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59600000029

第29章 杨忠善反对父母把丹凤送人

“娘,要下雪了吗?”

“娘,下了雪,就快过年了吧?”

看见忙着往屋里抱木柴的母亲,丹凤坐在炉子跟前不住声地问。

放了学的兄妹三人也回家了,坐在饭桌旁,大口喝着热水。

“母亲掀开炒锅时,丹庆率先伸出手,借着炒锅里往上翻滚的热气给手取暖。

接着姐妹三个也都伸出手,你看看我,我瞧瞧你,脸上荡起调皮的微笑。

“洗手了吗?就都把手伸到锅子上?”母亲语气严厉,但绝不是责怪。

孩子们又都把手缩回来,姐妹仨学着哥哥的样子,两手用力地搓了搓,开始吃饭。

外面寒风呼呼,屋内的柴禾炉子也仿佛失去了记忆,任凭母亲不断的添柴,散发的微弱的热量刹那间就被门缝里灌进的寒风吹的四散奔逃,完全忘记了是自己做主的地盘。

坐在炉子旁边的丹凤冻的直流鼻涕,母亲让丹凤脱了鞋,坐在床上,脚底灌了暖瓶,周围围了棉被取暖。

学校的教室里也不生炉子,晴天,有阳光的教室外要比教室里温暖,可这阴天就不一样了。

教室内的门窗玻璃早已七零八落,一年四季不仅仅是南北通风,春夏秋的雨季,通过的风会携着丝丝小雨温柔地落在靠窗坐的孩子们的身上,课本上,水泥板材的桌面上;冬季雪花乱舞,女王老师就会拿来一些报纸,把报纸裁剪成窗玻璃大小,用浆糊把报纸粘贴在窗户上,真的不管用,就是那种画饼充饥的感觉吧,因为天冷,刚抹到窗棂上的浆糊很快就冻了,那报纸勉强粘上去,有时候,不待女王转身,借着外面的风力,报纸就会翻落下来,靠窗坐的同学会站起身,把报纸再粘上去,再次脱落,有的同学就会窃笑,这笑声是不能被女王听到的,否则,就要到教室外与寒风一起凛冽,那滋味也不太好受。

当然,如果有暖阳,那就一番别论了,有次,班里后排的几名男生又在自习课调皮,被女王骂到室外罚站,足足站了一节课,可他们却很高兴,直言教室外比教室里暖和。

可是,今天,外面,到处风烈雾沉,气温急剧下降,如此,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在外站上一节课,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脚上穿的棉乌拉是丹庆不穿的,中午走的时候,母亲还把兄妹三人的鞋里塞了些撕碎的白色玉米外皮,可这会,丹云感觉自己的脚已经麻木了,好歹等到女王走出教室,有的同学开始跺脚,接着其余同学你看我,我看你,瞅瞅外面,女王并没有在来教室的路上,同学们便都跺起脚来,快速有力地跺了几十下,丹云感觉脚下一阵阵微微发热的麻木感。两手早已不听使唤,以至于握不住手里的铅笔,她把两手揣进袖筒里,丹云感觉自己就要冻死了。

更头疼的是下午还要值日。

放学后,除了值日生,同学们都走了。

黑板上也没有什么字,负责擦黑板的许文英帮着丹云把凳子放在课桌上。

“昨天,你咋了?丹云小声问许文英。

“没事。”许文英说。

嘴上说着没事,但仍然看出许文英心事重重的样子。

“那你昨天哭啥?”正在扫地的马光娟一边扫着地,一边问。

许文英也不答话,继续往课桌上拿凳子。丹云看了一下马光娟,俩人相视一笑,都没再说什么。

回到家,丹云见到了父亲和老高。

俩人正在桌子上摆弄着一台收音机。父亲小心地转动着收音机左下方的银白色按钮,收音机里就传来时而清楚的说话声,时而“哧哧”的噪声。

“回来了,丹云。”老高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拿着卷烟。

“嗯,大爷”。丹云喊了一声。

“姐姐,咱也买上收音机了。”丹凤兴奋的对两个姐姐说着,一边用棉袄袖子擦着流出的鼻涕。

这实在是个好消息,班里好多同学的家里都有,梁鹏飞家是最早有的,他经常哼唱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好听的歌,说是跟着收音机里的“每周一歌”学的。许文英家也有,是她爷爷从省城带回来的,她父亲喜欢听《岳飞传》,还有的同学说,有个频道是“小喇叭”节目。家里曾经有一台,是姑姑给的,后来,就不出声音了。

现在,自己家也有了,她觉得自己与同学们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她终于有了和同学们一起谈论“新闻”的资本了。

“有的台声音清楚,有的台光哧啦,听段时间就知道门道了。”老高对父亲说。

父亲一直满脸带笑,母亲更是高兴:“我再摊煎饼,也听着收音机。”

丹庆也回来了,披了一身的雪花。

“娘,下雪了。”丹庆对母亲说。

“高大爷。”丹庆礼貌地看着老高,眼睛却盯着收音机。先是惊讶,接着,露出笑容。

“丹庆,我今天来领你妹妹,丹凤以后要跟着俺了。老高也是满脸带笑。

丹云有些吃惊,家里买上收音机的喜悦一下被老高这句话敲的胸口发闷。

老高家有两个儿子,大儿比丹庆大五岁,早已辍学,跟着老高在石料厂工作,小儿子在初中上学。

以前老高每次来家里,就会对母亲说,三个闺女,给俺一个吧,我家里就缺个闺女。“中,相中那个,你就要那个。”母亲总是不假思索,仿佛老高要的不是人,而是随便来拿个家什。老高本就有恩于全家,有一年,还没到麦收,就没粮食吃了,是老高挎来了一编筐瓜干。奶奶生病没钱住院,老高也帮了钱,老高要啥就给啥,不用考虑。

丹云听了总是很害怕,怕母亲把自己送人,怕老高要她当闺女,可这次,老高要的不是她,是丹凤,好像与自己无关。

可是丹云觉得妹妹还是很可爱的,奶奶去世后,妹妹一直在姥姥家,去年过年才回来,明年就要去村里的育红班了。在家也很听话,极少惹母亲生气,丹欣常常把母亲分给她的家务活分一些让丹云做,丹云有时不愿去做,可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于是,就会叫上丹凤,丹凤也不推托,乖乖的帮丹云,一块去喂鸡鸭,一起去院子的水缸里舀水,一起坐在炉子边煮红薯。

现在丹凤要去老高家了,她似乎是很开心,丹庆和丹欣也不说话,父亲和老高坐在椅子上拉着呱,一切像是真的,丹凤已经在床边收拾她自己的衣物,唯一的玩具是丹云曾经玩过的竹编小筐,是姥爷在世时编的,院子里鸡舍南边有棵大枣树,丹凤喜欢把落在地上的干巴枣拾进小竹框里。

丹云从心底里不愿妹妹走,她舍不得,可她不能和父母说,因为她不知父母怎么想的,她轻轻地走到丹凤面前,悄悄对丹凤说:“丹凤,快过年了,过年都要在自己家里过,不能到别人家里过年的。”不知丹凤有没有听懂丹云话里的意思,她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长七岁的姐姐,天真的大眼睛里闪烁着纯真无助的光。

少顷,又低下头,摆弄着自己的褂子。

“丹凤,走吧,外面下雪了,再不走,就黑天了,你大娘在家包饺子给你吃。”老高吆喝丹凤。

丹凤也不打腔,也不挪步,就那么站在床边,两手继续摆弄自己的褂子。

迟迟没见丹凤出来,老高和父亲从椅子上站起来,老高走到丹凤身边,抚摸着她的头:“走吧,拾掇好了吗?咱到咱那新家吃饺子去。咱那家里生着炭炉子,也能听收音机。”

可丹凤仍然不说话,不说不去,却也不走。

“丹庆,是不是你爷回来了?”隔了墙头,杨忠善在那里喊话。

“嗯,哥哥,增幅回来了,你来家里坐吧。”母亲推开屋门,大声对杨忠善说。

“大概又是为连秀的事。”母亲对父亲说:“也不知道冯家那边怎么决定的。”

“丹凤,怎么了?又不跟着大爷走了?”见丹凤迟迟没有走的意思,老高有些着急。

“看来又变卦了,母亲笑着说。”

“下雪了。”杨忠善走进屋里。

“老高来了。”看见站在丹凤身边要回家的老高,杨忠善礼貌的搭了句话。

“啊,来了哥。”老高看着杨忠善。

“我听丹凤说,要是丹凤不跟我走了,我就自己回家。”转过脸,老高看着丹凤,等着丹凤和她一块回家。

“和恁大爷说,是去还是不去?”父亲在旁边插了一句。

“不去。”丹凤终于开口了。

老高,父亲和母亲都笑起来,孩子不愿去,总不能强迫。

“好好,丹凤不跟着我回家找你大娘,那我要自己回去了。”老高一边说,一边看着丹凤,要走不走的样子,但丹凤终于还是没抬头。老高围上围巾,戴上棉帽子,要回家去。

看着父亲和母亲送老高走出屋门,杨忠善问丹庆:“咋了?你高大爷要领丹凤去他家?”

“嗯,俺高大爷说他缺个闺女。”丹庆看着丹凤似笑非笑。

锅里的水已经烧开,咕嘟咕嘟地冒着蒸汽,丹欣一手拿着盛了一半水的舀子,另一只手用勺子挖了一勺玉米面放进舀子里,轻轻搅拌了几下,然后倒进锅里,一会儿,开水就华丽变身为玉米糊糊。

送走老高,父母也很快回来了。

“你咋回事?吃不上饭了是咋地?要把孩子送人?”杨忠善看着父亲,一脸的严肃。

“嗯,没,老高是想领走丹凤。”父亲说着招呼杨忠善坐。

“增福,别的事我管不着,但这四个孩子,你要饭吃,也得把他(她)们拉扯大,养不起了,还有我,我绝不允许你把孩子送出去。”杨忠善看着父亲,语气坚定又有些激动。

这是杨忠善第一次用这么严厉的口气和父亲说话,父亲看了看母亲,又把目光转向杨忠善,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你们干啥我也管不着,但孩子一个也不许送,增福啊,咱不能犯糊涂啊,你知道没个后代心里是有多苦吗?唉------。”

杨忠善长长地叹了口气,两手揣进袖筒里,转身走了。

父亲和母亲面面相觑,听不懂杨忠善话里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法门盲路

    法门盲路

    小说最初定名为《门路》。我们一直都是从一个门走进另一个门,从一条路走上另一条路。循环往复,由生到死。
  • 刚好是第二个本命年

    刚好是第二个本命年

    对一个96年孩子的生活叙述,24年过去了,生活环境很恶劣,但是依旧很善良,一直给予她生活力量的到底是什么呢?
  • 驻村这两年

    驻村这两年

    脱贫攻坚路上,一群默默无闻的人。特殊人群:老人、小孩、鳏夫,寡妇,智障、残疾、懒汉、艺人、打工者、返乡人。民间故事多,是非与对错。闲暇起文笔,青春不迷惑。
  • 你终是我最终所爱

    你终是我最终所爱

    作为一个既失业又失恋的双失青年李承言的人生是不是还会有转折?影视圈顶级大导演,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李承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原因很简单,三个字。还记得李承言年少时找到了一个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先生你看我以后的事业家庭是否一切顺利?”算命先生笑了笑不知道从哪变出来一碗白米饭。李承言看着白米饭疑惑了半天问道“这是什么意思?”算命先生笑了笑然后一脸淡定道“吃软饭啊!”
  • 光在哪儿你知道吗

    光在哪儿你知道吗

    这是一个描写生活中无奈、渴望的故事。不管在哪个年龄,我们都渴望被爱,亲情也好,友情也好,还有爱情。因为这种感觉是暖的,就算寒冬,也不能降低他带来的温度,像火一样,是赋予生命力量的感受。女主的一生都在寻找爱和创造爱,她希望拥有爱,但是命运的坎坷却难以成全她的愿望。跟随作者一起来了解徐衍真的一生,你能否从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热门推荐
  • 扮演配角的我

    扮演配角的我

    那么多优秀的人,当中却没有我,我,凭什么喜欢你?凭一腔热血吗?不,你是这二十几年来,唯一让我睡觉都得想着的人。我,必须改变。
  • 我们是超脑

    我们是超脑

    在这个班级里,有一群奇异的学生,是别人眼中的怪咖,怪物,异类。但他们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目标,是什么?科学家?军人?老师?你又是什么?
  • The Golden Slipper

    The Golden Sli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甜圈圈

    甜甜圈圈

    世上有许多不如愿的事,那就是遇见你,但世上也有幸福的事,也是遇见你。
  • 吃上九霄

    吃上九霄

    为了活着而吃,为了希望而吃,吃货的世界没有对错。从大荒开始,吃的朋友归心,吃的敌人丧胆,一路战歌,直到吃下整个世界。
  • 倾恋其华之我的魔头师父

    倾恋其华之我的魔头师父

    “少清想陪着师父,饮酒吟诗、弹琴舞剑、游山玩水、赏景作画。只要师父愿意,去哪都可以。”“师父,我有悔……”
  • 千与千寻忆伤秋

    千与千寻忆伤秋

    微凉的秋风吹起,秋意正浓的河边。如风般飞舞的枫叶,轻轻落在我的发梢。河流。是谁温柔的拂去泪,不禁流下物是人非。————致千与千寻
  • 柒壹记

    柒壹记

    本书是自己写来打发时间的,有什么看不惯的出门左拐。霸总,现言,古言,校园,玄幻,YY(毕竟本人是/斜眼笑)悬疑都会写到的,是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文笔不好多有担待。各种男女主逆袭之路,爱虐情深,欢迎入坑(我知道应该不会有什么热度,但是我挺佛)
  • 津津有味主食

    津津有味主食

    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是我们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津津有味的主食》为您详细介绍了黑椒牛柳炒面、荷香莲子粥、翡翠鲜虾面、香菜羊肉馄饨等佳肴的做法。
  • 万灵论道录

    万灵论道录

    姜淮本是被人遗弃的幼婴,蒙得一名老道士收留,成为了一名小道士,为了修行立志学习齐全世间所有经文、功法、战技、法术等等。什么?你说丈六金身跟我道家道义不同,我不管你不学,我学。什么?你说我一个道家弟子为什么修行儒家经文,我喜欢。什么?你说我一个道家弟子不好好学习剑道偏偏要跟人用拳头肉搏,不好意思我两个都臻至巅峰,来来来让我和你论道论道。真龙术、鲲鹏法、白虎经、凤凰文,我全要学习。炉养百经,刻万则道与法,与万灵论道,与天地论道,找回自己的家人,追寻万古前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