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7200000049

第49章 东南天子之秀(3)

然而此时已是冬季,江面结冰,曹丕精心打造的皇家舰队全无用武之地。这冰又不是北方那种冻得很牢固的冰,不足以踏冰行马,薄弱处往往一踏即碎。曹丕派一支先遣队试探性地过江,走到江心一片哗啦啦之声,尽数落水。曹丕看着冰解处露出的波涛汹涌,更是寒心。

“有冰过不去,无冰也过不去。”曹丕哀嚎道,“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再看看大江南岸,弥漫数百里,尽是东吴旗帜,城墙连绵不断、箭楼整齐,江中又整齐地排列着无数战船,曹丕心中便没了踌躇满志的劲头。

于是曹丕下令班师,结果吴军趁机夜袭,曹丕的御林军一片大乱,皇帝副车、羽盖都被东吴军夺取,真是狼狈至极。好歹人到了安全地带,问题又来,原来曹魏那皇家舰队还在江水和冰块中进退两难呢!

正在纠结之际,一个叫蒋济的大臣出了个好主意,凿了四五条河道,把船聚在了一起,预先做好土墩截断湖水,让船前后相接,湖水冲开船队,皆人淮水中,这才把曹魏帝国重金打造的皇家舰队带回了本国。

曹丕在三年之内两度伐吴,都是虎头蛇尾、无功而返,心中窝火,可想而知。又加上一路颠簸,风寒攻心。曹丕本来身体强壮,可是登基以后过于放纵,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这一折腾便有些吃不消了,回到洛阳,竟然一病不起。他在病榻上苟延残喘了四五个月,感到自己撑不下去了,咬咬牙册封了太子曹睿,又召来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等一班重臣托付以幼主。不久曹丕驾崩,死时才四十岁而已。

曹丕的死让孙权很是激动了一把,他立刻写信给荆州的陆议:

“曹丕已死,有人以为这是北伐良机,伯言意下如何?”

说是“有人以为这是北伐良机”,其实就是孙权本人的想法。孙权心中的兴奋可想而知,可是陆议的回信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很多人以为曹丕死后,魏国一定会土崩瓦解,其实不然。我听说曹睿即位以来,所任用的大臣都是中原的精英忠良,更放宽刑罚,广布恩惠,薄赋省役,收买民心。从某种程度而言,魏国实际上比前代更强大了。”

孙权越看月郁闷,正好诸葛瑾前来觐见,他便和诸葛絮絮叨叨了好久。

①曹丕《广陵于马上作诗》。

“陆议写信来,居然对曹睿颇为看高,真是大谬!”

“主公怎么看待此事呢?”诸葛瑾与陆议的关系很好,可是在这种形势之下,深谙君臣之道的诸葛瑾知道孙权只是需要一个听众而已。

“孤的看法很简单,曹丕不如他的老爹曹操,至于如今的曹睿,又比他的老爹曹丕差了一大截!”孙权几乎是滔滔不绝,“曹操的确残忍无情,可是他的御将之术可是自古少有。曹丕只是得了些皮毛,哪里比得上他的老爹。而这位曹睿呢,只不过以一点儿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而已,哪里懂得什么治国之道。”

“曹氏父子的确是一代不如一代,主公所言极是!”诸葛瑾一边附和着,一边心中却想:孙权为什么对他说这些话呢?

“至于陆议所说的中原精英、忠良大臣,无非就是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这四个人。这些人过去都害怕曹操的威严残忍,所以竭心尽力、不敢为非作歹。而曹丕呢,多少还懂得恩威并用,所以能镇得住这几位。可如今曹睿不过是个娃娃罢了,他们互相不服气,一定会引起党争,到时候魏国必然大乱。”

说到这里,孙权叹了一口气:“陆伯言是个聪明人,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我看这一次他是判断失误了。”

诸葛瑾频频头。其实他并不完全同意孙权的判断,可是很孙权不需要他的意见,他已经决定了。诸葛瑾知道自己无法阻止,所以也就无需阻止。

诸葛瑾没错,孙权已经决定不管陆议的劝言,一意孤行了。这一年的秋天,孙权也仿效曹丕来了一回御驾亲征,他的目标是曹魏的江夏郡(今湖北云梦)。曹魏的守御大将是老将文聘,防守十分严密,孙权根本没有找到破城的机会。这时恰好一名御史巡视各郡来到江夏,征调附近的民兵点起火炬,孙权以为是曹魏援军到来,立刻撤退了。

同样是无功而返的御驾亲征,孙权的这一次北伐根本没触动曹魏一根毫毛。而配合孙权北伐的诸葛瑾更为倒霉,他去攻打襄阳,遭到司马懿的迎头痛击,损兵折将,狼狈而还。

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孙权分析曹魏的弊端,的确很是条理清晰、颇有见识,可是他忘了一点,曹睿个人能力虽弱,曹魏的国力却在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等人的治理下呈现出强劲上升的态势。而东吴经历连番大战之后,十分疲劳,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非再动干戈。

不出陆议所料,由于北伐,江东各郡的负担更为繁重,山越再次起兵叛乱,从太湖到鄱阳湖,叛乱区域一度连成一片,孙权被迫取消北伐,回到了武昌。

然而就在孙权北伐无功而返的第二年,寂静已久的西川却喧嚣起来。公元227年的春天,蜀汉丞相诸葛亮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大军在汉中集结,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75.骑虎难下

这是在前往江陵侯陆议府邸的路上,诸葛瑾看着一份文书,却心不在焉。

屈指算来,诸葛瑾加人孙权阵营已经二十余年,其中又有一多半时间是在孙权的幕府任职,算是孙权的嫡系心腹,对于这位主公的个性有着比一般文武更深刻的理解。

初识孙权之时,他不过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谦逊而内敛,对未来充满希望却又有些茫然。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人是会变化的。如今的孙权已经是四十有余的中年人,傲踞王座,指点江山。他不再谦逊,不再内敛,也不再茫然,而是充满自信,更有王者的独断与霸气。

我们不妨把孙权的这些年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孙权的成长期,这是孙权接掌江东的最初岁月,依靠的是两个人,一个张昭、一个周瑜。若非这两个人的力挺与扶持,孙权或许很难渡过最初的难关。

赤壁之战是一个分水岭,一惯以老师自居的张昭主张投降而渐渐失宠,立下不朽功勋的周瑜又不幸在战后英年早逝,接替周瑜的鲁肃无论在资历、能力、地位上都不足以让孙权仰视,于是孙权便脱离了对臣下的依赖,一点点地找到了强势君王的感觉。

然而从鲁肃到吕蒙,孙权的这一阶段还只能称为过渡期而非成熟期。这个时期孙权曾经打算显示自己的统帅之才,在濡须口与曹操的对抗中他的自我感觉很好,草船借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时的孙权很自信。然而很可惜,逍遥津的惨败摧毁了这一切,孙权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并非统兵之才。

西汉初年刘邦曾与韩信有过一段极妙的对话。

刘邦:“如我能将几何?”(像我这样的能统领多少兵马?)

韩信:“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你最多能带十万兵。)

刘邦:“于君何如?”(那么你呢?)

韩信:“臣多多而益善耳。”(我的统兵能力是多多益善,没有上限。)

刘邦:“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你这么了不起,怎么还被我拿下了?)

韩信:“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你虽然不是将兵之才,可却是将将之才,这就是我之所以被你生擒拿下的缘故。)

孙权自认自己和刘邦一样“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所以在逍遥津之后他很少亲自领兵出征,而是选拔如韩信般的“将兵之才”为己所用。吕蒙是孙权亲手提拔为都督的第一人,接着就是陆议。两次都很成功,孙权颇为得意。

人有时因成功而精彩,有时却因失败而成熟。孙权的成熟期,正是在逍遥津大败之后。

然而成熟的另一面便是个性的凝固,孙权已经渐渐地不能如从前那般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他比以往更自信,也比以往更骄傲、更自以为是。

在诸葛瑾看来,被自信而又自以为是的中年孙权赏识、重用,是陆议的幸运,亦是不幸。因为自信,孙权可以毫不犹豫地提拔陆议,无视众意来力挺他。可是同样因为孙权的自信,一旦陆议的意见与孙权相左,两人的关系便会很尴尬。若是在从前的周瑜、鲁肃时代,孙权会三思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而如今,孙权会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一方。

更糟糕的是,陆议虽然是斯文的书生,看似谦和的外表之下却有一颗倔强的心。凡是他认为正确之事,他一定会无视阻碍而坚持下去。这种个性令他能在夷陵之战中坚持自己的战略,最终战胜了刘备。可是如今却是在君臣之间,陆议的倔强个性与孙权的自我膨胀一旦因为意见相左而产生摩擦甚至是碰撞,那将是东吴的末日之灾。

好在这一切还只是初露端倪而已。孙权对陆议的倚重之心远远大于他的抱怨,而陆议的意见与孙权的战略也并非完全不能调解。

至于居中调解之人,非诸葛瑾莫属。论与孙权的君臣默契,文武中无人能与他相比。而论与陆议的个人交情,彼此又是难得的知己。所以诸葛瑾责无旁贷,也许这也正是孙权选择与他而不是别人谈陆议的原因。

“若是他人,或许会借机从中挑拨,但子瑜就不一样了,他一定会把孤的心意委婉地转达给伯言,这正是子瑜的长处与厚道之处。”

其实诸葛瑾很赞同陆议的意见。不久之前,一个叫胳统的文臣大胆上书,痛诉战争频繁导致的严厉苛政致使民众怨声载道。

征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

在这乱世群雄纷争之时,无论是以强势面目出现的曹操还是以仁义厚道自居的刘备,莫不重赋税、多徭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占资源、多征兵,兵多就能抢到更大的地盘。这样一来自然是苦了百姓,不但赋税繁重,更由于战争不断导致瘟疫不绝,百姓熬过了饥荒,熬不过战乱;躲避了战乱,躲避不了瘟疫。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当时全国的情况是:户数1070万,人口5648.7万;可是到三国鼎立的时代,全中国户数已经不足200万户,人口不足1000万。

其中,孙权所统治的荆州、扬州、交州更是战乱肆虐之地。汉末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两次发生在荆州。南国本来就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经济远不如北方发达,人口较少,而孙权要以南国之力与北方争雄,难免苛政暴敛。

征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

其实即便是陆议本人,当初也曾经被地方官指责“枉取民人,愁扰所在”。然而在生死存亡的战争环境之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很多将领不得已的选择。所以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前的群雄纷争形势之下,包括曹操、刘备、孙权在内的各股势力都选择了强压统治。名臣如荀或、诸葛亮、陆议等均无异议。

分歧是在三国鼎立形成之后产生的。陆议认为天下大局已经初定,无论是北方的曹魏,还是南方的孙吴、蜀汉都难以在短期内撼动对方、改变大局。所以聪明的统治者,应该是与民休息,发展国力,做好持久对抗的准备。

这种意见在三个国家内部都出现了。在曹魏一方,智士贾诩曾警告曹丕:吴、蜀虽然是蕞尔小国,可是依阻山水、不可能一时搞定。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只要这些牛人在,曹魏想要一统天下,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倒不如先文后武,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再说。曹丕死后,一个叫孙资的大臣也以类似观点告诫了曹睿:不要急吼吼,只要守住阵脚、让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假以时日,曹魏必然一日强似一日,而穷兵黩武的东吴和蜀汉却会在消耗战中自取灭亡。

对于东吴而言,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撼动曹魏在中原的统治,最务实的办法,倒不如维持边界的现状,致力于国内的开发,要知道孙权统治下的扬州、交州还有大片的未开发之地。如果能将这些土地开发出来,那么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所谓国家正是建立在人口与土地之上,挖掘出南国潜力的东吴,必然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正是陆议的想法,也是诸葛瑾、骆统们的想法,可惜不是孙权眼下的想法。问题恰恰在于:这种形势的变化,骆统、陆议意识到了,而孙权却沉浸在北伐中原的雄心壮志中不能自拔。

对于诸葛瑾而言,最令他为难之处是如何说服陆议放弃他的想法,去附和孙权的方案。

如果确实是陆议错了,诸葛瑾会毫不犹豫地前往游说,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诸葛瑾又该如何说服他呢?

然而骑虎难下的,何止诸葛瑾一人?

76.不得不为

“祁山的军情,伯言可知晓么?”诸葛瑾一坐下来便说,“本以为孔明积蓄士气多年,又是出其不意,多少会有些收获,未曾想居然是败了……”

公元228年春天,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从汉中走西北路出祁山,攻打曹魏的雍州、凉州各郡,天水等三个郡叛魏降蜀,令一直藐视蜀汉的曹魏帝国大吃一;原。皇帝曹睿为此特地亲临长安,鼓舞士气。

然而相当不错的开局却没有带来一个好结果。随后的局势急转直下,反应过来的曹魏起用了曹真与张郃这一对宗亲与宿将的黄金搭档。而诸葛亮却错误地将宿将魏延束之高阁,任用言过其实的马谡统御各军,结果在街亭惨败,诸葛亮只能吐出已经在嘴边的天水等三郡,返回汉中。

“孔明诛杀了马谡,实在是太过严厉了。”

“其实马谡是个帷幄良才,只是孔明将他放在了不当的位置上而已。”陆议看着眼前欲言又止的诸葛瑾,显然他不是为了讨论祁山之役而来的,他不过是想借孔明北伐这个话题来说本国的北伐罢了。既然如此,陆议决心表明自己的态度。

同类推荐
  • 异界大唐厨神

    异界大唐厨神

    美食与时代的联系!天下初定,新皇登基。内忧外患,且看厨神林云用他的厨艺和丰富的后世知识慢慢改变这历史的轨迹……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晋难

    晋难

    凉州侦骑周平,满怀心事前往京师。京师此时正云波诡谲,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各怀鬼胎,蠢蠢欲动。庙堂之高,步步血雨腥风;江湖之远,处处刀光剑影!爱恨情仇,家国旧事层层交织,他能否在这无穷杀机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敬请期待!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榜罗决策

    榜罗决策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热门推荐
  • 小人物的成长故事

    小人物的成长故事

    一个小人物的平凡成长故事,有喜有悲,有甜蜜,有酸楚。看主角如何用执念守护爱情、亲情、友情,如何在无奈中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如何在风雨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 天无始帝无终

    天无始帝无终

    地狱与天庭的碰撞,黄泉与天河的争锋,神与魔葬下千万年,星河尽碎的世界里,谁人主宰浮沉?
  • 井观琐言

    井观琐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镜之空

    镜之空

    瓶中的玫瑰花还映现着白色的身影可曾回想摇曳的树影斑驳了诙谐的微笑镜框中的画作,沾染上了罪恶的泥泞仍未忘记微热的季节蒸腾出忘忧草的恬淡香气不能越过的障碍,不能牵挂的华年也许这一切已经是是注定好了的悲剧
  • 养多了鱼也是会翻船的

    养多了鱼也是会翻船的

    有一天海王他翻船了……【高亮】主角他特渣!!!
  • 求神之旅

    求神之旅

    来听故事,讲不完的故事,没人讲的,弃置的老故事。
  • 冰心只为她软

    冰心只为她软

    “不,你不属于我,你有未婚妻所以我们分手吧。”“可是,我的心却从未让她踏进半步,我会让她走的!希望你能等我。”一行泪悄然滑下,他望着她的背影,心如刀绞!“我希望你离他远点,他是我的,你只是一个没权没势的孤儿而已。”她的话一直在她的耳边回荡着。
  • 神兵天降

    神兵天降

    精元问世,群侯纷争。魔族问世,腥风血雨。不幸坠崖,遇见奇人。家族之耻,怀恨在心。几年陈酿,登峰造极。本书讲述一位天才少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从家族当中默默无闻的小子,慢慢崭露头角,最后为家族出人头地,以铁血佣兵团为复仇目标最后建立“神兵团”并且问鼎大陆巅峰的传奇人生。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永恒灵天

    永恒灵天

    在这个世界,强者为尊。没有绚丽多彩的魔法,也没有强大无比的武功。要想成为强者,就只有将灵气修炼至巅峰。而我们的主角也将开启他的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