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4600000008

第8章 探究三情境教学(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到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出一个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学生在心境愉快,情感交融的气氛中激发求知的兴趣,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

情境教学简析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情境教学的由来

情境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非现在才有,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都有这方面的记述。当然,这些记述所反映的情境教学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说都还不能称为情境教学法。例如:在《列女传·母仪》中,就有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境,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情境教学的着名实例。

在我国古代和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都有宝贵的启发诱导思想。《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强调通过师生谈话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都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在卢梭的教育名着《爱弥儿》中,也有情境教学的形式。一次,教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教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

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形式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一词,他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并把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疑难”即相对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验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

在现代教学思想中,情境教学的形式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编制了300页《大自然的书》,每一页都给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生动鲜明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又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其实质是通过各种暗示手段:通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表演生动有趣的短剧和做游戏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共同进行,从而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达到惊人的教学效果。可见,暗示教学的关键在于组织和创造学习情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暗示教学也是一种情境教学。

在我国,把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较早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她在借鉴国外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的同时,吸收了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意境说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反映论的原理,利用形象,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她认为,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儿童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把言和形结合起来,进行片断的语言训练;第二,通过“观察情境教作文”引导儿童观察时,在情境中加深体验,展开联想,习作时再现情境中构思,在进入情境中陈述,促使儿童情动而辞发;第三,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六种不同途径创设和教材有关的情境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促使儿童由感受美而入境→爱美而动情→理解美而晓理;第四,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的情境教学三原则,进一步促使儿童的整体发展。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理论虽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但它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300多年前,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

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为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四、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中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自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1.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的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原因就是“石头”事实上引起了我们的反映,并产生了“避让”这种不自觉的、未注意的、不由自主的和模糊不清的躯体反应。

2.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常言的“情绪传染”就是无意识心理这一功能的表现。例如我们会感到无缘无故的快活、不知不觉的忧郁,这往往是心境作用的结果。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它能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较长时间的情绪色彩。

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首先,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也就是强调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五、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其载体是师生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情境教学的功能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一、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二、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的途径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二、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三、图画再现情境

同类推荐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暴力防范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暴力防范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热门推荐
  • 神之右指

    神之右指

    金钱,权利,美女,逆袭?在现代的都市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但你说这是都市?不你错了,因为我们的主角被门挤过!所以一切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 此情已逝成追忆

    此情已逝成追忆

    《此情已逝成追忆》又名《雪沫》【简介】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纳兰容若《采桑子》这是一个关于两个女孩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静无波澜遇见。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猝不及防的离去。白沫:“冷清之人最是痴情,她其实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雪萦:“她是我的唯一,暖过灵魂和人生的黑暗,是我生命的救赎。”
  • 重生农家之憨夫悍妻

    重生农家之憨夫悍妻

    堂堂将军嫡女重生成了村姑,重获新身她决定好好过日子,带着憨夫发家致富,助贤弟求学上进;谁知憨夫一不小心当上了大将军,村姑翻身成了将军夫人,再度遇上渣爹和前渣未婚夫,苏锦堂在心里磨刀霍霍,出来混的始终要还!
  • 我在群星当国王

    我在群星当国王

    一个银河帝国的诞生,主角意外成了皇帝统治一个战狂帝国
  • 神之庭园

    神之庭园

    故事发生在无极大陆的最东侧……………………
  • 咆哮王爷的绝配

    咆哮王爷的绝配

    一块玉龙佩,让李玉瑶这个刚进考古研究所工作不到一天的优秀人才瞬间消失在墓坑中。瞬间消失,神啊,看来自己是穿了穿到一个不怎么太平的陌生国度,进了藏有宝贝的美丽山庄,而这个不太平的天下,将来,到底会属于谁呢?
  • 拥挤的乐园

    拥挤的乐园

    程诺不明白,为什么工作做得越好越快,她的烦恼会越多。宁溺于渊,而不溺于人?他努力想改变,却发现只会越陷越深。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如果这是一片乐土,那么早已拥挤不堪。我们缺少的到底是面对真实的勇气还是发现真实的慧眼?
  • 多情南诏,仇深情更长

    多情南诏,仇深情更长

    在大唐盛世独步天下之时,其西南一隅,一个只有一个县城大小的部落----蒙舍,在几代人的卓绝奋斗下,逐渐吞并五个强敌,形成了一个二十七倍于现在云南省的国家—南诏国。它的统治范围曾一度包括云南,广西和贵州,四川的部分区域,南达缅甸,泰国,包含整个老挝。在六诏长期的混战中,积累的除了有日渐强盛的国力,还有世代的恩怨。背负国仇家恨的六诏王室儿女在家国使命和乱世情缘面前又将做出怎样的抉择?
  • 太古人祖

    太古人祖

    从即日起“我族:与妖决裂,与称神者为敌,杀仙屠佛,奴兽称尊”“不求仙路,不礼佛门,不拜神鬼”“既然天地不仁,我族便逆天而行”“且记族名为人,我族自当崛起”一群浑厚的声音不断地在这洪荒大陆上蔓延至此,人族这个全新的种族在这个浩大的世界开始崛起与妖斗,与兽斗,与天斗仙界地府的争夺,一腔热血洒百界
  • 汤圆西施一句甜

    汤圆西施一句甜

    闫珍随同相处三年的男友路秉风来到南城,怀孕两月却无意中发现男友出轨,年轻潇洒的大学生许朗对她展开追求,此时初恋曾锦南的再次重逢,将她本来黯淡的生活就此掀起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