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4600000009

第9章 探究三情境教学(2)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四、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五、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六、语言描述情境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李吉林老师研究了近30年的成果,她已经工作了50年,至今每天都到小学去,她针对情境主题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当成了教育事业来做。她从古今中外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着作中寻找符合她自己的教学实验研究的理论支撑,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日本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等都是“情境教育教学论”的理论源泉。

一、李吉林谈情境教学的类型

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可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

(一)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所见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实物、标本,如珊瑚、指南针、松果等也是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凭借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实体创设情境具体而真实,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局限性,客观上不可能具备那么多的实体;主观上亦不需要事事物物以实体出现。模拟情境,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复现,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行。如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都是属模拟情境。因为是模拟,就和实体相似。儿童进入模拟情境就可通过眼前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与想象,使情境丰富而逼真。同时,由于模拟情境,只需相似而已,在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画一个萝卜点上三笔作眼睛、嘴巴,就表示是“萝卜娃娃”;很有节奏地哼唱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节奏、旋律的感受,就可想象游击队员英勇善战,出没在深山阔水之间,有力地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游击队员是“神枪手”、“飞行军”等诗句和意境。由学生担当角色,进行表演,也属模拟情境。利用孩子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等表象作为背景,利用小动物的头饰,使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在想象的情境中活跃闪现。应该说,无论是担任角色,还是在座位上作观众的,几乎都一同借助模拟情境去体验、感受。由于模拟情境只求相似,所以它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三)语表情境

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语言描绘与其他直观手段结合运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而语表情境,则是单纯用语言描述某一情境,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从而体验情境,对一些无法展现实体情境的课文,一般是通过语表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的。由于语表情境不像实体情境那样具体,所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为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而逐渐增加语表情境。《月光曲》是一个优美的传说。贝多芬在盲姑娘的小屋里即兴创作《月光曲》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诗一般的意境,非图画所能表达尽致。用语言描绘情境便成了主要的手段。可用这样的描述把学生带到那莱茵河畔的月光下的小屋,而后提问:“这首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的?”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花了一夜功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了)显然,贝多芬是在小茅屋里乘着兴致把曲子弹奏出来,而后追记的。那么,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着名的钢琴曲的呢?你们看,课文插图,那皎洁的圆月就在窗外,月光是那样的明,又是那样的美,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清幽”。“清”是指清亮,“幽”,表示美,而这种美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所以书都上说是“清幽的月光。”这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啊,小茅屋里的一切是这样的明亮,课文上用了一个比喻,“好像披上了银纱”。“纱”是轻柔的,“银纱”就不光是轻柔,而且明亮,该是多美啊!现在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一节课文,细细体会这清幽的月光下的一切——这被晚风吹起的破旧的窗帘,那月光下的穷苦而向往美好生活的皮鞋匠,盲姑娘。这一段语表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从而努力用自己的琴声,把穷兄妹从这低矮的茅屋带到那广阔无垠的大海边,让穷苦的盲姑娘从琴声中仿佛看到光明。

(四)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它虽不像实体情境那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意象却比实体情境更广远,更富有感情色彩。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情境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当然想象情境往往要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或模拟情境,作为想象的契机。口头作文《我是一棵蒲公英》,“我”的理想那一段,想象蒲公英的种子乘风飞去,飞过高山,飞过田野,有的愿它来到荒山上,有的愿它来到森林里,有的还愿它来到草原上……并在那儿发芽长大。这就是典型的想象情境。因为所有这些,学生并不能亲眼见到,只是将有关表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而构成。怎样能让学生展开这美妙的想象呢?那是吹起的蒲公英的种子。孩子们看到种子飞远这一实体情境,听到老师的语言描述:“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飞了,飞向蓝天,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了什么,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它飞呀飞呀,它来到什么地方,决定在哪儿生根发芽?”于是学生望着蒲公英的种子向远方飞去,望着望着,许多形象浮现在眼前,伴随着情绪和教师语言描述的方向性,新的形象出现了,学生进入了想象性情境。

(五)推理情境

小学儿童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必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推理情境的创设会促进这种过渡。正因为儿童抽象的逻辑思维还属初级阶段,在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中,仍然伴随着形象,纯推理的思维还不大可能。推理情境总是伴随着形象进入分析推导事物的有序状态中的。教学寓言和常识性课文,常常运用到推理情境。例如《刻舟求剑》先以模拟情境演示,一艘小船可以前后移动,“剑”从“船上”落到水中,在船舷上刻上记号,然后使船继续向前行进。演示到这儿,要学生说出用“刻舟”的办法“求剑”能不能求到。于是学生凭借眼前的形象进行分析推理:剑从某处落入水中,已不能随船前行;船不断行进,离剑愈来愈远,到了对岸,与剑距离更远。得出“剑”是捞不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个人错在哪儿?从而认识到错就错在用不变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没有看到事物本身是在发展变化的,推理情境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去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在探索过程中,要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哲学原理,借鉴心理学中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了情境教育基本模式。

(一)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情境教育注重儿童成长的环境优化,同时强调,学校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拓展教育空间,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学校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野外情境教育活动等三个领域拓宽教育空间,丰富促进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使儿童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到滋润、感悟,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而净、美、智的家庭情境,使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不但不致被削弱、抵制,而且得到补充,得到强化。

(二)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情境教育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1.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2.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3.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根据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情境教育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角色除教材中的角色外,大致有三类:(1)担当向往的角色;(2)扮演童话角色;(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

4.着眼实践创新,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情境教育强调“着眼发展,着力基础”,“从未来出发,从现在做起”,进行有序的系统的实践操作。儿童的实践操作,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大致有下列三种:(l)实体性现场操作,让学生从小步入生活,面向社会;(2)模拟性相似操作,儿童自己动手动脑,极易产生顿悟;(3)符号性趣味操作,通过情绪的作用,为符号性操作添“趣”。

而随着现代意识的注入,教师已不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播种者、唤醒者、鼓舞者——去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这种培养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在审美愉悦中,培育创新的土壤,让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2)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3)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的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4)在学科训练中,培养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李吉林谈情境教学的操作要素

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其主阵地是课堂,在“九五”期间,情境教育创造性地借鉴了“境界说”的“真”、“情”、“思”、“美”的精华,儒家文化“敏于行”的思想,以及杜威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要素,概括起来有五条:

(一)以“情”为纽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是“情感的儿童”。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使其成为儿童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讲,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但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这种“距离感”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所以情境教育提出以“情”为纽带,缩短心理距离的理论。

1.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情交融

情境教育主张作为一个真正的老师,首先必须懂得珍爱孩子纯真的情感,学会透过“黑箱”窥测到其间熠熠发光的珍宝;以爱孩子为天职,为促进孩子获得充分发展而倾注真情,细心地触及孩子的情感领域,从而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师生真情的交融形式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使教学活动在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的作用下,在适宜儿童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心理世界中进行。

2.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

情境教育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使他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如临其境。“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涵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牵动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3.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会合作

同类推荐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写作教学心理学

    写作教学心理学

    本书包括:“写作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写作教学心理学的实验与探索”两编共十二章内容。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厚黑学:全本珍藏版

    厚黑学:全本珍藏版

    足本珍藏,尽得“厚黑”精髓。识此术如手握尖矛厚盾,进可拓土,退可守成《厚黑学》被誉为“民国第一奇书”,近年来更被视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学”巨著。“厚黑”者,犹“矛盾”也,其本身并无善恶,不过视操于何人之手而已。只要用之以正道,自可为一己谋成功,为大众谋福利。独家奉送张默生著《厚黑教主传》,还原“厚黑教主”本来面目。此版本《厚黑学》不仅包含了李宗吾全部的“厚黑学”著作,更独家奉送李宗吾挚友张默生所著《厚黑教主传》一书,为读者拨开重重“厚黑”迷雾,还原“厚黑教主”本来面目。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永生难忘

    你是我的永生难忘

    如果是你,再晚又如何!我们从不言爱,却在分离时泪流满面!我的爱人,只此一人不止一生!
  • 傲慢与偏贱

    傲慢与偏贱

    在一次秘密任务中被人出卖,遭遇团团围困。而在最后一刻,他却被他的九个兄弟用生命作掩护,使得他再次重生。他,身心重创,选择深隐于都市,去过平淡普通的生活。然而,他却被人归入屌丝人群,被人蔑视与嘲笑。谁说屌丝就是废材与无能的代名词?谁说普通人就该被欺凌?既然如此,那对不起,老子要对你进行王之审判了……我,为屌丝代言!
  • 缘分不是圆

    缘分不是圆

    墨襄一个成绩差,打游戏又坑的冷酷女生。冷秉一个学霸,玩游戏又遛的暖男。他们的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绝世奇闻:彪悍妻追大少

    绝世奇闻:彪悍妻追大少

    一个是自我感觉优秀的姐姐,一个是无知无畏的妹妹;一个是三天不作点奇葩事,浑身都会痒;一个是三天不爆点猛料,自己都会创作点猛料;差点忘了,中间还有个当夹心饼干的我!处处被排挤,时时被爆料,哭笑不得,爱怨交加!且看我隔壁的那对极品姐妹,一路摇摆,步步生姿,上演一场场疯狂的作女段子!
  • 不周学院

    不周学院

    这世上本来是有神话的,可自太公封神后,神迹渐隐,他们是彻底消失?还是就隐藏在这个世界。当一位川北小镇走出的少年来到这座建立在昆仑之上的不周学院时,真实的世界就此来临!
  • 希腊神话故事新编

    希腊神话故事新编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其内容涉及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取得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
  • 十里桃花开彼岸

    十里桃花开彼岸

    当年他执意回京继承皇位,本是为了能够护她一生,却不想害了她的性命……若是重来一次,他定不离她而去,而是选择守着着扬城青柳,守到她大病痊愈,守到柳暗花明……若是当时他不是为了引出判贼;若是当时他好好和她解释;若是当时他不为了那心中一点点的不甘……现在是不是就可以和她携手同行,遨游这万里江山;是不是就不用守着这只刻了巡南王之女的石碑想念着那年的花前月下。若是当时他决绝一点,不怕麻烦地同意那人的主意,她是不是还好好地站在这世界下的某一处,欣赏这十里桃花,而不是观赏着这彼岸花,和自己生死两相隔。
  • 雪豹悲歌

    雪豹悲歌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宇宙究极霸主

    宇宙究极霸主

    生命层次的进化是人体最深处的奥秘,由低等生命跨越至高等生命便是打破人体最深处的枷锁,生命层次向更高迈进!
  • 我的荒野旅途

    我的荒野旅途

    一个人成长的路,没有一帆风顺,没有一步登天。就像一场旅行,一路上成长,只因有你,才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