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1200000007

第7章 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理解、友谊、合作的统一

人际交往是为了获得生活协作的手段,也是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重要方式。如果一个人到了35岁仍未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网,在生活中缺少可以互相理解和帮助的人,那么,他的生活、事业就会困难重重,麻烦不断,而且,很难化解。为了收获真诚的友谊,不能光想着索取,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要有奉献精神。双赢的合作才算完满,才能持久。

重视友谊,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交往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广泛与人交往是机遇的源泉。交往越广泛,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许多机遇就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出现的,有时甚至是在漫不经心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朋友的帮助、朋友的关心等等,都可能化作难得的机遇。在很多情况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荐、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面的帮助,人们才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之一。但不是所有的交往都对我们有益。交往能使人产生多种兴趣和爱好,例如,它能推动人去学习和模仿;反之,也能对此起阻碍作用,这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如果在选择朋友方面没有什么要求,相互关系也不太协调,经常在一起谈些低级趣味的“信息”,这就是有害的交往。为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交往,避免有害的交往。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该清楚自己对人有什么益处,能为别人做点什么

大文豪高尔基劝诫人们说:“任何时候也不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即认为对方的缺点多于优点。”在交往中经常会碰到对别人的态度问题。态度凶狠、心怀叵测的人很难与人交往;与此相反,那些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则广交好友。这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条件。人们的交往应该是主动的,这种主动性不仅应当表现在语言上,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中。

2.要善于正确地了解别人行为的内在因素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去听力以后曾这样描写过不理解他厄运的人:“你们认为我是个凶狠、精神失常的人,或者是个仇视世道的人……但你们并不了解,由于人所不知的原因,我才成为你们想象的那种人,我怎么向你们解释呢?我丧失了听力,而它应该比其他人的更完好,更灵敏……”生活中的确经常有人错误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人们正常的相互关系不仅应当具有合理性,而且要有理解别人、同情别人、与朋友同甘共苦的热情和愿望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3.一定要注意交往的礼节

交往文明除了诸如尊重别人,友好相处,有忍耐性等特点外,还需要具备恭谨谦让和待人接物有分寸等品质。恭谨谦让是一种性格特点,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交场合下维持某种行为原则,遵守礼仪。

人们的交往礼节与其交往的习惯特点有关,它们可归为以下两个方面:

(1)要正确对待第一次见面时对方给自己留下的最初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印象的产生都受信息不足的限制,即我们还不知道对方“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表面一看;对方看你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外貌,包括长相、举止言谈、衣着打扮、发型、口才都会影响人们对他最初的印象。从凭“衣着打扮”做出评价到对其“才智”和内心世界做出评价还相差甚远。如果发现上述最初印象不可靠,应善于及时加以改正。

(2)要善于不带任何偏见地结交朋友,这是交往礼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偏见会使人们对一个人的具体性格特点产生错误的认识。

4.不要把自己的特有爱好和习惯强加给别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一种信念,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性格和行为是最符合规范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能自觉地经常检查自己,正确地评价别人。在生活中,在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维护他人的利益是很必要的。相互关系,甚至与最亲近的人的相互关系之所以遭到破坏往往是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过于认真。因此,应该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

5.克己忍让,主动地“礼让三分”

人和人之间相处是最难的,各种矛盾和摩擦也会经常发生。一般说来,社交过程中产生什么矛盾的话,双方可能都有责任,但作为当事人应该主动地“礼让三分”,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忍让,实际上也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这样可以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

忍让是一种美德。亲人的错怪,朋友的误解,讹传导致的轻信,流言制造的是非……此时生气无助于雾散云消,恼怒也不会春风化雨,而一时的忍让则能帮助你恢复应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邻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

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彼此之间处理小是小非,更应该比封建时代更高一着。

忍让不是懦弱可欺。相反,它更需要的是自信和坚韧的品格。古人讲“忍”字,至少有如下两层意思:一是坚韧和顽强;二是抑制。被誉为“亘古男儿”的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战书”的报国壮志,也写下过“忍志常须作座铭”。这种忍耐,不正凝聚着他们顽强、坚韧的可贵品格吗?有谁说他们是懦弱可欺呢?

“小不忍则乱大谋”,此话没错,问题是看谋的是什么。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而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计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

忍让是一种眼光和度量,能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现。

求同存异,不以个人的爱恨喜决定交往如果你很任性,那么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中就有很多你看不顺眼的人。总是“以恶为仇,以厌为敌”是不行的,久而久之,你会无路可走,自身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拥有宽容豁达的心胸,不任性,“不以爱恶喜决定交往”,才是高明的处世原则。

在北宋朋党纷争的政局中,王安石一意推行新法,忽略协调旧派以求人和政通,是他遭受旧派全力攻击的主要原因,也是新法推行的主要阻力。

旧派重臣名流,能否真诚接纳王安石,支持合作,本是一个大问题;偏偏王安石个性也偏执拗,自认“天变不足畏惧,祖宗不足取法,议论不足体恤”,不肯委曲求全,不设法沟通以获谅解,甚至不容忍接纳相反的意见,大大丧失人和,增添舆论的压力。尤其来自谏官的弹劾攻击,使新法的推行成为党派争执的口实,有你无我,一旦旧派抬头,新法也就全面废弃了。

全面探讨王安石推行新法,过重对事,忽略对人,导致许多严重的败端。

推行新法,先要沟通朝野观念,上求当政要员配合支持,下求社会大众了解接受,只靠一个皇帝全力赞成毕竟不够。大举推行新法,要有足够的配合人手,切实负责,有为有守,并且须使这些推行人员对所执行的新法有充分的认识,还须受过推行方法的训练。不是一纸通令下去,大量用人执行,就能办得通、办得好的。

王安石的才智、勇气与理想,在历史上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他在器识、政治运作技术以及待人处世上所显示的缺失,也是千百年来一大借鉴。

为了更轻松地与人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35岁之前就一定要懂得:

1.世界上的人都是千差万别的,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

性格、爱好、观点、行为不一致的人,在同一范围内生活相处,是很自然的。如果纯粹以个人的爱恨喜厌来选择交往的对象,那就只能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狭窄的小天地。

2.不要对人怀有成见

你“以恶为仇,以厌为敌”,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你不喜欢的人做点小动作,给他小鞋穿。结果是,你的所作所为并不能将别人整垮,你自己倒是彻底地孤立于众人之外了。不但你所不喜欢的人与你隙缝愈深,而且周围其他人也会对你存有戒意;况且,这个你不喜欢的人或许在某些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但由于你的敌意,结果你失去了很多正常交往的好处。要相信“好坏自有公论,优劣也自有群众明察”,千万不可不喜欢某人就怀有各种成见。

3.要有容人之过的雅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谓“容过”,就是容许别人犯错误,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不要因为某人有过失,便看不起他,或一棍子打死,或从此另眼看待对方,“一过定终身”。

人非圣贤,谁都可能犯错误,这样一般而论,可能比较容易。“容过”讲的则是这样一种“过”,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例如,下属有了过错,合作者有了过错,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过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过”,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准。“容过”是一种美德,就是要压制或克服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尽管自己心里并不痛快,感到懊丧,但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考虑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下会如何做,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种想法。当然,这里需要“容”的是当事者本人;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清楚,该批评的必须批评。

4.和“小人”交往,并没有降低你的人格

或许你会觉得对于那些性格观点不一致的人,固然不应该以爱恶喜厌来处理同他的关系;但对于那些品质不太好,行为不太检点,因而令你看不惯和不喜欢的人来说,和他过不去又有何妨呢?和他们交往岂不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这种看法未必全面。

就感情而言,这种人的确很令你憎恶和讨厌。但这并不等于和他过不去,更不应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只要他不是讳疾忌医、不可救药的人,就应当尽力和他沟通,满腔热情地接近他、团结他、感化他、帮助他。这并不是降低人格,而恰恰是你具有宽容豁达的高尚人格的明证。相反,要是人家一有错谬和不足,就把人家往死里打,往坑里推,这不但暴露了自己人格的低下,而且显得心胸也太过狭窄了。

5.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缺点才会格格不入

人一遇到和自己具有相同缺点的人,似乎波长会相合而产生跳动,即刻产生厌恶的感觉。

我们通常与某人不能融洽相处时,首先会丑化对方,这样做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欲以批评别人,倒不如先谦虚地自省,改正自己的缺点,或是拔除厌恶对方之感的根源,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先生有如下体会,他说和对方关系好转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从前对我也同样有厌恶的感觉,而且跟我唱反调,觉得我冷酷厌恶的理由完全和我评判他的理由相同,这使我再度感到惊奇。”

习惯朋友、家人和相识的人的缺点,正如习惯丑陋的面孔一样,施行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6.与朋友办事要求大同存小异

与朋友办事,无论大事小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抱持宽容豁达的态度,考虑到友情的存在,这既是在办事,又是在进行情感的交流。

作为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这点,自己永远生活在社会之中,同事之中,朋友之中,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生存,也只有尊重和帮助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在办事过程中,就必须以求大同存小异为原则。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所处的环境不同,在经历、教育程度、道德修养、性格等方面虽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也不尽相同,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应该成为友谊的障碍。友谊的长久维持应该是正确对待这类差距的结果。应该承认自己和朋友在对待事物方面的差距,适应这种差距,双方可以有争论,有辩解,但不可偏激,应在争论中寻找两个契合点,求大同,存小异。

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自己应该会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的时候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当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这时,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抑或是向他求索一点小帮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重返愉快的状态。这样才可使朋友之间长期相知相交。

主动和得体地去应酬,学会控制场面应酬是一门学问,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学府,都开设了专门的“应酬学”。

假如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应酬。可以这样说,应酬是职业上的道具,是处事待人的度量衡。但应酬不是愚弄,不是欺骗,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和高尚的艺术。

有人认为应酬是诚意对诚意的问题,和技术无关。这种见解不一定全对,因为即使你有诚意,怎样才能把诚意传达给对方呢?这确实需要技术了。

比如:

上司把部下叫来说:“请你今天把这些工作干完,好吗?”部下望着那小山般的公文,摇摇头说:“这么多,叫我怎能当天干完?”

这样的应酬,真是太不合格了。公文虽然堆积如山,也可能很快可以办完,或者你还有办不妥的理由,不过当你说“今天无论如何也干不完”时,假如上司说:“什么?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要我办给你看看吗?”到这种地步,彼此就都很难收场了。自然,作为一个上司,用上面的话去驳斥部下,也是愚蠢莫及的,因为他大可改为:“你试试看,好吗?”

在下属的一方,如果答复时改为“很好,我尽量办着看看”时,情形便不同。因为你只是“尽量”而不是“保证”,实际你还没有干过,也没有理由肯定答复。你可以设法快去做,到下班时还干不完,便可回报:“还没干完”,这时上司看到,也就不以为然了。因为上司的自尊心被维护了,你所得到的无非是两种回答:“确实太多了,明天再干吧。”

“我叫××来帮你。”

有些人常认为自己“不擅应酬”,意思是不愿意或不太懂应对之辞。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大喜欢交朋友。

比如说,你今天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不免要和周围的同事们略作应酬,作个自我介绍,你可以简单地说:“我叫××,请多指教。”但你更好的做法是说:“我是今天刚来上班的××,在会计室管出纳,以后请多指教。”因为说明你来干什么工作很重要。不过,如果你说:“我是某大学会计系毕业,曾在某单位当过会计主任……”这样就变成过分了。凡是良好的应酬,都应避免自大、分辨和太多的解释。

例如,你今早上班迟到了,于是你向上司解释迟到的原因,你说:“今早三环路发生车祸,汽车被阻塞,我只好半途下车去找出租车,但出租车都被别人拦走,等了好久才找到一部……”车祸、阻塞、出租车都是原因,而迟到却是结果,你的上司一定不耐烦听这些解释。下面有两个答案,你看哪一个比较好:“今天乘公共汽车出了毛病,所以迟到了,非常对不起。”

“今天迟到了,非常对不起,因为公共汽车半途出了毛病。”上面两句说明,原因与结果互相倒置,听起来可能一样令人舒服;但大多数场合,原因与结果哪一个排在前面,关系极大。利用“迟到”作为你的应酬技术的试金石,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见分晓。

日本有一所医学院,学生要接受6个月的“应酬学”教育。根据事实,最受病人信赖的好医生,往往是应酬最得其法的。因为他了解和懂得病人过去的病历、家庭的健康状态、最近的病状与自觉症状,而这一切都需要从病人口中探问出来。在没有完全了解一切之前,随便开处方,往往会失去病人的信赖。怎样才能完全了解病人呢?那就需要拿出“应酬术”来应用了。

有个公司的医院里,三个牙科医生轮流值班给职工看牙,三个人有三种应酬病人的方法,结果也不大一样。

第一个:“什么?这样就不疼?对了,这样就不疼。”他一面说,一面动手拔去病人的坏牙。

第二个:“很痛吧?我想您要稍微忍耐一下,好吗?再过一会就好了。”他是“同情型”,病人似乎受到安慰,其实他也一样使劲拔去坏牙。

第三个:根本不和病人说话,他板起脸孔,病人一坐下,用手一指,他便不由分说,把坏牙拔出。

据调查,有23个人经以上牙医拔牙,问他们哪个牙医最好,结果是:第一个好……9人;第二个好……14人;

第三个好……0人。

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应酬技术第一要有程序,不能杂乱无章。第二,就是必须保持主动。

比如,你去为友人找工作,去拜访某大公司经理。这时,你先要明白一个原则,就是:虽然你去见的是一位身份颇高的人,而且又是你去求他;但他仍是被动的,你才是主动者,因此你要在程序方面做些准备。

首先,你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是写信,打电话,还是用其他方法?比较之下,你认为还是亲自去见为佳时,这表示不免要应酬一番了。通常,我们必须亲自见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情形:一是表示尊重对方;二是想当面看到他的反应,因为写信和打电话使对方很容易向你“打太极拳”;三是观察一下对方的实情。

一位专门指导应酬的专家说:我们一定要培养诚恳的感情,才能更好运用应酬术,单有“术”而无诚恳,简直无用处。

以应酬为最大职业武器的,当然是推销员、新闻记者一类的人,但他们之中的成功人物,外向性格者居多,内向性格者也不少。有家公司的经理说:“我们公司成绩最佳的外勤人员,口才都不很好。”

口才太好,不只对方对他有戒心,连上司也可能对他有所警惕了。我们的人类有种种不同的性格,但从不会有一个人因性格的倾向而不宜应酬的,而且可以说,每一种性格的人,都有一种特有的应酬方法。

凡是不喜欢见陌生人或根本不喜欢应酬的人,都有着自以为是的理由。分明是怕麻烦、胆怯、懒得走动,养成了不愿见人的弱点,还硬不承认,结果使自己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

记住,凡是应酬占上风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控制场面。你先向对方说声早,就是控制了场面,以后每天早晨你会得到香烟摊姑娘的笑脸相迎,这就是你应酬成功的初步。

在一所比较大的机关也会有上述情况,你在走廊里碰到在单位一位同事,但彼此从不打招呼,你不妨从今天起也先和他打个招呼吧,保证你的收获是意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不是不认识你,实在是他们不懂得控制场面,如今由你出来把控制场面的权力拿过来,他们自然只有跟着你的路线走。

时刻注重客气有礼,避免伤害朋友许多人交友处世常常涉入这样一个误区:好朋友之间无须讲究客套。他们认为,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亲密信赖,如兄如弟,财物不分,有福共享,讲究客套太拘束也太外道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讲客套,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因此,对好朋友也要客气有礼,可以不强调自己的“面子”,但不可以不给朋友面子。

和谐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为纽带,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们说好朋友之间讲究客套,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繁琐的礼仪,而是强调好友之间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对方的禁区。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隔阂冲突。比如,不问对方是否空闲、愿意与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对方已有安排的宝贵时间,一坐下来就“屁股沉”,全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难处与不便;一意追问对方深藏心底的不愿启齿的秘密,一味探听对方秘而不宣的私事;忘记了“人家财不亲”的古训,忽视朋友是感情一体,而不是经济一体的事实,花钱不记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干涉他人的坏现象。偶然疏忽,可以理解,可以宽容,可以忍受。长此以往,必生间隙,导致朋友的疏远或厌倦,友谊的淡化和恶化。因此,好朋友之间也应讲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对朋友放肆无礼,最容易伤害朋友,其表现有如下种种,不可不小心约束:

1.过度表现,言谈不慎,使朋友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也许你与朋友之间无话不谈,十分投机。也许你的才学、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羡慕,高出你朋友一头,这使你不分场合,尤其与朋友在一起时,会大露锋芒,表现自己,言谈之中会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临下对他说话,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不由产生敬而远之的意念。所以,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平衡,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

2.彼此不分,违背契约,使朋友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朋友之间最不注意的是对朋友物品处理不慎,常以为“朋友间何分彼此”,对朋友之物,不经许可便擅自拿用,不加爱惜,有时迟还或不还,一次两次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指责;久而久之,会使朋友认为你过于放肆,产生防范心理。实际上,朋友之间除了友情,还有一种微妙的契约关系。以实物而言,你和朋友之物都可随时借用,这是超出一般人关系之处。然而你与朋友对彼此之物首先有一个观念:“这是朋友之物,更当加倍珍惜。”“亲兄弟,明算账。”注重礼尚往来的规矩,要把珍重朋友之物看作如珍重友情一样重要。

3.过于散漫,不拘小节,使朋友对你产生轻蔑、反感

朋友之间,谈吐行动理应直率、大方、亲切、不矫揉造作,方显出自然本色。但过于散漫,不重自制,不拘小节,则使人感到你粗鲁庸俗。也许你和一般人相处会以理性自约,但与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画脚,或信口雌黄、海阔天空,或在朋友言语时肆意打断,讥讽嘲弄,或顾盼东西,心不在焉,也许这是你自然流露,但朋友会觉得有失体面,没有风度和修养,自然对你产生一种厌恶轻蔑之感,改变了对你的原来印象。所以,在朋友面前应自然而不失自重,热烈而不失态,做到有分寸,有节制。

4.随便反悔,不守约定,使朋友对你感到不可信赖

你也许不那么看重朋友间的某些约定,对于朋友们的活动总是姗姗来迟,对于朋友之求当时爽快应承,过后又中途变卦。也许你真有事情,耽误了一次约好的聚会,或没完成朋友相托之事,也许你事后轻描淡写解释一二,认为朋友间应当相互谅解宽容,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殊不知,朋友们会因你失约而心急火燎,扫兴而去。虽然他们当面不会指责,但必定会认为你在玩弄朋友的友情,是在逢场做戏,是反复无常、不可信赖之辈。所以,对朋友之约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对待,遵时守约,要一诺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5.乘人不备,强行索求,使朋友认为你太无理、霸道

当你有事需求人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事先不作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会更难堪:对你所求,若答应,则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就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的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强求。

6.不知时务,反应迟缓,使朋友对你感到厌烦

当你上朋友家拜访时,若遇上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朋友准备外出等,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不管人家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知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想方设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时此景,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暄几句就知趣告辞。珍惜朋友的时间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样可贵。

7.用语尖刻,乱寻开心,使朋友突然感到你可恶可恨

有时你在大庭广众面前,为炫耀自己能言善辩,或为哗众取宠逗人一乐,或为表示与朋友之“亲密”,乱用尖刻词语,尽情挖苦嘲笑讽刺朋友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获取一时之快意,竟不知会大伤和气,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认为你变得如此可恨可恶,后悔误交了你。也许你还不以为然,会说: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殊不知,你已先损伤了朋友之情。所以,朋友相处,尤其在众人面前,应和蔼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乱开玩笑,用恶语伤人。

8.过于小气,斤斤计较,使朋友认为你是悭吝之人

你可能在择朋交友时,认为朋友以友情胜于一切,金钱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这种思想使你与朋友相处时显得过于拮据,事事不出分文;或患得患失,唯恐吃亏。对朋友所馈慨然而受,自己却一毛不拔,这会使朋友感到你视金如命,是个悭吝之人。所以,朋友之交,过于拮据显得悭吝小气;而慷慨大方则显得豪爽大度,会使友情牢固。

9.泛泛而交,大肆渲染,使朋友感到你是轻佻之人

你可能由于虚荣心或荣誉心所驱,也可能交友心切,认为交友愈多,本事愈大,人缘愈好,往往不加选择考察,泛认知己,患“好交往”。如果这样,朋友可能会认为你是朝三暮四的轻佻之人,不可真心相处,你结果会失去真正的朋友。所以,朋友之交,理应真诚相待,感情专一,万不可漫天撒网,却没有真正的好朋友。

10.一意孤行,不听人意,使朋友感到你是无为多事之人

是朋友就是要同舟共济,对好意之计应认真考虑,妥当采纳。也许你无视这点,每遇一事,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无视朋友之见,依旧我行我素,结果自己吃亏,朋友受累。这必定使朋友感到失望,认为你太独断专横,不把朋友放在眼里,是个无为多事之人,日后渐渐疏远你。所以,你在遇事决策时,应多听并尊重朋友意见,理解朋友的好心;即使难以采纳的意见,也要说清楚,使人觉得你在尊重他。

避免犯忌,与不同的同事得体交谈在同事之间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必须经常相互交流。而要做到相互理解,除了相互帮助、相互谅解之外,得体恰当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争吵,甚至发生在平素关系非常密切的同事之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说话不讲艺术,使对方误解,以致造成同事间的隔阂。那么同事之间怎样交谈比较恰当呢?

1.要注意对方的年龄

对年长的同事,最好谦虚些、服从些。当然,尊敬是最起码的。年长的同事往往经验比你丰富得多。与他们谈话,切不可嘲笑其“老生常谈”、“老掉牙了”,应该持尊重的态度。即使自己不认为正确也要注意聆听,而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年长的人,最好不要轻易问他们的年龄,因为有些人往往很忌讳这一点,问起他们时,常使他们感到难堪和颓丧。所以,在与年长的同事谈话时,不必提起他的年龄,而只去称赞其干的事情,你的话肯定会温暖他的心,使他重新感到自己还年轻,还很健康。

对于年龄相仿的同事,态度可以稍微随便些,但也应该注意分寸,不可出言不逊,伤人自尊。在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异性同事说话时,尤其注意,不宜乱开玩笑,态度暧昧,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对于年纪比你小的同事,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应该保持慎重、深沉的态度。年纪较小的同事,有些思想可能太冒进,或知识经验不及你,所以与他们谈话时,注意不要对其随声附和,降低自己的身份。但也不要同他们进行辩论,不要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只需让他知道,你希望他对你有适当的尊敬,他就会因此而保持适当的态度和礼仪。但是千万不要夸夸其谈,卖弄经验,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外还信口开河。否则一旦被他们发觉,就会降低对你的信任与尊重。

2.要注意对方的地位

和地位高的人谈话,常使自己有一种自卑感,从而木讷口钝,思想迟缓。但有人为改变这种情况,却走到了相反的极端,即对地位高的人高声快语,显得粗鲁无礼。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与地位高于你的同事谈话,应采取尊敬的态度。一则他的地位高于你,二则他的能力、知识、经验、智慧也显然比你高,应该向他表示敬意。需要注意的是,与地位高的人谈话,必须维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要做一个应声虫,使他认为你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要以他的谈话为主题,听话时不要插嘴,应该全神贯注。他让你讲话时,要尽量讲题内话,态度应轻松自然、坦白明朗,回答问题要适当。

与地位较低的人谈话,也不要趾高气扬,应该和蔼可亲,庄重有礼,避免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同他谈话。对于他工作中的成绩应加以肯定和赞美,但也不要显得过于亲密,以致使他太放纵。不要以教训的口气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使对方感到厌烦。

3.要注意对方的性别特征

交谈时,要注意性别不同,方式亦大为不同。同性别的同事之间的谈话可以随便些,而对于异性同事,谈话就应特别当心。当然并不是指要处处设防,步步为营,但起码“男女有别”还是不错的。比如一位女同事,身材肥胖,你千万不能“胖子,胖子”地乱叫。再比如一次公司的聚会上,有一位新来的同事是个大龄未婚女士。即便你是为了关心她,也不能走上去问她:“××,你看起来很显老,到底多大了?”真这样做了,恐怕这位女同事要记恨你一辈子了。

女同事与男同事讲话,态度要庄重大方,温和端庄,切不可搔首弄姿,过于轻挑。男同事在女同事面前,往往喜欢夸夸其谈,谈自己的冒险经历,谈自己的事业及自己的好恶,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听者感到惊奇与钦佩。所以男同事需要的是一个听话者。女同事要当一个听话者,请注意切勿太唠叨,声音太大,不要总想找机会打岔,纠正对方或对家里的长短抱怨不停。但是,如果对方令你难以忍受,那么请巧妙地打断他的话或干脆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对不起,我还有事。”

4.要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

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习俗各异。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不可能只由本地人组成,一定还会有其他各地的同事,要特别注意这点。不同的地方,语言习惯不同,自己认为很合适的语言,在其他不与你同乡的同事听来,可能很刺耳,甚至认为你是在侮辱他。

小齐是西北某地区人,而小秦是北京人。一次两人在业余时间闲聊,谈得正起劲,小齐看见小秦头发有点长了,就随口说:“你头上毛长了,该理一理了。”不料小秦听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长了呢。”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无疑,问题就出在小齐的一个“毛”字上。小齐那个地方的人都管头发叫做“头毛”,小齐刚来北京时间不长,言语之中还带着方言,因此不自觉地说了出来。而北京却把“毛”看做是一种侮辱性的骂人的话,什么“杂毛”,“黄毛”,无怪乎小秦要勃然大怒了。还有许多其他的语言习惯,如北方称老年男子叫老先生,但如果上海嘉定人听来,就会当是侮辱他。安徽人称朋友的母亲为老太婆,是尊敬她,而在浙江,称朋友的母亲为老太婆那简直就是骂人了。各地的风俗不同,说话上的忌讳各异。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留心对方的忌讳话。一不留心,脱口而出,最易伤同事间的感情。即使对方知道你不懂得他的忌讳,情有可原,但至少你还是冒犯了他,在双方的交谊上是不会有增进的,因此应该特别留心。

5.要考虑对方与自己的亲疏关系

倘若对方不是相知很深的同事,你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那么,对方反应该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反应你的观点,对方愿意听你的吗?彼此关系浅薄,交情不深,你与之深谈,则显得有些唐突;如果你说的话是关于对方的缺点,你不是他的诤友,关系不够密切,对方就会觉得刺耳,显得你冒昧;你说的话是关于国家政治方面的,对方主张如何,你并不清楚,却偏高谈阔论,就容易弄得彼此不愉快。

因此,在一个公司内,要同身边的同事搞好关系,谈话则必须注意对象的亲疏关系。对关系不深的同事,大可聊聊闲天,海阔天空吹一吹,而对于个人的私事还是不谈为好。但这并不等于对任何同事都要遮遮盖盖,见面绝不超过三句话,而只说些不痛不痒的大面话。如果是交情匪浅的同事,则可以不断地交流思想,促膝谈心,互相关心对方的生活与私事,替对方出出主意,排忧解难。这样不但还可以增进彼此间的团结与友谊,更有利于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学小人说三道四,东家长西家短,捡些“某领导的韵事”、“某同事的野史”谈起来没完。这样不但无聊而且破坏同事间的团结,破坏同事的名誉。

学会有效地倾听,赢得别人的好感在人们日常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其中一人正兴高采烈地对众人讲述,却发现大家突然交头接耳,岔到别的话题,原来的听众似乎一下子全转向了。

正当他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如果你能做他唯一的忠实听众,甚至大声地追问:“继续说啊,下面的事情怎样发展?”他一定仿佛溺水时突然抓到援手般,眉头一扬,又恢复了精神,续完他的故事。

每个人都可能碰过这样的场面,都可能是那个故事说到一半、不知如何是好的人;或许是那及时为人脱困的朋友;更可能是另起炉灶,岔开他人话题,而换成自己发挥的人。

最令你感激难忘的,应该是那追问你“继续说啊,下面事情怎么发展?”的朋友;最让你咬牙切齿的,则是泼你半盆冷水、大家突然转变话题的场面。

说话时,使听众注意力集中,是一门学问。听话时,集中注意力于说话者,更是一种智慧。因为前者是一种才能,后者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可能包含着尊重、体谅与忍耐,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即使谈话者所说的内容差得很,你也应该尽可能地维持风度地听下去。忍耐对你来讲只是一时的,如果你表现出不耐烦,对谈话人的伤害,却可能是永远的。

聆听人讲话,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你要学着去尊重、去容忍、去谅解。也必能因此而获得对方衷心的感激。

为什么人们不能永远做到积极地去倾听呢?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了解影响倾听的因素

(1)兴趣程度。也许听者感觉谈话的题目很烦人,他们对交谈没兴趣,想干脆结束掉。

(2)注意力不集中。从户外声响到附近有人走动接电话,甚至环境温度都有可能分散听者的注意力。在家里有可能是电视节目。所有做父母的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他们的孩子正专注于特别感兴趣的节目时,甚至听不到父母问他们要不要喝茶或做完功课没有。在驾车行进中,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是电台广播、交通噪音或亮着警灯响着警笛的警车。

(3)自我谈话。没能倾听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自我谈话,或经常被称作自我对白。我肯定你知道有这种情况,你正在听一个人以每分钟200字的速度在说话,你的注意力跟上这种语速简直太容易了,于是你开始想别的事。“我赶去上班之前关煤气了没有?”“今年我该到哪儿去度假呢?”“今晚我做何安排?”自己和自己聊起来话也不少。在这么多自我对白的情况下听别人说话,并没有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把传来的信息记住。

(4)讲话者的技巧。我们倾听的质量受到传递过程的极大影响,使用的语言合适不合适——也许太复杂,太粗糙,太简单,或者是语速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也许太快,也许太慢。

也许说话者的语气太单调,我们的注意力被催眠了。还有一种错误在说话者身上常犯:在没有与听者产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说话太多。你难道没有做过这种演讲的听众吗?

另一个主要问题可能出在不相称的身体语言上。说话者嘴上在说一件事,而他的身体语言却在说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面部表情与话语不协调,动静失衡。说话者好像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在撒谎。

(5)等待说话。有没有这种可能,有的人停止倾听只是因为他们想插话?比如,你和朋友晚间外出,在场的人讲了一个笑话,然后就发生了常见的情况,A的笑话引出B的笑话,在这些说话者结束他们的故事之前,你也只能闷头听着,而实际上你是在等待发言的机会。不是这样吗?这就是为什么你在第二天早上甚至想不起前晚听到的最精彩的笑话。

在生意场我们经常与相似的人谈相似的话题。知道谈话会在哪里拐弯。我们知道对我们经常提出的问题,他人会做出怎样的应答。你能做的只是在他们结束说话之前等待说话。

(6)习惯如此。有人就有不倾听的习惯。也许他们是被有这种习惯的父母养大的,也许你说的事情他们已经听过了——或者他们以为是听过了。

(7)防御。有时,缺乏倾听也许是出于对所得信息的抵触情绪使防卫机制起了作用。有些处在管理者位置的人偶尔不得不批评手下的工作人员。后者会因为不认可这种批评,而采用干脆不听的态度,为的是躲避令人不快的信息。

2.倾听是明智之举

如果我们能让自己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那我们将获得极大的益处,我们会变得更受欢迎。大部分人宁愿做说话的人不是倾听者,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听者。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听,就会记住更多的人们说过的话。积极倾听和提问技巧是劝说别人向我们的立场靠拢的最简便易行的方式,也是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最简便易行的方式。

通过积极倾听,我们鼓励他人畅所欲言。在高速沟通的今天,信息就是力量,鼓励他人畅所欲言就意味着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相信信息就是力量,那么倾听就意味着增添力量。简单地表示甚至什么也不表示,只要倾注足够的注意力积极地去倾听,就等于向别人致以最大的敬意。当然,这也是记住那些好笑话的最佳途径。真是一举多得。记住:有长进的总是好的听者而不是好的说话人。这说明听是明智之举。

在下列情况下,你尤其要注意倾听。

(1)当我们需要对方提供的信息时这可能发生在我们做说服工作的任何阶段,我们提了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他人在回答时道出大量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使我们得以从容运筹去迎合他们的需要和要求。

(2)当某人的谈话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时,我们需要积极地去倾听。他可能是我们的老板、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也可能是伴侣或孩子。在工作中,发布信息的老板如果总是因为我们不专心听讲而不得不重复他讲过的每一句话,那他必然会觉得受到轻视。

(3)只要是有可能产生误解的时候,我们就特别需要积极地倾听。这可能是因为所谈题目很复杂或对我们来说很新。也可能是说话人有我们不熟悉的口音。这些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认真去听,(4)当说话者有意无意地在声音里带上感情色彩时,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这些感情也许是愤怒、失望、愉快或悲伤。这种时候我们很可能受其情绪的影响而忽略谈话内容。要分清那愤怒是针对我们的还是别人的,或者只是说话人对自己不满意?

所以,简明言之,在有情绪波动、可能产生误解、说话人很重要或我们需要信息时,我们都需要积极地去倾听。

3.学会有效倾听的技巧

我们越是听得认真并且响应别人,那么他人也就越是乐于倾诉和响应我们。别人说话时我们越是倾注更多的注意力,那么我们说话时别人也就愿意回报更多的注意力。

(1)给他人留出更多讲话时间。让咱们这样来考虑倾听。我们有两只耳朵一张嘴;让咱们按比例来使用它们。你想必知道国际象棋的计时钟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两面,为方便弈者记录每走一步棋所用的时间。如果我们用这样一个钟来记录我们在谈话中所占用的时间,对照我们给其他人留了多长时间,那么,我们就会给他人留出更多讲话时间。

如果你在打一个业务电话,也许你可以把谈话录下来,然后回放,用计时钟或秒表计时,这样你就会知道每个人占用的时间。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2)保持目光接触。在倾听过程保持目光接触永远是值得的。这是向对方表明我们是专心致志的。有的父母会向孩子说:“我跟你说话时你要看着我。”那就是因为我们想从别人的目光中估量我们所说的话产生何种反应。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瞪视对方,只是一般的目光接触。

(3)必要时做点笔记。记忆能力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特性之一,尽管我们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回想起临时需要的一切。做笔记可以说是辅助记忆的最佳手段,在倾听对方非常重要的谈话内容时,做些笔记是明智的。

(4)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当我们对所谈话题十分投入时,或者等不及要说出心中的想法时,很容易养成打断别人谈话的毛病。这非常糟糕,有时我们会因此而大吃苦头,你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工作中你会跟熟悉的人谈熟悉的话,这很容易犯直接下结论的错误,尤其是在别人话说到一半时。这是很危险的。应该尽量避免。

(5)做出相应的反应。积极倾听的一个重要事项是让对方知道我们在听。我们用响应别人所言来做到这一点。也许只需加上“是的”或“我明白”,甚至点点头这类的言行就够了。你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吗?在你打电话时不得不问对方:“你还在听吗?”这是不是挺尴尬?也许双方都有责任。你没能抓住对方的注意力,所以才没有反应。我们也需要用身体语言来做出反应。

(6)提出适当的问题。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有时我们却违心地说,“是的,我懂了。”没听懂就是没听懂,这没有什么不好说出来的。而且这样做总是有好的回报。

当然,应该尽量提实质性的问题。谈话中我们往往刚接触某些问题的表层就提出各种问题来。其实,就某一领域的某一话题提问要比东问一句西问一句好得多。

比如,在商务活动中你会问某人:“你们公司有多少分支机构?”他们回答:“10个”。如你接下来问“你们公司有多少雇员?”就不如问:“为什么要有10个分支机构呢?”后一个问题引来的答案会把关于这家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统统提示出来。沿着第一个问题指示的方向一直问下去,这在获得信息方面是非常有效的,用于自问,会把潜伏在脑海深处的答案发掘出来。

学会真诚并恰如其分地去赞美别人一个5岁的女孩在一次教堂音乐会上初次展现了她的音乐天赋。她有着优美的嗓音,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将有一个辉煌的前途。随着她慢慢长大,她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堂、学校和社会的欢迎。考虑到要对她进行必要的专业声乐训练,她的家人把她送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声乐老师那儿。这个老师是个力求完美者,他要求这个女孩的表演在任何时候都要达到尽善尽美。只要这女孩有一点点失误,他都要认真地指出来。一段时间以后,她越来越崇拜她的老师。尽管他们年龄相差很大,他对她的批评多于表扬,但她还是爱上了他,并与他结了婚。

他继续教她,但她的朋友开始觉察出她原本优美自然的音色有了变化。她的声音显得极不自然,原先所具有的那种清晰的激动人心的感觉已荡然无存。渐渐地,她受到的邀请越来越少了。最后,再也没人来邀请她。接着她的丈夫兼老师去世了,在接下的几年里,她几乎没再演唱。她的天赋不再展现,被埋没起来。直到有一天,一个充满活力的推销员开始与她交往,当她偶尔哼出几句歌曲时,他为她如此优美的嗓音惊讶不已,便鼓励她说:“再多唱点,亲爱的,你拥有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而事实上,他可能并不知道她唱得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平淡无味,但他确实知道他非常喜欢她的嗓音。于是,他赞美她,称颂她。毫不奇怪,她又恢复了自信并再一次受到邀请去演唱。后来,他便和那位推销员——一个“伟大的发现者”结了婚,并走上了成功的演唱生涯。

有人说赞美好比空气,人不能缺少。推销员对那位女子的赞美是完全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是她最需要的。事实上,真诚的赞美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生活的动力之源。它们的确像是空气,充满我们的汽车轮胎,载着我们在生活的大道上向前飞奔疾驰。

赞美是件好事情,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若在赞美别人时,不能恰如其分,缺乏一定的技巧,即使你是真诚地赞美,也会使好事变为坏事。

所以,赞美也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技巧。如下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实事求是,措词适当

当你的赞美语没说出口时,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根据,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会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就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是站得住脚的。所以,赞美只能在事实基础上进行。

比如,一位母亲这样赞美自己的儿子:“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但另一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子中,没有一个赶得上你的。”那样就可能会把孩子引入骄傲和狂妄自大的歧途。

2.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他人

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好感,往往会赞美对方一番。若由自己说出:“你看来还那么年轻”这类的话,不免有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来说:“你真是漂亮,难怪××一直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可想而知,对方必然会认为你不是在奉承他。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公正、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3.间接地赞美他人

如果直接赞扬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这时,你有必要采取一些迂回的方法。比如,你可以称赞他所从事的职业,以及这个职业在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等,这样不仅能对对方起到赞扬鼓舞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4.赞美须热情具体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称赞别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你这篇文章写得挺好。”“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这种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

称赞别人,要尽可能热情和具体些。比如,上述三句称赞的话可以分别改成:“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特别是后面一个问题有新意。”“你这件衣服很好看,这种款式很适合你的年龄。”“你的歌唱得不错,不熟悉你的人没准还以为你是专业演员呢。”

5.把赞美用于鼓励

要一个人经常努力把事情干好,首要的是激起他的自尊心。有些人因第一次干某种事情,干得不好,你应当怎样说他呢?不管他有多大的毛病,你应该说:“第一次有这样的成绩就不错了。”对第一次登台、第一次比赛、第一次写文章、第一次……的人,你这种赞扬会让人深刻地记一辈子。

6.赞扬要适度,注意语气

适度的赞扬,会使人心情舒畅;否则,使人难堪、反感,或觉得你在拍马屁。因此,合适地把握赞扬的“度”,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赞扬的频率也要适当。在一定时间内赞扬他人的次数越多,赞扬的作用就越小,对同一个人尤其如此。

另外,赞扬的方式要适宜即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赞扬方式和口吻去适应对方。如对年轻人,语气上可稍带夸张些;对德高望重的长者,语气上应带有尊重的口吻;对思维机敏的人要直截了当;对有疑虑心理的人,要尽量明显,把话说透。

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争取主动的谈判智慧谈判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事实上,天天都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谈判。从最广义的角度而言,谈判是谈判双方(多方)观点互换、情感互动、利益互惠的人际交往过程。

在谈判过程中,善于使用谋略的谈判者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善于使用谋略的谈判者则处处碰壁。每个谈判者都使用谋略,坦率或委婉,进攻或防守,强硬或妥协,不一而足。一个谈判高手,能够审时度势、机智果断地选择谈判谋略。下面一些谈判的智慧是每个人在35岁之前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1.充分利用事实的对抗和感情投资

当对手掌握了对你不利的事实时,怎样来击败对手?

(1)注意寻找对对手不利的事实。世界上一个事件或行为的后果往往是多方面的。在谈判中,你若能发现对手掌握的只是该事件或行为所产生的或可能产生的部分后果,那么,另一部分后果,就是你克敌制胜的法宝。

(2)注意使用最新的事实来击败对手。有些事实曾经是正确的(或曾经被看做是正确的),若有新事实,往往能击败对手。有时新的事实并不那么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可因为是新的,人们往往相信它。例如:在一次贸易谈判中,买方指出:“根据我们的调查,贵公司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已超过平均升幅。”卖方抛出一个新的事实:“因为本公司在产品结构上作了改进,其成本费用是每台××元。若考虑这一因素,本公司的升幅的确低于平均升幅。”买方往往就会无言相对。

谈判高手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的进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这代价往往是与正常后果相悖的相反事实,只要注意寻找,是不难找到的。若能找到,你可能会说服对手达成协议,至少能使对手感到你也有道理。

(3)承认和利用人的情感。人是感情动物。一次成功的谈判,不仅有赖于双方利益的互补和均衡,也有赖于双方情感上的一致和融洽。在谈判中,承认和利用人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谈判者能够花在笼络感情上的时间,其总量是有限的。怎样能够用最少时间赢得对手的友谊和好感?上策是减少每次会见交往的时间,增加见面次数。特别是在与上司、名人谈判时,更要注意使用缩短会面时间、增加见面次数的方法。有人认为与上司、名人见面机会难得、抓住时机就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赢得好感,反而会招来对方的厌烦,断送下次见面的机会。

2.正确处理对你不利的事实

当对手握有对你不利的事实时,掩盖还是暴露,回避还是承认?每一种选择都会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如果一个谈判者选择了回避和掩饰对己不利的事实和做法,我们称为A做法——即只讲本公司产品质量如何优良,而闭口不谈价格的昂贵。其正面效应可能会使对手乐于和易于接受你的意见;其负面效应则是对手因你的这种行为而根本动摇对你的信任。

如果一个谈判者选择了承认和暴露于己不利的事实的做法,我们称为B做法——即不仅讲本公司产品质量优良,而且说,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约高10%。其正面效应可能是,对手也许会认为:“多么公正、坦率的人啊,这种态度本身就证明了他的诚恳和可信。”因而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和产品;其负面效应可能是,因你说明了不利面,而使对手举棋不定,犹豫观望。

在这里,要对上述两种做法中的任何一种作出简单的是非判断是不行的,承认还是回避?掩盖还是暴露?必须考虑如下两方面的情况:

(1)不利事实是否已为对手所知道。如不知道,对手又未问及,你可不必特意提起。若已知,则选择B做法。实践证明,在对手已知的条件下,B做法反而对谈判有利。

(2)对手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如何。若高,可选择B做法;若低,则选择A做法。对手若是一个具有相当水平、善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B做法是对他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任。A做法,则可能被认为是对他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蔑视和侮辱。若低,则用A做法更符合其依赖心理和现实水平。

3.恐惧唤醒

所谓恐惧唤醒,是利益诱导的反用,它告诉对手如不听从,将有不良后果降临。

要想让恐惧唤醒取得预期效果,要注意三点;

(1)你所唤醒的的确是对手恐惧的。人各有害怕失去的东西,钱财、信仰、名誉、权势、职位、家庭、前程等等。但比尔·盖茨不会因失去1万美元而恐惧;决心跳槽者不会因失去现有职务而懊悔。一个谈判高手在使用恐惧唤醒之前应当了解对手。了解的捷径是从对手与你谈或不谈的动机中来推测:他所想得到的,正是他害怕失去的;他最想得到的,正是他最怕失去的。

(2)你在提出希望对手停止某一行动的同时,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替代性行动方案。如果你使对手感到恐惧,而又不提供具体可行的替代性行动方案,那么对手行为改变的几率会大大下降。谈判高手总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做什么后,紧接着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

(3)别使用威胁性口气来唤醒对手的恐惧。既要唤醒对手的恐惧,又不能使用威胁的口气,其诀窍在于使对手明白,一切不利的后果均由他的决定和不听良言相劝所引起,而不是你对他的行为的报复所致。这样,他不会迁怒于你,不会寻机报复你。

4.最后通牒

在谈判中,人总是想象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不肯做最后选择。打破对未来的奢望,就能击败犹豫中的对手,其有效手段是“最后通牒”,即亮出你的最后条件。

美国汽车巨子李·亚科卡在接手陷入困境的克莱斯勒公司后,觉得必须压低工人的工资。他首先降低了高级职员的工资的10%,自己也从年薪36万美元减为10万美元。随后,他对工会领导人讲:“17元钱一个钟头的活有的是,20元的一件也没有。现在好比我用手枪对着你们的脑袋,还是放明白点。”

工会领导人领导人并未答应,双方僵持了1年。最后,形势逼迫李·亚科卡发出了最后通牒。在一个冬天的晚上10点钟,李·亚科卡找到了工会谈判委员会,对他们说:“明天早晨以前你们非做决定不可。如果你们不帮我忙,我也得叫你们好受不了。明天上午我就可以宣布公司破产。你们还可以考虑8个钟头,怎么办好,随你们便。”

李·亚科卡在其自传中也说:“这绝不是谈判的好办法,但是有时候只能这样做。”最后通牒,正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谋略。一个谈判高手总是十分慎用“最后通牒”。一般来说,只有在下述4种情况下,才使用“最后通牒”。

(1)谈判者知道自己处于一个强有力的地位,所有的竞争对手都不具备他的条件,如果交易要继续进行的话,对手只能找他。

(2)谈判者已试用其他方法均无效,这种方法是唯一使对手改变想法的最后方法。

(3)对方现在所持的立场确已超过自己的最低要求。

(4)你的最后价格、建议在对方的接受范围之内。不然,对手也会宁可中断谈判,也不妥协。

5.黑白脸技术

黑白脸技术,它指先由唱黑脸的人登场,他傲慢无礼,苛刻无比,强硬僵死,让对手产生极大的反感。然后,唱白脸的人跟着出场,以合情合理的态度对待谈判对手,并巧妙地暗示,若谈判陷入僵局,那位“坏人”会再度登场。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对手一方面由于不愿与那位“坏人”再度交手,另一方面迷惑于“好人”的礼遇,而答应“好人”提出的要求。

上述技巧在警察与罪犯的交锋中常常用到,在谈判场上也屡见不鲜。

美国富翁霍华·休斯生前曾为了大量采购飞机而亲自与飞机制造商的代表进行谈判。休斯要求在条约上写明他所提出的34项要求,其中的11项是没有退让余地的,但这一点未向对手宣布。双方各不相让,谈判中硝烟四起,矛盾迭出,终于发展到休斯被“踢”出谈判场地的局面。休斯后来派遣他的代表出面谈判,并告诉他的代表,只要争取到11项非得到不可的条件,他将感到满意。该代表经过了一番谈判后,竟然争取到休斯所希望的34项要求中的30项(包括那11项)。当休斯问及该代表怎样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时,该代表回答道:“那很简单,每当谈不拢时,我都问对方:‘你到底希望我与你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留待霍华·休斯跟你解决?’结果,对方无不接受我的要求。”

黑白脸技术往往在以下情境中使用:

(1)对手缺乏经验。

(2)对手很需要与你达成协议。

6.示弱取胜

任何一个谈判者都不会永远处于优势的地位,如果遇上了一个强于你的对手,请记住,弱也是取胜的法宝。

美国著名报人兼作家吉莉·古柏在谈到其成功之道时说:“唯一的原则就是尽量表现得绝望无助,以得到别人的帮助。”谈判桌上,日本航空界的三位绅士也用吉莉·古柏的办法,击败了美国一家企业的一大帮精明能干的人。

谈判从早上8点开始,美国公司的谈判人员开始介绍本公司的产品,他们利用了大量图表,并用三个幻灯放映机打在屏幕上,图文并茂,持之有据,来表示他们的开价合情合理,品质优良超群。这一推销性的介绍过程整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在这两个半小时过程中,三位日本商人一直安静地坐在谈判桌旁,一言不发。

介绍结束了,美国方面的一位主管充满期待和自负地打开了房里的灯,转身望着三位不为所动的日本人说:“你们认为如何?”有位日本人礼貌地笑笑,回答说:“我们不明白。”

那位主管的脸顿时失去了血色:“你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不明白什么?”

另一个日本人也礼貌地笑笑。回答说:“这一切。”

那位主管的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他问:“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三个日本人也礼貌地笑笑,回答道:“从电灯关了开始。”

那位主管倚墙而立,松开了昂贵的领带,气馁地呻吟道:“那么……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办?”

三个日本人一齐回答:“你们可以重放一次吗?”谁赢了?是那帮精明强干、准备充分抗击一切进攻的美国人,还是自称什么都不懂的日本人?谁再能有最初的热诚和信心,重复一次两个半小时的推销性介绍?并且是冒着对牛弹琴的危险?结果,美国公司士气被挫,要价被压到了最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掌握了上述谈判策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就能够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

积极培养与他人密切合作的能力

阿才工作勤奋,人又聪明,是个优秀的员工,他刚刚毕业,由于头脑灵活,工作不久就被调往一个部门担任负责人。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自傲,认为无论什么事情只有自己经手心里才踏实,所以,他不喜欢与人合作。当自己接受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其他的同事主动提出帮助时,他会断然拒绝,觉得同事不信任他,以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于此之外,他还怀疑同事的能力及工作热忱。而当别人遇到什么困难寻求他的帮助的时候,他会大包大揽,对同事的工作指手画脚,批评同事的想法以及工作路线,对他来说,赞美同事在他的想法里是荒谬而虚假的。在他眼里,只有他自己才是公司里唯一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人,同事的办事能力差得很。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阿才周围的工作环境里总存在着高度的敌对气氛。尽管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可是他所取的成就,出色完成的事情却出乎意料地少。可阿才却没注意到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所在,他以为自己总能给人提供相当多的帮助,而他自己又很少麻烦别人帮自己做什么事情。长此以来,阿才所在部门工作的效率一直很低。

为此领导(同时也是阿才最要好的朋友)不得不找到阿才,与他讨论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平时你们是怎么分配任务的?”领导问道。

“分配?一般比较重大的事都是由我一个人来完成,他们只处理一般的一些小事项。”

“什么?怎么会这样,据我所知,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了的。”

“噢,那是因为我们部门的那帮人工作不用心。坦白说,我认为我们部门那帮人笨的简直都像是白痴。”阿才在回答领导的问题的时候毫不掩饰他对同事们的鄙视。

“那么你认为自己比他们要优秀得多吗?”

“那是当然,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情都由我一个人来完成。”

于是领导将他没来之前,这个部门的同事们将各自的业绩扔给他看,说道:“那么,你看看这帮你认为所谓的白痴们的工作业绩,你看看你又比他们强多少吧。”

看完之后,阿才很惊讶,同事们所完成的任务不仅在时间上,就是在整个工作思路都是相当睿智,一时,阿才脸涨得通红,无话可说。

从此以后,阿才改变了他的态度,开始对同事们表现出极大的尊敬,遇事常和他们商量,努力吸取他们的建议,在他的带动下,整个部门的气氛又活跃起来,人们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部门工作效率也自然也提高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合作的关系产生的力量不是两个人的简单相加,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想将一项工作出色地完成,你就得懂得与他人合作。

我们应该知道,不要总是“凡事自己来”,完全不靠别人帮助的人是很难取得出色的成就的。如果你想让自己做一个成功者,那么就想办法多从你的同事、上司或者任何对你的事业有帮助的人那里获得帮助。要知道,当你拒绝这些人的帮助时,也等于说,你拒绝与他们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那么你的工作便会遇到种种的障碍,而一旦你愿意与他们建立一种互相合作的关系,那么,你的事业将会平坦和顺利很多,你自己也会觉得轻松很多。

成功者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些共同之处。在“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中,专家发现,杰出青年大多数是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的人,团结协作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性。

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些事情人们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做成,不合作他不能得,你也不能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美国1500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这些有杰出成就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与自己而不是与他人竞争。他们更注意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考虑怎样击败竞争者。事实上,对竞争者的能力(可能是优势)的担心,往往导致自己击败自己。多数优秀者关心的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尽力工作,如果他们的眼睛只盯着竞争者,那就不一定取得好成绩。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你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中的成功,取决于你与他人合作得如何。“合作”一词指在群体环境中普遍发生的社会关系。群体,一般被定义为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群人。群体的成员互相作用,彼此沟通,在群体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建立群体的同一性。

有些人较之其他人是更有效的群体成员。群体的成功要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和语言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许多人所没有系统掌握或完全拥有的。那些在社交方面很成熟的人,他们极容易适应任何的群体环境,能与许多不同的个体进行友好的交谈,与他人和谐地、富有成效地共事,用清楚的和有说服力的观点影响群体的思考,有效地克服群体的紧张和自我主义,鼓励群体成员守信,创造性地工作,并能使每一个人集中精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与他人合作比单独工作有许多好处。首先,群体成员具有不同的背景和兴趣,这可以产生多元化的观点。实际上,与他人合作可以产生出任何个人只靠自己所无法具有的创造性的思想。此外,群体成员互相提供帮助和鼓励,每个人都能贡献出他或她独特的技能,团体的一致性和认同感激励着团体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它能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

为了与他人密切合作,你需要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能力。

1.积极地参与

在许多团体场合,有的人喜欢让别人出头露面,在讨论中首当其冲,而自己却静静地坐在那里,做一个感兴趣的旁观者。这样做的结果是,你无法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赢得团体中其他成员对你的尊重。既然你同样对团体的最终决策负有责任,无论你态度积极或保持沉默,你都可以贡献你的聪明才智。如果你不敢抛头露面,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觉得你的观点不如他人的有价值,那么,你需要首先排除这种消极认识。如果你感到忧虑和焦急,那么,你需要迫使自己迈出第一步。万事开头难,随着你不合理的怪念头的减退,以及你自信心的增强,你就能积极地参与到团体的活动中来,为团体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具备有效讨论的能力

为了进行有效的讨论,你需要做到:

(1)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并提供支持的理由和根据。

(2)认真地聆听他人的意见,努力了解他人的观点及其支撑的理由。

(3)直接地对他人提出的观点做出回答,而不要简单地试图阐述你自己的观点。

(4)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以便全面地探究所讨论的问题,然后设法去回答问题。

(5)把注意力放在增加了解上,而不要试图不计代价地去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3.尊敬团体的每一位成员

这是保证合作成功的基本准则。虽然你可能确信你比其他的参加者更有知识,但重要的是,你要让他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要随意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做到这一点对于团体正常地发挥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某些场合,其他成员不同意你的分析或结论,即使你确信你是正确的,你也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接受现实,尽你所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力争使他人能够接受。

4.鼓励他人提出多样化的观点,不要过早地对观点作判断除了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外,你还应该鼓励其他成员也提出他们的观点。当他人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要做出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反应。

5.客观地评价观点,而不意气用事

当团体对其成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时,应该运用批判思考的技能对它们进行评价。争论点或问题是什么?这个观点是如何说明问题的?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它的风险和弊端是什么?重要的是要让团体的成员意识到评价的对象是观点,而不是提出观点的人。最常见的一种思考错误是,有的成员仅从个人的爱好或偏见出发,不是对人们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对有挑战性的观点应该做出这样的回答:“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原因是……”而不应该说:“你真无知。”只有如此,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而不会恶语伤人。

6.准确认识各自在团体中的角色和彼此的关系

团体好比是活生生的、不断进化的有机体,它们是由处于复杂的和充满活力关系之中的个体构成的。就如在一场球赛中,“没有号码牌你无法分辨运动员”一样,一个团体中要有效地发挥作用,也需要你识别出谁是“运动员”,他们彼此关系的性质,以及决策权是如何分配的。在一个你不熟悉的新团队中,弄清这些情况是特别重要的,它可以为你提供一个你在其中能说话和回答的“思考环境”。

同类推荐
  • 立大志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大志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志改变命运之人不可不读的成功箴言。不甘平庸之人调整心态的最佳珍藏读物。平庸与伟大的秘密: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就好比战场或是棋局,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就好比战争或是对弈。其间,谁的目光更远,谁能多看几步,谁就将笑到最后。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伟大人物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从做小事开始: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远离人生的泥淖: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 脱口秀

    脱口秀

    本书是流行于欧美港台新口才训练方法。这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将技巧方法和情景对话与典范人物的成长、成功的心灵激励相互穿插,融合起来,获得一种快速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愿大家都来脱口秀,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趣味,获得一份好收入和一份好心情!
  • 多个心眼少上当

    多个心眼少上当

    本书选取了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应对每个案例,又给出了能够直接运用的、卓有成效的心理策略。它集合了我不是教你诈;揣摩心理,以心攻心;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洞察人性,把握尺度;做个讨人喜欢的人;结交、不结仇;留条路给自己退;为自己排雷;别把自己当回事儿等十大心眼。其下又分有80多个小心眼。
  •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如果你没有一个长远清晰的人生规划,就很可能步入歧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发现自己被动选择,在不想要的生活状态中生存,向自己讨厌的状态妥协……一滴墨水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人的一生。本书帮助你站在高处对人生做出宏观规划。
  • 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

    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

    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需要不断地从书本中、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作为我们生命的养分。缺少伟大精神滋养的灵魂是贫弱的、平庸的,而心灵导师的选择在生命中无疑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精选20位民国文化大师回忆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这些碎屑凝聚了大师们的生活情趣、情感和智慧,字字句句都是卓越思想的结晶。借助大师的思想与智慧之光,让我们重温过去、思索未来吧!
热门推荐
  • 亮刀少年狂

    亮刀少年狂

    雄霸一方的黑道大哥意外穿越到北宋,面对这个政治腐败山雨欲来的时代,他作为历史的后人,凭着先见之明,不但保全了自己,还掀起北宋末年的黑道风云!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下王国,营救了被掳走的皇帝,从此改变历史进程……
  • 风云再起

    风云再起

    长篇小说《风云再起》乃是《机关风云》的姊妹篇,仍以中南铁路分局为背景,以分局党委书记陶再生的升官弄权为主线,全方位展现了陶再生丑恶的为官灵魂,象剥竹笋式的一层又一层的剥开了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阳奉阴为、口蜜腹剑、无情打击、杀人篡权的丑恶嘴脸。同时,也从不同侧面,热情歌颂了分局长湛昶轻勤政为民的贤达为官之道。从丑恶与正义的矛盾中,把正反两个方面的官场灵魂翻开给人看。
  • 英雄联盟之剑起锋芒

    英雄联盟之剑起锋芒

    以下是原书简介:他,不是电竞天才;他,不是王者归来。开始的他,不是菜鸟,却也不是大神;不是资深电竞人,也不是电竞梦想怀揣者。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变强成长,扛起中国电竞辉煌的大旗!
  • 青砖街巷

    青砖街巷

    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红纸伞的飘过,只愿看那青苔遍满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走过青石街巷,粉墙黛瓦的屋舍楼阁,在江畔边错落有致,烟雨小巷的深处,又传来飘渺的琴声,那依阁临窗的身影,在南亭下,眉目凄楚的遥望远处!
  • 该死的你别跑

    该死的你别跑

    夏日的太阳挂在天上,行走在路上的行人却不慌不忙,像是感受不到它的温度一般。事实上,是我坐在咖啡厅里……我有神秘大佬,我可以浪
  • 战锋起

    战锋起

    “兵锋所指之处,皆土崩瓦解。”顾铭成如此说着,“将军,吾等进攻受阻,敌军快杀到中军来了。”“什么,又到了我出场的时候了。随我杀出去。”“谨遵将令。”顾铭成出现在敌人面前,“众将士随我冲。”一马当先的顾铭成向着敌人发起了冲击,势如破竹,成功杀穿敌军。看着被自己撕裂的战线,顾铭成无奈地说道“每次都要我亲自冲锋吗?”众将士,“将军神威。”
  • 团宠她是个大反派

    团宠她是个大反派

    ★团宠+爽文★“特大喜讯!暴龙没了,彻彻底底地失踪了。”那群被她压制了好多年的各界大佬得到消息后松了一口气,开会庆祝,跨界联欢。小暴龙本人扶额:她才没有失踪,而是穿书成反派了,顺便做了个团宠。——泼天财力的鬼市霸主爷:这个徒手砍树的暴力小鬼头我罩了,你们可以消失了。焦躁护短武绝宗大小姐:本小姐是她的专属……厨子,所以你们给本小姐滚远点,武绝宗上下的掌上明珠才不嫁人!驭扇杀人似清风的公子:我的妹妹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来宠了?人脉广布的绝色狐狸精:呵呵,就你们也配和我争宠?那越长大越邪魅的少年:姐姐,我错了,是我之前眼瞎,你要怎样才能原谅我?病若西子胜三分腹黑郎:这群小喽啰的把戏跟玩儿似的,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某天,一则消息轰动了天下:团宠她好像……被某个空有皮囊的男人连拐带骗地抱走了。于是,天下不太平了……
  • 小丑之舞

    小丑之舞

    我一直想写一部能引得读者共情的作品。无论如何,请好好拜读。写这本小说,是想揭开现实的卑劣与人性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关于人性本身,我也曾厌恶过。然而我并没有行动过,或是努力;即便在先生的教诲过后。一直以来,我总是尽力的逢场作戏。关于作品,每个夜晚陷入停顿,几经修改才发表了少许字数。我早已习惯了没有人间的日子。
  • 太极剑尊

    太极剑尊

    诸天万界,至尊大陆。人妖并立,武道盛行。妖皇当空,至尊镇世。一位来自地球的灵魂穿越到此。他说:这一生,我不求来世,不问前生,只为踏上那至尊路。(书群:313959245)
  • 引领诸天

    引领诸天

    火影忍者世界:加特林须佐大闹砂忍村,对魔忍者剑指血继网罗。。。哈利波特世界:八门遁甲哈利踢爆蛇怪,替身使者马尔福立志巨星。。。环太平洋世界:危险流浪者化身赛博坦,真数千手硬肛五级开菊兽。。。加勒比海盗五部曲,jojo,死神,漫威,X战警,名侦探柯南,变形金刚,一拳超人,超体。。。每次穿越,现实都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在全民升维的浪潮中,谁能笑到最后?凌叶枫看着一个个画风跑偏的世界支支吾吾:“我不是我没有,和我没关系,我只是一个卖血统的小商人。”轻松恶搞向,笔力不够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