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6500000074

第74章 真正读书人

这里是博学院大楼,最高层是蔡邕的办公室,在隔壁经学院的楼上,是荀爽的办公室。

张易留老蔡继续震惊,拉着荀爽悄无声息走了,刚震惊了老蔡头,张易还要去震一震老荀爽。

荀爽是博学院副院长,兼经学院的山长,荀爽办公室面积和蔡邕的一样大,布置却是另外一种模样。

荀爽研究经学,张易觉得他有点走偏,当然比后世钻研八股的读书人要好得多。

张易要在经学院里重开学风,以君子六艺五德为标准,就得先让荀爽接受,通过他来推广,相对更能被士族接受。张易被定位兵家,虽然也是读书人,儒家士子对他是不感冒的。

荀爽办公室里,是用各种木牌装修的,上面是匠人阴刻的画卷,内容就是六艺五德,还配上插图和讲解。

只要进荀爽办公室看看,就能清楚明白读书人应该什么样子。

这些内容荀爽当然都知道,可他还是细细看了每一块木版画。

良久,才转身对着张易一拜:“天和胸襟开阔,雅量高致,爽愿替主公培养真正读书人。”

“哈哈,张某是兵家,只是眼界深远,思虑周全罢了。”

取得荀爽支持后,再让典韦把老蔡请过来,商讨一阵后,把经学院一分为二,包含经学院和法学院。经学院的教育课程为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法学院主要学习《韩非子》,《商君书》和《汉律》。

儒家和法家从骨子里就不同,学生处在一起,可以让他们先闹一闹,互相多了解一下。反正开始学生不多,等学生多了,法学院的楼群也该建设好了,到时候再分开就行,自然形成山头,以后一个施政,一个监督,不需要他们友爱。

博学院顾名思义,大楼里是扬州郡县官员和学业有成的士子再进修的地方,教学目的就是拓宽眼界,《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和《鬼谷子》是主修课本,这些都不是儒家推崇的读物,蔡邕是大汉最博学的学者,却不是儒家,由他当山长,更能服众,受训学生心里有榜样,才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

整个博学院,学子的五德标准是后世流传的仁义礼智信,不是儒家推崇的温良恭俭让。

张易这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荀爽除了鄙视,还能说什么?

这一点,张易毫不让步:“一个学院里,当然只有一个标准,毕业后能不能做到我不管,在学院里,就得灌输这些给他们。”

还是蔡邕来打圆场:“《弟子规》适合启蒙,却不适合衡量当官的人。”

三人统一思想后,博学院需要聘请哪些老师,教哪些课程,自然由他们两人负责,还是那个原因,张易是兵家,现在的名声,都是嗜杀,奸猾,跋扈这一类,仁义礼智信就没有一条套得上,真正名士是看不上张易这个武夫的。

张易也没闲着,他去忙着替学院定制课本,定制教授和学生的日常服装,以及打造各种教学器材。

博学院是张易的规划,课本和教学器材乃是重中之重,张易宁愿把自己的想法弄出来,再让别人去改进,也不愿假他人手弄出四不像,自己再去修改。至于服装,和医学院的工作服类似,就是要分出三六九等。

按照张易的提议,蔡荀两位院长规定,博学院分三种学制,经学院和法学院主要是招收束发少年,培养至冠礼,五年学制。还有一种是研究型学子,在博学院学满五年后,继续留校,深入研究某种学问,研究学问同时,可以兼任博学院老师。

最后是博学院短期培训班,学期暂定六个月,速成某个方面的学问。扬州来了很多太学生和洪都门生,一年下来,考评差的都要入博学院回炉学习,考评优秀也要来博学院进修,进修结束才会提拔使用,扬州的官容易做,想升迁却不容易,指望当官就能胡搞弄钱,无异于痴人说梦。

张易把博学院的主要教学纲领理清楚后,就带着部曲去洛京,名义上是押运贡品给皇帝。

张易的贡品,主要是玳瑁甲配上金银珍珠做成的簪子,足足带去一船,部分给皇帝赏赐宫女和上林苑的长使少使们,其他是作为礼物,送给洛京的勋贵世族。

扬州不需缴纳赋税,却不妨碍张易进贡给皇帝,现在沿海港口水手渔民很多,捕捞到很多新奇的玩意,被大船岛的工匠制作成各种精美工艺品。

张易要帮他们推销奢侈品,当然要先送进宫廷和上林苑,等洛京和长安流行后,才会贩卖到大汉各地。

陪着质帝练了剑法,张易才把十来箱簪子抬进来。

张易打开箱子,拿出一个精美的竹盒,打开后,竹盒里面贴着丝绸,中间固定着一支闪烁着异样光晕的珍珠玳瑁簪,张易连盒子递给皇帝:“好久没见到陛下,甚是想念,恰好有工匠弄出一些新奇玩意,就送来给陛下赏赐后宫。”

“东西不错,朕收下了,汝大老远来洛京,就为了送这几箱头饰?说吧,有什么事情要求朕?”质帝刘缵看着满满一箱子竹盒,笑着对张易说。

张易打开一个扁条箱,取出一个挂轴,展开后是扬州博学院的远景图,来自鸿都门学的营造部吏员杜绝所画,为了画这幅画,洪都门生杜绝在钟山顶上吃住了三个月。

“去扬州一年多,建了一座学院,旨在培养真正的读书人。”

随后张易就把扬州博学院的学制规划完整说了一遍,最后请皇上下圣旨,给予扬州博学院毕业生正式的身份。

“微臣培训人才,是希望他们到地方上为大汉效力,恳请陛下赐予他们毕业为吏的身份。相比于举孝廉,这种专门培训的年轻学子,了解民生,熟悉政务,更适合郡县吏员职位,在职任上表现优异者,还可以通过举茂才,提拔为官员。”

办学院是打断士族垄断读书的举措,质帝一听就喜欢:“爱卿博学院毕业,可叫学士,年俸两百石。”这是最低级官员待遇了,和太学生平齐。

张易立刻说:“学士还是从县令属官做起,最初还是一百石吧,任职两年后,同级考评优秀者,升为两百石。”

扬州的每个县里,张易至少要塞进去三五十个学士,由他们辅助县令,彻底取代当地豪强为吏的习惯。

以后扬州的郡守县令都要从这些人中选拔出来,必须要有足够的基数,才能真正选拔出能吏干员。基数大了,实习生工资就不能太高,否则县里付不起俸禄,逼着他们去搞歪主意。

主要事情办完,张易不用陪皇帝练剑时,就去洛京拜访勋贵世族,礼品当然是珍珠发簪之类的。留地张氏是勋贵世族,和这些人出身相同,张易来洛京,也只会拜访他们。

闲聊之余,顺便邀请他们家族子弟,束发后就去扬州博学院就学。

勋贵子弟长大后可以入太学读书,但太学要冠礼后才能进,束发是十五岁,在扬州博学院学习五年后,刚好回来进太学,一点都不耽误,因此宾主皆欢。

迁延一个多月,张易离开洛京时,不仅带走一百六十名擂台武士和八十个束发少年,还请到韩说这个名士。

光禄勋侍中韩说是会稽人,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他和蔡邕友善,张易这次来洛京,拿着蔡邕的书信请他,韩说很快就辞官,直接变卖家资,携全家人跟着张易去金陵,蔡邕推荐他当经学院副山长。

大儒卢植也想去金陵,却被张易劝阻。他是卫尉,张易还指望他能守护好皇帝,等张易把全盘安排说给他后,卢植就推荐郑玄给张易,并亲自修书给郑玄。卢植和郑玄都是大儒马融的弟子,相比于卢植当官之余教出的三瓜两枣,郑玄是真正的教书匠,手下弟子众多,张易以前想请却没敢动手,现在学院已经有了,到了请郑玄时间。

张易回程路过许昌时,碰到几十个河东家族在这里等船,因为朝廷下发的圣旨已经传到这里,这些家族立刻抢先搬到金陵。

扬州博学院不仅有大儒教授学问,学子冠礼后还能成为学士,可入郡县为佐吏,对河东士族旁支非常有吸引力。就像留地张氏,张氏旁支家不知有多少孩子,能被推荐进京入太学的,只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多数人还得自己想办法。

这就是张易请皇帝下旨的原因,金陵二十八区,现在才十个区有人,大多数还在纸面上,就需要这些世族豪门的旁支庶子去买地居住,反正要分家另居,金陵显然是很好的选择。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张易把相同经历的家族,特意分配在一个区内,就是让他们自己群内进行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持续挖掘他们的潜力,形成他们区的独特特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金陵始终保持发展活力。

张易剿灭黄巾后,颍水,汝水和淮水就成了交通扬州和洛京的最便捷通道,船只络绎不绝,会稽的大米和丝绸通过水道送往颍川,然后再走旱路送到洛京和长安。货船回程时,更多的是带人去扬州。许昌城东,当年围捕张梁的地方,现在已经旅馆酒楼林立,是河东各郡南下扬州的聚集点。

扬州博学院开始招生,整个金陵就变成学区,如果不是张易控制地皮价位,这些搬迁扬州的小家族,到了金陵也住不起。

张易回到金陵时,扬州博学院已经录取三百多名束发孩子,还有数千孩子滞留在金陵补习蒙学,争取半年后再次投考。

想进扬州博学院就读,必须经过蒙学基础考试才行,蒙学包括《弟子规》《千字文》和《诗三百》,不能熟练背诵这三本书,无法通过考试。

因为博学院招生只看岁数和蒙学水平,根本不管出身,不少商人家庭都会搬迁到金陵来,为的就是能让孩子有个学士身份,摆脱商人家族的低下地位。

留在金陵建设城市的洪都门生很吃香,他们对三门蒙学都有深厚基础,又有大把时间,在工作之余,就会收这些孩子为弟子,赚些外快贴补家用。

才一年多时间,金陵城就已经接近二十万人口,好在钟山一圈的地盘足够大,再来一百万也能容纳。

金陵的土地都留作城市用地,这么多人吃马嚼,粮草全靠会稽运过来,无形中就促进了扬州的工业商贸和车船业的发展。

城市人多了,弊端也有,因为金陵有专门的林业从事管理,钟山上的树木是不准随意砍伐的,造成金陵城煮饭用的柴草奇缺,全靠丹阳郡商户烧制木炭供应过来,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金陵柴火紧张,却让丹阳郡的大片山林遭受砍伐。

为了保护树木不被砍伐,张易只能把眼睛看向寿春,张易把镇北将军府定在寿春,就是因为寿春附近有大煤矿。

同类推荐
  • 四蜕

    四蜕

    上古时代,流传着很多仙人的传奇故事,其实哪有什么仙人,他们不过是……
  • 帝国的长枪

    帝国的长枪

    漠北一战,大离王朝开国皇帝命丧黄泉。帝国动荡,年幼太子被迫远走他乡。皇位被抢,母亲被杀,年幼的他暗藏伤痛,卧薪尝胆,终成一方主宰!
  • 历古,别离

    历古,别离

    汝想要成就大业,却因父亡国吾只是想跟在汝身边辅佐汝却换来饮恨之结果吾不会怪你但是,吾一定会找到你……
  • 宋末之中华再起

    宋末之中华再起

    在华夏的西蜀之地,流行一种奇特的送葬文化,先人仙逝。晚辈们吹锣打鼓,鞭炮白幡。送的是一份铭记,一份怀念,一份传承。而同时又何尝不是对新生活的一份向往。继往开来,让我们一起怀念大宋,继承大宋,埋葬大宋吧!!!
  • 中唐枭雄

    中唐枭雄

    一囚徒浑身是胆破枷锁,驰骋千里,横空出世一缕烽烟,朽木又逢春。又逢春,山河烂漫,通衢歧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唐枭雄》
热门推荐
  • 重生成柳树

    重生成柳树

    复苏时代,林荼重生了。他附魂在一节哭丧棒上,生根发芽,疯狂进化,终成一颗威震星空的大魔柳。【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不变人,V群:563742847】意识苏醒,坟头草已有两尺高矣,当一颗普通的柳树苗拥有灵魂后,又会在复苏时代掀起怎样的波澜?
  • 神曲:炼狱

    神曲:炼狱

    神,到底是什么?凡人谁又能得知。徐傲仅仅因一句空话被传入炼狱世界,历经千年历史,只为改变现世的黑暗与迂腐。共工灭世、女娲补天、战国乱世...到最后,这帮从异世来到炼狱的神力者到底谁能成神?
  • 我在江湖飘啊

    我在江湖飘啊

    即墨烟在替自家老阿姨报复渣男的时候,捡到了个系统。系统妃樱表示,只要你帮我集齐20种鬼牌,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即墨烟:没兴趣,手动再见。然而天不遂人愿,即墨烟不小心克死了自家老阿姨。面无表情的拿剑屠了渣男全家之后……顺利的拿到了第一张鬼牌!即墨烟答应了帮系统集牌,并表示:本人天煞孤星,如有意外,概不负责。于是开始了江湖之旅。但是,即墨烟在途中发现,自己的剑可能成精了……人美嘴毒沙雕小姐姐vs清冷孤傲实则闷骚的一批的……剑ps:内容可能与简介有些偏差请勿较真pps:本文时代背景架空,因为我历史不好(???)。
  • 柠檬般的青涩年华

    柠檬般的青涩年华

    大家好!我是该作品的作者,是一名现高中生。小说里的沈易安是一名踏踏实实在校学习的一位普通的学生,在家长的眼中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一个听话,有才华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的眼中是一个活泼,乐于助人的好朋友。因此在不知不觉走上了写小说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或许连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小说都不知道,也许是在初中的时候;也许是在感受生命的时刻,那一瞬间;也许是在某一美好的瞬间吧!时间总是能揣摩我们的内心,把我们一层又一层毫无颜面的揭露开来。时间这个东西它不会说话,不会用言语来表达,它只会一步步的拆穿你,让你尝尽所有失败的滋味,带你享受成功的喜悦,但在这喜悦的背后,又隐藏在无数的白天和黑夜的奋斗。而我也早已准备好了失败的准备,在我的心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即使失败了我也会在失败中再次站起来,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总会有先来后到。现在的我正处于刚开始渡人生的劫,渡过了就成功了,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即将努力的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浪诸天之超神文明

    流浪诸天之超神文明

    当人类文明获取火种的那一天起,就代表了我们脱离了野蛮,无数的声音在相同的夜晚中说出了那个字“火”!
  • 极天巅峰传奇

    极天巅峰传奇

    异能大陆的某处。两道狼狈的身影飞出,重重的摔在地上。随后跟来的的人站在他们的面前,“洛纭浅,龙阳,和我们走,我们可以让你们死的痛快点!”倒在地上的两人,一男一女,便是龙阳和洛纭浅。“哈哈,无非是想要我麒麟的血脉和佑天龙族的血脉,不过放心,我即使是死,也不会让你们得到一丝血脉之力的。”龙阳笑道。“死到临头还嘴硬!”为首的黑衣人说道,“不过你身旁的那个人,已经中了我们的魂碎散了。”龙阳转过头,此时的洛纭浅昏迷不醒,脸色煞白。
  • 孽徒看我不抽死你

    孽徒看我不抽死你

    人都说,世间有三大生死对头。第一对啊,是剑神云洛兮和玄玑圣僧。第二对啊,是青帝与花精不灭忍。第三对啊,是玉山天东峰顶的五色神凤和钟山上的烛龙。但凡继承了青帝权柄与不灭忍灵根的,必是一男一女,必要狠心错付,恩怨纠缠,两相长眠。而百年前一场大战,烛龙被神凤斗死,世间三对死敌,仅余两对。她下山被和尚骗得头晕脑胀,被教了一堆凡间不存在的“规矩”,偶然碰见凡间乱世,她正看着起兴,没想到被没死的烛龙恶狠狠的咬上一口。烛龙所到之处,兵燹自兴;神凤现身之地,天下太平。她游历时顺带捡了个小屁孩,没想到恰是那王朝遗孤。没想到过了十几年,这孽徒学了一身本事卷土重来,连她这老家伙都敢打。孽徒,你看我不抽死你!等下,你怎么......是个不灭忍根骨啊?等下,我的确是拿了青帝权柄!孽徒,你敢!
  • 浸入

    浸入

    ‘’你究竟为什么而活?’‘宸星的脑海里总会有一个声音对自己发问
  • 寒海青鸟诀

    寒海青鸟诀

    中庆代号为“寒鹰”的青鸟营战士一直潜伏在西辽,直到他冒死获取了一条重要情报:邻国武齐将最新研发的战场神器羽天翼卖给了敌国西辽,暴露之余只能返回中庆,然而,西辽却在其体内植入“银魂蛊”进而获取中庆机密。危机之下,“寒鹰”结义兄弟宋扬和儿子韩天慕挺身而出,涉险为寒鹰解蛊,解除了中庆危机。然而,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