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24200000005

第5章 日本国宝旃檀佛像与龙兴寺的渊源

前些时候,我跟随老师到龙兴寺夜访文峰法师,交谈中提到日本天台宗源流,并提及现存于日本京都清凉寺的旃檀佛像。我起初以为是《西游记》中唐僧受封的那个“旃檀功德佛”,细问之下才知另有所指,且这尊旃檀佛像与日本天台宗发展及龙兴寺历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出于对临海本土历史文化的兴趣,我随即在网上找到了一张旃檀佛像的图片。图中佛像立姿,宝相庄严慈祥,身披无领通肩袈裟,袈裟紧贴在身上,衣纹呈“U”形分布于身体正面。佛像右手在胸前施无畏印,意为解济终生痛苦,左手下垂施与愿印,满足终生的愿望。一见之下,便有亲近之感。

据佛典《增一阿含经》记载,世界上最早的释迦牟尼旃檀像系憍赏弥国优填王所造。传说佛陀成道后,为报母恩,欲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又因当时一些弟子不知珍惜胜缘、不乐听闻佛法,为使他们悔悟,佛陀悄悄离开了人间。优填王在人间久不见圣容,竟因思念佛陀而病倒,于是便命人请来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带雕刻师上到忉利天亲睹圣容,然后用旃檀木雕刻了一尊高约五尺的佛陀立像,佛像面目亲切,栩栩如生,优填王得以每日瞻仰,早晚膜拜。当佛陀从天界返回人间后,旃檀佛像升空谒佛,佛陀为之摩顶授记,并且预言:我灭度千年后,汝往震旦,广利人天。震旦是古印度对当时中国的称呼,所以旃檀佛像在汉传佛教中极受重视。这尊旃檀佛像被称为“佛教众像之始”,它也是佛像中一种非常特别的造像样式,因此后世无论用什么材质仿制,凡样式相同,皆称为旃檀佛像或旃檀瑞像。

关于旃檀佛像制作的起因与过程,应该说是一个介于神话与现实之间的故事,虽然上升天宫为母说法具有神话成分,但释迦牟尼和优填王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造像也是真实物件,类似的传说在《双观优填王经》《大唐西域记》等典籍中也有记载。古代人民在需要对某一事物或人物表达崇拜和敬意时,往往会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神化、创作,此类例子有很多,这是可以理解的。

佛陀灭度千年后(一说1285年,一说1305年),旃檀佛像由鸠摩罗炎从天竺带至龟兹,后来罗炎之子、高僧鸠摩罗什被后秦文桓帝姚兴迎到长安,便将旃檀佛像一同供奉至长安。此后,瑞像曾先后供奉在江南龙光寺、扬州长乐寺、金陵长失寺、东京开宝寺等处。宋太宗时又移置供奉在启圣禅院。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瑞像由鹫峰寺移至弘仁寺供奉,弘仁寺俗称旃檀寺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可惜的是,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弘仁寺被毁,旃檀佛像从此下落不明。民间有说已经与寺庙一同毁于大火,也有传闻是被俄国人劫走了。

这样珍贵的绝世佛宝,传承了数千年,没有因天灾而损,却毁于人祸,几乎令人捶胸顿足,恨不能穿越时空回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赶紧去弘仁寺把瑞像转移了。鲁迅曾说,悲剧即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老师见我十分入迷,建议我查阅《清凉寺缘起》《优填王所造旃檀释迦瑞像历记》等有关史料,又借我一本文物专家朱家溍先生所著的《故宫退食录》,其中有一篇关于旃檀佛像的文章。文中提到元代程钜夫撰《旃檀佛像记》云:“……由是像居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兹六十八年、凉州一十四年、长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海南三百六十七年,复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六年、北至燕京居今圣安寺十二年、又北至上京大储庆寺二十年、南还燕宫内殿居五十四年。大元丁丑岁三月,燕宫火,尚书省舒穆噜公迎还圣安居五十九年,而当世祖皇帝至元十二年乙亥,遣大臣博罗寺备法杖羽驾音使四众奉迎,居于万寿山仁智殿(即北海琼岛上)。丁丑建大圣寿万安寺。二十六年己丑,自仁智殿奉迎居于寺之后殿焉。元贞元年乙未,成宗皇帝亲临供奉,大作佛事。计自优填王造像,至今奉招篆述之岁是为延祐三年丙辰,二千三百有七年。”寥寥数百字,虽然写清了二千多年的时间顺序,然而这其中的辗转经历,又岂能轻易道尽?这“二千三百有七年”,既是旃檀佛像在中华大地的传承,也是佛教在我国发展的一个历程。到了明代,旃檀佛像最初供奉在万安寺,后来迁至庆寿寺,嘉靖年间再迁鹫峰寺,到清朝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从鹫峰寺移奉弘仁寺,弘仁寺是目前已知的最后一个供奉点,也是劫难的开始。

清初著名学者高士奇所著的《金鳌退食笔记》中也有记载其游弘仁寺瞻仰旃檀佛像的感受:“……旃檀佛像高五尺,鹄立上视,后瞻若仰,前瞻若俯,衣纹水波骨法见其表。左手舒而直、右手舒而垂,肘掌皆微弓、指微张而肤合,三十二相中鹅王掌也。勇猛慈悲、精进自在,以意求皆备。相传为旃檀香木,扣之声铿锵若金石,入水不濡,轻如髹漆,晨昏寒暑其色不一,大柢近于沉碧。万历中慈圣太后始傅以金。”高士奇的艺术鉴赏水平非常高,他对旃檀佛像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极美的赞词。可惜的是,这样一件佛教绝世珍宝,已经不知所终,甚至极有可能已经毁了。不过《故宫退食录》中还写到一件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用白檀香木在弘仁寺原像前就地照样成造了一尊仿制的旃檀佛像,供奉在贤良寺。贤良寺原为和硕怡亲王胤祥的府邸,胤祥与雍正帝关系亲密,但英年早逝,留下遗言要“以邸第作佛宫”。雍正帝痛惜兄弟,为完成胤祥遗愿,遂改邸为寺,并敕赐名“贤良寺”。不幸的是,1993年贤良寺也被拆掉了,供奉在寺里的仿制旃檀佛像也一样下落不明,朱家溍先生称这是优填王造像唯一的复制品,哀叹不已。

《故宫退食录》出版于1998年,我在网上查找了许多资料,近年来并没有关于这尊雍正十三年所制仿像的下落,恐怕已在当时惨遭破坏,与拆寺渣土一同拉走了。倒是查到乾隆帝在改建雍和宫时,曾派养心殿造办处的工匠又仿旃檀寺佛像造了一尊,至今仍保存在雍和宫法轮殿内。

我将所查信息一一告知老师,不免叹息旃檀佛像在中华大地传承几千年,最终竟是山穷水尽,徒留遗憾的结局。然而,老师的一句话却点拨了我。他说即使雍正十三年所制的瑞像仍然保存在世,现存的优填王造像仿制品中,年代最早的也并非这尊,而是宋太宗时期,由日本僧人奝然在龙兴寺仿制,并带回日本的一尊旃檀佛像,现仍供奉于日本京都清凉寺内,便是文首提及的那尊佛像。

我听后大为吃惊,奝然不就是宋朝时到龙兴寺来学法的日本僧人吗?我虽然知道龙兴寺在日本天台宗享有很高的地位,却不知竟还与这样一件世界级的佛教圣物有关。

提到奝然,不得不先介绍一下龙兴寺以及其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历史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龙兴寺对于土生土长的临海人来说并不陌生,这座坐落于灵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墙内的千年古寺,是千百年来府城人民求神拜佛的首选,然而大多数人只知道龙兴寺年代久远,真正了解它发展、变迁的人却不多。

临海自古以来是台州府所在地,城内的龙兴寺也历来是台州的官寺和首寺,更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日僧成寻即叹称为“广大伽蓝也”。按《旧唐书·中宗纪》及历代有关记载,龙兴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初名“神龙寺”,为台州官府所建。后在各朝各代中曾改中兴、开元、天宁等名,期间几次毁于火又重建,最后一次被毁是在抗战时期遭日机轰炸。到建国初期时,仅剩下房屋殿宇三十四间。八十年代初,曾迁建于巾山西南山腰的南山殿进行活动。1998年,在临海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寺庙在旧址重建进行全面恢复,建筑风格为仿唐建筑,并恢复寺名为“龙兴寺”。

临海龙兴寺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鉴真大师第四次东渡,在黄岩禅林寺被扣,东渡队伍也被强行解散。大师高足、名僧思托就在那时留居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并且长住龙兴寺,成为龙兴寺高僧。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鉴真大师准备第五次东渡日本,思托应召赶赴扬州,可惜渡洋再次失败,遂又回到了龙兴寺。皇天不负有心人,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思托随鉴真终于东渡成功。到了日本后,思托等人广传道义,揭开了临海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龙兴寺也因为思托而名扬日本。

思托到达日本之后,始终追随鉴真,除受戒、讲律之外,还积极参与造寺、写经和雕塑佛像等佛事活动。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大师入唐求法,就是受到了思托传播的天台教义的影响。

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幼年因其非凡的才华,十二岁就成了近江国分寺行表的弟子,后来在鉴真生前弘法的东大寺受具足戒,并学习鉴真和思托带来的天台宗经籍。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最澄经日本天皇批准,带领弟子义真等人,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达中国。同年九月二十六日来到临海,谒见台州刺史陆淳。恰巧当时的天台十祖道邃大师正在龙兴寺兴讲天台教义,最澄因此跟从道邃大师学习《摩诃止观》等。最澄在龙兴寺一边潜心研习天台宗教义,一边搜集、抄写和整理经文典籍。翌年(公元805年)三月,道邃大师于龙兴寺西厢“极乐净土院”为最澄授菩萨戒,并将《付法文》授付于最澄。现在龙兴寺极乐净土院内,立着一块刻有“传教大师最澄受戒灵跡”十个大字的石碑,是1998年寺庙重修后,日本天台宗二百五十五世座主渡边惠进来龙兴寺参拜时亲笔题写。

关于最澄在龙兴寺的求法,日本《睿山大师传》有如下记述:“时台州刺史陆淳延天台山修禅寺座主僧道邃,于台州龙兴寺阐扬天台法门《摩诃止观》等。即便刺史见求法志随喜云:弘道在人,人能持道,我道兴隆今当时矣。则令邃座主勾当为天台法门,才书写已,卷数如别。邃和上亲开心要,咸决义理,如泻瓶水,似得宝珠矣。又于邃和上所,为传三学之道,愿求三聚之戒。即邃和上照察丹诚庄严道场,奉请诸佛授与菩萨三聚大戒。”后来最澄回国,从龙兴寺带去《法华经》等章疏一百二十八部、三百四十五卷,并携回王羲之等名家碑帖拓本十七种。回到日本后,最澄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

正是有了思托、最澄等大师的传颂、弘扬,才使得天台宗在日本发扬光大,成为日本佛教八宗之一。北宋时日僧奝然入宋,便是踏着先辈们开创的求法之路而来。

奝然,日本东大寺僧,是宋代由日本入宋求法的僧人中最有名望,也是最具特殊意义的一位。据《义藏奝然结缘手印状》记载:“传灯法师位奝然,天庆元年戊戌正月廿四日诞生,俗姓秦氏。”但他在觐见宋太宗皇帝时却“自云姓藤原氏,父为真连”(《宋史·日本传》)。我查找了一些资料,猜想奝然自称姓藤原氏,有两种可能,一是担心宋朝廷因其地位低微不予接待,而藤原氏在日本为望族,故而借姓;二是确姓藤原氏,有资料称其家世显赫,父亲更曾官至五位。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奝然请到了东大寺和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比睿山延历寺的两张入宋牒,率领弟子成算、祚壹、嘉因等五六人,于八月一日搭乘宋朝商人陈仁爽、陈仁满的归国商船入宋求法。

奝然等人漂洋过海,历经半月余,在八月十八日抵达临海,第一站就先到龙兴寺礼佛、问法,求学天台宗。此时,距传教大师最澄于龙兴寺坦受圆教菩萨戒,已过了一百八十年,龙兴寺也已改名为“开元寺”。但奝然仍把龙兴寺作为求学的起始之地(包括后来的回归之地),可见龙兴寺在奝然心目中之神圣,也反映出龙兴寺在日本天台宗的崇高地位。十月八日,奝然获得准许进京拜谒宋太宗,由台州使者带领出发赴京。根据《大日本佛教全书第五十一卷·图像部一》记载,奝然一行于十月十八日到达淮南扬州开元寺,被安置在地藏院。奝然本是为朝拜当时供奉在扬州开元寺内的优填王所造旃檀佛像而来,可惜瑞像被“大宋第二主今上皇帝,迎入内里滋福殿,每日礼拜供养”。十二月十九日,奝然一行到达当时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太宗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召见了奝然,对他礼遇有加,御赐紫衣,并馆于太平兴国寺。次年(公元984年),奝然遵旨巡礼汴梁京中大小寺院。在此期间,奝然奏请礼拜优填王所造旃檀佛像,获得批准。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三月二日,奝然再次面见宋太宗,即于金殿告辞,结果“面对龙颜,蒙宣赐法济大师号”,“及大藏经四百八一函五千四十八卷、新翻译经四十一卷、御制回文偈颂(莲华心回文偈颂)、绢帛、例物等”。六月二十七日,奝然回到龙兴寺继续研究佛法。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六月,奝然搭乘台州商人郑仁德的船回到了日本。回国时,带去了大量的经书、珍宝和佛教物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龙兴寺仿刻的释迦旃檀佛像。

事实上,在日本佛教享有极高赞誉的两件“稀世珍宝”,都与龙兴寺有关。一件是前面提到的清凉寺旃檀佛像,另一件是鉴真干漆夹苎坐像。该坐像系鉴真大师圆寂后,由思托所造,迄今仍供奉在日本奈良市唐招提寺“御影堂”。这件坐像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雕塑,也被奉为“国宝”,史称“唐招提派”。干漆夹苎是台州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用于佛教造像,宫殿、庙宇建筑物的装饰、保护及民间器材的制作,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最能体现干漆夹苎成就的是用该工艺制成的木雕佛像,既能保持木雕的纹路细腻、线条流畅,又使佛像造型更具神韵。早在东晋时期,干漆夹苎便已在台州民间得到应用。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戴逵(公元336年—396年)父子将民间流传的“干漆夹苎法”工艺用于寺院的佛像制作,制成木雕“干漆夹苎”佛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天台宗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该技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仿刻旃檀佛像一事,奝然的弟子盛算在他的《瑞像历记》中记载为:“其后到东京,爰大师有移造此像之心,欲奉造之间,其像移以安置内里西化门外新造启圣禅院。院是今上官家舍一百万贯钱所造也。于是招雇雕佛师张荣,参彼院奉礼见移造。彼朝雍熙三年载台州客郑仁德船,奉迎请像耳,本朝永延元年(公元987年)也。”但事实上,盛算法师所记并不准确,该尊旃檀佛像的雕刻工程是在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完成的。据奝然《瑞像记》《鉴端造立记》《入瑞像五脏具记舍物表》等记载,瑞像的雕刻时间是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十八日,地点是在台州开元寺,即今龙兴寺。雕刻工匠为临海人张延皎、张延袭兄弟,像背装藏洞的木盖板背后有兄弟二人姓名。此外,瑞像台座上还阴刻着“唐国台州开元寺僧保宁”十个字,也是铁证。

在未发现旃檀佛像胎内有关资料、文物之前,日本国内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日本所供奉的旃檀佛像为优填王所造原像,是当时在启圣禅院仿刻时替换所得,其依据就是盛算法师的《瑞像历记》。但这种说法是很经不起推敲的,试想如此珍贵的佛像,即便允许仿制,怎么可能无人监察看管?哪怕无人,原像历经千年,带有岁月痕迹,而仿像是新木所制,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更何况奝然大师亦是佛心虔诚者,怎么可能做出如此龌龊偷盗之事?日本少数人坚称佛像为原像,不过是想借以提升佛像的社会价值和文物价值罢了。直到1953年,日本着手修理佛像,在佛像胎内发现了各种纳入品,这种替换说法才逐渐销声匿迹。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牧田谛亮先生也明确指出:“东大寺的僧奝然,在达到去天台山巡礼的愿望之后,想仿刻供奉在台州开元寺(临海龙兴寺)的释迦瑞像。因此购买香木,拜托佛像雕刻师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才雕刻完成。命叫魏氏樱桃的携回日本”。塚本善隆先生在《奝然请到日本的释迦瑞像胎内的北宋文物》一文中,更是详细记述了修理释迦瑞像时,在瑞像胎内发现的北宋文物,其中有奝然于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八月十八日在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封藏的许多珍贵文物,包括《奝然入宋求法巡礼行及瑞像造立记》一通。此记首有“日本国东大寺法济大师赐紫奝然”,末有“雍熙二年太岁乙酉八月十八日记”字样。还有《入瑞像五脏具记舍物》目录,包纸上题有“奝然谨封”字样。目录内容详细记载了瑞像胎内所藏物件:“台州都僧正景尧舍水精珠三颗,开元寺僧德宣舍水精珠三颗,僧保宁舍水精珠三颗,僧居信舍水精珠一颗,僧鸿粹舍水精珠一颗,僧鉴端舍水月观音镜子一面、铃子一个僧清耸舍银弥勒佛一个、水月观音镜子一面,僧契蟾舍镄眼珠一双,僧契宗舍镜子一面,僧延宝舍金刚珠四颗,苏州道者舍水精珠一颗;妙善寺尼清晓、省荣、文庆并余七娘舍佛五脏一副,造像博士舍文殊像入肉髻珠中;陈儿年一岁舍入右手银钏子一枚;日本国东大寺法济大师赐紫奝然舍银舍利一颗、菩提念珠一钏、镜子一面、《最胜王经》一部、娑罗树叶、金玉宝石等;日本国僧嘉因舍小书《法华经》一部、灵山变相一幢。雍熙二年八月初七日造像之后,入佛牙于像面。至已后时,佛背出血一点,不知何瑞。众人咸见,故此记之,时雍熙二年八月十八日,法济大师赐紫奝然录,造像博士张延皎、勾当造像僧居信。”由这段记录可以知晓,在造像过程中,得到了龙兴寺(台州开元寺)和妙善寺诸位僧尼以及当时临海众多善信男女的支持和帮助。奝然法师也十分感念临海缁素的礼佛之心和无私援助,一心地转读大藏经和天台教文以表谢意。

这尊历经千年的旃檀佛像现存于日本京都五台山清凉寺,日本佛教美术史界称之为“清凉寺式”,与一般的释迦佛像相区别。像高五尺三寸五分,佛像端庄,神态奇异。右手施无畏印相,左手结与愿印相。头发绳目涡卷,肉髻嵌水晶球。银制圆形白毫,内中饰以佛像。双目细长,镶钝光黑珠。两耳垂长,耳孔嵌水晶球。舟形光背,透雕莲花唐草并十一体化身佛。据悉,京都净福寺曾在镰仓时代仿制了清凉寺的旃檀佛像,是日本国内所造的第一尊旃檀佛像仿像,如今也已被奉为秘宝。

自此,龙兴寺与旃檀佛像的渊源已十分清晰,在赞叹古人技艺精湛的同时,也深为思托、最澄、奝然等法师追求佛法真谛的精神所感动。但更值得反思的是,同样是对待旃檀佛像这一世界级佛教宝物,甚至曾经我们所拥有的比日本更珍贵、更丰富,但传承至今,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珍惜和保护文化、文物这条路上,我们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听说龙兴寺已有意向赴日本清凉寺瞻仰瑞像、交流佛法,如果能够实现,那也算是对历史遗憾的一种弥补和安慰了。

同类推荐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 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

    该书是一部散文集。安徽作家张烈鹏用心打造的又一力作,分为“老家的菜园”“小幸福”“因为有你”“那些难忘的片段”四辑,所选作品生动描绘了家乡美景,详尽记述了人生百态,真切抒写了亲情友情,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此书以词为经抒写了南唐后主李煜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展现了李煜其人、其词、其性、其情。李煜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一生挣扎于束缚与自由、赤子与权谋之间。该书直抵人物内心,用感性柔婉的笔调,呈现了后主早期轻灵婉约的忧伤、任情任性的奢纵,降宋后人间天上的诡异命运、沧海桑田的无常巨变。是集词和人物生平于一体的传记。
  • 一杯咖啡de时光

    一杯咖啡de时光

    其实每个中学生都学过,只要是欧几里德意义上的面就会反射光。至于这个面本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不重要。一杯咖啡的表面反射什么,是由物理定律,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说是由上帝决定的。问题是,我们额头下面长的是肉眼,不是摄像机。你的眼睛从一杯咖啡表面的反射里“看”到什么,与像素、分辨率等等吓唬人的术语毫无关系。那么,我们从一杯咖啡看到了什么?禅说,那是由我们的内心决定的。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精忠旗》、《清忠谱》、《窦娥冤》随着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死亡达到高潮,往往在主人公的最终死亡之后又加上了申冤昭雪、仇人毁灭的结局。《娇红记》的结局是一个痛苦的“团圆”,男女主人公以死殉情,双双成仙之后,仍难以排遣人间万种愁怀:“两鸳鸯,双飞陇头,似啼鹃哀鸣树头。《长生殿》、《汉宫秋》、《桃花扇》悲剧性冲突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与冲撞,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桃花扇》的主人公李香君、侯方域历尽磨难再度相逢,却已不知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只能带着亡国之痛遁入空门。
热门推荐
  • 孤燕徘徊

    孤燕徘徊

    这是几个小短篇,用来练笔的,不不不,是我用来找存在感的,长篇实在让我太难过了!φ(..;)
  • 界归

    界归

    历经万古,看尽沧桑,然而终究失败。这一世他重回人身,只为了战到那世界的尽头,溯到那隧古之源,追寻那未来之尽。然后,把囚禁他万年的神魔穴掀翻了!
  • 青春就一次何不疯狂

    青春就一次何不疯狂

    ''青春''是什么?青春他很吝啬,让人疼,让人痛,只有经历过这些疼痛的人,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青春’’,然而我们的青春,在生命里,只有一次,何不疯狂?
  • 身为师傅要照顾这么多徒弟太难了

    身为师傅要照顾这么多徒弟太难了

    王剑自己也没想到,竟然赶上了穿越的潮流,穿了就穿了,他不想去争霸,那是小说中才会出现的,现实就算了吧,动不动就杀人什么的,还是种田香。不过他真想把这个坑爹的系统送走,他宁愿不要!明明不是主角,还非要我作死,看着后面一群拿着武器追着自己砍的徒弟。身为师傅简直太难了!
  • 宫斗失败我只能当皇后

    宫斗失败我只能当皇后

    【1V1双洁】顾姒上一世被猪油蒙了心,放着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不过,非要拖累全家辅佐贤王做皇帝。谁知对方登基之日,却是自己家破人亡之时。父母姐姐惨死,家产被夺。当顾姒绝望之际,与自己从小一同长大的堂姐与表妹却亲昵地挽着自己夫君出现,将自己踩在脚下。好在苍天有眼让她再世为人!当一切重新来过,提前知道剧情走向的顾姒步步为营,先是断了渣男的夺嫡之路,再把鸠占鹊巢的恶毒亲戚赶出家门!只是她没想到上一世宫斗失败被人夺走了太子妃的身份,这一世却稀里糊涂被人哄着宠着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当顾姒功成身退时,那个腹黑的殷世子却把凤冠戴在她头上。“顾昭昭,不准逃,不能逃,不许逃!”【甜爽,金手指VS纯腹黑】
  • 大物界

    大物界

    一物降一物,一一相生,物物相克!大物法则,大物生!人即为物,物亦可人!有的物,生来俯视一万,有的人,化为星点尘埃!新人新作,读者大神,求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到修真前

    穿到修真前

    终离原本是修真界搅风搅雨的一代分神期大佬,就在刚刚步入合体期的时候被穿到了修真之前的大陆上!还她辛辛苦苦修炼的修为啊!终离仰天大哭。……等等,这里有个帅哥要娶她?呵,打得过我再说!
  • 穿越之生死之恋

    穿越之生死之恋

    同时遭受到父母遗弃,男朋友背叛的女主角,莫希月(十八岁),因为这些事使本来坚强、开朗的她想走上死亡的道路,但她有一个原则:不管发生什么事,决不会自杀,因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她在世上已没有任何留念,所以为了寻死她用了许多不自杀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的倾城狂妃

    冷王的倾城狂妃

    她是21世纪的超强女特警,却在一次任务中被陷害穿越到了天圻国,成为了“柔丝”的杀手。为了活命她接受了刺杀睿和王的任务,替嫁进入了王府。为了杀他,她用尽了计谋,却被他一一化解,当身份被拆穿时,他却没有杀她,反以温柔待之,捧她如手中珍宝。可她却不知,这是他的真心还是他的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