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69300000004

第4章 我和父亲之间

20多年前,1994年9月5日凌晨,先父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于张家界的一家宾馆。父亲那时已从北京调到广州工作,是为出席湖南籍已故经济学家卓炯的学术研讨会而去那里的。上午,接到噩耗,我先是飞往广州,又和父亲单位的领导以及几位亲属一起飞往长沙。多亏湖南省有关方面鼎力相助,派车送我们赶赴湘西,料理丧事。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自从被吴冠中先生推崇,后又经摄影家陈复礼等人传扬,到了1990年代,已是名满天下了。我对她当然也心仪久矣。然而谁能想到,自己竟以这样一种方式到了那里。

自此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提张家界,不愿提武陵源,不愿提索溪峪。

那是我的伤心哀痛之地。

再往前数10年,1984年,我失去了母亲。10年后我又失去了父亲。令人不胜唏嘘的是,父母的离去都如此突然,连抢救时的焦虑都不容儿女们承担。母亲离去时我在南京,那是到《钟山》杂志讨论《找乐》的定稿事宜。离京前一天我还回到家里去看她,没想到第二天飞机还没在南京落地,《钟山》便已得到我母亲因心脏病突发而逝的消息。而父亲,竟是在异乡终老。这种方式恰如父母的一贯作风,他们一生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子女。

父母的一生并没有多少传奇性。父亲唯一令我吃惊的事迹,至今我还将信将疑:1949年,我妈怀上我不久,他就离开家乡北海,远赴广州求学。据说那一次远行很有些惊心动魄——几天以后他只剩一条短裤,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他说船至雷州半岛附近遇到了台风,船被打翻,他抓住一块船板,凭借过人的水性而逃生。“你知道台风来时那海浪有多高?足有四五层楼高呀!”这故事是他教我游泳时说的。我当时就质疑他讲这故事,只是为了给我励志。那时我还不到8岁,可见就已经不是“省油的灯”。当然,那一年,我爸最终还是从北海来到了广州。不久,广州就成为叶剑英治下“明朗的天”,他顺风顺水被吸纳进新中国培养人才的洪流,进入了南方大学。而后,他又被送到北京,在人民大学读研,最后留在那里任教。我爸离开北海不久,北海也解放了。我妈也和全中国的热血青年一样,被时代潮流裹挟进来,先是在北海三小做副教导主任,随后也获得到桂林读书的机会。她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

1957年,父母应该是在北京团圆了。夏天,父亲回家乡接祖母和儿女上北京,我才第一次见到父亲,那时我已经跟着祖母长到8岁。“留守儿童”忽然发现,时时被祖母挂在嘴边的“爸爸”回来了!其实此前我已无数次看过父亲的照片,并向同龄人炫耀。在那照片里,爸爸穿着黑呢子大衣,头戴皮帽,站在雪地上,一副英气逼人的模样。就是为了找这个人,我曾经求赶牛车的搭我,沿着泥泞的小路,吱扭吱扭地走了一下午。天傍晚时,扛不住好奇的赶车佬问我:细崽,你坐到哪里才下?我说,离北京还有多远?我到北京找我爸呀……那赶车佬吓了一跳。他说他也不知道北京有多远,但坐这样的牛车肯定是到不了啦,“细崽,天黑啦,野鬼要出来捉人啦,赶快回家啦!”……那时我才明白,坐牛车是找不到爸爸的。

而忽然有那么一天,一个人,一手拿着一只装满了花花绿绿糖球的玻璃小汽车,张开胳膊把姐姐和我搂到了怀里。这就是爸爸呀!络绎不绝的亲友提着活鸡活鸭和海味,来看望“从北京回来的阿宝”;过去曾牵着父母的手耀武扬威的玩伴儿们,趴在院子的栅栏墙外观看……从此我寸步不离地尾随在我爸的身后,直到一顿痛打把我扔到了可怜巴巴的地方。

离开少年北海半个世纪之后,当我以花甲之身回到故乡的时候,在我的姨表弟阿鸣家,看到了当年我爸爸用他带回的相机为他们拍摄的“全家福”——四姨和四姨父站在中间,左右站着他们家的五个孩子。四姨和四姨夫已然过世,表姐妹和表弟同我一样,当年不过垂髫总角,今亦老矣。谈笑间大家说这是我和他们仅存的童年照——因为就在作为背景的公园凉亭里,我不知什么时候溜进了画面,远远地骑在栏杆上,肢体语言里散发着不平。这就是当年我时时刻刻要独霸父亲的“眼球”,不准任何人染指的铁证。然而也正是这独霸的心思,招来了平生挨的第一顿,也是唯一的一顿痛揍。

回想那次,我实在没有理由为自己开脱——起因是我爸那天中午和我的四姨父一起到我家附近的酒楼吃饭。这是何其简单而自然的事情!可一直“监视”着爸爸去向的我,为我爸不带我去而气恼。我居然跟踪他们到酒楼门口,“坐实”了父亲的“罪证”,随即回家向祖母告状,要祖母“御驾亲征”。祖母固然不会糊涂至此,却也顺着孙儿指天咒地,甚至言之凿凿地许诺,待这儿子回来定痛打无疑……谁知这都无法平息我的骄蛮。父亲和四姨父吃完了饭,回到家,看到了正在院子里撒泼打滚的我。

估计自从回到故乡,我爸已经忍了我几天了,一直想找个机会践行“棍棒”与“孝子”的古训。他先让四姨父离开,又把蹲在身边哄我劝我的祖母拽回屋里,反锁了屋门。听到祖母在屋里又哭又喊,我还不知道大祸临头。直到我爸提着一根竹棍冲到跟前,我才恍然大悟。我被按在当院,当着篱笆墙外围观的街坊邻居的面,连哭带号,饱饱地挨了一顿。

到今天还在思忖,是不是自此我就变成了一个敏感、内向的人?

此后我爸再也没打过我,甚至连粗声的训斥都没有。我相信父亲也一直在为那次暴打而后悔着,虽然其错在我。我感到他的一生都在弥补。比如他每一次到外地讲课回来,都会给我买一件玩具。那些玩具中有训练动手能力的拼装模型,有带有小小马达的电器组合。如今想起来,相比我并不富裕的家境,那些玩具的价格,都令我大感吃惊。后来,父亲又给我买了《少年电工》《少年无线电》,而由此衍生的各种电工器械、无线电元件的开销,更是巨大。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带我到地处新街口的半导体元件店,为我买下的那个半导体高频管的型号是3AG14,其价为6元1角6分,而那时父亲的月薪,仅仅是89元。我至今还记得,那店员用电表帮我们测试三极管的时候四周的电子迷们那艳羡的目光。而我,从挨打以后,似乎已经“洗心革面”,成为了一个“乖乖崽”,甚至可以说有一点唯命是从。我虽不再骄纵,却也从此和父亲生分。只要面对他,我永远会感到游弋于我们之间的一种隐隐的痛。至今想起自己在少年时代那永远不卑不亢的沉默,让我为自己羞愧,更为父亲心痛。难道我是个记仇的孩子吗?我为什么再也没有在他面前展露过作为儿子的天真与无忌——哪怕是得到一件玩具后的欣喜,跑过一趟腿儿回来复命的得意?

不过后来我又怀疑,也许,我们之间隔膜的起因,并不像这样富于戏剧性。作为一个父亲,待孩子长到8岁时才出现,无论你再想怎么亲,大都无济于事了吧。

直到他去世,我也没有找到机会,把我们之间的隔膜做个了断。

当然我是爱他的。我又何尝不知道他也爱我们?

回想起来,其实从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为我谋划为生之路了。我甚至看出来了,是学“理”还是学“文”,父母有着不同的梦想。我妈之所以要我做文学,用今天的话来说,因为她当年就是个文学的“脑残粉”。我少年时代偷看过她的日记,走异路寻他乡的理想,破牢笼换新天的激情,洋溢其间,后来便明白其源盖出于鲁迅和巴金。父亲并不和母亲争辩,但他不愿我“子承父业”,从事文科类的工作,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他对自己的“工业经济”专业,甚至不比做木工电工水暖工兴致更高。他对我妈隔三岔五就“点赞”我的作文也从来不予置评,只是每当他修理电闸、安装灯泡的时候,都把我叫过去扶凳子,递改锥。他还教我拆过家里的一个闹钟,又教我把它复原。我的未来,似乎做个修表工更令他欣喜。

年齿日增我才渐渐地理解了,父亲似乎对过往“意识形态领域”不断的“运动”更为敏感。而最终使我恍然大悟的,是他原来和我一样,很久以来就隐隐地感到,头顶上一直笼罩着一团人生的阴影。

“阴影”应该是在我全家移居北京两年以后砸下来的。那时候知识界有一场“向党交心”的运动,父亲真正由衷地向党交了心:解放前夕他大学毕业时,为了不致失业,曾经求助过一个同窗,据说那同窗的父亲是一个有来头的人物,亦即今人所言之“官二代”吧。随后我父亲发现,那“官”是一个国民党的“中统”。为此他狼狈逃窜,再也没有登门求助。

父亲这种完全彻底的“交心”之举,来自于那个时代青年的赤诚,也薪传于“忠厚传家”的“祖训”,就像高血压脑溢血,属于我们家人祖传的病患一样。而父亲终生的遗憾,就是这“忠厚”竟使他成为一个“特嫌”。那时候他还不到30岁,全然没料到这样的后果。直到“文革”中两派组织打仗,争相比赛揪“叛徒”、抓“特务”,他被“揪”了出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已入了“另册”!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争取了几十年,入党的梦想永难实现?为什么兢兢业业、勤勉有加,也永远不能得到重用?而我,当然也如梦方醒,明白了自己何以不能入团,不能参军,不能成为“红卫兵”而被称之为“狗崽子”……被高音喇叭宣布“揪出来”的那天凌晨,父亲把我和姐姐、妹妹叫了起来,坦诚地把向“组织”交过的心又给儿女们“交”了一遍。他请我们相信他,他不是特务,绝不是!

我记得听他讲完了,姐姐和妹妹都在看我。

我当然相信他,但我只是点点头,“唔”了一声。我早已不会在他面前表达感情。

又10年,他终于得到了“解除特务嫌疑”的结论。

那时候我还在煤矿当工人,已经快干满10年了。我妈来信催我温书考大学,还告诉我,父亲被“解脱了”。我记得母亲的笔调仍然激情洋溢,她赞颂了高考的恢复、政策的落实,还赞颂了南下北上、调查取证的“组织”。

然而由矿区回到家里,听母亲说父亲还是决计南调广州。

我理解。

其实,在人民大学,比他冤的人就有的是。比起那些蒙冤者,这点委屈又算得了啥?但对于他,这就是一生。他若继续留在“人大”,那个笼罩了他近30年的心理阴影或将挥之难去。

父亲平反南调后,据说终于入了党,先是参与了中山大学管理系的筹建,最后做到广东管理干部学院的副院长。在别人看来,他晚景辉煌。我却觉得,“辉煌”之谓,言之过矣,但他在广东,疗治了中年时代留下的心灵创伤。作为儿子,聊可慰藉吧。

我们之间的隔膜,却只能是永远的遗憾了。

我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待我的孩子。

当然,更期待,这世界,小心翼翼地待每一个人。

2015年6月

同类推荐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读书与思考

    读书与思考

    本书为读书心得汇编而成的读书笔记。书中共收录了42篇文章,内容丰富,涉猎面较广,是作者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点滴思悟,或情感丰沛,或理性睿智,可供大家学习参考,以养成善思善悟的好习惯。
  •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若干复杂而深刻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些话题具有非常强大的延伸能力,旁浸其他领域,演变成为一种贯穿各个文化层面的内核。《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九个焦点:道法自然、技道两进、玄圣素王、在事为诗、马乘飞燕、以形媚道、文心智术、吟咏涵泳、典型境界,展开充分的研究和讨论,以期推动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热门推荐
  • 异界盗仙

    异界盗仙

    道可盗,非,常盗也。纵横异界的一代盗王,在一次窃取古宝之时被九色神雷劈死,带着古宝之魂卷入时空逆流,穿越到一个被偷情妻子害死的私塾先生身上,展开了一场阴谋与算计,阴险与杀戮的盗王传奇。热血激烈的战斗,狠辣决绝的杀戮,顶级天才之间的碰撞,武者,仙修,灵士,魔徒......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展开了一场杀与被杀的角逐,一场或成王败寇的征途。
  • 霸道皇后,皇上已折服

    霸道皇后,皇上已折服

    一次非常戏剧性的穿越,她到了古代,更让她欲哭无泪的是,她成了皇后,万一皇上是个大腹便便的丑男人怎么办?可第一次相见,差点喷了鼻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惟愿君心似吾心

    惟愿君心似吾心

    我的征途可不是星辰大海,是你。白昼有你就有梦,夜晚有梦就有你,最美的风景是笑意温软的你。此生遇见你,无与伦比。我从不奢求,惟愿,你能记住我的名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步步为营

    重生步步为营

    三年的夫妻感情却抵不过权利的诱惑,曾经以为是这辈子的良人竟让她中蛊毒而死,好迎娶侯门千金为正妻。重生回到十五岁那年,一切都还好好的,一切都来得及挽救。面对这男人的花言巧语口蜜腹剑,她不会再重蹈覆辙。这一次,她要步步为营,以牙还牙。守护亲人,再谋个良缘,她会过得更好。
  • 穿越之龙凤呈祥

    穿越之龙凤呈祥

    谁能得到黑龙君的龙笛,谁将得到幸福。当憨龙遇到娇凤,当冰山遭遇鬼精灵,龙凤斗、龙凤配、龙凤终呈祥…
  • 极品村长

    极品村长

    他想赚钱,他想带着村民一起赚钱。他想建别墅,他想带着村民一起建别墅。他想买车子,他想带着村民一起买车子。当然他更希望村里有养老院,村里有医院,村里有学校……。其实我是个理想主义,希望家乡家家都有别墅,家家都有车子,家家都有存款。但知道很不现实,所以想借本书来实现。----------------------------喜欢本书的可以收藏一下,另外推荐一下.村群:30784195
  • 巷尾烟雨阁

    巷尾烟雨阁

    世间本无烟雨阁,烟雨迷蒙在人心。欢迎光临烟雨阁——上通天界,下引九泉,静默在六幺巷尾,只为这次相遇。 对了,进门记得保持安静,不然会被禁言哦~
  • 末日游戏之全民种田

    末日游戏之全民种田

    推一下我的新书《末日游戏之无限生存》本文无限流,主生存,不恐怖,因为作者会害怕。女主负责大杀四方,男主负责运筹帷幄。“叮,恭喜地球进入新篇章,末日游戏帮助地球筛选新新人类,请各位玩家,努力生存,活到最后~”突如其来的游戏系统,将地球分割成一块有一块的试炼区与安全区。试炼区天灾人祸,安全区买房置业。完全不一样的新生活,让安冉冉觉得有些头大。但作为一个就读于武术专业的女大学生,肤白貌美,战斗力爆表。生存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为什么,她老是会和这个叫霍泽的男人巧遇呢?(字数不够了,欢迎收藏,欢迎养肥,欢迎留言评论......)————分割线—————有男主,偏种田文游戏系统突然来临,全球人民在线苟活意外死亡的莫可可,重生回到游戏之初这一世,莫可可发誓,自己一定要发愤图强,努力游戏,走上人生巅峰,做上农场主,包养小白脸。嘿嘿,不好意思,有点飘了。不过,那个大神,你真的要和在下一起玩吗?你真的叫程世嘉嘛?要知道,在莫可可的记忆里,谁要是能和大神程世嘉有那么一点半点的交情,那可都是说一不二,富得流油!看来重生一次,老天爷还真是对我莫可可不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