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8100000017

第17章 附录一(1)

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视与救赎

——时评集《第三只眼》述评

杨锦辉

认识楚王后裔(本书作者笔名),是从槐荫论坛开始的。楚王(网友们习惯这样称呼他)特立独行的个性,睿智犀利的思想,最初是体现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的,这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

楚王一边思考教育的艺术,一边在时评版“指点江山,纵论天下”。“一不小心”,就成了槐荫时评的“大虾”,雪山飞狐总版称之为“意见领袖”。不久,楚王的时评《无辜逝去的宝贵生命,能换来积极的结果吗?》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08年第一季度湖北省网评“佳作奖”(季度最高奖),同时获得中国记协颁发的 2008“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网络评论类全国一等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拿此类奖项如探囊取物。他的获奖作品先后有:《何处才是媒体监督司法的“楚河汉界”?》(2009年第四季度湖北省网评“优秀奖”),《从“水淹三军”到安全度汛:一个城域的进步》(2010年第二、三季度全省评论类“网络宣传好作品奖”),《道德救赎的底线,需要法律护航》(2011年第三季度“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记者下基层,别秋凉风也凉》(2011年第四季度“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每获一奖,雪总版就在坛子里“网上传情”。捷报频传的楚王,也就被网友们戏称为“获奖专业户”,成为槐荫时评的一张“王牌”。

楚王自己,对他的时评有着明确的定位,他总是以“草根”、“独立时评人”自称。他在《让网评的“名”和“姓”更有草根特色》强调自己的“草根”立场,并不因为“草根”而自轻,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读书人那里,内心的信仰始终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始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他看来,“草根历来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也是官方和民间最为关注、最以之为依赖的砥柱。”故此,他力求在自己的时评里发出“草根阶层的主流声音”。在《时评人手记——巴东事件时评的体会》中,他一再强调自己的立场与追求,是“为了一份公民基本的忧患感与责任感,也为了一份独立时评人的良心”,“为了一份公民发自本能的善良和爱,也为了一份独立时评人的责任和思考。”由于立足于“草根”立场,楚王常常“为自己的言论没有太左或者太右,而感到欣慰”,也因此把自己的时评结集称作是《第三只眼》。

楚王的立场是“草根”的,但是他的时评,他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却是十分公正、很有深度的。综观他的时评,关注的领域很广、范围很宽,大到全国范围的网络“热点”事件,小到本地的一场暴雨,往往有感而发,即兴而写。他关注得最多、最为长久的,是支撑社会的两大支柱,即道德和法律。他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对一件又一件的网络热点事件进行理智的、冷静的分析,思考着“德治”与“法治”的精细化问题,表达着他自己的“草根”观点。在重大的网络突发事件面前,有些狂热的网民常常是稍带盲目的“围观”和“倾泻”,有着“破坏性”的一面,而楚王则往往是带着理智的审视与思考,有着“建设性”的一面。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是很容易的,但是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是很不容易的。楚王所做的,正是这不容易做的建设性的工作。

一、道德的自律与救赎

公民的道德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参数。而当前中国,道德的滑坡和沦丧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一个连国家领导人都直言不讳的事实。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复杂的,细究起来,既有部分“官员”的失德,也有一些“精英”的失范,还有一些“民众”的失律。

楚王的时评,往往能够从一些具体的事件中,反思重构社会道德的可操作性的细节问题。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一些社区、街道、村镇和大型厂矿的“党员之家”变为纯粹娱乐的“麻将之家”,感到“很囧很疑惑”,于是写了《莫把“党员之家”变成“麻将之家”》一文。楚王并不是简单地反对打麻将,而是认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去打您正确的麻将,天时、地利、人和牌,皆大欢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还了‘党员之家’们的一个清净和纯洁。”这其中折射出来的,不仅是见微知著的洞见能力,也涉及到“党员”们的道德自律问题。打麻将事小,道德失范事大。作为“先进性代表”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对于普通民众的“示范”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党员而外,还有另外一个群体,即所谓的“精英”分子,他们的道德水准,也是普通民众道德的示范和标杆。但是有些“精英”分子、公知人物,却在大众传播平台大放厥词,挑战基本历史事实和道德规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于是造成了“精英”和“大众”的对立与冲突。“百家讲坛”的阎崇年遭打,就是这种对立与冲突的典型事件。楚王在《百家讲坛:“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术推广和科普化,当然是可以而且应该通俗一些的。但通俗不等于低俗和媚俗,更不等于为了提高收视率可以挑战我们基本的历史道德观和文化核心价值。”

涉及“精英”群体道德问题的,还有《傲慢的上海与冷漠的大学》一文。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湖北女孩杨元元在学校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其原因是这个自幼丧父、家庭贫困的女孩多次请求学校允许其相依为命的老母亲与其同寝共住的愿望一再遭拒,并且其母亲被宿舍管理员数次责难、被校方多次驱赶。偌大的大学校园,竟容不下一个贫困研究生的母亲!杨元元的自杀,引起的道德谴责也是不绝于耳的。对此,楚王也是极力谴责校方的,他的谴责,不仅是义愤填膺,而且是有理有据。他说:“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种美德的传播者、鼓励者、践行者。但这次研究生因贫自杀事件,却在很大程度上毁灭了民众对上海以及上海高校的希望和好感。上海,上海海大,收起你的冷漠和傲慢,你应该谦恭一点,再谦恭一点。面对道德的制高点,你应该距离道德的地平线近一点、低一点,为他做一点,再为她做一点。”

无论是“先进性代表”的党员,还是大学校园的“精英”、“公知”,都是属于古人所说的“君子”范畴。这部分人的道德水准,不仅是构成社会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影响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因素。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上,必偃”也好,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也好,都是对这些“君子”、“大人”道德的约束与规范。

当然,草根网民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自律意识,尤其是在虚拟、自由的网络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楚王在《警惕“摸奶哥”事件发酵成“集体窥私门”》文中说:“其实我平素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娱乐精神,但我明白站在红线边而不越线的自律之理。”对于这起“摸奶哥”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网民道德失律的问题,他不遗余力地呼吁,“当我们的窥私欲和娱乐心态泛滥到针对普通民众的普通事件的时候,是不是该‘闲人止步’、红线外稍稍驻足呢?”楚王的呼吁,并不是为“摸奶哥”开脱,而是看到了这起“围观”事件中更深层次的隐忧:“我想,警惕类似的摸奶哥事件发酵成集体窥私门的意义,不是为那些倒霉的摸奶哥们正名(他们大概也是‘名’得其所、理当被罚),而是应该警醒:当我们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有可能无意中变成大众戏台时,我们合理的私人秘密,还能满足其他人也许纯属娱乐并非恶意的窥私欲吗?”

二、法律的审视与期待

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依赖于公民道德的回归与提升,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法律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应该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法律存在的合理性与要义所在。如果脱离了这一根本,法律就不再是社会公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楚王对与法律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同样是有着他自己的审视,也有着每一个善良的人所有的期待。

在与法律相关的时评中,楚王反复强调的就是“公平正义”,无论是在“暴民”杨佳事件中,还是在“恶吏”文强事件中,都是如此。楚王既没有随波逐流地“支持”杨佳,也没有声嘶力竭地“打倒”文强,他所追求的,唯有法律程序和法律审判的公平正义。在《可能“必死”的杨佳,却为何审判得让人心生疑窦?》中,他说:“大家需要的只是一个正义的、严格的司法程序,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完全还原真相的、公开的事实,需要的是对法律和司法基本精神的敬畏和尊重。只有正义、透明的司法程序,以及完整的真相和事实,带来的最终审判结果才会让公众口服心服。”在《程序更正义,“铁案”才更铁》中,他依然强调:“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浮躁,只求文强速死以谢国人。相反的,我们完全可以对我们自己的司法能力充满信心,对公众的基本判断力充满信心。我们为何不能更加坦然、更加自信一些,让程序更加正义、让过程更加合法、让民意更加理性呢?”

同类推荐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到北方城市暂住

    到北方城市暂住

    煌煌13王朝,历时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西周的青铜器、秦砖汉瓦、陶俑、汉唐石刻和鎏金以及唐三彩等历史文物,都是民族的稀世珍品和一个符号。到地王的72层去办事,你要在大厅乘电梯到40层,再转乘去72层的电梯,你从40层的电梯里出来,眼前到处是简陋的白墙,你会一下子产生迷惑,这就是地王的里面吗?当然,这不但是地王的里面,这也是深圳的里面。
  • 优美的校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校园散文(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沧浪亭边悲欢交织的《浮生六记》,秦淮河上关于董小宛的末代传奇。仆仆红尘中的可歌可泣,皆在这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里。作者以婉转温存的笔墨重述那缱绻蕴藉的风花雪月,感受那情深不悔的绝代风华。
热门推荐
  • 阮猫日记

    阮猫日记

    喵唔?我是一只猫,没错…一只生来就被抛下然后让女大学生(我的主人小姐)收养的普通小猫,每天陪着她活着平凡却美好的日子…要和我一起来看看吗?
  • 小小夫婿:王妃霸宠夫

    小小夫婿:王妃霸宠夫

    她,殷梨落,曾是天之骄女,古武天才,一次意外,丹田被毁,昔日天才成废材。再次睁眼,她意外成为炼丹和炼器双修天才,自身带有纯元真火,拥有强悍的精神力。从此在虚空大陆横行无阻,皇帝见她都要笑呵呵。你听说过宠夫吗?都说宠妻无度,偏偏某王妃太鬼畜,将自己的小夫婿宠的无法无天。某天,某女在炼丹,属下来报:王妃,有人骂王爷是妖物,明明已经十八岁了,却长得七岁的模样。某女凤眸一寒:拖出去废了!【小小夫婿萌翻天,护短王妃很彪悍。这是个女宠夫实则男宠妻的宠文,本人一对一。女强,男更强。】
  • 全球盛世

    全球盛世

    当重生碰上灵气复苏,果然没有这么好的事情,这贼老天真的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啊。修炼的功法不能改?没关系,大不了不换了,就这样修炼。天气原因修炼不了?没事,咱还能作死去探宝。在这个灵气复苏的大时代,作为重生的楚云天,没有一点重生者的优越感……
  • 都市武侠路

    都市武侠路

    都市中的江湖,排云掌对降龙十八掌,风神腿、不灭金身、傲寒六决、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独孤九剑?
  • 我的女主不够美

    我的女主不够美

    懵然不知的她,忽然来到了一个跟她原来世界相反的地方,她不再被家人压榨,做上了恣意妄为的大小姐,没自信的她,在那个世界简直是狂妄之极,而那个她原来世界里的大明星居然还成了她的贴身管家。她是传说中怼天怼地的国民女王,她的微博是网民的吃瓜福地,评论上却是骂声一片,可是她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她的爱情变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佳话。当危机再次来临时,她不知道怎么,又回去了……
  • 伽蓝皇妃传

    伽蓝皇妃传

    妙华自第一面见到拓跋逸起,便一直在求佛。起初,她是寄养在寺中的孤女,他是初丧母的九皇子。他是她此生所见最好看的男子,一眼倾心,万世无悔。于是,她乞求佛祖,能与他结缘。之后,她入宫做了女官,而他却成了新皇的眼中之钉,流落凉州,与朝廷对峙。她乞求佛祖,佑他平安归来,一生无虞。后来,她被封了昭仪,成了妖妃。他却手握重兵,称霸一方。天下动荡,皇帝骤薨,她欲殉葬,他却将她囚于深宫。她乞求,愿两不相欠,再无牵连。再后来,他继位为帝,她成了最尴尬的存在。终于明白,佛能让他们结缘,却成全不了半生的有缘无分。几番沉浮,半生纠结。决定放手时,他却说:“莲奴,我一生所爱,唯有你!”架空南北朝,有点曲折微虐的故事~
  • 圣域风神1

    圣域风神1

    圣域永恒,群星璀璨。厄难再临,鸾灵重返。万年前为圣域付出一切的风神,如今在一片碧色中踏步归来。可重生后却发现世界再次面临曾经敌人的魔爪,甚至……且看,圣域风神。——第一部,鸾灵重返本书境界仙品四境:圣人,至尊,大圣,玄仙凡品九阶
  • 唐朝诡事录

    唐朝诡事录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所以,当唐朝的夜幕降临,如果某一间屋内还闪烁着烛光,而且薄薄的窗户纸背后,时而私语窃窃,时而惊呼阵阵,那一定是有人正在分享今天刚听来的一段秘史、怪谈或是惊悚传闻。
  • 我的原始小店

    我的原始小店

    穿越到了一个原始部落,潘梨表示很慌。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穿越没有那么简单。力量是什么?看到的世界不一定真实。科技,文明,战争。光怪陆离,荒诞又残酷。
  • 写给青少年的心理学

    写给青少年的心理学

    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活得太累、活得太烦,他们把原因归结于外部,殊不知控制心态的主动权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样的处境、同样的事情,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那样你就会感到轻松;但是,如果你用悲观的态度去对待,就会感到悲楚不堪。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入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