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24200000006

第6章 待到山花插满头

临海的老城区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漫步其中常常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仿佛可以穿透光阴,拂去尘埃,看见当时的年华。连街巷的名字也大多与历史有关,充满年代感。譬如紫阳街,这条繁华了千年的古街,至今仍保持着唐宋时期的模样,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依傍着紫阳街延伸出去的那些小巷,则像是历史的脉络,维系着古今。靠近紫阳街北端有一条小巷,原叫勾栏巷,因临海方言“勾”与“狗”谐音,遂改名为友兰巷。

勾栏,又称勾阑或构栏,指城中的歌舞伎艺演出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巷因设有勾栏而得名。熟悉临海历史的人,一听到勾栏巷,就会想起一个曾居住在巷中的人,她就是南宋著名女词人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的这首《卜算子》传诵度很高,在宋词中可以排进前十,也因此奠定了她在南宋词人中的地位。最触动心弦的一句莫过于“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短短十二字,字字处处透露出看破尘世,超然物外的从容与豁达。一个风尘女子,在风雨飘摇、萎靡败落的时代,能有如此的沉着、淡然,着实令人敬佩。若是了解严蕊的身世和该词创作背景,则更要为她所倾倒,惊叹奇女子也!

严蕊,相传为黄岩人,本姓周,字幼芳,因沦为台州(今临海)营妓,取艺名严蕊。营妓专为慰藉军营中的将士而设,是乐籍中最可怜的一类人,她们不像官妓,伺候的都是饱读诗书的官吏,多少知道怜香惜玉,也不像家妓和民妓,还能攒点私房钱防老。没有人生来就堕落,当时充当营妓的要么是罪犯的女眷、女囚等,要么是家道中落被贩卖的,她们中的大部分人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过得十分凄苦。严蕊的家世不详,为何沦落风尘,无法查证,有说她出身寒微,迫于生存,也有说她原本出身名门,后来因为父亲获罪,遭遇家变。严蕊饱读诗书、性情温雅,由此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严蕊当时乃是名动江南的名妓。历史上凡能称为名妓的,必然是有绝色美貌,还要琴棋书画、歌舞管弦样样精通。严蕊不仅每一条都符合,更有难得的咏絮之才。她熟读古今故事,通晓诗词歌赋,所作的诗词语意清新,寓意长远,当时许多王公贵族都很倾慕她,可说四方闻名。相传有一个富豪子弟因爱慕严蕊,不远千里赶到台州,只为求见一面,真是应了那句“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要是放在今日,绝对称得上是“铁粉”了。

宋朝时,程朱理学兴起,非常重视男女礼教,虽然设有官妓、营妓,但是规定妓女只能为官员们提供歌舞酒肆,不能提供性服务,官员狎妓会受到严重的处分。当时的台州太守唐仲友,是个一表人才,性情风流的人物,琴棋书画也都精通,明蒋克谦《琴人大全》,还收录了《唐仲友五弦琴》。他见严蕊才貌双全,待人亲和,便有心想把她收在身边,只是碍于身份限制,不敢付之行动。不过每当良辰佳节,或者宴请宾客,则必定要叫严蕊来助兴。当年的台州府衙就在如今台州医院的位置,离勾栏巷不过百步之路,往来十分方便。而严蕊的生活因为有了唐仲友的照拂,也比其他人要平稳安乐多了。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个名动四方的名妓,必然有不少积蓄珍藏,为什么不赎身呢?事实上,古代的户籍制度管理十分森严,分贵、良、商、奴、贱等,妓女属贱籍。贱籍世袭,甚至没有资格参加科举,也就是说寒门尚有翻身日,而贱籍如果没有得到官府同意除籍,则世世代代只能从事贱业。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数次主动表示愿意跟随冒辟疆,冒却嫌赎身、除籍等事艰难而再三推诿,后来还是友人宗伯出面办好董小宛除籍事务,送到冒府,冒才接受。冒辟疆出生于仕宦之家,尚嫌麻烦,可见除籍不易,所以对于严蕊来说,依附于唐仲友,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唐仲友,字与正,婺州(今金华)人,为唐莒国公唐俭二十一世孙。唐仲友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甲戌科进士,兼还中过博学宏词科。父亲唐尧封官至五品龙图阁朝散大夫,兄唐仲温中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兄唐仲义中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进士,可谓一门四杰。又与宰相王淮有同乡之谊。唐仲友少年得志,曾任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后来调任台州知府。

虽然在台州任上时间不长,仅三年左右,但唐仲友兴学刻书,修桥铺路,算得上是个勤政廉守的好官。江滨路中津古渡处原先有座浮桥,就是唐仲友在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所修建,他还为此写了一篇碑文。年代久远,碑已失考,幸而碑文尚存。同年,又修缮了白鹤山灵康庙和台州学宫(官学)。白鹤山灵康庙乃是为纪念东汉方士赵昞所建。赵昞是唐仲友的老乡,曾累封至“白鹤崇和大帝”,民间称“白鹤大帝”,又称“东隅保障”,被江浙闽沿海地区奉为海上的保护神。次年(公元1182年),唐仲友又拨款给百姓修建桐山桥,后来桥还没有建成,就因朱熹弹劾事件,于当年八月离开了台州。另外,唐仲友在台州时刻成《荀子》二十卷,人称“宋椠上驷”,赞其“雕镂之精,不在北宋蜀刻之下”。现在日本还有此刻藏本,被日本奉为国宝。

关于唐仲友与严蕊相交的故事,其实史料并不多,广为流传的有两则逸闻。

说某年春天,春风初起,桃花开得动人,唐仲友兴之所至,便在花间设下酒席,邀了朋友赏花玩乐,又叫了严蕊一同前来。席间宾主尽欢,就以诗词助酒兴,于是唐仲友命严蕊以红白桃花为题赋词一首。严蕊只稍一沉吟,就写成一阕词,就是那首同样有名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词看似通俗浅白,实则寓意深远,然又不失逸趣,细品之下,空灵荡漾,既有清气,更有深意。

还有一次,正值七夕,唐仲友在府中宴请宾客庆祝佳节,席间自然少不了严蕊。宾客中有位叫谢元卿的,早就听闻严蕊盛名,如今得以一睹芳容,又见她举止端雅,谈笑得体,能歌能舞,更是喜欢得不得了。酒兴之下,谢元卿命严蕊赋词助兴,并且要求以七夕为题,以他的姓为韵,以三杯酒的时间为限。谢元卿这个要求够苛刻的,座上各位听了无不瞠目结舌。不过严蕊不愧为才女,她随手拨动琴弦,轻抹慢挑之间就作成了一曲《鹊桥仙》:“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谢元卿三杯酒才饮了两杯,严蕊已声落词毕,谢元卿不禁跃然而起,连连赞叹严蕊是“真天上人也!”这个谢元卿也是爽利之人,随即取了酒器来为严蕊斟酒,敬她一杯。要知道,古代对尊卑礼仪十分看重,一般只会为长辈、宾客或敬佩的人斟酒,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谢元卿对严蕊的倾慕之意。后来谢元卿还曾久居严蕊处,此不详述。

世事无常,如梦幻泡影,如果严蕊的一生就这样诗情画意地过下去,她的名姓早已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而如果没有那一场飞来横祸,临海人也不会知道,勾栏巷里那位名动一时的风尘女子,竟然这样贞烈不屈,这样震撼人心。这次差点要了严蕊性命的无妄之灾,正是受唐仲友牵连而起。

在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四日的短短二个月里,唐仲友被朱熹连上六道奏章严词弹劾,其中一条即是唐仲友狎妓。这场纠缠了两年的政治斗争,不但影响了唐仲友和朱熹二人的命运,连当时的朝野都有震荡。而严蕊更是无辜受牵连,受尽折磨。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宋朝著名的理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没错,就是那个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朱熹。文人相轻是常有的事,朱熹为什么要以赶尽杀绝的姿态去弹劾唐仲友呢?当时主要有四种传闻。

一是说唐仲友与主张理学的同乡吕祖谦因学术不合而结下怨仇,而与吕祖谦一派的朱熹借机奏劾唐仲友。周密《齐东野语》记载:“朱晦庵按唐仲友事,或云吕伯恭尝与仲友同书会,有隙,朱主吕、故抑唐。”这个吕祖谦也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与朱熹、张栻齐名,号称“东南三贤”。巧的是他去世的时间正是朱熹弹劾唐仲友那年,如果说朱熹因至交去世受到刺激,回想起平日种种纷争,一时愤懑,就借台州治灾不力弹劾唐仲友,也不是没有可能。

二是说“恃才轻晦庵”的唐仲友与同乡秀才陈亮因为妓女除籍一事导致矛盾不和,陈亮遂向朱熹进谗言,朱熹据之而六劾唐仲友。这在《齐东野语》和《二刻拍案惊奇》中都有记载。说唐仲友平时恃才常刻薄朱熹,甚至讥笑他是个文盲,字也不识。陈亮原与唐仲友关系亲密,曾到台州府拜访唐仲友。唐仲友留他长住,闲暇时谈论古今,常显示出对朱熹的不屑。陈亮虽轻理学,但与朱熹关系不错,对唐仲友的言词常不置可否。后来陈亮看上了妓女赵娟,想为她除籍,便去求唐仲友办理。唐仲友虽然答应了,但却又在向赵娟了解情况时,冷冷暗示她跟了陈亮要吃苦受冻。妓女薄情,此后赵娟对陈亮的态度就不像先前那么奉承了。陈亮后来得知是唐仲友从中作梗,一气之下就不辞而别去找朱熹了。朱熹当时任浙东茶盐公事,因为天灾,正受命巡视灾区,从陈亮处得知唐仲友讥讽他不识字不配当监司,大为恼火,就以台州百姓告冤狱为由,突击巡查台州。到了台州府上,因唐仲友事先不知朱熹要来,出迎不及,朱熹更是觉得唐仲友轻慢自己,马上就夺了唐仲友的官印,并向朝廷上奏弹劾唐仲友在台州种种罪行。这个传闻还有一个版本是说陈亮与唐仲友争严蕊不成而恼羞成怒,但从当时对官员狎妓的严格管理来看,还是前者更为可信。

三是说朱熹受与唐仲友不合的台州副通判高炳如迷惑而劾唐仲友,《荆溪林下偶谈》一书主张这个说法。唐仲友在台州政绩斐然,受到同僚高炳如的嫉妒,高炳如就诬陷唐仲友在灾荒中还向百姓催逼税租,甚至贪盗残民,还说唐仲友作为台州的父母官竟公然嫖宿营妓。于是朱熹认为抓住了一个贪官污吏,便愤然上奏朝廷,告唐仲友“促限催税,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

四是说唐仲友支持苏洵蜀学,而朱熹主张二程理学,朱熹因学术分歧而借故弹劾。宋叶绍翁所撰《四朝闻见录》中记载,称朱熹弹劾唐仲友一事,孝宗皇帝知道后,叫了宰相王淮来了解情况,王淮有心平衡调解,就说这不过是学术主张不同造成的“秀才争闲气”,于是孝宗皇帝也就一笑置之,并没有责罚唐仲友。

年代久远,众说纷纭,事情到底因何而起,已经难以论辨是非。不过,通过大量相互间颇有矛盾的说法,至少可以捋清一点,那就是唐仲友与朱熹的学术主张不同,平日确实有芥蒂,又很可能有人添油加醋,才导致弹劾事件。唐仲友后来也上奏自辩,加上有同僚为他请奏开脱,所以最终并无大碍,只是离开了台州。据记载,在唐仲友离开台州的几年之后,台州百姓还曾因修缮桐山桥而去找过唐仲友,唐仲友不但给出修缮意见,还捐了二十七万文钱,相当于他官职最高时八个月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占据了修桥资金约三分之一。而《金华府志》说唐仲友死时,家中贫困,连买墓地的钱都没有。虽然当地史志可能有美化的成分,但由此也可以推断,唐仲友即便不一定是德性美善之人,但贪赃枉法,残害百姓的可能性也不大。

唐仲友平安无事离开台州,严蕊却惨了。朱熹为坐实唐仲友嫖宿的奏报,把严蕊关进了大牢,一关就是两个多月,并且对她用尽各种酷刑,“一再受杖,委顿几死”。在朱熹的道学理论里,风尘女子都是无情无义、低贱懦弱之人,所以只要严刑拷打,必能达到“奸出妇人口”的目的。

谁知,柔弱的严蕊却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惊人的坚定和不屈,任凭怎么拷打,她自始至终只承认歌舞陪酒的事,不承认与唐仲友有床笫之事,并表示“身为贱妓,纵使与太守有染,科罪不致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污也!”在认罪肯定不会死,不认罪可能会死的情况下,她这样忍辱受苦,不愿意诬陷唐仲友,既是为了不连累“士大夫”,更是为了坚守自己的人格底线,向朱熹,向世人证明,失贞不等于失节,实在让身为士大夫又总爱高喊贞节口号的朱熹相形见绌。

朱熹没料到严蕊竟然这样坚贞,无奈之下又把她发配到绍兴异地审问,可怜的严蕊又再受了一回酷刑折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连孝宗皇帝都关心起这个案子来了。他得知“秀才争闲气”竟连累了一个无辜的女子,而这女子竟这样贞烈,就下旨将朱熹从任上调离,派了岳飞的儿子岳霖前去审理严蕊案。

岳霖重审严蕊时,早就听说了事情的始末和严蕊的才学,有心想要放她一条生路,便说她既然坚称自己与唐仲友只是诗词唱和,那就拟一阕词作为申辩。于是严蕊就写了文章开头那阕《卜算子》,来陈述自己的冤屈和意愿。起句“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申诉了自己本不愿意做一个倚门迎送的人,只是误入风尘,身不由己才被迫过这样的生活。“花开花落”暗示了她的去留,而“东君”就是暗指岳霖,她借着词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主审官的同情,能够做主让自己自由。下阕写她如果能够脱罪,希望可以离开牢笼,脱离风尘生活,做一个普通女子。虽是请求,却没有一点低声下气,而是不卑不亢,婉转明确地表明了自己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非常从容淡定,豁达深远。岳霖看了这首词以后,深为赞赏,他心知这案子的来龙去脉,就答应了严蕊的请求,不但判她无罪,还将严蕊从贱籍中除去,准许她从良。

这一场政治博弈中,没有赢家。唐仲友经过被弹劾一事,被调去闲职,此后再没有担任要职。朱熹没能扳倒唐仲友,反而因迫害妓女而输掉了颜面和人心。严蕊无辜受到牵连,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差点赔上了身家性命。如果说还有那么一点意义的话,就是饱受酷刑却坚贞不屈的严蕊,用这一场劫难证明了即使是一个风尘女子,也有人格和气节。

严蕊出狱后,民间对她的事迹大为赞叹,且因为已经除籍,可以婚嫁,甚至有人“千斤市聘,争来求讨”,严蕊皆不为所动。当时有个宋室宗亲,丧妻不久,沉湎在哀痛中不能自拔,身边的亲友就常拉他出门游玩散心。古代男人的娱乐,除了游山玩水,无非就是去青楼寻欢作乐,该位宗亲都不愿意去。后来有人说请他去严蕊家做客,他因早就听闻过严蕊的事迹,心中一直十分钦佩,就一同去了。都说缘分天定,时机到了才显现,这话一点不假。严蕊与他相谈,见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也暗暗有几分倾心。此后二人往来频繁,日久见真情,这位宗亲就纳了严蕊为妾,虽然不是正室,但夫妻和睦,相扶相携,正是严蕊所求,也算修得善果了。还有一种传闻,称严蕊从良后,心已淡然,隐入佛门为尼,常伴青灯古佛度过了余生。

后世有称严蕊确实与唐仲友有“逾滥”之交,在狱中受审时就已承认,又说严蕊交代了那首《卜算子》其实是唐仲友的一个亲戚高宣教替她做的,但这些言论的依据都出自朱熹的奏折,不过是一面之词,真假已经无法分辨。倒是朱熹自己,一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十条罪状之一就是朱熹晚年纳了两个尼姑为妾,又因儿子死后儿媳“不夫而孕”被传扒灰,不知是怎么辩解的。

后人深感严蕊虽沦落风尘却如此坚贞刚烈,就写了一篇七言古风记录了这件事:“天占有女真奇绝,挥毫能赋谢庭雪。搽粉虞侯太守筵,酒酣未必呼烛灭。忽尔监司飞檄至,桁杨横掠头抢地。章台不犯士师条,肺石会疏刺史事。贱质何妨轻一死,岂承浪语污君子?罪不重科两得答,狱吏之威止是耳。君侯能讲毋自欺,乃遣女子诬人为!虽在缧绁非其罪,尼父之语胡忘之?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山花满斗归夫来,于潢自有梁鸿案。”另又有一阕《如梦令·爱严蕊》:“夜恰合欢天气,红白一窗桃李。情味至今犹,不见故人词寄,悲矣!悲矣!画一个圈儿替。”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如今走过友兰巷,早就寻不着当年的踪迹了,然而恰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不知令人微醉的武陵桃花,是否还记得严蕊人面呢?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牛希济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所收词包含男女相思、史事古迹、风物人情、边塞旧事、山水花鸟等。《花间集》介于唐诗、宋词两大文学巅峰之间,以其清艳、婉丽之风为文坛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有“词中离骚”之美誉。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甄嬛传》用《花间集》中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被为电视剧插曲,由刘欢作曲,姚贝娜演唱。古典诗词类作品市场热度逐渐高涨。这本普及版《花间集》必将脱颖而出。
  • 偶尔远行

    偶尔远行

    哲学家周国平至今唯一的一本旅行笔记,一部极具人文气息的游历散文集。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记录了南极乔治王岛之行始末,原本是一次新闻事件的“人文学者南极行”,在作者看来无关新闻,而是一个人的在孤岛上的58个昼夜,在千古荒凉的极地中体验生命的静寂。下编则为游访欧洲见闻,途径德、法、瑞、荷、意等国,或漫步,或短居,或寻访,以一个思想者兼异乡人的视角,感受西方人文历史的深厚与色彩。
  • 唱响老牛湾

    唱响老牛湾

    《唱响老牛湾》主要内容以诗集为主,共分为五十五篇,相传与民间。
  • 喊山

    喊山

    本书包括八篇儿童文学作品,分别为《喊山》《八十六颗星星》《熄灭》《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我是你的朋友》《善的教育》《达·芬奇的故事》。以定善为主旋律,由一系列动人的小故事串连而成,每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讲善扬善的文章,让读者感到真善美。不仅对少年儿童有益,也能滋润在现实中陷于浮躁焦虑的成人的心灵。
热门推荐
  • 一朝穿越王爷手到擒来

    一朝穿越王爷手到擒来

    丞相府不受宠嫡女遭庶妹算计横死,她一朝穿越,手撕妖孽,还嫁与皇上嫡子为妃,人生一再平步青云,虽遭算计,却迎刃而解,某妖孽一脸谄媚:“倾倾,快到怀里来。”她一记白眼飞过去:“滚。”“你不来,你只能本王过去了。”某人一脸委屈。新文《季予倾安》已发,欢迎大家观看。
  • 心与爱丽丝梦境

    心与爱丽丝梦境

    作者的漫画没有结局,那是很梦境很唯美的漫画,我自己来写同人,爱丽丝的冒险开始新篇章
  • 美女总裁的超级女婿

    美女总裁的超级女婿

    一年前,他成为一名赘婿,当所有人都以为可以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却不知,我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 林雾中的蛙味蜜桃茶

    林雾中的蛙味蜜桃茶

    这是属于林蛙和陆堰的故事。狼狈为奸的惨烈故事。
  • 我的师兄超正义

    我的师兄超正义

    “绝对不能招惹风清虚!”这是世间第一铁则,如果你违反了,你就完蛋了!妖妖反驳:“胡说八道,我的师兄超正义。”“大师兄为人随和,他基本不与人动手。”青橙以极其肯定的语气说道。谦谦君子,长相清秀,一身正气的风清虚,却被人称为大黑手。风清虚表示很不解:“修士的事,能叫下黑手吗?我真的不想伤害你们,都是你们逼我的!”碰——某圣子被一块板砖拍中后脑勺,卒!
  •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缘来球场

    缘来球场

    她以为那晚篮球场上的邂逅只是萍水相逢,然后擦肩而过,没想到后来她会因为他的一声“姐,我想你”而深陷其中,六年的牵扯让她对爱情由无知到无望,然后牵绊一生。
  • 重生之凤凰嫁衣

    重生之凤凰嫁衣

    唐小末,21世纪的高二女学生,堪称无害之首的调皮女孩,无意之中穿越到是非多乱的天国。附身在即为贤德皇后沈清竹身上,因种种原因一次又一次步入深潭似水的红墙后宫之中。生生死死的较量,让她终是明白师父临走前说过的一句话,“你本凤凰之女,凤凰欲血便世重生,重生之日便是乾坤逆转之时!”
  • 仙路无穷

    仙路无穷

    都市小职员穿越修仙世界,偶遇仙人,看见仙人似乎法力无边,又好像无所不能,早已死心的他再次燃起回家的希望。于是立志修仙,学仙术,炼体魄,悟天道,只为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 夜深沉·第三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第三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为张恨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通过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二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对社会各层嫖赌吃喝玩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师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