家在会稽山里的土地产出,都会通过船只运到金陵来销售。

虽然一视同仁,亲疏还是有别的。

虞魏两家也被置换到金陵从事商业生产,让扬州各郡县吏员家族跟着效仿,只是他们根基也被换掉了,到了金陵只能从头开始,好在他们不仅有余财,还有不少工商人口,到了金陵还会形成新产业。

从一开始,充实金陵城的就是豪门世族和豪强,给金陵城崛起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扬州博学院背倚钟山,位于金陵最好的地段,所在被张易命名为学府区,整个区都是学府,统称为博学院,目前只有博学院和经学院,周围还有很多空地,是留给医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和艺术院这些学府的,学府区四面都有河流环绕,桥头还有士兵驻守,外人很难进入这里。

同样背倚钟山,紧挨着学府区的是官邸区,能住在这里的,除了州府官吏和将军府军官,就是学府区的教授,高耸地势上建出的楼房,让他们坐在屋里就可以俯瞰半个城市,自然就显得高人一等,无形中提高了住这里的人物等级,也让他们潜移默化接受张易的洗脑。

人人平等在汉代是行不通的,张易可以提高医生的地位,也能改善商人的处境,却不会破坏读书人超然的地位,因为改变这个世界,还得靠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读书人是广义的概念,在金陵并不仅仅指研学经史的士子,研究格物,算术,医术,文学艺术等等,都算得上是读书人,有鸿都门学挡在前面,没人敢说张易僭越。

仅仅一年时间,张易通过权谋和霸道,不仅修筑出金陵城的雏形,还彻底掌控了扬州。

当他回到马迹岛时,翘首以盼一年的蔡邕,一把抓住张易:“你把我的书籍弄到哪里去了?”

“笑话,马迹岛就是做书籍的,这么多书,难道不够你看的?”

“我说的是我收藏的书籍,很多都是孤本。”

“原版应该已经在你家里,我这次来就是请你回家去住的。”

“我家?书在我家里?不是这里吧?”蔡邕指指他现在的住处。

他们被送到这里后,就被丢在马迹张氏大宅院里,生活条件不错,但是时间久了,还是觉得枯燥无味,因为他们只能看着张易爷爷在竹楼里给孩子启蒙,自己却没有学生可以教授。

“请你来扬州,当然要给你准备住处,我已经在金陵为你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送你们过去。”

爷爷住在马迹已经习惯,也挺享受现在的生活,并不想跟着张易去金陵,最终张易只带走两个客人家庭。

江南河流湖泊多,经过一年的疏浚,从震泽到金陵,并不需要走大江,两艘货船拉着两家人,三天就到了金陵,一直把船开到官邸区的湖面码头上。

有铁血营战士帮忙,很快就把两家人的物资分别送进府邸。

荀爽和蔡邕以后就是博学院的正副院长,他们的府邸是最靠近学府区的,出门过了桥就是学府区。

走到宽大的院门前,张易指着前后各有三层楼房,中间天井还有回廊连接,后面有花园的别墅说:“这就是本将送给你们的宅院,是给你们自己住的,荀家人多,在颍川区还建有十几套这样的宅院,那些都是他家自己出钱建筑的。”

老蔡到了家门口,哪里还会听张易啰嗦,直接奔进去,很快就冲上楼,然后就看到整个三楼都是书橱,他的万卷藏书已经整整齐齐摆在里面。

老蔡看着书橱上的标签,很快就明白这些书,一格一格都是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摆放的。很快把几本孤本找出后,验明确实没有错,蔡邕才慢慢退着走出书房。

他很喜欢现在的住宅,尤其是三层,越看越喜欢,他以前的俸禄都被用来购买这些书卷,根本没有钱来置办这些书橱,有时候为了找一卷竹简,他需要翻腾半天。现在好了,万卷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只要熟悉千字文,他很快就能找到想要的书籍,张易替他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老蔡下楼来到院子门口,张易和荀爽已经等在门口,荀爽也有很多藏书,和蔡邕相比,却不够看,仅仅上楼扫了一眼就知道没错,下来了后就感谢张易,然后一起等蔡邕。

“你至于这么小气,要挨个点数才放心,天和就是卖书的,怎么会拿你的书?”

“谁说吾小气,吾是太喜欢书房了,才不舍得下来。”

张易看蔡邕还盯着三楼看,立刻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另外给你的书房,比你家里的书更多。”

两人将信将疑跟着张易走过宽阔高大的木结构石板桥,顺着笔直的大道,一直来到最高大的建筑前,拾级而上,典韦上前推开一扇大门说:“主公,我就在这里等你。”

这里是扬州最高学府,典韦不爱看书,连学府的大门都不想进。

看着富丽堂皇的大殿一样的房间,蔡邕慢慢走进去,然后就看到两侧都是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都是门户。

“下面都是学子读书的地方,你们的地方都在顶楼,我们先上去看看蔡院长的房间。”张易笑眯眯引导两人走上宽大结实的楼梯,楼梯是木头搭建的,刨平后磨得很平整,还上了油漆,光可鉴人。

虽然上楼很舒服,蔡邕却觉得,张易笑起来要比板着脸更渗人,他宁愿和板着脸的张易对话,也不愿和笑眯眯的张易对视,因为张易笑眯眯眼神后面,完全就是得意,是猎人看着猎物落入陷阱的那种得意。

两人身体都很好,一直爬到六楼,六楼只有一个大门,蔡邕走过屏风就不动了,张易一把扯住蔡邕的胳膊,几下就拽到书桌边,绕过硕大的书桌,然后就把吓得木然的蔡邕按在罗圈椅上。

感觉坐在软绵绵地东西上,蔡邕刚要跳起来,又被张易按住,等蔡邕终于不挣扎了,张易才放开他。

荀爽已经在蔡邕超大办公室里转悠开了。

张易点点硕大空旷的桌面,又指指两侧成排的书柜,对蔡邕说:“这个位置以后就是你坐的,两边这些书,也都是送给你的。”

然后一指窗外,用手一划拉:“这一整片房子,都是你管辖的,你以后就是这个扬-州博学院的院长,哦,对了,也就是山长。荀师在对面那座楼上,他是副院长,还是经学院的山长,以后这个博学院就托付给你们二位了。”

蔡邕看看窗外的房子,又转头看看书柜,然后就站起来,走过去,从书架上,拿起一份礼单一样的东西,打开后,才发现上面是整整齐齐黑色隶书。

蔡邕只看内容,就知道上面的内容是《韩非子》,蔡邕很快翻到最前面,然后就看到扉页上清清楚楚写着《韩非子》三个隶书。

“这是蔡侯纸做的书?”

“哈哈,里面是蔡侯纸,外面硬壳是薄木板包着丝绸,稍微大一点点,可以保护书籍内部纸张不会损坏。”

老蔡快速翻阅一下,又拿起几本看看,就知道这砖头一样的五本书,居然是完整的《韩非子》,他藏书中也有《韩非子》,十余万字,需要一辆牛车来拉。

荀爽刚才没有动手,看老蔡激动得不像样,也顺手拿出一本书,看看里面内容后,问张易:“这是谁发明的?”

“当然是本将军,蔡中郎的万卷书籍,都被完整复制在这里,这里还包括你们没有的书籍,不比你们的藏书少。”

还在洛京时,蔡邕的万卷书籍从被辎重营装车后,就有上百人开始抄书,每天都会有快马送到江东来,到前些天才把原版书简送回他宅院里,一年下来,他的所有书籍,都被印刷了一千本,一同被刻印的,还有荀爽和张易的藏书。

老蔡办公室里的藏书,就是张氏目前能收集到的所有书籍,除了张易家还有一套,其他都在图书馆和书店里。

自从老蔡的书运到江东,张氏制书厂也进行升级换代,马迹岛的竹简还会有,更多的却是建设在大船岛上的印刷厂出品的纸质书籍。

造纸会产生大量污水,从一开始,张易就把从洛京请到的造纸工匠安排在大船岛上,岛上有大量的田地,麦秸和稻草都是造纸的原料,镇北将军府发出的借条,都是掺入蚕丝的纸张。而且印刷术直接采用铜字模的活字印刷,在海岛上才能保密。

等以后推行银本位,这里成为印制银票基地时,书籍印刷才会搬迁到内地,纸质书籍这种新奇的事物,做得很精美,定价很贵,一套《韩非子》五本书,购买费用和一套竹简相当,因为轻便,张易不怕卖不出去,必须先让张易赚足专利费,才会把制作方式泄露出去。

在大汉人传统认识中,江东是荒蛮的,扬州是落后的,张易把金陵城建设得宏大,且美奂美轮,就是要改变这种看法,纸质书籍率先在扬州博学院推广,也只会在扬州博学院内的书店发售,同样是增加扬州博学院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只有改变传统落后的面貌,才能让更多世族家族,自愿搬迁到江东来。

虽然扬州也会接纳流民,却更欢迎世族豪强带着大量钱财来投资居住,因为他们才是奢侈品的主力消费者,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类推荐
  • 卧枕江山

    卧枕江山

    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凡。是人见人嫌的孤儿如何?是人见人厌的乞丐如何?金戈铁马为我演奏传奇曲殇,美人成群为我碾墨红袖添香。喜欢卧枕青石赏尽万里江山,喜欢酒剑相伴横卧沙场笑傲。气吞山河独挡千军万马雄浑,侠骨丹心书写万里江河浩瀚。悬壶济世,一气荡尽天下群魔,匹夫一怒,一剑赋尽九千里沧桑!
  • 革命路

    革命路

    大家好,有什么不对多包涵。本书讲述了清朝时期以经走向灭绝的道路。可是林家五代有的想复兴河山,有的想解放人民可是也有为人民大义灭亲,可上战父子兵却死于自己手上......
  • 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

    2011年迎来百年校庆的清华人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所共知,清华另一句口号同样深入人心——“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为祖国鞠躬爆瘁,献完青春献子孙;“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强大影响力为中国在国际争得话语权;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陡然发现中国人先富了起来……60多年来,中国在变,中国人在变,《中国脸谱——我们时代的集体记忆》聚焦社会变迁中留下鲜明印记的“年度人物”。所选“年度人物…秉持百姓情怀,埋着民间。那些感动中国的“脸谱”群像,构成国人共有的中国记忆。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梦归江南

    梦归江南

    美丽的江南是她们多年魂牵梦绕想要回归的故乡。然而,黑暗的旧社会,动荡的老年代,给宫女和她们的亲人造成了决别之痛、回家无望、惨遭杀害、葬于异乡、家破人亡、同胞相残等种种惨痛的悲剧。只有在安定和平的新时代,才能给予宫女回归、团聚的美好梦想和心愿。同时,使人感痛和感慨百年中国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并歌颂我们生活的这个和平、统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热门推荐
  • 江湖风云录之斩龙诀

    江湖风云录之斩龙诀

    江湖风云变幻一场仇杀?一个争斗?到底是什么原因?又隐藏了什么秘密?一个少年怀着仇恨之心,踏上了江湖之路。师从名门,能掩盖他的暗黑之心吗?他选择的道路又是什么?是正?是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弃妃重生:皇上,别乱来

    弃妃重生:皇上,别乱来

    穿越到后宫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君南絮内心是崩溃的。面对着各种争宠上位,尔虞我诈,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女子,老死宫中。可是,一次意外,让她明白,退让和隐忍并不能让她置身事外,她不得不学着算计,学着奋起反抗,将贱人踩在脚底下,宠冠后宫!最后,她却发现了一个属于皇上的惊天大秘密,她装作不懂的样子,“皇上,以色侍君,焉能持久?求皇上隆恩,今晚臣妾没空侍寝。”皇上:“爱妃你太高估自己的色而低估了朕的……持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剑客

    双剑客

    抬头仰望,看起来风轻云淡,总有一些地方,你所不知的乌云密布——说的轻巧,装的很有经验的一概而论,真的很讨厌!
  • 女人三十和四十

    女人三十和四十

    一个内心追求闲云野鹤般单纯生活的29岁已婚女子,在职场遇上另一个婚姻处于尴尬状态的39岁女子,冲突然后思索----
  • 瞒天女修

    瞒天女修

    灵魂穿越到不知名的未知东方世界里,穆咏荷面对新生,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当一名东方不败。天不遂人愿,那只能瞒天过海了。
  • 零度遇见

    零度遇见

    1919年的中国,列强欺凌,军阀混战。蒙古族小伙子苏合怀着一腔热血加入到了徐树峥将军收复外蒙的队伍,在军队中与上司的女儿林若姝邂逅并相恋,然而,父亲,出于政治考虑,早为他订了婚约。父亲为了苏合能完成婚约,不惜以死相挟,一边是亲情,一边是爱情,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家族利益,年轻的苏合该何去何从?他如何能说服父亲?如何能逃避这桩充满交易的婚姻?就在这时,林若姝的父亲也正式认定了苏合的好友任大禹作自己的准女婿。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即将成为各种利益的牺牲品。苏合如何摆脱父亲的束缚?又如何争取林若姝父亲的支持?这段乱情缘最终能否修成正果?
  • 玖为余生遇渃之乐

    玖为余生遇渃之乐

    曲玖玖暗恋余寒三年了,17岁的曲玖玖为了继续和余寒在一个学校,曲玖玖放弃了去国外学习,那年她向个暗恋了三年男孩表白,那个男孩同意了,但却在表白两天后他居然对她说:“下雨了,我送你回去吧,以后我们别再联系了。”之后曲玖玖离开那里,却在另一个城市,遇到她黑暗的世界里的光——裴渃深。最初的良人,到最后的认定,原来余寒一直是曲玖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已,而擦肩而过的裴渃深却是她的一辈子。
  • 狂婿当道

    狂婿当道

    为报恩,世界神秘财团诸夏之王入赘程家当女婿,本想低调宠妻,才一直无所作为,宁被骂成废物女婿,他也毫不在意;不料一些不长眼的偏偏要惹到他妻子,还嚣张的以为势力很强大?且看诸夏之王如何打脸众人,纵横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