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2900000023

第23章 、宽猛相济明智治蜀(2)

但是,李严部分如流的外表下,却掩藏着一颗急剧膨胀的个人野心。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富国强兵,准备完成先帝遗托,而李严却在此时劝诸葛亮受九锡之礼,进爵称王,就像曹操对汉献帝那样。李严这样做,如果仅以他个人利益理解,就是借抬高诸葛亮抬高自己,因为他在当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往坏处理解,就是给诸葛亮带上不忠逆臣的罪名,让诸葛亮倒台,自己取而代之。不论怎样理解,这件事反映了李严的个人野心是不会错的。

这大大出乎诸葛亮的意料,他当即给李严写了封回信: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犬,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封信是对李严的驳斥,从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这句话,可见诸葛亮忽然觉得与李严有了白发如新般的隔膜。

当初,刘备让李严留驻永安,有以他的军事才干对付东面的孙吴之意。刘备逝世后,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对隆中对最初的战略进行了重大修改,决定放弃荆州,联好东吴。随着吴、蜀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李严在永安的意义日渐减轻,于是诸葛亮命李严移屯江州(今四川重庆),派护军陈到驻永安。李严认为这样做降低了自己的作用,心中大为不满。诸葛亮出兵北伐,让李严派一部分兵力增援汉中,李严却对此穷难纵横,无有来意。不但如此,李严还要求划出五个郡建立巴州,由他出任刺史。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另立中央,或者说要与诸葛亮分庭抗礼。这遭到了诸葛亮的严词拒绝。

蜀汉建兴八年(230年),曹魏派司马懿由西城、张由子午道、曹真由斜谷三路进攻汉中。

诸葛亮率军西征,命李严率军两万赴汉中。李严竟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要求像诸葛亮一样开府治事,设置独立的办公机构。这件事使诸葛亮深深感到,李严是个荣名利禄之徒。他不由想起去年陈震出使东吴前对他说的一句话:李严腹中有鳞甲。陈震与李严同乡,对李严可谓了解很深。诸葛亮相信陈震对李严的评价,当时他就想,不去触犯他腹中鳞甲就是了。

诸葛亮虽然没答应李严开府的要求,但他为了北伐的大局,答应李严离开江州后,由他的儿子李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北伐,屯驻祁山,让李严督运粮草。当时阴雨连绵,道路泥泞,运输非常困难,军粮供应不上。李严便派部下去见诸葛亮,转达自己的意思,要他撤军。诸葛亮听从了他的意见,撤军回来。不料李严翻云覆雨,假作吃惊说:军粮很充足,为什么要撤军?而且他又向后主上表说:大军撤退是为了诱敌深入以歼灭之。按当时军令,在战争前线督运军粮误期是要斩首的。李严运粮不继,虽曾派人向诸葛亮说明,并请退军。但他深知过失严重,故假装惊奇地说军粮饶足云云,欲以解己不辩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也即推卸自己督粮误期之责,而且企图把退军罪裁到诸葛亮头上。李严给后主的上表更是欺君罔上,也是该杀头的。诸葛亮把李严前后亲笔写的书信全都展示出来,在铁的证据面前,李严无法抵赖,只得认罪。

李严生活不约俭,安身求名,不忧国事,这些都是诸葛亮所深恶痛绝的。再加上他犯有上述严重罪行,按诸葛亮个人的感情,应给李严以严惩。但诸葛亮并没有从自己好恶出发,而是顾全大局,考虑到李严确有真才,又是自己的副手,蜀汉臣僚中第二号领导人,所以只将他废为平民,流放于梓潼郡。对李严所犯罪行的处罚,显然带有宽恕的性质。

我们说诸葛亮惩治李严没有丝毫个人恩怨,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李严被罢官后,诸葛亮给他的儿子李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我和你父子竭力辅佐汉室,此为天上神明所知,非只为人世所晓。我奏请你父亲都护主管汉中,委任你去管辖江州没有征求别人意见,全由我个人作主。原以为诚心可以感动人,事情可以善始善终,谁料竟发生如此变故。古时候楚国官员多次受到挫败,但仍能克敌制胜,这说明心正就会有善果,这符合天道。希望你能安慰都护,要他努力改正过去的错误。现在他虽然被免官,权势、家业均非昔比,但还有奴婢门客一百数十人,你以中郎将、参军的身份在丞相府供职,相比之下还是上等人家。如果都护能自省前过,一心报国,你和蒋琬能诚心共事,那么,阻塞可重新通畅,失去的仍可再得。望你详思此言明吾用心。亮别无他言,只有临书长叹,涕泣而已。

这篇充满感情的文字,足以化万年冰霜,暖千秋风寒。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严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诸葛亮闹意气,争荣利,诸葛亮能无动于衷吗?史书上虽没有记载诸葛亮对李严仁至义尽若此,经历了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这样对待李严,是对自我的战胜和超越。这不是体现了诸葛亮儒家克己复礼的精神吗?

第三个特点,执法以平。

所谓平,即公平。公平,公平,只有公才可能平。诸葛亮执法,不挟私怨,不泄私愤,出以公心,不恂私情。

论私情,马谡被诸葛亮深加器异,每次引见他与之谈论,总是自昼达夜.可是他犯了法,照样受到诸葛亮的制裁。

论地位,李严与诸葛亮同受刘备遗诏辅政,协助诸葛亮掌管全国军政,属于蜀汉政权的高级领导人。可是他犯了法,照样受到诸葛亮的制裁。

最能体现诸葛亮执法公平的,就是马谡案件。

在这个案件中,受处罚的不止是马谡一个人。

马谡所率的将军张休、李盛同被处斩。

将军黄袭被解除兵权。

赵云、邓芝方面,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故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

诸葛亮自己也受到了处罚。他在给刘禅的自贬疏中说: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不是仅说说而已。此事发生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直到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才被恢复丞相之职。

诸葛亮自贬三等,体现了他执法平。

诸葛亮自贬的理论根据,就是《春秋》责帅.据《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二年(前597晋军以荀林父为统帅与楚军大战,佐军覆灭,统帅子阵亡。韩厥对荀林父说: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说晋军夫属亡师是荀林父之罪。《春秋》是儒家经典,诸葛亮执法,根据却是儒家理论,儒法融通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打了败仗,作为一军统帅,不但追究下属的责任,还从知人任事方面深刻反省自己,这不反映了儒家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吗?

第四个特点,执法以信。

所谓信,也包含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说话算话,决不自食其言,决不自毁成约。诸葛亮在祁山时,魏军司马懿率大军阻挡蜀军出山。当时诸葛亮为与曹魏大军持久抗衡采用了十二更下制,即将前线部队分为12部,每月用相应的后备兵力替下一部,让其休整。司马懿大军一下来了20多万,而诸葛亮军只有8万。众人都劝诸葛亮说:情况突变,敌军势力大增,我们是不是暂时让该休整的部队继续留在前线,以壮大我军声势。诸葛亮说: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那些该撤下的兵士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待命回家,他们的妻子家人也延颈企盼,计其归日。所以虽归征战之难,定好的制度不能废止。这件事说明了诸葛亮的以信执法。

另一层含义,是由于诸葛亮执法公平,深得众人信服。廖立是受诸葛亮制裁的人,流徙汶山郡后,躬率妻子耕殖自守。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传到汶山后,廖立竟失声痛哭。另一受过诸葛亮惩治的人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后,竟激愤忧而死。廖立、李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坚信,既然诸葛亮给了自己改过的机会,就一定会言而有信,终会再次重新启用自己。诸葛亮的逝世,使他们感到不会有人像诸葛亮那公平执法了,他们再次出头的日子没有了,他们绝望了。

晋人习凿齿评论诸葛亮执法说:

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诸葛亮执法所达到的水平,远远超出了法治自身所达到的最高层次。

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这是法治的最低层次。

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这是法治的次低层次。

百姓口无怨言,依法守法,这是法治的最高层次。

百姓口无怨言,心有服意,受罚者刑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这是先秦法家实践不可能达到的层次。

诸葛亮却达到了。因为诸葛亮所依靠者不仅仅是法家的法,还有仁爱、宽恕、诚信、克己等儒家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诸葛亮的德。

诸葛亮的儒法融通,使儒家得到了充实,使法家得到了升华,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国家。

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是他的高超的智慧的又一突出的表现。不独在军事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都是一个伟大的智者。如果说在军事方面,由于主要对策是敌人,所以更多智谋的治;那么在政治方面,由于主要是治国安民,那么更多的则属智慧了。

2.执法必严,挥泪斩将

严明法规,执法必严,国之昌也;姑息纵容,订而不用,国之衰也。

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率军回蜀。安顿完毕诸葛亮先唤王平入帐,责之说:吾令汝同马谡守街亭,汝何不谏之,致使失事?平说:某再三相劝,要在当道筑土城,安营守把。

参军大怒不从,某因此自引五千军离山十里下寨。魏兵骤至,把山四面围合,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丞相不信,可问各部将校。诸葛亮喝退,又唤马谡入帐。

诸葛亮挥泪说: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诸葛亮说:

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诸葛亮流涕而答说:

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

合当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诸葛亮大哭不已,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件事,其主要目的的是为了使众将士受到一次教育而已。就马谡其人,失守街亭,负有主要责任,但他主动去守要地的主观愿望和心情是好的。在用人遣将上,诸葛亮的责任是重大的。虽然诸葛亮阻止过马谡,但还是遣他去了,并且立下了军令状。说到军令状,关羽在去华容道截击曹操时,不也立过军令状吗?关羽放走曹操绝非力不能及,其罪比马谡要严重得多,当初,诸葛亮能以曹操不该死为由,替关羽开脱(如果关羽不是刘备义弟蜀之名将,亮能轻易替关羽开脱吗?),为什么不在斩马谡之前自揽责任,贬职三级,为马谡开脱些责任,免其死罪呢?况且,马谡被斩后,众将及全军官兵都为其流泪悲涕,包括诸葛亮本人也为之伤感,可见,一个人才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斩,其副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这不能讲是一则好的明法警戒之所为。如果从诸葛亮为了维护法的尊严这一出发点讲,是可以理解的。

当今时代是法制时代,严明法规、执法必严,对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安定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样,企业规章制度是组织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段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订而不用,对违规者不按规定处理,姑息纵容;或在执法中因人而异,亲疏有别,会导致制度自行废驰,成为一纸空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乃是为国家长远军事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乃是一种大智慧。

3.迁善黜恶,退去贪懦

进用贤良,退去贪懦,亲贤臣,远小人,为政者必知也。诸葛亮对此身体力行,从而在蜀国建立了良好的吏治秩序。要这样做,必须以智克情,在用人上全从国家利益考虑,不从个人好恶出发。这同样是一种大智。

在担任丞相之后,诸葛亮写了《与群下教》的训令,鼓励大家多作直言。他表示:若远小嫌,难相达复,旷阙损矣!如果为了受到批评而心里有所不快,或为了避免嫌疑,害怕得罪人,无法将问题的正反两面作彻底的讨论,便会使决策有所偏差,而造成国家的损失。所以诸葛亮主张,任何决策都应该达复而得中,也就是运用反复争论的方法,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但要求部属要做到,诸葛亮自己也身体力行,并将他早年和崔州平、徐庶等良师益友交往的经验,坦然地告诉大家。特别将长期跟随他的亲近助理--董和及胡济间肝胆相照、言无不尽的处事态度,清清楚楚表明出来,以供重要官员和他们部属间的参考。

积极的劝善固然重要,但消极的黜恶,也是为政者必尽的责任。

《便宜十六策》中,诸葛亮仍一再强调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也,也就是进用贤良,退去贪懦的政风。在《出师表》中则一再叮咛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他认为贤良退伏则会谄顽登用,是一切败坏的开始,所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矣。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

诸葛亮虽属清流名士派,却很重实务,他深知汉末知识分子重虚名、互相标榜、士风败坏,好作秀的人太多,是国家危亡的主因,是以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诸葛亮强调治实而不治民的原则,他表示: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名实相符,任人唯贤,不问出身,不限资历,取人不限其方.杨洪、何祗得以破格提拔,便是诸葛亮此一精神的发挥。

诸葛亮之为人,虽然有点严肃而少变通,但他待人谦虚,绝不压制部属。他非常反对倚老卖老、争权夺利的行为,若被发现,常不问地位多高、关系多好,一定严加斥责。对因此而造成内部混乱、危及军国大计者,一律严惩,绝无宽恕。对于个性孤僻、忌才私人者,虽无大恶,也必耐心说服,期能改过自新。

在蜀汉政权中,地位极高的李严、廖立、来敏等,均遭罢职,废为庶民。刘琰、张裔,则在诸葛亮诲人不倦的劝戒下,获得悔过的机会。

李严、廖立之事前已述及,不再重复。

来敏为南阳人,是东汉光武帝时大功臣来歙的后裔,可谓系出名门。他原为刘璋宾客,刘备在占有益州后,任之为典学校尉。

只是来敏一向自任是荆楚名士,喜欢批评时政,对同朝大臣嗤之以鼻,弄得人际关系紧张,派系之间常有冲突。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先生们(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先生们(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著名传记作家李辉撰写的他与之交往的文化老人,回忆往事,谈古论今,“时间如此流过,先生们的风范犹存,温暖于心”。
  •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纳兰容若去世已经三百年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人们诗词路上邂逅的“初恋”,凄婉动人,缠绵婉转,让人为之叹息,为之心碎,而又为之着迷。我们读的不仅是纳兰容词的至美至哀,更从中读懂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故事。他淡泊名利却生于富贵之家,他一腔热血却壮志未酬,他一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他用凄婉的笔触写尽了情深与忧伤。纳兰容若是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盛赞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热门推荐
  • 圣魂大陆之最强王者

    圣魂大陆之最强王者

    这是一个异界大陆,由五大势力统治的大陆。有人天生奇才,有人天生废材,圣魂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修炼自身圣魂等级突破,猎杀魔兽获得神环。五大势力凌之一族,凌轩逸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天生废材,没有圣魂无法修炼。因为自身废材被家族排挤,童年混沌无光。后被赶出凌之一族,巧遇来到下界的影神和死神。经过考验,凌轩逸获得两位神的青睐。获得双圣魂“影神”“死神”,从此走向逆天成神之路。
  • 爷靠实力追妻

    爷靠实力追妻

    她,仙境六宫主,生灵之母,容貌倾城,实力强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人间帝王,冰冷无情。当她遇见他,一眼误终生,为他倾尽一切,最后魂飞魄散。再次相见,他已明白自己的感情,而她已无心,断情绝爱,看我们的男主大大如何实力追妻!(不喜勿喷!!!)【文文是宠文】【腹黑冥帝大大×冰冷绝情宫主大大】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武淑莲编著的《真水无香》收录了:《母亲的箱子》、《大学毕业季》、《回到故乡》、《静静地坐着》、《工作了》、《小灰鸽》、《在湖畔》、《大杂院系情》、《期盼星期六》、《梦回故乡》、《闲坐话书》、《把生日还给母亲》、《女人的头发是财富》、《羊肉串儿变奏曲》、《白壁待饰》、《时过境迁》、《幼女戏我侧》等文章,犹如一次次不同地域的精神之旅,捕捉的是内在心灵的风景。
  • 岁时纪

    岁时纪

    从前,那个叫苏问姜的女孩有一只会说话的麋鹿,取名小问,她爱的少年眼里装满了山风。后来,她轻合岁时的纪,添一笔枯荷雨声,鸢萝谢尽心思喑哑,有帘卷西风……从前,那个叫辛砚的少年折了一枝古都的鸢萝,送给迷路的姑娘,山风过境染惹了尘埃。后来,他关上回忆的门,留一抹夜色深沉,檐花温尽西风回首,有暗香盈身……岁时纪里那年月色凉,庭院深深,良夜西楼,谁来相问?他没有唤她阿姜,温声道:“那就愿姑娘,此行安好”…………她红着眼,哑着嗓子,笑的悲凉:“辛砚,原来鸢萝的不羁,真的很疼”那年鸢萝十里相送,不过是棋局初启岁时纪里,愿谁记得谁,最好的年岁
  • 白月光自救指南

    白月光自救指南

    白梓穿书了,成了某书渣男霸总的炮灰白月光。熟知剧情的她为自救,决定离那个渣男总裁远远的。本以为要在这个世界孤独一世,可心动总是猝不及防。没多久她就看上一只颜值超高,气质颇合她味口的影帝。一经打听,发现他竟是原书女主的白月光。暗中窥屏许久,白梓心痒难耐间动起爪子,在画纸上为这只白月光描眉,绘颜,渲色。稿件里都是某人的私设。可没曾料到,她翻车了。在微博撸的那张美人出浴图居然被正主亲自临幸!广大网友纷纷挤在她微博底下吃瓜。被炸上热搜的白梓:哇,请让瓦静静QAQ。似乎怕她装鸵鸟,影帝还特意艾特她:你亲眼见过我出浴?白梓义正言辞:“没……”(打丝不能认)影帝唇角微勾:“那,想近距离了解一下吗?”白梓:“不……想。”(流鼻血)
  • 恋他七分熟

    恋他七分熟

    性格孤僻的鹿宁从未想到过会有一个男孩像根蜡烛一样点亮了她的世界。“从今天开始戒烟,小不点说只要我戒了烟,就做我女朋友。” “男孩子什么行为会加分”“只要是许深时直接满分” 小时候一段时间经常一起玩,女主因某些原因离开了,俩人各怀心事,互相惦记着对方。前期,女主家庭不合,轻微社恐,男主有钱。后期,[小说作者&听媳妇话的总裁]全程甜(喜欢甜文的宝贝可以来康康哈!)(文笔不好,有些幼稚,新手写书大家多包涵!不喜欢可以不看,喷子绕道!)
  • 她所知道的故事

    她所知道的故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她和她多想去拥有彼此的世界,可惜只能错过。
  • 大师兄擅长吃软饭

    大师兄擅长吃软饭

    阴阳差错当上了最强门派的大师兄,但天赋却是众多师弟师妹中最低的。陈天佑一开始还在想如何当个称职的大师兄,后来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修炼都不可能赶得上师弟师妹们的。于是他选择当个废柴,靠讨好师弟师妹们为生,希望能抱紧师弟师妹们的大腿。
  • 地狱梅宫

    地狱梅宫

    喜欢一个人,可以为她付出一切!喜欢上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为此、寻找传说中的地狱梅宫,寻求仙药,能否和心爱的女子走到一起,还得看天意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人定胜天
  • 时光乍现

    时光乍现

    是谁有生之年用尽一生时光,换我甘之如殆余生不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