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3200000038

第38章 伤寒兼证(5)

【证】冷风引发伏温者。初起必头疼身热。微恶风寒。继则灼热自汗。渴不恶寒。咳嗽心烦。尺肤热甚。剧则鼻鼾多眠。语言难出。状如惊痫。手足螈 。面若火熏。舌苔初则白薄。边尖红燥。继即舌赤苔黄。甚或深红无苔。风寒搏束温邪者。初起头痛怕风。恶寒无汗。继即身热咳嗽。烦渴自汗。咽痛喉肿。舌苔白燥边红。甚则白燥起刺或由白而转黄。

【脉】右寸浮洪。左弦缓者。此新感引动伏气。仲景所谓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是也。甚则寸尺浮洪。且盛而躁。乃外风引动内热。仲景所谓伤寒七八日不解。时时恶风。舌上干燥。大渴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是也。若右浮数。

左弦紧。乃外寒束搏内热。仲景所谓心烦口渴。背微恶寒者是也。发汗后。脉转浮洪有力。仲景所谓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是也。

【治】冷风引发伏热。先与葱豉桔梗汤。轻清疏风以解表。继与新加白虎汤。辛凉泄热以清里。里热大盛。已见风动螈 者。速与羚角钩藤汤。甘咸静镇以熄风。终与人参白虎汤。加鲜石斛、梨汁、蔗浆等。甘寒救液以善后。若风寒搏束内热。先与新加三拗汤。减轻麻黄。重加牛蒡。微散风寒以解表。继与连翘栀豉汤。加嫩桑芽鲜竹叶。轻泄温邪以清里。其间痰多者。加淡竹沥(两瓢)、生姜汁(两滴、和匀、同冲)。食滞者加生萝卜汁(两大瓢)、枳实汁(两小瓢、和匀、同冲)。见疹者加炒牛蒡(三钱)、活水芦笋。(一两)。喉痛者。加金果榄(一钱)、安南子(三枚)、制月石(五分)、吹加味冰硼散(冰片一分、硼砂一钱、风化硝、山豆根、青黛、胆矾、牛黄各二分、吹喉最效、如痰涎壅塞、以鹅翎蘸桐油和皂荚末少许探吐、喉已成痈者、以喉针刺患处流脓、脓净自愈)。总以整肃肺胃为要法。

【秀按】风温四时皆有。惟春为甚。新感从口鼻而内袭三焦。伏气多匿于膜原。或内舍于营。二证属于肺胃者。照俞君按证施治。自能奏效。若邪伏膜原。初用微发其汗后。风寒之表邪虽解。而膜原之伏邪。尚欲出而不能遽出。证必寒热如疟。胸膈痞满。心中懊 。呕吐不食。速用柴胡达原饮。开达膜原。使伏邪外溃。热从外透。此时辨其为燥热。则用新加白虎汤。辛凉甘寒以清泄之。

为湿热。则用增减黄连泻心汤。苦辛淡渗以清利之。如有下证。辨其轻重缓急。酌用诸承气法引而竭之。若内舍于营。证较膜原伏邪为尤急。初用葱豉桔梗汤。辛凉发汗后。

表邪虽解。临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即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清时昏。夜多谵语。脉数舌绛。甚则肢厥脉陷。急宜清透营热。使伏热转出气分。气宣卫泄。

或从疹 而解。或从狂汗而解。轻则玳瑁郁金汤。重则犀地清络饮。皆可选用。剧则紫雪品行军散。历验如神。

【廉勘】伏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而为内热外寒之证者。予治甚多。重则麻杏石甘汤。加连翘、牛蒡、桑叶、丹皮。轻则桑菊饮加麻黄。惟麻黄用量极轻。约二分至三分为止。但取其轻扬之性。疏肺透表。效如桴鼓。奈吴鞠通。温病初起恶风寒者。主用桂枝汤解肌。岂知桂枝辛热灼营。温病忌用。洄溪批叶案云。风温证服桂枝生姜。必吐血。甚则失音。吴氏岂未之见耶。宜乎梦隐讥其诬圣误世也。鞠通又谓温病忌汗。最喜解肌。予读《伤寒论》。病患脏无他病条。发汗则愈。病常自汗出条。须发其汗则愈。

并主桂枝汤。可见桂枝汤是风寒发汗之剂。非外寒搏内热之剂也。王大昌谓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以桂枝汤为治温首方。更属可议。洵不诬焉。

【荣斋按】张畹香温暑医旨说:“风温分三焦治,葳蕤汤、苇茎汤、银翘散、白虎汤上焦药也;黄芩汤提少阴邪并肺而祛之,亦上焦药也;至宝丹、紫雪、牛黄丸,芳香开窍,心宫药,心肺同属上焦药也。凉膈散,由上焦至中下焦药也。舌黄滑浓,痰多,用象贝,蒌仁,或葶苈大枣汤,皆肺分下药也。叶氏所云“忌下”者,不用承气耳。予逢夹少阳邪者加柴胡,其头痛由于血虚者,用芎归无不效。风温有夹食者,予亦不用消导,以风能消谷,即油腻浓味,不过多痰,祛其痰可也;若凑入消导,勉强成方,即属误事。又叶案中有风温劫伤阴津,用生地、阿胶、麦冬、白芍、炙甘草、蔗浆,又或用沙参、麦冬、玉竹,其大旨总以甘药为主。若辛温表散,或刚燥消导,未有不伤及阴液者;其骤变为痉厥,缓变为虚劳,皆未经顾及阴分之过耳。按张氏为清代嘉、道、咸、同年间(一)人,世居绍兴洗马池头;曹炳章先生称他为:“古越治伤寒温暑之前辈,于医学富有经验。”(见张氏《温暑医旨》提要)这篇学说,是张氏对风温治法的经验总结,当然是可靠的。

第七节·风湿伤寒

(即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故通称痹证。伤寒论总名湿痹。风胜者名风湿。寒胜者名寒湿)。

【因】先伤于湿。复兼风寒。但伤湿须分内外。湿从外受者。多由于居湿涉水。汗雨沾衣。湿从内伤者。多由于恣饮茶酒。贪食瓜果。《内经》通称曰痹。又分其同中之异。有行痹着痹痛痹三种。实则皆风寒湿三气所袭。流注经络而成。

【证】湿痹则一身重痛。关节尤疼。肢体则麻木不仁。头痛恶寒。身热心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风湿多伤在上。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头重鼻塞。恶风微汗。一身痛无定处。寒湿多伤在下。腿脚木重。足膝疼酸。状如石坠。怕冷无汗。一身痛有定处。

在皮则顽不自觉。在肉则四肢不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脉则血凝不流。在骨则重而不举。湿胜则舌多白滑而腻。风胜则舌多白薄而润。寒胜则舌多白滑而淡。

【脉】沉濡而细者。《内经》所谓湿气胜者为着痹。《伤寒论》所云湿痹之候也。

浮濡弦缓者。《内经》所谓风气胜者为行痹。《伤寒论》所云风湿相搏是也。沉濡弦迟者。《内经》所谓寒气胜者为痛痹。《伤寒论》所云中寒湿是也。

【治】着痹燥湿为君。佐以祛风散寒。藿香正气汤加羌活、防风(各钱半)。

行痹疏风为君。佐以散寒燥湿。桂枝橘皮汤加制川乌(五分)、制苍术(一钱)。

痛痹散寒为君。佐以祛风渗湿。苏羌达表汤加酒炒延胡、全当归(各钱半)此为三痹分治之法。有时独用苏羌达表汤。加川桂枝、光桃仁各钱半、小活络丹(制川乌、制草乌、制南星各六两、明乳香、净没药、干地龙各二两二钱、刨花水为丸、每丸约重一钱、轻服一丸、重服二丸、烧酒磨汁冲服)。用流水陈酒各半煎服。此为三痹合治之法。凡新病在皮肌血脉者。已历验不爽矣。若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手足瘫痪者。必要壮筋健骨为君。佐以活血行气。蠲痹防痿汤( 透羊胫骨二钱、炙酥虎胫骨一钱、酒炒透蹄筋一钱、盐水炒杜仲三钱、酒炒川断二钱、炙去毛狗脊二钱。制淮牛膝三钱、骨碎补六钱、生黄 一两、全当归三钱、酒水各半煎服。)调下一粒金丹。番木鳖煨去油、五灵脂、制草乌、干地龙、芸香各一两五钱、明乳香、净没药、当归各七钱五分、当门子二钱五分、陈京墨一钱五分(烧烟尽)各研细末、再合研匀、糯米糊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极重二丸、药汤化下、或温酒磨下。久服庶可收功。

【秀按】风湿伤寒。一田野间俗名耳。俞君遵守经旨。因症施治。精切不磨。洵不愧积学之老名医也。但此证新而轻浅。能任辛散香燥者。极易奏功。予曾用五苓散加羌防治着痹。桂枝汤加二乌治行痹。麻黄汤加术附治痛痹。效如桴鼓。若久而深重。血瘀化火。液郁化痰。皮肤不荣。经络时疏。大筋软短。小筋弛长。手足麻痹。骨痿于床者。最难奏效。俗谓痛风易治。木风难医。真阅历之谚也。惟有用《外台》竹沥汤。化下丹溪神效活络丹。生津涤痰。活血通络。以渐取效。间服史国公酒。养血祛风。舒筋活络。一面嘱家访求善针者。七日一针。二七一针。以疏通其脉络。内外并治而已。

【廉勘】痹者。肢体失其感觉。重着而不能移动也。风寒湿三气固可合成。即风湿热三气亦可合成。初病侵袭经气。继必留连血络。终则残害脑筋。故其证始而痛。继而痹。终而痿。痛尚易治。《内经》论行痹痛痹。后世皆称为痛风。以活血祛风。宣通经隧为首要。羌防行痹汤为主。(羌活、防风各一钱、秦艽、川断各二钱、威灵仙、全当归各二钱、明乳香、净没药、杜红花各五分、先用童桑枝、青松针各一两、煎汤代水、顾松园经验方。)古歌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若肩背腰腿及周身疼痛。痛有定处。重着不移者。寒凝血瘀也。以通瘀散寒。宣通络脉为正法。身痛逐瘀汤加减。〔全当归、光桃仁、络石藤各三钱、片姜黄、杜红花、川芎各八分、淮牛膝、五灵脂(酒炒)虎头蕉、秦艽各钱半、清炙草七分、王清任经验方〕化下续命丹。

(小活络丹原方、加羌活、天麻、僵蚕各二两、白附子、全蝎、辰砂、雄黄轻粉,各一两、片脑钱半、当门子一钱二分五匣、同研细末、后入冰麝研匀、糯米粉糊丸、每丸计重五分、蜡匮、一名神授保生丹、较小活络丹功用尤宏、轻服一丸、重服二丸。)外用冯了性酒遍擦周身痛处(用洋绒布浸擦)。内外并治。屡收敏效。失治则风寒外邪。络瘀内伤。均从热化。凡辛散风寒燥烈药皆忌。曾用俞氏五汁一枝煎。合清宣瘀热汤。(活水芦笋、鲜枇杷叶各一两、旋复花三钱包、新绛钱半、青葱管二寸切、广郁金汁四匙冲、常熟曹仁伯经验方。)历治多验。若着痹,世皆称麻木不仁。俗称木风。

较痛风已进一层。由络瘀压迫脑筋。脑筋将失觉动之能力。丹溪翁所谓麻是气虚。木是湿痰瘀血是也。初用除湿蠲痹汤加减。(杜苍术、赤苓各二钱、生于术、泽泻、广皮各钱半、川桂枝八分、拌研滑石四钱包、淡竹沥三瓢、姜汁三滴、和匀同冲、先用酒炒桑枝、青松针各一两、煎汤代水、林义桐经验方。)调下小活络丹一二丸。如已湿郁化热。留滞关节肢络。当用防己苡仁汤。(酒炒木防己、杜赤豆、川萆 、大豆卷、绵茵陈各三钱、晚蚕沙四钱包、制苍术、宣木瓜各八分、川柏五分、木通一钱、先用生苡仁、酒炒桑枝各一两、煎汤代水、耶溪胡在兹验方。)送下桃仁控涎丹。(桃仁泥、煨甘遂、制大戟、白芥子各一两、姜汁竹沥、捣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丹溪《心法附余方》。)峻逐湿热痰瘀。宣经隧以通络脉。

外用电气疗法。以催促血行。刺激脑筋。屡收全效。至已由痹而痿。四肢瘫痪。则神经麻痹。全失知觉运动之作用。长沙虽有经热则痹。络热则痿之说。然有上下左右之别。

凡上截瘫。右肢瘫者。多属阳虚阴凝。每用清任补阳还五汤。送下人参再造丸。下截瘫。左肢瘫者。多属阴虚络热。每用仲淳集灵膏。或用四物绛覆汤。送下顾氏加味虎潜丸。间用河间地黄饮子去萸、味、桂。或用鞠通专翕大生膏。外治仍用电气疗法。亦可十愈五六。

同类推荐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悟真篇注释

    悟真篇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愿丰堂漫书

    愿丰堂漫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论

    华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原主过于给力

    我的原主过于给力

    “原主原主,你兄弟被打啦!”“都闪开,我要装逼了!”“原主原主,你妹子被骂啦!”“都闪开,我来打爆他的狗头!”“原主原主,有人揍我!”“都......”“那没事了!”“......”我的原主过于给力,嫌我拉跨亲自下场。朋友被打,他现身装逼。妹子被骂,他暴怒一击。自己遭重,他却唯唯诺诺……连他撩过的妹子,都要自己接盘......李潇无奈了,真的好想自己操作一回啊!
  • 致我的专属大叔

    致我的专属大叔

    私生女的身份,注定了林念坎坷的成长之路。父亲与继母的漠视,让林念成为林宅里最透明一个,外人甚至不知道林氏集团还有一个千金的存在。在同学老师的眼里,林念漂亮优秀,家境清贫,善良乐观,有着同龄人不曾有的淡然。直到遇见顾景年,这个大她十岁的"大叔",林念才体会到一种家的安全感。林念:从小到大,我从未拥有过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拥有了你的爱。顾景年:在我眼里,你仍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孩,但是以后的你有了我,我就不会再让你孤独一人。
  • 九转浮生轮回

    九转浮生轮回

    这里是一片浩渺的原始古森。空中,叠翠千丈,遮阴蔽日;地面,葛藤缠绕,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根须如网。广展绿冠的云杉枝舞叶涌,涌成了一片绿海。
  • 秣秣斯干

    秣秣斯干

    简单的随笔,朴实的语言,描写那些深情的人。
  • 若爱便放手去爱

    若爱便放手去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结婚5年让她从妙龄少女熬成了土肥圆黄脸婆,一夜之间,被丈夫抛弃;从那一刻起,她的世界天翻地覆;自杀未遂,她重新燃起了的斗志;他出现在她最落魄的时候,却在她重获新生的时候消失不见;三个月的时间,她坚持每天运动,从150斤减到了100斤;她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切都开始变好,唯独缺了那个当初陪伴她走过阴霾的人;她与他,还会再相见吗?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 吞天兽来到斗罗

    吞天兽来到斗罗

    女主是从修仙界来到《斗罗大陆》。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 玉灵诗集

    玉灵诗集

    高中三年,只有诗社一个社团,加入几个月,做了几首诗,诸位朋友们不嫌弃就好,新手做的不好,多多包涵!
  • 鹿晗:心中之星

    鹿晗:心中之星

    一次偶然遇见,换来彼此的怦然心动,一段美好的恋情就此展开!本文男一:鹿晗,男二:世勋,男三:伯贤,男四:chen
  • 快穿之谁来救救我

    快穿之谁来救救我

    当我绑定宿主时,她一言不合就要拆我当我给发她任务,她竟然想干掉我当我以为她放弃拆我,干掉我时,冰冷的雨水打在来我脸上…………这个宿主好可怕,主人我们跑路吧,东西早就准备好了。“滚”“那是老子好不容易讨来媳妇的。”看出来了吧,我就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小白菜。谁能带我走啊!!!本书又为《我的宿主会变脸》
  • 沧澜问仙传

    沧澜问仙传

    仙,虚无缥缈;问鼎真仙,便是看破那道路上的虚妄以求真的过程。本书所讲述的,便是一凡间少年历经磨难,逆天以求仙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