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900000009

第9章 婴儿期(2)

坐立能力及训练

宝宝在6个月时,用双手向前撑住后,能自己坐立片刻。其实,宝宝从卧位发展到坐位是动作发育的一大进步。这样,宝宝的视野大大地扩大了,就能更好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这对他的智力发展相当有利。虽然这时候宝宝还不能够站立,但两腿能支撑大部分的体重。

刚满6个月的宝宝,好像突然对翻身失去了兴趣,平躺的时候老是翘起头来,拽着父母的手就想要坐起来。这是宝宝要学坐的信号,父母要为宝宝创造学坐的机会,通过一些游戏,帮助宝宝学习坐立起来。

独坐练习

在宝宝会靠坐的基础上,可以让宝宝进行独坐练习。父母可以先给宝宝一定的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使宝宝坐姿日趋平稳,逐步锻炼宝宝颈、背、腰的肌肉力量,为独坐自如打下基础。坐坐站站

妈妈双手扶住宝宝的腰部或腋下,扶成站姿,让宝宝的两腿呈45°分开,然后双手扶腰,将宝宝身体向下推按至坐姿,然后顺势仰卧下去,片刻之后再扶坐、站立,反复进行3~6次。这个训练使宝宝由躺变为站,由站又坐了下来。姿势的变化中,会让宝宝非常开心,非常有成就感,身体也会随之硬朗起来。但是在训练时,要留心手法,注意保护宝宝的胳膊和腰部。

扶坐练习

宝宝仰卧,可以让他的双手一起握住妈妈的拇指,而妈妈则要紧握宝宝的手腕,另一只手扶宝宝头部坐起,再让他躺下,恢复原位。若宝宝头能挺直不后倒,可渐渐放松扶头的力量,每日练数次。锻炼宝宝腹部肌肉,增加宝宝手掌的握力及臂力。

宝宝练坐3不宜

不可单独坐 不可以让宝宝单独坐在床上,以防有外力或宝宝动作过大而摔下床。可以将宝宝坐的空间用护栏围起来,以保证安全

不要跪成“W”型 在练坐时,不要让宝宝两腿成“W”状或两腿压在屁股下坐立,这样容易影响宝宝腿部的发育。最好是采用双腿交叉向前盘坐

不宜坐太久 刚开始学坐时,时间不宜太久,因为这时宝宝的脊椎骨尚未发育完全,坐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脊椎侧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宝宝开始练坐时,最好能在他的背后放个大垫子,帮助他保持身体的平衡

平衡感训练小游戏

学爬行小游戏

适合月龄:6~10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可以将宝宝放在俯卧位,爸爸或妈妈可先将手放在宝宝的脚底,利用宝宝腹部着床和原地打转的动作,帮助宝宝向前爬行。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能锻炼宝宝的平衡感,提升宝宝的爬行能力,扩大宝宝的视野。

飞翔游戏

适合月龄:6~10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爸爸可以双手并拢平举,让宝宝俯卧在自己的两只手臂上,让宝宝双手分开做小飞机状,然后爸爸边唱歌边左右摇晃和走动。还可以把宝宝抱到爸爸的小腿上,宝宝的头朝向爸爸的头,然后爸爸躺在地板上,抓住宝宝的两只小手,爸爸上下移动双腿,整个游戏要抓牢宝宝。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能锻炼宝宝的平衡感。

蹲下、起立

适合月龄:6~10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父母站在宝宝两侧,喊“蹲下”时,父母拉着宝宝蹲下,喊“起立”时再站起,等宝宝熟悉后,妈妈放开手,喊“蹲下”“起立”,让宝宝自己跟着口令做动作。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全身肌肉,提高宝宝反应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学站立与迈步

适合月龄:6~10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妈妈将自己的大拇指让宝宝抓住,然后轻轻地把宝宝从卧位拉到坐位,再慢慢站起。等宝宝能站后,在床档上挂些玩具,吸引宝宝站起来取,妈妈需要在旁边帮助和照顾。让宝宝在床上站好,用手轻轻地推他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再用另一只手准备扶住宝宝,防止他跌倒。

游戏目的:通过训练,宝宝站立的能力和平衡能力会有所提高。

训练宝宝学会表达肢体语言

我们的身体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以动作的形式传递了许多信息,这就是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还不会说话的宝宝能够以字词表达之前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方式。

宝宝能力特点

肢体语言能够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意思,有时比说话更为真实。特别是天真可爱的宝宝,口语表达的能力不够成熟,所以最擅长运用其肢体语言来诉说自己的心情。宝宝往往在高兴时手舞足蹈,生气时捶拳踢腿,难过时号啕大哭等,都很明显并且容易被了解。

宝宝肢体语言分析

先天常见的肢体语言 笑——高兴;打哈欠——想睡觉或感到无聊;撅嘴——不愉快;伸手向人——想抱;身体打颤——冷;用手推开物品——不想要

后天常见的肢体语言 拍拍手——高兴或好棒;点头——想要或好;挥挥手——再见;用示指轻触嘴唇——安静;竖起拇指——好棒;摇头——不要或不好

宝宝学习肢体语言的途径,一般有刻意教导与无意示范两种。当宝宝的身体发展到某一程度,手脚较能灵活运用时,看到成人或较大一些的宝宝做一些可爱逗趣的动作,宝宝就会模仿。对于宝宝的肢体语言,父母要多分析与理解,才能明白宝宝想要表达的意思。

宝宝体态语言训练方案

给予想象力的发挥:平时,父母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成人不同表情、姿势的图片或照片。

同情心:对于宝宝咬人、丢东西等行为,要先了解原因,体察宝宝的情绪,再教导宝宝采用不会伤害到他人的表达方式。

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宝宝在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中,会乐于表达自己。

留意父母以本身惯用的肢体语言:宝宝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那些有蹙眉叹气习惯的父母,他们的宝宝一定也常如此;而急躁的家长,其子女也一定不易安静。

适时的鼓励与赞美:当宝宝表达方式合适或有进步时,父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宝宝的模仿性很强。所以,父母良好的示范是很必要的。肢体语言与口语一样,有些会带给人愉悦的感觉;有些动作是令人不悦的。因此,当宝宝表现不雅或没礼貌的肢体语言时,父母应立即予以纠正。

体态语言可以说是人格的一部分。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人,总是较受欢迎,并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这些幼儿期的肢体语言,多数会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而慢慢不再使用,因为宝宝已经懂得了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有的宝宝会继续使用,起到辅助、强调语言意义的作用。

帮宝宝走出怕生的心理

宝宝7个月时,“怕生”的现象比以前更多了。面对不熟悉的人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总是紧紧地抱着父母不放。

“怕生”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说明宝宝已能敏锐地辨认出熟人和陌生人。宝宝怕生,父母就要多注意、多鼓励、多调教,让宝宝渐渐走出怕生的心理。

对客人怕生

如果家里来了宝宝不熟悉的客人,不要将宝宝立刻介绍给客人,不然会造成宝宝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安全感,宝宝会因为紧张和害怕而哭闹。妈妈应把宝宝抱在怀里,先与客人交谈,让宝宝有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和熟悉,他的恐惧心理渐渐消退后,宝宝就会高兴地和客人交往。如果宝宝出现了又哭又闹的行为,就要立即抱他离远客人,过一会儿再让宝宝接近客人。

对环境怕生

宝宝除了怕陌生人,还会出现对新环境的惧怕。这时候父母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人处在新环境里,要陪伴他直到他熟悉以后再离开,让宝宝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过分依恋父母

伴随着怕生行为的出现,宝宝还会对父母过分的依恋。这时期父母要尽量陪伴宝宝,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宝宝。在对父母依恋的基础上,宝宝会渐渐建立起对环境的信任感,发展起更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巩固早期建立的亲子关系。

宝宝怕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平时父母能经常带宝宝出去接触外界,多和陌生人交往,经常给宝宝摆弄新奇的玩具,那么宝宝怕生的程度就会轻一些,持续的时间也会短一些。

8~12个月:宝宝学爬了

良好的日常自理行为

8个月的宝宝能够懂得成人的面部表情,对于成人的训斥或赞扬,会表现出委屈或兴奋的神情。

在自理能力上,宝宝会自己吃饼干。这时宝宝往往能自己拿着饼干,有目的地咬、嚼,而不是简单地“吃”;当站宝宝面前,伸开双手招呼他时,宝宝会发出微笑,并伸出双手表示要抱;如果妈妈和宝宝玩拍手游戏,宝宝会合作并模仿着玩。

养成坐便盆的好习惯

8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坐得很好了,父母应该培养宝宝坐便盆的习惯。每天定时让宝宝坐在便盆上排便,但决不能强迫宝宝。如果宝宝一坐便盆就吵着闹着不干,或过了5~7分钟也不肯排便,都不必太勉强宝宝,垫上尿布即可,但每天要坚持让宝宝坐便盆,经反复练习,宝宝一坐便盆,就可以排大小便了。

个性教育与智力开发

9个月的宝宝,大脑里正在孕育着一场更大的智慧风暴,需要父母尽快了解宝宝的气质特征和个性特点,并在生活和游戏合作中引导宝宝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宝宝在生活能力方面已基本形成一些规律。夜间哭闹情况逐渐减少,白天一般小睡两次,每次1.5~2小时;会自己用手扶着奶瓶喝奶,能坐在饭桌边让妈妈喂饭;可以练习坐便盆排便。

智力开发小游戏

9个月的宝宝好奇心极强,此时期也是极其重要的早期探索时期。因此,父母应鼓励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使宝宝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

接近大自然

适合月龄:9~11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父母可以带宝宝到公园去,看看公园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各种动物等,如飞舞的彩蝶、在水中游动的各种色彩斑斓的金鱼,宝宝常常会看得目不转睛,露出愉悦的表情。

游戏目的:增加宝宝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让宝宝试着理解、表达周围事物,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

追赶玩具

适合月龄:9~11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爸爸可以取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系一根绳子,把玩具放在宝宝面前,吸引他的注意。然后慢慢拉动玩具,让玩具离宝宝越来越远,直到宝宝用手够不着为止。这时,再鼓励宝宝爬过来抓住玩具。爸爸拉动玩具的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宝宝够不到,失去做游戏的兴趣。

游戏目的:通过这样的训练,激发宝宝的进取精神,促进宝宝爬行能力的发展。

摇啊摇

适合月龄:9~11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妈妈先准备一个类似摇椅的玩具,让宝宝坐在摇椅上,以椅背两条后腿为平衡点,前后摇动椅子,边摇边唱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见了笑哈哈,糖一包,果一包,又有团又有糕。”做游戏时,妈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宝宝若胆小,应放缓摇椅子的节奏,保证宝宝的安全。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和愉快的情绪。

逻辑思维开发小游戏

盒子里有什么

适合月龄:9~11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可以先用碗盖住一些宝宝喜爱的小玩具或食物,然后让宝宝寻找。妈妈可适当增加难度,用一个小筐盖住藏有玩具的小碗,再让宝宝寻找,然后妈妈要说出物件的名称,提示宝宝寻找,当宝宝找到后,一定要称赞他。

游戏目的:游戏时,父母要调动宝宝的好奇心,使他对周围环境充满探索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事物的特征,在不断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使宝宝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辨认小专家

适合月龄:8~11个月的宝宝

游戏过程:父母可以把宝宝喜欢的小玩具或者小零食放在带盖的玩具小盆中,让宝宝自己掀开盖子,当宝宝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得到一个大大的惊喜。

游戏目的:这个小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思维判断能力,促进宝宝的智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宝宝站起来了

10个月的宝宝已从坐位发展到站位了,并且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从扶站、独站到扶走,甚至可以独自迈步摇摇晃晃地向前走,这是宝宝动作发展的一个飞跃阶段。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当宝宝会站立了,视野就更加广阔,看得多了,摸得多了,新奇的探索会使宝宝增加更多的尝试,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当宝宝能很自若地坐着玩时,他就开始不再满足于坐了,宝宝会主动地想学站,他会向上站起,这时候学站的时机已经成熟。父母应抓住宝宝运动发育的时机,在此阶段帮助和训练宝宝站立。

训练宝宝站立

训练宝宝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开始时,父母可用双手支撑在宝宝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在宝宝站得比较稳后,可让宝宝扶着床栏站立。慢慢地宝宝就能很稳地扶栏而立,并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

放手让宝宝独站片刻

在宝宝开始学站时,父母应注意给予保护,同时要注意检查床栏,防止发生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父母可以在宝宝前方放一个玩具逗引他,让他学会挪步、移动身体。当宝宝具备了独站、扶走的能力后,就离会走不远了。

宝宝练习迈步前走

妈妈双手握住宝宝的手,然后自己一步一步向后退,让宝宝慢慢迈步向前走,或让宝宝扶着推车,慢慢向前推,学会迈步。

让宝宝勇敢迈出第一步

宝宝开始蹒跚学步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这时父母不要怕宝宝摔倒,要鼓励宝宝大胆地进行尝试。

行走是依靠两条腿交替向前迈进,每走一步都需要变换重心,这样才能步伐稳健。宝宝初学走路,往往就是在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来协调行走的步伐。宝宝一般在10个月以后,经过扶栏站立已能扶栏横着走了;到了11个月时,这个动作就基本掌握得很好了,可以开始实际的走路训练了。

学步应当顺应宝宝的发育水平和能力,循序渐进。父母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怕宝宝摔跤、磕碰,而久久不敢放手,以至于影响宝宝正常的成长发育。

该出手时就出手

让宝宝学走路,父母应该大胆地放手。在学站时,宝宝可能不放开妈妈的手或者哭着让妈妈帮忙,因为他自己不敢坐下去。这时先别急着抱宝宝或扶宝宝坐下,而需要妈妈来告诉宝宝如何弯屈膝盖,这是学习站立,继而学习走路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时,妈妈可以跪在宝宝的前面,伸出双手拉住宝宝的手,鼓励宝宝迈步,向妈妈走来。

也可以站在宝宝后面,用双手扶住宝宝的腋窝处,跟着宝宝一起走。开始时,宝宝或许需要妈妈用力扶住,之后妈妈只需用一点点力,宝宝就能自己向前走了。

学走路也意味着摔跤和受伤的机会增多了,父母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减少宝宝磕碰的机会,并且一定让宝宝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活动,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蹒跚练习

妈妈可拉住宝宝的双手让他学迈步,也可在宝宝的后方扶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向前走。锻炼一段时间后,宝宝慢慢就能开始独立地尝试,妈妈可以站在宝宝面前,鼓励宝宝向前走。

开始向前迈进时,宝宝可能会步态蹒跚,向前倾着,跌跌撞撞扑向妈妈的怀中,收不住脚,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宝宝还没有掌握好重心。这时妈妈要继续帮助宝宝练习,让宝宝大胆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熟能生巧,宝宝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用不多长时间,宝宝就能独立行走了。

变换重心

教宝宝学走路,首先要教他学会变换身体重心。因为人的行走是用两条腿交替向前迈步的,每迈出一步都需要变换重心。

先让宝宝靠墙站立好,妈妈退后两步,伸开双手鼓励宝宝:“宝宝走过来,走到妈妈这儿来。”当宝宝第一次迈步时,需向前迎一下,避免宝宝在第一次尝试时就摔倒。以后拒绝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如果宝宝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就可以逐渐加大距离,并对宝宝每次的成功给予鼓励。通过以上训练,宝宝很快就能掌握两条腿交替向前迈步时的重心移动,用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就会走路了。

言语鼓励

当宝宝可以独立行走,但只能迈出几步时,父母要随时调整作为扶持物的家具、栏杆间的距离,逐渐延长宝宝行走的距离。

当宝宝可以放开手脚迈步走时,给他准备小皮球或可以发出声响的拖拉玩具以鼓励宝宝多走,用增加难度、设置障碍物的方法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让宝宝走得更好、更稳。

宝宝早期阅读能力开发

早期阅读训练从9~12个月开始最适宜。对于宝宝阅读的引导,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9个月到2岁的宝宝活泼好动,往往会把书作为玩具,喜欢撕书、咬书、玩书,这时父母不必干涉。因为这一阶段正是宝宝的潜阅读时期和语言的萌芽期,父母的任务就是让宝宝对书产生兴趣,让宝宝从小就喜欢书,不要以成人的要求约束宝宝。

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并且其中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语言浅显生动、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的图书,都很适于宝宝阅读。

有的父母买了很多看起来很适合宝宝的书,结果宝宝却不爱看。因为为宝宝买书最重要的目的是选择宝宝喜欢读的,书的内容要浅显、有趣,能吸引宝宝入胜。

教宝宝学看书

在宝宝情绪愉快时,爸爸或妈妈将宝宝抱在怀里,打开一本适合宝宝读的图书,妈妈先打开书中宝宝认识的一种小动物图画,引起宝宝的兴趣,再当着宝宝的面把书合上,说:“大熊猫藏起来了,我们把它找出来吧!”妈妈要示范一页一页翻书,一旦翻到,要立刻显出兴奋的样子:“哇,我们找到了!”然后再合上书,让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打开书也找到大熊猫。

起初,宝宝只能打开、合上,但渐渐地就会一次翻好几页。这种训练能培养宝宝对图书的兴趣。

宝宝识字小游戏

托球识字

适合月龄:1~2岁的宝宝

游戏过程:通常,宝宝很喜欢玩气球。妈妈可以把彩色气球充气后系紧,向上托和抛,这时宝宝会特别兴奋。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不仅能训练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判断力,而且玩过以后,宝宝也喜欢认“气球”和“飞”等字,以达到宝宝识字的目的。

认识小动物

适合月龄:1~2岁的宝宝

游戏过程:将图画书上的各种动物一一展现,教宝宝读每种动物的名字。爸爸或妈妈用手盖起一种昆虫或动物的身体部分,只露着翅膀,让宝宝根据翅膀的特征说出这种昆虫或动物的名字。进一步强化宝宝对图形的区分能力及对应能力。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如何督导宝宝开口说话

宝宝开口说话是每一位父母热切期盼的。父母是否热情地与宝宝交谈,对宝宝学说话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良好的亲子互动是宝宝学说话的最优氛围,其质量和频率会影响宝宝日后的沟通能力。

帮助宝宝进行明确表达

宝宝在“咿咿呀呀”学语时,他很想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想说又不会说,父母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宝宝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以让宝宝听到他想说的话是如何表达的。

扩展是提升宝宝认知的好方法。在扩展时可以用描述、比较等方法,通过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来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比如可以说:“苹果,红色的苹果。”通过这样的语言让宝宝了解事物的性质,提升宝宝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增加词汇量以及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明白所指,互动交流

在宝宝尚未学会说话之前,他的回应可能是肢体语言或表情。这时父母要学会“察言观色”,对宝宝的行为、情绪保持敏感,和宝宝互动,抓住和保持宝宝的注意力,教宝宝学习语言。

认真听

认真听宝宝“说的话”并替他说出所想,既可以拓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也是一种很积极的回应,能给予宝宝很大的鼓励,让宝宝更想学习。

多教常用词语

为了促进宝宝语言的发育,可结合具体事物训练宝宝发音。在正确的引导下,宝宝很快就可以说出“爸爸、妈妈、阿姨、帽帽、拿、抱”等5~10个简单的词。

重点强化

父母可以重复想要宝宝学习的语言,比如:“这是皮球。”一个词要重复很多遍后,宝宝才能理解并且记忆,最后自己说出这个词。对宝宝重复相同的话、唱同样的歌、念相同的歌谣,都可以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而且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斯托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斯托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维妮弗里德·斯托纳在著名的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然教育”理论。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创作;9岁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10岁能运用13种不同语言熟练交谈;在其他方面,她也有不凡的表现,她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并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得过好成绩。斯托纳夫人不满足于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她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
  • 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这是一本专门帮助中学生的父母走进孩子心灵的书。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或问题,其原因大多由于其父母的家教失误。作者积从事心理研究及心理咨询20余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近百个案例,以咨询手记的方式,对目前中学生及其家教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境和问题,作了心服口服的分析和诊断,同时给家长和孩子提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症办法、对策和建议。
  • 断乳:中国家庭亲子冲突剖析

    断乳:中国家庭亲子冲突剖析

    本书是作者对“亲子矛盾”的研究成果,分为:“弑亲案”、家长的问题——双向断乳、问题家长——从一般到特殊、还有这些亲子矛盾、从心理学看亲子矛盾、从管理学看亲子矛盾等内容。
  • 我们自己:塑造健全的身体与心智

    我们自己:塑造健全的身体与心智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我们能够发现自我,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人。他们不是生来就有好有坏,而是有成为好人或坏人的可能性。孩子有思考力,有情感,他们的灵魂能被点燃,而不是一个被填塞的容器。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儿童环境中愚弄的。本书从我们的灵魂、身体、智慧、爱、公正、良心、意志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解剖。本书告诫我们,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具有同样的身心,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遥远的永恒

    遥远的永恒

    您可曾想过,为什么海洋面积超过80%的星球会被称之为地球?是我们先人的无知,还是遥远的记忆?
  • 彩虹跨过昼夜

    彩虹跨过昼夜

    暂无简介。(?)
  • 天启之圣灵

    天启之圣灵

    人族劫难将至,天下群星并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位面基地

    位面基地

    求助,我在眼镜蛇的崛起位面,得到了4发纳米弹头,该用在哪里?在线等,挺急的。…成为顶级位面基地的18级权限者,重生成为平行位面的京南慕家子弟,纵横在电影、电视剧、动漫等次级位面,且看他如何建立起一个超级帝国。…Ps:有一定比例主位面以及其他位面内容。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 家有病夫:我的夫人是神棍

    家有病夫:我的夫人是神棍

    九星一线,涅槃重生,吉天象,紫星陨落,颠覆万生,她苏九儿,命悬一线,失命魂,以九星为介,紫星为心,透彻天下,再获重生,假心何为真心他时洄,命凶,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却万事挫折,空有一番事业,妖孽无双,身边美女如云,却一生病魔缠身,诗曰:万事终局万事空,逆难失意逢空亡,病弱短命多暗淡,克夫伤子破家风。当他们相遇,命运可有转折?
  • 我有一颗灵气树

    我有一颗灵气树

    你若盛开,灵气自来。余阳本来只想把灵树养大,却是意外造成了宇宙的复苏。
  • 我的爱情不入轮回

    我的爱情不入轮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思华年。尘埃落定的过去,无可更改的结局。我们努力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接受过去,替往事正名。“他敬的不是孔孟,不是神明,是他自己。”“为何情之一字非要有那么多变数,为何那些女子就不能,选择自己最初欢喜的那人?”“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你我互相看着,就能笑出声来。”
  • 回到古代当天才

    回到古代当天才

    刚刚毕业的江林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了与他完全不熟悉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就还在他思考如何去完成人生之际,却因为肚腹空空而无法行动。正在他准备轮回下一个人生之时,却遇到一位少女,就因为这几个简简单单的野菜饼,这个时代的人们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于历史上无数先人在控制问题上的探索,中国式控制力是中国数千年制度文化和权力斗争的智慧,促进着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就有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相对较为先进的制度设计。法国现在在所使用的文官考试制度即参照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的宰相制度和监察制度更是让国外无数学者为之所拜服,这些夹杂于制度和权力斗争中的控制力智慧在过去曾被我们全盘否定过,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