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8100000019

第19章 红帮元老——江良通及其裁缝世家(2)

江辅臣是江良通的第二个儿子,在上海长大,自小聪慧好学。他高中毕业,被父亲送到一所法国教会学校——圣芳济学院读书。圣芳济学院创办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1880年吸收部分中国学生读书。1889年,迁址到虹口南浔路新校舍。1901年,学院正式设立中国部。江辅臣就读圣芳济学院的确切时间不很清楚。从其“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整理委员会会员登记证”上记载情况推算,应该是在1915年前后。

圣芳济教会学校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规定学生进校一年以后一律不能用汉语交流会话,只能用英语沟通。这种硬性规定使得中国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江辅臣毕业的时候,英语已经讲得十分流利,这为他以后与外国人做生意打交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江辅臣从圣芳济学院毕业后,其父即让他继承自己的家业,担任和昌号西服店经理。老一辈西服裁缝大都不懂英文,与洋人沟通有语言障碍,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江辅臣能讲一口流利英语,在和外国人做生意时得心应手。那时候的静安寺路尚属于英租界,江辅臣西装革履,仪态潇洒,用英语与上流社会的洋人交谈,很快打开了局面。不久就包揽了英租界工部局的员工制服和下属巡捕房的制服定做生意,还包括帽子、皮鞋、警棍等附属用品。定制生意不但量大,而且年年定期更换,给“和昌号”带来滚滚财源。

江辅臣接任“和昌号”后,既善于经营管理又乐于扶植同乡同业,因此在业界有很高的公认度。1937年,他被公推为“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此后连任三届。担任理事长期间,他经常四处奔波,维护同业利益,为红帮裁缝在上海的形成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是早期红帮裁缝的创业功臣。

“和昌号”在江辅臣经营之下生意更加红火。20世纪40年代,呢绒西服大兴。1942年,江辅臣把“和昌号”改成“和昌呢绒号”,由自己和江辅仁任经理。全店从业人员11人,其中技工7人。呢绒业发轫于清同治年间,最初由西洋侨民来华时带来。20世纪初,呢绒业开始兴起。但是在上海,因市民生活水平底下,呢绒生意清淡。外商开设的呢绒店少有本地人问津。随着中国毛纺织业的逐渐发展以及大量洋呢绒的涌入,到30年代,呢绒服装生产进入旺盛期,上海成立呢绒商业同业公会。30年代末,上海呢绒业商店已有近50家。当时上海的西服业从业人员以宁波红帮为主。1931年到1941年的10年间,呢绒同业公会有163户会员商店,宁波人有97家,占57.6%。南京路上红帮西服店“荣昌祥”、“裕昌祥”、“王兴昌”等都兼营呢绒,挂起呢绒西服号的招牌。江辅臣改店名为“和昌呢绒号”,制作销售呢绒服装,可谓紧跟潮流,顺应时势。

江辅臣也像父亲一样,从家乡招收职员。在这些学徒中,后来比较出名的有江辅丰。江辅丰1933年10月生于上海,5、6岁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落,母亲带着一家人从上海回到家乡。回乡后,江辅丰就读于锦沙学校。1948年秋,年仅14岁、还在读书的江辅丰被江辅臣选中,到上海西服店当学徒,并拜江辅臣为师。江辅丰与江辅臣同辈,都属“辅”字辈,但是年龄相差整整一代。

新中国成立后江辅丰一直从事服装行业。1956年,上海实行公私合营,江辅丰在“和昌号”所在地段担任组联会主任一职,后被上级抽调到公司合营的工作机构。公私合营结束后,上海新城区服装公司任命江辅丰为培罗蒙西服店的公方经理。改革开放后,江辅丰一直担任西服店的党支部书记或经理,为上海现代服装业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1945年10月,江辅臣奉上海市社会局命令,与夏筱卿、唐琼相一起成为西服业整理委员,整顿上海西服业。1954年起,“和昌号”一直替上海友谊商店承担来料加工和定制西服业务。公私合营后,“和昌号”整个店号和全体员工并入上海友谊商店,江辅臣退休。

四、情系家乡,造福桑梓

江良通家族的财富累积到足够多的时候,他们对金钱的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希望利用财富去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首选的途径就是购置不动产,既有炫富的念头,也有光宗耀祖之意。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江良通财力雄厚。他在上海长乐路、浙江莫干山等地购置了好几处住宅,又在家乡建造了花园式洋房。家乡的小洋楼建于1934年,取名“守拙庐”。“守拙”一词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诗中“守拙”似有“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之意。不过,在江良通心意中,则应该是“安于愚拙,不学巧诈,不争名利”,这是一种低调的处世策略。“守拙庐”是一栋独立的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小洋楼大门朝东,门楣梅园石上镌刻的“守拙庐”3字为金峰山人所书。洋楼分2层,用清水砖叠筑,墙上有铁格花窗加固的玻璃木窗,庭院墙上还留有一小部分彩色壁画,门厅外是罗马式柱头,室内有壁炉、浴室,外墙和室内装饰依旧,体现出海派风格。小洋楼至今还保存完好,成为前江村独特而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

从农村走向都市,城市的繁荣并没有使江良通迷失方向,忘记根本,而是反哺故里,造福桑梓。民国12年(1923),江良通兄弟带头捐资16000元,在家乡发起建造一所完全小学——锦沙小学;另助田123亩,每年的田租收入全部用于学校各项开支,校舍、设施、教职员工工资以及其他日常开支都得到了保障。

校舍为走马楼式,2层,23间,另有会议室和600多平方米操场。校长是周孝成,早年曾加入同盟会。锦沙小学时设3班,学生130人,在当时是奉化校舍完备、设施齐全、师资强大的小学之一。学校规定凡前江村儿童均可免费入学,读完高小者奖20元。当时县政府还赠送过“乐育英才”和“陶铸后进”两块木匾。江氏兄弟也因捐资兴学受到地方政府褒奖。如今仍有锦沙小学助碑(现保存于原前江小学教学楼内)可印证这段历史:“前江私立完全小学命曰锦沙,民国8年(1919),由良通、良达二昆仲创议,邀同乡族人之友等向族内劝捐,而己则独出巨款,筑校舍,置地产,完成美事。办法遵照六级,采用复式制。经费一节,每年由董事公议,量入为出,并逐年留积几许,以备不时之需。特此勒石,以保永远”,下面列有助户名单。锦沙小学现尚留有旧址。旧校门上有“唯善为宝”4字,似为学校倡导的教育主旨。

除了建造锦沙小学之外,江良通还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建凉亭,造桥梁,设立义庄,添置消防水龙等。民国8年(1919),奉化遭遇自然灾害,江氏兄弟还带头捐款赈灾。乡人亲切地称他们为“和昌老板”。

五、教研结合,传承发扬

红帮裁缝的兴衰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抗战时期,上海被日本人侵占,西服业受到重大打击。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接下去又是三年内战。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服业再次兴旺,1950年,上海西服店有700多家,其中宁波人开的有420家。此后的60年代,因体制多变,生产发展缓慢,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提倡艰苦朴素,服装业受到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百业俱兴,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同时提倡解放思想,人们的审美观念有较大改变,过去被视为“资产阶级穿的西服”进入千家万户,被大众接受,服装业渐现勃勃生机。一些老一辈红帮裁缝师傅开始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服装行业发挥余热,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高超的制衣技艺,有的开设服装培训班,为服装厂输送熟练的服装工,有的被服装学校聘用为教师,在科教一线大显身手。江氏家族的后人江继明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教科结合,并以自己的服装技术、服装文化研究成果作为教材,多渠道、多形式培育服装业新人。

江继明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继明红帮服装研究所所长。

在红帮裁缝故乡宁波,他是一个被业界尊重的人物——红帮裁缝的第6代传人。如今,像他这样懂得全套红帮西装传统缝制技艺的人健在的已经不多,全国不足百人,而且大多是八九十岁高龄,江继明算是比较年轻的。

1947年,年仅13岁的江继明告别母亲,跟着外婆去了上海。当时身为裁缝师傅的舅舅在大上海闯荡,在他的介绍下,江继明到著名的“培罗蒙”西服店里当了一名小学徒。江继明自小就对服装制作怀有浓厚兴趣,因此,他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有一年大年三十晚,其他师兄弟都回家过年了,他则独自留在车间里,将袖子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反复七八次,直将袖子缝制得圆顺挺括才罢休。此时,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破晓。

经过3年努力,江继明顺利出师,成为红帮新秀。但他觉得还不够,想要在裁缝手艺上更上一层楼,学到更正宗的红帮技艺。1956年,江继明辗转找到红帮第5代名师陆成法,行过拜师礼后,江继明成了红帮第六代嫡系传人。

陆成法自小就学习西服技艺,是早期培罗蒙西服店的技师,曾为许多外国友人和演艺界、体育界名人设计制作过服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7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特级服装技师。江继明拜陆成法为师后,服装技艺突飞猛进,从此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一辈子。50多年过去,如今,当年那个勤奋好学的小学徒已经成为身怀绝技的高级服装技师,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纺织报》等多家报刊宣传报道。

1998年,67岁的江继明了解到宁波还没有一家专门的服装研究所,便拿出几十年积攒来的20万元钱,办起红帮服装研究所。他的心中有浓浓的红帮情结,师傅陆成法在临终前曾对他说过:“红帮的手艺不能丢,要继承下去。”师傅的临终遗言成为他终生的努力方向。

2002年11月,江继明受聘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几年中,他把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授给了很多学生,并收了该学院3位青年教师陈尚斌、戚柏军和卓开霞作为衣钵传人。如今,江继明与3个弟子已开设有一家红帮洋服店,作为研究所的实践基地。他们和江继明一起,为振兴红帮服装文化和红帮西服业努力着。

江继明在从事服装事业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传统技术上大胆创新,坚持服装科技和文化研究,他著有《服装裁剪》、《服装特殊体型》等多本服装研究著作,曾先后研制出获得国家专利的“快速服装放样板”、“服装裁剪三围活动标尺”、“服装折纸打样法”和“教学服装模型”等多项技术。其中,“服装折纸打样法”适合于男西装、男拉链衫、女长袖衬衫、短袖旗袍、女童连衣裙、女童大衣等服装打样,采用此种方法,实用而方便,能大大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有“领圈弧线长度测量法”、“透明活页服装样卡”等新技术。

红帮精神与文化不仅仅属于红帮人,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支脉。这种精神与文化根植于肥沃的本土,浸淫在国人血脉之中。尽管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实质与主旨相同,拼搏进取、创新开拓永远是红帮裁缝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在现代红帮裁缝身上闪耀,他们继续谱写新的篇章。如今,在江良通的故乡奉化,红帮传人的代表人物盛军海、盛静生、傅志存等都已在服装业开创出广阔天地。

【主要参考文献】

[1]政协奉化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服装之乡——奉化》,1998年10月。

[2]胡元福主编:《奉化市志》(附录三“奉帮服装在沪店名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3]宁波市政协文史委编:《宁波帮与中国近现代服装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4]朱敏彦主编:《上海名街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5]《“红帮”:洋装的中国传奇》,《猎人视界》2007年5月24日。

[6]《宁波晚报》,2005年10月15日第四版。

同类推荐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有人说她是小资的创始人,有人说她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还有人说她是文坛的一朵奇葩,人性的洞察者。是的,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就像她笔下的文字,精彩、孤寂和低郁。她,就是花开花落、芳香隽永的张爱玲。《因为有爱,才会期待:重遇谜一样的张爱玲》笔触清丽,以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为线索,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张爱玲极富传奇的一生。
  • 唐明皇:爱美人更爱江山

    唐明皇:爱美人更爱江山

    《唐明皇爱美人更爱江山》讲述了他励精图治,缔造了开元盛世,万古流芳;他好色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大唐从此万劫不复。功德碑上写不尽他的丰功伟绩,耻辱柱上他的名字也赫赫在目!其内容包括安禄山起兵、潼关失陷、马嵬坡前长恨歌、郭子仪奉诏平叛、被幽禁的太上皇等。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跨世绝恋

    穿越之跨世绝恋

    她,21世纪的当红大明星,因一场车祸穿越到了早已被规划好的时代,开始了早已被规划好的剧情!
  • 思君不年少

    思君不年少

    年少时的喜欢总是轰轰烈烈,好像真的可以到永远……
  • 重生爱你入骨

    重生爱你入骨

    他逆着光抽烟,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忍不住悴了他一口“装什么深沉,明明就是妖精。”“妖精?”蒋少勋在嘴里反复念了几遍没有半点不好意思“谢谢夸奖。”蒋婕看着他,晃了晃神。蒋少勋说“做我女朋友。”这是陈述句,不是征求她意见的,蒋婕很清楚,却还是答应了他。“为什么?”蒋婕笑魇如花“因为,你长的好看呀,我喜欢。”这句话说的半真半假,蒋少勋笑了笑“这么肤浅?”“对。”蒋婕伸出手“你好,男朋友。”蒋少勋借力站直,学着她的样子“你好,女朋友。”前世,没能和你在一起,是我做的不好。重活一世,我会努力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因为我爱你,超过自己。
  • 圣光审判者

    圣光审判者

    魔法,魔镰,神秘印记。时代的灾变不断蔓延。他骑乘巨龙冲进了黑暗,也迎接了光明。魔法师的成就之路,种田的奇幻开端。
  • 我有一棵机缘树

    我有一棵机缘树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强大的武者可以焚天煮海,打碎苍穹!只有成为强者才可受人尊重!地球少年无尘意外魂穿天武大陆,携前世种下的一棵神树,战上九重天!
  • 占川为王

    占川为王

    我只喜欢你,我只想占有你。不定时更新。愿看文的每一个你喜乐安康。
  • 东方式浪漫

    东方式浪漫

    中国大学生郝纯和韩国留学生朴爱淑读书期间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情节委婉动人,浪漫,是一部具备新时期特色的爱情故事.
  • 我的同桌很叛逆

    我的同桌很叛逆

    林回非常不喜欢她的同桌,因为她的同桌老是欺负她,还老爱管着她,可是有时候,她的同桌好像也不是这么讨厌……
  • 重生一把刀

    重生一把刀

    一个少年变成了一把刀从此开始了成长为神器的故事。
  • 生命的线

    生命的线

    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一名姓毛的人因为多年熬夜而猝死,他跟着一条名叫生命的线,回到了以前……这是一篇玄幻类作品,这也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事都不要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