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97200000012

第12章 与罗洛相处

上了点年纪,感情变得十分脆弱。人际往来中最怕的是两件事:一是怕探望垂危的病人;一是怕参加遗体告别会。前一怕是怕打扰和刺激病人,引起病者和家属的情绪波动;后一怕不消解释,目睹死者的遗容,家人的悲切,怎么能好受,要黯然神伤好一段时候。

几个月以前就得悉罗洛得了肺癌,发现时已不是早期,显然是希望不大了。有两次想去看他,一次是耿庸电话来约同去,恰巧第二天要外出,得摒挡行李;本来挤一下也能腾出时间去趟医院的,但迟疑一下,主要是上述的怕看病人的那个情结,请老耿代为致意了。另一次是九月上旬冀汸从杭州来沪,相约同去;不知临时为了什么,他们的车子先走了,我仍没有去成。冀汸回来在电话里诉述情况,说了病人插着两根管子,气息奄奄的惨状。我一面深为未能去探视而抱憾,一面也觉得不去亲睹这种痛苦之状也好。冀汸说,看情况,这大概是最后一面了。我也真怕这种诀别的场面。

果然,不几天,噩耗传来,罗洛溘然长逝了。这时我才因未能见最后一面而负疚。哪怕再怕,我也必须去告别会,一睹他的遗容。

回来的车中,耿庸谈起往事,提到我和罗洛初次见面是在他的寓中,由他介绍而相识的;那次同时初识的还有在“文革”中早已逝去的张中晓。那是1952年,他们三人都是今上海文艺出版社前身新文艺出版社的同事。这之前,我知道罗洛是诗人;很抱歉,他的诗我却没有读过。我知道我的旧识阿垅、芦甸都是罗洛的朋友,因为这层关系,我们一见面都像是老朋友了。没料到以后又一起卷入1955年的那桩灾难。

我循着初识罗洛时的情景一路追忆几十年来和他的交往,一些印象较深的往事在我脑子里“过电影”。最初的印象他是温文尔雅,轻言细语的青年;他比我年轻约十岁,但比我却要老成持重得多。他知道我的事似乎要比我知道他的多得多,估计是从芦甸那里得知的。他知道我的妻子吴仲华是他的成都老乡,知道我抗日战争时期从西北到西南的行踪,甚至还知道我和妻子出川经过西安时邂逅从中原突围出来的芦甸、李嘉陵夫妇的事。可知他是个很细心而记忆力又极强的人。

最初印象他是温存的,讲话很留有余地的人,但这一印象不久就打破了。大概是1953年,一次在我寓所集会,那是因为当时在电影剧本创作所工作的王戎,到安徽铜官山“生活”回来,写了一个故事片的文学本,邀集朋友在我家,由王戎朗读剧本,征求大家的意见。到场的还有贾植芳、任敏夫妇、耿庸、张中晓,别的人忘了。王戎读完后,发言的人都很平和,只提出些枝节上的毛病。罗洛最后做了长篇发言,慷慨激昂,论述了人物性格、情节、场景,几乎把这个剧本基本否定了。我颇为之动容,从此察觉罗洛不是一味温良恭俭让,无棱无角的人。从他的发言中,也领略了他所拥有的理论水平和文学上的追求方向。

此后所能记起的是1955年春节锦江饭店那次聚会,即后来被诬称“上海胡风集团分子布置撤退战略”的集会。其实是张禹出了一本书,得了一笔稿费,贾植芳敲他请一次客,于是在锦江饭店定了两席,上海的熟人,后来被株连入“胡风案”的人大都应邀赴了宴。罗洛坐在我旁边,竟席无语,他本来就是沉默寡言的人。临别向我说,新来的新文艺出版社负责人李俊民想同我见见面。事实是,我当时在上海出版公司出了三本关于古典小说的论著,据说,夏公读了其中的《论〈儒林外史〉》,表示首肯,向李俊民提起,为什么不在新文艺出。大概见面是谈这件事。过了些时,罗洛来我家,果然带来了李俊民的一封约见的短简。我去会见李时也是找罗洛引见的。

这年5月间就爆发了“胡风案”,连我这个与胡风素无往来,也不曾在胡风的刊物上发表过一个字的人尚且不免于身陷缧绁,罗洛那样和胡风有交往,和《七月》《希望》的“外围”刊物《呼吸》《蚂蚁》等刊物有关系的所谓“七月派”诗人,自然更不能幸免于捉将官里去。我被糊里糊涂地扣进去了,关了一年多又糊里糊涂地被释放,罗洛的进去和出来大概时间也和我差不多。这回告别遗体会上分发的《罗洛同志生平》,第三段里提到“1957年被错误地开除党籍,受到撤职降级处分”,指的当然就是这回事。但不提事由,以至下文的“1980年5月……为罗洛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党籍”,都显得没有着落。不提冤假错案,突然说“彻底平反”,文章也未免做得过分委婉了。

我出来后进了李俊民任社长的古典文学出版社,说起来和最初引见的罗洛倒还是有点渊源的。罗洛则到了上海市出版局审读处供职。这之间,除了有一回他叫人送了一本古典文学的稿件要我代提点意见外,没有见过一次面。“反右”期间我被出版系统弄到大会上去批判,我瞥见他坐在人群中,低下了头,大概是“我不忍其觳觫”,怕见我被批判的狼狈相吧。直到我被发往宁夏,始终没见过面。以后他也被发往青海,这是我直到1962年回上海医病时才知道的。

相隔了二十多年,直到1980年,我因事到北京,住在今已改称为《求是》的前《红旗》杂志招待所。罗洛不知怎么知道了我在北京,并知道了我的下处,突然来找我,真是一场意料不到的惊袭。原来他已在中科院兰州图书馆当馆长,到北京来参加一次科学会议,住在中组部招待所。于是,他带我到他的下处,记得他还带我去见了也住在那里的帅孟奇大姐,三人并共同进了一次餐。次日,又约我一同去西直门国务院二招去会见梅志,使我得悉了胡风案即将平反的消息。他还引导我看了北京的几个朋友,花费了不少时间。这回我深深感到了他的友好的热情,这成为我回忆两人关系的一个亮点。

他那次向我诉述了去青海以后的经历,他说已经“改行”,只做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工作,声称和文学“告别”了。但我在他住处的写字台上,分明看见了翻开的本子上还写着一行行的诗句。我知道,纠缠了他大半辈子的诗,他是没有能力摆脱的。

两三年以后,我在王元化家里遇到了罗洛,他回到上海来了,接任元化大百科的工作。这十多年来,虽然同在一地,但会晤的机会不是很多,记得最后的一次会晤,是1994年10月我和妻子举行金婚喜宴,罗洛和杨友梅都参加了。此后也许还有一两次偶然的邂逅,都是别的集会上碰到,寒暄一下就分开。连他迁入华山路的新居我都没有去拜访过,没想到这么匆促就迎来了令人伤怀的遗体告别!

以上便是我记忆中和罗洛遇合的一篇流水账。除了1980年在北京,有几次较长时间的深谈外,几乎记不起亲密的接触。两人的关系之间更缺乏戏剧性。只有北京那次,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相处了一个下午,在座的还有在故宫紫禁城出版社工作的刘北汜,现在也已成了故人。那次,他很动情地谈到了胡风案发生前一次在上海贾植芳家里的会晤,那次会晤刘北汜也在座。说没想到这几十年的事件竟会如此!历数熟人们的不幸遭遇,激动而至挥拳击桌。这是我唯一的一次见到他大动感情,并体会他的一往情深,和平时略带拘谨甚至有点腼腆的罗洛判若两人。那时我想:罗洛毕竟是个诗人,不论外表如何温文冷静,内心是火一样燃烧着的——那么,他对人生的感慨可能比易于外露的人更深沉……

《文学报》1998年10月15日

同类推荐
  • 生活的隐喻

    生活的隐喻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书中所讲述的都是简单而平凡的故事,有对童年的追忆,有生活中发生的琐碎点滴,涉及信仰、家庭、情感、旅行等等。写的虽然是浮萍一般的生涯,浮萍一般的际遇,但平淡中寓真纯,自然中见性情。作者自己说:“之所以写下这些东西,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对于过去的某种形式的纪念。我们只是凡夫,我们留不住曾经心动的美好,留不住那些春花秋月的美丽,但可以用文字记录那些生命的瞬间,将那些美丽化作吟唱,作为我们生命的证明。”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庐隐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庐隐作品集(1)

    他住在河北迎宾旅馆里已经三年了,他是一个很和蔼的少年人,也是一个思想宏富的著作家;他很孤凄,没有父亲母亲和兄弟姊妹;独自一个住在这二层楼上,靠东边三十五号那间小屋子里;桌上堆满了纸和书;地板上也满了算草的废纸;他的床铺上没有很厚的褥和被,可是也堆满了书和纸;这少年终日里埋在书丛纸堆里,书是他唯一的朋友;他觉得除书以外,没有更宝贵的东西了!书能帮助他的思想,能告诉他许多他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他无论对于那一种事情,心里都很能了解;并且他也是一个富于感情的少年,很喜欢听人的赞美和颂扬;一双黑漆漆的眼珠,时时转动,好象表示他脑筋的活动一样
  •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本书为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历、观察和感悟写出的亲感实受,以通俗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或宣传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或呼吁开车人提高自身素养,或讴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篇篇充满正能量,其中多篇文章曾见诸于报纸、杂志与网络。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武阳

    武阳

    少年吴修的冒险之旅
  • 修士在霍格沃茨的日常

    修士在霍格沃茨的日常

    叶千俞在十二岁时收到了霍格沃茨的招生信件,于是他带着符咒,背着剑去了英国。“叶千俞!大家都在骑扫帚,你不要御剑!”“千俞,我好像消磁了……我今天一个咒语用不出来。”“等等,你拿的好像是我的筷子……”食死徒们发现这个来自神秘东方的孩子不用魔杖,拿着一张纸就可以施法,更不用说他居然可以变成一条龙!更不用说他还可以召唤出奇奇怪怪的人物了……食死徒,伏地魔:你不要过来啊!!甜文保证,cp暂定。主角可以召唤虚拟人物(二次元)涉及文野,鬼灭可能会有ooc。
  • 天外飞碟真相

    天外飞碟真相

    本书剖析古今中外著名的飞碟事件,让你跟随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去探索外星人之谜……本书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古今中外众多闻名遐迩的飞碟目击、劫持、遗物遗骸等事件,从多角度分析探究了飞碟存在之谜,配有大量插图,抽丝剥茧,引人入胜,适合青少年和相关爱好者阅读。
  • 长风落夜亭上记

    长风落夜亭上记

    昭元八年,年方四岁乞丐样的他狼狈闯进她的城隍庙,浑身是血,几近死亡。她于心不忍,怎知这一出手便是惹到了个长久的麻烦……“你你你……你又气走了一个先生?”她啪地一声把手拍在书桌上,脸上尽是恨铁不成钢之色。“这种货色浪费。我要修仙。”他看着书头都没抬,眼帘低垂,神色自若,说着重复的台词。“我的钱……你个败家子!”“我要修仙。”“你你……你……”“修仙。”一叶残梦,正待君观。
  • 你比童话还神奇

    你比童话还神奇

    你还记得你暗恋的那个人吗?你还记得你为了多见他两次放学就冲出去制造偶遇吗?你还记得头顶那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的电扇吗?你还记得自己曾经无数次地想,万一电扇掉下来了,自己躲到哪里最安全吗?你还记得双向暗恋时唯恐自己是因为喜欢别人所以也认为人家在看自己时的担忧吗?
  • 星途漫漫

    星途漫漫

    12月12号相传的灭世之日可是,真的是吗?灵气散失,诸法俱散!末法时代下,华夏修真者,该作何选择!!请看本书,星途漫漫!
  • 重生之找回初恋

    重生之找回初恋

    上一世的曹可一事无成,上一世也没能找到一个可心的女朋友,那么,既然穿越了,曾经的遗憾还会成为遗憾吗?不!这一世,我要挣下一份大大的事业,再找上几个漂亮的女朋友一起环游世界,loli,女教师,女护士…通通都会有。赶快点进来一起high吧。交流群号232268216
  • 爱情里的圈套

    爱情里的圈套

    林鸳掉入了爱情的漩涡里,她以为自己遇到了正确的人,殊不知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爱情圈套……
  • 查理九世之光影之书

    查理九世之光影之书

    她高冷,毒舌,是世界冒险协会会长都畏惧的人。人们只看见了她光辉的一面,却殊不知她的内心有多么的冰冷,黑暗。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她的背景,从来没有人走进过她的内心。“一个人经历什么,才不会渴望灯红酒绿。曾经我将弱点暴露在所谓的真心人面前,我的心现在已经伤痕累累,我不会再为任何人打开它。如今,我绝不会将我的弱点展现出来!”可是,她却遇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