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4300000035

第35章 舍不得儿子保不住权(3)

葛诚看着一个小太监亮出腰牌走过吊桥,他才放心地掉转身往回走。这一切依然在李谦的监视之下。

葛诚把所见的事写成了一个简易的折子,重金贿买一个进京办事的小太监,让他亲手交给后宫总管大太监宁福。这个内宫太监是给朱高炽三兄弟送衣物的。

骑马上路的小太监刚到通州,迎面过来一队马队,这些人在小太监跟前下马,把他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张玉,李谦也在其中。

送信小太监有点发毛,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挤出笑容说:“是张将军呐?这么巧,怎么碰上你们了?”

张玉问:“你这是上哪去呀?”

小太监说是奉徐王妃之命,给世子他们送衣服去。怕人家不信,他拍了拍驮在马鞍子上的两只箱子。

李谦冷笑着说:“这谁不知道。没有别人让你捎封信什么的吗?”

小太监嘴硬地一口咬定没有!

张玉不耐烦了,说:“给我搜!”

小太监被拖到路旁一块谷子地里,李谦带头,剥衣服、脱鞋,连帽子里也翻。最后李谦用刀撬开他的鞋底子,从他鞋底子的夹层中搜到了一封信。马上交给张玉:“哥,翻着了。”

张玉看了看,问小太监:“这信谁让你带的?带给谁?”

小太监吓得直筛糠,他也不敢随便供出长史葛诚啊,就谎称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叫他捎给南京他一个亲戚。

李谦拧着他的耳朵说:“早盯着你呢。你不是收了人家五两银子吗?你不说,就把你活埋在这儿。”他指了指路旁的一个土坑。

张玉不让李谦吓唬他,连哄带劝地让小太监说实话,答应给他翻番的银子,十两。他若不说,就别想活了。

小太监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交代是长史葛老爷让他送的,让交给后宫掌印太监宁公公,别的他一概不知。

张玉把那封信揣了起来,把另一封事先准备好的信塞到小太监鞋底子夹层里,让他穿上鞋,照样进京去,该干啥干啥,不准说出真相,回来就对葛长史说信送到了,宫里宁总管若有回信,先拿来给张玉看,又问他记住了没有?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说:“记住了。”

张玉果然给了他两锭银子,然后派个人陪着他进京去,省得一个人路上没伴儿。小太监被逼无奈,有苦说不出。

话里有话不点明

皇上寝宫殿外,宫中教坊乐师们演奏着祥和的宫中大乐,宫装舞女列队款款起舞。方行子作为宫中佩剑侍卫站在阶下。

宁福引导着朱棣绕过翩然而舞的宫女上殿时,无意中瞥了一眼方行子,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因此时朱允炆已从殿里出来降阶相迎,他便没来得及多想。

朱允炆向朱棣一揖,说:“叔叔快请。”

朱棣故意说:“这臣怎么敢当。”他执意要跪拜。

朱允炆说:“这是在家里,朕理应行叔侄之礼。”朱棣便不再争,二人携手入席。宴席就摆在阶前,只有朱允炆和朱棣叔侄二人在宴饮,并无别人在座。朱允炆说他今天有意不找别人,叔侄二人好能清静地叙点家常。朱棣也说这太难得了。他说在皇家,天伦之乐尤其珍贵。这话多少有点旁敲侧击的味道。

朱允炆听出来了,故意装听不懂,不搭言。他不住地给朱棣拿宫中小吃和水果,显得很热情。他们边喝酒边看歌舞。

朱棣的目光又落到了站在殿外的方行子身上。他已猜到是方行子的弟弟了,却对朱允炆说:“圣上的佩剑侍卫,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朱允炆却说,这好像不太可能吧?他是刚进宫不久的。

朱棣眼前终于幻化出方行子和其父在临淮关拦阻朱棣南下的场面,他耳畔响着方行子那犀利的言辞:“尽人子之孝固然重要,皇命为上,这道理还用说吗?”“最大的孝是尊君命,忠孝不能两全时,当以忠为先……”继而,前几天在方家的场面又在他眼前重现,于是方行子忽而男装、忽而女装地在他眼前交替……这使朱棣困惑。

朱允炆并不知他为何愣神,就问,这歌舞比他燕王府如何呀?

燕王朱棣忙说,燕王府不过是年节凑个趣而已,怎敢与宫中教坊相提并论。好久不躬逢这样歌舞升平的场面了。最后一次在宫中看歌舞,还是太祖七十寿诞时,在坤宁宫。

朱允炆也记得那场面,那天太祖皇帝特别高兴,还即席吟了一首诗呢。这一切恍如在昨天。

朱棣替朱允炆倒满酒,举杯说,他这次回京,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太平盛世的情景,他为皇上高兴,也为太祖开创的基业如此兴旺而高兴,他以臣子身份特别敬皇上一杯。

朱允炆与他轻轻一碰杯说,这都是托太祖之洪福啊,也有赖各位皇叔辛苦戍边啊。两个人的话都说得言不由衷,又都显得很真诚。

朱允炆只抿了一小口酒。朱棣说他常常感到有如芒刺在背,很不舒服,所以常常处在惶恐之中。

朱允炆说:“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朱棣的话显然是说给朱允炆听的。受人猜忌的滋味是最难过的。他知道,皇上最念骨肉之情,时时回护他们,但有些大臣就不一样了,唯恐天下不乱,在他们眼里,每个藩王都像时刻要谋反似的。他这次回京,与几位亲王、驸马相见,说到这些,大家都很伤感,同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彼此弄到这样地步,太祖如有在天之灵,不知该多么伤心呢。

说到这里,他又唏嘘泪下了,他一哭,朱允炆的眼里也是泪光闪闪了。他一时竟像亏了理一样无言以对。

朱棣利用这机会极力表白自己。为什么生生坐定他朱棣必反?他还是那句话,如果陛下也这样看待他,他宁愿现在就缴回大印和宝册,担恶名没关系,绝不能让皇上寝食不安,那真是他燕王的罪过了。

朱棣的表演还是成功的,朱允炆受了感动,他要燕王放心,若是他有此心,那天朱棣在奉先殿上缴大印,他早就顺水推舟了。

朱棣表示感激涕零,幸亏皇上理解他,厚待他,否则他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他好像一肚子委屈似的。

朱允炆又说,不过呢,朝中对他有种种揣测和担心,也是事出有因,朱橚的谋反罪,不是别人出首(指自首或告发别人),是他儿子朱有爋,这还有假吗?朱棣毕竟是周王的一奶同胞,让人疑心也是正常的,但无妨,事有事在,皇上并没有因此对他连坐呀。

朱棣再次说他感激皇上的宽大为怀。朱允炆说朝廷以国家安全计,也是担心变生肘腋。有些臣子完全是一片好心,担心汉代七王谋反、晋朝八王之乱的惨剧会在我朝重演。

朱棣表示义愤地说:“这怎么能同日而语?他们把太祖的子孙看成什么人了?”

朱允炆将了他一军,无事当然更好,他也不相信他的叔叔们会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甘当千古罪人。

朱棣摇身一变成了卫道者,他请皇上放心,秦王、晋王过世后,藩王中他居长,不敢自命可号令四方,但有他坐在那,谁敢越雷池一步,他会代天行讨的。

朱允炆说:“有叔叔这句话,朕也就放心了。”二人又饮了一口酒,朱允炆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回藩国去呀?

朱棣说他正要为此事奏报呢。他出来的日子也不短了,最近北元残余又不老实,常常犯边,他不太放心。

朱允炆说,北藩重地,离了燕王威慑是不行的。朱允炆说,就不多留叔叔了。顿了一下,他像是很自然地说起北边的事,朱允炆倒觉得军队统一调配为好,省得有事迁延时日,互相掣肘。

朱棣事先毫无心理准备,愣了一下神,旋即掩饰表露出来的不安说,唯国家进退为进退,他没有别的主张。

朱允炆很兴奋,趁机拿起一个纸单子,照上面的名字念,给朱棣留下少量护卫外,燕山中护卫指挥唐云,指挥佥事陈志、千户邱福、孟善、副千户陈珪,还有右护卫指挥佥事陈寿,千户陈旭、房胜、赵夷各部,都划归谢贵、宋忠一体统辖,允许朱棣跟前只留左护卫的指挥佥事张玉、千户朱能在燕王府,他问朱棣行不行,说完后,目不转睛地审视着朱棣的表情变化。

由于突兀,朱棣一抖,手里的筷子掉到了地上,这细节令朱允炆疑虑重重。朱棣很后悔,为了掩饰窘态,在小太监过来拾筷时,遮掩地说,这银筷子又重又滑,他向来用不惯。

为了消除他的不安,朱允炆也故意掉了一根筷子,然后笑道:“你看,朕也用不惯,平素朕只用乌木筷子。”回头令太监:“快换两双乌木筷子。”朱棣这才又心安理得起来,待太监给他二人换了镶银乌木筷子时,朱棣在手里掂掂,说:“这就顺手多了。”

朱棣赶紧接着方才的话题聊:“皇上别说调我属下的军队呀,就是调我,也是没二话。要不要我给唐云、陈寿他们写个手令过去?”

朱允炆没想到朱棣面无难色,这么痛快,这又增加了几分对朱棣的信任,他说:“不必了,让兵部去办就是了。”

歌舞暂停,朱棣又来了个先发制人,说他去拜访了方老夫子。他一来怕朱允炆早已知晓,万一不知,自己亲口道出,也显得心里没鬼,这都是在朱允炆面前取得好印象的机会。

朱允炆果然很高兴,他说这应该,能跟着方夫子念书,实在是福分,有他朝夕陪侍,连皇上都觉得大有进益。

由老师谈及弟子,一点都不显得陡。朱棣渐渐把话题拉到三个儿子身上,说他们在京中一年,长进不小,他问过方先生,方夫子也说孺子可教。皇上也一定有耳闻,他的老二过去是一读书就头疼的,打板子也未能使他改去顽皮浮躁之心,不知这方先生有何招数,居然让他浪子回头了。

朱允炆早就高看方孝孺一眼,若不怎么称他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呢。他的皇子宫斗才七岁,平时也是嬉戏无度、顽劣异常,可经方先生一调教,也大有长进,不再逃课了。

朱棣说:“这也是一物降一物吧?”二人都笑了,气氛越显得和谐、轻松了。停了一下,朱棣到底忍不住了,拐弯抹角地说他这几年,觉得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倦怠无力,时常发病,他感到自己老了,越来越不中用了。

同类推荐
  • 渡灵师

    渡灵师

    神仙都不是好东西!梵琪从未想到自己会如此恨这帮混蛋!先是两见习阴差勾错魂,逼得她还魂到丑女身上,然后被无良神仙忽悠,当了个劳什子的“渡灵师”这艺头倒是好听.好歹是天庭编制咱也是“人中之神”了。谁晓得坏就坏在这个“渡”字,也不知道是哪位脑残大神定下了不能打不能骂,只能用嘴劝的破规矩,要用菩萨心肠“渡”恶鬼!那可是恶鬼啊.你指望他们会彬彬有礼地听你功”达还让不让人活了!这也就算了,看在做完一个月就能实现一个愿望的份上也就忍了,但是,按这伙人的劣行来看,这工资到时候能不能兑现,都有问题……
  • 曹墓天书

    曹墓天书

    一个盗墓贼离奇死亡,死因让法医宋晓婵无法解释。死者身上的一块六芒星状的古玉引起了刑警队长程淼的注意。经著名考古学家萧暮古教授的坚定,发现古玉背后的纹路竟是一幅地图。是谁把地图刻在了古玉之上?地图所指的位置又在哪里?盗墓贼的死与这块古玉有关系吗?为了探寻究竟,程淼与萧暮古出发了……
  •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3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3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尽可能完备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创作的全部短篇小说,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式地描绘了时代的全景。
  • 无岸之海

    无岸之海

    青春浪漫的女画家叶纯子,就因为新疆某部副指导员吕建疆的一句话,不远万里,坐了六天火车、汽车,来到了远在天边的塔尔拉。叶纯子见到吕建疆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耽搁看沙枣花吧?”叶纯子来的时候是三月份,她比春天来的还要早……
  • 英雄年代

    英雄年代

    老一辈革命家陆震天的儿子陆承伟、养子史天雄,同在“红色革命家庭”中成长,经历了十年浩劫后,陆承伟从美国学成归国,成为金融投资业的弄潮儿;史天雄则由当年对越战争中的英雄走上了仕途,成为国家电子工业部的副司长。《英雄时代》通过史天雄和陆承伟这一对异姓兄弟所走的不同的人生道路,描写了他们曲折复杂的情感经历,展现了他们在改革开放经济浪潮中的沉浮。小说结构宏大,采用直面现实的叙事手法,广泛呈现了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场景。
热门推荐
  • 吾道哉

    吾道哉

    天绝山,天绝体,天不敌!血月升,血水河,血漫天!
  • Vikram and the Vampire

    Vikram and the Vampi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过孽

    过孽

    (对不起,作者因为个人原因,不能更新,待作者有资本与时间了再更,谢谢理解!)城上之天,忽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坍圮的城楼有气无力地静静伫立着,坑坑洼洼的墙身见证着这一切……至此始,我爹娘则不复见矣,我被人收养,寻寻觅觅十余年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那日起,这宁静的生活悄然破碎……
  • 都市极品黑科技系统

    都市极品黑科技系统

    什么?你说芯片被封锁了,买不到?没关系,咱们自己研究更好的。第二天某芯片公司倒闭什么?你说这病没得救?死定了?看我的,第二天病人一口气爬三十楼不喘气什么?你说有人雇佣最牛逼的杀手来杀我?没关系,我都金仙期了,金刚不坏,第二天杀手绝望自杀欸~你们level太低了,不配我出手啊~~就让我家五千级的狗子当你们对手吧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穿成女主很无奈

    穿成女主很无奈

    当现代的肖瑶穿越成了古代的萧瑶,于是变成了一个脸上有胎记的丑女,就当她以为此生就此且过时,一个路过的仙人将她带走,顺便多了一个冰山美人师兄,仙人师尊喜欢点姻缘,于是顺便给二人点了娃娃亲,这情节是不是有点熟悉?萧瑶猛然一想,这不就是《唯吾萧瑶》的情节之一吗?可惜冰山美人师兄不是原文男主。
  • 妃常无理:欺压暴君的霸后

    妃常无理:欺压暴君的霸后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拍个照片也能狗血到穿越,在画展的最角落,矗立着一幅宏伟的古国,因为摄影师的职责就是记录下世界,谁会知道她一按快门,出现的不是拍好的照片,而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好奇害死猫。以为里面有好东西,谁知这一脚改变了她的一生,她竟然魂穿到一个被废的皇后身上,既然占用了她人的身体,那就由她来好好为她打下一片江山,她重获暴君的独宠,智斗小三,整治妃子,皇太后把自己当亲生女儿,既然有皇太后撑腰,那她害怕什么?她在皇宫横行霸道却无人阻拦,人见人怕,花见花谢,她就是这么霸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杀之。
  • 娱乐圈里坐吃等死

    娱乐圈里坐吃等死

    (1)23年前,初宁和易尔相差几分钟降落在这个世界上,眼睛紧眯,皱皱巴巴的两个人哭破了医院的房顶。(2)人生道路千万条,过客数不胜数,有人向东也有人向西,而我,只向你。———易尔
  • 第一最好不相见

    第一最好不相见

    此文为短篇小说合集古风、玄幻、都市、青春你想得到的有关爱情所有的姿态都在这里一一展现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而每一场猝不及防的相遇背后都有一段无可奈何的动人诉说
  • 姨娘不易

    姨娘不易

    为了听亲生孩子叫声娘,铃兰在扶正的道路上奋斗了一辈子。当她终于坐稳了夫人的位子得到了诰命并且将四个小崽子抚养成人后,她才发现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影响有多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