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5800000026

第26章 “三心二意”≠不专注(2)

这个发现令我深受鼓舞。他这种一心多用的能力是环境所致,还是一种本能呢?当年我家房子小,家里人多,相对比较嘈杂。琛琛从一出生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即便他入睡的时候,大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没有刻意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他听录音机,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是如此。难道是这种不完美的环境反而练就了他这种特殊的能力?我无法确定。自从发现琛琛这个特殊的本领之后,我开始关注更多的孩子。结果发现了更多的案例。林怡育儿会所开办后,我更是惊讶地发现——琛琛不是特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一心多用的本能。

记得有个刚刚3岁的小会员,第一次来会所上课的时候,他从头到尾都在跑来跑去,显得很兴奋。看到孩子对课程完全没有关注,妈妈当时很纠结。不过,庆幸的是,妈妈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去管制孩子,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观看。第二天,我收到这位妈妈发来的邮件。她在邮件中特别诧异地告知我这样一件事:这个孩子回家后召集全家上课,他当小老师,其他人当小朋友,小家伙居然把那堂课的各个环节全部呈现了出来。

发生在全日制班孩子身上的类似故事就更多了。小男孩思淼最喜欢玩开公共汽车的游戏,每天手里抓两块积木比划开门关门。上课时,他常常在教室里溜达,但是课程内容,他可一点儿都没少吸收。小男孩畅畅刚入班的时候,从来不参与课程,也不跟小朋友玩儿,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开车、射击等游戏中,但是,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全在他的监控之下。无意中跟他聊起,他总是了若指掌……

近几年,国外也有研究证实了孩子具有一心多用的本能。如果我们强求他“专注”于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违背孩子成长需求的做法。

我相信,大多数妈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要求我们给他读书,但是,我们刚给他读了一两页,他就跑一边玩玩具去了。于是,我们认为他没有关注,很无奈地停了下来。奇怪的是,当发现我们停下来之后,孩子往往会跑回来要求我们继续读。如此反复,仿佛专为了折磨我们。不了解孩子可以一心多用的妈妈就会为孩子的这个行为抓狂,或逼迫他安安静静待在身边听,或无视他的要求,不再给他读书,以此来惩罚他的“不专心”。如果了解了孩子的这个特点,我们就无须在意他是否在身边看着书听我们讲,只要他有需求,我们尽管自顾自继续讲下去就好了。如果不确定他是否在听,可以暂时停顿一下,看看他的反应再继续。不仅如此,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时不时给他放点背景音乐,或者外语、古诗词等音频材料,通过这些给予他听觉刺激。当然,也不能走极端,因为孩子可以一心多用就拼命给他多方位的刺激,甚至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相反,我们一定要观察孩子,看他的反应。当有迹象表明,孩子不想要这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收手。把握度很重要,一切都要以孩子的反应为准绳,随时调整。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爸爸妈妈会感到疑惑:如果不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他将来会不会变得“不专注”呢?实际上,“专注”与否首先是受我们的意志支配的,跟人类这种一心多用的本能不抵触。如果习惯了在一个相对嘈杂的环境里游戏,孩子排除干扰的能力会发展得更好。这一点,我从琛琛的身上看到了明显的效果。相反,假定我们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他营造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那么,他习惯了这样一个环境,一旦环境变得稍微嘈杂点,他就会受不了。

虽然孩子有一心多用的本能,但是,当他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他一样可以自如地屏蔽掉其他信息。这算是孩子的又一个本能。当然,这样的情形一般发生在他内心有足够安全感(比如,我们陪伴在他身边,他觉得很安心,或者在一个他非常熟悉的环境,他很清楚这个环境不会带给他任何伤害)的时候。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玩某个游戏或玩具,玩得很入神,即便我们去喊他,他也跟没听到一样。当孩子听不到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同样会很恼火,以为他“不乖”,无视了我们的“权威”。这种评判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他确实没有“听到”,除了他正在关注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被他屏蔽掉了。了解了孩子这个特点,再遇到类似情形的时候,如果不需要打扰他,我们最好三缄其口,给他一个专注做事情的机会。如果需要打断他,那就走过去,搂着他的小肩膀,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提醒他注意,而不是在一边喊,越喊声线越高,火气越大,直至最终爆发。

同类推荐
  •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个误区,让父母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了解他们渴望的需求,寻找有效的沟通之道,唤醒沉睡的教育灵魂,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蕴含无限潜能的生命个体。
  • 月子营养专家方案

    月子营养专家方案

    产后的新妈妈最关心什么?恢复苗条身材?不!保证足够睡眠?不!事实上,月子里最需要的是调养!产后调养是新妈妈面临的头等迫切的问题!如何调养呢?最健康的方式当然是饮食调理!全书介绍了新妈妈生产当天及整个月子期的饮食调养常识,产后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提出了专业的饮食攻略和调理方法。
  •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帮孩子找到好工作、建立幸福家庭,是许多家长心中盼望的。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明智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本书共7章48节,介绍了家庭教育生涯的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帮助家长解读生涯规划,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孩子生涯规划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极具操作性,可供家长阅读,也可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中介绍了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包括小儿发热、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寄生虫病、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汗症、儿童多动症等。书中的饮食疗法均按方名、组方、制法、功效、适应证的规则进行编写,以病统方,便于读者查找。
  • 教孩子怎样读书

    教孩子怎样读书

    本书从创新角度出发,针对有阅读障碍或者想提高阅读水平的孩子,重点介绍了五大类型读书方法,汇编了78个经典巧读故事,精讲了近百个读书细节。
热门推荐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恶魔校草,你站住

    恶魔校草,你站住

    她,白安,一开学就在学校的桃花园里撞到某个脾气暴躁的恶魔校草,后来在闺蜜的提议下前去给她道歉,没想到某个校草得寸进尺。白安忍无可忍,泼了京都第一首富的儿子:霍霆。……从此,白安便走上了不归路。
  • 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

    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

    梦易看了看自己的小肉手,不禁有点想哭,他想念黄泉啊
  • exo勋鹿之逆爱

    exo勋鹿之逆爱

    鹿晗卷入一场隐瞒谋中,亲人死去,挚爱离世,公司破产,只剩下吴世勋,这一切会这么简单吗?或者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
  • 无敌师弟

    无敌师弟

    妖魔乱世,百鬼夜行,世界即将倾覆之际!平平无奇的那一天,一位驾着七彩祥云的老道出现在方升的面前,从此!人类、妖魔乃至全世界的命运全部改写!方升为了一包薯片踏足仙道,秒速成仙,成为世上无敌无解的存在!东方飘雪:“我的师弟必须是人中龙凤,天赋异禀,修为强横,而且拥有仙人之姿,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长得帅!”方升:“师姐,你是在找师弟……还是在选对象啊?!”主持人:“让我们一起来为拯救了D市的小英雄鼓掌,请问是什么激励着你在妖魔来袭之时挺身而出,斩尽妖魔,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与家园,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还是为了那个英雄的伟大梦想?”方升:“因为那头妖魔……动了我的薯片!”【无敌流,轻松搞笑,日常系修仙】
  • 修仙之大陆全是我亲戚

    修仙之大陆全是我亲戚

    猪脚逗比,故事闹掰;天道被带歪,导演也懵逼。本书简介:开场就是天道来认儿子,随后猪脚惊恐的发现,整个世界全他喵是他亲戚!
  • 草木成情

    草木成情

    林沐的前身是个痴傻儿,连话都不会,从林沐接手这幅壳子以来,这一生就注定不会平凡。命运似乎一步步的在手把手教着林沐怎么寻回前生的回忆,身边的人人物物自然有他们的故事……如果有前生,我应该是一棵树。万物有灵,草木成情。2018年的那一整个月,是大学的入学军训。就在几个月前我看了第一本耽美小说。如果不用每天一个小时站军姿想些什么,那就太无聊了。
  • 巽门谱

    巽门谱

    为纪念门派重建,雍州酸秀才应邀特修此谱,记录了巽门弟子行走世间的一些琐事。
  • 馐肴劫

    馐肴劫

    历劫之旅多生变故,爱恨沉浸悠悠岁月,十八年短暂青春,千百行断肠情泪,死去的人了无牵挂,活着的人徒增等待,远行的人,可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