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300000005

第5章 原始章(2)

在《论语·为政》篇里面,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统治者如果有德行,施行仁政,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始终照耀着大地,并得到人们的拥戴。孔子又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能够将一件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就意味着德行几近完美。孔子虽然主张维持有尊卑秩序的等级社会,但是不希望统治者过分残暴,危害和谐安定的局面,所以他说对于普通平民要“道之以德”。所谓“道”在这里是指引导,意思是说统治者要用仁者的气度来为人处世。孔子认为,对人应该宽容和气。即便是某个人忘恩负义地对待你,你也不能有成见,要用公平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所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心中有德行,就应该关注老弱,扶危济困。在《论语·里仁》篇里面,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即君子心中想到的大多是如何去施行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而小人们心中只会考虑如何扩张地盘,得到好处,满足自己低俗的欲望。君子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自己身边的人,而小人就只会想到自己,自私自利。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这种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德行的人,应该敢于担当。

孔子理念中的德,已经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即要求人们不但要明白什么是“德”,而且要时时约束规范自己,努力做到。

【原典】仁①者,人之所亲,有慈惠②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张氏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点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注释】

①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等内容。

②慈惠:慈爱仁惠。

【译文】

仁是大家都亲近和重视的。一个人只要有恻隐之心,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心中就会有“仁”的理念。

【解读】

在儒家思想中,“仁”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孔子看来,一个称得上君子的人,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等优点。在这些众多的优点中,“仁”是首要的。孔子说:“仁者,爱人。”也就是说,“仁”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但是它的核心是爱人。从“仁”这个字的构成上来看,它由“人”和“二”组成。《说文解字》里面说,这表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爱护、帮助。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理。

“仁”不仅包括关心和爱护他人,还意味着不应该干涉别人,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别人的身上。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自己不想得到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其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己所欲,不强加于人”,不要因为自己喜欢某种东西,或者某种理念,就认为它很好,没有缺陷,从而强加给别人,让别人也喜欢和尊崇。

“仁”一般表现为宽容慈爱、真诚自然、恭敬谦让等具体的美好的品格。一个人的心中应该有“仁”的力量,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那些真正具有仁德之心的君主,从来不刻意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子民,但让人们都很尊敬和亲近他。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位使臣到梁国去拜访,梁武帝亲切地接见了他。梁武帝崇信佛教,经常喜欢向别人展示他的仁慈。他邀请使者跟他去御花园里游玩。行走到放生池的时候,梁武帝问他:“你们国家也有放生池吗?”使者微笑着回答:“没有。我们国家从来不把鱼捉起来,因此也不放生。”梁武帝听了之后非常惭愧。一个心中有“仁”的人,从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而它们会像兰花一样,不知不觉之中沁人心脾,惹人喜爱。

“仁”也是我国哲学史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它也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对话的《论语》中,“仁”字一共出现了109次。可以说,每一句话里的立论角度都不同,因此内涵非常丰富。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仁”进行了多层次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仁”的一个部分。一次,颜渊问他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约束和节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让自己做的事情都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颜渊接着问,自己想要“克己复礼”,具体应该怎么来做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达到仁的境界,必须在视、听、言、动等各个方面都符合礼的要求。

第二,孔子认为“仁者爱人”。樊迟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也没什么高深的,就是爱人。”又说“仁者莫大于爱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爱人”是仁者的基本精神。

第三,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自己成功了,取得成就了还不算,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仁者要有一种达观的,同时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心态。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第四,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和做人的根本。他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五,孔子将“仁”当作人应该必须维护的最高原则。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追求仁的时候不应该向外,而应该向着自己的内心,等到自己内心真正净化了,能够遵守礼仪了,距离仁的境界就不远了。

【原典】义①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张氏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点评: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注释】

①义:正义,义气。

【译文】

义是人们都认可的某一种道德观念。人们可以将它作为某种社会规范,用它来奖善罚恶,从而以此建功立业。

【解读】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义”看成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行事适宜,符合伦理道德。在日常生活中,某个人帮助我们,即使有危险也不退缩,事后,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真讲义气。讲义气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护和拥戴。

中国人对“义”的理解非常宽泛,因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时候,这些说法之间还互相矛盾。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看到“大义灭亲”这样的词语,也会在电视或者书籍上看到类似的事件。这其中的“义”就是非常值得玩味的。还比如,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庭,或者是家乡的利益,出卖了国家利益。从家乡人的角度上来讲,他够义气;但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他背信弃义。因此,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够义气的时候,我们需要拥有辩证的眼光。

儒家伦理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孔子将“仁”看得很高,而孟子则重视“义”,即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所谓成仁取义。孟子非常重视义,甚至将它提升到与仁对等的地位。孟子认为,“义”是人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品质。“义”可以提高人们的境界和修养,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让社会和谐安定。

“义”贯穿了孟子思想的始终。在名篇《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我都爱吃。当我不可能同时得到它们,必须有所取舍的时候,我会选择熊掌而放弃鱼,因为熊掌比鱼名贵。接着,孟子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想要活着,同时,我也需要义。当两者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的时候,我会放弃生命,而选择义。这便是“舍生取义”的由来。可见,“义”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据着至高的地位。

那么,孟子为什么这么重视“义”呢?这和孔子重视“仁”的理念有冲突吗?其实,孟子“义”的思想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延续。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说“仁者,爱人。”怎么“爱人”呢?自然是要去关心和帮助别人。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义气。因此,“义”其实是对“仁”的实践。

【原典】礼者,人之所履①,夙兴夜寐,以成人伦②之序。

张氏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点评: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注释】

①履:身体力行。

②人伦: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一般包含君臣、父子、夫妻、长幼、兄弟等内容。

【译文】

礼,是需要人们身体力行去做的。礼存在于人们早起晚睡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

【解读】

在我国,“礼”常常和“法”联在一起,合称礼法。从可查的文献来看,周公制作了礼,周代的人们都会自发地遵守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到了春秋时期,孔子解释了人们守礼的原因。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认可礼,是出于感情。比如说,按照周代礼制,父母去世之后,子女要守孝三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这是因为,我们出生之后,父母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要等到三岁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下地行走。因此,遵守礼制,就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

那么,“礼”为什么要跟“法”联系在一起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懂什么是法。简单地说,法就是规则。法和普通的规则不一样,因为它具有强制性。一些人不遵守礼制,做出有违礼制的事情,就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这个时候,人们就只能动用“法”来对他进行约束。因此,“法”是用来维护“礼”的。古老的中国其实是一个礼法制的社会。

孔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主张,叫作“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就是人要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欲望,让自己一举一动都符合礼制。符合什么样的礼制呢?在孔子看来,自然只能是周代的礼制。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心也。”周代的礼制沿袭了****两代礼制的优点,非常全面,可以作为范本来借鉴。他又感叹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朝借鉴了****两代的礼仪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周代礼制,是多么丰富和完备!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社会动荡不安。孔子认为,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和谐稳定的,这种诸侯并起的局面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孔子这种主张并不是简单的复古,因为“礼”在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秩序。明朝大儒吕坤曾这样说:“世间千种人,万般物,百样事,各有分量,各有差等,只各安其位,而无一毫拂戾不安之意,这便是太平。”可见,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是有等级的和谐社会。儒家虽然也有“大同社会”的理想,但那毕竟遥不可及。

秦朝末年,烽烟四起。在遍布全国的起义军队中,以刘邦和项羽的实力最为强大。在张良和韩信等名臣良将的辅佐下,刘邦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很看不起儒生,甚至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以示侮辱。一个大臣说,陛下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儒生呢?刘邦说,我的天下是从马上得来的。大臣笑着说,马上得天下,你能在马上治天下吗?陛下想要让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得到儒生们的帮助。后来,正是在儒生们的帮助下,刘邦建立了汉代的礼制。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一个儒生说:“帽子再破,要戴在头上;鞋子再新,要穿在脚上,这就是尊卑有别。”这样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原典】夫欲为人之本①,不可无一焉。

张氏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点评: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注释】

①本:根本。

【译文】

想要修身立业,就一定要遵守道、德、仁、义、礼这五项根本准则,缺一不可。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在当代英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哈维、卡利尼科斯、施韦卡特、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罗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逊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比较系统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伦理思想维度在当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拓展。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热门推荐
  • 倾天妖少

    倾天妖少

    吴宇张开双手悲天悯人道:“地球的漂亮妹子和外星球的妹子都交给我吧!”欧尼托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来吧!我顶得住!靠,哪个混蛋打我脸的……且看一名身世迷离的少年在这波澜壮阔的星空下演绎出自己的传奇!让敌人明白‘妖’不是妖怪的意思,而是自己让人绝望的力量便为……妖!!
  • 全球进入异世界

    全球进入异世界

    百万线阵营围攻黑熊精。妖族七大圣,攻伐大雷音寺。江东孙吴,有了华山派,灵鹫宫,逍遥派,少林派,无数强者相助。黄巾之乱中,天下会雄霸,以绝世武功三分归元气相助张角,阻拦36路诸侯。这是一个,无数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一起的大融合世界。赵山为了变强,修炼了葵花宝典,为了恢复自己的身体,决定修炼一本绝世功法。可是赵山一看功法修炼的条件,傻眼了。自己今后,岂不是要跟天下各路诸侯为敌……
  • 全世界都遮住了你的光

    全世界都遮住了你的光

    【离经叛道摇滚歌手vs温润如玉呼吸科医生】盛极全世界的摇滚歌手宋嘉笙一夜之间,风评恶劣,割腕自杀,原因竟是……
  • 一世永殇

    一世永殇

    神高高在上,俯视芸芸众生,然而有一日,那一人劈开苍穹,斩落神灵,神血洒满大地,众生才发现神也会伤亦能灭……
  • 重生成为大佬得不到的女配

    重生成为大佬得不到的女配

    顾舒宁重生了之后,本以为自己是个小米虫,万万没想到,自己肩上有那么重的任务。又回到了上一世任劳任怨的体质,随随便便一做,都被人争相追捧。
  • 重生异能娇妻:国民女神,别黑化

    重生异能娇妻:国民女神,别黑化

    重生前,因错信渣姐,名声尽毁,背负三年杀人犯骂名,成为白痴三年,重生后,她手撕渣姐,吊打渣男,狠虐白莲,成为万千网友们心中的国民女神当女神马甲被扒后,全国震惊,什么?电竞大神是她?国名女神是她?黑客大神是她?绝世神医也是她?就连那个冰冷无情的男人,也是她的……网友们表示,女神,你到底还有多少个马甲,没有被扒?某女慵懒的躺在沙发回答:“还剩一个,那便是墨景琛的妻子,墨太太——”
  • 月下独酌桃夭城

    月下独酌桃夭城

    花下月城,京中美人。兮笑颜倾,公子勿尘.烟花刹那,繁华落尽.笛笙三里,谁人懂之.【古风宠文,《家有调皮小王妃》己改《花开花落夜笙离》】
  • 断断续续的随笔

    断断续续的随笔

    我不理解网文的世界,亦如网文不理解我。虚幻的世界随时可以拔地而起,真实的你我却从此不见
  • 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凰图霸业

    凰图霸业

    “舍下万千欲念,但求一事能成!”——这是乱世女枭雄的雄心与坚守!“醉枕河山朝天阙,且共携戈来相会!”——这是绝世霸王的千古豪言!“青衫盈贵绝风采,智深如海算天下!”——这是青翼冥候的惊世批语!乱世凰图,争霸开启;东现反骨,西出霸王;试看命定对手,如何相爱相杀?女子乃人间卑物?不配露面,不配登堂,不配当官?且看勇探敌窝反骨女,如何砸国王、玩疯癫、舌灿莲花,让三千腐儒,哑口无言;让西方权贵,折腰拜服!天子诏下,她绝情回东,摇身一变成女王,与曾生情愫的对手,百万铁骑争天下!一山可容二虎乎?一天可生双日乎?战场百万军相对,他竟一心息战,愿以江山换她一世相伴。可她却偏偏野心王图,一心独占……她拒世间情爱于门外,一生只求做好一件事,该是何等的智慧与决绝?可——无数夭矫男子,欲哭无泪:我宁愿你贪心一点……卿可闻,笙箫一曲,逆音杀伐;奏一曲我君临天下,抚一律你十里桃花!也许,当日迦斯王宫一曲杀音相和,便决定了你我今日之局!天下至尊,究竟是她的凰图,还是他的霸业?恐怕,只在于你我心中——美人与江山,孰轻孰重!?天命使然,东西婚盟。她却在婚典之日,为救竹马不惜伤身断臂……人人都道情伤人,最畏情伤终为伤。天地日月,青山长河;醉饮飞雪,叹情何续?——且观惊心动魄,尽在《凰图霸业》!片场一:为图霸业除天敌,女主摇身一变,化作平凡女郎,只身入敌国。咦?她砸了他脑袋,可他却颁布了个“女官选拔制”,还让她来当女官?当就当,且看做奸细的反骨女王,如何在西方老对头的眼皮底下,玩儿的风生水起!等等,国王陛下,为毛每次召见微臣前来,都要摸一摸微臣的小手呢?请问您究竟选的是女官还是妃子?可任她如何机关算尽,都没有算到,前来密探的她,却偏偏对他动心动情!“回国之后,做寡人王后,可好?”夭矫绝世的西方霸王,却对着易容平凡女郎的她,说出了迦斯女郎们梦寐以求的话。片场二:“寡人与卿,一雄一雌,实乃天地难见之佳偶,人间无双之绝配。女王何不以江山为嫁,与寡人为后,东西相并,阴阳相合。共治神州,岂不美哉?”乱世沉浮,争霸开启;西方霸王却与东方女王一封求婚函。反骨女王当场将求婚函揉成碎末,七窍生烟——为后……你丫的给姐做王夫还差不多!翌日,东西战场上,东方百万联军执枪对西军,喊声直震九云天:“霸王慕孤,孤甚感之,何不以江山为聘,倾国入赘?”某霸王脸变猪肝。于是,东西第N次开战……古今善恶谁能断,千秋功过后人评。试看今日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