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4200000014

第14章 听道(8)

以院长杨银学为组长、副院长邹嘉宾为副组长的“张建平抢救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马上召开“全院病例讨论会”。除ICU科马少林副主任医师正在病房值班外,普外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十多名专家尽管正在休周末,但无论人在何方,电话马上接通,并全部准时赶到ICU示教室,由杨银学院长主持病例讨论会,与会专家共同对张建平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拟定了急请北京专家前来协助诊治的方案。

杨银学院长当即拨通手机,与曹相原主任取得了联系。

北京——正在参加《全国重症医学治疗指南》工作会议的曹相原主任恰巧与北京304医院的林洪远教授同在一起开会,尽管两天的紧张会议总共只休息了5个小时,但当曹相原主任代表医院提出请求会诊时,林教授不顾身心疲惫,一口应允散会后直接启程赶往银川,协助抢救。

林洪远教授是全国危重病学会常务委员、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危重病和感染学组组长,在全军和全国危重病医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所在的北京304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科(SICU)是全军最早建立的专业化的ICU,也是全国最早的ICU之一。

宁夏——医院总值班主任将电话辗转打到了北京304医院的医务处,值班者听说刻不容缓,同意专家立即赴银会诊。

当晚8点,林教授同曹相原主任赶乘班机赴银。晚上10点,林教授从机场直接赶到ICU科,查看了患者病情后,参加了连夜召开的第二次“病例讨论会”,马少林副主任全面汇报了张建平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林教授对诊断结论、治疗方案表示认同,谈了5点意见后认为,目前应予以全身支持疗法、肾保护、创造恢复条件的治疗。林教授告诫说:“患者目前病情危重,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曹相原主任请教林教授:“我们准备对患者行CVVHD(床旁血液滤过透析),考虑到容量负荷的问题,您看是间歇透还是持续透?”林教授说:“我建议先持续透。”

第二天早查房,林教授又强调说:“目前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患者的血糖要尽量控制在150毫克左右;二是呼吸机难以在短期内撤机……一定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他交代完注意事项后,乘上午的班机离银返京。

有一种英雄叫天使

死神日夜窥视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人。

争夺生命的较量,拉锯战似的开始了。第一个回合,前后持续了13天。头一周,最是让所有人揪心的7天:呼之不应的张建平,病情毫无起色。

整整一周,曹相原、马少林、杨晓军、马希刚、梁彦、李桂芳、王晓麒、叶振海、詹学华、王芳、白彬、王儒林、龚新燕等医生、护士的压力真不小,不为别的,只因这名患者的病情不但危重,且英雄壮举在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张建平每一天病情的反复与变化,随时会通过媒体传播。前来慰问、看望、采访、捐款的人流络绎不绝,鲜花围满了张建平所在的病房。

医术如何?十日之内分生死。

整整一周,曹相原、马少林两位正副主任,梁彦、李桂芳两位正副护士长,几乎“泡”在了病房里,操心着张建平每日每时的救治与护理工作。ICU的治疗方案十分明确: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电介质紊乱、CRRT治疗(持续床旁肾脏透析)、加强换药、局部止血等。

3月12日中午1时,ICU在读脱产研究生、抗非典时期被医院破格录用的副主任医师王晓麒,又利用空闲时间主动到科里顶班,这给人手严重不足的ICU带来了些微的松快。他来到张建平床旁,在常规消毒、局麻下,以洗练娴熟的技法,在张建平的右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固定,见局部无血肿及出血情况,迅速从双腔管注入具有抗凝作用的肝素并封管。林教授会诊时,不但同意行CRRT治疗,且提议24小时不间断透析,用以清除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同时补充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稳定血液动力。ICU从未给哪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如此长时间地做CRRT透析。从这天起的8天8夜、195个小时,201袋三升袋透析液持续不断地过滤着张建平体内的炎性介质和代谢产物、清除着肺间质的水肿。以后的12天里,平均每日一次,每次12小时,计152小时,共413袋、1239000毫升的透析液连续替代着肾脏的排泄功能,第4天时,CRRT治疗已脱水2936毫升。梁彦护士长将勉永红、陆永珍、王丽娟、张桂珍、吴静5名护士编成CRRT护理小组,4个人一组,每班次8小时,在347个小时里,日夜轮班执行CRRT透析护理。

所有白班医生、夜班一、二、三线值班医生除不断地收进、救治、转出其他重症患者外,在张建平的床旁,尤其密切关注着他每日的生命指征、肺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CRRT治疗的脱水量及出入量正负平衡值,同时时刻警惕着随时可能并发的、具有毁灭性打击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种原因导致微血管内形成血栓并呈现广泛弥漫性)的出现。

张建平体型较胖,此时浮肿明显,又处于昏迷、休克、高热状态,全身不停地出汗,每两个小时必须给他翻身、拍背、床上擦浴一次,这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且是丝毫马虎不得的特别护理,以防患者因长期卧床、发生褥疮及感染或出现坠积性肺炎而致治疗成果前功尽弃。

在将张建平侧过身的同时,一名护士必须十分麻利,且动作轻柔地在患者背部上下左右连拍数次,使肺叶各“枝枝杈杈”里的分泌物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为其床上擦浴。这些工作必须6个人同步进行。人手不够,梁彦护士长、李桂芳副护士长便协助当班护士一起做护理;马少林副主任也总是带值班医生前来协助。4个人上下左右给张建平翻身、1人拍背、另1人则需“看住”那条24小时不能间断工作的CRRT管道,绝不能出现透析液返路与凝血现象,即管道绝不能被凝血块堵塞,同时要防止胃管、尿管、引流管的脱落,这就得小心加小心。医生护士们在动作上都小心谨慎还不行,还必须绝对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每次给张建平翻身,即引起他反射性的咳嗽,呼吸机马上“滴滴滴”地响起报警声。他略微一咳嗽,又会导致腹压上升,同样会引起CRRT管道返流性凝血。每次为他做完护理,他的身上、床上都干净了,呼吸道通畅了,6名医生、护士却忙出了一身汗,但每个人都很欣慰,因为在以后的347个小时乃至58天里,没有因为护理上的任何不慎导致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CRRT透析护理组一下抽走病房5名护士,日夜班周期被缩短到2天一轮,工作强度比以前更大,各班护士一进入病房,便脚不沾地、屁股不挨凳子、眼耳手脚无空闲地忙个不停,大脑则高度精细运转,辛苦、操劳到了极点。将她们在张建平床旁工作的58个日日夜夜的场景累计、转换成一个个数字,那将会令人惊讶、咂舌——静脉输液计742次;静脉注射240次;肌肉注射96次;鼻饲276次;中药灌肠10次。期间患者持续性排稀水样便,平均每2小时就须清洁局部一次,共约160多次;每小时计量尿量1次;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每日床上擦浴1次;气管插管共计31天,每日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护理4次,共计124次;气管切开共21天,每日气切护理2次,共计42次……

病房那道蓝色的门,始终像一堵严密厚实的墙,将所有牵挂张建平的人全都“无情”地挡在外边,除了每天下午那3个小时短暂的探视,谁也进不到病房半步,看不到里边的任何情况,只有等那道蓝色的门打开。但那道门一开,走出来的,不管是面带微笑、医德医术让家属们一提起来就竖大拇指的曹相原,还是操劳、勤奋、工作缜密的马少林,或是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穿一身深绿色的工作服、精明干脆利落的杨晓军,都没有给家属带来任何好消息,每次听到的消息都让他们悬心吊胆,失望与沮丧无法减轻半毫。

张建平的母亲一着急,冲医生们发开了火。

3月13日的上午,曹相原主任来到家属休息室,她对张母说,准备给张建平做深静脉穿刺术,并将穿刺的目的、风险等等做了详细的交代后,请家属在单子上签个字。张母听后,按捺不住心头的焦躁、生气地说:“我们不签字!娃娃拉来交给你们治,天天只让我见一次儿子,我娃娃已经那么个样子了,你总让我陪一陪他呀,每天光让人签字了……曹主任你说,我娃娃到底啥时候能治好?他究竟能不能活过来?你给我一个准话!”大儿子一看老太太发了急,赶紧上前将母亲劝开、说道:“妈你别着急啊,你着急也没有用,人家大夫天天守着建平,你还冲人家发火?咱们听大夫的。”又转过身对曹相原主任说:“曹主任你别生气,我妈也是心里太急了,对不起啊,我来签字。”

平素快人快语的曹相原,此时却不愠不火、耐心地劝说道:“你们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但他病情这么凶险,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治好的,医院上上下下都在尽全力抢救,治疗上需要啥,医院二话不说马上就给解决……这种事不是光着急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抢救他的。我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你们不要再给我压力了。好吗?”她看老太太的情绪开始平稳下来,又笑着说:“全院都知道我们科住了个英雄,我们说请哪个科来会诊,人家先问‘是不是给那个英雄会诊?我马上到’。大家都在为抢救张建平忙活呢。你们放心,我们会尽全力的。”

曹相原主任回到病房,立即指示主管医生做穿刺准备,同时要求要适当加强CRRT的脱水力度,注意每小时的脱水速度,尽量使24小时出入量维持在负平衡状态。

“没有爱,没有我”——诗人博尔赫斯如是说

他的生命在爱他的父母心中是那么的重要——父母的爱有多深,牵挂,就有多深。

他的生命在敬重他的战友、医生、护士乃至百姓们的心中是那么的非凡——他们的敬重有多深,爱,同样有多深。

他整整昏迷了7天。7天里,医生、护士们在不停地呼唤他、呼唤他沉降到生命底层的意识;他的父母、兄弟们用亲情不停地呼唤他,呼唤他与亲人不要分离;战友们不断来看望他,对着他不省人事的面容,报告着歹徒早已被缉拿归案的喜讯……

他整整昏迷了7天。渐渐在冥冥中有些朦胧意识的他,似乎打开了往事的大门……他走了进去,在一个似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像是终于找到了一种记忆、一种亲切、一种割舍不去的寄托;他似乎找到了母亲、找到了父亲、找到了很多人;他好像嗅到了母亲衣服上的柴草味和父亲身上的汗腥味、听到了儿子咯咯咯的欢笑声、看到了操劳一生的父母双亲艰难的背影,看到了他们的眼泪、他们的后半生……他寻觅着、追逐着……他眨了眨眼,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戏弄他的眼睛,他有些心酸地流泪了,泪水淌湿了枕头——他像是被什么声响给吵醒了。

一缕晨曦之光透进玻璃窗,停留在了张建平的额头上,像母亲的手,在轻轻地摩挲着、摩挲着,那么的温柔、暖人。张建平睁了睁眼皮、又微微地转动了一下脑袋,他转动时,分明感到是在奋力地转动整个地球,他甚至听到了耳朵里响起的巨大的轰鸣声……床旁的护士惊喜地看到了这细微的一睁、一动,那微而又微的生命的律动,却让她欣喜万分。

没有医院ICU、没有ICU的医生护士,就没有张建平醒来的可能……

3月18日这天下午,从昏迷中完全清醒了的张建平,看到了喜极而泣的父母双亲、泪眼婆娑的哥哥弟弟等亲人、看到了他的领导与他的战友。弟媳呜咽地笑着问他:“小哥,你知道你这是在哪里吗?”张建平先是眨眨眼、看看四周,然后慢慢地摇摇头。当他看到他那刚10岁的、圆头圆脸的儿子时,睁大的两眼,瞬间涌起激动的泪水,他一眨不眨地看着儿子,接着,大颗大颗的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儿子紧紧地靠在父亲的床前,嘟嘟着小嘴,抽泣得说不出一个字来,只是用自己的小手紧紧地攥住父亲的大手、流着伤心的泪水——父子俩四目默默相对、任凭热泪滚滚……周围,谁的一声叹息落地,如重锤般沉重?

此后的一周多,张建平神志愈发清楚,呼吸窘迫症状较前缓解,四肢浮肿较前明显减轻,已能与家人用纸笔简单对话,亦能与他的邻床病友用纸笔互相勉励。二线副主任医师杨晓军向一线主管医师王芳下达了继续抗感染、继续床旁透析、床头拍X光正位片和胸部B超进行左侧胸水定位的医嘱,同时要求逐步降低呼吸机条件,考虑尽快试脱机。

试脱机反反复复,难以坚持。马少林副主任一边握着张建平的手给他传递信心,一边处理呼吸窘迫症状。后来,试脱机的时间终于越来越长,整整坚持了10天。

同类推荐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华工纪念碑揭幕式上致辞:“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与自由。请允许我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性原则的胜利,做出贡献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者的题记则是——文献档案确凿记载:近一个世纪前,15万中国人曾经浴血欧洲西线,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重大的缺失,这支由泱泱大国派出的羸弱之师,有多少人成了异国冤魂?近一个世纪过去,历史尘埃不应湮没中华先辈的屈辱、痛苦、血腥的搏杀与悲愤的呼号。
  • 采真寻韵

    采真寻韵

    本书收录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熊政春的诗歌。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诗歌集。
  • 白渔的诗

    白渔的诗

    白渔的诗不太讲究诗节的规律排列,不太讲究诗行的对称照应,不太讲究诗句的整齐方正,不太讲究节奏的参差有致,所有的诗情诗意,都追求自然流淌。诗人在艺术追求方面只讲究一点,就是韵律。
  • 中国人

    中国人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而她的民族生命,涵育着太复杂的内质,欲加以阐述,势难免于牴牾歧异之见解。任何人苟有持相反之论旨者,鄙人准备随时供给可能的材料以便利之。但是真理终是真理,它将克服任何巧黠的私见。人类对于真理的领悟,只在稀有的一刹那,这领悟的一刹那倒是永存的而不是私见能永存。
  • 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

    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

    《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是段崇轩的文学评论集新著。《地域文化与文学走向》共分四辑,“关注”“解读”“聚焦”集中论述了山西文学的宏观发展和山西作家作品的经验、局限。着重从地域文化与文学流变的角度进行了深入阐释。“放眼”一辑遴选了著者在乡村小说、短篇小说、文学批评等几个重要课题上的研究文章,代表了著者在当代文学上的学术成果。
热门推荐
  • 无限之又跌入主神坑

    无限之又跌入主神坑

    谨以此篇轻松搞笑的同人文,表达对无限流开山鼻祖zhttty的敬意!序:穿越进生化危机一的我,主神手表好像有点与众不同,什么“每杀十个丧尸奖励一点奖励点,每杀一个爬行者奖励一百点奖励”之类的完全没有,有的只是一条设定:【统一语言:状态关闭,是否开启?〔详细说明〕】这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有种不好的预感,谁来告诉我……我TM是不是又掉进什么坑里了……这感觉,好熟悉啊……诶?我为什么要说又?……….
  • 琦清天下

    琦清天下

    2012世界末日终究降临...天翻地覆,风云变色...人类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惨遭横祸,几乎灭绝...不料他一个无名小卒,不知何世积德,竟逢高人相救...神奇穿越东汉,结识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更与荆州公子刘琦结作莫逆,从此纵横天下,风生水起...不知英雄年代,将是谁家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元煮浮元

    上元煮浮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州城,浮家有女,姓浮名元,年七岁,体貌端庄,性资敏慧,风姿雅越,克令克柔,知书识礼,握瑾怀瑜,布衣之家,有此女子,朕心甚慰,特许浮家女浮元,入宫学,同皇家子女同学大义同识大礼。其父浮大白,锋芒不露,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救朕于危难之中,朕心甚慰,着吏部从重议奖,封百户,入锦衣卫,即日带女进京,另赐绣春刀一把,以示皇恩。钦此~!脸上抹的白乎乎的,好像一片云片糕一样的公公拉着九曲十八弯的声音,说完了最后的钦此两个字。浮元慢吞吞的咽下嘴巴里的酒酿浮元子,看着自家爹爹比她还懵的接过圣旨。(抠门贪财小心眼子爹爹‘和’好吃乖巧心大是福闺女)
  • 双子的位面旅行

    双子的位面旅行

    迎接死亡,逃避死亡,不同的抉择,不同的感受。欢迎各位试毒,因为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更新绝对的不稳定,这个角色想写但是BUG有点大,第一次写书,章节都是1000字,以后会两张合并一章,感谢各位的阅读
  • 这个反派有点儿撩

    这个反派有点儿撩

    苏筱落打死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因为不认同小说里反派男二的结局而被某坑爹系统强制绑定送去小说世界了?我的天,怎么会这么狗!!!不过……妈耶!男神好帅啊!!!——几年后某系统:任务完成了,你可以回去了苏筱落:你说啥?什么回去?我不是临安王府的安禾郡主吗?某系统:呵,女人→_→
  • 暂借星光

    暂借星光

    盛言欢说:“无论是江家还是你,我都不会嫁的。”“年轻人话不要说的太绝”,斯昭俨然一副你会被自己打脸的样子结果,盛言欢就真的被自己打脸了……
  • 洞玄修仙录

    洞玄修仙录

    凡间一少年,偶然步入修炼之旅,开始探寻天地的奥秘,接触神通的奇妙。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 棠梨映白杨

    棠梨映白杨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蒋声说,像乃棠这样寡淡的人,爱是不会向上生长的,只会一寸一寸往心里藏。遇见褚杨是她一生的劫难,她把他藏在心底,以至于最后整颗心都成了灰。乃棠不喜欢A市,这里承载了太多的悲情,空气中都弥散着苦,让人每一次呼吸都生疼。
  • 你是我的仲夏之沙

    你是我的仲夏之沙

    江听在仲夏之时遇见了白幕,从此心里便有了一个人,白幕不喜欢他,那他就变成白幕喜欢的样子,在下一个仲夏,白幕陷入了名叫江听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