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7200000048

第48章 东南天子之秀(2)

江陵的城头忽然嘈杂了起来,朱然登上高台瞭望城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多如蚂蚁般的曹魏军人正在堆筑土山,一夜之间已经堆起数丈高的土山斜坡。倘若让他们这样堆下去,这土山便会一路堆到江陵城下,与城墙一般高,江陵城的陷落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放箭!”

朱然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射退这些士兵,让他们的土山工作持续不下去。

东吴的弓箭手们摸了箭羽,搭在弦上,准备射杀敌人。

顿时箭如雨下,然而却不是守军发射出的箭矢,更不是射向土山旁的曹魏士兵,反而是射向城头的东吴守军。

一时城头大乱,数名守军中箭倒下。朱然伏在城头,这才发现曹魏军在高坡上架起了高台,这些箭正是从高台上射过来的。虽然因为距离较远,射手很难精确射击,可是他们的存在已经足以严重打击守军的意志。

朱然环顾周围的士兵,他们已经个个面无人色了。

“大都督一定会来救援江陵的!”对于朱然和守城将士来说,这已经是他们唯一的精神依靠了。不久前孙桓被困夷道城,不也是有赖于大都督陆议的神机妙算而解围的么?朱然坚信这一战也一定可以逢凶化吉!

然而,还是有人熬不住了,城中出现了叛变者的身影。叛变者是江陵县的县令姚泰,他负责守卫江陵城的北门,却对江陵城的前途失去了信心:“江陵城中疾病流行,粮草也快吃光了,将士斗志低落,只有朱然还一心抵抗而已。”

姚泰写信告诉曹真,他可以打开北门,迎曹军人城。

所幸他们的信使被截获,朱然断然诛杀了姚泰,可是他的心情无比沉重。如果围城的困局继续下去,下一个姚泰便会很快出现,运气不会永远在朱然这边。

谁能解救东吴危局?

这时已是公元223年的春末,梅雨季节的前夕,长江水位下降到了这一季的最低点,东吴引以为傲的水军优势难以发挥,正是: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73.梅子熟了

曹魏军三路并进,东西两路都取得了不错的开局,如今唯有中路的曹仁大军停滞不前。他们的目标是濡须口,听闻濡须督周泰已经病重,城头甚至不见一面东吴军旗,更听不见一声军鼓之声,难道说吴军已经弃城遁逃了么?

曹仁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他知道虽然周泰病重,濡须城中却并非无人。一位叫做朱桓的年轻人挑起了主将的担子,他是陆议的同乡、吴郡朱家的子弟(前文所述的朱治出自丹杨,与朱桓不是一个家族)。

曹仁耳闻近几年吴郡的本土大族顾、陆、朱、张迅速崛起,不过多数是以文臣面目出现,譬如顾雍、陆绩、张温。陆议是个例外,在夷陵重创刘玄德,一战成名天下知。不知这位朱家的公子,是否也有媲美陆议的才气?

曹仁二十岁跟随曹操起兵,当年在江陵城下大战周瑜,获得了“将军真天人也的盛誉,至今纵横沙场已有四十年。他不想在这小小濡须口有损自己的威名,虽然面对的敌将是年轻的朱桓,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于是曹仁放出了风声,说是要先行突击羡溪城。羡溪城在濡须城东六十里,与濡须并为掎角,可谓唇亡齿寒。

①《“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这句赞美之辞送给了关羽,为后人所熟知。不过在正史上,这句赞美是属于曹仁的。

“拿下羡溪城,朱桓便成了一叶孤舟,击败他易如反掌!”

朱桓的兵本来就不多,如果分兵救羡溪,濡须的防守兵力便不足,可若是不救,羡溪城便有陷落的危险。这正是考验大将作战智慧之处。曹仁这一招,倒像是在试探朱桓这个新人究竟成色如何?

“大将军,吴兵数千人已经往羡溪城方向去了。”

曹仁大笑,他立刻收回东进的骑兵,大军直扑濡须,这时朱桓的守军只剩下了五千人。

曹仁不想强攻。孙权经营濡须口多年,这座城建得颇为坚固,又近在水边,吴军一旦溃败便会上船逃走。他探听到朱桓及其部将的妻儿老小都住在濡须水中的一个小岛(如同江陵中洲,这个岛叫做濡须中洲)。

倘若拿下濡须中洲,取得朱桓军的家属作为人质,这一仗便可以不战而胜。曹仁的战术安排是分兵两路,一路军由曹仁之子曹泰率领,佯攻濡须城以吸引朱桓的注意。另一路军则指派大将常雕、王双带领,乘坐牛皮筏突击濡须中洲。

一虚一实,曹仁的谋略可算老练了。可是曹泰的这一路军刚在濡须城下摆开攻城的阵势,朱桓已经杀将出来,既然是佯攻,曹泰军也不恋战,稍事抵抗便烧营退却。

“常雕、王双想必已经得逞!”曹仁十分得意,然而这两位将领却始终没能回来。常雕死于中洲,而王双则束手就擒,一千余人的突击队几乎是全军覆灭。

原来所谓濡须中洲的妻儿,只是朱桓的诱饵而已。

此时,江陵告急的文书已经在陆议的案几上摆了十几道,西有刘备蠢蠢欲动,东有曹真等四将围城,诸葛瑾的援军又被击退,陆议手中的牌很少。

第二路援军的主将是潘璋,然而他手头的兵力也不多,为此专程在出兵之前特来向大都督请教,可是陆议却一语不发。

“江陵已经危在旦夕,只恨潘某兵少,恐怕有心无力……”夷陵之战初期,潘璋曾是对陆议不屑一顾的将领之一,然而到了此时,他和许多人一样,已经奉陆议为战神。

“人力不足的话,那就只有靠这个了。”

案几上搁着一碟水果,那是刚黄熟上市的江南之梅。陆议掂起一粒梅子,朝潘璋笑道:“潘将军虽是中原人士,可是在江东也住了二十来年,难道不知晓梅子熟了?”

潘璋完全莫名其妙,这梅子熟与不熟,与行军作战有何相干?虽然曾经有曹孟德望梅止渴的故事,可是眼前东吴的敌人不是干渴,而是曹魏大军。梅子能破敌么?

陆议将梅子丢在嘴里,望着窗外,所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时的荆楚大地已经被这淅沥的梅雨所笼罩。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原本低落的江河水位已经高涨起来。

陆议把一份情报放在潘璋面前。原来长江水浅之时,曹魏军团为了将骑兵和攻城器械运往江陵,在长江上建立了一座浮桥,南北相连,数万魏兵,悉数从浮桥通过长江,源源不断地进抵江陵城下。

如今荆州已经人梅,长江水位逐渐上升了,一旦江洪泛滥,缺少船只的曹魏大军将陷人汪洋泽国,唯一的撤退通道便是这座浮桥。曹魏军中如果有智谋之士,一定会劝说曹真、夏侯尚在江水泛滥之前撤退。如若不然,便是我军水淹曹真之时。

潘璋大悟,原来战机就在这梅雨季节,曹魏军的死穴就在这座浮桥。只要潘璋拿下这座浮桥,曹魏军团便要重蹈当初“水淹七军”的覆辙。

潘璋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当即带领本部人马到江水上游砍伐了数百万束芦苇,捆绑成芦苇筏子,只等暴雨泛滥、江洪爆发,便突击浮桥。

然而这时围困江陵的曹魏军也开始迅速退却,十日之内,江陵城下的十万曹魏大军,走得一个不剩,所有土山、高台、攻城器械以及辎重车辆全部被遗弃。

农历三月初八,曹丕从伐吴前线回到了洛阳,三路伐吴大军班师,一场轰轰烈的南征风暴,就此云收雾散。

提醒曹丕收兵、不可恋战的智谋之士,是山东人董昭。当初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之时,他曾在曹操帐下出谋划策。也许正是这一段经历,令他对荆州的大水记忆犹新。这一年的春夏之际,正是此人警告曹丕,指出曹真、夏侯尚的南征大军存在致命的危险,大声疾呼:“江水向长,一旦暴增,何以防御?就不破贼,尚当自完。奈何乘危,不以为惧?事将危矣,惟陛下察之!”

这一次曹丕很明智地接纳了董昭之言。对于曹魏而言,这值得庆幸。十余日后,果然江水暴涨。如果曹军还在原地,一定会被东吴水军围歼,变成水中之鬼。曹丕对董昭的先见之明大为钦佩。

然而曹魏兴师动众、折腾了大半年居然无功而退,实在是很令人郁闷。班师后一周,在濡须被小将朱桓戏弄了一把的大将军曹仁咽不下这口窝囊气,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岁。

一个月后,扬言要再次东征的刘备也在白帝城呜呼哀哉,继位者是他的儿子刘禅,有流言说此儿是个智障,也有人说他大智若愚。然而无论如何,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转机。半年之后,主持蜀汉军政的诸葛亮终于下决心恢复与东吴的友好关系。这一年的冬天,一个叫邓芝的蜀汉大臣来到了武昌,向孙权传递了善意的问候与恢复同盟关系的请求。次年春天,出自吴郡张家的大才子张温奉命出使益州,正式宣告孙刘联盟的重建,两家关系再度升温。

时为公元224年,距离鲁肃与刘备长坂坡之会整整十六年。大概当事人也没能预料到,这一次会晤所结成的孙、刘联盟,足足维系了四十年,直到蜀汉覆亡。

74.百战无休

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之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陆议难以抑制心潮澎湃,霍然起身的他,双眼注视着产房的门户,片刻也不曾离开。

陆议与孙舒城成婚已经多年,可是一直无子。以至于陆氏家族以及府内外的多事之人,纷纷猜测这位公主是不是不能生育。

这些风言风语甚至传人了孙舒城本人的耳中,起初她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淡然处之,可是在越传越盛的情形之下,这位个性倔强而又聪慧的女子发现必须直面这一现实。

“夫人,说个有趣的事给你听。”那日陆议的兴致颇高,“诸葛将军你是知道的,他长了一张长脸……”

陆议口中的诸葛将军就是诸葛瑾,他的长脸的确令人印象深刻。那日不知何故,孙权命人牵来了一一头驴,驴脸上挂着一个牌子,上写四个大字。众臣莫名其妙,待到看清楚所写之字,顿时哄堂大笑。

原来那四字是:“诸葛子瑜。”

孙氏兄弟都喜欢开玩笑,从孙策到孙权,也许在脾气上略有差异,可是在喜欢捉弄人这一点上毫无二致。

诸葛瑾是个厚道温良的老实人,面对主君的戏谑,他好脾气陪着笑。可是他那十岁的小儿却从父亲身边走了出来,跪倒在孙权面前,毫无畏惧地请求说:“乞请笔益两字。”

孙权哈哈大笑,这十岁的小孩子想做什么呢?这倒是勾起了孙权的好奇心。他下令给这小孩一支笔。结果这诸葛家的小儿提起笔便在牌子下方续写了两个字:“之驴”。

四座倶惊,因为这样一来,这个牌子就成了六个字,连起来读是:“诸葛子瑜之驴”!

原来是为了戏弄诸葛瑾的长脸,如今经这小孩子一改,居然成了“诸葛瑾的驴”。孙权又惊又奇,不得不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瑾。

“呵呵,诸葛子瑜的儿子不过十岁,却如此机警聪明,真是难得的佳儿!”

“啊?已经十岁了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议其实只是说一件趣事罢了,孙舒城却低下了头。诸葛瑾比陆议大几岁,身为同僚,他的儿子已经十岁了,可是陆议却没有儿子。他的长子陆延早已经夭折,而孙舒城嫁人陆家差不多已经八九年了,却一直未能为陆议生下一'儿半女。

他是思子心切,所以借诸葛家的小儿这个事来旁敲侧击么?

“纳个妾如何?”孙舒城以故作轻松的口气说到这个话题,并强行按捺着心中的紧张感。万一他顺水推舟说一声好,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孙舒城心中一阵阵地抽搐与茫然。

“纳妾……好啊!”

“什么?你说好啊?孙舒城呆住了,忘了自己方才说了些什么,她不能压抑自己的激动,几乎要站起来走掉。

“呵呵,你生气了。”陆议漫不经心地说,“看来你还真是个嫉妒心强烈的女子。”

“凡是女子,都会有嫉妒之心。”虽然发现夫君似乎是在试探自己,孙舒城还是不服气地说。

“哈哈,既然如此,想想在猇亭说的话吧!”

孙舒城当然记得,在出征之夜,陆议告诉妻子,如果能回来,他希望她能为他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的名字便叫陆抗。

“可是……已经过去三年了。”

“不,不是你的错,大概是忙于战事,我太疏忽了你的缘故。”陆议轻抚着孙舒城的脸庞,“其实不仅仅是我,连年的战事,令百姓不得休息,整个荆州的人口都大大减少了,所以眼下,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所谓修养生息,就是在大规模战役之后,减轻百姓的赋税与兵役,让他们得以安心耕织、繁衍后代。陆议的所指,不仅仅是家事,更是国事!自从赤壁之战以来,孙氏与曹、刘战事不断,虽然有些战事是不得不应战,但大部分战事其实是孙权热心于争夺天下所致。

为了个人的野心而导致生灵涂炭,虽然是乱世的常态,可是擅于治国的君王,可不会穷兵黩武到令国人怨恨。

征役繁重,疫疠流行,民户损耗,这是不容辩解的江东实情。

此时陆议的职位是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封江陵侯,在他所管辖的西陵(即夷陵)、江陵地区,几年来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陆议下令减轻赋税、休养生息,荆州的元气渐渐得以恢复,这是刘表覆亡以来没有过的事情。

终于在公元226年,四十四岁的陆议得了他的次子陆抗,这也是孙舒城与陆议唯一的孩子。

休养生息,这是陆议的想法,却不属于孙权。孙权胸中正热情澎湃、雄心勃勃。这一年的五月,从北方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曹丕死了!

曹丕比孙权小了整整五岁,可是却早早地死了。他的死还与东吴有着莫大的关系。去年(公元225年)三月,曹丕再度御驾亲征,攻打东吴。然而遭到朝臣反对的曹丕足足耽搁了五个月,直到八月才率领他引以为傲的大魏皇家舰队进人淮河,又磨磨蹭蹭到十月才进抵广陵故城。抵达之后曹丞也不急于进兵,倒是诗兴大发: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级横。谁云江水广,一苹可以航。

同类推荐
  • 经略盛唐

    经略盛唐

    上联:一介书生竟从戎,指点江上,岂分豪气意气?下联:七尺男儿当誓死,血染苍宇,哪管后生今生!横批:经略盛唐
  • 盘古大陆之风云变幻

    盘古大陆之风云变幻

    落魄书生,穿越到盘古大陆,爱情与复仇,该如何把握,又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报仇雪恨,同时为天下苍生谋一个太平世道的故事。
  • 花腰傣传奇

    花腰傣传奇

    小说通过虚构了一个花腰傣族人与世隔绝的“落仙之境”,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长生石”、能让人起死回生的“仙灵草”、能载人飞行于仙灵海上的“灵鹫鸟”等情境,通过刀金与王教授两人的奇遇,刀金与傣族公主阿佩拉的爱情故事,将历史上秦始皇为求长生而派人四处寻仙的故事与花腰傣民族的历史结合,讲述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相映衬的花腰傣民族的传奇故事。小说融合了时下流行的盗墓题材、兼具科幻原素,将花腰傣传奇经历放置于真实历史的框架中,虽然故事虚构却又显出几分历史的真实感。作者对于该小说寄予的希望是想通过一个奇异的故事来展现花腰傣民族的神秘性与传承性!
  •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楚汉特种兵

    楚汉特种兵

    一个特种兵灵魂重生于楚汉相争时期,作为一个重生者,如何带领族人走向辉煌,如何在楚汉之争中夹缝求生。是否能改变历史?真真假假一笑而过
热门推荐
  • 在大佬的怀里为所欲为

    在大佬的怀里为所欲为

    重生的梨落有三个目标:赚钱,赚钱,远离斐渡沉。斐渡沉也有三个目标:娶梨落,娶梨落,娶梨落。……听闻只手遮天的斐爷忽然迷信,因为某个江湖混子一句话,非要娶黎家那个不学无术只会花痴的草包养女梨落,所有人都以为斐爷只是玩玩,暗笑着等那草包被丢弃的一天。可等着等着……人们震惊的发现,这草包怎么有点像那位国际有名的全能大佬?还有,斐爷您怎么在怕老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斐爷眉梢一挑:“老婆说的都对,我怎么能不听?”
  • 宋缔

    宋缔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赵振穿越到北宋天禧二年,成为了太子赵祯!上有权欲皇后刘娥,下有五鬼之一的丁谓。外有契丹党项虎视眈眈,内有三冗三费土地兼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刀劈御座千里亲征的赵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虽大寸土必争,举国弈棋,我愿为卒! 本文不太监不烂尾……欢迎试毒!
  • The Market-Place

    The Market-P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小文贼

    大唐小文贼

    唐,开元,二十五年。励精图治多年的唐玄宗,终于过上了萎靡奢侈的幸福生活。 奸相李林甫大权独揽,一代名相张九龄也已是垂暮。一代佳人杨玉环,千古留名李太白,臭名昭著杨国忠,还有那个作死天王安禄山。这些历史名人正在随着该有的轨迹,悄然前行……然而这一年,东都洛阳的小酒馆中,一个穷酸小子的出现,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 流日

    流日

    沈暮瑭作为一个普通而自卑的文科生,唯一一次英勇救人还落得个尸骨无存。莫名其妙的被召唤到海之国瑶惜,这哪里是海底世界?分明就是陆地嘛!遇到一群不靠谱的古装人士也实在倒霉,而那个不近人情的男生梁修则是最大的麻烦!这里的天空就像个不透明罩子,没有太阳,却依然四季分明。原来的世界是回不去了,但这不是穿越!因为从那面青玉浮雕中还能看到现代世界,那个曾经居住过的小城的样子,和那轮永恒的白日。“从青玉中望去,那明媚火热的朱华宛如柔水秋波般轻轻浮动,水月镜花似的红日没有印象中的伟岸壮丽,但它却是海之国的希望。流日之名,今后,这碎金般流淌的景色也必将成为沈暮瑭心中的圣景。”
  • 灵道武神

    灵道武神

    灵武世界篇:轻风可吹动山河,细草可斩断天地。微火可焚尽万物,小流可包容苍生。古圣人有云:天地一粒尘,洪荒一世界。
  • 薰衣香去情阑姗

    薰衣香去情阑姗

    十年前,你和我相遇并在薰衣草花海许下诺言。十年后的九月,开满了一夏的花,告别了甜蜜的暑假,有没有相见恨晚?还有那些念念不忘?如果没有你,或许我早已遗忘你,岁月虽然长,但青春,是最美好的时光。如果非要选择,那么就让我默默守护你。
  • 宠妻无罪

    宠妻无罪

    一段故事从网络游戏开始!宁小仪经过高考无情的剥削后,一脸萎靡不振的踏入了网吧寻求安慰,随便进入了一个游戏房间,却不想是一个贵族房,里面全是用金钱塑造起来的漂亮角色,这是个偶然也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 师姐你神经病啊

    师姐你神经病啊

    大学生?穿越?修真?龙傲天?不存在的。天赋?真垃圾。师姐?坑我的。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且看穿越到修真世界的李同学有如何作为吧!
  • 网友大神是教官

    网友大神是教官

    本以为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谁知遇上阎罗教官。迟到。翘课。打游戏。为毛每次都被阎罗教官逮住。教官,您就不能放过我吗!!!!!!”娘子,该洗洗睡了“某只不要脸的腹黑大神说。”睡个毛啊“女主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