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300000004

第4章 原始章(1)

【原典】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张氏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点评: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译文】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解读】

“原”即根本,“原始”就是最为基础和根本的发端。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作者在这一章中重点论述了这五者与人生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道、德、仁、义、礼大体囊括了中华文明总体思想的原始理论。人生的多数内容,也基本包含于这五个字之中。

从本质上来讲,道、德、仁、义、礼是一体的,它们是一个原始本体的五个范畴的外化。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作为规范单独存在,而且,它们又有共同的精神来统筹。因此,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而又互相独立。作为同一精神的不同产物,这五者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并在不同的时候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循序渐进,以此提高修为,也就是《礼记·大学》中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以自我完善为基础,进而学会修身养性,进而治理家庭,进而治理国家,直到平定天下。当然,在真实的生活中能够这样做的人非常少。于是,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可贵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交替影响。无论是人生理想,还是人生态度,在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中都必须遵循道、德、仁、义、礼。

在黄石公看来,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些才是做人真正的根本。因为张良本身具备了这些优良的素质,黄石公才会选择他作为自己衣钵的传人。可查的历史文献上并没有记载黄石公以前是否认识张良,但是,他很可能在暗地里认真观察过张良,并通过几次实地考察之后选中了张良。

据《史记》记载:秦末,韩国少年张良为报秦国灭韩之仇,散尽家中所有财物访求刺客,命其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不幸的是,刺客失手,被生擒后触柱而死。秦始皇大怒,下令在全国通缉这起刺杀案的主谋。生死关头,张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在那里藏了起来,并结交各方豪杰,等待下一次复仇的机会。在张良隐藏的这段时间,他受到黄石公的赏识,得到了《素书》。张良凭借《素书》,成功地辅佐刘邦平定关中,并在鸿门宴中和项羽斗智斗勇,最终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张良明白卸磨杀驴的道理,及时功成身退。从他遇到黄石公那天起,张良的行动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了避免内乱,安抚开国功臣,张良使用了《素书》中“小怨不赦,大怨必生”这条计谋,成功劝说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因为张良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智慧,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后世有许多人将张良这些功绩都归功于《素书》。

俗话说:“机遇往往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张良能够得到《素书》,不仅仅因为运气,也因为他自身的能力。

一天,张良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碰到一个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非常古怪,张良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故意让自己的鞋坠落到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小子,你赶快下去给我将鞋捡上来。”张良很不高兴,但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还是耐着性子替他把鞋捡上来。老人又傲慢地说:“给我穿上。”张良本不情愿,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替他把鞋捡上来了,再给他穿上也没什么。于是就跪下将鞋给老人穿上。看到张良这般忍辱谦恭,老人非常满意,含笑而去。

没过多久,老人忽然返回对张良说:“老朽觉得你是一个可塑之才。这样吧,就在这里,五天后的清晨,你来找我。”张良觉得老者气度不凡,就说:“好。”五天后的清晨,天刚刚亮,张良就急急忙忙地赶到桥上,谁知老者已经站在桥上了。他很生气地说:“年轻人,说好与老朽相会,你为什么要迟到?”说完就拂袖而去。老人在路上边走边说:“五天后的清晨,你再来这里找我吧!”五天后,鸡刚刚打鸣的时候,张良就赶到了桥上,但是老者又赶在了他的前面。这次,老人也非常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嘱咐他说:“五天后的清晨在这里相会吧!”这次,张良吸取了教训,在半夜之前就赶到了桥上。他在桥上等了一会儿之后,老者才赶到。看到张良已经在等待自己,老人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应当如此。”说着,老者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递给张良,说:“你读了这本书,就能够做帝王的老师。再过十年,你就会辅佐一个人起兵,十三年之后,你会在济北遇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后,老人也不跟张良打招呼,飘然而去。包括张良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老者的真实姓名,就根据他的说法尊称他为黄石公。张良得到这本书后,发现它和自己以前读过的书很不一样,就日夜苦读,深得真传。秦末,狼烟四起、群雄逐鹿,张良投靠了刘邦,并辅佐他建立了大汉王朝。功成名就后,张良明哲保身,及时隐退,避免了杀身之祸。

【原典】道者,人之所蹈①,使②万物不知其所由③。

张氏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点评: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注释】

①蹈:遵循,履行。

②使:支配。

③由:缘由。

【译文】

所谓道,就是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规范和道理。它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人们却不知道之所以这样的由来。

【解读】

在我国传统哲学中,“道”是非常广阔的。经典名著《老子》里面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孕育于“道”。无论是高深莫测、漫无边际的宇宙,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言谈仪表,处处都有“道”的存在!

从宏观上来说,世间的万物都在宇宙中生存,不管是声音,还是动作,无不践行着“道”,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因此,万事万物都包含在“道”中,同时又和“道”融为一体。“道”和物的关系,就好像水与波的关系一样,水就是波,波就是水,两者一体,密不可分。

从微观上来说,“道”在人的身上是元气,元气足,人的精神就会旺盛。同时,“道”还是一种隐秘的规则和伦理道德,符合“道”,家庭美满平安,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繁荣。如果不符合,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于“道”的见解。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都只可能看到事物的一面,而不可能看到全部。那些古圣先贤们一辈子殚精竭虑,想要弄清楚“道”,最后大多是无功而返。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确是至言。

“道”是很难捉摸的,那么,《素书》中所讲的“道”究竟是什么呢?细心品读,不难发现这里说的是自然之力。什么是自然呢?关于这一点,还是老子说得好:“自然者,自然而然也。”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一样。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说一切都顺应“道”,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就像总是向着太阳的向日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没有任何雕饰。“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历来受到道家的推崇。老子认为,“自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国著名哲学家庄子对“自然”也作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在《庄子》中,他说了这么一个寓言:

一个河神搞不清楚什么是自然,就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

北海神想了想,给他打了一个比方,说:“牛马生下来的时候就有四只脚,这就是自然。等到它们渐渐长大后,人们用辔头套在马头上,又在马脚上钉上铁蹄,用缰绳穿过牛鼻孔,这就是人为。因此,不要用人为的举动去毁灭自然,不要让矫揉造作的坏毛病毁灭天性,也不要因为贫穷就去求取功名利禄,而应该谨慎地守护自然之道。这样,就算回归到了人的天性。”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自然”就是真性情、真思想。因此,“自然”又是跟虚伪相对的。在道家哲学中,“真”和“自然”的意思非常相近,甚至等同——真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真的。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然而然,与万物不争,与尘世无碍,是非常高的境界。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叫淳于髡,他性格幽默,擅长饮酒。一次,齐威王问他:“寡人听说先生你很能喝酒,那么,究竟能喝多少呢?”淳于髡说:“怎么说呢?可能喝一斗就醉了,也可能喝了一石却不醉。”齐威王问:“怎么讲?”淳于髡说:“比如说,和大王您在一起喝酒,旁边有人倒酒,后面有人站着护卫,气氛很紧张,我可能一斗都还没喝完就醉了。如果和我喝酒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在喝酒的同时,我需要分心照顾他。这样,我能喝二斗就不错了。如果有一个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朋友来找我,‘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也许能喝五六斗。倘若是很多个男女聚在一起,大家边喝边玩,这样可以喝八斗。而如果是在晚上喝酒,大家‘合尊促坐,男女同席’,烛光晚宴,温馨浪漫,席间的女人又微红香腮,脉脉含情,会令我非常兴奋,想要痛快淋漓地大醉一场,这样,即便喝上一石,也不会醉。”当自我不受到任何限制的时候,即淳于髡所说的“不醉”,便是自然的境界。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性说到底也是自然,任何包装和限制都是对人性的背叛。

【原典】德者,人之所得①,使万物各得其所欲②。

张氏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点评: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注释】

①得:获得。

②欲:欲望,想要得到的。

【译文】

所谓德,是指人们顺应自然的安排而各有所得,它支配万物,使万物的欲望得到满足。

【解读】

什么是“德”呢?《易经》这样解释——“赞助天地之化育”,而佛教则解释为“慈悲喜舍”,儒家则认为是“博施济众”。《素书》认为,“德”就是顺应自然天道,按照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去追求自己想得到的,并不违背自然的东西。

“道”统领一切,引导一切,孕育一切,却又无影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头脑和意识去感知。在黄石公看来,“德”就是“道”的载体,“道”的体现,是我们感知“道”之后所采取和进行的行为。因此,“德”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和感知“道”。

人生而有欲望,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追求,譬如金钱、权力、名声、地位、美食、美人、爱情等。然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些欲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在黄石公看来,这是因为人们的德行不够。一个人只要德行上的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真真正正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懂得节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就会取得成功。

黄石公认为,所谓“德”,就是对“道”的实践。《尚书》中说:“在身为德,施之曰行。”什么意思呢?“在身”可以解释为“道”,“施之”也是暗指“道”。“道”存在于身上,就要去施行。可以说,后来形成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都是在此基础上延伸的。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看来,“德”就是发自内心地坚持真理。因此,他会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那些没有自我原则和坚定立场的人就好像德的窃贼。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没有坚定的立场,就会离真理很远。同时,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但要有“德”,更重要的是去做,去实践。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书稿分为“历史背景”“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六部分,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写作背景、重点内容、主要观点、重要影响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脉络,通过专家层面的特色解读,把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理论作品,把深奥的理论诠释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有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以经典体现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共三章,分别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写作原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的重大意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墨韵三闲

    墨韵三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自己所学习、所经历、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与其延伸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也算是作者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和学习他人收获的小结。其中涉及对事物的看法、对自身的修炼、对心态的控制等。对年轻人思考人生提供了参考。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神异录之恶魔之眼

    神异录之恶魔之眼

    传说上古时期,有奇人著《神异录》。收录东西方大陆上各种超强且奇异的武器,苍天帝剑,九天龙魂枪,鬼王盾,死神的审判之火,上帝之手,恶魔之眼等。若得之,必将称霸天下。几千年后,这些武器出现在现代都市,会引发怎样的腥风血雨。
  • 都市星辰修仙者

    都市星辰修仙者

    浩瀚宇宙.......叶星造暗算后坠落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地球前世百般羞辱今世将由我一人主宰
  • 我们可不可以不将就

    我们可不可以不将就

    人生,是该认命,将就凑合一辈子人生,还是该努力,活出一片自由天两个好闺蜜,两种不同人生,却面临相同的境地该何去何从?
  • 我家女主每天都在换位面

    我家女主每天都在换位面

    某天早上醒来,神奈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成为了童话故事里的女巫。神奈:“……”又是某个不知名的早晨,神奈睁开眼发现,自己所在的环境又变了!神奈:“……”\@_\@再在某个清新的清晨,神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穿越了。神奈:“……”-_-这一次极其淡定……个鬼啊!(╯‵□′)╯︵┴─┴为什么每天早晨醒来都发现自己魂穿异界啊摔!#我家女主每天都在换位面怎么破?# 【练笔文练笔文练笔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作者苦逼学习中,为了保持手感才决定写文,所以更新也可能不定时掉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之恶魔降世

    异世之恶魔降世

    是冷酷的魔王还是喜欢男人的基佬?郑娅横插一脚又会惹出什么乱子?在此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没封面的赶快去领取!http://www.mx-fm.com
  • 请你陪我走花路

    请你陪我走花路

    各自走花路,顶峰相见……五年前,我是随时都会被换下来的练习生,顾莫言是拿着一把吉他的落魄小歌手,出租房里的约定,我们再拼一把吧!五年后,银色鱼尾裙的颜彦终于见到了顾莫言,那天的他,一身西装,格外俊朗。“男团发起人颜彦,很荣幸见到你。”“顾导师,你的新歌真的很好听。”
  • 如他信仰的爱

    如他信仰的爱

    以为她是傻白甜,不想是真性情御姐,窥得见离魂,守得住道义,身无缚鸡之力,感情却手到擒来,撩得男神心绪跌宕起伏,以之为爱情信仰。御姐男神携手探案,火花四溅,关键时刻献真章,信守担当,终成正果!
  • 穿越异世:何处是归路

    穿越异世:何处是归路

    再次醒来已身处异世,强者为尊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扶摇直上追寻力量,还是沦落尘世甘为凡人。是拼尽全力博一回,还是安于现状泯于众人矣。她的归处又是在何方呢
  • 天使的笑颜

    天使的笑颜

    从飞机上下来不久,天钥就出现了,拉着我去了本市最有名气、同时也是我的地盘的天堂鸟酒店,说是要庆祝我四年后的“重生”。在路上他不停讲话,提起我“抛下一众朋友兼下属和公司”跑去国外独自happy时,那满眼的幽怨,配上他可爱白嫩的正太脸,我简直要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