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900000005

第5章 诸行无常(1)

一、摒除固定观念

有一僧问智门和尚:“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僧又问:“出水后如何?”智门云:“荷叶。”

这个公案究竟问的是什么?回答的又是什么?

莲花在佛教里别有含意,它象征佛的开悟。莲花成长于泥沼中,露出水面后即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在这儿,泥沼代表浑沌的俗世,而水则代表烦恼,所以莲花意味已挣脱出烦恼与俗世,并怒放出领悟的花朵。

“莲花未出水时如何”这句话,是问悟以前的情形,可是,智门却回答莲花在浑沌中早已是莲花,也即是悟。那么,一个人挣脱烦恼之后的悟又如何呢?那僧侣即是有此疑问,所以才问:“出水后如何?”

智门回答“荷叶”。荷叶与莲花是相对的,意味着迷惘,是一个和莲花完全相反的境界。他之所以如此回答,即是要对方反面思考,以此冲破对方固有的观念。换句话说,他根本否定僧侣自以为俗世充满迷惘,惟有离开俗世才能悟道的错误想法。

领悟原本就无法单靠悟本身存在,必须有迷惘才有悟,脱离烦恼即无菩提(悟),所以,烦恼那是菩提。智门和尚想说的即是这一点。

譬如我们认为混凝土很坚硬,但同时它也很脆弱。高楼大厦等一切建筑物,都是以坚固、有力的混凝土制造成的。然而,混凝土固然坚硬,其柔软性及弹性却远不及金属及塑胶,但人们却以为这是极其当然的事,因而绝不会再有新的构想或灵感产生。

相对地,如果有了反面思考的能力,就会产生混凝土为何缺少柔软性及弹性的疑问,结果发现原来混凝土质地脆弱,是建筑物发生裂缝的主因,只要彻底研究裂缝形成的原因,应该可以造出胜过塑胶或金属的产品。

如英国的ICI公司,即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给予混凝土适当的弹性。可见,只要突破固有观念,即可扩大思考范围。

二、快速行动

雪峰和尚向弟子们说:“南山有一条蟞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859~932。我国五代禅师)说:“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一僧侣听了即问同门的玄沙(835~908。唐朝末期禅师)和尚雪峰所言何意,玄沙云:“须是棱兄始得。虽然如此,我即不恁么。”僧侣又问:“和尚作么生?”玄沙云:“用南山作什么。”于是云门以拐杖篮向雪峰面前,做出害怕状。

在这儿,各个僧侣都把毒蛇解释成什么呢?

雪峰和尚所住的南山一带,盛传有一只称为蟞鼻蛇的大毒蛇会吃人。雪峰和尚即以此谣言为例,向弟子们说:“你们要去看看,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蛇?”意味着弟子们应该更努力于修行。

长庆和尚立刻体会了雪峰的心意,便说:“这里有人被毒蛇咬死了。”意思是“弟子正在努力学习”。可是,有个修行僧对这一问一答,感到十分莫名其妙,所以才问玄沙,结果玄沙说:“毒蛇根本扯不上我。”表示你也不必介意他们在说些什么。

后来云门和尚出来为大家论定,他的意思是:“什么拼命、赌命的,简直是在玩语言游戏,若不当作自己的事看待,那又有何用?所谓怕毒蛇的样子就是如此!”说着他把拐杖当作毒蛇,而露出惶恐害怕状。

他的意思是,只是嘴上说“我要发愤振作“根本毫无用处,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凡事,绝不可想着“迟早有一天我会开始”,这只会一拖而已。如真心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从今天、现在开始,要像云门和尚一样,需有快速反应并付诸实行的态度。

三、诸行无常

保福(未详~928。我国五代禅师)与长庆在山中散步时,突然以手指着地面说:“这里便是妙峰顶。”长庆云:“是则是,可惜许。”他们两人的问答究竟有何含意?

人生中得意事任何人都曾经历过,譬如考上一流的大学、和情人享受约会的乐趣、全家人身体健康、相处和睦……等,其次是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一帆风顺,财源滚滚而来,任何人在这时候,都会感到人生真是幸福而美妙。

这便是人生!得意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此感觉。但是,这可能正是峰顶,其后就要一路往下坡滑下去了。

所以,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会永保原样,佛教上将之称为“诸行无常”。

保福和尚说“这里便是妙峰顶”,此处“妙峰”意指领悟的世界。虽然他限定“这里”,但是,领悟并不一定在遥远的世界。其实不论在何处,只要此刻在此地便行了。

结果长庆和尚回答:“是又如何?倘若要为领悟定义,岂不也算一种拘束?”他在这一层意义上表示了“可惜”。

无论是如何正确的事,倘若为它限定界线,便再也无法发展。你可以说它是好的、对的。但如果完全依靠它,你就会以这一刻为顶峰,其后便要走下坡。

当然,事有好坏,人有正邪。有时人会为好运当头而欣喜,有时也会为霉运而感叹。人生自当如天马行空,所以要有诸行无常的观念,并以它来清除束缚,这样才能达到不分山谷一视同仁的境地。

四、淡然处之

——得意时往往不识悲愁,故须谦逊——以得意为敌。

当一个人处于顺境时,更要有谦虚之心,对自己的言行也要谨慎小心。若你太过志得意满,而得罪了人,会使自己十分不利。

法国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即“乌鸦与狐狸”。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乌鸦嘴里衔着一块乳酪,飞在树梢上休息。狐狸闻到了乳酪的香味,就走到这棵树下,狐狸夸奖树上的乌鸦说:

“你长得真帅,假如你的歌声也像你的羽毛那样漂亮的话,你可称作森林里的鸟王了。”

乌鸦听狐狸的话,便得意忘形起来,张嘴就唱,于是口里的乳酪便掉到地上。狐狸拾起乳酪,欢喜地对着乌鸦说:

“鸟王,你应该记住。当有人赞美你时,千万不要太得意,你用一块乳酪便能得到这个教训,实在非常便宜。”

狐狸说完咬着乳酪就走了。乌鸦悔恨得无地自容,发誓再也不听别人的赞美之辞了。这则故事说明了得意毕竟是不智之举。

来唱赞歌的往往就是你的掘墓人,但大多数人,偏偏爱听,结果使这些小人得逞。

良药苦口,衷言逆耳,何况批评,有人受到批评不仅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甚至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可悲!

五、毋满足现状

——学佛即是学自己,学自己即是附和自己。

每当有人问我:“何者是你最快乐的事?何者是你最伤心的事?”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必然如此作答:“我尚未有‘最’快乐的事,亦无‘最’伤心的事,那是因为也许在未来,我会有比现在更快乐的事或更伤心的事。”就我的感受而言,就算当时以刀是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时,经时间一过,即不再认为那是‘最’怎样的事,相反的反而会有某种预感,预料将来会发生‘更’快乐、‘更’悲伤的事。

卓别林是外国著名的喜剧演员,曾经有位记者访问他:“你认为你在哪一部戏表现最好?”卓别林立即回答说:“下一部戏。”他的回答令记者十分佩服。

后来的人问这记者说:“什么是你最满意的作品?”记者亦坦然答道:“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答案要由后人来决定。假如我现在贸然说出自以为满意的作品,而别人却不如此以为,那不是很好笑吗?”

满足意味倒退,永不满足才能不断前进,继续发展。

“最”是高峰,是顶点,你感到了,事已过去,生命没有告终,因此就没有“最”。学无止境,艺海无涯,今天已是历史,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吧!

故而我们切毋满足于现况,毋忘时时努力超过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六、发觉真实的自我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自汝等门面出入,汝等诸人,未得证据者,细心观之。

在佛教文献上记载着;“人的肉体内,住着一位真人,那是没有地位,没有头衔的真实的自己。他可以从人的任何部位自由出入。”在此所说的无位真人,亦哲学上所谓的“灵魂”,是属于形而上的。

此话是临济禅师对弟子们说的。

禅师一说,有个弟子提出了问题:

“那什么是真实的自己呢?”临济微笑地说:“傻徒弟!你就是真实的自己啊!?”

真实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我。人们活着,往往不自觉还有另一个自己,此即有如鱼每天在水中游着,却不知有水一样。我是谁?我问我,我就是我。我自为我,自有我在。

有一位文学家说:”爱自己的办法,就是时时刻刻凝视着真实的自己。”然而,尽管现代人睁眼想看清自己,往往发觉生活的我与真实的我有一段差距,愿你能每天审视自己的内心,你将会有新发现。

七、不忧不惧

——当事情多舛之时,你该追思出一些逊色于你的人,如此自然平心静气,而不再怨天忧人。

此乃明末洪自诚(生卒年不详)之看法。洪自称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并著有《人生训》一书。该句话的文章是:“如身处逆境时,倘能忆起处境更堪怜之人,定能舒然顺心;于萌生惰心时,应以成功者为借镜,而图自强。”古诗有云:“仰望全是星星,下界无一晶莹。”、“任凭刮风下雨,世道无不可爱。”皆是不谋而合之看法。

生活向下看,德才往上瞧。

俗话云:“知足者长乐。”这样心态平衡,自然心平气顺,益寿延年。以成功者为自己竞赛的对手,有超过的目标,这样必然会有进步。

荷兰画家梵高毕生缠绵病榻,命运乖违,全靠弟弟接济才得以维生,梵高在狄奥德兄弟之协助下,虽勤于笔耕努力作画,但生活非常清苦,三餐不继,最后终于饮弹自尽。

他的朋友哥全说:

“正因为有梵高作为戒镜,故而我虽身陷疾苦中,亦能藉由他的悲惨际遇抚慰自己。”

哥全一生也是艰难困顿,但由于他比别人更懂得如何摆脱痛苦,安处逆境,所以仍能安泰地生活。自怨自艾的人们,且想想别人的苦难,并对生活的难关,要不忧不惧,处之泰然,则终有顺境来临之时。

八、利用环境

——如何找一个去寒避暑的好去处?

圜悟在宋朝宣和七年〔1125〕由中国雪窦禅师《传灯录》1700则法则中,摘选100则作诠释,此段故事即摘录自《传灯录》。

某日洞山良价(896年故)拜访禅高僧。一个修行僧请教他:“寒暑足以妨碍身心的安定,不知有何方法可避除?”洞山回答道:“如果你不要寒暑,就找个没有寒暑的地方。”

此话亦适用于人生的各种问题上,因为世上人正遍寻不着解脱苦脑的方法。而解脱苦脑的方法,即是利用环境给人的条件,去突破环境给人的限制。

寒来暑往,大自然规律,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顺其自然。

铁匠说干木匠好,木匠说千瓦匠好,瓦匠又说干铁匠好,换一下位置谁也干不好。

有则笑话是这样的:河里戏水的绯鲤鱼仰望空中飘荡的鲤旗说:“你真令人羡慕,整天居高临下俯瞰美景。”

“你才幸运,自由自在地游个不停。”

于是他们互换立场,结果却不得其所而奄奄一息。这事被河畔一家烤鲷店里的鲷鱼看见,对它们讥笑不已,而忘了自身的不幸。

九、感恩是福

——信佛之人,即使生病,也认为是宿业。

此话出於净土宗祖法然(1133—1211)所言。主旨在劝人生病时,切莫心生怨恨,应将它作佛祖之恩宠,并且心存感激。乍听之下,此话似乎有些异于常情。因为每个人都不愿生病,生病时爱发牢骚乃人之常情。

其实,对整天忙碌过度的人而言,偶而生病是有益的,非但能以生病好好休息,调养身心,并且能得到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此亦即古语所谓“一病息灾”,亦正是我们要感谢生病的理由,人只有在失去的时侯,方感到健康的可贵,因此身体上有点小病痛的人,比身上毫无病痛的人,更知道珍惜健康。

既来之则安之,我想这是对付疾病的最好态度,无论是着急、担心害怕或是死活由它,满不在乎,全无意于治疗。

生病时各人对于生病这个事实如何接受,常因个人的观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境。所以当我们生病时,要把它当作天赐予的福份,我们要惜取天机。

十、知足寡欲

有个叫铁磨的尼僧来访沩山和尚,和尚云:“老牸牛汝来也。”尼僧云:“来日五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沩山一言不说,放身便躺了下去。尼僧见了立刻退出。

和尚与尼僧的对答究竟表达了什么?

这个尼姑法号铁磨,表示可将任何事物磨碎的铁臼,可见她必定是个能干的人物。这位尼姑来访沩山和尚的目的,即是要试试沩山的功力。

五台山以文殊菩萨的灵地闻名,尼姑所言,意为五台山将举行大法会,供养文殊菩萨,然而,五台山很远,并不是一、二天到即可到达。尼姑要看沩山回答去或不去,才伺机修理沩山。

但是,沩山和尚只是转身躺下去,完全出乎尼姑意料之外。

一般人都认为,凡夫俗子必须供养神佛,多积阴德才能得到佛的保佑。如生病的人供养佛,即是希望能获得痊愈的利益,穷人则盼望得到钱财方面的帮助,而饥饿的人,则渴望获得食物。

可是,沩山和尚是个出家人,有利可得固然好,无利可图亦无妨,这种淡泊的生活方式最重要,所以他立刻躺了下来,表示“我已心满意足,从不埋怨诉苦!”

近年来国泰民安,人民的生活已大为改善,但是,一般人似乎都失去了知足寡欲的心。富裕的我国,人们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事实上多数人都在拼命减肥。相反的,在贫穷的国家里,人们却为了取得配给的食物,而花二,三个小时排队,这不是很不公平吗?

在贫穷的国家里,每个人一年只能分配150公斤的谷物,但是在富裕的国家里,据说每个人一年可消费700公斤的谷物。这是因为在富裕的国家里,人们把谷物拿来喂给家畜吃,然后再吃家畜,生活奢侈所致。

倘若所有的人都只能依靠五谷生活,必定可以养活两倍于今天的人口,而不会有任何粮食方面的问题。

由此可见,知足寡欲的生活有多重要,须知人的生命乃是上天赐予的。

十一、目标与禅杖

住在天台山莲花峰的韶国师对于来访的修行僧,依惯例伸出拐杖问:“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众人无言以对。后来韶国师向弟子们提示答案:“为他途路不得力。”接着又问:“毕竟如何?”韶国师又回答:“榔标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韶国师的自问自答究竟是何意?

禅杖即禅僧手中所持的拐杖,象征禅的悟机,所以碰触杖尖即意味着开悟。

每个修行者都很专心,希望能开悟,但不知何故,一旦开悟了,却又离开悟机,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人会被悟机所束缚,一定有很多人不懂,但如果将之比喻为,每个人的人生就比较容易了解。在20来岁时,一个人会为建立一个家庭而努力以赴。目标即订,任何物质欲望便都忍了下来,而一点一滴地把钱存下来。

用存下来的钱,建立一个甜蜜的家庭后,理应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不料这时却频频心生不平。换言之,一个人为很高的目标而全力以赴时最幸福,人生的不平不满,都是在失去努力的目标后才产生的。所以,建立美满的家庭以后,要再订定下一个目标,诸如在几年内升为经理等,如此不停地向新目标挑战,人生才会有意义。

人总是依存于新目标,一旦目标达成,人生便失去意义。换言之,称为旧目标的禅杖(悟拨),对于极欲走向新光明大道的修行僧而言,根太毫无助益。

禅杖是以榔标木削制而成,一个人领悟了之后,便不再需要禅杖了。我们虽不必花费时间与心思去削树木,但依然可以谈及名为榔标木的一贯人生目标,迈向绚丽的彩虹。

千峰万峰表示接二连三的变化。只要具有牢不可破的人生指针,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或发生任何变化也无所谓。亦即你不会心羡他人,也不会轻视他人。相反,假如你注意力分散,则与失去信念或没有目标的人有何两样?

十二、稳中求胜

同类推荐
  •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发现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教你跨越人生的障碍,重新定位你的生活,找到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工作效率提高法:高效经理人时间管理

    工作效率提高法:高效经理人时间管理

    有人说中国不缺乏优秀的经理人,但缺乏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少有企业能够把培育职业经理人的各项管理技能一项一项地做好。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谁能把握住先机,谁就能先声夺人。在商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时间就是金钱,因此企业管理者自身的时间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书就是为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时间管理技能而著。
  • 年轻人要懂得的做人道理(珍藏版)

    年轻人要懂得的做人道理(珍藏版)

    成大事的准则,做事先做人的学问……修养自身,塑造人际关系,洞察人性,突破自我,做人做事。从人生历程来看,做人始终是伴随始终的必修课,如果不在年少时打好基础,就如同一座大厦而无稳固的基础,如同一棵没有深入植根的树木,是绝对不可能长成参天巨树的。此所谓“大厦”和“大树”,就是青少年将来的成长定位。本书收集了青少年应懂得的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涵盖了青少年自身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营造、做人做事的方法、自我智慧的经营、洞察人性、突破自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面、多角度地教给青少年做人的方法。相信广大青少年们读了此书,一定会很快使自己的人格成熟起来,摆脱在人们心目中的我行我素、少不更事的形象。
  •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这是一本关于禅的书,能带你走进禅的世界。书中每个故事,都仿佛佛陀手中的一朵莲花,其中总有一朵,会让你在欣赏之后如摩诃迦叶般露出会心的微笑,拨开云雾见青天,在刹那间领悟到禅的真谛。
  •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热门推荐
  • 萌物归来

    萌物归来

    拥有英国皇室血统的萌物,无意遇难成为冷血反派,任务失败再次失忆巧遇父母,看萌物如何玩转校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灰传说

    小灰传说

    故事开始于四圣兽中的白虎神魂消失之后,一切即是结束,也是开始,小灰是只兔子,小灰是个女孩,小灰是谁?
  • 落跑的王妃

    落跑的王妃

    “慕容青!你个死女人竟然敢逃走?该死!别让我抓到否则看我怎么惩罚你!”某只爷气急道。五年后,“死开!她身边的小崽子是谁的?我要杀了他,咦?阿海你说是不是和我有点像呀?”阿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圣武争锋

    圣武争锋

    掌天命魔瞳,修逆天之力,舞九天风云,武极天下,谁与争锋!
  • 五个世界之超神之役

    五个世界之超神之役

    《超神之役》来自五个世界中的第二世界,这是关于瓦洛兰的故事。在最后一抹斜阳划过天际,经历过背叛、战争、狂乱、放弃、分离、血和火的英雄们向着死亡和恶鬼,发出被“超神之役”洗礼后的光华。
  • 醒来的你,是否会爱我

    醒来的你,是否会爱我

    从小开始家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从小开始身边朋友就很少,不知道亲情的滋味,不知道慌乱的滋味……十八岁之后,慢慢的开始学会这些,可是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的啊?为什么这么的痛呢?是不是爱错了呢?
  • 折腾在网里网外的青春

    折腾在网里网外的青春

    已是高三的张栋不知第多少次因玩网游而被老爸赶出家门了,而且时间告诉他这次闭紧的门不会轻易地打开了。然一直是学校—家两点一线的他不知何往,尤其在这清冷的深夜里。他只有漫无目的走着。正当他走得近乎绝望的时候,他看见了等着“他”的天使。美丽如天使李颖是在等人,却不是在等他,虽说仪表堂堂的张栋也颇有男神的范儿,但毕竟不如她为之要死要活的男神大气。可她哪里知道须臾她不理彩的张栋就成了她的真版男神,那个她微聊了一年却从未谋面的“他”却是一个地道猥琐大叔。她不想回家,他想回却回不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原本就准备为爱情而走天涯的李佳怂恿着张栋为了自由和他一起闯江湖。李佳洋溢着青春热情激起了张栋一直压抑着勇气。江湖好闯,日子难过,一个只会网剧,一个只会网游的俩人突地没有了父母的照顾,生活那是不一般的糟糕,每一日都是难熬的“千锤百炼”。一个月,随着一声幽长悦耳的火车鸣叫,他们终于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 魔女的灾厄被吃了

    魔女的灾厄被吃了

    LV.100级,这是我无彧的目标,我一定要冲冲冲,先干翻这些怪物再说,杀啊!“叮!”目的地传送完毕!一百种族严阵以待。雅莉希娅开口:“喝了这吊坠里的液体,你就可以无敌了。”“那我喝了,你可别骗我!”“叮!”“满级达成!一百级大魔法师!”无彧大声喊叫:“终于无敌了,我要开始装逼了!”
  • 淘古惊魂

    淘古惊魂

    人类从未停止追寻探索那些不可思议,恒古千年的神秘事件。为了揭开爷爷谎言的真面目,子孙穷极一生,为的是换来心灵的安定。如果世界上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你是否会感到恐惧,和仿徨不安;如果真实发生的事,全部都是一场幻影;金缕玉衣,血尸,青铜门内的秘密。。。。跪问远古,那些诡异神秘的传说是否是真的?他们为什么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以爷爷善意的谎言为起点,又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真的会全身而退吗?还是身体活着,心灵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