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37200000004

第4章 到了大山坑

1

一列闷罐火车汽笛呜咽,穿过幽长的隧道。高速前进的火车铁轮,在铁轨上摩擦出串串火花。

焦裕禄和难友们被押解在车上。

他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母亲踉踉跄跄扑过来的身影。连着三个多月啊,母亲隔一天就要往返七十多里山路进一趟博山县城。近一百天跑了差不多五十来个往返,那是三千五百里山路啊!娘一双小脚,不管风天雨天雪天,硬是把从崮山到县城的山路丈量了五十遍!到最后,娘只有一个愿望了,那就是她一定要看见她的儿子还活着。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娘吗?!不知道娘现在怎么样了,见不到儿子,她该急坏了。

想到这些,焦裕禄泪流满面。他又想起七岁那年夏天吃午饭时娘和爷爷的那段对话。焦裕禄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午饭,是野菜汤。焦裕禄的哥哥焦裕生见碗里又是绿汪汪的野菜汤,问:“娘,又是野荠菜粥,咱家咋天天吃野菜?”爷爷说:“生子,这年景,有野菜就算不错了。你娘从鸡叫头遍上山,到晌午回来,才挑了半筐野菜。”

焦裕禄说:“哥,这野荠菜粥最好喝了,我一定要喝三碗。”

他喝着野菜粥,唱着歌谣:

灰灰菜,苦苦菜,十吊铜钱俺不卖。

荠菜棵,熬豆沫,大碗冷着小碗喝,

松松裤腰喝三锅。

他一边唱一边拍自己的小肚子。爷爷乐了:“古人说,咬得菜根,百事可为。能吃苦,才有大出息。”

娘对爷爷说:“爹,跟您商量件事。”爷爷说:“方田家的,说吧。”娘说:“小二过年就八岁了,俺想让他去上学。”爷爷沉吟:“上学?生子不是上着学了吗?咱这个穷家供两个孩子上学,难哪。”娘说:“穷人不认字,一辈子是受人欺侮的命啊。”爷爷说:“方田家的,你说得对。俺就是因为不认字,才吃了人算计,错在欠账单子上画了押,背了一身冤枉债,差点就家破人亡啊。二子这孩子,聪明,懂事,他念了书,会有出息的。可眼下咱这家境……”

娘说:“俺想好了,跟他两个舅舅好好说说,让他们帮衬些。就是卖了房,卖了地,也得供出两个学生来。”

新学期开学那天,爷爷把他送到南崮山学堂,一路不停地嘱咐着他。每天放学时,娘总在门口迎着,手里捏把小笤帚,给他浑身上下扫一遍:“禄子,记住,咱家虽穷,可穿出去的衣裳,一定要干干净净的。”

夜里,焦裕禄在灯下读书,总是母亲做针线陪着他。

焦裕禄念着课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娘说:“禄子,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人行得正,走得端,天上的星就是亮的,一旦他走偏了路,他的星也就暗了。你要记住啊。”

焦裕禄说:“娘,我记住啦!记一辈子!”

他又想到了张老师。想起张老师最后被抬上马车的情景。张老师几乎就是他一个人抱上车的,他那么轻,轻得几乎没有重量……

闷罐车厢里,难友们瑟瑟发抖,挤在一起。

焦念重捅捅身边的焦裕禄:“禄子,咱们走几天了?”焦裕禄说:“小爷,咱在这闷罐里,不见天日,谁知道走多久了。”一个难友说:“我记着呢,咱一天两顿饭,吃了十四顿饭,走七天了。”

焦念重有些怕了:“这是把咱们往哪儿拉呀,越走越冷。”焦裕禄说:“咱们给弄上车的时候,我瞥了车门上贴着的一张字条,上面好像写着‘抚顺劳工招募所’。”那个难友骂:“日他娘的,真把老子弄东北大荒山来啦!”

火车开开停停,又走了两天,停在一个站上,焦裕禄和难友们被驱赶着下了车。焦裕禄看见站牌上写着“抚顺”两个黑字。

大风搅着漫天飞雪。天冷得邪乎,风吹在脸上像用刀子割肉,仿佛全身的骨节全冻住了。下了闷罐车的难友们集合在风雪交加的站台上。

押解的皇协军厉声命令:“站好队!站好队!报数。”报完数,皇协军又命令:“背誓词!”他起了个头:“我等逃脱……背!”

难友们背诵:“我等逃脱九死一生之难,由过去迷梦中觉醒而苏生……”

呼啸风里,他们的声音断断续续:

“我等沐中日亲善之春风,幡然来归,开自新之路……觉悟前非,速归复兴大亚细亚之正道……”

2

一队汽车开出车站,行进在风雪迷茫的山野。

一轮冷月挂在西天,月亮似乎也成了一块圆圆的大冰坨子,闪着青色的雪光。焦裕禄同被抓来的人一起被驱赶下汽车。他们当时还不知道,这里就是有名的大山坑煤矿。

焦裕禄和他的本族爷爷焦念重被带进一个大工号。工号里住着几十名矿工。他们有的刚从井下出来,有的背起矿灯准备下井,一个个蓬头垢面,形同囚犯。

押送的警察对一个大个子说:“王大个儿,这两个人交到你们‘丙字号’了,明一早随着下井,你给调教调教。”说完就走了。大个子问焦裕禄:“刚来的?从哪儿来?”焦裕禄回答:“山东。”大个子问:“山东?山东么地儿?”听他的口音,也有足足的山东味儿。焦裕禄回答:“博山。”大个子笑了:“听你口音这么耳熟,原来咱是老乡啊!”焦裕禄问:“大哥也是博山人?”大个子说:“不是博山,是聊城。一千多里到这里,都是老乡。俺姓王,人家都叫俺王大个儿。”

他招呼屋里的人:“来来,都认认,这也是咱老乡,山东曹州的,李大哥;这是河南漯河的,许大哥;这是刘大哥……”

被称为刘大哥的那个汉子过来,双手比画着,嘴里“哇呀哇呀”叫着。焦裕禄愕然。王大个儿一拍脑袋:“噢,忘了,刘大哥是个哑巴。虽然他说不出话,可耳朵并不聋,别人说啥他都能听得见。刘大哥原本不是哑巴,他是山西大同人,日本人抓了六千民夫给他们修秘密工事,把这六千人都打了哑针,成哑巴了。刘大哥一身好功夫,摔跤是高手,你可别惹他。”

刘大哥“哇哇”叫着,拉开架势,冲焦裕禄比画。焦裕禄愣了一下。李大哥说:“哑巴说,他要教你摔跤。”王大个儿拍拍焦裕禄的肩:“咱这个工号叫‘扩大利用新生队’,也叫‘矫正队’,大伙儿都是从‘矫正辅导院’和监狱来的,还有……”

他拉过一个孩子:“这是小奉天,刚十二,这不是造孽吗?人还没镐把高呢,你说他怎么就也给‘矫正’到这儿来受洋罪了。”

焦裕禄自我介绍:“我叫焦裕禄,这是我的本家爷爷,大名焦念重。”

王大个儿说:“看你兄弟这做派,倒像个文墨人儿。”

焦念重说:“俺这小爷儿们,念过高小呢!不光识文断字,吹拉弹唱可是样样精通!”王大个儿乐了:“好啊,咱们这些都是睁眼瞎,来了个识文断字的秀才,大伙儿就有眼目了!”他招呼小奉天:“把秀才的草苫子拿过来,挨着我。”

接着有人给新来的人送来棉衣、工具和矿灯。焦念重看了看棉衣:“哎呀,这棉裤上咋还有血?”焦裕禄也说:“我这棉袄袖子全是破的。”李大哥戚然地说:“兄弟别嫌弃,这棉衣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

焦念重吓了一跳:“啊?!”李大哥说:“咱挖煤的死了,扒光了衣服送‘死人仓’。”许大哥补充说:“也有病重的,看你干不了活儿,硬拖到死人仓去的,衣服也要扒掉。新来的就发这衣服。新衣服的工装费早让把头扣自家腰包里了。”

焦裕禄问王大个儿:“王大哥,你刚才说咱们这个工号叫‘扩大利用新生队’,都是从‘矫正辅导院’来的,这是咋回事?”王大个儿说:“‘矫正辅导院’就是日本人给咱中国老百姓设的监狱,他们把好端端的老百姓随便抓进来,给你安个‘政治犯’的罪名,就把你送到这里来做苦役。我抓来以前在四平街开饭铺,日本人在四平街抓‘浮浪’——‘浮浪’就是流浪汉——正赶上我买菜回来,就把我给当‘浮浪’抓了。关了半个月,说咱是‘政治犯’,给送到大山坑煤矿来了。住在这个号里的人差不多都是这么进来的,只有许大哥,他是从二道台子矿过来的。”

焦裕禄问:“他为啥成政治犯了?”王大个儿一笑:“啥也不因为,就因为看飞机。”焦裕禄惊诧了:“看飞机?”王大个儿说:“以后你让老许自个儿说。你不让他说都不行。谁到这儿他都讲他的‘看飞机’。”

刚睡了没多久,哨子响了,送饭来了,是橡子面窝头、大碴子粥。

许大哥说:“日他姐!天天大碴子粥、橡子面窝头,在二道台子还能吃上高粱米呢。”王大个儿哂笑:“老提你那二道台子干吗?那又不是关‘矫正工’的地方。”

李大哥对焦裕禄说:“吃这橡子面窝头,记住千万别吃辣椒。吃了辣椒,拉不出屎来,得用筷子往外剜。”

没等吃上两个窝头,进来一个监工,手里拎一个木榔头,大声催促着:“下井了!下井了!”他一离开,王大个儿说:“这个监工姓杨,外号杨大榔头,鬼子的一条狼狗,比他妈鬼子还坏。”

3

下井了。

井口的牌子上写着“大山坑采炭所”。“矫正工”们被矿警押着到坑口,翻牌子,搜身检查,然后下井。

许大哥对焦裕禄说:“日他姐!咱煤黑子下井八道关,刚过了催班、排灯、翻牌子、搜身这四道。这是鬼门关,还没进阎王殿呢。”

刚进掌子面,杨监工就喊叫:“今天是‘大出炭’的日子,大伙儿加劲干,谁磨洋工,我认得你,我的榔头可不认得你。听见没有?”大伙儿说:“听见了。”杨监工晃了晃手里的榔头走了。

王大个儿骂道:“日他奶奶的,天天‘大出炭’,还让老子活不!”

大家用镐挖起煤来。许大哥说:“小焦兄弟,刚才我说煤黑子下井八道关,头四道是‘鬼门关’,这回咱就进‘阎王殿’了。这‘阎王殿’里还有四道关,就是大票溜掌子、鬼子查掌子、大票的榔头、鬼子的狼狗。慢慢你就知道滋味了。”

王大个儿见焦裕禄挖煤有些在行,就问:“兄弟,你干过这个?”

焦裕禄说:“俺老家也有煤窑,没这里的大,俺在老家也下过‘地窝子窑’。”一会儿,杨监工又来“溜掌子”,他见焦念重抡不动采煤的大镐,就用榔头敲他,焦裕禄护住焦念重,推开杨监工:“凭什么打人?”杨监工歪头瞅着这个新来的半大小子:“嚯!新鲜!老子的外号就叫‘杨大榔头’,打了这么多年人,从来没人敢问个为什么。凭什么打人?就凭老子是监工,就凭你他妈的是‘矫正工’!”说着就拿木棒往焦裕禄身上敲。哑巴刘大哥“哇哇”叫着,向杨监工挥着拳头。杨监工悻悻转过身。王大个儿劝着:“他们今天刚到矿上,就下溜子了,还不熟悉呢。”杨监工又转到小奉天身边,嫌他干得慢,要打他:“你个小猴崽子,一干活儿就偷懒,想吃扁担烤肉了不是?!”

王大个儿说:“小奉天病了,夜里烧得说胡话。”杨监工敲敲小奉天的头:“脑袋还硬着呢。脑袋硬就没事。快干活儿!”

确认杨监工走开,到别的巷子去了,王大个儿就招呼大家休息:“弟兄们,大伙儿歇歇气。小奉天,你在巷道口那儿放个哨。”

大伙儿停下手中的镐,凑到一堆,说说笑笑。王大个儿对许大哥说:“许老大,昨天那《水浒》你讲到哪儿啦?”

许大哥说:“讲到吴用智取大明府了。”王大个儿说:“你接着讲。”

许大哥说:“今天不讲《水浒》了。我给新来的兄弟讲讲我的‘看飞机’中不?”曹大哥说:“你都讲了多少遍了?来一个人,你就讲一遍。”许大哥说:“人家是新来的嘛,又没听过。”曹大哥说:“好好,你讲,你讲。”

许大哥清清嗓音,摆出一副说书人的样子:“俺大老许名叫许树茂,家住河南漯河许家漕,只因老家发大水,被骗到东北就下了煤窑。几句引子说罢言归正传。话说去年春上,俺大老许带着老婆逃荒到了抚顺,被招工的骗进二道台煤矿,讲的是一个月工资十五块钱,俺大老许心里头那叫高兴,没想到头一个月发了工资,反倒欠了把头两块钱。为啥?全扣光了。扣的啥?大把头老爹过寿日,要有‘上寿钱’,二把头孩子过百岁,要有‘满月钱’,还有‘请客钱’‘烟酒钱’‘医药钱’……第二个月又欠了三块,一年下来欠了三十多块,为啥欠这么多?大把头他爹一年过三回生日,二把头他儿子一年过五回满月。这三十多块可是‘驴打滚儿’,咱大老许这辈子是还不清了。最后一回实在没得扣了,扣了四块‘看飞机钱’。”

焦裕禄问:“啥叫看飞机钱?”许大哥说:“一出坑口天上飞着一架飞机,个挺大的,抬头看了一眼,扣了四块‘看飞机钱’……”

正说着,听到小奉天咳嗽一声,王大个儿说:“抄家伙!”大家就抄起工具“叮叮当当”地干起活儿来。王大个儿让大家在煤层上掏了几个洞,就嚷着:“点炮!点炮!”焦裕禄问:“这活儿咋干的?王大哥,这掌子面连个板子也不撑呀?”

王大个儿说:“鬼子拿咱中国的人肉换煤呢。这大山坑煤层浅,用的一直就是这‘采大院’的办法,凿开井口,拉开门就采煤。在煤层上打眼放炮,崩一层用镐刨一层,再打眼放炮,一层一层地崩。这二三十米厚的煤层从来就连个支柱都没有。”

王大个儿看看装好了雷管,喊一声:“闪闪,点炮了!”接着巷道里响起一声声闷雷,烟尘翻滚。尘烟消散,大家各自抄起工具刨挖炸得松动了的煤层。王大个儿对焦裕禄说:“你就往没亮光的地方挖,多挖矸石少挖煤。刚才点炮捻也是拣矸石多的地方放雷管。鬼子天天搞‘大出炭’,老子给他来个‘大出石头’!”

他们“叮叮当当”弄出很大的声音。王大个儿对焦裕禄说:“兄弟,你记住,干活儿就这么干。大票和鬼子来溜掌子,就卖力气给他们做做样子,等他一走,就由不得他了。咱中国的煤多好,咱两块石头夹一块肉,一镐一镐刨下来,狗日的全弄回日本去了。日本是东洋岛,没煤,把咱的煤运回去填在大海里,让他子子孙孙享用。抚顺这个矿,日本人开了快四十年,弄走了咱多少煤呀!”

4

疲惫不堪的人们从罐笼里上到地面,已是夜里八点多钟了。

他们一个个东倒西歪。曹大哥伸个懒腰:“日他姐的,又算赚了阎王爷一天。”焦裕禄问许大哥:“许大哥,你那‘看飞机’的事还没讲完呢。”许大哥说:“累散骨架子了。讲到哪儿都忘了。”

小奉天说:“我替许大哥讲吧,他讲哪儿啦?”焦裕禄说:“讲有一天一出坑口,天上飞着一架飞机,抬头看了看,到月底扣了四块看飞机钱。”

小奉天咳嗽了两声:“我接着讲。这四块钱扣得大老许心里窝憋。你说好容易这个月没过百岁的没祝寿的,看看飞机还扣四块钱,那飞机在天上飞,看一眼也不会把它给看下来,凭啥还要扣‘看飞机钱’?他就找大把头去了。大把头一听火了:‘那飞机能随便看吗?你知道飞机上坐的谁?过去皇帝的车驾出来你看一眼没准还要砍头呢。扣你四块钱是轻的。’大老许心里火冒三丈,恨向胆边生——前边那句咋讲来着——大老许怒从心头起,恨向胆边生,一拳揍歪了大把头的鼻子。这一拳不要紧,把他关‘矫正辅导院’去了。关了三个月,就放在咱矫正队了。他老婆也让那个混账把头给卖了。”

许大哥脸一下白了:“你提我老婆让人卖了干啥?这些日子,俺天天梦见她哩,俺发过誓了,出了矫正队,就把她找回来。”

5

工号里,人躺得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王大个儿问:“咱就睡了,大伙儿想翻个身儿不?”众人答:“想。挤得腰都酸了。”

王大个儿说:“好。我喊个号,大伙儿一起往里面翻。一、二、三,翻呀!”众人随着号子翻了个身。王大个儿对焦裕禄说:“咱号子里人多,不这样,你身儿都没法翻。记住啊,夜里尽量别起夜,你出去撒泡尿,回来就没你躺的地方啦。”

很快,工棚里鼾声雷动。疲惫至极的焦裕禄进入了梦乡。

焦裕禄做了一个梦。梦中,第五高小“雅乐队”的他在崮顶上练习拉二胡。他拉的是《彩云追月》。在他的二胡声中,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大群大群五彩斑斓的蝴蝶绕着他翩飞。

他手里的弓子在飞快地旋转。演奏声激越亢奋。突然,“嘣”的一声,二胡的弦断了。焦裕禄从梦里惊醒过来。

6

醒过来的焦裕禄听到了一阵激越的二胡声。

拉的竟也是《彩云追月》。

焦裕禄怀疑自己还在梦中。他揉揉眼睛,坐起半个身子。二胡声越来越清晰。他悄悄爬起来,溜出工号,循着二胡声找去。一直找到井口门房,看见一位四十来岁的值班矿警在拉二胡。

他正拉得陶醉,一抬头,看到玻璃窗上贴着一张脸,吓了一大跳,二胡也扔了。他忙抄枪,大声喝问:“谁?站出来!”

拉开门,他看见了焦裕禄:“你是谁,想逃跑吗?”焦裕禄说:“我是‘丙字号’的,叫焦裕禄。”矿警问:“我咋不认识你?”焦裕禄说:“我刚来,还没半个月呢。”矿警打量了一眼焦裕禄:“你是不是想逃跑?告诉你,进了这地方,你就变成带翅膀的雀子也飞不出去!”焦裕禄愣怔怔盯着他手里的那把二胡。矿警又说:“看你还小着呢,告诉你吧,这地方拉着两道电网,三道铁蒺藜,还有日本人的狼狗。你快回去吧。幸亏是我,赶上别人值班,就把你送矿警队了。哎,你盯我手里的胡琴干啥?”

焦裕禄说:“大叔,我正做梦拉二胡呢,醒了,听见有二胡声,跟我梦里拉的是一个曲子,我就找过来了。”矿警一脸疑惑:“你说什么,你做梦拉二胡?你也会拉二胡?”焦裕禄说:“在俺山东老家上高小的时候,我是学校‘雅乐队’的,练过二胡、板胡和小号。”

矿警乐了:“你是山东人啊?”焦裕禄说:“山东博山。”矿警说:“知道。你们博山,出好瓷,出好琉璃,可是个好地方。”焦裕禄问:“大叔府上是……”矿警说:“我是河南考城县的,咱算是大老乡。我姓洪,你叫我老洪就行。”焦裕禄:“那我喊你洪叔吧。”老洪说:“你这孩子挺懂事。你说你会拉二胡,那你拉一个我听听。”

焦裕禄接过二胡,调了调弦,很熟练地拉起来。他拉的也是这支曲子。老洪用和蔼、欣赏的目光看着他。老洪说:“真没想到,真想不到,你拉得这么好。简直是太好啦。我礼拜二四值夜班,一三五六值白班,你有空就来。我这里也有板胡,咱们唱几段京戏。”

焦裕禄回到工号,倒夜班的工人在做着出工准备。王大个儿也醒了,见焦裕禄回来,问:“禄子,你到哪儿去了?是不是起来撒尿,回来找不到插身的地方了?”焦裕禄说:“没。做了个梦,到外边转了转。”王大个儿吓了一跳:“咋?你梦游啊?”焦裕禄说:“不是,梦见俺拉胡琴了,醒了真听见有人拉胡琴,过去听了听。”王大个儿笑了:“准是老洪,只他会拉胡琴。拉得可是不赖。以为是你出去撒尿回来躺不下了呢。咱这号子人多,大家睡下翻个身也得喊号子一起翻。出去再回来人就插不下身儿了,只好到灶台上踡着将就一下。”

许大哥揩拭着矿灯,对王大个儿说:“禄子说他做梦拉胡琴哩,大个子,俺也做了个好梦。”

王大个儿问:“啥好梦?”许大哥说:“梦见你嫂子了。”王大个儿笑了:“想老婆了呗。等出了这矫正队,找着嫂子,把她赎回来。”李大哥问:“老许啊,你说说,梦见跟俺嫂子干啥啦?”

许大哥抓抓头皮:“这,这咋说呢……”

大伙儿起哄:“说,说,和俺嫂子做啥来!”

许大哥说:“梦见,梦见你嫂子给俺生了个嫚儿,这嫚儿一落生穿双大红鞋。”

王大个儿一下变了脸:“呸呸呸,这话就当没说啊!”

又说:“有酒吗?拿酒来让许大哥漱漱嘴。”

许大哥慌了:“俺说的咋不对哩?”

王大个儿说:“生个嫚儿没啥,只是这嫚儿不该穿红鞋。许大哥你喝口酒漱漱嘴就冲了。”

许大哥就用酒漱了口。

临出门,王大个儿问:“许大哥,你们今天去几号掌子?”许大哥说:“去五号。”王大个儿叮嘱:“那你们干活千万多留点神。”许大哥答应着和大家一块儿走了。王大个儿说:“咱今儿个上中班,多睡会儿。一有倒夜班的就睡不稳。”

大伙儿又睡着了。

7

桅灯的火苗暗淡下来。

太阳高高挂在天轮顶上。王大个儿起来了,给小烟袋装上一袋烟,用火镰“吭哧吭哧”打火,打了半天才打着。焦裕禄问:“王大哥,你醒了?”王大个儿说:“半夜没睡踏实,眯了一觉,太阳就这么高了。”焦裕禄又问:“你刚才说嫚儿穿红鞋咋回事?”王大个儿说:“你还惦着呢?咱听人说,梦见嫚儿穿红鞋,是跳火坑,不吉利。”焦裕禄说:“王大哥,你真信呀?”

王大个儿一脸凄楚:“我这人啥都不信,就是信命。命这个东西太奇怪了,你捉摸不透它。咱在这两块石头夹一块肉的井下,吃的是阳间饭,干的是阴间活,命是提在阎王手里呢。这些年,死了咱中国的多少劳工啊。这一带,东大卷、西大卷、老虎台、万达屋、丘楼子,还有咱们大山坑,每个矿都有几个埋尸坑,里面白骨成千上万!咱这地儿天天都死人,死了往死人仓里一拉,攒够一车,拉到山沟里一扔,把山沟都快填满了。山沟里的脑壳像地里的西瓜,遍地都是。”

两个人正说着话,听见外边一片嚷乱。

有人喊:“五号巷着火了!五号巷着火了!”

焦裕禄和各工号里的矿工们都往井场上跑去。井场上乱成一团,五号巷口,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

一个日本大票头名叫安藤的,正带领一群日本矿警驱赶着矿工们:“快快地,快快地,用黄泥封闭井口。”王大个儿急忙拦住:“井口封不得,封了井口,怎么下去救人?”焦裕禄也喊:“不能封井口,我们要下井救人!”

大家一起喊:“不能封井口!”安藤眼露凶光:“中国人多多的,死几个没关系。火的起来,瓦斯爆炸,坑口的坏了,日本衙门大大地赔账!快快把井口封闭,钉住风门!”

王大个儿急得直跳脚:“不能封井口呀,那是多少条人命呀!”

焦裕禄冲到最前头,大声喊着:“不准封!”安藤大骂:“八嘎!谁挡封井,死啦死啦的。”矿工们不顾一切地冲向五号巷井口。日本矿警推搡着王大个儿、焦裕禄和矿工们。安藤指挥日本矿警拿着警棍对矿工大打出手。

焦裕禄振臂高呼:“我们要下井救人!”日本矿警抡起警棍向他打去。焦裕禄倒下了,血从他脸上流了下来。

8

工号里,焦裕禄醒来了。头上缠着布条,躺在焦念重怀里。

焦念重见焦裕禄醒了,长舒了一口气:“禄子,你可醒过来了!”焦裕禄只觉得全身骨节都僵住了,他叫了声:“小爷……”焦念重说:“禄子,你昏睡了一天一夜,可把小爷吓坏了。”

工友们见焦裕禄醒了,都围拢过来。焦裕禄问王大个儿:“王大哥,井场那儿……五号巷里的人……救出来了吗?”

王大个儿哽咽着:“没,没救出来。狗日的鬼子矿警队用黄泥封了上风口,里边的兄弟一个也没出来,上百条性命啊,一下子全完了。咱‘丙字号’的,就有八个兄弟呀!”

工号里笼罩着悲哀的气氛,“丙字号”上夜班的八个矿工全死在五号巷里。他们用过的饭碗、旧安全帽并排放在窗台上。

王大个儿说:“咱给‘丙字号’死了的八个弟兄供碗水吧,狗日的鬼子说咱矫正队带头闹事,一天没让给咱们送饭了。”

焦裕禄也挣扎着站起来,和王大个儿、小奉天把瓦罐里的水倒进窗台上的八只空碗里。

大家随着王大个儿跪下来。王大个儿把水碗举过头顶:“许大哥、曹大哥,诸位哥哥兄弟,咱‘丙字号’的弟兄们给你们倒碗水,送你们上路了。”

工号里一片呜咽之声。

晌午过了,安藤和鬼子、汉奸票头押着送饭的人进了工号。

王大个儿问:“为什么一天不让吃饭?”安藤黑着脸:“矿井检修的干活,你们不下井,饭不能吃的。”杨把头阴阳怪气地说:“这是给你们点颜色瞧瞧,看以后谁还敢闹事?!”盛窝头的笸箩和盛粥的桶放在地上,鬼子和汉奸却挡着不让人们靠近。杨把头说:“你们听好了,饭是送来了,太君有令,今天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吃了这顿饭,你们要明白自个儿是个啥。说明白了,谁学一声狗叫,就给他一个窝头。不学狗叫,连口汤也不给他喝!谁先学呀?”

大家捏着拳头,谁也不说话。工人愤怒的眼神与鬼子汉奸调笑的眼神长时间沉默地对峙。杨把头从笸箩里拿了一个窝头:“怎么没人来吃呢?这窝头多香啊,每天是橡子面的,今天太君慰劳你们,改苞谷面了,真香啊!”没有人说话,很多人的喉结在动。

杨把头叹口气:“这饿的滋味可不好受啊。咱也尝过那滋味,一百只小老鼠在肠子里挠啊,太难受了,眼前有块砖头都想嚼了咽下去,对不对?尤其是香喷喷的窝头放在眼前,看得见,吃不上,就更难受啊。”大家把眼睛闭上了。

杨把头拉着长声说:“闭上眼顶什么事?到这份儿上,肚皮不听眼皮的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一天没吃了,你是个铁人也扛不住啊。”依然是燃烧着地火的沉默。

安藤挥挥手:“干粮的撤走!统统地饿死!中国人多多的,死了的没关系!”杨把头忙拦住:“慢,慢……我说你们咋这么犟?不就是学狗叫嘛,换了我,只要有饭吃,叫爹也成。”

大家把身子扭过去了。安藤抬起右手往下一劈:“撤走!中国人统统地饿死!”正指挥人抬走笸箩,一个矿工站出来:“别,别抬走。我学。”

他趴在地上,“汪、汪”学了两声狗叫。安藤哈哈大笑,杨把头把两个窝头扔在地上,他抓起来塞进嘴里。小关东也学了两声狗叫,他把窝头塞在嘴里,噎得直打嗝。

又有两个矿工趴在地上学了狗叫。焦念重看了看焦裕禄,走出人群。他趴在地上,“汪、汪”叫了两声。杨把头笑了:“这条老狗,叫得还挺有模有样的。”鬼子汉奸发出一片笑声。

焦念重拿了窝头,放在焦裕禄嘴边:“禄子,你吃吧,小爷怕饿坏了你呀。”焦裕禄看也不看,把脸扭过去了。

再也没人学狗叫了。杨把头问:“谁还来,你们都看见了,谁学狗叫就有窝头吃!”焦裕禄艰难地站起来:“你们走吧,中国人是人,不是狗!”安藤气急地下令:“统统地抬走!”日本人走了,焦念重打自己的嘴巴:“我丢人了,我在鬼子面前学狗叫了,我不是人!”

那几个学过狗叫的矿工也都打自己的脸。焦裕禄抱住焦念重:“小爷,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可是你得知道,人活个啥?活的就是一口气!”

同类推荐
  • 焜黄华叶

    焜黄华叶

    《焜黄华叶》是中国非著名作家平鸿鹏所著的小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该书通过华天宝的视角展开了有关青春、学习、生活、恋爱的故事,其中不乏对现实社会的写照与虚伪人士的批判,充满了作者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
  • 四婶

    四婶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灯火

    灯火

    《灯火》跌宕起伏,缤纷饰灯,相陪漫漫征途。《灯火》爱恨情仇,不灭灯火,照亮长长归路。激情叙述,温暖阅读。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西班牙拉曼查地方有一位乡绅,酷爱骑士小说,终日捧读,手不诗卷,最后读昏了头脑,竟异想天开,想要做一名游侠骑士,锄强扶弱,行侠仗义,闯荡天下,便自称堂吉诃德,并说服村上一位农夫做他的侍从,乘马持矛,踏上冒险之途。堂吉诃德满脑子都是骑士书中的人和事,所以,在他的眼中,妓女是贵妇,客栈为城堡,他同风车厮杀,将羊群视为军队,闹了许多笑话,出尽了洋相。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持自己的理想,直到一命归西。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丘·潘沙主仆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一个追求理想,一个非常现实,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又象征人的双重性: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因此,使作品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 遥远的麦子

    遥远的麦子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热门推荐
  • 废材逆天:纨绔大小姐

    废材逆天:纨绔大小姐

    一场意外,让夏之雪不慎落入海里,再次睁眼,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穿到了一个也叫夏之雪的女孩身上狂妄不羁,纨绔至极?那又怎样,本小姐有这个资本。修炼废材??不好意思,本小姐只是比较喜欢低调而已片段:院子的墙上,男子饶有兴趣的看着夏之雪,也不知道是不是夏之雪觉得背后有人,下意识的转过身,艾玛,这把她吓一跳,这,这,这…“你不是那天在山涧那里遇到的怪男么?”怪男?男子皱了皱眉。“啊呸。”夏之雪立马改口,“美男!”咦,又不对了,说美男怎么感觉自己好像是花痴呐?夏之雪凌乱了…(意外穿越,真的是意外咩??还是命运早已注定……)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欢迎入坑[撒花]
  • 仙家百闻

    仙家百闻

    仙,是怎样的?是尔虞我诈,是贪嗔痴傻,是离人无信,是候鸟盼归。仙,到底是怎样的?是充满遗憾的。
  • 江湖贵女

    江湖贵女

    她此生体弱难以习武,难以闯荡恩怨江湖他二十二岁重创江湖高手,从此隐退他们之间毫无共同点,却彼此互补她病危,他笑言卿之所处,便是我墓
  • 不灭真帝

    不灭真帝

    皇族废子,被黑色神雷劈中,造成灵魂三分。一魂归远古,可窥远古神级功法,吞远古灵气,化为本尊所用。一魂去未来,可得后世大成丹方,无敌炼器之术,造绝世神兵。从此以后,废体皇子,踏上了一条真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世天才武修之路。
  • 窃国无双

    窃国无双

    一场阴谋,数万无辜百姓成为唤醒上古凶兽的祭品,乱世人命如草芥!一份执念,少年背负死者的仇恨,渺小如蝼蚁的他向苍天复仇,咆哮他的愤怒!一个承诺,哪怕阻挡我的是九天,是黄泉,我也一定会与你相见!一颗野心,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而我一怒,连这天也要斩破!少年姜尘从一个山野小子开始,一步步踏上屠天窃国之途。
  • 请不做乖乖女

    请不做乖乖女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相貌平平,成绩一般,后来工作也一般,但是心里却一直不甘这样活着,后来遇见了五个人他们从那一刻开始,这改变了我的命运!
  • 邪魅校草扑倒我

    邪魅校草扑倒我

    她,是可爱甜美的林家小姐他,是邪魅帅气的凌家少爷,他们从冤家到情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The Great Controversy

    The Great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魅男神征服完美少女

    邪魅男神征服完美少女

    “千羽薰泪,你愿意嫁给我吗!”某男大声的对着正在哭的天昏地暗的女生说。“我愿意!”某女激动的一把抱住某男,大声喊道。“枫雪/凌韵琪,你愿意嫁给我吗!”看见自己姐夫成功了的两男也紧随其后。“我愿意!”某两女可不能输!如果爱情就像是一场梦,那么我宁愿这个梦不要醒来,因为,这样我就可以跟你厮守一辈子,可以与你踏遍世界的每一处。脚印留在世界的每一处地方,证明我们走过的所有路程,一直到我生命的尽头。可是,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也不能醒来,我下一辈子,也要和你在一起!
  • tfboys爱你不是短短几句

    tfboys爱你不是短短几句

    爱你不是短短几句,说不清三言俩语,从校服到婚纱。QQ;249448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