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3600000011

第11章 风流孟夫子(2)

为什么只有我们发育得这么好?孟老师并不藏私,介绍过修炼法门。比如我们中学里学过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云云,就是其中的一段。那么多痛苦,都是在练级。当然,被认为最重要的,是孟老师关于“知言养气”的一大篇议论。

这段话太长,又非常不好懂。总之,孟老师说了,“浩然之气”养足了,可以“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那境界非金庸、古龙所能梦见,完全进入了玄幻的范畴。

当然你又会问,道德好有什么了不起?光凭道德好你就能打败官二代,横扫高富帅?别说,孟老师还真有这个自信。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君王们在儒生的指导下,把自己天性中的善良发掘推广开来,从而建立一种有道德的政治,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

通过安抚百姓的途径而追求称王,没有人能够阻挡。天下将在你的掌控中运转。

所谓“保民而王”,也就是行仁政。

【段子为证】

孟子养气的理论,后来很被重视。魏晋隋唐,佛教、道教盛行的时候,儒家的人往往也有这个倾向——就是承认本门的功夫,只解决社会问题;宇宙、人生方面的困惑,则该到佛经、道藏里去找答案。大概从韩愈开始,儒家想把这块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宇宙人生方面的问题,人是不可能知道确切的答案的。既不可能知道答案,又总是忍不住要追问,其结果,就是往神神叨叨的方向上发展。

复杂繁琐的宗教哲学,是神神叨叨地探讨宇宙人生;女生们研究星座,玩塔罗牌,也是神神叨叨地探讨宇宙人生。

孔子喜欢说“不知也”“空空如也”,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虽然多数时候属于玩低调,但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谈性命与天道,是事实。

所以,二程、朱熹他们翻《论语》时恨不得掘地三尺,就差喊一嗓子:“这个可以有!”但就是起孔老师于地下,他也只能双手一摊:“这个,真没有。”

所以有学者说,倘不是碍于孔子的祖师爷身份,按宋儒的偏好,很可能是不想把《论语》列入《四书》的。

于是孟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程、朱们看到“浩然之气”这一段的时候,真是欣慰无比。

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为什么“其功甚多”?因为有了这个,我们也可以在宇宙人生方面跟佛教、道教叫板了。

“仁”者无敌

大体上,孟老师是这么论证仁政的伟大意义的。

先看一下《孟子》开头,孟老师和梁惠王的对话。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问,您老人家大老远跑来,对我国有什么好处啊?所谓“利吾国”,这个利自然是国家的利。这点,过去注解《孟子》的人,从最早的东汉赵岐,到影响最大的南宋朱熹,到集大成的清代焦循,意见是非常一致的,朱熹就说:“王所谓利,富国强兵之类。”

更具体点说,梁惠王这些年来既被孙膑偷袭,又被商鞅胖揍,还被楚国趁火打劫,憋着一肚子火,他所谓“国家的利”,就是该怎么找这些国家寻仇,把场子找回来。

孟老师的回答,给人感觉是调子高得吓人,只谈道德,不谈利害,完全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这确实怪他乱放嘴炮。不过仔细体会文意,孟老师的意思不过是在说,你梁王关心的所谓“国家利益”跟别人无关,是你梁王的私利;那么,别人也只会关心跟你无关的他个人的利益,这样,大家都追逐私利,国家就完蛋了。

“亦有仁义而已矣”则不妨理解为,要找到共同利益。仁义是什么?就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当然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了人民的利,自然也就有了你国君的利。

对人民群众来说,仁政的意义在于,可以改善生活。

孟老师对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特别有同情心。而说到用语言文字把人民的惨状描述出来,同时慷慨激昂地抨击骄奢淫逸、邪恶暴虐的统治,孟老师的煽情能力,可说无与伦比。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下同。)

丰收了,民间多余的粮食丢给猪狗吃,这个时候政府不知道平价收购,作好储备工作;灾荒了,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这个时候政府不知道开仓赈济。饿死了人,有关部门就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自然灾害。”这和把人捅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子杀的。”有什么区别?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骏马,人民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是你们这些统治者带着野兽在吃人。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现在老百姓的经济状况,是对上不足以侍奉父母,对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吃一辈子苦,有点自然灾害就不免死亡。这种情况下,求个活命都困难,谁有工夫听你谈礼义道德?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

争夺土地而战,死人漫山遍野;争夺城池而战,城市变成死城。这是带着土地去吃人肉,这样的人死有余辜。

所以孟老师做了一个极其沉痛的判断:“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抨击完现状,自然就要提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才是抓住了当前社会的根本矛盾。具体指标有:

——如“不嗜杀人”,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就这个问题,孟老师有警句云:“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如“制民之产”。这四个字,我倾向于理解为,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以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物质生活。至于孟老师所提倡的具体制度,有的太复杂(比如井田制),专家们都吵得不亦乐乎;有的又好像过于简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孟子》里反复出现了三次之多,可见孟老师有多重视。虽然章太炎骂这个方案太幼稚,但孟老师关怀弱势群体的拳拳之心,总算是跃然纸上。

——如“与民同乐”。领导开心的时候,要记得让人民群众也开心——乐意引申的话,这句话里牵涉到的权利也可以相当多。

对于君主来说,行仁政的意义在于可以保住权势,进而统一天下。为了忽悠各国国君行仁政,孟老师对他们威逼利诱,也算手段都用尽了。

威逼者何?就是警告他们不行仁政就会被推翻。

孟老师和齐宣王有这样的对话——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

孟子问:“一个齐国人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一个朋友。结果回来时发现,老婆孩子在受冻挨饿,请问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绝交!”

孟子问:“法官管不住他的下级,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撤职!”

孟子问:“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该怎么办?”

齐宣王只能环顾左右,把话题扯到别的事上去了。

孟子的意思很明白,君主尽不到对国家人民的责任,也是该撤职的。这个意思,他反复强调过多次,“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云云,都是孟老师就这个问题所发的名言。

利诱者何?就是告诉他们行了仁政就能成为真正的王者。当时各大国的君主虽然多半已经称王,但大家心里多少还有点犯嘀咕,觉得“王”应该是像西周盛世的周天子那样,被天下尊为共主,自己这个王,自娱自乐的性质多一点,成色还有很大的不足。

孟老师说,行了仁政,你这个王,就可以十足真金了。为什么呢?只要你推行保障人民利益的政策,那么全天下的各色人等,都会愿意成为你的国民。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梁惠王》)

“现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找官做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的商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

显然,孟老师心目中,只有好体制和坏体制,对广大人民群众完全没有爱国主义的要求。如此发展下去,就是中学语文课上学过的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

孟老师告诉梁惠王,你不是想跟商鞅、孙膑他们找场子吗?在这种情况下,您的老百姓,提根棍子就能把装备精良的秦兵、楚兵给揍了。

说到这里,实际上面临着跟墨巨侠类似的问题。仁政听起来这么美好,做得到吗?

孟老师说,当然做得到。我跟墨子那个禽兽不一样,那厮心理阴暗,只看到人性中趋利避害的一面。而咱们强调的因素刚好相反。

将要被屠宰的牛,你看看它的眼神,听听它的哀鸣,那种恐惧有没有打动你?那种求生的渴望有没有打动你?你有没有同情心油然而生想给它一条活路,或者至少不忍心吃它的肉?

看见一个小孩快要掉进井里了,你有没有想赶紧拉他一把?你拉他不是为了想跟他的爸爸套交情吧?你拉他不是为了想要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名声吧?你拉他不是因为嫌孩子的哭声难听吧?那是为什么?这是源自人类天然的同情心啊!

孟老师说,这就足够了。把这份爱心推广开来,就是仁政。

所以,在孟老师看来,仁政可行的基础在于,人性善。

【段子为证】

把仁义理解为共同利益,并不是按照今天的思维捏造出来的新说法,而是古已有之。孟老师这句话单独拿出来,造成了仁义和利益对立的效果,儒生往往也觉得不好接受,于是他们捏造了一段孟子和子思的对话。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显然,编这个故事的人对孟子的话不满,又不敢直接反驳,只好抬出一个比孟子更有来头的人物,借他的口说,仁义的最终目的还是利,利是道义的总和。

这个虚构的故事被司马光采集进了《资治通鉴》。但他又打圆场说,其实子思说的和孟子说的,是一个道理。不过仁义才是最大的利,这个道理过于深奥,只有仁义的人才明白,梁惠王这种野心家是听不懂的。所以孟老师才会干脆主张只谈仁义不谈利。

性善论的软肋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儒者饰辞曰:“听吾言,则可以霸、王。”此说者之巫祝,有度之主不受也。

——《韩非子·显学》

这段话的大意是:巫师为人祈祷,说让你长生不死,说得你耳朵起老茧,你能因此多活一天吗?这就是人们鄙视巫师的原因。儒家游说君主,不说治国的具体策略,只说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多么美好,和巫师又有什么区别?

性善论是孟子的招牌菜,但理解起来,麻烦却很多。

我们把问题尽量简化。人性是什么,当然永远不可能说清楚。不过我们今天说人性,一般是把人与生俱来的全部特性,都算人性。而孟老师的观点显然不是这样。人当然是生来就会作恶的,但使人作恶的天性却都只算禽兽性,所以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只有那不同于禽兽的“几希”,才算是人性。

这个人性才是善的。今天,口语当中骂人说,“你丫没人性”,这倒是在孟老师意义上使用人性的概念。

我不在这里抄《孟子》里那些关于“性”的讨论,原因也在这里。孟老师和他的论敌们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概念,但对这个概念的定义却往往完全不同。鸡同鸭讲是必然的。

也就是说,孟老师并不认为人本质上有多善;但是孟老师确实是在强调不管人和禽兽的距离有多么近,不管人可以有多么恶,这一点点天生的善,力量却是无穷的。只要把这点善发掘出来,就几乎无所不能。

正如前面已经讨论的,国君之所以可以安抚人民,普通人之所以可以成为士人,士人之所以可以不屈服于权力,都源自这种向善的能力。

鼓吹性善,其实很多时候意义并不在于探寻人性的真相,而类似于一种激励教育。你天天跟一个孩子说,你真聪明,肯定能学得比别人好,他也许就真的爱学习了。你经常说人可以很善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大家就真的乐于去做好人了。

这种正面激励功能,谁也不能否认。但如果把性善论推到极致,可能有两大问题。

一是强调既然人性善,人就必须善,不善也得善。

好比“只要你是人,就可以成为尧舜”这个动人的结论,它的逆否命题就非常吓人:“凡是不能成为尧舜的,就不能算人。”——好,你为啥没有成为尧舜?你是不是放弃了天赋的良知良能?你还配做个人吗?你不是人,所以我杀你也就不算杀人。

在这种追求善的冲动下,屠刀霍霍磨砺的声音已经隐约可闻了。后世所谓“理学杀人”“道德杀人”,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而如果这种主张真的能跟政治权力相结合,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狠斗私字一闪念,那么演为暴政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拿这点来责怪孟老师本人,有点过苛。因为孟老师不是一个一以贯之、逻辑严密的思想家。虽然他有时会抛出一些骇人听闻的高调主张,但大多数时候,还不至于跟常识常情过不去。孟老师说,老百姓没点固定资产,跟他谈道德往往就没法谈;年成好了,年轻人就比较乐意学做好人,年成坏,年轻人往往就容易成为暴徒。这都是些很能体谅人情的说法。他的道德绳索,基本可算很宽松。

但性善论可能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在孟老师这里就比较严重。

孟老师太相信善的力量。这导致的结果是,在他平治天下的方案里,暴力因素(如军队、法律、监狱之类的国家机器)虽然不是绝对没有,但占的比例极低。

最能体现他这种盲目乐观的就是前面引过的那句,生活在仁政中的老百姓拿着棍子就能把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邪恶军队给揍了。

孟老师敢这么说,仰仗的第一是士气,第二是人数。

他认为邪恶的军队会没有士气,而正义的人民士气很高。

为暴君作战的军人,想想自己“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的生活状况,多半就倒戈了。

想想自己的生活多么美好,为了扞卫这美好的生活,老百姓打仗肯定得玩命。

说邪恶的军队士气不高,孟老师显然忽略了三大现实。

同类推荐
  • 大河春秋

    大河春秋

    夫称孤道寡者,当饮马澜江,与天子射鹿为宴,钟鸣而鼎食!
  • 神断张问陶

    神断张问陶

    小说《神断》以严密且传奇般的推理手法作为读者欣赏的重要方面,以大宅门内的恩怨、宫廷皇族的秘事、官场名利场之争斗等为主要情节线,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个既有历史特色又新奇耐看的推理世界。
  • 沉沙中的失乐园:追踪上古印度

    沉沙中的失乐园:追踪上古印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印度河的前夜;“死亡之丘”的复活;沉沙下的失乐园;散落天边的余晖;传颂诸神与英雄的时代。
  • 三国之群雄逐鹿我为尊

    三国之群雄逐鹿我为尊

    看我不吊打吕布,脚踢文丑……刚穿越到三国的笱二蛋经历了系统三天三夜的调理梳调,一举成了名动三国的战神人物,身边还带着一票子兄弟,成了三国时期名副其实的搅屎棍。笱二蛋:服不服?张飞:老子不服,有种杀了老子。笱二蛋:唉~老张啊!哥也是为你好,你看看跟着哥要什么没有,何必起早贪黑的杀猪卖肉呢?你看哥这雪茄,啧啧……怎么样?是不是很美味?张飞:咦!是还行哈,那我认你做大哥。笱二蛋:对嘛!咱们争取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在唐朝的生活

    在唐朝的生活

    回到唐朝的那些琐碎小事儿。(本文有些恶趣,历史方面有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
热门推荐
  • 有一种牵手叫温暖

    有一种牵手叫温暖

    没有爱好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个昏梦,人生的哲学,深邃的智慧,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夜阑人静,在柔和的灯下,伴着月光的铅华,独坐窗前,用心聆听,方可感觉在这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夜中,智慧才能得到更完美的释放,然后沉淀……
  • 零之子

    零之子

    为找寻零之子,而踏上冒险征程。相传,混沌的五大至尊与秩序的七大创主为反抗虚无,而划开了母神阿什弥珥的身体,用阿什弥珥的脏器,将象征虚无的零之子暂困在了生生之母的体内。然而,不知是姻缘还是巧合,被献祭的少年阿尔斯,在阴差阳错间,来到了阿什弥珥——这座被诸神族与魔族忌惮,被精灵,妖精族和众人族视为忆烁居所的神秘小岛。他第一个遇到的是一名蓝头发的男孩子,名叫以索,一个被岛上的神秘人尊称为主父的十二岁孩童,以及他那两个坦然率真,扬言要嫁娶阿尔斯的两少女。不过,自称羽神族末裔的十二翼少年却急了,他作为阿尔斯的婚约者,正手执魔法大陆与七圣使的所契约的书,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可怜的阿尔斯不知所措——等等,虽然羽神族没有性别,可这也太乱来了......喂喂,以索,我答应和你的两个女儿结婚!不用,只要你愿意,把你的肉体再度献祭给我即可。诶,什么意思!?呵呵哒,玩笑话......至此,反抗真理教会,扫除魔法大陆地异端分子,与恶龙和魔族做抗战,最终,吞噬一切的虚无是否会再次如期而至。
  • X玖学园记

    X玖学园记

    本小说的主人公李嘉轩因为从小女扮男装,考进了自己理想当中的学园,在学园里认识了9位少年,他们向梦想进发。
  • 我在天庭割韭菜

    我在天庭割韭菜

    迷迷糊糊的青烛得到一个接近崩散的天庭气运之灵,靠着自己一顿骚操作,把第四天灾拉来当打手,收复诸天万界,重立天庭!什么,你为天庭立过功,你为青爷留过血?想要灵气复苏?成为超凡?你怕是在想屁吃。
  • 先生世界

    先生世界

    一场自我存在探讨的旅行,一场自我意识的革命,一次自我拒绝的抉择。
  • TFBOYS的小天使

    TFBOYS的小天使

    TFBOYS是她最爱的人,是她倾尽一生要保护的人!她总是跟随左右,去机场应援等等,他们每一次出现的地方,她总在,但是也不疯狂,只是默默的看着,也没有用手机拍,她创了一个站子,站子火了,TFBOYS也想了解站子,她说,站子的大门随时朝三只打开,她总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最后的结果……她和TFBOYS能够在一起吗哪怕能够陪伴……
  • 灰都少帝

    灰都少帝

    本文以女主角——出身豪门家庭却从小就步入黑道的张天磊为线索人物,描写这个黑白浑浊的灰都市从开始就属于这个组织统领,到地盘一步步的被敌人夺走,最后这群生死之交的伙伴们各显神通又将灰都重新霸占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争夺地盘、组织改建、推断调查、极限挑战、感知本性等多个情节。预计本文总字数控制在50-60万字。本书的绝对主角为:张天磊,虽然其中涉及到短时间内的性格转变,以及职业变更。但主要的讲述还是主人公从一名先锋打手到一个资深老大的黑道故事。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帮派争夺中,本文中的“大灰狼”组织,从盛到衰,最终转为更多元化强大的系统,统治灰都市所有的管理权限。读者可在文中体会到一个不一样的黑道江湖,本文以风趣的对话,奇特的人物特征,以及精彩的逻辑情节诠释一个个传奇故事。
  • 换婴

    换婴

    你舍得把自己的孩子拱手送人吗?你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互换吗?出生未必就是命运的开始,孩子的幸福到底由谁来抉择?尚忆梅——一个被父母无情互换的孩子,一个不甘于命运嘲弄的强者。
  • 桃花半面妆

    桃花半面妆

    我本是蟠桃园里的一株桃树苗,偶尔沾了了点西天王母的雨露,成了可以化为人型的桃树精。还好遇到了桃止帝君,在他府上小住,本来满太平的事。谁知被文昌帝君发现,偏偏要本公子下界修仙,下就下了罢,怎料又遇到了南方鬼帝离珠的情劫。这当真遇到麻烦了。光光修仙不成,麻烦事还一件接着一件。“什么”文昌帝君也被逼着跳诛仙台了。“唉”........“咦”这白白嫩嫩的公子,怎么会是那个冷冰冰的文昌呢?是不是搞错了,亲一口,咿呀。乘机伸伸咸猪手还不错。本公子还有二十年修仙,就陪陪这小子吧。什么,文昌这世的情劫还是那个南方鬼帝,不成不成,本公子要想个办法让他们散了。要不本公子在化作人形惑一惑那文昌,谁知这小子模样是改了可秉性还一点不变,让人冷的发寒。本公子硬是贴不上去,一咬牙一跺脚不信谜不住文昌那小子。
  • 我的完美人生啊

    我的完美人生啊

    新书《我的飞扬人生》已经发布。群号:(1121195852)穿越而来地狱开局,身无分文,在生活和活着之间,刘淼选择了先活着。这是一个从棒棒儿蜕变成一代传奇大佬的故事。这完美的一生啊,有太多的人情世故了。我叫刘淼刘三水,上善若水任方圆的三水。ps: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上本书《我的大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