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6600000035

第35章 伏羲神格(1)

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太阳神崇拜,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附着在伏羲身上的各种文化英雄的神格中,主要是太阳神。伏羲是人首龙(蛇)身,说明太阳神与龙(蛇)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太阳神也就是男性祖先崇拜的最高神,所以伏义就是中国远古时期的男性祖先神。笔者在确认了伏羲的原初神格之后,对伏羲神话的源头也做了进一步的考查和论证,并且结合天水一带流传的伏羲神话传说和依然存活着的伏羲信仰,明确得出伏羲神话源于天水的结论。

一、伏羲的原初神格

在论证了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太阳神崇拜的事实之后,我们在本章将讨论伏羲与太阳神崇拜之间的关系。前文说到,伏羲是太阳神,伏羲又是人首龙(蛇)身,那么这太阳神与龙(蛇)之间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伏羲、龙与太阳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伏羲,还有许多创造文明成果的传说,笔者认为,这些都属于文化英雄的神话。笔者将通过对这些文化英雄神话事迹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伏羲的原初神格。

(一)伏羲与太阳

如前所述,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太阳神崇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伏羲与太阳神崇拜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将是我们要论述的重点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日神崇拜中,太阳神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的,在神话流传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时候,太阳神向我们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所以,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太阳神在中国神话和古史传说中的各种变相,看看在这些变相的太阳神中,究竟有哪些与伏羲有关系。

随着父权氏族社会的建立,原来表示男性生殖器官的“帝”,逐渐转化为太阳的别名。比如:《易经》说:“帝出乎震。”各注家都说:“震,东方也。”出乎东方的岂不就是太阳了吗?所以,张舜徽在《郑学丛书·演释名》就明确指出:“震,当训作晨”。那么,“帝出于震”,也就是日出于晨了。

《易经·益卦》的六二爻辞云:“王用享于帝。”王弼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具有此等威力的东西,除了太阳还会是什么呢?正是因为男权制度的建立,人们才在“帝”与太阳之间建立起同位关系。大约古人都明确这一点,所以“日”与“帝”就都成了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尊称。平时将统治者比作日,便有“天无二日”的话,一旦怨恨起他们的残暴统治,便有“时日曷丧”的诅咒。

据古书记载,尧、舜之母名“握登”,但对其来历都无法解释。《诗·秦风·终南》云: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袭。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有两个解,一是面容红润,二就是太阳。显然“太阳”是该词的原始含义。“渥丹”是“握登”一词的音转,指称的是一个对象,即太阳神。可见传说中尧舜的母亲是太阳神。太阳神所生之子,自然也就是太阳神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还有一个神秘的名字叫“矣”,又称“帝矣”。那么,这“矣”又是谁呢?据长沙出土的《楚帛书》上说:帝钇乃为日月之行。

所谓“为日月之行”,也就是安排太阳、月亮的运行的意思。那么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有这般力量呢?不是上帝,那就只能是太阳神了。

在《山海经》的神话系统中,也记载着一位名“俊”的男性大神,是以女性身份出现的日神羲和与月神常仪的丈夫,并且是太阳和月亮的生身父亲。比如:

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曰。帝俊妻常生月,十有二。

“受”与“俊”是通假字,实际上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在这段文字里,羲和成了女性。可见这太阳神并非男性的专利,太阳神的性别可男可女,说明太阳神崇拜出现于女性氏族社会与男性氏族社会的交替时期。就如同“帝”即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也是太阳的别名一样。帝俊和羲和结合,并且生了十个太阳;帝俊与常仪结合,又生了十二个月亮。这样一来,这帝俊就不仅是太阳神,而且又是月亮神。既然能够生太阳和月亮,那实际上就是由太阳神转化而来的上帝神了。

而“帝矣”与伏羲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帝王世纪》云:(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史。

在这段文字里,帝喾与帝矣成了一个神。而“帝喾”与“太昊”也是一个神。众所周知,伏羲,别号太昊,名二而实一,都是太阳神的不同名号。

几千年儒家的官方史学,一直将伏羲视为中国历史的“上上圣人”并将其列居古今一切人物之首,可见他在古人心目中地位之高。可是又传说他人首蛇身,圣人而异相。这说明,神话是无法彻底被史官消融在历史文献之中的。关于伏羲,其名号非常多。但基本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伏羲型,又写作伏牺、伏戏、赫胥、包羲、疱羲、宓羲、虑牺、羲皇等;二是太昊型,又写作大昊、泰昊、大(太)皞,大(太)皡、大皓等。如此多的称呼所指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只呢?或者说伏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据《帝王世纪》载:

大昊帝包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未,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文中说“大昊”和包牺是一个人(神),所谓“继天而生”,就意味着他是天生的,就是没有人间的父母。天就是太阳,所以这大昊就是太阳神。“木”是树,是植物,是生命,所以包牺又是主宰生命或者生殖的神。因此,他才能够居于百王之先。前文说过,震是东方的意思,也是晨的意思,帝就是太阳。太阳升起在东方,所以太昊帝的位置就在东方,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它是太阳神。万物生长靠太阳,是太阳驱走了寒冬,带来了万木复苏的春天,所以它是春天的主宰。总之,太昊、伏羲、包牺,无论称其为什么,都是太阳神。

所谓“昊”,在汉代的《纬书》中解释“昊天上帝”,也就是天帝之名。天帝是上天的主宰,在古老的太阳神崇拜信仰中,太阳是上天最高的主宰。所以“昊天上帝”就是指太阳。昊在《说文》及《尔雅》又被解释为春神或夏神之名氕春神之名为“析”,即羲。所以大昊就是大羲,即伏羲。古语大、太二字通用,所以大即太。太昊之“昊”无定字,可写作:皓、皞、嗥、颢、浩,这些字都有光明盛大的含义。所以说“大昊(伏羲)者,大明也”。至于:取牺牲以供庖厨,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伏,服也,戏,化也;下伏而化之。

这些说法都与伏羲名号的真实含义不相符合,实际上都是汉儒不了解伏羲神话的内容和伏羲的太阳神格,而对伏羲之名做出的望文生义的杜撰。

说到“大羲”即“伏羲”,就必须进一步分析“羲和”的含义。上文提到的“羲和”,是中国太阳神话中有一位着名的神。屈原在《离骚》中吟道:“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崦嵫是传说中太阳落山的地方,羲和则是太阳之车的驭者,其实也就是太阳神。上文提到羲和与帝俊结合而生十日,其实,关于羲和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古神话中一个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故事,而且他与伏羲有着不解之缘。其实,羲和就是伏羲。

汉语上古音中的fu和buo二音是相通的,只是后来分化为两个音。比如“溥”,此字即可读fu也可读buo。这也正是伏羲的名号会分化为“伏”与“包”两大系统的原因。伏羲名号中的“伏”与“包”,均有许多不同的字表达,其纯属表音不同而无实义。所以,伏与包都是“溥”字的同音通假字。《说文》释“溥”为“大”,所以“溥”就是伟大,所谓“伏羲”或“包羲”,其实就是“伟大的羲”。

那么“羲”的含义又是什么呢?“羲”的古音与今音已大不相同。凡今曰者,先秦时期的古音都读作双音节Xie,所以“羲”按先秦古音应该读作“羲俄”。这样一来,“伟大的羲”就是“伟大的羲俄”,这“羲俄”就是“羲和”,所以伏羲就是羲和。

(二)伏羲与龙蛇

龙的原形是蛇,而蛇则是男根的象征。蛇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是原始人类用以象征男根的动物。蛇后来演化为龙,龙的形象正是以蛇为基本原形发展起来的。本来蛇龙不分,“蛇身人面”、“龙身人面”、“人面蛇身”,其形象亦龙亦蛇。

当然,古代文献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其本义并非只是指蛇,还包括蜥蜴、鳄鱼等俗称“四脚蛇”的动物。因为,在上古汉语中,“蛇”并不专指今天所言之蛇。事实上,蜥蜴、鳄鱼等爬行动物,在古代均可称蛇。先秦古谚云:“为虺弗摧,为蛇奈何?”意思是说,小小蜥蜴不及时消灭,等它长成巨大的鳄鱼的时候,就奈何它不得了!正是因为蜥蜴与鳄鱼的幼仔极为相像,所以古人才有此说。这种动物的样式我们在汉代墓葬出土的各种伏羲、女娲图上看到。而且,蜥蜴、鳄鱼与蛇、龟一样都是卵生。前文说到,卵是男性生殖崇拜最基本的对象。远古先民正是通过卵生这一共同点才将这些卵生的动物与男根联系起来的。从男性生殖崇拜的角度,这几种动物都曾经是男根的象征,而从龙的形态看,它们的形态都部分或全部地被龙所吸收或者综合了。

许多学者认为,龙与蛇没有任何关系。理由是,蛇是爬行类动物,而龙则能腾云驾雾,威力无比。这种观点缺少神话思维,显然将龙视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动物了,就像将伏羲看作历史人物和人类祖先一样。但是,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蛇实质就是龙,蛇是简化了的龙的形象。这种观点未免过于简单了。

让我们看一下古代文献所记载的龙的特征。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

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得生。《管子·水地篇》说:

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蝎,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荀子·劝学篇》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从这三段文字的记载可以看出,龙的一个根本属性是离不开水。龙是水物,所以没有水龙就不能生存。一旦积水成渊,就会有蛟龙生于其中。众所周知,蛇类都是两栖动物。所谓“被五色而游”,可能说的是变色龙,是几种能变色的蜥蜴类动物,尤其指常见的安乐蜥属的数种,善于变换皮肤的颜色,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保护自己。至于能大能小,上能登天,下能人泉,则是对这种动物两栖性能的神化夸张,属于神话的内容了。但是,这也有现实的依据,因为这几种动物的幼仔非常相像,那蜥蜴与鳄鱼之间自然是能小能大了。只是上天的功能,却又是将其他动物或者自然现象融合到龙的功能中来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对“龙”的解释: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所谓“鳞虫”就是指蛇类,鳞虫之长,不是这类动物的首领,而是对这类动物的各种特长的综合。正是如此,所以我们面对的龙,才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陆地上走。能穴居,能露宿,小如蜥蜴,巨如鳄鱼。“春分而登天”是象征的说法,实际上是指春天惊蛰,百虫复苏;秋分而潜渊,则是开始冬眠。这些都是蛇类的生活习性。所以说,龙虽然不是蛇,但它与蛇类关系极其密切。

既然伏羲是太阳神,又是人首龙(蛇)身,那么这太阳神与龙(蛇)之间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这种关系恰恰是通过伏羲为中介建立起来的。当然,也有直接表现龙与太阳结合的图案。比如,在湖南安乡县汤家岗出土的陶盘纹饰中就有龙与太阳的复合;商代文物中有大量龙、螭等饰物,我国的龙吞日之说亦可以充分表现龙与太阳的某些联系。而二龙戏珠,民间舞龙时龙头前的绣球,则都是龙与太阳之间联系的象征形式。

然而,龙与太阳的深层联系,还是生殖崇拜观念的表现。前文说到,帝俊与羲和结合而生十日,可见太阳神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在古人眼里,太阳的阳光是具有生殖能力的,所以太阳是生殖者的象征。尤其是人类进人父系社会之后,太阳完全成了具有阳刚之性的父亲的形象。它是创世之神,其作用就在于通过阳光播下孕育人类和万物的种子。

中国古代早已有天地之交、日月相合的认识。据《礼记·礼器》载:

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

生于东方的“大明”自然是指太阳,太阳象征丈夫,月亮代表妻子。而将日月视为夫妻的神话,在全球神话传说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出现了伏羲、女娲的蛇身交尾图,较为常见的一幅是伏羲手举太阳、女娲手举月亮。

正是由于龙已经不再是蛇这种现实中的动物,而是具有神性的灵物,所以它才能与伏羲这样的独立大神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左传·昭公十七年》载:

太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注:“太皡,伏牺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名官”)所谓“以龙纪”,有两个解释:一是以龙为纪年;二是以龙为传承谱系;前者是历史,后者显然具有神话的特征。这段话究竟何意《左传》没有说。但是杜预的注,却明确将神话改造为历史,认为伏羲因为相貌有龙的特征,所以以龙命官。到了汉代,出现在文献中的伏羲身上的龙瑞就越来越明显,以至成为人首蛇身的样子。汉以降的古代文献和汉墓出土的画像,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随处可见。比如,《昭明文选·鲁灵光殿赋》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系谱》说:

伏羲人头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时生。

曹植《女娲赞》说:或云二皇(指伏羲女娲),人首蛇形。

类似的记述在《列子》《帝王世纪》及《拾遗记》等古籍中都有。汉以后,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像更是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据统计,《山海经》所载神灵计454个,其中龙身、蛇身、龙首的“神人”多达138个。这一现象表明,龙、蛇在远古先民心目中是具有神性的灵物,所以他们会将自己心目中的神人赋予龙、蛇的形象,以表达他们所具有的神性。可以说,龙、蛇之身,就是神性之身。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将男女交媾的形象公开表现了,所以就使用两蛇交尾的方式,暗示两性生殖的母题。

正是由于龙已经是古人心目中的神性灵物,为了增加其祖先谱系的神圣性,便将其祖先都与龙攀上了亲戚关系。比如北宋刘恕在其《资治通鉴外纪》中说:

太昊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端,因而名官始以龙记,号曰龙师。命朱褒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曱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混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畴。粟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刘恕将以龙记的原因解释为龙马负图,这显然是神话记载。并且将伏羲而下,炎帝神农、勾芒、共工、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等远古文化英雄都编在龙的祖谱上。龙的形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仅三皇五帝一脉相承地以龙为纪,中原诸华夏都以龙为祖先形象,即使长期雄踞北方的匈奴也自称龙族。另外,我国西南诸少数民族至今仍流传着伏羲女娲是其始祖的传说。

正如闻一多先生在其《伏羲考》中所说:

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的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为“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而以龙为其符应,他们的旗章、官室、舆服、器用,一切都刻画着龙文。总之,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

然而,龙的这种地位是以父权制度的完全建立为基础的,所以龙和太阳一样是男性帝王的象征。

(三)文化英雄神

同类推荐
  •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无论是生存论,还是解释学,其共同的视域乃是当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生成的世界与存在的界域。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共三章,分别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写作原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的重大意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热门推荐
  • Discourses on Satire and Epic Poetry

    Discourses on Satire and Epic Poet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回侯府嫁纨绔

    重回侯府嫁纨绔

    世子夫人谢南嘉被人害死在产房,以丫鬟身份重回侯府,誓要找出真凶报仇血恨,想要在明枪暗箭的侯府站稳脚跟,她必须为自己找一个靠山。定远侯府的败家二公子最近突然迷上了一个小丫鬟,小丫鬟娇俏可人,却满腹算计,要与他结盟对敌,将他扶上世子之位。二公子折扇轻摇,不以为然,公子我无心权势,只爱美人。美人断然拒绝:长嫂如母,二公子请自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千骨:画骨千年之恋

    花千骨:画骨千年之恋

    单纯,善良的花千骨在重生后会原谅白字画吗。长留和各派还会与七杀的人对抗吗。画骨夫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老爸是主神

    老爸是主神

    没能考入大学的萧慎只能选择回家——继承家业
  • 我的心里住着一只魑魅妖

    我的心里住着一只魑魅妖

    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名震一方。可是没钱,没势,没师傅......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的心里住着一只魑魅妖。
  • 机械大魔王

    机械大魔王

    这是李若穿越成人工智能,一步步统治魔法与科技并存世界的故事。李若在研究机械战甲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纳米技术、液态金属、机甲内构筑魔法阵……机甲+风系元素魔法=后羿号?竟然比精灵的箭术还厉害?!机甲+变大化巫术=夸父号!比巨人族还要大十倍!机甲+十二支羽翼+十二种元素魔法阵构筑=十二翼神圣天使号!天堂下来的家伙们,跟我硬刚试试?大圣号、伏羲号、玉帝号……战神号、恶魔号、宙斯号……朋友,你见过漫天全是钢铁侠吗?别怀疑,那全部都是我!
  • 会异能的心理医师

    会异能的心理医师

    ☆☆☆☆☆【都市小说中的一道逆流】☆☆☆☆☆高考作弊失败的青年掌握了心灵魔法以后,回到都市成为心理医生的故事……【本书特色】不写主角游遍花丛每天泡MM,不写无聊腻味又YY的商战,不写征服天下打遍世界无敌手,也不写改变人生弥补遗憾品味某某年代的生活,这些都是都市小说的俗套了。如果这些都市小说都让你看腻了,那就来心理诊所吧!挥金如土的年轻富婆患了性冷淡如何被他治好;青春靓丽的当红女星怎样放弃贞洁走到今日;政府高层官员的贪污受贿老实向他交代;企业总裁的私密生活和他分享;还有夜场名妓、亿万身家的爆发户、杀人不眨眼的11组织老大……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故事!打造都市新经典,给你一本另类感受的都市小说!友情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台阶

    台阶

    《台阶》为李森祥作品集,收录《台阶》《小学老师》《烟村四五家》《筑巢之歌》等十余篇小说、散文。其中,《台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这些作品主要着眼农村生活,作者以精炼而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普通人形象,再现了中国农民的生存智慧与最本真的情感。
  • 月神术士

    月神术士

    美术学院的学生王明因为在雷雨天玩电脑不幸被击中,他来到了充满生命和元素魔法的精灵大陆。可是,他成了一个术士,没错,是以别人灵魂和生命为能量的术士。看看一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术士如何在这片陌生的精灵大陆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陇西湾

    陇西湾

    这篇真人轶事主要是讲述了一个85后女孩在陇西湾这个地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当中所穿插的人物和剧情根据真实口述改编,喜欢看言情小说和真人真事的读者可以点进来观看。小说主要围绕女孩丰富的感情世界和这个地方的一些人情风俗展开,新鲜有趣,贴近生活,就地取材。这将是我发表在起点网的第一部作品,不管码得成不成功,做作者的最开心的就是有喜欢自己的读者,那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