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4300000034

第34章 舍不得儿子保不住权(2)

方孝孺称赞世子和两位公子都是极其聪颖的,他方才还在批改他们的文章。方孝孺说,文如其人,个个都有不凡气质。

朱棣说:“过奖。”他转对朱高炽说:“高炽,把我送给方先生的礼物拿来。”方孝孺一听就不高兴了,也有几分惶惑,他说:“我知道殿下富有,可我不希望坏了我的规矩,我从不收学生任何礼物。不信,可问问世子和二位公子。”

朱棣早知道。但他一本正经地说:“本藩岂敢坏先生清规?我按孔圣人礼数,先生该不会拒绝吧?”

方孝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朱高炽已经呈上一束肉干,一共十条,干干巴巴的,很不像样子。方孝孺先是一愣,随即开怀大笑,说:“好,好,我收下这束修,孔夫子收十条肉干,我收了也不为过。”

朱棣也说:“孔圣人收学生的束修,不就是十条肉干吗?这礼物没使先生为难吧?”

显然,朱棣这举动博得了方孝孺的好感。他说:“如不嫌弃,殿下父子留下吃便饭,正好我也没吃呢,不知可赏脸否?”

朱棣很痛快地应承下来:“太好了,我非常想与先生多交谈几句,长长见识,只是不好意思叨扰。”

方孝孺说:“我也拿不出山珍海味来招待王爷,诚如殿下所言,一起说说话吧。”他吩咐守候在门口的方仁说:“你去告诉厨师,买点新鲜菜蔬,收拾一桌清淡好菜,还有,就用自家酿的米酒。”

方仁答应一声离去。朱棣突然问:“记得在临淮关相见时,方先生是带了公子同行的,公子不在吗?”

因方行子今天是女儿装,不敢让她露脸,方孝孺就笑着说:“不巧,犬子不在,倒是女儿在家。”他想,朱棣不会见他女儿?

却不料朱棣说:“何不请出一见?”

无奈,方孝孺便命门口的仆妇:“去把小姐叫来。”

仆妇去后,方行子很快来了,风摆杨柳地进来,美丽而又带着大家风范,她先向朱棣道了个万福,说:“见过殿下,恭请大安。”又转过去说:“世子、公子好。”

朱棣和三个儿子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美丽少女。朱棣说:“上次临淮关见到的是她弟弟,还是哥哥呀?”

方行子说:“是我弟弟。”

朱棣说:“长的太像了,太像了。”

朱高燧也说:“像一个人一样。”

朱高煦问:“在宫里教皇子武艺的,就是你弟弟吗?”他听说过,却没见过。

方行子看了父亲一眼说:“正是。”

朱棣夸奖说:“方先生课子有方啊。”

方孝孺说:“不行不行,自己的刀总是削不了自己的把呀。”他对方行子说:“给殿下添一杯茶,下去吧。”

方行子给朱棣倒了茶,犹豫了一下,也给朱高炽三兄弟添了茶,她发现,朱高煦一双眼睛一直在她脸上看,她装看不见,走了出去。

宴席上,果然没有鱼翅、燕窝、熊掌之类的山珍海味,多是菜蔬瓜豆,朱棣父子却觉得新鲜,吃得很尽兴,都说好吃,比皇宫的好吃,方孝孺忍不住乐。

觥筹交错,早已酒过三巡。朱棣说:“既然先生说他们三个大有长进,我很欣慰,我这次北归,想把他们带回去,你看如何?”他知道方孝孺是天子近臣,所以这话也带有试探性质。

方孝孺警惕起来,他才不表这个态呢。他说:“这是殿下自己的事呀。更何况,殿下需奏明皇上才是。”

“那自然。”朱棣说,“如果方便的话,先生可否在皇上面前进一言?就说高炽他们兄弟学业有成,可以回去了。”

方孝孺在大事上可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这怕不方便。一来他只管教书,管不着他们的去留。二来,他读了大半生书,也不敢说学业有成,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朱棣很尴尬。朱高炽打圆场说:“父亲是想儿子想得太切了,这事怎么好求先生?父亲直接去问皇上,也许会放我们回去的。按我的本心,真想多留几年,以期跟着方先生有更大进益。”朱棣借坡下驴地说:“高炽说的是,我是思子心切,烧香没找对门。”

方孝孺深知皇上是不会放他们走的,这是唯一可以牵制朱棣的,他挽留朱高炽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他说,让他们多在太学读几年书,有益无害,江南大儒云集金陵,这里有钟灵毓秀之气,讲做学问,总比北平强啊。况且,即便是要走,也要过了年根。

朱棣问他这是为什么?

方孝孺说,朝廷在张罗兰亭诗会,文人骚客谁不想躬逢其盛、一展才华?世子三兄弟实在不该错过这个机会。兰亭诗会是有这么回事,但是否一定要朱高炽他们参加,完全是方孝孺随口说的。

朱棣只得说:“方先生此言有理。我是想,让他们回去,过些时候,我把先生接过去,专门为我课子几年,岂不更好。”

方孝孺推托说:“好是好,我也愿意。只是皇上晨昏召问,我实在离不开呀。”朱棣碰了个软钉子,无言可对。

首席大臣说朱允炆就缺手段

朱允炆的嗅觉和触觉都是很灵敏的,朱棣造访方府的第二天,他就知道了。散朝时,他把方孝孺留下,约他到御花园湖心亭坐坐。方孝孺立刻猜到,有耳报神把消息传过去了,幸好他心里没鬼,可以坦然面对。其实皇上不问,他也会奏报的。

皇上和方孝孺坐在湖心亭石桌旁,太监上了茶,皇上由天气说到唐诗宋词,又说到咸水鸭,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

方孝孺忍不住了,他说:“皇上把臣留下,是有话说吧?”

朱允炆笑道,没事时请教学问的次数也不少啊。

方孝孺说:“这次不同,皇上是听到什么风了吧?”

朱允炆笑了,不再拐弯:“是呀,听说燕王礼贤下士,带着三个儿子到府上去谢师了?”

方孝孺说,谢师也谢得很别致,不落俗套,送了十条肉干,真正的束修。朱允炆说:“这不是本来用意吧?”

方孝孺只能实话实说:“他想求我在圣上面前说句话,说他三个儿子都已学业有成,可以回北平了。”

朱允炆没想到会有这事,这可不像朱棣了,这不是太露骨了吗?他太急于让儿子离开南京,他不怕露了马脚吗?

方孝孺说,这是当局者迷吧。他没答应朱棣,他还会来求皇上的。

朱允炆说:“不放人,总得找点理由吧?”

“理由是现成的,陛下也不妨这么说。”方孝孺说,他告诉燕王,说年尾朝廷要在浙江兰亭办兰亭诗会,他说让燕王的几个儿子与会后再走。这样不是可以拖延时间吗?

朱允炆并不认为这是上策,这只能搪塞一时,兰亭诗会后又怎么办?皇上还想把他们三人一生一世扣在南京啊?方孝孺说,半年后,我看鹿死谁手,也该见分晓了。这话也是,朱允炆点了点头。

方孝孺接着说,这几天,他一直忐忑不安,心里不能不为燕王的不宣而到担忧。

朱允炆认为方孝孺说得很对。朱棣回京,在朝野上下刮了一场大风。朱允炆问他有何说法?

方孝孺说:“臣说了也没用。”

朱允炆说:“这叫什么话?有别人这么说的,没先生这么说的。朝臣中有人很嫉妒你,认为朕对你的话言听计从,连恢复西周井田制都听,说朕是复古皇帝呢。”

方孝孺说,齐泰的话是对的。燕王回京,可没闲着,这几天,忙着拜访在京各亲王、公主、郡主,他想扮成哀兵,博得同情。他敢回来,他是想让人们明白,他光明正大,心里没鬼,绝无反意。

朱允炆很犯愁,朱棣这一招出其不意,很高明。朱允炆还真不好下手,齐泰他们主张趁这机会削他藩,这恰恰不是时机,朱允炆怕天下人指责他。那是皇上太仁慈为怀了。方孝孺趁机再次建议,即使不削他封号,不治他罪,也该趁此机会调虎离山,把他改封到长沙,或南方随便什么地方,那他就是虎落平阳了。

听了方孝孺的话,朱允炆很奇怪,方孝孺是最宽容的老夫子了,他也会有此奏议?方孝孺说,连他这老夫子都被逼出了这样的想法,可见当机立断处置燕王是多么急迫。倘这次坐失良机,再放虎归山,那朝廷就只好等着自食恶果了。

朱允炆说他这几天睡不好觉,也想不出好主意来。也许,朱棣是真心悔过,不想与朝廷作对。那天在奉先殿上哭得震天动地的,连朱允炆都很伤感,毕竟是他的亲叔叔啊,他已经连削五藩了,那五藩又毕竟是有过失、有人告发的。燕王就不同了,他对社稷有功,地位举足轻重,但凡能相安无事,也是社稷之福。朱允炆想再找他叙叙亲情,人心总是肉长的,他难道不明白,想谋夺大位又谈何容易,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不怕遗臭万年吗?

方孝孺摇头叹息着说:“看来臣的话皇上很难听得进去了,唉,太祖的聪明才智都传给了皇上,只有一样,皇上没有学到手。”

朱允炆问:“是什么?”

方孝孺苦笑:“还用臣说吗?”

朱允炆明白了,也不想细问了。方孝孺一定想说,他没把太祖高皇帝的权谋和威猛继承下来,这么说是客气的,方孝孺没说出口的词也许更挖苦、更难听。

与朱允炆一样,朱棣也不轻松,紧张地与朱高炽等三个儿子磋商,他最害怕的是朱允炆也拿出什么兰亭诗会来阻挠,方孝孺不是已经吹过风了吗?他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的旨意。

朱高煦生怕自己被扣下,不管怎么说,他是一定要跟父亲回北平去的,人质的滋味他受够了。他暗示,世子地位显赫,当人质合适。

朱高燧也说:“当初本来没二哥事的,可是你抢着挤进来。我反正是回去,走一个我也走。真留人质也不用留三个呀。有大哥就够了。”

他们一致想牺牲兄长,令朱棣很生气。朱高炽并不恼怒,他毕竟考虑得周严些,他明白,这不是想怎么着就能怎么着的,这要听父王的,也要审时度势,小不忍则乱大谋,非要留一个人质,他愿留下。

朱棣满意高炽的成熟,这话说得对。他难道愿意他们留在这是非之地吗?不让他们离开京城,是当初始料不及的。朱棣现在还没有向皇上提及此事,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朝廷以为有燕王三子在京城,朱棣就不会反。这是皇上仍有可能不放行的原因,朱棣并不乐观。

朱高煦出了个主意,约定个时间,分别从京城溜出去,在江北浦子口会合。

朱高炽想的深远一些,这恐怕不是能不能溜出去的事。

朱棣说:“高炽说对了,溜出去不难,可人一溜出去,势必引起轩然大波,给人以口实,他们就有理由对我下手,这是万万行不得的。”

朱高煦说:“那就不管我们死活了?”

朱棣说,这是他最焦虑不安的一件事,带他们回去,也是他这次回京最主要的目的,他要儿子们别着急,他准备向皇上提这事,要走,必须名正言顺地走、大大方方地走,否则必招至灭顶之灾。

要兵权就不能要儿子

朱允炆又站在谨身殿群虎图前出神,怎么看怎么觉得深刻,画意入骨三分,他不由得想起了绘画人景展翼的娇媚模样,也不知她在北平怎么样。

这时宁福进来细声细气地说:“回皇上,齐泰在殿外面等着呢。”

朱允炆这才转过身来:“叫他进来吧。”

他刚坐定,齐泰趋进殿里,匍匐叩头:“臣恭请皇上圣安。”

朱允炆说了声“赐座”。宁福便拿了一只矮凳放在离朱允炆一丈远的地方,齐泰告坐:“谢皇上。”

朱允炆开口就问他想得怎么样了?

齐泰不卑不亢地说:“启禀皇上,臣想得怎么样都没用,关键是皇上想得怎么样了,皇上要下决心才行。”

这话对皇上说,口气有点不恭,朱允炆也不责怪他的倨傲无礼,长吁一口气,何尝不是这样?他知道齐泰他们想干什么,只是容易陷他于不义呀。

齐泰还想说服皇上,当初削周王,皇上不也瞻前顾后难下决心吗?后来又连削四藩,不也没天下大乱吗?有人预测,罢周王,燕王必反,燕王不也没敢怎么样,反而到京来负荆请罪吗?

这倒是。但朱允炆以为,若削燕王,毕竟不同,这是一座搬不动的大山,会举国震动,不得不慎重。

燕王权大势大,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这是实情,可齐泰以为,现在他送上门来,是虎,也是落入陷阱的虎了,圣上还怕他什么?

如果朱棣嚣张无理,朱允炆倒好办了。他这次回京,一切都不越礼,循规蹈矩,连见他三个儿子都事先奏准,朱允炆感到无懈可击,没有理由对他下手啊,那势必会惹火烧身。

齐泰承认,这正是燕王高明之处,装出一副重亲情的可怜相,迷惑人心,使皇上不忍心废他,他正是抓住了皇上仁慈的弱点了。

朱允炆反感地说:“怎么,朕仁慈也成弱点了?”

齐泰忙说,他不过是极而言之。还是再三请皇上痛下决心,千万别坐失良机呀。

朱允炆左右为难。这几天燕王又连上折子要见他,他已决定在宫中赐宴,请燕王再来一叙,他答应看情形再说。齐泰断定,朱棣见皇上没别的事,必提出让他三个儿子与他同回北平。

朱允炆认为,这本是人之常情,不允许呢,不近情理,放回去呢,又连一点制约都没有了。万一他真的包藏祸心怎么办?

齐泰不得已退了一步,即使皇上不听他言,不肯处置燕王,也绝不能把他三个儿子放回去。不能一错再错、一误再误。

朱允炆并不承认有错有误,他还有些犹豫。

齐泰喟然长叹,心里想,当断不断,自受其乱啊。

朱允炆也不想冷了臣子的心,他虽不想在南京处置燕王,也并不是对他放心,他已想好应急办法,防北方有变。

齐泰说:“怎样防呢?”

朱允炆准备让兵部以防边为名,调集重兵驻守开平,可牵制燕王,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齐泰不得已而求其次地建议:还可以以边情为由,将燕王所辖军队也调驻开平,由朝廷统一指挥,这样,他的亲兵就所剩无几了。而且这道上谕最好在燕王回到北平前,当着他的面下达,让他自己下令,自削其兵柄。

朱允炆接受了,点了点头。

一直暗中盯着敌人

入夜,燕王府后门开了,在朱能和张玉指挥下,几百匹骏马被赶入府中。隐蔽在树后的葛诚都看在了眼里。

葛诚没有料到,在他身后也有人监视他,这人正是小保子李谦。

同类推荐
  • 赴宴

    赴宴

    嘉琳公司和简森公司本是同在北京的两家商业竞争对手。周末,楚嘉琳受邀和同伴一起驱车前往简森在郊外的住宅,商谈两家公司合作的具体事宜,在丰盛的晚宴后,怪事连连,先是赴宴的客人无意中发现在封闭的宅子里有戴着面具的人影出没,进而是新宅的主人竟然出人意料地命丧黄泉,殊不知一切才刚刚开始……
  • 我们要的幸福:婚房2

    我们要的幸福:婚房2

    林小洛也曾因此抱怨过、彷徨过,可是,却从未丢失过追求幸福的勇气。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林小洛渐渐明白:幸福不是你拥有得越多就越幸福,而是要懂得知足常乐,因为幸福没有一劳永逸,幸福永远在路上。
  • 三体之薛定谔的猫

    三体之薛定谔的猫

    故事围绕三体人侵袭地球展开,描述了不同人的不同经历,浩劫在即,地球文明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 大清河帅

    大清河帅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农历八月二十日深夜,北岳恒山脚下的浑源州,夜深入静,月牙儿西斜。一个小四合院的西正屋正亮着灯,屋子里不断传出女人们杂乱的喊叫声,两个男人的影子不安地在院里晃来晃去。
  • 家书·情书

    家书·情书

    海子今年48岁,是个光棍汉。一看名字就应该能猜到,他和海有关系,他就居住在山东渤海湾边的一个渔村里。原先摇着小渔船打鱼,村里的渔民们总是结伴而行,碰上天气恶劣,村里有人出海打鱼的男女老少总是聚在海边来,盼着亲人能平安归来,但时常有船翻人亡的事情发生。在大海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生命显得那么脆弱。村里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知道,海子生活里出现过一个女人。
热门推荐
  • 花都兵王

    花都兵王

    李风,一个身份神秘的男人,在两个无良男人的一手导演之下,成为了冷艳总裁南宫雪儿的丈夫。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人,过着矛盾重重的同居生活,而李风身边却不断出现各具韵味,各有风情的美女。这有着不堪回首过往,一心只想过平静生活的李风,渐渐的在花花世界中,得心应手!
  • 伏魔道士下山

    伏魔道士下山

    许枫,自小与师父修习风水玄学、茅山道法。掌握着中华几千年古老奇玄文化的他。运用其能力,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侦破一个又一个悬案。冷寒轩灵异作品《伏魔道士下山》,尽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喜宴上下

    喜宴上下

    一、故事梗概:故事主人公程海波是一位有志青年。在家人和村长的支持帮助下,成功考入了大学,本文以程海波一家人答谢村长吃饭为视角,讲述了时代背景下的青年虽然面对着艰难困苦,但仍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渴望改变个人及家庭的命运。?二、人物介绍?1、程海波,性别:男,年龄:28,职业:工人,喜好:读书学习,性格:成熟稳重,自强不息。(主角)?2、父亲,性别:男,年龄:51,职业:农民,喜好:抽烟,性格:勤劳、隐忍、善良,爱儿子支持儿子的一切决定。(配角)?3、村长,性别:男,年龄:53,职业:村长,喜好:抽烟、喝酒、看书,性格:慧眼识珠、认真负责。(配角)?三、剧本类型:?(乡村、奋斗、高考、亲情)
  • 再见了那样的我和你

    再见了那样的我和你

    17岁的你遇见了他,从此一生不安稳。愿你往后余生,得偿所愿,不遇此人
  • 恋恋相哝

    恋恋相哝

    人,生而孤独,源于灵魂的残缺,我们在寻觅中颠仆,在痛苦中淬炼,游走于黑暗与光明的边缘,不幸的因欲望而沉沦,幸运的因爱而登彼岸,或长或短或早或晚,都会找到各自的归宿。王恩思和骆冰,因宿命结缘,因爱情相牵,在命运的沉浮中几经辗转历尽磨难,终于在尘埃落定的后懂得,他们爱的不单单是爱情本身,而是因爱而生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 爆笑穿越:无良太子妃

    爆笑穿越:无良太子妃

    唉……我如此完美……上帝都看不过去了……竟然让我穿越到美男纵横的古代……我知道的……一定是上帝觉得我太优秀……在现代已经找不到能配的上我的人了……所以就想让我在古代找个比我还要完美无瑕的人……唉……好忧桑……毕竟我如此的出众……想找个跟我一样的人……好难……好难……啥都不说了……我害怕我遮不住的才华吓到了你们……咱们还是看文吧…………
  • 全球游戏狂欢

    全球游戏狂欢

    欢迎来到全球游戏。这是一个来源于第九艺术的狂欢,也是一个全球玩家的游戏狂欢,同时,也很真实。
  • 毒舌阔少的别扭妻

    毒舌阔少的别扭妻

    简单点说,这是个小职员和阔少同居的故事。复杂点说,这是一个非善类的女人与一个毒舌的男人相杀、相爱再去杀别人的纠结故事。穆晓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胸无大志只想找个小职位养活自己,却在第一次应聘中被鄙视的彻底。而那个将自己贬的一文不值的面试官转眼间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室友。看着对方眼中的精光,穆晓直道这日子没法过了。但是相处久了却觉得有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室友也不错。正感叹这小日子挺舒坦时,那家伙竟然说喜欢自己?还能不能愉快的同居了?这下日子是真的没法过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途

    仙途

    英俊的少年,在无数个国家,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从相遇到战争,从生长到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