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3200000019

第19章 瑞士的风俗(2)

3洗礼后的庆祝

小孩受洗后照例要庆祝一番。在瑞士这主要是家庭内部的事,人们一般并不为此大宴宾客。庆祝的方式可能是家宴,也可能是冷餐或茶会,并无一定之规。到场的人除本家成员外,当然少不了教父母。如果再有别人,也是少数的至近亲朋。

被邀请的人都要给小孩带一些礼物,一般是玩具、衣服之类,也可以给小孩买一件将来有用的东西,如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母送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一些。过去,如果婴儿是女孩,教母有时送她一把银勺,并且其后每年再送同样的一把,直到送满20把为止。这样,等那女孩出嫁时她的嫁妆里便已经有一套银勺了。但这一风俗和在别的西方国家一样,可能因为太昂贵或太费心,已经逐渐消失了。在瑞士代之而起的是:教父母为婴儿在银行中存上第一笔钱、开立他一生中第一个银行账户,既有纪念意义又鼓励他养成储蓄的习惯。

三、瑞士的婚俗

1.择偶

今天瑞士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互相接触,从而在异性中寻找自己的伴侣。同学、同村、同事或经过亲友介绍,在跳舞、旅行、滑雪等文娱活动中互相结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和恋爱的过程后,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择偶的充分自由。这和其他现代国家没有两样。

这种自由在过去要受到一些限制:门第与财产的考虑、新旧宗教的异同、地域观念的影响,都可能影响青年们的终身大事。别的国家也多少经历过类似的发展阶段。

很多年前,那时瑞士还是一个农业国家,青年农牧民的劳动非常艰苦,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去追求配偶。但是当时每年总有几个星期日举行群众性的舞会,小伙子便趁此机会选择自己的对象并对她表示追求之意。据19世纪初一个瑞士学者介绍,当时在伯尔尼州以及其他一些农村地区有一种习俗:“此时小伙子便长途跋涉在夜间去少女家‘拜访’,有时结伙同行,有时只身前往。他来到对象的窗下,先与她隔窗密语。如果女孩子也有意,便叫小伙子跳窗而入,并且用樱桃酒款待他。以后的事,据说绝对无伤大雅。”作者接着写道:“我非常乐意接受这种说法。但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村小伙子,走三四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只是为了一夜的精神友情,我总觉得难以置信。事实上,以后往往出现一些迹象,显然与精神友情无关。但最后的结果,一般还是双双进了教堂,总算令人告慰。”作者还说,这一求偶习俗也有时难免因男子之间争风吃醋而发展到大打出手,引起警察的干预。但一般说来,大家还是“照章办事”,安安静静地各自去找自己的姑娘。

这一习俗也说明,瑞士一些农村,在很多年前,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还是相当自由的。

2.婚礼

瑞士的婚礼有两种。一是到市镇主管婚姻登记的机关去登记,负责官员为新婚夫妇举行“民政婚礼”;一是在自己所属的教堂由神甫或牧师主持举行传统的“教堂婚礼”。从法律上说,民政婚礼是完全必要的,只有经过民政登记婚姻才算有效。法律并不要求再举行一次“教堂婚礼”。但迄今为止,一般瑞士人,尤其是天主教地区的居民,在结婚时一定要举行教堂婚礼才算办得圆满。

两种婚礼都要在一定期限之前由市政厅或教堂预先公告。公告期内,社会上的人可对婚姻提出异议,以免发生重婚或其他情况。

“民政婚礼”可以不举行仪式,如有仪式也比较简单。法律规定至少要有两名证人在场,亲友们一般当然也要出席。负责的市镇官员先向新人讲解《婚姻法》的主要内容,并照例询问二人是否愿结为夫妇,二人分别回答“愿意”。接着,他为新人祝福,然后和证人等在结婚证书上签字,婚礼即告结束。教堂婚礼一般说来就比较隆重,这在西方各国不论新教旧教都基本一样。婚礼中的新娘和新郎婚礼开始时,新郎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他并不陪同新娘走进教堂。新娘则伴随着大风琴演奏的“结婚进行曲”,挽着她父亲或哥哥或家属中另一男性近亲的手臂,徐徐走向新郎。在面向圣坛及神甫(牧师)时,新郎站在新娘的右边(而不是左边)。新人可能分别有男女嫔相陪同,也可能没有。

此时,神甫或牧师为新婚夫妇祝福,并分别问双方是否愿意以对方为夫(妻),“一直到死永不分离”。二人分别回答“愿意”。然后新婚夫妇交换戒指、接吻。主持人祷告,说“阿门”之后与新人及主要亲友进入耳堂签署登记簿。随后,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伴着再度奏起的“结婚进行曲”,走出教堂,仪式遂告结束。

婚礼时,新娘一般穿白色纱衣,新郎穿黑色礼服。但也可以不穿这么正式的服装。

3.婚礼的庆祝

在瑞士,平常车辆不准无故鸣喇叭,而结婚车队却一反常规,嘟嘟之声不绝于耳,车上的人嬉闹欢笑,还不时向街上行人投掷奶糖。其中有的车会拉出车上的天线,天线头上拴着一朵白纸花,在风中不住飘晃。在我国习惯于把白色和丧礼联系在一起,但在瑞士是相反的意思,这是刚结了婚的新郎新娘和参加他们婚礼的亲友们,刚从教堂或登记处出来,正在前往婚宴的路上。他们故意招摇过市,违反交通规则乱鸣喇叭,但此时没有人会过问。他们投出糖果,和我国新婚夫妇请人吃糖的含义一样。此外,瑞士人还相信,谁要捡到吃了便会“情场得意”。这样一次招摇过市的“游行”,也可不用汽车而组成一个自行车队,也飘扬着白花穿过市区。

婚后的聚会可繁可简,一般还是以宴会为主,也可以举行冷餐会或较丰盛的茶会。

4.结婚礼品

亲友结婚总不免要送礼,这在我国有时很伤脑筋。送礼的不知送什么好,新婚夫妇往往想要的得不到,而不缺的东西却一下得到好几件。在这方面,讲求实际的瑞士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

预备结婚的人照例会购买一本礼品册。这册子每页都是一式两份。新人(主要是新娘)把他们建立新家需要的东西,譬如一个盘子、一只锅、两个玻璃杯……每页一项写在册子里。预备送礼的亲友们先来找新娘要这个本子,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其中一页撕下,并在存根上注上自己的名字,表明这是他预备送的礼品。

这样就避免了“送非所需”或送礼重样的情况。长期以来大家都这样办,所以新人自己开单要礼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事实上一般开列的礼品大都是家中实用而又不过分昂贵的物品。如有人觉得和新人关系特殊,当然不受此限,可以馈赠比较贵重的礼品。瑞士一般亲友间不兴用现金代替新婚礼品的作法。

四、瑞士的丧俗

婚丧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个人可能不嫁不娶,独身终生,但有生就有死,死后要发丧,瑞士自不例外。

1.丧礼

瑞士人家如果有人去世,便和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

过去,把死者从家中移往教堂要列队而行,在教堂举行丧仪后还要组成出殡的行列,绕道走近墓地安葬。近年来因为瑞士路上汽车流量大增,丧葬行列有碍交通,在城乡各地都已陆续取消了。

现在瑞士的殡葬仪式,新旧两教都主张在教堂内举行。有些地方除了主要教堂外,还另有一个小点儿的教堂,专供这类事情使用。届时,死者的棺木已经停放在教堂外的门廊下,教堂在半小时以前敲起丧钟,提醒死者的亲友们追悼时间到了。各亲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就在门外献给死者。此时家属向来者致谢,把花圈摆在棺材四周,零散的鲜花则铺在棺材上面。

追思的宗教仪式由神甫或牧师主持在教堂内举行,除了读经、讲道外,还宣读由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平。

在仪式进行的同时,原来停放在教堂门口的灵枢便被拉走,由掘墓人在教堂后面的公墓处指定穴位安葬。如果是火葬,也在此时拉到火化场,但骨灰要过两三天才能领回入土。

仪式完毕,众人到墓地转一圈,看看死者安息的地方。然后死者家属请参加仪式的亲友到饭馆用饭。参加丧礼的人可多可少。一般说来老年人交往较少,死后被邀观礼者可能只有二三十人。死者如果正在青壮年或亲友较多,一般要请五六十人。名门望族愿意大办者,当然人数更多。

2.送礼、吊唁、墓地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丧礼,唯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在瑞士,可以送成束的鲜花,也可以送鲜花做成的花圈(瑞士人不兴用纸花做花圈)。如果送花圈,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及吊唁者的名字,题词大都是“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词句。

在瑞士(以至整个西方),出席丧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服装,要穿黑色的丧服,起码也要颜色深沉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领带,以示哀悼之意。丧礼上忌讳艳丽的服装,但并不忌艳丽的鲜花。瑞士的公墓在和暖的季节里更是百花齐放、群芳吐艳。每一块墓碑前都种着不同的鲜花,红的、黄的、白的……在阳光中献媚,在微风中摇曳。这花的世界既是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

瑞士的公墓都在教堂主要建筑的后面或旁边,目前也有“人”满之患。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一般规定只能埋葬10—20年。到了期限,家属要移走自行处理,好给后来者腾出穴位。对本地有突出贡献而令人怀念的人士不受此限。

老朋友如多年不见,其间难免有人作古。如果朋友丧失的亲人生前曾与你相识,再相逢时最好能到墓地一去,这样礼貌才算周全。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政体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政体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本书是由四篇研究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巴蜀情怀的专题论文组成的,将宋代文人及其创作放在巴蜀文化背景下来考察,以期诠释出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勾勒出作家笔下描绘出的巴蜀山川风貌、名胜古迹、风土民情。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此书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您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透射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影视等诸多方面,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
热门推荐
  • 上位吧男二

    上位吧男二

    快穿文、文案暂定---------------------------很恶俗的虐渣小说。女主穿越到各种虐文中,携手男二踹掉渣男,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 关影

    关影

    一个人,一种特殊的修炼法门,还有一个人,同他一样。复仇模式在关晨的心里爆发,即使做不到,也会坚持。不论风雨,一定要解决这个让世间黑暗的毒瘤,我就是关晨,那个用桃花消灭龙的关晨!我会做到不让萱儿离开,但却又做不到……
  • 燃烧卡路里

    燃烧卡路里

    穿越成了一个360斤的超级胖子,这个世界还怪物横行,现在删号还来得及吗?【叮!】【恭喜你成功绑定超级卡路里系统】燃烧脂肪,就能变强?拿走拿走!别客气!
  • 青少年成才的8大资本

    青少年成才的8大资本

    本书内容新颖,逻辑清晰、文字流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朋友愉快地阅读(其实,也可以成为广大父母的良好读物),从而能为广大青少年培养自己的多项综合素质、为青少年的未来成才,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帮助。
  • 追妻999天,宠妻无度

    追妻999天,宠妻无度

    沐榕将自己退下大海,自己临死前却还把她当作自己的好姐姐,没到自己竟然重生到了15岁,前世因为自己单纯善良,没有看清自己姐姐的面目,而如今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小女孩。请看男女主如虐死渣女的,虐死单身狗的美好故事!---------分割线--------“余琛,你觉得我和沐榕谁好看呀?”莫余琛抱着她,在沐希希的耳边吹了一口气:“她。”沐希希转过身:"哼。”"连你的千分之一都比不上。”
  • 符帝巅峰

    符帝巅峰

    他游离在正邪之间,最爱的人离他而去,陪伴他的只有肩上的那只怪猫,不,确切的说,那不是猫......他因资质平庸,以符入道,修四星宿经,吞天地十二符文,走符道巅峰,有一天他驻足停下,发现已站在高山之巅,茫茫没有敌手……无尽鬼域的幽冥鬼将,极寒之地的冰晶凤凰,女娲神境的净瓶女娲,地底世界的瘟疫老鼠,这是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
  • 丹修之道

    丹修之道

    丹修、器修、体修、剑修……这是一个修炼体系繁多的修真大世界。——标签:种田流、炼丹、轻松向、小搞笑、谨慎。
  • 天才祖安少女

    天才祖安少女

    游戏里,她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可是在生活中,她却是一个极度内向,有着轻微抑郁倾向的女孩.在游戏中好友的帮助下,她能否走出曾经的阴霾,更好的认识自己,拥抱明天?
  • 挣脱的枷锁

    挣脱的枷锁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别喷我】规则,形式,法则,将人们紧紧绑定在十字架上,人们如同奴隶一般,背着这些,前行,前行,无止境的前行,只为了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目的地,直至死亡,扔掉重重枷锁,也许就能冲到顶端,冲破一切的屏蔽,那些所谓的犯罪,无非是与众多不公平的斗争,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个矛盾体的犯罪。在暗无天日的世界中,也许还存在着一丝亮光,那里面夹杂着黑暗,肮脏,腐败,不堪入目的东西。在黑暗的地方,有一双眼睛,它监视着这一切,你的一举一动,也许,它现在,就在你身后。。。别回头。。。
  • 北风的背后(夏洛书屋:经典版)

    北风的背后(夏洛书屋:经典版)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之王”麦克唐纳的经典代表作、儿童文学中的“里程碑”,翻译大家任溶溶经典译作,教育部推荐必读书单。《北风的背后》是乔治·麦克唐纳的童话作品,1871年一出版便深深吸引了一代代的成人与儿童读者,本书讲述了小钻石在北风的感化与帮助下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爱思考、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并且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小钻石与北风是好朋友,只有他去过北风的背后并且发现了这一神奇地方的巨大魔力。文中北风与小钻石讨论的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等问题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儿童文学的范畴,甚至有了哲学思辨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