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0400000004

第4章 第四辑 幸福没有相似的

格言:“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此话要看怎么理解。有时候,不幸的人是相似的,幸福的人却各有各的幸福。一个自以为幸福的人,总不由自主看看还有谁比自己更幸福。这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了。他们非常强调自己与别人的那一点差异,一定要比别人更幸福才行。两个谁也不服谁,结果,大家各自坚持自己的幸福吧!

凝望孩子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孩子才是最美丽的。我指的是那种内在的美。

没有谁会毫无来由地去恨一个孩子,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恨总是缘于先遭受了伤害。被伤害者施之于报复,使先发起者受到同样或更大的打击,转而成为被害者,被害者再以牙还牙。如此恩恩怨怨,总无了结,偌大个人间,到处是乱飞的箭,到处是伤人的刀,于是到处也树满了自卫的高墙,人们躲在那座座虚弱的墙后面,苟且偏安。

而孩子不。他们不设防,他们是白纸一张。打也好,骂也好,恶语侮辱也罢,孩子坦然地接受这一切。最多是号啕哭一场。孩子决不报复你,只是用一双至真至纯的眼睛望着你,一直看穿你阴晦的内心。金庸著《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练成“独孤九剑”,百招皆失,遂天下无敌。以无招胜有招,恰似孩子的以坦然对待世间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不设防则无须防,所以最终也没人去恨孩子。孩子是我们返朴归真的哲人。

每当我看到到处乱爬的孩子抓起地上的无论什么东西(哪怕是一堆烂泥)就往嘴里塞的时候,我笑不出来。我会涌起发自肺腑的感动。孩子们这是在体验啊!他们是靠嘴吸吮奶汁维持了自己的生命,嘴是他们最直接的生存工具。他们对不知道的事物,总是毫不犹豫地用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来考察,来体会,这有什么可笑的呢?在我们这个越来越不能明辨是非的社会,人们相信权威,相信书本,被动地接受广告的弥天大谎,盲从地疯狂追逐那些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的东西。轰动效应,人云亦云。人们越来越多地丧失了考证的耐心和自信。虽然有那自称不崇拜名人的人存在,但他们也很少去验证自己所接触的事物的真伪,只不过跟着感觉在迷茫地走。他们打出的旗号事实上是另一种形式的随波逐流,是哗众取宠,更无可取之处。

烂泥固然腌匝,但我们仍然要为孩子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我常常驻足凝望孩子们的游戏,踢毽子、跳房子、过家家,他们常常满头大汗,小脸红扑扑地沾满了尘土。但他们从不会因为劳累而停下来。他们执著地以为自己在做一项艰难而伟大的工作,无论成败如何,他们从不在乎,只是深深地投入。

成年人却没有闲暇去注意孩子们的游戏。他们有自己的事要做。大至国家的疆土,种族的兴亡,连绵不绝的战争和流血,谈判桌上的虚假握手言和,小到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锅碗瓢盆,无一不让他们牵肠挂肚,眉头紧锁。他们或衣冠楚楚,或服饰不整,在大街上行色匆匆地前奔。他们太劳累了,灵魂上已经皱痕累累。他们难得停下来看看那些欢笑着游戏的孩子,不由地轻轻发出一声长叹:“孩子们多幸福啊!”

这是一声居高临下的长叹。但他们哪里知道,在这些汗流满面的孩子心中,那些大人们的劳顿奔波,满腹心事何尝不是一种游戏,只不过这种游戏十分乏味,远没有他们自己过家家有趣罢了。

凝望孩子,我们像凝望一面镜子,一种哲学。

岁月分野

女儿不爱睡午觉。每到周末的午后,我们吃完饭就头昏脑涨,恨不得好好睡一会儿。7岁的女儿却精神头儿十足,又蹦又跳,一会儿跑到这屋,一会儿跑到那屋,一会儿跑到客厅,或者让我们带她下楼去跳绳子。我常常想,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累呢?

其实,我小的时候也不爱睡午觉。炎热的夏天,和同伴们前呼后拥地去河里游泳,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可父母偏偏逼我们躺在炕上,不许乱动。而我们翻来覆去,毫无睡意,那滋味,简直就是活受罪。好在,家长很快就进入梦乡,我们则冒着回来挨揍的危险,逃出家门,直奔河边。我想,孩子和成年人的生物钟是否分属截然不同的两套系统,要不怎么有这么大的差距!而成年人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强加于孩子,认为孩子也是如此,而忘记了自己曾遭受过的折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逐渐地习惯了午睡。这说明我的生物钟调整过来了。我觉得大人和孩子的区别,愿不愿意睡午觉,可能就是指标之一。这背后应该有生理学上的解释。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是不是也可说得通?

拿我女儿为例,孩子的睡觉时间并不少,一般都会在10个小时以上,但大多集中在晚上,属于早睡晚起。他们醒着的时候,往往是这个世界最热闹的时候,而成年人很少睡这么多觉。他们或者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晚起,或者以午觉补充。他们愿意在深夜思考,在清晨漫步,而把中午的大好时光拿来睡觉。

孩子喜欢热闹,大人喜欢安静。爱静的孩子会让人莫名恐惧。试想,一个几岁的小孩儿在树林里独自漫步,这是不是有点诡异?孩子对身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成群结队,打打闹闹,那里看一看,这里瞅一下,永远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喜欢白天,喜欢和人群打交道。对孩子最大的惩罚就是给他孤独,让他一个人闷在屋子里闭门思过。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让他一个人独处几天,简直是至高的奖赏。成年人喜欢月明风清,安静祥和。这是因为他们浸润世事太深了,需要适当适度的短暂逃离,以便重新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

所以,孩子的不睡午觉,是他们在抓紧时间积极享受世界的喧嚣,成年人的午睡则相当于清晨在林荫中呼吸新鲜空气,在空寂的广场上散步、遐想,这是他和外部世界的瞬间的切割。他们难得有此享受。

孩子与成年人,就在这里悄然分野。

幸福没有相似的

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人,跟另外一个人讲起童年的悲惨遭遇。另一个人哭了,因为他也是自幼失怙,饱受同伴欺凌,二人同属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族。前者愤世嫉俗,后者深表理解;后者懦弱畏缩,凡事不愿参与,前者也点滴在胸,能站在他的角度为其考虑。后天性格,皆由成长环境塑造而成。同病相怜的人,总能找到共同语言。

一个糖尿病人跟另一个糖尿病人交流病后的痛苦,治疗经验,有何偏方,“你吃什么药呢?”“哪一种最灵?”“步行,每天坚持步行!你坚持了吗?”看他们唾沫横飞的样子,太投入了。没有任何事再比这件事重要。

换一个场景。一个开宝来车的,美滋滋地来到饭桌上。旁边一个开保时捷的问,你那车多少钱?宝来车主说,20多万吧。保时捷司机“哦”了一声,没再言语。宝来车主不甘心啊,就问,你那车多少钱?保时捷司机说,也没多少钱,才80多万。你说,这对话还能进行吗?宝来车主本来以为加入了幸福俱乐部,却被人当头一棒,打个晕头转向。

一个病人不会跟另外一个病人比惨。除了《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和那位同样强烈要求卖身的人比惨外,谁也不会以“我比你更惨”为荣。看对方已经病入膏肓,这个还能蹒跚行路的,最多也就是暗自庆幸一下:亏得我没有像他那么惨!此外,就是对对方的同情了。“我的血糖加号比你高,我就比你更牛。”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小。

格言:“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此话要看怎么理解。有时候,不幸的人是相似的,幸福的人却各有各的幸福。一个自以为幸福的人,总不由自主看看还有谁比自己更幸福。这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了。他们非常强调自己与别人的那一点差异,一定要比别人更幸福才行。两个谁也不服谁,结果,大家各自坚持自己的幸福吧!于是,不幸的人总会惺惺相惜,以己推人,幸福的人却因为牛气冲天,实在找不到什么相似之处。

女儿的吻

母亲去世了,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可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父亲又下岗了。40挂零的年纪,又没技术,只好每天出去帮人家打短工,装修、搬运、送套餐、送报纸,只要能挣来钱,什么都干。好在,女儿学习很出色,而且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家务。回到家里,一碗清淡但是热气腾腾的白菜汤就会端到父亲面前。

每天清晨,父亲早早地就出去了。女儿总会在他脸颊上轻轻吻上一下:“爸爸,祝你好运!”他笑了,那轻轻一吻,让他这一天都充满了干劲儿,出多少汗都不觉得累。日子清贫如水,每一分钱都要掰开来数着花。可是看到女儿,父亲的词典里就再没有“苦”这个字。

这天回到家里,女儿高兴地告诉他:“爸爸,今天是父亲节,您瞧,我买什么了?”女儿端上来的,是半只鸡腿,小心地切成很细很细的薄片,居然也有小半盘。“唉,咱中国人还过什么洋节,以后不要这么破费了。”父亲嘴上这么说,其实还是很高兴。

吃完饭,女儿又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爸爸,我给你的礼物!”父亲心里“咯噔”一下子,这孩子怎么净乱花钱?他知道,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弄一些所谓时尚的东西来,价格奇高且不实用。我挣点钱容易吗?

打开一看,里面却空空如也。

女儿这是在搞什么鬼把戏?

“哈哈,里面装的是我的十个吻,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打开盒子,就是我在吻你!”

父亲笑了。他伸开胳膊,抱住女儿。他感觉到女儿真是长大了。

每天早晨再出门,父亲就把盒子带在身边。这是他无穷的动力啊!

你的声音

那段时间,他和妻子的关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再这样拖下去,他坚信自己马上就要死掉,而妻子显然也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两个人都彼此心照不宣,小心翼翼地踩在摇摇晃晃的钢丝上。

他在一家杂志社当编辑,每周都要值班接一个下午的热线电话。连续很长时间,他总是会接到一个小女孩儿打来的电话。其实,这个热线根本就不是给儿童开的,但是他不忍心推却那个小女孩儿,就在电话里解答女孩儿的问题。不过,女孩儿好像并不在意他的回答,她问一个很简单的话题,然后耐心地等待他那个很长很长的答案。

这天要下班的时候,他又接到了那个熟悉的电话:“叔叔,‘克隆’是怎么回事?”他想笑,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回答完后,他决定问问这个孩子:“你为什么总是让我讲,自己却不肯说话呢?”小女孩说:“叔叔,我不想浪费听你讲话的时间,你说的每一个字对我来说都太宝贵了。”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小女孩告诉他:“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现在我和妈妈在一起,平时很少能见到爸爸。我想念他,而你的声音和我爸爸的声音几乎一模一样!”说完之后,小女孩哭了,那童稚的啜泣一下子击中了他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叔叔,我要把你的声音‘克隆’出来……”

他想到了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他和妻子的那些争执与儿子的笑容比起来,一个是阳光,一个是坚冰,放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无法并存。他立即收拾东西回家,准备和妻子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分家了,心在一起

人啊,一辈一辈地传承,平淡但是充满了故事。这是一位长者讲的故事。

我父亲是1943年去世的,母亲带着我这个几岁的孩子无处可去。两年后,大伯家的四个堂哥把我们母子从老家接到现在所在的城市,供我上学,同时供养我的母亲。除三哥外,大哥、二哥和四哥都会砸鞋钉的手艺。四个哥哥,四个嫂子,加上他们的孩子和我们母子,20多口人就靠这种小本生意维持生计。那时,大豆腐2分钱一块,高粱米7分钱一斤。如果这一天有人买鞋钉,大哥他们就会买回一袋高粱米;若赶上手头富裕,还可买一块大豆腐,用酱拌了,一人差不多能吃上一筷子,大家高兴得像过年似的。当然,一年到头,能吃上大豆腐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使这样,20多个男女老少依然在艰难的日子里相依为命,兄弟之间甚至连脸都没有红过。邻居都说:“你们这哥五个可真和睦啊!”他不知道,其实我们不是亲兄弟。

1953年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城市里生活也日益困难,有几天我们甚至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高粱米饭。一天晚上,大哥刘贺把我们弟兄几个叫到一起说:“这20多张嘴在一块,也不容易填满,要不咱们就各过各的吧!”大家想了想,觉得这倒也是个办法,穷则思变,变,才有活路。我们虽说是分家,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可分,仍然是自己住自己家的房子,把锅碗瓢盆按人头分几个,就算分家了。当然,大家心里还是有些难受,毕竟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地生活了这么多年,有的孩子听到“分家”这两个字,伤心地哭了起来。大哥说:“记住,咱们家是因为穷,而不是因为过不到一起才分开的。所以,虽然分家了,但心不能分开。”他又对我母亲说:“婶儿,你不用担心,老弟(指我)现在还不能挣钱,你仍然跟着我们过。”

就这样,我们波澜不惊地分了家。

那时候,三哥已经在一家酿造厂上班,有了正式单位;大哥与别人合伙开了个食杂店,卖各种小商品和水果;二哥后来下乡到农村去种了一段时间地;四哥则沿街叫卖炊具;我正在上学,有助学金,自己差不多能够养活自己;我母亲最好,几个堂兄谁家日子稍微宽裕一点,她就去谁家里吃住,大家竞相接她到自己家里去。所以,虽然说是分家了,可是心反而走得更近了。1986年,我母亲以86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在我们的长辈中,她是寿命最长的,这与几位堂兄的悉心照料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60年代末到现在,已经40年了,每到年三十晚上,我都要给自己的孩子们讲一讲这段家史。我很怕下辈人忘记了我们父辈之间的那份情义。

夜里的世界

女儿平时都是跟她的姥姥姥爷在一起睡,那天是周末,非要闹着和我们一起睡。我们答应了,孩子挺高兴,在床上直蹦,看得出,她决定好好消耗一下这个难得的晚上。到了睡觉的点儿,她依然兴致勃勃,让我给她讲故事,我正沉浸了一本旧书里不能自拔,扔给孩子她妈一本书,说:“让她自个儿读。”虽然女儿才6岁,但已认识很多字,一般的文章,她磕磕绊绊地都能读出来。孩子她妈不高兴了,说:“你就不能尽一下做父亲的义务?”见她这样,我只好读起来。先读了一篇,又读了一篇,再读一篇,我音调沉郁,不激动,不高亢,正适合催眠,以前,我给女儿读一篇多一点儿,她就呼呼了。今天这招儿没好使,她认真听着,还配合着我的讲述做动作,显得倍儿精神。我有点不耐烦,强行关了灯,她在黑卧室里大声说话,仿佛要跟我顽抗到底。

我和孩子她妈都不搭理她,仔细听着女儿的动静。不一会儿,孩子她妈呼吸越来越均匀——她先睡过去了;又过了好一会儿,孩子声音也越来越弱,她也睡过去了。我听着这母女二人的鼾声,感觉很幸福,于是我打开台灯,接着读起书来。

这一读,就读到了凌晨四点。本以为可以过一个宁静的读书夜,这一晚,却亲历了女儿的另外一个世界。我没想到,女儿的鼾声这么粗重,她呼哧呼哧地,大概是白天玩得太累了,睡得特别沉。约摸凌晨一点多钟,女儿忽然哽咽起来,先是小声地哼哼,后来哭出了声。我借着微弱的台灯,看她小嘴一撇一撇地,那模样很怜人,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我推推她,她翻了个身,又哽咽了两下,宁静下来。刚开始,我怀疑是她睡觉的时候把胳膊压疼了,后来看那架势还不太像,莫非是她做了个噩梦?这孩子能做什么噩梦呢?记得有一天,她刚看完电视剧《西游记》,第二天早上告诉妈妈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小妖怪,跟许多小妖怪在一起,长得都差不多,妈妈没有认出她来,于是她吓哭了。今天是不是又梦见了小妖怪?女儿胆子很小,看到电视里有打架的,就赶紧转回头去或者闭上眼。孩子不会装,那一定是她的真实感受。我进入不了女儿的内心世界,只知道她现在正经历一场自己的磨难,可我只能看着,帮不了她什么忙。

凌晨两点多,女儿突然又笑起来,咯儿咯儿地,跟白天那银铃般的笑声一样。这孩子,心里的盆子很浅,盛不了太多的东西,别人的一个笑话,就能让她笑半天,拍皮球时比上次多拍了几个,也会高兴得什么似的。她总有很多理由让自己高兴起来。凌晨三点多,女儿又嘟嘟囔囔说了几句话。孩子虽然才6岁,但已经有了一个单独的世界,她那个世界里,也有了悲欢离愁。谁说大人们的悲欢离愁就比孩子们的悲欢离愁更庞杂呢?孩子所承受的心理悲欢并不比大人更小。这一晚上,我的女儿经历了那么多故事,她明天能跟爸爸妈妈讲出多少?

我知道,自己平时对孩子关心比较少,即使关心,我也只关心她的白天,而没注意到她的另一个世界。于是,我扔了书,关了台灯,和女儿一起进入梦乡。让我们的故事在夜晚中平行向前。我们爷儿俩,各自承受自己应该承受的。明天早晨,让我们把这些酸甜苦辣全都忘掉。

爷爷和孙子

孩子出生刚三个月的时候,不幸得了脑积水,花了几万元钱,终于保住了生命。但此后,孩子的脑袋一天天变大,甚至完全可以用“头大如斗”来形容。有一天,一个路人从他家门口经过,瞅了孩子一眼,吓得“妈呀”一声,拔腿就跑。左邻右舍也不愿意到他们家来串门了。经过多方治疗无效后,孩子的父母心灰意冷,终于决定放弃。可是孩子的爷爷金中术不同意。儿子儿媳不忍心看孩子的惨状,双双离家出走。

金中术和老伴成了这个孩子的父母。孩子头部的分量占了整个身体的将近一半,不能翻身,眼睛睁不开,嘴巴也张不开。金中术冲好奶粉以后,要扒开孩子的嘴,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灌进去。怕奶太热烫着孩子,金中术有时要先把奶含在自己嘴里,觉得温度适宜了,才喂给孩子。天气好的时候,金中术和老伴儿就带着孩子出去“散步”。孩子无法走路,只能抱在怀里。天长日久,老伴的胳膊都变形了,永远是一副要抱什么的姿势,这个姿势记录下了他们每一天的含辛茹苦。

有人劝他们:“不要再为这个残疾娃娃受苦受罪了。”这样的话听得多了,金中术都有点麻木了,他知道,自己是在下意识地爱这个孩子,尤其是血缘关系在起着作用。如果放弃了,他良心不安。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孩子已经3岁了。孩子的父母偶尔回家一趟,见孩子在爷爷奶奶的照料下,活得有滋有味,于是感到自责,以后,他们经常回家来看孩子,给孩子带来奶粉、水果等。

孩子眼睛看不见,但耳朵很灵敏,听到爷爷奶奶的脚步声就兴奋地伸出小手来,那样子很可爱。其实,金中术有时也会产生惶惑,自己救活这样一个生命,到底是对还是错?这天,他和老伴领着孩子在屋外晒太阳,孙子舒服地躺在小推车里,神态怡然。老伴就逗小孙子:“孩子啊,你活得多累,看不见爹娘和爷爷奶奶,干脆我们给你喂点安眠药,也好让爷爷奶奶享享福……”话音未落,孩子的小嘴颤动了几下,无声的泪珠顺着眼角刷刷地流了出来,滴在枕头上,湿了一片。奶奶急忙把他抱起来,说:“孩子啊,你别哭,奶奶是跟你开玩笑的,我们怎么舍得你这苦命的孩子呢!”

金中术目睹了这一幕,他彻底放了心——孩子是留恋生命的,既然如此,自己救活了他并抚养着他,应该是对得起孩子的。金中术,农民,家住长春市高新开发区双德乡前进一队,他这一辈子,不想对不起任何人。

偷枣情缘

那时候,我爷爷在临县一个镇上当镇长。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家户户灶不冒烟,街上饿殍成群。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很是忙乱,爷爷常常要工作到深夜。这天晚上,其他人都回家了,爷爷还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忽然,外面传来异样的声响——“啪嗒”、“啪嗒”,于是他走出来看个究竟。

原来,镇政府院子里种了几棵枣树。此时正值初夏,青枣已经成型,水灵灵的挂满枝头,有几根树枝伸到了墙外。那“啪嗒啪嗒”的声音是从墙外传进来的。爷爷轻轻地走出大门,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大娘正手拿一根竹竿,击打伸出墙外的枣树枝。

爷爷咳嗽了一声。老太太回头一看,见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站在面前,不由地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下瘫坐在地上,她半跪半爬到爷爷面前哀求:“同志啊,求求你放过我吧,我儿子儿媳妇都饿死了,只剩下一个可怜的孙子。我这把老骨头饿死没关系,可是如果没有这几个枣子,我孙子也得饿死啊!求求你了,同志……”老太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爷爷一阵心酸,赶忙上前把她扶起来,故意压低了声音说:“老大娘,小点声音,我也是来偷枣的!”老太太一愣:“怎么,你不是镇上的领导?”爷爷说:“不是。我家里也有孩子,我也需要养家啊!”老太太恍然大悟,说:“哎呀,这下好了,咱们一起来吧!正好我打累了,你来打,我捡枣,然后咱俩平分!”“好的!”

不一会儿,他们就把伸出墙外的那几根树枝上的枣子打完了。在分配“劳动成果”时,爷爷只抓了一小把,他说:“我家里还有点粮食,这几个枣子够我家孩子吃了,您把其余的都拿走吧!”老太太千恩万谢,跟爷爷相约:“过几天咱们再来!”爷爷深深地点点头。

第二天,爷爷找来几个人,把低矮的院墙扒掉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墙修高了,心就离老百姓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老太太又来了。她吃惊地发现,几棵枣树都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悄悄地走到树下,举起了竹竿……不一会儿,爷爷也悄悄地出现在她的身边。“老大娘,你的孙子怎么样了?”“哎呀,吃了枣子,我孙子高兴坏了。真是谢谢你啊!”“没事,反正咱们两个都是偷枣的!”“哈哈!”两个人开心地笑起来。

这天,爷爷陪省里来的干部到乡下调研。他们一起到了镇里最穷的一个村子,村长领着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当推开村边上那扇门的时候,房主人和爷爷都愣住了,原来,正是那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她后面跟着一个瘦巴巴的小男孩。老太太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村长见状,急忙给她介绍:“这是镇长和省里来的同志,赶紧让进屋子里去啊!”老太太把他们领进屋子。省里来的同志问老太太:“大娘,生活怎么样啊?”“还不错,还不错。”说着,老太太端出一个脏兮兮的盆子来,盆子里装着一小把青涩的枣子:“同志,也没有什么可招待的,请吃几个枣子吧!”“你们就靠这个充饥吗?”省里来的同志问,爷爷点了点头。那位同志摇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他们离开的时候,爷爷一回头,看到老太太满眼的泪花。那一刻他的眼睛也湿润了。他在心里暗暗祈祷,对方不要认出自己来。

一年之后,一个小男孩来到镇上找我的爷爷。看到那张熟悉的瘦巴巴的脸,爷爷浑身一颤:这不是那个老太太的孙子吗?小男孩一见到我的爷爷,立刻跪倒在地:“叔叔啊,我奶奶死了!她临死前让我来找你,她说你是个好人,只有你才能救我一命啊!”“孩子,起来吧,起来吧!我养活你!”两个人紧紧地搂在一起,哭作一团。

当年这个小男孩,就是我的伯父。

现在,在我老家的院子里,还栽着好几棵大枣树……

幸存者

邻居养了几只小鸡,能够看出刚刚孵出没多长时间。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黄黄的,小绒球一样,在门前的草地上互相嬉戏,滚来滚去。

小鸡们是被养在一个大铁笼子里的。白天撒出去,傍晚的时候再收进去。春天天气晴朗,气温也高,晚上甚至把笼子放在门口就行。

有一天,本来前半夜还天高气爽,后半夜却骤然黑云如墨,瞬间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正赶上那天邻居家只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在家,其余的人都到亲戚家参加婚礼去了。小孩吓得趴在被窝里一动不动,更甭提出来照管小鸡们了。

第二天早晨,雨过天晴。我们发现笼子里的五只小鸡已经有三只被大雨浇死了。有一只奄奄一息,挨了半天时间,中午的时候也闭上了眼。只剩下唯一的一只小公鸡,晒干了身上的水,重新抖擞起精神,大声鸣叫着,仿佛在宣告新生活的开始。

从此以后,草地上只剩下了一只小鸡在跑来跑去。开始的时候,它还能够自得其乐地啄啄小虫,梳梳羽毛。慢慢地,它的神情有些呆滞,有时无缘无故地站着,抬头望天,像是在凝神想着什么东西。有时又忽然变得特别焦躁,从这个墙角惶惶地跑到那个墙角。周围一个动物也没有。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者小鸭子什么的。只有它一个在那儿孤零零地踱过来,踱过去,像一个满腹心事的老人。

我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个狂风暴雨的晚上,这只小鸡是怎样地缩紧全身,紧闭嘴唇与风雨抗争,又是怎样在别的同伴已经冻浇而死后仍强忍着积聚身上的每一份热量,苦苦地坚持着,对峙着,等待着,最后它终于幸存下来。

然而现在呢?看着它那病恹恹的样子,那茫然若失的身影。我想,孤独真是一种比闪电惊雷更可怕的东西,它会慢慢地由内往外毁灭一个生命的。

几天以后,这只幸存者还是死了。它并不是死于外来的打击,而是死于没有依靠,没有爱。

花生芽

桌上端来一盘菜,绿油油、翠生生的。嫩绿的两个椭圆形瓣中,夹着一条纤弱的白骨朵。主人说,这是炒的花生芽。将花生放在温室里催生,待它长出芽来便炒菜,时机要把握好,否则,花生几天就会长成秧子。对花生来说,这颇有些欺骗的性质,老花生们满怀希望地积累起全身的精华,殚精竭虑,准备为新生命做最后一搏。这一过程中,它们抛弃了所有的前嫌和累赘,焕发出无限的青春之激情,结果,在最美丽的绽放时刻,生命遭到无情扼杀。面对哧哧啦啦的油锅,它们瞠目结舌,才知道主人最初的温情抚摩原是一场早就策划好的骗局!

端上桌来的炒花生芽,依然保持着它们目瞪口呆的样子。用筷子夹一根放在嘴里,满口是新鲜花生的娇嫩和芬芳,细嚼时,还有点生涩与苦楚。这就是花生生命的全部。无需油盐作料,仅仅是一盘花生芽我们就足够品尽百般滋味。

其实,这并不是特例。人人熟知的豆芽,就是花生芽的前车之鉴。豆芽因为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食品,让人们忽略了它本身的惨痛历程。它们一样是单纯地被蒙在鼓里,一样是充满了美好憧憬,一样是在梦想开始的时候被斩尽杀绝。没有人听到它们的呼喊和惨叫。

还有毛蛋。那些冰冷的鸡蛋躺在老母鸡的怀中,被温柔地唤醒,小生命们以为春天已经来临,它们蠢蠢欲动,认真地聆听周围的声音,渴望赶紧从蛋壳中走出来,然而,在它们即将孵化成型之即,人类蛮横地从老母鸡怀中抢走了它们。这些尚未孵化完成的鸡蛋被称为“毛蛋”,常被烤了吃掉。它们和花生芽、黄豆芽一样,积聚了一生的美好,所以在人类口中极尽鲜美。

鲜美的东西总是要被觊觎,人类不仅吃种子吃果实,还要吃它们的过程,作为一盘菜,花生芽默不作声,它们和饕餮者对视着,仿佛在提醒食客要小心自己的命运。

父亲接我回家

他常年在外面拍电影,有时在本地,有时在外国,有时则是在飞机上度过。有一天他因病在家里躺了一天,傍晚的时候,妻子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花瓶走到他面前,对他说:“我要给你颁发奖杯!”他问为什么,妻子神秘地一笑,说:“因为你今天全天都没有出门!”

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忙碌到什么程度的人;可想而知,他的儿子跟他见面的机会能有多少。但是,那时儿子毕竟还是个孩子,有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虚荣心。一天,他的助手向他转达了儿子的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父亲能亲自开车去接他放学。

这天,他风尘仆仆地下了飞机以后,看看手表,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于是开着车直奔学校,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下。他想给儿子一个惊喜。他打电话告诉孩子的司机:“今天你在家里歇着吧,我现在正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放学铃声响了。他热切地打量着从门口走出的每一个学生。但是直到所有的人都走光了,他也没有见到孩子的身影。终于,司机给他打来电话:“先生,你的儿子正在学校门口等你呢,怎么你还没有到?”他说:“我也在学校门口。”司机问:“你在哪个学校门口?”他说出某某小学的名字。司机说:“先生,你的孩子已经读中学了!”

等他赶到那所中学的时候,孩子已经要步行回家了。他把儿子叫上车,儿子好半天都没有理睬他。他默默地开着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快到家的时候,儿子带着哭腔说:“爸爸,我的同学们都走光了!你来接我还有什么用!”

他叫成龙,一个出色的电影人,一个能为儿子提供优裕物质生活的人。而他的儿子是个普通的儿子,一个只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父亲来接放学的儿子……

同类推荐
  •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本教材紧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从班主任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由案例导入理论问题,又理论联系实践,突出案例教学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不仅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操作性等原则。
  • 小品基础学习与欣赏(青少年课外文体娱乐指南)

    小品基础学习与欣赏(青少年课外文体娱乐指南)

    小品,可以简析为小的艺术品,是我们生活里常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狭义上讲,小品包含较短的有关说和演的艺术两个范畴。虽然小品“体态”相对短小,但是一则优秀小品作品的构成在严谨程度上却与其他大型艺术作品并无差距。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立志勤学(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立志勤学(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演艺技巧100问

    演艺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一本送给高中生的绝佳礼物!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猜题法。讲高考作文的书浩如烟海,但没有谁想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能将所有高考作文题归纳为三道题。
热门推荐
  • 热血校园之我在城西的日子

    热血校园之我在城西的日子

    记录一段真实的往事;几年前我上初中,不小心惹上了初二的混子,面对众多混子的围攻,我将用拳头捍卫自己的尊严。那一年我和兄弟一起喝酒,一起睡觉,一起打架,一起挨揍,一起追女孩......这些岁月的点点滴滴,我将用键盘敲击出文字记录下来。
  • 铁律

    铁律

    一群逃避地球末法时代的大能带着族人来到了这片星空,随着他们在这里开枝散叶,这片星空各处都开始闪耀着灵力、斗气、魔法炫芒。古老的修真文明和神秘的魔法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擦出火花。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文明在这片星空飞快地发展着,这片星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里百家争鸣、东西交锋,这里充满了神秘和未知……我要用最俗套的主角名字写出最不俗套的故事!
  • 重生之当家恶女

    重生之当家恶女

    她好强的个性,成就她在商业上的奇迹,同时却被家庭抛弃。看着那个男人的背叛,她愤怒买醉,醒来后发现她已离奇穿越,成了宗政侯爷的女人,然而大妇的欺压,妃嫔的嘲弄以及宅门内的是非恩怨,该如何应对?
  • 极道骑士

    极道骑士

    肖恩:你好,我对你的仰望如滔滔江水,额,能握个手吗?某天才疑惑地与肖恩握了握手。肖恩转身,心中狂笑:嘿嘿,顶级骑士天赋到手。骑士粉丝群835732045,有兴趣的可以加加。
  • 枫芒

    枫芒

    羽扇纶巾智多星——诸葛亮。其才华千古传颂,其事迹家喻户晓。却鲜有人知他写了一部《诸葛残篇》流传与世。时光荏苒,千年之后,一辍学少年,巧得《诸葛残篇》,本无希望的人生因此增色添彩,光芒四溢……本故事纯属虚构,雷人之处还请谅解!!!
  • 从斗罗开始的搞事

    从斗罗开始的搞事

    第一个世界是《斗罗大陆》,其他世界还在排,可以的话聚众投票。关于封面的问题我暂时改不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兽冰皇:狂妃戏天下

    御兽冰皇:狂妃戏天下

    她是冰之女皇,是五人中的领头羊。偶然得到一块灵石,却招来杀身之祸,灵石破碎,灵力肆泄,打开时空之门,紫雪翎穿越古老大陆。。。。。。
  • 女子嫁校

    女子嫁校

    女人有家就是嫁。可是在剩女的年龄标签与爱情找寻的路上,在自己的标准与父母的期许的矛盾中,在自由恋爱与相亲劫爱的节拍变调间,嫁校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爱恨情愁,恋之百态。
  • 关于穿越那件小事

    关于穿越那件小事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工业革命的疑似战国时代……系统你还行不行,老是内存不足是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