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55000000104

第104章 初二这一日

金陵的夜总是迷人的,但美好的东西也总是消失的很快。

去茶楼里寻了听了一宿说书的阿赵,只瞧他面前桌子上的瓜子壳堆积成了一座小山,拍他肩膀时,阿赵不耐烦地耸了耸肩,继续聚精会神地听着。

李从恪长叹一口气,又拍了拍阿赵的肩膀,并开口说道“走啦!”

之后……

嗯,没有之后了,阿赵像只惊起的兔子一样,一脸惊愕,灰溜溜地在众人注视之下起了身,跟着自家主子出了茶楼。

其实,现在不早了,要不然,阿赵剥的瓜子壳也不会码成一座小山状,说起来,李从恪也真是佩服,阿赵竟然真的在这茶楼里听了一夜的书,喝着免费的茶水,唯一的消费就是买了一大袋极为便宜的原味瓜子。

其实对于阿赵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是旁人羡慕不来的,或许说出去,王府里同样的随从,小厮,护卫是极为羡慕的,像他们这样的,早已经卖身给了齐王府,一辈子做牛做马都要在齐王府里过活,做着最多的活,拿着最少的工钱,即使有钱,可若王府不同意,他们也不得出去寻乐。

这样失去自由,在这个时代是常态,若主家仁慈些还好些,可若主家是些险恶人家,府里最低下的人如活在深渊,巴不得早日投胎。

阿赵就听说过很多其他府邸里的,最为险恶,最让人咬牙切齿的事情。他庆幸,身在齐王府,庆幸有了阿娣这般的主母,或是阿娣早年间在世俗中生活,见多了穷苦,便待着王府的下人不似其他府邸,阿赵一个驾车的随从,才能逍遥一夜,且不受责罚。

玩了一夜,阿娣比来时,精神不济了一些,也是,换作是谁,也会像阿娣一般,看上去很累的样子。

三人在路边寻了一小摊,喝了碗甜汤,就准备回府了,回府之后,免不了受守了一夜嬷嬷们的教训,可是,谁在乎呢!

阿娣在乎吗?或许回去倒头就睡了!

李从恪在乎吗?想是那些嬷嬷没有胆子教训。

阿赵在乎吗?有回去炫耀的资本与同伴说,挨嬷嬷们一顿骂,似也值了。

马车悠悠地转起,车厢里,阿娣已经倒在李从恪的身上睡着了,李从恪温柔地扶着阿娣,叫阿赵驾车慢些。

阿赵架着马车,走在路上,很慢很慢,他瞧见了远方升起的朝阳,迎着他那一张一夜未睡,笑嘻嘻的脸庞。

朝阳将马车的影子拉得很长,人还不是很多,金陵城正在轮换,从夜晚重新回到白日。

…………

十一月初二,这一天朝会之上,有一件大事发生了,原刑部侍郎吴有道调任兵部,任兵部侍郎,此调任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虽是平级调任,可兵部侍郎在新宋入蜀的这个节骨眼上换任,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

朝会结束之后,此议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有传言,这调任不是燕王的意思,而是皇帝李璟的意思,李璟为什么要调一个吴有道去兵部呢?吴有道到底是谁的人?

迷雾重重,都要归结于一个人物,吴有道,说起来也甚是诧异,三个月前,这人还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撰,是朝中最不起眼的人物,受李景达赏识,前往刑部,一步登天,任刑部侍郎,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得罪了金陵不少的权贵人家,本来,众人以为吴有道是李景达的人,可今日,吴有道突然调至兵部,兵部一直是皇帝李璟最为看重的一部,能进入兵部的,想必皇帝李璟是极为信任此人的,这人是李璟的人吗?

挖墙角吗?

众人有些疑问,他们可不会傻到相信李景达会甘心在李璟臂下生活一辈子,李景达的复出,给了十几年前那场金陵夺嫡乱战一个交代,他,李景达可没认输。

十一月初二这一日以前,众人原以为吴有道是李景达的人,要不然吴有道也不会官至刑部侍郎,要不然李景达也不会放心将一部职权全部放给吴有道,可今日算是怎么回事?

李璟挖了李景达的墙角吗?

李景达又输了吗?现在看来,是这个样子的,吴有道本来就是李璟的人,只是假惺惺地在李景达身边待上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自然会回到李璟翼下。

想必吴有道是拿捏住了李景达的什么把柄,所以今日,李景达对于吴有道调任才没有任何异议,并心甘情愿地放吴有道走,回到李璟身边。同样,吴有道必是将这些把柄呈给了李璟,因为昨日吴有道进宫了,进宫去见了李璟,这下,一切都水落石出了,众人感叹,论起计谋,皇帝李璟永远都要胜过李景达。

先用计将吴有道送到李景达身边,李景达看见了吴有道的才能,并详详细细地调查了吴有道的出身,觉得没有问题之后,将其揽在麾下,可孰不知吴有道本就是皇帝的一颗棋子,吴有道在李景达身边做事,自然能接触到一些隐秘之事,待时机成熟,将李景达最不愿让人知道的呈给皇帝李璟。

李璟高兴,既是拿捏住了李景达的把柄,那也不需要吴有道在屈身了,便下令调任,李景达的把柄被捏在李璟手上,自认为已经输了,倒也不发抗了。

最后,笑着的依旧是李璟,这个世上心思最为缜密的帝王。

…………

“帝王之心啊!真是难测!”

当苏老先生对李从嘉说出这句话时,已经是初二这一日下午的酉时了,因是到了下半年的缘故,酉时,金陵已经渐渐日头西落了。

这个时候,苏老先生方才像是刚睡醒了缘故,喝着李双双煮的青梅醒酒汤,发出一声感叹。

李从嘉一时有些迷糊,不知道老先生为什么发出这种感叹,伸着脖子问道“老先生又听到什么流言了?”

“你还不知道?”苏老先生瞥了李从嘉一眼,朝会时的流言现如今在金陵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自己也是晌午起来时,听苏堪那小子说的,如今见到李从嘉,才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没想着李从嘉竟然不知道这件事情。

要说李从嘉还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初二这一日过的极为平淡,就晌午起来吃了些午饭,接着便是看书,写字,一直等到老先生酉时过来。期间,也未曾听到旁人说什么关于吴有道调任的事情,直到老先生叹了一句,李从嘉方才知觉,似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瞧着李从嘉倒也不是说谎的样子,老先生搁下手中青梅酸汤,前前后后将此事与李从嘉说了一遍,当然,意思大差不差,可情节就与真实发生的有些出入,不过这都不太重要。

“果真?”

“吴有道调任?”

“怎么会这么快!”李从嘉有些不可思议,转而歪头笑了笑。

“你早就知道吴有道会调任?”现下,倒是老先生有疑问了,听这话茬,李从嘉是早就知道吴有道会调任,只是似是比他想的要快些。

“是的,不过先生不必知道这些事情了,我们说些其他的吧!”

“嗯……好吧!”老先生觉得其中有些猫腻,不过李从嘉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也倒是不好再追问下去,毕竟,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知道太多,并无益处。

“你小心些,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老先生好心提醒道。

“先生知道了?”

“大概猜出了一些……好了,我们说些其他的吧!”

老先生也并不是什么糊涂之人,相反,脑子好使的很,被李从嘉算计了几次,脑瓜子就愈发好使了,偏偏这个时候,吴有道调任,这其中必定不是坊间流传的那样,李从嘉一定在密谋一个大计划。

二人相视一笑,举起手中的碗,碰了一下,和聪明人相处,一切都是很舒适的,老先生不问,李从嘉也不说,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

“先生自长安的送来的书怎么还没到啊?”李从嘉问道,按理说,自长安运过来的那些书早就该到了,更何况,运书的也必定是受新宋皇帝差遣,一路上倒也没人敢拦,应是畅通无阻才对。

李从嘉自长安回来之时,就已经知道了新宋皇帝答应运送书籍到金陵,这两个半月的时间,再怎么耽搁,也该到了啊!也不至于拖到今日啊!

“不是有消息说新宋入蜀了吗?应是路上有所耽搁,不过也好,隔壁院子还没收拾出来,晚些也好!”一心想要重修唐书的老先生倒不是很着急,一来是买了吴有道的院子,这几日的功夫正在收拾,还得好几日的功夫,要不然,书到了,连个存放的地方都没有,那岂不是白白让旁人笑话吗?这二来兴许是路上耽搁了,新宋入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新宋怕是早就进入到了战时状态,这迟些倒也在理。

“先生一人修唐书,会不会太累了些啊?要不要找人帮忙啊?”

“你不会想推荐你自己吧?”

“不是,我推荐我家李双双,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和先生一样,重修唐书她帮的上忙!”

对于李双双过目不忘的本领,老先生是有所耳闻的,大多是听那些平安县衙的衙差们说的,几个汉子闲来无事,都说李双双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信者,非要和李双双打赌,每一次都输得哭天喊地的。

“哦……我想起来了,你刚搬来的时候,还求我收李双双做个关门弟子,不会也是因为她这过目不忘的本领吧?”老先生突然想起了两个月前的一些事情,和如今联系在一起,倒也有迹可循。

“她确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当初,还没等着我说出口,先生就给拒绝了!”

“那现在呢?怎么不求着我收李双双做个关门弟子了,这可不像你啊!”

老先生对于李从嘉的性子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人有些腹黑,已经决定的事情,无论何种手段,他总是会去做的,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而对于李从嘉来说,当初要老先生收李双双为弟子,只是想着以后自己在金陵做事,难免出个什么意外,提前为李双双找个靠山,也是为了李双双好,可后来,李从嘉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提要老先生收李双双为关门弟子了,倒也不是老先生如今护不了人周全,具体什么原因,李从嘉也说不上来。

同类推荐
  • 天墓传

    天墓传

    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起于何处?当我们站在今天的岁月长河中遥看浩浩历史,却发现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太多。当今天的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成长为巨人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我们是站在了先祖的肩上看世界!请不要把所有不知道和未解的谜都叫做“迷信”,当考古的大门一点一点的向人们敞开时,现代的我们也许才会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 淮南鸿烈传

    淮南鸿烈传

    淮南王就是那个炼丹的淮南王刘安,不过炼丹是幌头,修书和造反是主业。《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是他组织人写的传世名著。门下客卿八千,道、法、儒各家高手云集。玩家将扮演淮南王刘安的女儿——刘陵。师从身怀异术的八公学艺,在朝堂大臣、各国王侯间一力周旋。还要提防一心想把刘陵□□成趁手兵器的腹黑美男子:淮南小山。且看刘陵能否玩转西汉武帝一朝,乱世逢生,改写团灭命运。携琴载酒,一匡天下!笔者燕策三,历史系毕业,用最严谨的历史考证,最立体的历史人物还原,做最好玩的历史游戏。欢迎考据党留言切磋。
  • 十恶苍途

    十恶苍途

    只闻善恶终有报,可何时时辰才到?独孤双煞震江湖,三怪四鬼山河啸!
  • 战国霸主之硝烟

    战国霸主之硝烟

    一场战争成就天下霸主!一场离别锻造天下第一!这是一个新的战国时代!战国天下!神秘黄沙之国遗子楼越为复故国,力斗群雄,掀开新的战国天下!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热门推荐
  • 震岳纪

    震岳纪

    2255年,外域行星坠入地球,由于外域行星星体能量特殊,地球受外域行星能量层影响,生命物种出现了能力进化,人类出现了能力者,同时外星生物进入了地球欲战领地球。浩劫由此开始,于是从荒野中走出了一位少年……
  • 最强战龙

    最强战龙

    冷逸,战场上威猛无匹的王者。回归都市之后,在这钢铁丛林的战场上,他依然是无可匹敌王者。风起云涌,四方博弈,是龙终归要翱翔天空,傲视天下,演绎战龙传奇。
  • 从零开始的学院生活

    从零开始的学院生活

    本小说属于纯架空小说,不具有任何的政治色彩,里面出现的国家种族都属于剧情需要,不要将它与现实结合起来,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男猪脚陈浩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场奇妙的相遇却改变了他,陈浩打架被开除后,来到了一所新的学院,当陈浩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所学院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 擦身不过

    擦身不过

    用一笔名为替身的交易,换一场重度沦陷的爱情。多年之后的某一天,她一把抱住顾亦铭的胳膊,眨巴着眼睛看着他。“我一直很好奇啊,当时你为什么会选择和我在一起?”顾亦铭故作深思地想了半晌,笑着搂上了妻子的腰。“大概是因为……你比较好骗?”这就是一个替身雇员把闷骚雇主诱惑到服服帖帖的故事。
  • 六道之神兵逐鹿

    六道之神兵逐鹿

    众神之战,天地崩殂,生灵趋向灭绝,天道不忍,降生13神兵,以求安息......
  • 王豆豆的二元一次方程式

    王豆豆的二元一次方程式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年少不轻狂,非著名影视剧观众王逗逗的前半生来了
  • 我有好多小星星

    我有好多小星星

    有人睡觉几分钟,有人睡觉几个小时,还有人睡觉睡一天,而乔岚就厉害了。她睡醒后,家都没了。之后,她被带到了星际中赫赫有名的家族,莫名多了一个霸气侧漏(不是)的哥哥,被迫去上幼儿园……虽然她期间经历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但是总体还是顺利的。只是过程中小小的结了个婚。每次吵架都会收到一堆小星星。她觉得,等到她老了,可能有半个星际都是她的了。阿巴阿巴星际智障×莫名拯救星际的大佬乔岚×陆敬
  • 异世之大武侠系统

    异世之大武侠系统

    好似是宿命的穿越。来到这个华夏大陆的高武世界。似是一步步引导的系统任务。神奇的系统小镇,首次教他武功的田伯光。看守藏经阁的扫地僧,位于藏经阁第十层的达摩祖师。生无可恋只知道醉酒的令狐冲。生活在小镇普通民房内的郭靖与黄蓉,以及总是不经意间见到的五绝。立于高山之巅的无上宗师令东来。总是在湖边垂钓的覆雨剑浪翻云。雄霸竟然是小镇衙门的官员,手下还聚集着四大名捕,那么风云又在哪里。客栈老板无名,医馆老板胡青牛,奇门坊的老板朱停,百丈通天塔之上更有金色佛头的救世之人。这个小镇只有这些么,不应有尽有,当然更不能缺少的是江湖的儿女情长与残酷杀戮。企鹅群,号:1‘6’2‘7’4‘7’5‘2’8欢迎任何人加入。
  • 江少你老婆太甜了叭

    江少你老婆太甜了叭

    楼夏被家族逼迫,嫁给了六十岁的老头子,婚后,她盯着结婚证上那年轻俊美的男人,一脸懵逼,谁能告诉她,这货是谁?嫁人前的楼夏,目标是挣钱,挣大把的钱,然后养自家狗子。嫁人后的楼夏,目标是挣钱,花钱,努力挣钱,努力花钱,然后养江大少。多金腹黑江大少凑上去,浅浅一笑:“夫人,吃个饭?”楼夏埋头算账,无视江大少盛世美颜,头也不抬:“没空,忙着呢。”人说江大少瞎了眼,品味太差,楼夏无耻不要脸,有哪点他看上的?江大少淡定:“就是瞎了眼的看上了她的无耻不要脸。”
  • 我承认我最怕天黑

    我承认我最怕天黑

    《我承认我最怕天黑》发表于《牡丹》2004年第4期,后又被《小说选刊》2004年第9期转载。小说的题材是关于爱情的,反映了现代女性对情感与欲望高度统一的爱情的执着追求。小说的深刻性在于,并不停留于爱情失意层面,而揭示出一个可怕的社会问题:因为执着而对爱情绝望的现代女性,放弃了对“情”的追求,不再期望从所爱的人那里获得欲望的满足,不再怕天黑。这篇小说只是该书里的其中一篇而已。这是本中篇小说集。作者乔叶曾出版过多部文学作品,且还多次获得文学大奖,在我国文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本书为其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