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5600000028

第28章 哲学各论(2)

唯物学说和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学说(即马克思主义)阐明,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物质高度发展才产生了生命思维(精神),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中外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中国的“气”学说,气是自然物质,气本身的运动产生万物。

西方唯物学说的发展有三个阶段。①古希腊简单(朴素)原始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如以水、火等来说明宇宙的始原,火死生气,气死生水,水死生土……等的辩证过程。②十六到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论。由于社会的变革,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形而上学唯物论有多方面的局限性。如机械性:用力学的物理学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方面的问题,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呆板的运动。唯心性:以唯心的观点去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形而上学性: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唯物论认识事物是直观的、消极的,忽视认识的能动性。③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即马克思主义,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的统一,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论,即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同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是对立的,又同先前简单的唯物论有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原始简单(朴素)的唯物论

“水”生论。泰勒斯(约前624—前547),他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

“火”生论。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提出:“火是万物的本源,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以浓厚与薄化变化分解,火的活动遵循着的规律是逻各斯(客观世界的规律),世界处在不断产生与灭亡的过程中,一切皆流,万物皆变”。

四根论。恩培多克勒(前495—前435),他把万物的本源归结为“四根”。“四根即火、水、土、气,它们是永恒的,不变的,不能自己运动和相互转化,但可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事物的生灭是四根的结合与分离,其动力是吸引(爱)与排斥(憎)。吸引促使四根结合,产生万物的力量,排斥使四根分离,造成万物分离的力量。在一个时候,一切在吸引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排斥中分崩离析。这种力量并存于世,经历着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过程,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原动力。

“气”学说:气学说是中国朴素的唯物论。王充(27—约97),他的观点是:“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天地,阴阳不生不死,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阴阳不生不死便是世界的无限性。王夫之(1619—1692)的理论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思想家戴震(1724—1777)也认为“世界是气的变化过程”。

物质冷热运动和物质运动论

特勒肖(1509—1588)指出:“物质是永恒的,并用热(膨胀)与冷(收缩)来解释物质的一切运动”。

附:宇宙膨胀、收缩成因论

现代宇宙影响较大的“大宇宙爆炸论”,即宇宙成因假说。内容是:宇宙曾经历一次大规模爆炸。天文学家和各方面科学家通过多种手段研究表明,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这使大宇宙爆炸论从理论上得到解释。什么时候爆炸的,宇宙体系膨胀多久了。结论是,膨胀的宇宙已存在200亿年了,200亿年以前,天体物质都聚合在一起,密度极高,温度在100多亿度,呈现为一个巨大的原始火球,这个独一无二的家伙称霸宇宙,空间充满了它的辐射,不知其原因为何,这个火球发生了爆炸,物质抛向空间,100亿度高温的物质爆炸后产生了质子和中子,自由的中子在10来分钟后衰变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物质高温逐渐下降,经历了万年左右的时光,产生了氢原子和氦原子。宇宙物质在这万年的时间中有点有面的聚合,形成了星云、星系的恒星等,部分物质受星体引力的作用,成为了星际介质。预测未来,200亿年龄的宇宙体系继续膨胀,时空漫长深广,但它总有一时会停下来,并转为收缩,收缩速度会逐渐加快,致使天体物质再一次集中在一起,达到极限的时候,又一次大爆炸,宇宙又一次膨胀,……膨胀……收缩……的规律使宇宙运动着。

阿梅基诺(1854—1911)称:“宇宙是四种无限的东西,即空间、时间、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物质是由最小的永恒不灭的和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物质不断运动的结果。”

机械唯物论

霍布斯(1588—1679)建立了近代第一个机械唯物论体系,也是唯物论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他的观点是:“物质是不能被创造消灭和增减的。哲学不能容忍神学,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运动只是位置的变化”。用力学和数学来说明一切。

拉美特利(1709—1751)讲“物质是唯一的实体,人和动物都是机器。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的性格、社会风俗以及道德观念皆为物质因素所决定。宗教是神圣的毒药,没有宗教,人类就要幸福得多”。

爱尔维修(1715—1771)的哲学是:“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运动为机械运动。物质世界是可知的,物质世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精神活动为感觉”。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有必然的规律性,不存在偶然性”,这是霍尔巴赫(1723—1789)的物质运动机械论。

形而上学唯物论的“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1804—1872)的思想是:“人按照其本质创造了神,唯心论是被理性改造了的神学,绝对观念(黑格尔用语)是理性化了的上帝。哲学的基础是人本主义与生物学,而不是神学,是关于现实的科学,现实即整个自然界,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回到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人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新哲学的任务是把神学融化为人本主义,用全人类的爱的真理来代替宗教,不希望废除宗教,而只希望改善宗教。对人的理解是指脱离历史条件与社会关系而存在着的生物学上的人”。他承认黑格尔的哲学是辨证的哲学,认为他是一种以理性方法来宣扬宗教的“理性神秘主义”,他的起点与终点是绝对观念。费尔巴哈对所有唯心论都表示批判。但他的不恰当之处只是简单地揭露或批判,没有把有用的真理性的思想加以利用和发扬。他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因素,片面的把人看作纯生物界的人(人本主义),没有注意到人的社会实践意义及人对自然的反作用。

模糊(庸俗)的唯物说

生理学家摩莱萧特(1822—1893)说:“物质是唯一的实在,思维意识是脑髓的分泌物,没有磷(脑含磷脂)就没有思想”。医师毕希纳(1824—1899)跟随摩莱萧特的言论讲:“意识依赖物质等实体的东西,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营养的好坏”。他还认为“力和物质不可分离,一切事物皆遵守固有的机械规律”。摩莱萧特等人的说法模糊了思维与物质的区别,模糊中想消除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质点配成万物说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提出,因“质”的种类及质点配合的顺序比例不同,所配成事物也各有不同。认为灵魂(思维)是比质点更细微的东西,灵魂为质点配成万物的动力。它和模糊唯物论亦无区别。

唯物的辩证说

狄德罗(1713—1784),他的哲学是把物质世界看作“元素”。“元素永恒不灭,为数无穷,是多种多样的,同时间、空间和运动不可分离。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狄德罗否定上帝的存在。“世界上多样的物质是‘元素’在运动中组合而成,一切在过渡和消灭之中”。“知识源于感觉,感觉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用观察、思考、实践的方法去认识客观世界。宗教都是假的,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他的论述包含唯物辩证的思想。

思维说

库伯(1759—1839)谈思维:“物质为永恒性,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不存在灵魂不朽,思维服从于自然规律”。

辩证唯物论(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马克思(1818—1883)生于德国,他的主义是辩证唯物的。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过程,它依赖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哲学的批判中抛弃谬误的,利用和发展了有科学价值的论述而创立的。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含三个基本规律和其基本范畴,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范畴是: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等(见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等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把它唯心论的外壳抛掉而确立的。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和科学,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高形式。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辩证活动为根本,认为思维的辩证活动是客观世界辩证活动的反映,同唯心辩证法有本质的不同,同形而上学观点相对立。着重从事物的内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上去研究事物的进展,认识到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规律。

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推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附:英雄历史观

又谓英雄决定历史论。认为英雄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意志支配世界。视人民群众为“群氓”,甚至把群众说成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惰性物质”,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英雄主宰和创造历史的论点是唯心主义的。

附:历史主体体验论

梅洛庞蒂(1908—1961)声称:历史只是由于主体的体验才存在,人具有可以逃避一切必然性的自由,因而否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他的观点是主观唯心的。

哲学论

奥卡姆(约1285—约1349)谈哲学:“哲学的对象只能是经验以及根据经验而作出的推论”。

培根(1561—1626)对哲学的论点:“人应该是自然的解释者,为了观察自然规律并利用它们,就必须去除成见和偏见”。

霍布斯(1588—1679)强调,“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造福人类。”

休谟(1711—1776)的哲学论:“哲学是关于人性(包括知性、情感与道德)的科学”

“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价值”是李伯特(1878—1946)论述的。

马塞尔(1889—1973)把哲学概括为“哲学的源泉来自内部体验”。他把哲学问题全部主体化、人格化以及神秘化。

萨特(1905—1980)对哲学的认识:“哲学是当代知识的总汇,具有指导意义,思想体系则在哲学指导下,对哲学进行整顿、修改和用于实践”。

“哲学研究应当‘回到经验’,因为人们直接体验到的世界,只是主体的产物,实际上并不存在”,是梅洛庞蒂(1908—1961)的言论,他倡导的是“存在主义”的知觉现象学,是唯心的。唯心主义把经验看作是从内心体验出来的,即主观自生的东西。辩证唯物论把经验看作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反对满足于一孔之见的狭隘经验主义,即经验论。

人类思维(哲学)的三个阶段

孔德(1798—1857)把人类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宗教(神学)在各种思想体系中占统治地位;②形而上学阶段,也称“抽象阶段”。人们以形而上学(超自然)的抽象概念代替超自然的力量——神来解释一切;③科学阶段,可谓“实证阶段”。一切知识、学科、哲学都以“实证”的事实为基础。孔德认为第一个阶段是发展的起点,第三个阶段是发展的完成,它们是彼此排斥的,而第二阶段则处于一、三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人类社会发展也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文艺复兴(十五世纪前后,欧洲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禁欲主义和宗教观),以前是神学社会;十六到十八世纪是过渡社会;十九世纪起是实证社会。

真理的发展(科学革命)

科学发展的间断性的质变状态。科学哲学家波普尔(1902—)指出:“科学发展通过不断排除证伪的假说(试错法)而接近真理,一个理论或假说的‘证伪’就是一种科学革命”。

美国科学家库恩认为,当一套旧的范式全部或局部地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范式所取代时,就发生科学革命。辩证唯物论指出,科学革命是由那些具有原理性质的科学发现、方法论性质的变革所引起的科学家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代替退化的研究纲领。错误的假说,错误的假说对发现正确的认识起桥梁或先导作用。

逻辑“容忍”说

逻辑学家卡尔纳普(1891—1970)告诉人们,“逻辑句法则是人们任意约定的,这种规则一旦成立,人们就必须采取‘容忍’的态度去遵守它,也就是容忍原则。可以说理性战胜经验(感性)”。

否定神的存在

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用三难推理否定神的存在。神的信奉者宣称,“神是万物的主宰,它无所不能,是慈善的”。①神的慈善应该愿意除掉人间的罪恶,但人间的罪恶比比皆是,那么它就不是无所不能的;②神有无所不能的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人间的罪恶,它就是不慈善;③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人间的罪恶,为什么人间还有罪恶?结果神是被否定的。

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哲学。

社会

教育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者”是古希腊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的口号。在那个时期,教育是为了给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

洛克(1632—1704)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具有文雅态度和善于处理事务等品质的绅士”。

同类推荐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报告文学集(写“妇女回家”“优化组合”后女性的命运)。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 梁晓声文集·散文6

    梁晓声文集·散文6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书丛探幽集

    书丛探幽集

    这是一部随笔散文集,收集了作者曾发表于全国各家报刊的数十篇文章。作者视野广阔,对各种文化均有广泛涉猎,且有自己独到而个性鲜明的见解。文笔犀利、幽默。选择评论、描写的人物或事件都比较独特,文化层面宽泛,丰富而非杂乱。评人评事观点明确,发人深省,有一定文化含义和出版价值。
热门推荐
  • 乐天小妖精

    乐天小妖精

    当天空出现了七色云彩,尘封千年的狐女劫期已满,但需从新修炼,才能脱去狐性,得道成仙!凡人之身修炼不易,幸亏有哥哥保护左右,然而哥哥千年修行,却是一猪脑,真是妖界绝无仅有的极品白痴!妹妹虽然很有主意,鬼机灵,可是经常好心办坏事,完了又后悔,下次还继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兽之大叔也疯狂

    魔兽之大叔也疯狂

    在艾泽拉斯多洛特部落王国的成立中,雷克萨带领的四个传奇英雄在前线立下汗马功劳,而来自地球的大叔李欢则在后面带着小伙伴们混得风生水起。在地球神秘莫名的魔化中,李小峰陆飞等年轻英雄在大叔李欢的支持下,抵抗着一波又一波的异界生物入侵。李欢:我只是想倒卖点装备赚钱还债。。。李小峰:用我们的进攻让敌人犯错误。。陆飞:烈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我的孕妇日记

    我的孕妇日记

    儿富贵,母曾苦,儿贫困,母更苦。我的孕妇日记?更确切是我为我妻子写下的日记。
  • 重生之前程似锦:霸气回归

    重生之前程似锦:霸气回归

    重生后的程似锦,发誓要远离渣男,跟渣女斗争到底,还要自己奋斗,立志成为中国最有实力的影后!最后那个男神也是我的!
  • 眼眸里的清澈都是你

    眼眸里的清澈都是你

    【腹黑总裁傅澈×可盐可甜夏清清】老板是你,相亲对象还是你!?看两位麻麻教科书式助攻~清澈夫妇喊你嗑糖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二选一系统

    无限二选一系统

    因为恶魔的入侵,人类躲入了地下城市,卓一却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系统。问: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白富美和大长腿,只能二选一你选谁?再或者把你关在一个屋子里,是选择一个老婆还是一台电脑?花不完的钱和永远爱你的人!你又会怎么选?什么?还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出现选择?刚才有人欺负我…………啥?终结者T800?终极特工007?恶魔又怎样?炼狱又如何!我可是有系统的男人!潜龙在渊,只在一时,终有一天,我终将翱翔九天!让我们荡起双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队伍

    带队伍

    新晋经理人面对的最迫切任务,是完成管理角色上的转变,即要学会如何带好一支队伍。为了促进新经理实现这种转变,本书从管理自己、管理下属、管理上级、依靠团队、善沟通、会激励、修炼领导力七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规律、方法、技能,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经理尽快适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