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7700000009

第9章 大学(9)

圣者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其实真的听明白了,一句话就够了,君子要立本,生自己的根。人的根在哪里呢?(有人答:在心里。)这种回答也是对的。刚才谈到聚精会神,那么神在哪里啊?(众答:不知道。)人体的根到底在哪里呢?就在会神的地方。人的根不是在脚底,而是在头上。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孔子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我们也可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个能与天地往来的,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它在举头三尺的地方。当我们接通了这部分的能量,就会体悟到更高层面的生命意义。

婴儿是不是很喜欢睡觉啊?(众答:是的。)你能观察到婴儿头顶的百会穴在跳动,这个通道没有被关闭。他特别爱睡,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眠中,你知道婴儿为什么这么喜欢睡觉吗?(众答:不知道。)因为这时他的灵体还是自由的,他在体验生命的美妙,可以从那个通道出去,逍遥游呢!那种状态是很喜乐的,他渴望这种体验,恋上了这种感觉,因此才会睡上很长时间。现在你想去体验,却体验不到了,即使你想睡,睡上二十个小时,也体验不到。易学家邵康节说:“天根月窟常往来,三十六宫都是春。”这是他所亲证的境界,天根就在人的头顶,它可以接受宇宙的信息,对接天地的能量。但是你现在和神明沟通的通道断了,已经无法再沟通了。

致知就是到达知的境界,这个知就是自知之明,人最难有的就是自知之明。就像自己明明没有多少知识,还把自己说得好像什么都懂,无所不知,老子天下第一。比如别人要夸黄总,就会说:“黄总,你今天的演讲太棒了。”你开不开心啊?(黄总答:开心。)实际上你讲的并不好,自己心里也知道啊!因为你是老总,大家就拍你的马屁,但是你听了这样的话,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心里明明知道,却甘心被自己欺骗。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就会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在拍马屁,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必然有他们的目的,就会留心了,生活中就少受欺骗。只有你自知了,才能做到明;只有明了,才不会被自己骗,也不会被别人骗了。

要想做到自知之明,你必须知耻,耻就是不自欺的状态,这时就能真实地面对自己,无论是脏的,还是干净的,你都要面对。你不会排斥自己的脏,不会刻意回避它,因为那个也是你自己。当你接受它的时候,放下了自己的脸皮,这时你能接受别人的好话,也能接受别人的指正,孔子六十而耳顺,好听的能听得进去,不好听的也能听得进去。敢于面对自己所做的,做得不对的,也承认;做得对的,也不骄傲。现在的人,做好了,功是他的;做错了,过是别人的,有没有啊?(众答:有的。)当你放下这个面子时,很多人会愿意跟你在一起,因为你很真实,你不虚伪。《中庸》里说“知耻近乎勇”,知耻就是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只有敢于面对自己,才能战胜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勇者无敌啊!

当完成致知的修证,这个知就变成智了,那时灵明的智慧就彰显出来了,可以应对生活中的很多因缘。大家感觉,智慧重要吗?(众答:重要。)智慧难得吗?(众答:难得。)千金易得,灵觉难启,智慧难得。当我们要做重大抉择的时候,需要有灵感啊,可是那时灵感就是不来,很多情况下就做了错误的选择,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当时没有智慧,最终导致了千古恨的结果;如果当时智慧生发,也许就成就千古的伟业了。真正的平天下靠智慧,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培训课程,不是在教你智慧,而是在教你知识。知识和智慧是不一样的,绝对不是一个东西,智慧可以圆融地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有局限性,是经验。

知识就像你的衣服一样,你身体长大一点,衣服就不再适合了,从小到大你穿了这么多件衣服,现在你还能把婴儿时的衣服穿在身上吗?那个衣服还适合你吗?(众答:当然不适合。)你从小到大穿的衣服就像你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一样,已经不适合当下了,你的那个小衣服给谁穿啊?只能留给你儿女穿,而且只能在你儿女小的时候穿,如果你儿女十岁再穿,也不适合了。既然如此,知识怎么应对当下的生活呢?只有智慧才能应对。因为智慧是当下的生发,智慧不来源于你以前的经验,而是来源于当下的灵感,称之为灵光乍现。所以智慧每一次的出现,都是处女的情操啊,都是人生的第一次,你们听懂了吗?(众答:懂了。)致知就是到达这个内在灵觉的境界。知识来自头脑的记忆,它不在当下发生。《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的是知识,为道的是智慧;为学是增加,为道是放下。因此你要学会启迪当下的灵觉,以获得当下的智慧,应对当下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学习那个知识,学无所用,意义何在呢?如果你家的厨房被锅碗瓢盆全占满了,连你站的地方都没有,你怎么做饭啊?没有饭,你就只能饿着了。

心一文化在讲什么呢?很多从心一课堂里走出来的学员,他们都知道心一文化一直在围绕着一个字展开,围绕着一个“觉”字,有没有啊?(众答:是这样的。)心一文化就是为了让大家觉悟,帮助有缘的人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心一文化的理念是“把觉悟带进生活,让生活充满喜乐”。什么是觉啊?觉就是学会用心去见,“觉”字的上面是个学字头,下面是一个见,学习去见,你的眼睛一直都能见啊,为什么还要学呢?并不是用你的眼睛去见,而是用你的心去见。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一切问题,都会在觉中被化解,当你拥有了觉悟,你就是生活的知觉者,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觉就是当下生发,先觉就是提前预知,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化危难于未发之前。人生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觉悟,也是觉的过程,就觉悟而言,你用思想是想不明白的,头脑是没有办法触及到这点的,你悟不了,体会不到,只是听了它,用心感受它就行了,然后再去践行,自然会有体悟的。《中庸》里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不思而得,得什么呢?离开了思想,所得的才是智慧,才是觉悟,这就是致知的智慧境界。

现在要讲到诚意了,当你到达内在的知性,知至过后,心意自然就会真诚。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你必须先诚意,知性提升了,会更进一步地纯化心意,才能意诚。那么什么是意诚啊?什么是诚意啊?大家都知道做人要诚心诚意,诚心诚意是一种什么状态啊?(众答:就是发自内心的。)比如说,你多年前跟父母失散了,一直都联系不上,心里总想回家,非常思念远方的父亲和母亲,你想尽一切办法找寻,最终你真的找到了。当见到父母的那一刹那,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纯不纯?(众答:纯。)真不真?(众答:真。)那时的情感是很真实啊,情真意切啊。这种专注的真实的品质,这种没有杂念的纯洁的品质,称之为“诚”。

《大学》里讲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曾子在这里告诉你了,一个诚意的人是一个不自欺的人,不自欺就是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内心坦荡荡。现在的人很多都是自欺之人,有一圣哲说,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在自欺、欺人、被人欺。当你欺骗自己,骗的时间长了,就会去骗人。比如说,今天你到朋友家里去了,人家问你“吃过没有”,“嗯,吃了”。朋友做的菜非常丰盛,还有自己爱吃的红烧鱼,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时你心里就在想:“哎呀,怎么不多叫我两下啊,多叫我两下,我就去吃了嘛。唉,为了个面子,说吃了,其实还没吃饭呢!”他们吃完饭后,朋友就说了:“我们一起去K歌吧!”你也不好意思拒绝,就一起去了,唱一会儿过后。朋友就问你:“你今天怎么没劲啊?怎么唱不出来,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好有底气。今天怎么了?”你心里想:“没吃饭,能唱好吗?”这样的人生你已经习惯了,这就是自欺欺人。

当自己欺骗自己久了,你会真实地对待别人吗?(众答:做不到。)你都不能真实地对待自己,更不会真实地对待别人。那个欺骗自己的心欺骗了你,也必定会去欺骗别人。那么当你欺骗别人过后,会得到什么结果啊?(众答:被别人欺骗。)今天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也给你一个微笑;今天你打别人一巴掌,别人也要打你一巴掌,有时还不止打你一巴掌呢。今天你跑到大街上,“啪”给别人一巴掌,他要打你多少下啊?拳脚相加就来了,数都数不清。你说:“老兄,我就打你一巴掌,你怎么打我那么多巴掌呢?”他说:“你活该,这都便宜你了。”只要你欺人,就一定会被人欺的,这是因果报应。

在名利场里,经常会看到被人欺的情景,今天过来一个人,“呵呵”笑脸对你,其实这个人是来害你的。当他害过你以后,你才知道,又被人欺了,但已经晚了,再去找这个人,找不到啦。凡你所欺的,必然会回来欺你,这叫做自作自受。今天你揍了别人,可能并不是那个人来揍你,但是有一天肯定有个人来揍你,内在有定律的,这就叫有因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如说,你揍我一顿,我打不过你,我回家找人来收拾你,有没有啊?(众答:有的。)那时就不是我揍你了,是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揍你,而且把你揍得更厉害。所以不要怀侥幸心理,认为我今天欺骗这个人,以后见不到了,但是你必然要遭受被人欺骗的结果。因缘是很奇妙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跑不掉的,你的手打在墙壁上,手痛不痛啊?(众答:肯定痛的。)只要有作用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这是规律。

人要想诚其意,就要不自欺。《大学》里还讲道:“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一般人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他就要做一些不善的事。当他见到有品德的君子,就开始掩饰自己了,就该伪装了,“我是好人,我没做坏事。”多数人都会掩盖自己的不善,而说自己的善:“兄弟啊,我以前为你做了很多事,帮助过你很多次。”如果你了解此人的习性,就知道他是一个小人,他对你所说的话,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你心里非常明白,非常清楚。曾子说:“此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做人要表里如一,而口是心非、两面三刀,表面上和和气气的,背后说你坏话,甚至还会捅刀子,这些都是小人所为的事。

我们要做一个心口相合、心行一致的人,表里如一,内在有一颗仁爱之心,行为里自然彰显这颗仁爱之心。一个鸡鸣狗盗之徒,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是用那种歪斜的眼神看人,内在是什么品质,就会展示什么样的行为。外在一切行为的展示,都是由心而来的。比如两三岁的小孩子,把杯子打碎了,然后妈妈问:“是谁打烂的?”孩子就说:“不知道,它自己掉下来了。”有没有?(众答:有的。)这么小的孩子,当着你的面就说谎,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在说谎呢?(众答:知道。)很清楚的,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那个话一说出来,就知道是假的,杯子是他打碎的。如果你的心很干净、很纯粹,你能感受到身边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他对你是诚的,还是不诚的,了如指掌呢!

圣人说“诚则灵”。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当你心至诚的时候,内在就会有一个灵,它在告诉你,通过诚,你就可以回归灵的状态。事情就能处理得很好,那是因为诚心所至,灵感被赐予,当跟着灵的感觉走,借助灵的能量的时候,你处理问题自然就妥善。当一念纯粹过后,乌云消散,太阳出来,沐浴在阳光之中,这就是“诚则灵”的感受。

心诚则灵。有信仰的人是不是很虔诚啊?(众答:是的。)是的,但也有些人他们好像很虔诚,却照样没有得灵,因为只是做做样子,表面的功夫,并非真的虔诚。《圣经》告诉你,你是灵魂,要找到它,并且亲身感觉它,但是真正体会到灵的人,是非常罕见的。而一个亲证灵魂的人,就是一个得救的人。现在很多人虽然有信仰,但是却达不到有灵的状态,无法获得灵的体验,因为他们没有格物,没有致知,没有诚意。如果你用心去看,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宗教徒,他们依然把物质看得很重,而且还打着神的名义,借着为神服务的幌子,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问: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是最高的贪污犯了?)是这样的,执法犯法,罪加一等,明知要放下名利,真心诚意地侍奉主,还做违背神的旨意的事情,这样的人绝对不是虔诚的宗教徒。在世间里有些人追求名和利,追求物质满足,但是并没有追到,是个失败者,然后剃个光头,披上一件僧衣,食十方供养,感觉还挺不错的,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这是功利心的翻版,其实他们是伪道士、假和尚,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他们将是宇宙律法严惩的对象。

真正的修行人放下世俗的名利,为了追求灵性的解脱,走上了修行之路,他们不会再被名利所困。有些宗教门里的所谓修行人,没有放下名利,那么他们的信仰是真的还是冠冕堂皇的摆设呢?当他还停留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层面上,其本身就不可能致知,就不可能复归内在明德的本性,他怎么可能亲证到灵呢?所以他没有心诚,也没有得灵,还是那个熊样子,修行很长时间了,家境不改变,生活不改变,人生不改变,身体还有病,心里非常苦闷。在宁波,法慈有个好朋友,她信主基督,然而最苦的就是她,身体非常糟糕,疼痛难忍,每天睡觉前都要撞撞墙,缓解一下身体的痛苦。她也修行了很多年,信了这么多年的主,她什么时候信过呢?如果真的信了,有了坚定的信仰,一切身心的问题都会解决的。

那些借着主的名字,中饱私囊的人,罪加一等。所以现实的这种苦难无穷无尽。因为他并没有真的按主的旨意行动起来,不愿意为别人去做,不愿意发自内心地去爱人。如果你真的去做,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你的,别人会因为你的真诚而走向你。诚意,你才能得人和。当别人看到你是一个假和尚、假信徒的时候,别人不会相信你,都会离你远去,到那时你会众叛亲离。如果你知道自己错了,做得不好,那么你要悔改啊,只要你真的悔改,大家还会原谅你的。关键还在于自己,心诚不诚,反思一下吧!

上面在谈这个“诚”,现在来体会一下这个“意”。圣人的言语内涵太深了,几个字就可以让你琢磨半天,这个意是什么啊?(有人回答:意是思想。)你们认为狗有没有思想?如果你拿着一块肉,狗想不想吃啊?(众答:想。)它有没有思想?(众答:好像有。)狗对待肉是非常真实的,它看到肉的时候,就想吃,它不会说“我不吃”,它想吃了,就去吃,吃饱了,就不吃了,真不真?(众答:真!)但是人和它不一样的,人就会说:“我不吃!你放那儿吧,我吃过了。”比如你今天走在大街上,路过一个炸鸡腿的摊位,闻一闻,哎呀,好香啊,一摸口袋没钱,然后旁边有一个朋友说了:“买一个吧!”你会说:“不好吃,都吃腻了,不要吃了。”经常干这种事的,这就是意不诚的缘故。那么这个意绝对不是思想,诚意并不是让你去思想。

同类推荐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日下帝京天

    日下帝京天

    历史或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它们都早已习惯了被往高处推崇,自己甚至是故意忘掉了笑容的魅力。可是,一路走过来,我随着这孩子的画语心境,愈加感到轻松和兴奋。她勾描紫城禁苑的恢宏气势、“京街”的幌子酒旗、天桥根儿绚烂的尘杂、自得自在的八旗子弟……我无法再忘掉,北新桥儿底下还收押着一条龙;我们又是如何蛰居仙人腹中。或许因为,小作者用心倾听和发掘了这一切之后,又以一种快乐舒畅的情绪娓娓道来,所以我不能不被感染吧。
  • 风月滇川

    风月滇川

    本书精选老舍、沈从文、汪曾祺、徐迟、冯牧、季羡林等40多位名家描写滇川的40余篇经典散文,配以精美彩图,以名家的视角,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展现滇川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风俗民情,探寻摄魂夺魄的高山峡谷、灵动温婉的滔滔江河。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热门推荐
  • 大众语典谜语(2)

    大众语典谜语(2)

    《大众语典谜语》,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谜语熟读类工具书。
  • 降临诸界

    降临诸界

    林枫穿越了,模拟系统在手,演化万法,构造属于自己的界域之地。黑暗笼罩着阴虚之地,人族到了危机的时刻。林枫带领着炼气士崛起于东荒之地,负重前行。“祭坛以亮,通道以净,允许跃空,诸君武运昌隆”“我命令,,开始跃空”随着一阵古老的号角响起,林枫脚踏星峰,仰望着遥远的虚空。他要掀开这个世界神秘的面纱,踏尽万界,开启人族的全盛时代。这是一个青门小人物的故事,也是炼气士们征战万界的华丽篇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诡谲有鉴定

    诡谲有鉴定

    新书《美漫里的逆反大超》,有兴趣的过去瞄瞄,别在这本书投推荐票了,那边新书可以投,蟹蟹大家!……你穿越到一个不平凡的异世界。你无意中摸到自己家的传承古画,竟鉴定出【陈家古剑法】。你皱了皱眉头,此事显然不会这么简单。于是你找到了众多上古遗迹。从残缺的古铜钟鉴定出《苍龙霸体法》,修炼到圆满,肆虐大荒!从一根牙签铁棒中鉴定出《白虎金玄功》,修为暴涨!你变得越来越强大,霸绝八荒,连神魔都恐惧你。这时候,你看着面前众多神王、圣人、大帝的遗迹和宝物,不知不觉露出狞笑……
  • 魔君驸马:公主跟我回家

    魔君驸马:公主跟我回家

    一袭白衣的冷漠少年,身负着血与灵的封印,锁下的血魔是暴戾无情的存在。然,谁又知,血魔承载的并非毁灭,化身为人类模样的血魔的灵魂原是世人无可避免的劫。冰冷的俊容上永远是漠然。救赎?没有人会救他,被世界、世人放弃的恶魔,滚回地狱去吧!
  • 青囊传

    青囊传

    希望能够让大家喜爱
  • 杀手王妃本倾城

    杀手王妃本倾城

    某女乃是一名杀手,王牌杀手擅毒擅医,攻于心计,一朝穿越成为相府嫡女,发现左脸颊上的一块耀眼的疤痕,“哼!这相府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虽为嫡女但却不受人待见,“这伤并不难治,但我却要留着!”重新贴上伤疤,“哟!哪家女子竟有如此倾城之姿!”
  • 诱爱成瘾

    诱爱成瘾

    十年前,她为父还债逼不得已嫁给他。十年后,她直接被这自称是她前夫的人堵在了房门口:“感情这东西,睡着睡着就有了。”她只想带着孩子过最平静简单的生活,这个极具危险的男人却步步紧逼,强取豪夺。安澜并不知道,从一开始,他就处心积虑的设下陷阱,等着她一步一步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