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2900000035

第35章 、修身养德其俭逼下(2)

为了转弱为强,为了重建新的两路夹攻中原的钳形攻势,也为了实现兴复汉室,重返旧都的理想,诸葛亮从建兴六年(228年)起一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逝世,进行了五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以弱攻强,以征对守,粮运不继,用人失误,悲观情绪一度蔓延,敌方主帅棋逢对手……总之,诸葛亮面临种种不利和挫折,但诸葛亮没有退缩,而是北伐出兵不已。若不是天年不永,诸葛亮肯定会仍将北伐继续进行下去。有人认为,诸葛亮《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的说法调子低沉,情绪悲观。其实不然,这正表现了他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道德情操。这种道德情操,前继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后启王安石殚吾力而不能致死,可以无悔矣的情怀。诸葛亮表现的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道德情操,一直被后世之人所赞颂。今人王文德有一首《沁园春?过襄阳怀武侯》写得好:

汉祚艰难,四起群雄,虎视帝京。看董曹乱国,王纲不振,民于水火,地陷天倾。喜有隆中,卧龙待出,济世胸怀百兵。匡先主,更连呈抗魏,众志成城。

南征北伐劳形,上两表宏文荡激情。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无畏,千古豪英。六出祁山,呕心沥血,禳斗营中殒巨星。千秋后,吊武侯不朽,万载流馨。

这是后人对诸葛亮匡世济民人生价值取向的肯定,对诸葛亮聪明睿智的钦敬,对诸葛亮知难而进、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情操的景仰。

2.大德者建大功,大功者现大德

对于政治家而言,功德确系一体。有崇高品德的人方能建立造福百姓的真正大功;在建立的为百姓造福的真正大功中,方能显现出来一位政治家的崇高品德。在这种功德一统中,正体现出杰出政治家的智慧。诸葛亮正是如此。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各国人才辈出,疆土开拓,政治修明,经济发展。如果同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经济破坏,民不聊生相比,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促成三国形成是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后者乃是孙刘联合抗曹的结果,其关键人物便是诸葛亮和鲁肃。此后,才有曹、孙、刘的三分荆州,刘备的西进,蜀汉的建立,三国鼎立才得以形成。显然,诸葛亮的历史功绩,首先表现在他在三国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们常将功德二字联用,大德者建大功,大功者现大德。诸葛亮的大功,体现了他政治家高瞻远瞩、以天下为己任的品德。

诸葛亮一生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蜀汉的治理。在这里,我们不再重复那些具体的事例,只想引几段后人的评价。

西晋时著名的史学家陈寿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又说:及备(指刘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不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对一位政治家的治国成效,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在我国封建社会一千余年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陈寿以治史严谨著称,又为蜀人蜀吏,而后又在晋朝为官,其处境不容许也无必要拔高诸葛亮,因而他对其治国才干和实效的评论,应最具有权威性。评论中说诸葛亮治蜀,讲究实效,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赏罚严明,立信于民,这不正是诸葛亮的优秀品德吗?

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评论诸葛亮治国时说:他在主观上的努力,确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作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此,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都是最有条理的一国。通过这段评论,我们看到了一位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呕心沥血、勤政为国的形象,这不也反映出诸葛亮的优秀品德吗?

诸葛亮在军事上也是有功可述的。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众南征,几个月内,便将南中之乱平定。诸葛亮的南征,是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战争中杀戮最少的一次。在南征中,他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对少数民族进行心理征服,使得少数民族渠帅大为感动。孟获在诸葛亮的心战加兵战的攻势下,向诸葛亮表示:南人不复反矣。击溃南中的叛乱武装要用军事力量,但让南中之人永不复反,让南中之人心服口服,世代怀念,恐怕就要归于仁德的力量了。他提卒10万远进魏境,与著名军事家魏国司马懿所统20万大军对抗。在对抗中,蜀汉军一直处于主动进攻地位,魏军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两军长期对抗中,使魏统帅畏蜀如虎.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却保持头脑冷静,他对祝贺他取胜的人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在诸葛亮看来,用兵的目的,是使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百姓脱离于豺狼之口,不再使人死于战乱。这正体现了诸葛亮的仁爱之心。在北伐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慎而又慎,拒绝任何悬危计划,决不拿士兵的生命冒险,不用蜀汉的军事力量作赌注。在他的生命最后时刻,还安排了周密的撤军行动,保存了国家的有生力量,这不也体现了他公忠体国的品质吗?

综观诸葛亮的言、行、功业,处处体现着他的优秀品德。这些优秀品德,深入研究起来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充满了凛然正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南宋文天祥把这种浩然之气说成是浩然正气。他在《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说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对邪而言,正气者,不可侵犯之气也。

诸葛亮的思想品德中,就有这样凛然不可侵犯的东西。

他的政治思想不可侵犯。诸葛亮把兴复汉室,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一生始终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夷陵战败,刘备新亡,蜀汉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时候,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人,纷纷写信给诸葛亮,陈说天命人事,劝他举国归藩曹魏。这实际上就是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对此,诸葛亮作《正议》一文作答:

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戒在子孙。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即陈崇)、竦(即张竦)称莽(即王莽)之功,亦将逼于无祸苟免者邪!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于阳平,势究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篡。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即苏秦)、张(即张仪)诡靡之说,奉进NFDA3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又《军诫》说: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可得干拟者哉!

这是一篇援古证今、凝炼深沉、义正辞严、凛然不可犯的正气歌。

他的忠贞不渝不可侵犯。诸葛亮受刘备遗托辅政,祭由刘禅,政由葛氏.事无巨细,皆亮专之.能够有这样的权力和地位,对一般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个吸引力就是再向前迈一步,即位称尊,创立个人的家天下。远的不说,就说禅代汉帝的曹氏、禅代曹氏的司马氏都是如此。然而这种吸引力在诸葛亮面前却像磁石遇到玻璃,没有丝毫作用。他一如既往,克尽臣礼,戮力国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此期间,李严曾劝他加九锡,向至尊之位靠拢,诸葛亮却义正词严地回答: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这个回答,充分地表现了邪恶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对此,古人评论说:至于职为臣,行为如君,其名近嫌也;位为君,事臣如父,其形近猜也;不然昔周公赋《鸱鴞》之诗,成王启金滕之诰,此虽大小有异,托付不殊,竟能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苟非诚信结于人,格于神,移于物,则莫能至是。这种不追求个人地位,一心为国的凛然正气,至今看来仍感人至深。

他的做人原则不可侵犯。范文澜先生说:诸葛亮的行为在封建时代,道德标准是很高的。诸葛亮对己要求标准很高,但对别人则主张用人所长,容许别人存在某些不足。如法正心地不宽,李严善营私产,何不持节俭,魏延高傲自大,杨仪心性狷狭。诸葛亮在同其相处或任用他们时,虽不加以苛求,但从修身角度上,对这些人的毛病却防范极严。诸葛亮在与他们长期交往中,只有对其批评帮助的记载,绝无沾染半点恶习。诸葛亮的立身原则是凛然不可犯的。

第二,诸葛亮的品德表现为一种宏仁大义。这种宏仁大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仁之大。裴松之在评论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而不北上中原发展时说: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若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能沉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于余哉!

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孔子讲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从而达到使天下之民归心的目的。天下之民归心,即天下之民归仁。因为在儒家看来,只有大仁才是民心所归者。克复即克己复礼,这是被孔子直接称为是仁的事情。诸葛亮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追求的显然是儒家的大仁。他把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我们不能把兴复汉室的主张简单理解为要恢复东汉的统治,要开历史的倒车。因为东汉,也有前期与末期的区别,有其兴盛与衰落的时期。对于亲小人,远贤臣的桓、灵之世,诸葛亮是叹息痛恨的。他所向往的,是光武中兴那样统一、强盛的汉朝。史载光武帝刘秀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其后的孝明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在其当政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远近肃服,户口滋殖焉。孝章帝时,平徭简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

这三段记载,正是东汉光武中兴后社会统一、安定、强盛的写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定是人民的迫切愿望,强盛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诸葛亮所追求者,正反映了历史的进步,反映了他那博大的仁爱之心。第二层意思是仁之广。诸葛亮的仁爱是表现在多方面的。他治理蜀权,主张薄赋敛,无尽民财,使得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体现了对百姓的仁爱;他征伐南中时,以心战为上,坚持对少数民族实行安抚政策,体现了他对少数民族的仁爱;他对被迫投降曹魏的将领黄权的家属实行保护政策,不搞株连灭门,体现了他怜爱无辜;他对因犯错误被罢官流放的李严的儿子不搞歧视,依然任用,并勉励他为国立功尽力,体现了对晚辈的仁爱;他对魏延、杨仪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废,体现了对人才的呵护之爱;他对张裔与杨洪闹个人意气严加批评,又加训导,体现了对下属的仁爱。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序》说:大勋未集,行师而殒,戎狄野祠,氓庶巷祭,遗爱所使,岂求而得之?这里深刻揭示了诸葛亮的仁爱精神与人们对他的怀念的因果关系。

第三,诸葛亮的美德具有一种循名责实的躬行特点。

东汉末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一些封建官僚和无行士人,既要过奢侈糜烂生活,又想捞取好的社会名声,在道德伦理上十分虚伪。他们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而争奢沽之利,不受小官,而规卿相之位。当时流行一句谚语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这种虚伪的道德已经完全丧失了对人们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曹操反其道而行之,公然求举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这固然是出于曹操代汉的政治需要,但同时反映了虚伪的道德已不得人心。

诸葛亮提倡对蜀汉政权尽忠,自己虽受刘备遗托,集蜀汉大权于一身,但始终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贡献于蜀汉的事业。他以自己的忠诚无私之举,使蜀汉上不生疑心,下不生流言,保持了最高统治集团的和睦与稳定。

他提倡为官要廉政爱民,自己则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

他提倡为官要勤政,自己则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

他提倡讲信义,自己则赏罚必信,决不朝令夕改,决不因亲疏恩仇而改变赏罚标准。

他要求后主开张圣听,勿塞忠谏之路,自己则多次下教令,让部下指出批评自己的缺点。

正因为诸葛亮的美德具有循名责实、躬行实践的特点,所以,他的品德最令人信服,最具有感染力,最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他的品德征服了蜀国的君臣百姓,也征服了敌国的上上下下。百姓心存诸葛,无论是古是今。就其当时而言,自身的品德的征服力作为定国安邦的助力(至少在客观上如此),不失为一种智慧;就其后迄今的深长历史而言,同样他的品格也为万世所敬仰,而他的品德中所内蕴的智慧,其外在的积极效用,也足资历代治国者汲取参照。

3.严俭治家,以俭致静

诸葛亮一生追求淡泊与宁静.然而,这是为了明志和致远.他的道德与智慧总是胶溶一体。他作为一位危世的杰出政治家,主客观都对他提出了此种要求。〖H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主张的社会活动的四个层次。诸葛亮除了平天下因受当时历史形势、历史条件所制约以及因自己早殇没有实现外,其它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修身,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美德,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历千年而不毁,至今仍熠熠生辉。

他的治国,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之……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都是最有条理的一国。

此节专讲他的治家。

治家严格,是诸葛亮治家的一大特点。

在早年,诸葛亮同其弟均,一起流离,对其倍加爱护。入蜀后,亮身为丞相,绝不以权谋私,对其弟要求甚严,故官位不显。诸葛亮北伐,以将军向庞为中都督,掌宿卫禁军实权。

而诸葛均为长水校尉,名义上为禁卫军长官之一,但为闲职,故终身默默无闻。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她们是沦落风尘的女子,她们是漂在水中的浮萍。她们满足了情场失意男子的情感慰籍,可她们却宛如一朵落花,再也上不了那个枝头。她们拥有绝世的美貌。乌发如云,眉山如黛,肤如凝脂,明眸善睐……她拥有绝世的才艺。她们的舞姿曼妙如天外飞仙,她们的歌喉婉转各夜莺百灵,她们弹奏出来的曲子宛如天籁……不过,究竟有多少人能读懂她们的美?又有多少人能尊重她们的美?
热门推荐
  • 涅槃重生之非正宫娘娘

    涅槃重生之非正宫娘娘

    上一世,嫁人前被人追捧;嫁人后,让自己的丈夫坐上了皇位,活的像一个小透明。上一世,她活的卑微,错过了真正爱自己的人,死的凄凉,死在了地位最高的栖梧宫里。这一世,她要浴火重生,将一切重新书写。涅槃重生却不小心招惹了腹黑王爷,他宠她,爱她,纵她。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倒油。这一次,让上一世的渣男绿茶入地狱,与他携手共创圣皇圣后的时代。前世。作为棋子卑微的活着;这一世,不好意思,本宫智商在线了,本宫要翻手覆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萌妻

    傲娇萌妻

    满怀着对未来的期望,憧憬着自己幸福生活的陆暖暖被渣女设计,毁掉容颜,惨死密室。重生后,陆暖暖发誓要将这一切加倍奉还。可是,刚重生就出了意外,这是什么剧情?面前这人居然死皮赖脸要她负责?不过,白得一个可以给自己撑腰的,似乎还不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朝话事人

    古朝话事人

    当代精英学子酒后死亡,化为一颗晨星坠落异域世间。从万众瞩目到狗都不理,陆文君从西凉河被人救起的那天,就再也看不穿自己的命运。也罢,那就重活一世。且看他在大易朝,如何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混元之神敛夫记

    混元之神敛夫记

    凤瑶灵,混元珠化身,后转世仙界八公主,容貌倾城,法力无边。南宫璃,苍穹之光剑剑灵,神器乾坤神镜拥有者,魔界魔尊,转世人界太子。万年前二人未化形前相互陪伴,后意外分离,自此剑灵踏上追寻路。不知真相的混元之神从此踏上敛夫路,当遇到魔界二皇子南宫寒时,某寒“灵儿,守护截既然是你,那我便永远护你”当遇到妖界妖王时,妖王“灵儿,即便不要这天下,我也要得到你”当遇到人界宗门大师兄莫飞羽,莫飞羽“盟主,一眼是你,永生是你,属下永追随”当遇到幻巫族长老幻流觞时,与之纠葛更深,幻流觞“瑶瑶,我从未后悔爱过你”面对这么多无意中招惹的各种各样出色之人的盛情难却某罪魁祸首“什么?我只是答应好友帮人渡劫,没有惹你们啊?”她只不过下一次凡而已,最后在众人中敛了一只剑灵,得知真相后,陪他踏上了强者之巅,永相随。男强女强,身心俱干净哦!
  • 大树下的约定

    大树下的约定

    “冷晓颜你的心肠怎么这么狠毒”“王俊凯我没有想到你宁愿相信他也不愿相信我原来我冷晓颜在你眼中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想到啊没想到”“王俊凯我真的看错你了”“大哥你怎么能这样”“大哥二原说的没错你真的误会了”“我只相信我看到的”
  • 雷神榜

    雷神榜

    什么?带着系统来到了异界,竟然需要被雷劈才能增加实力?我要你这破系统有何用!等等,别着急,还有无限次数使用的辅助技能呢。好吧,勉强接受了这个系统。被雷劈一时爽,一直劈一直爽!
  • 不要失望

    不要失望

    一对双胞胎姐妹生活在中等城市里的一个小康富裕的家庭,而家庭遇到随之而来的滑铁卢,经济困难,家庭矛盾,亲友离散使她们的学习生活和性格心理等随之产生变化,人生角逐从此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