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7700000016

第16章 大学(16)

“为人子,止于孝”。作为父母的孩子,要止于孝道。《弟子规》的开篇就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尽心尽力地侍奉我们的父母,孝养我们的父母,最后我们的子女才会孝养我们。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尊重他们,孝敬他们;对待小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培养他们。当我们在这种人性的品质状态时,天下和谐,万物自然生发。当一个人到达了明德之境,生起了那颗慈悲心,面对一切,不会为了自己,如同《圣经》里所说的“爱人如己”,如同佛陀所说的“把众生都当成父母”,孝养他们,侍奉他们。这种境界就是“道盛德至善”,那是多么美妙啊!

“为人父,止于慈。”作为父亲,要止于慈爱。对子女要有一颗仁慈之心,不但要对自己的子女如此,还要扩展到对别人的子女也是如此。这里说“为人父,止于慈”,慈和父对应,在慈里面,不但有爱,还有责任,还有威仪。我小时候最怕父亲生气,因为父亲生气的时候,老板着脸,就像现在企业的老板一样,也是老板着脸,因为老板着脸就叫老板。(众大笑。)我的父亲很忠厚,很老实。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好人。但是父亲喜欢生闷气,看到他生闷气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我怕惹父亲生气。父亲蛮严厉的,小时候被他打过很多次,当时心里还会怨恨。但是回过头来想想,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出于这种慈,慈里面一定会带着威啊!

在佛教的教义里,是让我们生出慈悲心,慈是指父性的爱,悲是指母性的爱。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慈悲就是一阴一阳两种方式的爱的表达,所以佛菩萨都有一颗慈悲之心。阴阳和合,这是道的境界。如果我们学会了这种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将更加圆融,懂得刚柔并济,自然当下妥善。一般情况下,父亲和女儿的情感会比较近,母亲和儿子的情感会比较近,这就是阴阳相和相生的道理。懂得了这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严厉一点。慈母多败儿,溺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放纵了孩子的习气,将来孩子走进社会,会有很多的挫折,境遇将会非常糟糕。因此,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善用慈悲,善用刚柔。为人父,止于慈;为人母,止于悲。

佛教里面有“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在这里我们谈一下,对于这个慈,它是指阳性的爱,比如太阳,它会给我们温度,在冬天气候很冷的时候,我们会走到太阳下,晒太阳。那是什么感觉呀?(众答:非常温暖的感觉。)这种温暖啊,它来自于上天阳性的力量,抚慰众生,这是慈的状态。除了太阳的温暖之外,我们还要吃饭,还要穿衣,这些就来自大地了。大地滋养万物,如果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众生将难以生存。大地厚德载物,使众生离苦,它是阴性的爱,这种爱的表达就是悲。当人具备阳性的慈和阴性的悲后,就会愉悦,生欢喜心,离苦得乐,这种状态就是得法了。得法自然就会法喜充满。最后还要舍下自己的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把这种喜乐带给众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众生得喜得乐,舍我利他,入菩萨道。这个舍是一种境界,舍下小家为大家,舍下小我为大我,就是大乘菩萨的法门了。

“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讲到信,人无信而不立,信非常的重要,它是人格魅力的一种表现,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儒家思想里讲到仁义礼智信,人要言而有信,不可失信于人,立世为人,要讲究信用。就像经营企业,如果没有信誉,谁愿意与你合作?名牌就是靠信而建立的,如果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哪里会有知名品牌呢?从前的那些晋商,他们的名气很大,成功的要诀就在于诚信。有部电影就是展现晋商的,叫《白银帝国》,如果那个钱庄没有信用的话,谁愿意把钱往那儿存。想要在别人的心中建立起对你的信任,你首先要将心比心地想一想,你要如何对待别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行为是否做到了诚信,是一个守信之人吗?如果你借别人的钱都不还,谁还敢借给你呢?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你危难之时,别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首先你要在别人心里留下诚信的感受。《道德经》里说:“凡轻诺者,必寡信。”一个人总是轻易地作出承诺,这种人一般都是没有信用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值得交往。如果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失信于你的客户,客户就会流失;如果大肆吹嘘自己的产品,功效被你夸大,欺骗了顾客,顾客知道了,就不会再光顾你。这是在自掘坟墓,那企业就快要完蛋啦!如果你想要经营好企业,首先就要讲究信用,让顾客有好的体验,而且他的体验和你所讲的效果非常吻合,这时你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通过口碑的效应,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到来,企业必然会大有发展。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打官司的时候,有正方,有反方;有原告,有被告。各说各的理,听起来好像两边都有理,双方都在为自己辩护,原告请个律师,被告也请个律师,互相辩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簿公堂,打起了官司。孔子见到这种情况,就会帮助他们调解,使他们没有争辩,“必也使无讼乎”。比如说,两个好朋友吵架了,最后跑到你面前,各自都说自己的对,让你评理,让你调解,你怎么办呢?你不能听公的,也不能听婆的,你要保持中立,不然的话,双方都不会信服的。所以你要保持那种客观的状态,不要偏向于这边,也不要偏向于那边,把问题看清楚,以理服人,或者说以德服人,最后使大家内心都平静下来,不再争执了,这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使那些没有情理的人,心服口服,让他不要再争辩了,内心里趋于平和,看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态度就会变了。如果你想让他们不再争吵,你要有理啊。这个理建立在哪里呢?要建立在大众的共体意识之上,这是一种道德规范,以它为行为标准,而不是建立在自我的评判上,这叫“大畏民志”。如果建立在自我的评判上,别人不会心服的,因为你不客观,不公正,只有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才能使别人心服口服。别人争吵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是多管闲事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有德的人必定会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只管自己,不愿帮助人,社会怎么可能和谐,有德的人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凡事并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双方所处的角度不同,坚持的观点不同,才产生了争执。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找到人性中共有的那个标准,才能使“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此谓知本,这时你知道了根本,本立而道生。

这种争讼一般指和别人打官司,其实在我们的内心里,每天都在打官司。比如说,晚上准备睡觉了,心里想:“还有活儿没有干完呢。”接着又想:“太累了,还是睡了吧,明天再做。”这就是自讼的状态。如果这种内在的自我争讼停止了,就达到诚意的状态了。当我们的心意越来越诚,内心的争讼就会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面对选择时,内心都会有两个声音,随着意诚的出现,一种声音就会消退,另一种声音就会从内在显露,《楞严经》里说:“狂心即歇,歇即菩提。”这个向外痴狂的心,就是自讼的心,如果停下来了,内在的菩提自性,就会彰显出来了。

意诚和诚意,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内外合于一体,明德才能真正地启用。在我们的心里,有很多的魔,也有很多的鬼,外在的世界所展示的一切缘,都由心想而生出来,贪嗔痴慢疑这些习性都在我们的心里,它们都是内在的心魔。当这些习气熄灭之时,心意就诚了,就是一个自明之人。禅宗达摩祖师东来,传道于中国,曾给他的门徒留下一首诗:“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刚才讲到外在的争讼,也讲到内在的自讼,通过修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内外之讼全部熄灭,方可入明德之体,彰显佛性,达到慎独的境界。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在正其心,修身就是修证身体。身体在世间,会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你不可能有老婆、孩子和亲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包括身心两方面的修证。我们曾经谈过人是由身、心、灵所组成的,在《圣经》里谈到,身体是一个容器,用来承载内在的灵魂。如果灵性想要展示在这个物质世界,就需要身体的承载,借助这个肉体,灵性才能和外在的一切事物产生因缘的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没有手机的存在,信号没有什么用,信号要想传递和接收,必须借助手机这个工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在修证,都要借助这个身体。

佛家有云:“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人身非常难得,犹如盲龟遇浮木孔。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辽阔的大海之中,生活着一只盲龟,虽然它的寿命长得无法计算,但是它的双眼却瞎了,看不见一丝光明,生活在漆黑的深海里。每经过一百年,这只盲龟才有一次机会浮出海面。在浪涛汹涌的大海中,飘浮着一块浮木,浮木的中间有一个龟头般大小的洞孔。从无限久远的时间以来,浮木就随着惊涛骇浪忽东忽西地漂流着。瞎了眼睛的乌龟,要凭借它的感觉,在茫茫的大海中,寻找着浮木。因为盲龟知道,只有它的头恰巧嵌进浮木的孔穴,才能够重见光明,获得人身。潮来潮去,潮去潮来,一百年一百年的岁月更替流逝,盲龟依旧浮沉在生死的洪流大海,找不到那带给它幸运的浮木。也不知过了多少个一百年,当盲龟再度浮出水面,突然一头就钻进了浮木的洞孔,轰然一声,眼前霎时霞光万丈,盲龟终于脱离了旷古以来笨重的躯壳,变成一个俊秀的童子。佛陀用这个故事,来形容人身的宝贵,希望众生能借着这难得的机缘,不要荒废人生,走上修行之路,借助人形的躯体,在这一世亲证解脱,离苦得乐。

大家今天来到心一文化(公司),路上会看到很多绿树。绿树承载着树的生命啊,生命在它里面循环和流淌。如果没有树的存在,根部的能量和营养就不能发挥作用,虽然我们看不到树的根,却可以看到枝叶,枝叶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如果家里有一盆盆景,或者一盆观赏的花,我们需要修剪它,按照大众的审美标准,让它具备观赏价值。有时长得奇形怪状的盆景,它的价值还非常高。人们特意栽种这样的盆景,通过挑选,再修理,做出艺术造型。这个和修身是一样的,身体是外在的展示,我们需要修证它,让它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一个地痞流氓,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那是引狼入室呀。他们坐没坐样,站没站样,讲话很粗鲁,满嘴脏话,心口不一,背地里做些见不得光的事。他们所展示出来的行为,依然是内在心性的表露,诚于中,而形于外。他们的内在是什么等级,就会展示出相应的行为。身和心这两个层面是互相影响的,通过修身的状态,让我们的内在也规范起来。这就是修身的重要性所在,让身体符合道德规范,符合礼教,合乎内在的心性。

佛教里谈到,常护持身、口、意,从身体、语言和心意三个层面修证,让它们归于中道。在《大学》里也提到身、口、意,修身就是让身体所展示的行为合乎于道,合乎内在的明德。因此,我们才踏上修行之路。关于修行,最普通的解释是修改自己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儒家文化的重点在“克己复礼”。在《论语》里,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克己,我们不要总是强调自己的意见,不要太过于固执,不要太自我。要把自己的个体意识放下,合乎大众利益,合乎礼教,这就叫复礼。修行就是使身心行在中道上,随时随地地检点自己,点滴之中修证自己,使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都保持中庸之道。中庸就是道体,儒家称之为中庸,道家称之为道,佛家称之为菩提。他们都在讲同一个东西,中庸的境界就是当下妥善的智慧境界。做人做事都保持中道,恰到好处,当下妥善啊!

关于语言,《大学》里说道:“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人在讲话的时候,要留点口德,讲话不要太缺德,不要乱讲话,否则会招来祸患的。你的话语伤害了别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了什么因,必得什么果,最终别人也会伤害你。如果语言违背了那个内在的道德规律,最后还是要回报在自己身上,这就叫报应。当我们讲别人的坏话,别人也会讲我们的坏话,“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怎么出去的,就怎么回来。所以你要给别人一句温和的言语,给别人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美好的眼色,让别人起欢喜,这就是护持语言的部分。

《大学》也说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有时我们去求人办点事,帮个忙,本来讲的也挺好,人家也愿意帮你了,可能一句话说错,就坏事了。因为你内在的涵养展现出来了,人家就想:“这个人不行呀,没有品德,没有人格,帮他得不偿失,还可能被他伤害。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你的事就办不成了,这就是“一言偾事”。言语非常的重要,所以圣人告诫我们,谨言慎行,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候我们在无形之间伤害了朋友,却不知道,还抱怨他怎么这样对待你。你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是这样对你的吗?为什么相处一段时间过后,他要这样对你呢?因为你在别人的心里放下了不好的东西。你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所流露的品质,都被别人看着呢。比如你和朋友一起吃饭,总是让朋友请客,还说“我请,我请”,可就是不掏钱,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和你一起吃饭了,你太小气了,爱占便宜,不懂得礼尚往来啊。

有时我们和女性相处,言语中可能会不尊重女性,把女人当成男人的附属品,这源于我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古代的女人要做到“三从四德”,出嫁从夫,女人嫁给了男人,就要听男人的,这种观念降低了女性的地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三从四德”既然从圣人而出,一定有它深层次的道理。孔圣人的思想是宽广的,是博大的,天下大同,四海一家,众人平等,他绝不会把女人踩在男人的脚下。如果孔子是这样的人,还能做圣人吗?男尊女卑是后人的曲解,如果女人真是卑微的,那么国王要皇后做什么,皇后还要母仪天下,这个位置低等吗?之前对“三从四德”的解释,严重曲解了圣贤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峡谷王座

    英雄联盟之峡谷王座

    为了迎接电子竞技时代的到来,世界暗流涌动,翘首以盼。全世界第一家电子竞技俱乐部——英国“欧米伽俱乐部”美国拥有全世界自由度最高的电子竞技社团——狂原社韩国最神秘莫测的电竞高校——“帝将高校”中国刚刚起步的半官方电竞组织——“龙营”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不见鲜血,却尸横遍野。这是属于五个年轻人的热血故事,足够纯粹,献给所有热爱电竞或是曾经热爱电竞的你们。
  • 农门悍妻有点田

    农门悍妻有点田

    身为将才世家的唯一后人云锦,遭人背叛陷害而亡,重生在市井杀猪匠的女儿刘四娘身上,从此成了四肢粗大长相英气的大力王以及大胃王妹纸。得父母兄长疼爱不说,其母还为她泼回来一桩婚事,正是她从小入梦的俊美少年为夫,没想气病了婆婆,惹怒了公公,得罪了妯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云锦不是在征服夫君的路上就是在征服婆婆妯娌小姑的路上。明明是孝顺公婆宠爱夫君的画风,却成了随时吃醋的夫君以及粘着她的妯娌小姑,在不知不觉得到公婆认可后,重生夫君扬唇一笑:娶你是我的计谋,护短是我的本能,害你的都将讨回~
  • 魂游手礼

    魂游手礼

    秦政偶得秘术,因果循环,最终成为神体。
  • 签到从合租开始

    签到从合租开始

    美女主动要求合租,苏鸣当然不会拒绝。“滴,无敌签到系统绑定成功,首次签到奖励:邪眸。”“系统,奖励是不是有点太骚包了?这魅力让我有点无法承受。”“宿主,去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秘爹地:妈咪爱出逃

    神秘爹地:妈咪爱出逃

    五年前,她为了救命在旦夕的弟弟,她去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总统套房,不得已成为代孕女。她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长什么样,只在情急之下不小心带走了他脖子上的鬼脸项链。当她终于成功的时候,弟弟却……不得已,她只好选择了和宝宝一起玩出逃,遗憾的是……一年后宝宝却被一群陌生人硬生生抢走了。从此,她走上了寻找宝宝的坎坷道路。他是一位嗜血冷酷的总裁!人见人怕、狗见狗躲……却独对跟自己长相相似的宝宝宠溺有加!五年前,他在酒店莫名其妙被人下药,完事之后一觉醒来,发现亡故女友送他的鬼脸项链被下药的应召女郎所盗。紧握双拳,他发誓:就算是翻遍整个地球也要把那个女人找出来!
  • 晴初下雨

    晴初下雨

    秦初&夏雨喜欢一个人,愿意为她付出全部。
  • 联盟欢乐颂:萌物二货太腹黑

    联盟欢乐颂:萌物二货太腹黑

    季念冷是一个不知不扣的二货,没有之一;安筱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货,没有之一;左夜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拽货,没有之一;作为一个资深二货的季念冷,腹黑是必不可少的属性之一,然而,左夜宸这个拽货的属性是不是突变了,安筱若身上的傻又啥时候变成傻白甜属性了她怎么不知道?二货归来,和其他两人又将会演绎一场怎样的校园青春剧?
  • 第二颗禁果(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第二颗禁果(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第一颗禁果来自伊甸园,让人类拥有了智慧;那么,禁果是否就是一把钥匙,能让一个物种进行一次飞跃?人类自己创造了第二颗禁果,试图让整个地球变成一颗充满智慧的头颅。不懈的努力贯穿六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移山、填海、改造月球、将海洋冰封、在地球上刻满图腾般的花纹,以及为人类送葬。世界上最后一个人见证了那些伟大却徒劳的努力,孤独地坐在南极死去。然而,也许还有希望。如果人类要灭亡,我相信一定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慷慨悲壮地倒下。这篇作品——如果能称之为作品的话——试图用不矫情的方法讲一个从头到尾透着矫情的故事,至于内容,则试图用文字为读者带来视觉的震撼。
  • 穿书后将女配宠上天

    穿书后将女配宠上天

    称霸整个经济市场的晏爷没有想到自己和妹妹因为一场玩笑的赌注,穿到了一本小说当中。看着小说里边的女配不容易,算了吧,针对人小姑娘干嘛!再说了女主什么的跟他有何关系?干嘛为了她这样对待女配,闲着无聊,没事儿干了吧!但没想到女配竟然主动找上门,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是个美人,这要呢,还是不要?(霸道总裁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