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70300000011

第11章 林 则 徐 革 职

古今中外的败将说的话大都一样,他们会说:“该做的都做了,敌人太强大。”他们把敌军夸大,企图减轻失败的责任。看来不仅英雄所见略同,流寇所见也略同。懿律的舰队确实强大,但是传到北京、天津的的情况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修辞手法。

这可吓坏了直隶总督琦善。直隶总督就是相当于原先的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华北局书记,位置相当重要。琦善是满洲正黄旗人,出生于世袭一等侯爵的名门,父亲成德曾任热河都统。贵族的出身,大都骄横跋扈、贪图安逸、趋炎附势,这就决定了他的性格:阳奉阴违,欺软怕硬,自以为是。他的处世哲学是遇到麻烦就避开,实在避不了就装糊涂。鸦片战争一开始,琦善就高度重视情报的收集,当然那时收集情报的手段是比较原始的,他得出的结论就是英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他不信奉儒教,不认可“失民心者失天下”,旗人不是照样把汉人打败了而统治几百年吗?虽然反抗从没停止过,但是一切反抗在庞大的武力面前都是徒劳的。而在官场多年的他早就懂得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一听到强大的英国舰队来了,他的原则就是求和舍利避免大战,为自己解围,不替皇上分忧。

琦善敏思苦想,想出了应对英军舰队三部曲。第一,卑躬屈膝,跟英国舰队接触,暂时安抚,避免战争;第二,竭尽全力,说服道光帝求和谈判;第三,抓住时机,成为解决英国问题的功臣,借机捞取上升的政治资本。你看,人家,进取心多强啊,希望在兵临城下中迸发。

英军确实厉害,但是就凭那么区区一点人来中国长驱直入,凭的是一时威猛,却不是真正能够打败对方,这一点英军很清楚,他们也是尽量避免大战。英军先诱降再武力征服的策略在定海姚怀祥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到琦善这里继续用,就管用了。心惊胆战的琦善生怕英军破城而入,一接到英军的谈判邀请信,顿时心里云开雾散,看到了一缕阳光。这时他铭记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习惯,顺理成章地实施他的计划。

第一步,先派出千总白含章给英国舰队送去了牛羊等食品。礼多人不怪,懿律也比较按中国人的套路出牌,对琦善提出口头表扬一次。

8月16日,这位白长官接受了懿律带来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书信。当然,这封信已经译成中文。琦善通过白含章保证,10天内予以答复。

第二步,说服道光帝求和。琦善联合了两江总督伊里布等死党,伺机向皇上进谏,在京城释放英军无敌论。

盛夏的北京夜,知了睡了,月亮睡了,道光皇帝可没有睡。他在思索白天宫女、太监关于英军的传言:他们的炮弹能掀起一座山,能射出几十里;他们的士兵刀枪不入,铜头铁臂;他们的船,日行千里。真是这样吗?莫非神仙相助?他们在广州、在定海,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再结合着他接到的屡战屡败的军情报告,他也有点胆怯了。

如果真是那样,我大清江山飘摇啊,这可怎么办?不到俩月,从广州到天津了,再到我京城还要几天?

一份工作,你把它当成一份事业追求,就其乐无穷,你把他当成谋生的手段,就早晚乏味。道光帝自从接上班,就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但还是干不好,尤其是那与天斗、与地斗,他早就觉得痛苦无比了。可是已经上了贼船了,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呢?不干了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连吃也挣不出来,为了活命,为了糊口,继续干。看来各行各业都有混饭吃的。

第二天琦善同志来了。道光一看琦善头都大了,他知道,接下来要汇报令他头疼的事了。琦善把英国外交大臣的书信交给道光。书信大意是:大清赔偿英商在广东销毁的货物(鸦片)款项;对英国商务监督实施的侮辱要赔礼道歉;割让沿海一个或者数个岛屿作为英国臣民贸易和居住的地方;赔偿英国的战争花费;处理战犯林则徐。

道光看完,脸色都气清了(要知道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龙头老大),你到我家摔盆子砸碗还要我给你割地赔款?!

龙颜大怒,按理说是没人敢说话,但是老谋深算的琦善早就想到这一幕了,要把道光的气转嫁到林则徐身上!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琦善是一个集团的,他们早就排练好了,一见道光生气,俩人一起不失时机地跪在地上:“都是广东发生的事造成的后果啊!”

道光皇帝会怎么决定呢?

人人都羡慕皇帝,其实皇帝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风险集中型的职业,你看,当了皇帝率土之滨的安危你得管,普天之下的王臣你要问,凡夫俗子的疾苦你要知,多累啊;要与大臣斗、与老婆(很多)斗、与太监斗、与邻国斗,多危险啊。当然,要修炼成一个“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皇帝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因此皇帝们都闻鸡起舞,朝五晚九,这么敬业也从来不向谁要“劳动模范”的头衔,也从来不去向谁讨要奖金,只为了个国泰民安,这是何等的高尚啊?因此不要随便说韩信被害未央宫是过河拆桥,朱元璋的空印案是变态,崇祯诛杀袁崇焕是鼠目寸光,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不似在人间。一切都是政治,政治的分类表里没有对与错,只有A、B、C。

现在的史书上基本众口一词说道光刚愎自用、左右摇摆、没有主见,不辨是非,因此英军到达天津,几声大炮就改变了原来主战的思想,冤枉了林则徐。我觉得这种分析未免太幼稚。我们做一下详细分析。

道光皇帝我们前面也介绍过,他是一个好人,也极力想成为一个好皇帝。为了节约大清的银子,自己穿补丁裤子;为了多干活,取消上下班,甚至“减妃”。这是何等的敬业啊,如果是在今天,经过写手的稍微加工,定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就这样一个人,且不说能力大小,至少是有责任心,有干好事业的渴望。他在皇帝这个位子上干了20年了,也随大清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不能说成长为人中龙凤,至少也是能辨是非啊,否则他的天下早易姓了。

其次,他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主政后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也表现出了一些能力。

再有,他对大清朝是完全了解的,他整顿吏治就可以看出他对清朝官场的腐败的了解,那么他当然知道林则徐是国之栋梁,君之肱股了,也知道林则徐禁烟、增强海防是利国利民的。

再从他个人的思想来看,他是皇帝,一个曾经强大、还自以为强大的国家的皇帝,从来都没有与别国建立平等的外交,时刻等着四方来贺的皇帝,一听到别国来犯,他的条件反射就是打,战争是他的第一选择。再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前面说过,英舰是厉害,他得到的情报要比实际的英舰厉害的多,英军大部队到来前的几次炮击,虽然清朝官员也都报告清军获胜,但是他也很清楚,杀敌八百,自损三千。后来英军大部队来了,定海之战几乎是一场英军的表演战。所以面对清朝军队的实际情况和英军的高昂士气、精良装备,他没有把握在下一场战斗中绝对取胜,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在京师开战,在这里开战真是一败涂地的话就失去全部了,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以非军事手段退敌。

第五,再从林则徐方面考虑,林则徐可谓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禁烟和海防工作,单单从一个两广总督的位置来看,工作无可挑剔。但是林大爷只顾放眼看世界了,忘了低头看中国,忘了大局意识。广东是布防严密了,你把皮球踢到北京来,叫我大老板情何以堪?因此道光大老板对林则徐也是不尽满意。再有,道光试探出英军不是来攻击中国政权的之后,他就开始想内部影响国泰民安的因素了。你林则徐是我的忠实粉丝是不错,可是你毕竟是汉人,你掌握着我大清最强的水师,我还是不大放心的。

所以道光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至于牺牲几枚棋子,那不要紧。而此时英国要明确提出惩办林则徐等人,琦善集团又在一边推波助澜,正好给了道光台阶下。因此他想,对不起了兄弟,现在虽然飞鸟未尽,但是良弓必须提前收藏了。用你的撤职查办换来大清的完好,换来天下黎民的和平,即使不能换来和平,减少一点战争,我这么做,在皇帝的算式里永远是对的。如果叫张三、李四当皇帝,可能也会选择这个答案啊。

道光皇帝任命两江总督伊里布去定海调查英国人开战的目的。官场老手伊里布很清楚,答案在道光皇帝的心里,而不在定海,因此他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匆忙间就向皇帝复命了:皆因林氏工作法不当引起英国人的愤怒而北上。

1840年10月3日,林则徐被革除总督职务,留粤备查问。但当时道光并没有给林则徐过重的处理,这也可以看出道光帝并没有昏庸到把战争之责真正归咎于林则徐。此时的林则徐仍在积极筹备海防,奔走察看要隘,筹募壮勇守卫广州。

林则徐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多年的为官生涯也形成了自己的团队。他的团队也是群英荟萃,其中有的幕僚早就预见到了林则徐的今天,所以林则徐在广东加强海防时,他们就不是很乐意执行,因为他们很清楚,英国人想从哪个海港进攻都可以,只是他们的选择问题,广东的海防牢固了,会给林则徐带来麻烦。这似乎很难理解,工作干的太好还不行,但这是官场的逻辑,有时你不识庐山真面目,更因未在此山中。所以林则徐此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林则徐虽然明哲,但是不会保身,他还在喋喋不休地上书道光帝: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使威不在克,即恐患无已经时。且恐他国效尤,更不可不虑。(道光在这里批注:汝云英夷试其恫吓,是汝效英夷恫吓朕,无理!可恶!)……自道光元年,海关已征银3000余万两,若前以此关税1/10制造炮船,则制夷亦可裕如……(道光帝又在这里加朱批:一片胡言)。总之,今日林则徐非昨日林则徐,该宝贝已下架。

在这里继续说一些林则徐。1841年5月1日,林则徐接到道光皇帝“赏给四品卿衔,迅即驰驿赴浙江省,听后谕旨”的命令。两天后,林则徐离开广州奔赴浙江镇海。

此后道光帝又组织发动过对英国人的战争,但是又失败了,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怜的林大爷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1841年6月28日,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发配伊犁。终于离开了他的伤心太平洋。

行至扬州,林则徐接到道光皇帝的命令,要他从遣戌途中折回河南开封,去祥符河工地“效力赎罪”。林则徐从没因为皇帝错怪而抱怨,积极配合治水,发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出色完成治水任务。本以为可以将功赎罪时,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3月,在祥符堵口工程完工的庆功宴会上,又传来圣旨“林则徐于合龙后,差仍往伊犁”。坚强大度的林大爷又默默地走西口。途中因为劳累而病,病愈后继续继续向着被冤枉的地方出发,并且写下了“*******,*******”的千古名句。到达伊犁后,继续鞠躬尽碎,虽然身在草泽,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海防,建议军队一边屯田一边训练,保卫国家。林则徐,一个被老板利用甚至抛弃的棋子,但是他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是不一样的林大爷。有多少兄弟做一点事不被老板认可就抱怨,想想林大爷,差距还很大啊,当官当如林则徐,我们真应该见贤思齐啊。

同类推荐
  • 红墙见证录(二)

    红墙见证录(二)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史的史料。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江山霸图

    江山霸图

    元庆二年夏,胡人三十万大军南下入侵风国,风国不敌,遣使向秦国求救,秦国派大将萧至逸领兵二十万救风国,秦兵在泗州大败胡人,胡人自此不敢轻易南下。风国依照约定割祈,定,泗,恒四州给秦国,自此风国更加弱小。
  • 我的岳父是韦小宝

    我的岳父是韦小宝

    一个悲催的工作加班男,因为追剧竟然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是曾经自己最爱的鹿鼎公的年代;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超过自己的偶像韦小宝呢?看穿越在清明时代的他,如何超越一代公爵鹿鼎公。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热门推荐
  • 三级医院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手册

    三级医院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手册

    在2010年的三级医院评审准备过程中,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将准备过程中的材料和一些心得体会汇成此书。本书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行政管理、患者和标本的管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危急值管理、床旁检验的管理等,旨在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验室状况,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为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同仁提供一些借鉴,也为三级医院的科室发展提供参考。
  • 拨开乌云见阳光

    拨开乌云见阳光

    一场车祸彻底撕碎了这个本该快快乐乐的家庭,只有小阳光被一个路过的小朋友冒着生命危险给救了出来。
  • 纨绔公主太嚣张

    纨绔公主太嚣张

    1V1,女强男更强,虐渣爽文,女主绝非善类,无虐,放心食用。风尘月本为执掌九天的凤宫之主,却因识人不清被渣男和白莲花妹妹联手谋害,跌落神坛。一朝重生,成为鹤别国恶名昭昭的废材六公主,皇家冷漠,娘早死爹不爱,兄弟姐妹只把她当笑话看待,无妨,且看纨绔公主初绽绝世风华。前世她谨慎拘束,这一世她定要活的锋芒毕露,无比嚣张!
  • 灭灵天师

    灭灵天师

    独孤逸晨发现身边上演着一幕幕离奇、恐怖的事件,他数次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为了自救,他义无反顾成为了一名灭灵天师。面对一桩桩灵异事件,一次次生与死的较量,独孤逸晨灭杀无数灵鬼,解救了无数人,破解重重谜团。是谁打破了阴阳平衡,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
  • 烈血洒银枪

    烈血洒银枪

    歌绝城位于青州之北,终年飘雪,环境恶劣。人在这里长大,需极度强健的体魄与强于钢铁的意志,歌绝武士们纪律严酷、以武治国,是一个无比残酷的军国。大历丑年,大量从苏抚草原涌入的朔族人将大陆版图向北推进。他们有一统北国的实力与野心。大历丑年九月,全面战争爆发,歌绝以无比强悍的作战技巧与不停涌现的英雄人物阻挡了朔族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三千歌绝武士将七十万朔族骑兵阻绝于龙牙关口。大历辰年,战争让两国都几乎走向消亡的地步。双方决定议和,以龙牙关为线,北为歌绝国,南为朔族领土。条件是歌绝国将最年幼的世子陆饮冰作为人质送去朔族。在那里,陆饮冰结识了朔族最勇猛的武士侯雪。这就是青州第一位人皇的故事,史称:朔狼王。
  • 毒妃太妖娆

    毒妃太妖娆

    她见卫聆风的第一面,卫聆风说,把衣服脱了。这话并非是对她所说,但她抓起一把土朝卫聆风扔了过去。
  • 三年之约:请忘却我

    三年之约:请忘却我

    小学时和一个闺蜜约定:我们说好了,在初中的三年不准谈恋爱,要是谁谈恋爱就是小狗。就这样,因为一个三年之约,度过了一个波澜不惊的三年时光。
  • 中州麒麟志

    中州麒麟志

    我本一代麒麟儿,立不世之志,漫天神佛能奈我何?若阻我,天陷帝落,神不再神,魔不再魔!《中州麒麟志》盛装起航,重新来过,望请大家多多支持,EE在此拜谢!
  • 风起辽东1613

    风起辽东1613

    辽东1613年寒冷的冬天,一群人不期而至,他们又将会掀起怎样的一场变动呢?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