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6700000009

第9章 取圣水义修八角井,报盛恩高筑德心堂

话说王褒同杨舟乘了快船,急急赶回昆仑家中,母亲余氏病势已十分沉重。家人告知,太太已是昏迷多次,不省人事。王褒跪于母亲病榻前,悲痛恸哭,十分自责。许是母子心之相印,闻听王褒哭声,余氏忽然睁开眼来,似是精神了许多,挣扎着就要坐起,王褒急忙阻止母亲不可起身,余氏依旧躺平,伸出手来,摩挲着王褒脸颊,有气无力地说道:“我儿瘦了,脸儿不似从前光滑了。”王褒道:“娘,孩儿生活很好,未曾受苦,不曾消瘦。”

余氏道:“娘有两月不曾见我褒儿,褒儿竟然瘦成这般,真让为娘心疼。”余氏转对仆人道:“公子刚刚到家,未曾用饭,赶紧叫厨下做了来,别让我儿受饿!”

仆人道:“太太,已经吩咐下去了。”

余氏道:“叫他们快些!”余氏又转向王褒道:“褒儿,为娘已是无可救药了,你爹三番五次呼唤我,叫我快去,他在奈何桥上久久等待,有些不耐烦了。我已去过几次奈何桥,因是放心不下我儿,故又回来了。为娘这病,已有多年,多半是你爹隐于我心,总也挥之不去,日久天长,你爹在我心中作怪,使我落下这相思病根,如今你爹召唤,无奈为娘就要跟了去。为娘就是这命,你也不必费心求医,为娘走了后,草草葬在你爹墓侧即可,愈是简陋愈好。为娘无能,未能给你留下万贯家财,小有积蓄并几十亩田土,你可要好生经营。田土是生存之根本,经营不善,失了田土,便是没有立足之根本,切记切记!”

王褒道:“母亲所言极是,孩儿定要用心经营,保住祖上这份家业。从今住后,孩儿便立志农耕,绝不负母亲厚望。”

余氏挣了挣身体,似有责备,说道:“褒儿,非是为娘目光短浅,嘱你苦守这份家业,实是无此家业,你便将无以生存。多年以来,为娘实指望你有志腾飞,以图上进,不求千古流芳,也应光宗耀祖。你被县令免职,其实为娘早有耳闻,为娘未曾责怪于你,是因为褒儿结庐书台山麓,日夜用工,一心读书。为娘坚信,终有一日,褒儿必会功成名就,耀祖光宗。可惜为娘命薄,已看不到我儿衣锦还乡之日。为娘去后,我儿仍需专心攻书,早早功成名就,为娘便死而无憾。”

王褒聆听母亲嘱咐,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哭够多时,未闻母亲动静,止泪细看,余氏已然停止呼吸,悄然告别了人世。王庄上下,顿时一片悲声,王褒更是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昏厥。

余氏停丧七日。王褒为母亲备了上等棺椁,装殓入棺,择时下葬于王翀墓旁。为给母亲守孝,王褒在墓旁结庐,日夜守护,立意不满三年,绝不离去。

且说王褒结庐守孝,仍是以攻书为要。杨舟不时前来陪伴,两位挚友或品茶,或侃山。每每夜幕降临,王褒即以洞箫伴着墓中母亲灵魂,直到夜深。三年守孝,除却攻书,王褒便借了时机,在父母坟场周边,开垦荒地;杨舟采摘了茶籽,撒于地里。来年茶树便长了尺许,甚是喜人。只是其地土质欠佳,茶叶并非上乘。每隔一月两月,城里周涛、陈常等公子哥们或乘船而来,或骑马而至,仍是常与王褒聚会茶事。乡野品茶,更多一丝田园野趣。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觉三年过去,王褒、杨舟所种茶树,已然成林。乡居三年,王褒摸索出一套采茶奥秘。大凡采茶,均在二月、三月之间。茶芽肥壮如春笋之芽叶,像是刚从地面抽生而出的幼嫩薇蕨,十分鲜嫩,当为上好芽叶。茶之采摘,应在天明之前未受日照,露水欲滴之际采摘,此时之茶芽肥厚滋润,品质当为上乘。旭日东升后,采茶即应终止,茶芽若受日照,则膏腴会被消耗,茶汤即无鲜明之色泽。故而每每采茶,当于五更始而辰时终。采茶时还应以指尖折断为宜,若以五指合笼采摘,则茶芽易于受损,形态失去美感。

更有甚者,三年时间里,王褒还创造出整套制茶之妙法。茶之采摘后,芽之品质各异,当须挑拣。芽有小芽、中芽、紫芽、百合、乌带之五种分别,形如小鹰爪之芽叶称之“小芽”。小芽应先蒸熟,浸于水盆中,从盆中拣出细如针尖之蕊芽,此为“水芽”。水芽便是茶中之精品,余之才为小芽,品质次之,而中芽又次,紫芽、百合、乌带更次,多以不用。如此精选之茶芽,茶色鲜亮,其味甚佳。

却说城里公子哥们往来乡间,王褒多以小芽待之,而“水芽”之精品,则于逢年节气,王褒亲到城中,敬送周县丞、陈县尉。这周县丞、陈县尉品了茶之好处,常常以茶待客,王褒在乡中种茶制茶之情节已然在周县丞、陈县尉同僚中传扬。有说王褒喜于茶事,享尽人间仙趣,不失为人生乐事。亦有人为王褒叹息,称王褒虽是学富五车,却是胸无大志,囿于乡间,终至埋没,实为可惜。

如此言论,确也触动了周县丞心思。周县丞认为,王褒乃本县之奇才,然却无用武之地。虽是三番几次向县令推举,然任县令却因其儿媳之事耿耿于怀,不予录用。因县丞有心要往上推举,却难过县令这一道坎。若是就此这般埋没了王褒,确实太为可惜。

周县丞虽为王褒鸣屈,却又无以良策任用王褒。这日,王褒选了上好新茶,进城敬送周县丞、陈县尉,听了周县丞转述各样议论,心底竟然萌生了一个怪异的想法:人说我王褒喜于茶事,胸无大志,我便把茶事举迁城中,专于茶事,我倒想看看,人们又当怎样地看待于我。

有了这般想法,王褒即回乡里,与挚友杨舟商议,要去城里,如此这般开设茶肆。杨舟极是赞同,并道:“贤弟只管放心,所需茶叶,均由愚兄供给。若是生意兴隆,茶叶供不应求,便去武阳采购,不愁无货源。有人厌恶茶事,你我倒要看看,茶事到底有无人缘。”

王褒也道:“此番进城,王褒乃是赌了一口愤然之气,确实要以茶事立住脚跟。若是茶肆兴旺,还要仰仗兄长满足茶叶之需求,不可缺粮断炊。”

杨舟道:“贤弟尽可放心,杨舟即便砸锅卖铁,定要供足贤弟茶叶之需求。”

一经确定,王褒便将家业交代管家全权打理,他则带了家里所有积蓄家资,在城中之西北角购得一处庭院,挂出一块牌匾,名曰“欲仙茶坊”。

王褒在城里首创茶坊,立马惊动昔日公子哥们,周涛、陈常等等蜂拥而至,纷纷责备王褒,开设茶坊,如此重要喜极之事,为何不予告知众家哥们,及至挂牌,哥们方才得知,如此前来道贺已迟,均是兄长不是了。

王褒抱歉道:“世间风雨言传,言王褒胸无大志,沉溺茶事,自我埋没,甚为叹息。王褒非是胸无大志,实乃万般无奈,个中原委,众位兄弟想是再明白不过了。王褒虽是不才,然仍是励志奋进,勤于读书,不敢稍有懈怠。王褒不甚明白,喜于茶事,怎就胸无大志,故而王褒赌了这口愤然之气,特在城中开设茶坊,倒要看看,凡是喜登茶坊之人,均是胸无大志之辈么!设此茶坊,实属赌气,唯恐招致众位兄弟劝阻,故而未能声张,意在挂牌之后,喜于茶事的兄弟,自会前来,不喜茶事且小觑于王褒者,王褒亦不强求。此乃开设茶坊未曾告知众位兄弟之苦衷,还望众位兄弟海涵!”

众公子哥们听了,纷纷为王褒大鸣不平。有说:喜于茶事便是胸无大志,岂不说我等均是胸无大志之辈么。我等却偏要喜于茶事,倒要看看日后是否真无了前途!

也有道:茶乃清心明目之物,我等饮茶已有时日,并无愚笨痴呆之象,反而精神倍增,有助于持久攻书著文,怎说喜茶事就是胸无大志。这般说法,真乃蠢人之见!

为此众公子哥们纷纷嚷道:从今往后,就此茶坊设立读书台,既以茶事取乐,又以攻书求取功名。

是日,王褒极是欢喜,沏了上等好茶,款待众位公子哥们,及至日暮方散,甚是快活。

从此之后,众公子哥们日日便来茶坊,饮茶读书,一传十,十传二十,茶坊营生迅速兴隆起来。

忽一日,县衙公人闯进“欲仙茶坊”,递上一纸公文,公文称:欲仙茶坊终日饮者数十,城中水井限数,居民供水不足,茶坊与民争水,应于关闭。着欲仙茶坊即日停业,不得擅开。资阳县令任柯亲签。

王褒接了公文,内心愤愤然意欲不睬。然转念又想,果真抗令,恐遭不测。若要就此停业,实属心有不甘。正好周涛、陈常众公子在此,遂与他们商议如何处之。众公子看罢公文,亦是愤愤不平,纷纷道:“不必理睬,看他能够如何?”王褒道:“不可不理,若是不理,县衙以抗令不遵问罪下来,王褒可是担当不起。莫若周涛、陈常二弟,分别告知二位年伯,在任县令处美言美言,收回成命。若需打点,王褒即刻备下薄礼,改日奉上即可。”

众公子道:若予打点,反被落下把柄,如此美言将会毫无用处。为今之计,就是不予理睬,想他能奈之若何!

王褒沉吟片刻,击节喜道:“县衙公文,无非是称城中水井限数,与民抢水,如此我便自己掘井如何!”“好哇!”众公子齐道:“自掘水井,不与他人争水,县衙还能如何!新井新水,烹茶必是另样趣味,妙!”

于是乎,王褒暂停茶坊营生,立时请来堪舆能人,测得茶坊就近之东南角便有地下圣水,随即请了工匠,日夜掘井,王褒倾其家当,采购石料,以备砌井之用。不出十日,掘井三丈,地底冒出八股泉眼,泉若喷乳,甚是清凉。王褒受八股泉眼之启发,自行策划,将井砌为八角,每角一个泉眼,半月即已完工,此井即为“八角井”。写书之人查知,此井直至“中华民国”十六年,资阳城区扩建时填充被毁。但后人仍以其井命名街名,“八角井”街名至今尚存。

且说八角井掘成,王褒又修亭护井,并在亭上新题“八角井”。“欲仙茶坊”停业半月有余,如今重又开业,茶客更是云集。新井汲水烹茶,其味甘洌甜润,无异于昆仑墨池之泉水。八角井之水甚为丰富,除却茶坊用水,就近市民均来此井汲水,王褒亦是来者不拒,市民为之交口夸好。

欲仙茶坊未与市民争水,掘井涌泉早在城中传为异事,茶坊再行开业,营生更是兴隆。除却慕名而来之茶客,多半还是公子哥们,他们既饮茶提神,又与王褒读书赋诗。王褒之名声顿时在资阳城中传扬。

这日,周县丞亲监欲仙茶坊,闻听茶坊里朗朗读书声,甚是惊叹。王褒将周县丞迎到自己雅室,茶童急忙沏上茶来,周县丞突发感慨,说道:“贤侄学富五车,文采迷人,众多公子与其是来品茶,莫若说是奔了贤侄之名而来赋诗诵读。贤侄何不就此开办学堂,讲授学业,既开化了众多公子读书成才,贤侄亦有了用武之地,岂不比单单开设茶肆更为有益!”

王褒兴奋道:“年伯所言极是。只是王褒才疏学浅,唯恐误人子弟。再则茶坊地域有限,一经开办学堂,学子齐集,拥堵不堪,则何以是好。”

周县丞道:“只要贤侄有意于办学,老夫当与联系若干同僚富商,捐资建立学堂。只是此事又要辛苦贤侄,一应筹建之事,都要贤侄担当。贤侄可有此决心否?”

王褒道:“若得年伯资助,王褒乃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只不知何日能以开工?”

周县丞道:“此事尚不可太急。俟老夫联系了各家富商,筹集了足够资金,方可择日动工。”

由是王褒便日思夜想,盼着周县丞早早筹集了资金,建起学堂,合县公子哥们,齐聚学堂,日日闻听读书之声,将是何等快意。然而盼望月余,却不见周县丞回音。王褒急了,问周涛可知其父筹资建学堂之事,周涛道:“知便知道一些,然筹资却颇为艰难。老父一一登门,有人对此却并不热衷,故而筹来资金颇为有限。”

王褒闻知此言,便去周府,亲见县丞,县丞实情告知,道:“老夫多方活动,其效甚微,故而月余未曾给贤侄回话。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俟老夫再想他法,万不得已,老夫即使变卖家业,也要筹资办此学堂。”

周县丞之“变卖家业”顿然提醒王褒,心下暗道:兴办学堂乃教化育人兴邦之大计,我王褒虽是胸无大志,然能授人以知识,促人成才,亦是有益之举。县丞愿以家产变卖,我王褒何不倾其田产家业,筹资兴学。心下如此筹谋,口上便道:“敢问年伯,至今已筹了多少银两?”

周县丞道:“不瞒贤侄,所筹银两,恐只够用于地皮之需。大量资金尚无着落。”王褒道:“如此辛苦年伯了。晚生无能,但却不可坐以待毙。晚生这就去想想法子,筹筹银两,力争早日开工兴学。”说罢告辞,称有了银两再来相商开工事宜。

于是王褒匆匆回到乡下,遍贴告示,贱卖田产。管家甚为震惊,问王褒卖了田产何以过活,且所卖田产银两有何用场。王褒道:“一应事宜,管家休提,王褒自有安排。”挚友杨舟闻听王褒突然贱卖家业田产,很是不解,亦来询问。因是多年无话不说之挚友,王褒便实言相告,杨舟甚是感动,称可助王褒一臂之力。于是乎,杨舟以高价买下了王褒大部分田产庄园,留其一部分,仍交管家打理,亦算是给管家和几名年老体弱仆人一条生活出路。其余年壮之仆人,俱各个给予相应报酬,相安无恙。王褒卖得千金之巨,回到城里,告知周县丞,称兴学之资足矣。周县丞闻知王褒竟然变卖了所有家业田产,为之兴学,甚为感动。除已筹银两,又急忙联系同僚富商,终于筹得数百。经多方斡旋,不出三月,县城之中成街,一座可容五十人的学堂建成。王褒请周县丞给学堂题名,周县丞道:“此学堂本是王褒倾其家业而修建,且是为育人兴邦,王褒功德无量,就叫‘子渊堂’为好。”

王褒道:“不可不可!王褒乃一介书生,并无大德,岂可以字命名学堂,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周县丞道:“如此说来,贤侄以为取何名为妙?”王褒思考片刻,道:“此学堂仰仗若干友人富商,众人均是功德无量。那就取‘德星堂’便是。‘星’者,众也!众人之德,故谓‘德星堂’,年伯认为可好?”周县丞回味道,“德星德星,公众之德,‘德星堂’,此名甚好,就是此名了!”

于是,王褒亲题了“德星堂”牌匾,悬挂之日,全城老幼,俱来观看,甚是热闹。学堂一经办起,富家公子哥们,纷纷投进学堂门槛,朗朗书声,响彻半个县城,王褒之名声,愈发响亮。

欲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叙述。

同类推荐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一代名相狄仁杰

    一代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倾自己的毕生之力苍生、社稷效命,呕心沥血。而也正是在狄仁杰这类栋梁人物的鼎力支持下,武周一朝得以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当然,一代名相狄仁杰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不竭的努力和奔走,终于使曾被武则天篡夺了的李唐王朝能够顺利复国。可以说,狄仁杰的许许多多的功业和行为都足以昭彰后世。那么,就让我们进走本书,领略他的风采、破解他的为官为政之道,从中汲取和借鉴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天蝎的原罪复仇

    天蝎的原罪复仇

    在陈法医检验了五名女生被害者尸体后,竟离奇身亡,而后黑雨,唐冰玉和清风进入第四医学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故事中生死不渝的爱情,审思明辨的推理场面,男女主角的斗智斗勇,现代化的战斗场面,以及血腥而又恐怖的画面,本书全程无尿点.
  • 忆诺浮神官

    忆诺浮神官

    有个尘封在冥玄灯里七千年的大人,如今醒了,睁眼一看,这世间变了许多,有人等了她七千年,她也等了一个人七千年,翻开生死簿,依旧无他姓名。那个人将不再轮回世间。有个被捡来的世子,五岁那年父亲战死沙场,便被皇帝接进宫里,十岁那年,契约过了,又回到了故乡,后来啊,又回到了宫里,住的却是东宫。世人皆道人间疾苦,应怪世人未曾见你。还记得那次在黄昏下相拥,他紧紧抱住她。“殿下这是?”“没事。”再相见时,你满头白发三千丈,我似光阴无处藏。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 知秋传

    知秋传

    “敢问我西楚叶家可有谁是那不忠之臣?”“身为叶家男儿,岂能将数百年都抗在肩头的‘忠’字丢掉。”男儿,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 剑道昊天

    剑道昊天

    武道圣域万族林立强者为尊,强者可毁天灭地,人族逐渐衰弱少年凌浩得到强者传承,强势崛起人族再次成为武道圣域的第一大族。
  • 本公子的复仇公主

    本公子的复仇公主

    那一天,年仅7岁的她们遭受亲人的背叛,家人的离开。被独孤傲尊所救,并送去孤魂岛训练,经过重重磨炼,她们闯下了一片天地,是黑白两道的帝王!!!!你们准备好了吗,复仇开始!可是,却又遇到了他们,她们又该如何选择,是放下还是继续…………有问题加雪婷QQ:284670326或者加群聊:361406457
  • 鱼轩恋

    鱼轩恋

    生活总会有坎坷,不平凡的人生造就不平凡的人。当你登上巅峰才发现,这只不过是另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的起点。
  • 国民爸爸成长录

    国民爸爸成长录

    姜家独子姜亦北从小父母早亡,唯有亲人爷爷,性格诡异多变,一言不合就发疯,疯起来也只有姜老爷子能管一管,背地里都称他为小魔王。却听说,他出了一场车祸之后,性格虽然还是反复无常,但却遇到一个能控制住他脾气的人,而那个人还是一个更不好惹的存在。洁癖偏执疯魔男主×矜贵攻属性max女主女主负责帅帅帅,男主负责貌美如花。【互宠,男强女强】——男主是重生人士,女主有外挂(也是自身能力,不是外在的,不说,可以猜一猜)男主偏执狂,重度洁癖(除女主外)男女主都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好人,有自己的三观(三观绝对正)。男主比女主大三岁平行世界文,没有原型,不要带入
  • 江湖决策人

    江湖决策人

    顾宇原本只是想当一条咸鱼,逍遥浪迹……但命运不公,总有刁民想搞事,那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命运!我,即是尔等命运!
  • 荆棘婚路

    荆棘婚路

    好心营救遭家暴闺蜜来家中养伤,没想到却亲手引狼入室。面对丈夫跟好友的双重背叛,该防守,还是进攻?她相信婚姻要经营,想要坚守住自己的幸福,于是努力设法挽回。谁知人心难测,真心错付,原以为的爱情早已变了质,他与她的婚姻终究成了一场互相折磨的闹剧。深陷局中,无法自拔,眼看自己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恨他入骨。离婚以后,她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好,接近向她示好的男人,原想借他之力报复寡情前夫,可人心险恶,又岂是她可以轻易掌控?是谁在谁悲伤之际,给谁温暖?是谁在谁无法忍受之时,给谁力量?早已远去的前夫强硬插入一脚,一个接一个未知的人物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