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1000000007

第7章

伤寒八九日,风湿助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与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汤主之。

【注风木湿土,虽天运六气中之二气,然而湿土实地之气也。经云:地气之中人也,下先受之。其与风相搏结,止是流入关节,身疼极重,而无头疼及呕渴等证,故虽浸淫于周身躯壳,自难犯高巅脏腑之界耳。不呕者,上无表邪也。不渴者,内非热炽也。加以脉浮虚而濇,则为风湿搏于躯壳无疑,故用桂枝、附子,疾驰经络水道,以迅扫而分竭之也。】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此条复互上条之意,而辨其证之较重者。痛不可近,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小便不利,或身微肿,正相搏之最剧处,故于前方加白朮以理脾而下渗其湿,减姜枣之和中以外泄其风,要皆借附子之大力者负之而走耳。】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注伤寒发汗已,热邪解矣,何繇反蒸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湿搏聚,适在躯壳之里,故尔发黄也。里者在内之通称,非谓寒湿深入在里。盖身目正属躯壳,与脏腑无关也。于寒湿中求之,即下文三法也。】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注伤寒之邪,得湿而不行,所以热瘀身中而发黄,故用外解之法,设泥里字,岂有邪在里而反治其表之理哉?】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注黄色鲜明,其为三阳之热邪无疑;小便不利,腹微满,乃湿家之本证,不得因此指为伤寒之里证也。方中用大黄者,取佐茵陈、栀子建驱湿除热之功以利小便,非用下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蘗皮汤主之。

【注热已发出于外,自与内瘀不同,正当随热势清解其黄,俾不留于肌表间也。前条热瘀,故用麻黄。此条发热,反不用麻黄者,盖寒湿之证难于得热,热则其势外出而不内入矣。所谓于寒湿中求之,不尽泥伤寒定法,此非一征欤!夫用三法以驱伤寒发黄于寒湿中求之,能事毕矣。设不知此,妄行攻下,其邪乘虚陷入阳明中土,日与水谷相蒸,身目之黄,有加无已,渐致沉锢不返者多矣。此仲景所为叮咛不可下之意乎!】

太阳经下篇 【凡风寒两伤营卫之证,列于此篇,法二十四条。】

【喻昌曰:按上篇太阳中风,乃卫病而荣不病之证,中篇太阳伤寒,乃荣病而卫不病之证。然天气之风寒每相因,人身之荣卫非两截,病则俱病者恒多,迨俱病则邪势孔炽,其人必增烦躁,非发汗不解。故仲景取用青龙之法,乃《内经》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之义也。但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必审其人无少阴脉证,乃可用之,以少阴亦主烦躁故也。因是更立真武一汤,以救青龙之误,投白虎一汤,以匡青龙之不逮,神方毕用,所谓神乎其神者矣!有志精义入神之学者,请自兹篇证入!】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

【注天地郁蒸,得雨则和。人身烦躁,得汗则解。大青龙汤证为太阳无汗而设,与麻黄汤证何异?因有烦躁一证兼见,则非此法不解。盖风为烦,寒为躁,故用之发汗,以解其烦躁也。究竟本方原于无汗者,取微似汗。若有汗者之烦躁,全非郁蒸之比,其不借汗解甚明。加以恶风脉微弱,则是少阴亡阳之证。若脉浮弱,汗出恶风而不烦躁即是太阳中风之证,皆与此汤不相涉也。误服此汤,宁不致厥逆惕瞤而速其阳之亡耶?仲景不能必用法者尽如其法,更立真武一汤,以救其误,学者能识其郑重之意,即百用不致一误矣。特为剖析疑义,相与明之。按解肌兼发汗而取义于青龙者,龙升而云兴,云兴而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匪龙之为灵,何以得此乎?观仲景制方之意,本是桂枝、麻黄二汤合用,但因芍药酸收为兴龙致雨所不宜,故易以石膏之辛甘大寒,辛以散风,甘以散寒,寒以胜热,一药而三善具备,且能助青龙升腾之势,所以为至当至神之法也。然而去芍药之酸收,增石膏之辛散,外攻之力猛而难制,在寒多风少及风寒两停之证则用当而通神。其有风无寒之证,及微弱之脉,若不知辨而概用之,有厥逆惕瞤而亡阳耳。此疏庸之辈所为望而畏之乎!讵知仲景于风多寒少之证,而见微弱之脉,有用桂枝二越婢一之法,桂枝全方不去芍药,取用其二,全是不欲发汗之意;复改麻黄一汤为越婢一者,略用麻黄石膏二物,示微发于不发之中耳。夫婢,女子之卑者也,女子固以顺为正,况于婢则惟所指使,更无专擅矣。以大青龙之升腾变化,不可驾驭之物,约略用之,乃至性同女婢之卑柔,此仲景通天手眼也。只一方中忽焉去芍药,为大青龙而升天兴云雨;忽焉存芍药,为小青龙而蟠泥润江海;忽焉用桂枝二越婢一,而细雨湿泥沙。精义入神之道,比仙经较着矣。后人不窥作者之藩,安望其能用之也哉?再按误服大青龙汤,厥逆筋惕肉瞤者,既有亡阳之逆矣,亡阳即当用四逆汤以回阳,乃置而不用,更推重真武一汤以救之者,其意何居?盖真武乃北方司水之神龙,惟借水可能变化。而水者真武之所司也,设真武不与之以水,青龙之不能奋然升天可知矣。故方中用茯苓、白朮、芍药、附子,行水收阴,醒脾崇土之功,多于回阳。名之曰真武汤,乃收拾分驰离绝之阴阳,互镇于少阴北方之位。其所收拾者,全在收拾其水,使龙潜而不能见也。设有一毫水气上逆,龙即得遂其升腾变化,纵独用附子、干姜以回阳,其如魄汗不止何哉?夫人身****于阴,其亡阳之证,乃少阴肾中之真阳飞越耳。真阳飞越,亟须镇摄归根,阳既归根,阴必翕然从之,阴从则水不逆矣,阴从则阳不孤矣,岂更能飞越乎?】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注前条太阳中风四字,括上篇而言;此条伤寒二字,括中篇而言。风寒之脉证错见,则桂枝汤与麻黄汤为不可用,不待言矣。故二条反复互明。大青龙汤,允为风寒两兼的对之药也,无少阴证,成注谓不久厥吐利,无少阴里证,梦语喃喃,误人最大。仲景来文但重乍有轻时六字,蚤已挈明。言但身重而无少阴之欲寐,其为寒因可审。况乍有轻时,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又兼风因可审,所以敢恣行无忌,力驱其在表之风寒。若脉微弱,身重欲寐,则内顾少阴,且不遑矣,敢发之乎?细玩二条文意,伤风脉本浮缓反见浮紧,伤寒脉本浮紧反见浮缓,是为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两无疑矣。既无可疑,又当辨无少阴证相杂,则用青龙万举万当矣。故脉见微弱,即不可用大青龙汤,以少阴病脉必微细也。方注泥弱字,牵入中风之脉阳浮阴弱为解,大失仲景叮咛垂戒之意。不思中风之脉,以及误汗等证,太阳上篇已悉,此处但归重分别少阴,以太阳膀胱经与少阴肾经,合为表里,膀胱邪胜,肾切震邻,其在****素虚之人,表邪不俟传经,蚤从膀胱之腑,袭入肾脏者有之。况两感夹阴等证,临病尤当细察,设少阴不亏,表邪安能飞渡,而见身重欲寐等证耶?故少阴证者,不得已而行表散,自有温经散邪两相绾照之法,岂可径用青龙之猛,立铲孤阳之根乎?仲景竖此一义,用法之妙,已竭尽无余。后人颠倒无传,妄行注释,致令察脉辨证之际,懵然不识要妙,只觉仲景之堂,无阶可升。其治虚劳发热骨蒸多汗,每轻用升柴恣行表散,遵依东垣升阳散火,乃至百不救一。】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热,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此风多寒少之证,服药已微除,则药不胜病可知。剧则热甚于经,必迫血妄行而为衄,衄则热随血散而解也。阳气重者,风属阳而入卫,气为寒所持,故重也。所以虽得衄解,仍主麻黄汤以发其未尽之沉滞,而大变乎中风之例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注此即前条风多寒少之证,但无身疼痛,则寒证较轻;又无发烦目瞑,则阳气亦不重。自衄即愈,比前衄乃解亦易安,所以既衄则不更主麻黄汤也。】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此寒多风少之证也。寒多不发汗,所以致衄。既衄则风邪得解,所以惟用麻黄汤以发其未散之寒,而但从伤寒之例也。】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注此亦风多寒少之证。以其风虽外薄,为寒所持而不能散,所以面显怫郁之热色,宜总风寒而两解之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注此亦风多寒少之证。无阳二字,仲景言之不一,后人不解,皆置为阙疑,不知乃亡津液之通称也,故以不可更汗为戒。然非汗则风寒终不解,惟取桂枝之二以治风,越婢之一以治寒,乃为合法。越婢者,石膏之辛凉也。胃得之则热化津生,以此兼解其寒,柔缓之性,比女婢犹为过之,可用之无恐矣。】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此亦风多寒少之证。服桂枝汤治风而遗其寒,汗反大出,脉反洪大,似乎风邪再袭,故重以桂枝汤探之。若果风邪之故,立解矣。若形如疟,日再发,则邪本欲散,又且浅而易散,其所以不散者,终为微寒所持,故略兼治寒,而汗出必解也。】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注六七日不大便,明系里热,况有热以证之,更可无疑。故虽头痛,可用承气下之。若小便清者,邪未入里,即不可下,仍当发汗以散表邪。然头疼有热,多是风邪上壅,势必致衄。若兼寒邪,则必身疼痛目瞑,何以但头痛而无身目之证耶?故惟用桂枝汤以解风邪,与用麻黄汤之法各别也。】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绝命快递

    绝命快递

    "快递,这个词在二十一世纪里,我相信没有人会陌生,但关于快递这个行业的背后,你又了解多少了呢?接下里我的要讲的便是我送快递那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些你从未了解的真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问道红尘

    问道红尘

    秦弈曾认为,修仙的人首要淡泊宁静,无欲无求,耐得住性子,经得住诱惑。可最终发现,仙首先有个人字旁。仙路苦寒,你我相拥取暖。——————PS:本书原名《仙子请自重》。PS2:普1群722908813(满),普2群927524330(满),普3群379370167(空)回答简单问题即可。V群请进普群后找管理验证,致谢。
  • 星际之边缘皇帝

    星际之边缘皇帝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回火星。他,六合星皇;她,八荒星妃,一切皆从YY开始。几个传说中的星际爱好者,数个隐姓埋名的星际战队,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交流,一代星际皇帝的成长之路。不管你是否是星际玩家,不管你是否习惯这情节,都向这里靠拢吧,哇哈哈!
  • 云已成殇暮已成雪之

    云已成殇暮已成雪之

    儿时经历导致的精神折磨,上一种伤疤,忘不了的痛。
  • 神魔录之陨星

    神魔录之陨星

    混沌无极,万法归仙,浩劫将起,谁能独善其身
  • 通灵棋谱

    通灵棋谱

    一个天才,结缘于一个通灵棋谱,逆时空而行,搅乱时局,美女环绕,用一身浩然正气闯荡神魔两界。
  • 异世神境

    异世神境

    主角杨昊是一个天生神脉的人,却被众人认为是一个天生无脉的废物,在历经个种磨难与坚险最终成为大陆千古一神。
  • 2005年短篇小说新选

    2005年短篇小说新选

    本书为“2005年专家年选”中的一本,该系列书体现专家眼光,呈显权威编选,提供精彩阅读,积累文学经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有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由专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出任各卷主编。所选文章力求体现专家的眼光、学者的立场,并以精到的遴选和精心的编排,给历史记存精彩而有力的文学足迹,给广大文学读者提供好看和耐看的各类优秀作品。优秀的短篇小说,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下小说创作的风向,体现着作家在艺术探索上达到的高度,具有很强的专业“看点”。
  • 问是否有仙

    问是否有仙

    一本正经之中带有极不正经的修仙故事时逢天地巨变,末法时代的地球反哺众生,一场旷古绝今的修仙热潮就此展开!“我辈修士应当一往无前所向披靡!”踏仙路!夺造化!证得无上大道!新书{地堡法则}火爆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