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5600000004

第4章 忧国恤民(2)

◎文苑拾萃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姚少师放粮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苏轼

姚广孝(1335—1418年),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说他:“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于径山从愚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

姚广孝少年时期就已出家为僧,法名道衍。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高僧被召,随燕王朱棣赴北平(今北京),从此成为燕王朱棣的亲信谋士,帮助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登极,名列“靖难”第一功臣。但因他的出家人身份,初未还俗,只任僧录司左善世,掌管佛教事务。

永乐二年四月,明成祖朱棣特下诏谕,赐敕他为太子少师,为其复姚姓,赐名广孝。从此,他才由道衍和尚一变而成为太子少师姚广孝。

明永乐二年(1404年)五月的一天,浓墨般的乌云伴着滚滚的雷声遮盖了江南水乡,随着便是瓢泼大雨从天空倾泻下来。转眼之间,水天浑为一色,一切都被笼罩在大雨之中。

雨不停地下着,乌云仿佛被定在了空中,尽情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躲在村舍中的人们骇然无措了,他们纷纷跑出家门,来到田间,望着一片汪洋,望着黑沉沉的天空,不由感到一阵恐惧—— 一场灾难即将来临。

明朝嘉靖年间修的《吴江县志》中,把这场水灾记到了《灾异》类中:永乐二年五月大雨,田禾尽没。儿女辈呼父母索食。男妇壮者,相率以糠杂菱、荬、藻、荇食之。老幼入城行乞,实在没有活命办法的,只有投河自尽。

这场大水灾波及苏、松、嘉、湖、杭五府,而这五府正是江南最富庶的产粮区。

六月,朝廷得到地方官府的灾情报告,明成祖立即决定对灾区开仓赈济。在下诏赈灾的同时,他考虑选派一名得力的官员前往灾区主持赈济之事,而他几乎毫不犹豫地选定了新任的太子少师姚广孝。

得到成祖的诏令,姚广孝立即动身,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一个当年托钵的游僧,如今却是衣锦还乡的钦差大臣。但是,昨天他“威声赫赫,车徒甚盛”奉旨离京,今日看到的却是故乡水灾的惨景。望着那些垂死挣扎的灾民和到处可见的弃尸,他震惊了。这次回乡对姚广孝来说,绝不仅仅是荣耀,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

从苏州到松江(今属上海),从杭州到嘉兴,姚广孝奔走于各府县之间。他要督促各地官府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帮助他们渡灾,还要同地方官员核计免税。对于如实报灾,认真赈济的地方官员,姚广孝给予表彰支持;对于以淹报稔,一味催办租赋的地方官员,姚广孝查实后均予责罚。

这位70岁高龄的老人,不顾大雨过后夏日的炎热蒸晒,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场救灾工作之中。在姚广孝的主持下,各府县开仓放粮,并且免去了当地田赋60万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们的负担。

救灾工作之暇,姚广孝喜欢穿上一袭旧袈裟去访寻乡里故旧亲友,并把成祖赏赐的金帛分赠给他们。他那在贫困中度过一生的父母均已亡故,因为家贫没有墓地,连遗骨和坟墓都不曾留下,姚广孝想祭扫一下也已不可能,他只好请人制作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年时出家为僧的妙智庵中。

姚广孝徒步走到故友王宾家中,两位老朋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王宾为此专门撰写了《赈灾记》,颂扬了姚广孝为民放粮的功德。

这位身居高位的功臣,在家乡父老面前依然是往日的僧人。他下令将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分赈乡民,自己却经常只是吃些身边带的干粮。

有一天,他独自外出,路过寒山寺,走得又饿又累,便坐在寺外亭子里吃起干粮来。谁知正遇上一个姓曹的县丞经过这里,看见一个老和尚坐在亭子里吃饭,县丞觉得奇怪:如今是饿殍遍地,一个老和尚竟还有吃的,就把他抓了起来,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来历。于是,他被抓了起来。姚广孝手底下的人到处找他,终于在县监狱中找到了他。

这一来可把那姓曹的县丞和地方官员吓坏了,纷纷前来请罪。姚广孝没有说话,提笔在纸上写了几句,交给官员们,大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诗:

敕使南来坐画船,

袈裟犹带御炉烟。

无端撞上曹县尹,

二十皮鞭了宿缘。

众人这才知道姚广孝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由转忧为喜。姚广孝这时才严厉批评了那位曹县丞:“野僧路边吃饭,碍汝何事?书生为官,不可张狂欺人!”这样豁达的胸怀,更使人们感到由衷地敬佩。

◎故事感悟

百姓们忘不掉姚广孝的功德,尽管后来有人出于对他帮助明成祖夺位不满,造谣诬蔑他,但是苏州人民还是为他建造了祠堂,树碑立传,作为永久的纪念。

◎史海撷英

姚广孝其人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经人举荐,姚广孝成为燕王朱棣的重要谋士,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

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做好军事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议燕王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又劝朱棣勿杀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

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号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年)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姚姓,赐名广孝。同年八月,姚广孝回乡省亲访友,至长洲拜访其姐,其姐避而不见,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谣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又跑去见其姐,其姐又骂他。广孝为之惘然,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临死之前他请皇帝释放建文时的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帝震悼,辍视朝二日”,以僧礼葬,百官吊唁者竟达“肩摩踵接,添郭溢衢”。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洪熙元年,加赠少师,配享成祖庙庭。

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又著《道余录》专诋程朱,人称“黑衣宰相”。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文苑拾萃

题 画

姚广孝

小小板桥斜路,深深茅屋人家。

竹屋夕阴似雨,桃源春暖多花。

徐九思巧施救济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七》

徐九思(1495—1580年),字子慎。江西贵溪人。为明朝孝宗、五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世臣。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九思年届40岁,初任句容县(今属江苏)知县。当时官场积弊难清,贿赂横行,贪风尤盛,欺民的污吏得到姑息,受害的百姓却持冤难鸣。徐公常说:“勤则不隳,俭则不费,忍则不争。”“勤、俭、忍”这“三字经”为时人所称道。

徐九思虽一生官职不高,但深受百姓爱戴。

明朝嘉靖年间,初任句容县知县的徐九思已经40岁了。在担任知县期间,因为他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故而深受句容县百姓的拥护。

徐九思任知县时,深知百姓的苦衷,他懂得要想使百姓日子好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就是要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了避免县吏们徇私舞弊,县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他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一些县吏的不满,但他身后有句容县众多百姓的支持,谁都拿他没有办法。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徐九思尽管为五朝元老,但是他从未被重用过。

徐九思心系百姓,处处为民着想,同时他的为官理念也常常影响着手下的官员。在他的带领下,官吏们开始注重民生,体察百姓疾苦。

徐九思勤于政务,重视生产劳动。为了平衡税赋徭役,从调查情况到落实任务,他都亲历亲为。他对那些单身的穷苦农民特别关心,对当地的那些地痞无赖们则毫不手软。一向节俭的徐九思节省日常办公费用,采石铺路,使来往行人得到方便。徐九思还根据县里旧有档案,把仍存在官府里的农民卖盐后的盐引钱还给农民。

倘若遇上灾年,谷价大涨,巡抚就拿出仓中积谷数百石,让县里“平价”卖出,而粮款要还于官府。

徐九思时常嘱咐手下的官员:“能够买得起粮食吃的,都是富裕人家,现在的贫民就是平价也买不起了。”

于是,他就把救济粮拿出一半,以高价卖出,剩下一半的粮食用来煮粥,分给饥民。距县城较远的山区的穷人,可到附近富人家取粮,县里替他们付款,这样一来使很多穷人在灾荒之年活了下来。

徐九思的居室中挂着一幅《青菜图》,其旁书有“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的字样,意在提醒自己,时刻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中。

朝廷规定,地方粮簿上有一笔注明可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当时地方官员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利用公款宴请、送礼。这笔例金徐九思却分文不取,后来自行规定取消了这笔开销。

徐九思一心忙于政务,不畏惧权贵,凡事秉公办理,敢于直言,曾经因得罪府尹和中丞,被贬调离句容县。“父老乡亲数千拥而入见中丞,称公贤”,后经吏部尚书干预,才得以留任。升迁调入京城后,仍以国家安危、百姓疾苦为重。后来徐九思遭人陷害罢官。回到家乡后,他兴办义学,布施赈济,招抚流民,兴修水利,依然不改利民的初衷。

◎故事感悟

徐九思是一位明朝官吏,对不良的官场习气敢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抗。他从劳动生产中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使济困变成了解困;他自己生活节俭,常以一幅《青菜图》勉历自己;他一生扶困济贫,体恤民情,并为之奋斗不已。

◎史海撷英

平易持重 待人宽厚

商辂(1414—1486年),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曾以乡试第一为解元,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殿试皆为第一。整个明朝之世,三试皆第一者,只有商辂一人而已。由于其科举高中榜首,先任修撰,不久即被选入东阁,为侍讲学士。

到景帝继位,即被推荐入内阁参与机务,并升职为翰林院学士。景帝病重,群臣都请求立太子,但景帝不许,商辂再次上疏说:“陛下为宣宗皇帝之子,当立宣宗皇帝子孙。”群臣对于商辂的直言切谏非常感动,但商辂的奏书还未达朝廷,夜里即发生了石亨等拥立太上皇英宗的复辟。第二天,大学士王文、兵部尚书于谦被捕,因商辂与高谷皆主张立英宗之子为太子,英宗将二人诏入便殿,慰勉之后命其草拟复位诏书。

石亨等知之后,把商辂叫出,让其在复位诏中为己表功。商辂说:“诏书拟定,自有定制,不敢轻易。”石亨等人听后相当不满,不久就指使人弹劾商辂结党朋奸,把他逮捕下狱。英宗帝念及商辂为三试榜首并为其亲取,将其贬职为民。逐出京师。

成化三年(1467年),商辂被诏回京师命以原官入阁办事。商辂上疏委婉予以拒绝,宪宗帝特地使人对商辂说:“先帝已知卿等受冤枉,请进京勿辞。”商辂进京之后,立即上疏提出八事:勤学、纳谏、储将、备边、裁冗官、设仓、崇先圣、重科举。

这些都被宪宗皇帝所采纳。不久被升职为兵部尚书,后又转任户部尚书,并改任文渊阁大学士。后又任吏部尚书,转任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为人平易持重,待人宽厚,每到重要时刻却毫不含糊,当机立断,受到同僚的尊重。商辂居大学士首位十余年而卒,年93岁,赠太子太保衔,谥文。

同类推荐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梳理美国200年来政经变革历程,介绍了建政与建党、西进运动、镀金运动、进步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市场改革运动、新闻扒粪运动、文官改革运动、民权运动、伟大社会运动,麦卡锡主义的疯狂、赤字繁荣的欺骗等历次重大运动和事件。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 白宫内外

    白宫内外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总统和美国政治的成功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有关领导、专家、国际关系研究者和政治爱好者学习、借鉴和参考。作者通过美国总统的从政生涯,对美国政治生态、内政外交、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了提炼和概括,清晰准确、深刻生动,对我们客观认识美国国情,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热门推荐
  • 好导购就应该这样说

    好导购就应该这样说

    顾客不要赠品和积分,让直接折现抵扣怎么办?顾客来过两次后,再也不来了怎么办?顾客表示对面店款式一样,却便宜很多怎么办?……导购员要充分发挥说话的技巧,时刻为顾客考虑。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时机跟顾客进行贴心的交流,赢得顾客的好感及信任。顾客购物时,除了要听明白顾客说出来的话,还要知道顾客那些没有说出来的小心思。本书分别从如何说顾客才会喜欢你、如何介绍商品能更深入人心、如何邀请客户体验商品谈感受、如何议价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导购独有的销售沟通话语。不仅有通俗易懂的丰富案例、精准解析,更有实战锦囊,帮助你迅速提升连带销售率和客户转介绍率,84个反例指导,引以为鉴,手把手教你将任何商品轻松卖给任何人!
  •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凌振明,本是元末明初很一般的京商之子,而他却是一个朝代使者;本是一名体质弱、命不过志学之年的他,去成了诸位时代英豪的梦魇;灭了蒙古百万雄师,加剧了元朝的灭亡的同时也使得蒙古再无能力反扑;帮朱元璋取得了天下的同时也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高丽君王怕他,倭寇天皇敬他,波斯教主有求于他;是时代的机遇铸就了他,也是他造就了大明皇朝的崛起!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各种名人的介绍,有绘画艺术家齐白石,徐悲鸿,文学家鲁迅,朱自清,郭沫若,茅盾,音乐家刘天华等等。
  • 灵剑情缘

    灵剑情缘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我叫幽若,是一把通灵宝剑,有这样一个娘娘腔的名字却是因为曾经有一个叫做幽若的女人为这把剑做了献祭,只是不知为何她的灵魂却没留在剑中,之后这把剑又被人重铸改造,又有了新的灵魂进来,当我以为自己将被取替消失时,这个人类的灵魂也选择了不与我争抢,默默的离开了。我实在不理解人类的想法,是什么样的理由让她们愿意牺牲,献祭,消失?起码作为剑灵的自己都不愿意消失。
  • 大人冤枉

    大人冤枉

    心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江郁心中想着念着一个人,从此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十年漫长的一个打坐。不紧,不慢,慢慢地把日子过老了,过透了,最后咽下所有失望和遗憾。重回当年,是时候该收一收这要了命的喜欢。“愿出一家之言,以结两姓之好。”“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田间第一人

    田间第一人

    传说,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为了挖掘矿藏,也为了提取信仰。最初的人类具有沟通万物的能力,也有了成神的可能。由于信仰之争,远古天神之战爆发,上帝最终用洪水毁灭了世界。幸存的人类在土地上重新繁衍,因害怕再一次被毁灭,他们修建了“通天塔”,企图与天神对抗。上帝害怕人类的成长,启动了人类的基因密码,从此人类丧失沟通万物的能力,再也无法对抗上帝。上万年过去了,东、西方的人类用不同方法破解基因密码,企图对抗上帝。掌控地下世界的神灵,也因为共同的敌人,帮助人类成长。而上帝已经启动新一轮的毁灭人类计划,这次人类能够拯救自己吗?一次高烧让农家少年朱颜基因密码松动,异能渐渐呈现,从此他进入了一条神奇的修行之路、探索之路,但他能成为人类的救世主吗?新人新作,急需各种支持!感谢起点2组的各位编辑大大!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火影之鲨齿

    火影之鲨齿

    一个少年穿越到了火影世界,他学习忍术变强原本只是为了自保,殊不知他后来的力量撼动整个火影界
  • 无敌存在的日常

    无敌存在的日常

    高武世界,天下分仙魔武三道,实力为尊,副职业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林宇出生之时,万物共鸣,实力无敌,天下万事,所有职业皆知,可随意控制力量,可随意创造职业,出生时便独立行走,让四周的人都为之惊叹。一周岁时捏断生父给自己的金丹飞剑让生父生母深度疑惑,误食泡面并深深迷上,三岁开口说话让父母震惊万分,从此要做一事时第一想的便是低调,五岁因林宇的低调和林宇父母失踪被林家逐出家族,林宇隐居,十岁回到城市中体验校园生活,因校园的事,实力渐渐展露,被人注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林宇“低调”的生活还在继续………………………………
  • 红颜策:王的烙印

    红颜策:王的烙印

    落日城头,战马长嘶,他们终于在命运指引下重逢。她已经不再是四下流离的孤苦奴儿,他也不再是亡命天涯的落魄公子。“墨谣,你过来,我就饶那些人不死。”冷血王侯提着染满热血的战刀,睥睨着她誓死守卫的城池。只要一声令下,他身后的铁蹄,就可以踏平眼前最后一座孤城。
  • 网游之玄一武僧

    网游之玄一武僧

    读书十一年,愿写出属于自己的小说,也是一种尝试。因病生无可恋,面对现实的残酷,偶然起意,玄一愿在游戏中找寻自己。武侠类网游小说,第一部小说,希望恁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