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6300000042

第42章 杂侃胶东人(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持质与秉性。胶东也不例外。笔者生在胶东,长在胶东,对胶东人有些一知半解,这里姑妄言之,诸君姑妄听之。

黄县人

秦设郡县,就有黄县(今龙口市)。秦置黄县是胶东半岛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县之一。黄县自古“境内人稠地狭,民多逐利四方”。黄县人以“勤学业,敦名义,善经营”而著称。黄县人的经商是“存在决定意识”的有力注脚,“黄县嘴子”、“黄县套子”是“形式为内容服务”的突出表现。

历史上,黄县人经商的主要地区在东北、北京。在沈阳,有“先有‘老天合’(黄县人开办的商店),后有奉天城”之说。黄县人在北京主要是开粮店。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城里人口激增,米店粮铺应运而生。黄县人经营的这些粮店大都是代客买卖,本身并不需要雄厚的资金,所讲究的一个是信用,另一个便是经商的手段,这也是黄县人“善经营”的明证。黄县人经商,沉着老练,遇变不惊,稳打稳扎,处处为营。地处齐鲁,他们又受传统的齐鲁文化影响,特别是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在“诚信经商”、

“重利更重义”等口号下,走出了一代一代的商人巨贾,成为“鲁商”的典型代表。

“逐利四方”的黄县人练就了经商的头脑,练就了能说会道的“黄县嘴子”。经商需要与人打交道,那些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闷葫芦,那些“嘴笨得像棉裤腰一样的人”,是做不了买卖的。关于“黄县嘴子”,人们比较认同的出处是,黄县人卖光板皮袄。有道是卖什么吆喝什么,黄县人边用手扑簌着毛皮边说:“你看看这毛!”没想到皮货陈旧,毛絮纷纷落下,见此情景,黄县人便翻过来拍拍皮子,嘴里说道:“你看看这皮子!”没想到皮子竟然裂开口子,正在人们普遍认为,黄县人这下可没话说的时候,没想到,黄县人竟将裂口处一掰,将碴口递到人们面前,理直气壮地说道:“你看看这碴儿!”随机应变地本事真让人叹为观止。

“黄县套子”的说法不一。有说是指经营套路有一套,有说是指待人接物讲客套。无论指哪一种,都与经商有关。无论是在生意场,还是在交际场,言辞彬彬有礼,举止文雅得体,是大多数黄县人的共性。虽然有人对黄县人的客套颇有微词,但黄县人的公关交际能力,公认是首屈一指的。黄县人能说会道的“嘴子”,讲究礼仪的“套子”,那是融化在血液里,渗透在骨子里的东西,不是什么人随便就可以学到的。在经济十分匮乏的年代,我曾在黄县人家中做客,同样是民间交往,同样的经济匮乏,一碟面酱,一棵大葱,一碗咸菜,黄县人必定切成段,切成丝,装在一个个干干净净的小盘子里,吃饭的碗筷也擦拭得一尘不染,显得精致而婉约。不像我的家乡招远,面酱盛在陶瓷碗里,大葱剥去外皮,整棵横陈盘中,显得粗狂,不修边幅。

在胶东,蓬(莱)黄(县)是一个语音体系。同样的话语,从黄县人嘴里说出来,就显得婉转悦耳。而在黄县的语音体系中,我发现,黄县话语中的一些字眼显得比较婉转。如“有没有”三个字,到了黄县人的口里则变成了“什有?”,简洁明快,而且音调上分别是一声和二声,如此读来,就显得十分的婉转和悦耳。同样的一个疑问句“有没有肉?”在黄县人那里就成了“什有由(肉)?”“什”和“肉”的卷舌音没有了,但是后两个字的三声转二声让人听起来悦耳中听。

黄县人的精细表现在各个方面。经商自不必说,就是种地,黄县人也是讲究到了极点。20世纪70年代,笔者曾在县政府机关工作,每年都要被派到农村支援“三夏”或“三秋”,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到黄县参观学习黄县人种小麦,且记住了至今难以忘怀的八个字“埂直如线,土细如面”。当我们一行人站在黄县人种的麦田边上,看到数十米、乃至上百米长的麦田埂,就像几何图上的一条直线,再低头看一看麦田里的土,真的就像过过筛子一样,一般粗细。同行的一些老庄稼把式哑口无言,只剩下竖大拇指的份儿。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经商做买买是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回家弄土块”,这是大多数农民的共识。打击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肯定让黄县人很不爽,很压抑。改革开放以来,黄县人经商做买卖,发展经济的聪明才智火山般地爆发出来,黄县人在发展经济上的大手笔、大动作接连不断,南山、丛林等企业集团在黄县大地上迅速崛起,动辄数十亿、数百亿的经济规模,每每令人叹服。最早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财政收入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真令黄县人扬眉吐气。管他“嘴子”还是“套子”,只要不昧良心不违法,又能挣到“票子”,就是好“嘴子”,好“套子”。

做自己的买卖,让别人说去吧!

掖县人

在胶东,掖县(今莱州市)人的知名度很高。掖县人以讲究谋略,富有智慧而著称。“掖县鬼子”之说在胶东几乎家喻户晓。这里所说的

“鬼子”,主要是指经商做买卖时“点子”多而言。在全国,有个“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之说,大意是说湖北人心眼多,生命力强。以笔者拙见,掖县人就是胶东半岛的“九头鸟”、“湖北佬”。

历史上,关于掖县人特点的记载,不绝于史册。《莱州府志》记载:“力于耕桑,不贱商贾,乡党岁时相会,贫富相资,有蓝田乡约之遗风”。《掖县志》写道:“凭负山海,民负鱼盐以自利……”。《元史》记载“男通鱼盐之利,女有纺绩之业,士淳朴而好经术,矜功名近颇奢”。

绵绵不绝的史实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掖县人的这些特点。

掖县人做事以讲究谋略而著称。发生于抗战初期的一件大事足以证明这一点。1938年2月初,日寇在掖县扶持成立伪政权。以郑耀南为首的共产党人发动了震惊胶东的掖县玉皇顶起义,起义队伍在兵临城下之际,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展开猛烈的政治攻势,城内人心大乱,起义指挥部又将伪县长的老母及家眷带到城下,朝城上喊话。伪县长见大势已去,遂开门投降。震惊胶东的玉皇顶起义,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拿下城防坚固的县城,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这不能不说是掖县人的真杰作、大手笔。

掖县人特别具有经济头脑。玉皇顶武装起义后,掖县成立了山东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这个人民政权刚一成立,立即着手建立自己的金融机构。1938年8月,成立了“北海银行”,总行设于掖县,在蓬莱、黄县(今龙口市)设立分行。10月,北海银行首次发行北海币,俗称“北海票”。此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北海票”在华东、华北各省抗日根据地流通,甚至在敌占区也有着很高的声誉。1947年,北海银行合并了华中银行。1948年12月1日,以北海银行、华北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现在的人们很少知道,诞生于掖县的北海银行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流通于华东解放区的“北海票”曾是人民币的先驱,那个并不起眼的北海银行,在新中国金融史上有着何等辉煌的地位!莱州人的经济头脑可见一斑。“力于耕桑,不贱商贾”,“男通鱼盐之利,……士淳朴而好经术”绝非妄言。

关于“掖县鬼子”之说,虽然没达到“地球人都知道”的程度,但在胶东乃至全国知名度相当高。关于“掖县鬼子”之说,人们比较认同的来源是掖县人买大葱的故事。说有个黄县人拉了一车大葱到集上卖,遇上了两个买大葱的掖县人。两个掖县人嘀咕一阵后,以葱白、葱叶分开来买的伎俩,结果以一斤一毛钱的价格买走了黄县人原定两毛钱一斤的大葱。黄县人事后发觉上当,慨叹:真是三个“黄县嘴子”不如一个“掖县鬼子”。故事真实与否已不可考,但是掖县人的精明,却在胶东半岛得到广泛的认可。

据记载,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珠算”概念并记载算盘样式的人叫徐岳,他是1800年前的东莱郡掖县人,被称为“珠算鼻祖”。今天,尽管计算机风靡世界,但是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在传授和普及中国的珠算。美国还将珠算纳入美国算术教育之中。早在1800年前,掖县人就发明并广泛使用算盘,可见掖县人的精打细算渊源深厚。

在人际交往中,掖县人的“鬼”颇受诟病。当然,在人际交往中,是推心置腹,还是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标准,尺度要靠自己把握,不必以他人的评价为准绳。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情,交自己的朋友,让别人说去吧。

在我接触的掖县人中,许多人似乎更喜欢人们称他们为“莱州人”,不知是因为“州”比“县”高一级,还是莱州比掖县更能摆脱“鬼子”之嫌。我想,掖县也好,莱州也罢,还是那方水土,还是那群人,不必沾沾自喜,也用不着暗自伤悲。这是我,一个非掖县人的忠告。

招远人

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的招远,山多地薄,自然条件较差。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金史·食货志》载:“金起东海……初入中夏,兵威所加,民多流亡,土多旷闲。”“太宗天会九年五月,始分遣诸路劝农之使者”,招集流亡远方者,劝其回乡安心农耕,遂取名“招远县”。《山东通志》载:“招远者,招携怀远之意也。”从历史上看,招远自古就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其民也多为因战乱而流亡他乡的苦命人。

正如清顺治十七年版的《招远县志》序中所言:“招,偏邑也。其境多山,其土瘠,其民贫,其俗敦庞而淳朴。”在胶东半岛,招远人的性格特点和民风民俗是一个类型的代表。

“招远人的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说起招远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位在招远工作多年的“县官”这样评价。实在与老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一个传说流传很广。说黄县一个地主家招聘长工,考题是腰上绑一根扁担,从大门进去就行。招远人没有想到可以侧身而过,愣是将扁担撞断后进到院子里,着实老实得有些愚笨。在现代,招远人的实在,表现在遇事不会变通,不会拐弯,多了一些死板和教条,少了一些灵活与变通。改革开放初期,招远组织一部分领导干部到南方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回来后谈感受,那些“诸侯们”似乎茅塞顿开,大谈感慨:“怪不得,人家是除了上面不让干的,都可以试,可以干;咱们是上面让干什么,咱就干什么;上面没说的,不敢想,更不敢干。”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是南方人和招远人在思想解放上的差距。

与实在有着密切联系的,是招远人的吃苦耐劳。既然招远人的老祖宗就是一些逃荒要饭的,因朝廷“招携怀远”来此开荒务农,因此,能吃大苦,肯出大力,是招远人的又一特点。

众所周知,招远出黄金。招远与黄金有着不解之缘。史料记载,宋朝即有开采,且“岁益数千两”。“金城天府”“中国金都”是招远最耀眼的名片。但是,富也黄金,穷也黄金;福也黄金,祸也黄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金矿并没给招远带来富裕和繁荣,既-

没有产生像牟二黑子那样的大地主,也没有出过像丁百万那样的大商人。这固然与体制有关,在历史上,金矿的开采权多数归国家,或由大财团经营,民间极少染指,其实也与招远人缺乏经济头脑不无关系。因此,除了冒着生命危险下矿井,出大力之外,金矿对于招远的百姓而言,益处不大,倒是环境的破坏让百姓深受其害。

久负盛名的龙口粉丝,其主要产地是招远(约占总产量的70%)。别看粉丝白生生,亮晶晶,轻飘飘,可是加工粉丝,却是个需要起五更,爬半夜,出大力,流大汗的苦营生。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在总结为什么龙口粉丝的主要产地在招远而不在龙口时,有这样一段话:“考其致盛之由”,在列举了“销路之扩大,技术之进步”等条款之外,第七条是这样记载的:“勤苦耐劳之民情。查该地农村,无日不在劳动力之总动员状态中,绝无游手好闲之人。比之其他各地,迥然不同,实为勤苦耐劳之表现……”

由于吃苦耐劳是特长,种地和当兵是招远人的强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就有3万多招远儿女光荣参军,有4000多名烈士血洒疆场,2万多民工随军支前。在这些当兵的招远人当中,一些人后来成了功勋卓著的将军,仅上将就有四位,如国防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司令刘舜尧、二炮政委隋明泰等。据不完全统计,从招远走出去的将军约有数十名(含副军职军官),有人称招远县为“将军县”,此话让招远人颇感自豪。

同类推荐
  • 文学喜欢我

    文学喜欢我

    这本书创作的时间跨度,前后长达8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真可谓匠心精神!除了《写给22岁的生日》、《学车记》是大学期间作品,其余均为大学毕业后创作。这本书中,有对大历史的梳理和思考,如《大时代·大人物·大风歌》、《月下英雄》;有对生活中苦难小人物的描写,如《神仙姑奶奶》;有对当代作家的一些评说,如《寻找余秋雨的故乡》《请把我流放到那片高粱地》;有对90后的青春回忆,如《金芒果之恋》《我的高中时代》;有旅行途中的随感,如《首尔的冬天》《巴厘岛之旅》;有对故土生活的怀念,如《文王村》……总之,这是一本精彩富饶、妙笔生花的著作!
  • 永定河畔梨花村

    永定河畔梨花村

    《永定河畔梨花村》是“浑河儿女梨乡情”系列书之一。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书,包括民间传说16篇;小说19篇,(小说中包括速写、小小说、小说、小报告文学、微型小说);散文11篇;杂文13篇,(杂文中包括小品文、寓言、杂文、抗日纪实等。本书总目录分为六大部分,即:民间传说、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诗词曲赋、民谣谚语、曲艺楹联。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浑河(永定河)岸边那个时期梨乡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无尽意

    无尽意

    作品集共分五回。分别以古代五个非常重要的时辰来命名,在古代,这五个时辰决定了每个人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章节名分别为:寅时、辰时、午时、申时、子时。
  •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一行行文字,从作者的手心溢出,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温情和善良被疼痛地唤醒;每一个文字,以固有的姿态,洞穿我们的心底;所有的词语,在一张白纸上,灿烂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热门推荐
  • 一拳之次元债主

    一拳之次元债主

    群号:1044081389“哈哈哈,老子可是龙级怪人啊!我要将人类全部杀光!”面对这样的情况,吴真强早已习以为然,熟练的从卡套中摸出一张牌。“逆回十六夜桑,你的力量,借我一用!”“炮姐的硬币,借我一用!”轰!龙级怪人,卒。
  • 快穿之主神太难缠

    快穿之主神太难缠

    小魔王棠溪天不怕地不怕,没想到因为责任碰到了让她害怕的人,可是她可是魔王哎,不能怂!某电竞大神打玩游戏后,懒懒散散的靠在椅子上,一个眼神轻飘飘地看过来,她怂了,扬起微笑“口渴了吗?还是肚子饿了?”“有点饿,想吃你。”“!!!”当她闯了祸,被她家的律师先生来认领时,她又怂了,“我,我…我错了。”律师先生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错哪了?”她苦逼着脸,“应该把他拖到没有监控的地方打才对!”“……”主神大人扶额,不行他得身体力行来教训她每个世界都很甜喔,高冷主神大人x暴力小魔王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魔莲劫世录

    魔莲劫世录

    魔莲,传说来自九天之上的荒芜之地,有着莫大威能,为世人所畏惧。一现身人间,便引起了诸多劫难,一时间诸侯割据,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国家社稷分崩离析,人民生活自是苦不堪言。
  • 穿越之姻缘节

    穿越之姻缘节

    只因格命星君写错出生时间,就要把她给送回一千年前?好吧她认命了。
  • 楼兰之巅

    楼兰之巅

    巫术的发源地,看平凡的主角如何凭借手中的巫术在无尽的蛮荒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琉雨墨染

    琉雨墨染

    龙言年间,水灾不断,妖魔横世,百姓苦不堪言。十年之后,当朝丞相夫人诞下一女。此女诞生之时,妖魔忽然消散,洪水也逐渐退去。皇帝听说以后,亲自为此女赐名为——墨染。并让墨染与太子——瑾韩定下娃娃亲,待墨染成年之时,便即刻成婚。后来墨染便按照圣旨嫁入了皇宫,开始了一段宫廷旅程……
  • 万妖枪王

    万妖枪王

    神历1958年,神界大乱,龙王陨落,妖族为奴,人族分裂,成三极分化之局而天辰大陆,名林小落的少年背着一把枪,开始了他的修炼之旅
  • 智慧推理与人生心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慧推理与人生心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慧之人更能过好这一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告诉你一些我的所思所得,不如告诉你心理学研究者是怎么思考,怎么从琳琅满目的果子中挑选、寻觅那些“智慧果”的。
  • 绝色女鬼赖上我

    绝色女鬼赖上我

    冷艳总裁女鬼?收了!清纯校花女鬼?收了!性感老师女鬼?收了!温柔医生女鬼?收了!热辣警花女鬼?收了!绝色女鬼纷纷投怀送抱,纠葛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