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3900000043

第43章 附录:北大人物志(1)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澹静老人,安徽寿县人。清末名相。咸丰九年(1859年)中状元。1876年,任光绪帝师。1895年,列名北京强学会。1898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身份主持创办、管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被称为北京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任校长。后任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资政院总裁等职。

【张百熙】(1847—1907)字登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等职。为官三十余年,积极主张变法自强,直言进谏。1902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对京师大学堂有开创性的贡献。

【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一字铁君,福建侯官人。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典试广西,提督湖南、浙江学政。一生治学,务求实用。1904年1月至1906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崇。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风行全国,有“可怜一卷茶花女,荡尽支那游子肠”之誉。

曾任北京大学讲席,推崇古文,反对白话文。著译颇丰,翻译世界名著四十余种,诗文集有《畏庐诗存》、《畏庐文集》、《畏庐漫录》、《韩柳文研究法》等。【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近代中国系统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首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影响至今。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后任首任校长。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其著作编入《侯官严氏丛刊》、《严几道诗文抄》,代表性译著有《天演论》、《原富》、《群学肆言》等。

【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字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威尔斯王子岛(今称槟城)。中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精通多种语言。担任张之洞外交顾问秘书二十余年,曾任清末外交部侍郎。辛亥革命后,仍留辫不去,直至去世。191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曾翻译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大学》),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介绍和宣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影响颇大。【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905年参加同盟会,宣传民主思想,鼓动革命,倡导教育。1912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思想,影响甚巨。是北京大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1927年任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抗战时期病逝于香港。主要著述有《哲学大纲》、《伦理学原理》、《石头记索引》、《孑民先生言行录》等。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乾生,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民主主义革命家、政治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清末秀才。1915年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倡导新文化运动。

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文科学长。1919年积极发动并领导了“五四”运动,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后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29年被开除出党。1942年病故于四川江津。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1920年秋到1926年夏,曾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中国小说史。投身并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创办多种文学刊物与多个文学团体。曾为北大设计校徽,赞誉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一生著译甚丰,以杂文、小说、散文成就最大,享誉世界文坛。有多种版本《鲁迅全集》、《鲁迅选集》刊行于世,并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播世界。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号青桐、秋桐、孤桐等,湖南长沙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学者。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辛亥革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后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2年10月1日~12月27日)。1914年创办《甲寅》周刊。后任教育总长、司法总长、上海法政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著有《柳文旨要》、《甲寅杂志存稿》、《长沙章氏丛稿》等。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无咎,号凡将斋主人,浙江宁波人。近代著名学者、金石学家。1917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1934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49年后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汉石经集存》、《石鼓为秦刻石考》等。

【马寅初】(1882—1982)又名元善,原籍浙江嵊县,生于绍兴。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1906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后赴美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等职。1927年后,历任中央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东吴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独裁统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名誉校长等职。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等文章而遭到错误批判。毕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论著有《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马寅初全集》等。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亦作君墨,后更名尹默,祖籍浙江吴兴,生于陕西汉阴。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191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任教长达十六年之久。五四运动时期,曾为《新青年》六大编辑之一,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著有《秋明集》、《秋明室杂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书法管窥》等,另有《沈尹默书法集》等多种墨迹版本刊行。

【熊十力】(1884—1968)原名继智、升恒,字子真,晚年称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特立独行、无所依傍的怪杰。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后入南京支那内学院研究佛学。1922年至5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任教,晚年定居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创立“新唯识论”。重要著作有《新唯识论》、《十力论学语要》、《佛家名相通释》、《原儒》等。

【邵飘萍】(1884—1926)原名振青,笔名飘萍。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者之一,浙江金华人。清末秀才。先后任《申报》、《时报》、《时事新报》等报主笔。1918年10月独资创办《京报》,同时受聘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学会导师。五四运动爆发前夜,在北大发表演说,呼吁学生“救亡图存,奋起抗争”。1926年被张作霖以“宣传赤化”罪名杀害。著有《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盒,曾改名“光汉”,江苏仪征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史家、经学家。出身经学世家。早年从事民主革命,几经反复。1917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刊行《国故月刊》,任总编辑,成为国粹派代表人物。治学严谨,著述弘富,与章太炎齐名,时人称为“二叔”(章枚叔、刘申叔)。其著述经弟子、友人整理,辑成《刘申叔先生遗书》。

【马叙伦】(1884—1970)字彝初,号石翁、石屋老人,浙江余杭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同盟会会员。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大学教职员会书记,热情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此后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积极从事民主爱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著有《石屋余潘》、《石屋续溶》、《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裾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鲁迅之二弟。著名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后任日伪政权的国府委员等职,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监禁在南京。新中国成立后,居家从事翻译与写作。一生著述甚丰,作品集达五十余种,有《自己的园地》、《知堂文集》、《苦茶随笔》、《风雨谈》,译文《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盂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清末秀才。1908年赴美留学,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7年,获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此后在北大工作二十余年。1964年病逝于台北。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蒋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1930年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十七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为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侃】(1886—1935)原名乔馨,后更名侃,字季刚,湖北蕲春人。

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著名学者,与章太炎并称“国学大师”,被誉为“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191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词章、训诂及经史之学。后历任东南大学、山西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大学教授。推崇传统学术,反对白话文。言行怪僻,处世尚气节。治学勤奋,所治文字、训诂、声韵之学多有创见,自成一家。著作甚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

【秉志】(1886—1965)原名翟秉志,河南开封人,满族。著名动物学家,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一代宗师。清末举人。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18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至1922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为东南大学)教授并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系。1948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后为生物学部)学部委员,并被选为常委。

【沈兼士】(1886—1947)一名坚士,浙江吴兴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编纂员。后改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与兄士远、尹默同任教北大,合称“三沈”。1922年,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成立,任主任。1929年起在辅仁大学任职,是辅仁大学的创始人之一。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与同仁在北平组织“炎社”,提倡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任平津区教育善后复员特派员。主要论著有《段砚斋杂文》、《文字形义学》、《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

同类推荐
  • 春日勃勃生机

    春日勃勃生机

    春天的三月更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晨雾像轻纱似的笼罩着小山村,山村变成了一座小岛,缥缥缈缈、若隐若现,像天上的仙境一般。一身乌黑的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轻快而又敏捷,一会儿飞到田地里,转眼间又落到屋檐下了。我有点不放心,拿着手电筒去找我的同学,他还在悬崖上心惊肉跳着,毕竟我是他的朋友,总不能置之不理。夜幕已经降临,他竟还没有回家。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千万人中,唯有拼命爱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独行,不惧风雨,抵御生活凌冽。如果你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愿活在别人的期待里,那就解开过往的禁锢,为自己活一次。这世间,没有谁能安排你的人生,温暖、治愈、浪漫、诗意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败给时光,不输给生活。爱自己,是我们一生浪漫的开始。
  • 周立荣歌词选

    周立荣歌词选

    读歌词的感觉,犹如聆听音乐之后产生的内心感觉,触动了心灵的弦。周立荣的歌词,是我相当熟悉的一种声音,取材广泛,内涵丰富,风格鲜明,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背篓人生无尽头,写满沧海变桑田。这其中浸透了他对于生存和生命的理解,对于历史和未来的认识,对于故乡和故土的爱恋的感情!
  • 声在树间

    声在树间

    本书是一部亲近乡村的散文集。村庄的每一个地方、每一种动植物、每一个人物、每一则故事都是作者描写的对象,枣树林、葡萄园、西瓜地,向日葵、萝卜花、扁豆花,野鸭、野鸭、野兔,做暖鸡生意的二闷、离家出走的妹妹、编竹筐的舅舅,偷桑葚、地窖取瓜、自酿葡萄酒……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调勾勒乡村的风景,并赋予它们温情。回忆乡村美好时光的同时,揭示了乡村生活朴素的真理。《声在树间》,是对生存大地进行深沉思考后的书写。
热门推荐
  • 乾坤大墓

    乾坤大墓

    以身为墓葬众生,以血为源纳万灵,以躯为基容乾坤。一本诡异的功法,一名异界的灵魂,一段诸天万界的旅程。————————“既然这个世界已经腐朽,那么就由我来把它葬下,赋予世界一颗全新的种子吧。”陈暮秋看着弥漫着死气的世界,静静的躺下吸纳着这个世界迟暮的意志,等待着其中重新孕育出的种子。
  • 满天星中的你我

    满天星中的你我

    八大家族的聚首,硝烟四起的商业圈,她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善恶之途

    善恶之途

    一个将会流传千古的传说,改变了即将步入道艰时代的苍云界。是福是祸?在这天下英才辈出的年代,我们只能用实力,用鲜血,用战斗不止的意志,捍卫属于我们的荣耀,守护着我们的责任。
  • 从超神学院开始变强

    从超神学院开始变强

    骚年啊,你乃上天注定之人,所以你现在需要去提升实力,所以,给老子滚吧,说罢随手打开一条空间裂缝,把我们的主角叶天踢了进去还顺手丢了一光团进去……(简介短小无力,正文绝对又长又给力)
  • 我的全能杂货铺

    我的全能杂货铺

    “蚂蚁药蟑螂药三步倒,客官想要点啥?本店啥都有!““毁灭世界。”“哈?!”“哈什么哈,你不是说什么都有?要是拿不出来我去消协告死你!”“有是有,不过这价有点高,您……出得起吗?”
  • 放肆的青春释怀了悲伤

    放肆的青春释怀了悲伤

    也许,回忆是时候该停转,最后一刻我始终选择了擦肩而过...那些破碎的往事就让它随风而逝。
  • 一直深爱着

    一直深爱着

    “一直深爱着”是喧嚣世界中的一杯下午茶,像你的闺蜜在与你娓娓而聊,聊你的心思,你的爱,你的记忆。书中,会看到,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持久的爱,一直都在。无论这下午茶之前的日子有多激荡,也无论这下午茶之后的日子有多糟糕,《一直深爱着》都在这里,散发着玫瑰茶香,混合着香水味道,诉说着女人的心情,优雅的在那里,等你,等我,等着我们愿意用爱体味生活的每一个人。《一直深爱着》,就在这里!翻阅她,会感受到,书香能漾起了女人一生的风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虫乱

    邪虫乱

    传说,世间有十条邪虫,全身光滑漆黑,身体不过婴儿手掌大小,可是却是这浩瀚神州最为邪恶的生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来历,只知道他们生性残暴,以吸食万物为生,凭着诡异莫测的能力,实力越来越强,以至于天下万灵已沦为他们的食场,甚至连仙山昆仑都差点沦陷。直到万年前,一名叫慕邪的男人横空出世,四百年间连斩三虫,更将剩余七条邪虫打废逃窜,留下仙派道统剑门,人类由此由衰转盛,剑门大昌!慕邪在其六百岁年,坐化于逸山之巅,其后邪虫再次现世,为祸人间,可是每在此时,总会有一个全身黑袍的男人出现制止,至今,也有三条死于此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