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6400000042

第42章 反击(25)

以彭德怀的判断,胡宗南兴兵北上,中共中央在王家湾是待不下去了。向北转移,胡、马防线接合部的“三边”地区是唯一选择。那么,西野主力下一步攻击箭头就只能指向北而不是南,这同样别无选择。到目前为止,胡宗南最担心的还是彭德怀南下关中,那是陕中粮仓啊!还在合水一仗热火朝天时,胡即命令整三十六师急驰关中,分守长武、彬县、旬邑三地,就常识而言,彭德怀西出陇东而不图关中,似乎不好解释。可是,彭德怀现在却选择了北上的大方向。他举起一个手指从合水出发,溯环江而上,越庆阳、曲子,抵达环县。他敲定了环县。驻守环县的是宁马八十一师,师长马悙靖,是时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马鸿宾的儿子。彭德怀说:“碰一个是碰,碰十个也是碰,我们就横下心,再碰他一个!”

彭德怀是智慧的,打环县只不过视作继续北上“三边”的一个铺垫,打得下打不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当然,这不是说环县是可以随意糊弄的,在战术上,攻则必克是彭德怀一贯的决心,何况“宁马”不比“青马”,相对来讲要弱一点。如能一举打下环县,合水之战的阴影多少可以扫除一些,同样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不负陇东之行,进一步实现对付“马家军”的总体策略。在西北战场一盘棋上,彭德怀不但要区别胡宗南与“二马”,还要区别“马家军”内部的“宁马”与“青马”。存此一念,部队在向环县进发之前,他才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个神来之笔——义释马奠邦。

“什么?我们牺牲那么多同志,不毙掉这小子就算便宜他了,怎么还放他?”全军上下没有想得通的。如果不是彭德怀亲自跑到俘虏营宣布这一决定,谁敢说这是事实!是的,连马奠邦自己也闹糊涂了。不是说被共产党捉住就要割舌头、挖眼睛、活剥人皮吗?咋就……他望着面前这个平平朴朴的中年人,一再揉眼睛。看守战士告诉他彭德怀的名字,他傻愣在那里好半天,终于醒悟过来,急忙在衣襟上蹭蹭手、躬身抚胸,行了个穆斯林“都瓦”礼。然后,他将信将疑地揪着衣角,嘴里嘟囔一大串只有真主才会听懂的话。

接着,彭德怀去打环县马惇靖。这是一次有准备的攻击,部队全都憋足一股劲。彭德怀命一纵三五八旅打头阵,狠狠砸下去!值得回味的是,久经沙场的彭老总此番的“四面合围”竟偏偏出了个明显的疏漏——城东塬没有部队占领。这等于是一只手攥紧了万钧雷霆,而另一只手又轻轻地网开一面。自然,招架不住的“宁马”溜出了东塬,夹着尾巴朝黑城岔方向逃遁。彭德怀把追歼残敌的任务交给王震的二纵。因为第一拳挨得太重,逃敌狼狈极了,什么重炮、轻重机枪、骆驼驮子上的弹药和粮食,统统甩下了。甚至连步枪和马刀也丢得遍地都是,指战员们越追越起劲,部队士气大振,前几日失利的沮丧烟消云散。

不管怎么说,攻克环县算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胜仗。部队虽然劳累一点儿,伤亡倒不大。最令人鼓舞是俘获的资财和武器装备非常可观。短期内有吃有喝,许多人还领到一支新家伙,怎能不开心呢?前一段战士开小差的现象明显少了,全军上下皆大欢喜。休整是愉快的,干部们忙着开会研究战例,战士们随意搞点训练,环县川里川外部队驻地,到处都听得见欢声笑语。相比较而言,野司驻地反倒显得有些沉闷,除了滴滴答答的无线电发报声,就听不到别的声音。大家连说话和脚步都放得很轻,生怕惊动了什么。这当然与彭、习两位主要领导同志的情绪有关。

休整日期必须压到最低限度。中央前委已把撤离王家湾的消息通报了彭、习,刘戡的兵马开始北上,步步进逼,而前委又确定下一步要动邓宝珊集团——邓占据榆林重镇,这个邓宝珊动不动就跟胡宗南呼应一下,给陕北战场带来的威胁不言而喻。彭德怀对此早有想法,中央的决定让他颇觉兴奋。更何况,前委同时还告知,晋南的陈、谢纵队也将于7月西渡黄河,加入到西北野战兵团的序列,攻打榆林。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眼前这道难关能否闯过去:中央欲往“三边”转移,西野主力由环县去榆林,也必经“三边”。

“三边”现为“宁马”所占。几个月来,他们在那里移村并户、编保制甲,建立一套政权机构,搞得老百姓鸡飞狗跳,四散奔逃。本来,定边、靖边、安边地处长城脚下的大沙漠边缘,吃粮、喝水都成问题,居民也少得可怜,这一来更是没人烟了。眼下西野主力要在这地方跟“四条腿”的“马家军”再度交手,劣势显而易见。彭德怀命令电台跟中央前委保持全时联络。两个安危挂在心上,如同两把刀子悬在头顶,实在叫人轻松不起来。

部队不得不提前出发,沿陕甘宁三省边界线,向首攻目标定边前进。第一天就开始喝泥浆。那黄泥巴汤又黏又稠带着难以沾唇的苦涩味,真是没法解渴。大家边行军边谈论着艰苦,说着说着,队伍整个儿踏入大沙漠,涩嘴的泥巴汤也没得喝了。沙漠上风沙弥漫,炎日熏烤,战士们饥肠辘辘却不敢把炒面往口中放。有的人掉队之后就再也不赶队伍,军纪也不管用了,某旅逃兵最多时每天达八十人!这让各旅、特别是营团干部大伤脑筋。彭德怀天天都要亲自看各纵、各旅的宿营报告。这天,他正在为此事皱紧眉头,忽见年轻的电台主任汗流浃背跑来哭丧个脸,“老总,不知为啥子,我们跟前委的电台联络信号五分钟前突然中断,怎么也呼叫不出来!”

八、避难时期的格局

黄昏王家湾三支队突围,黎明三岔口八百人历险

天黑之前,王家湾已是一片忙乱。人们只要看任弼时、陆定一、叶子龙和廖志高这几个人的脸色,就知道敌情有多么严重。更何况,头顶上敌机正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扔炸弹。“三支队”800多人已进入情况,个个都在收拾东西,骡马赶得遍地奔跑。老乡们插不上手,就默默摆弄自家的马灯。他们知道,天黑之后送“三支队”同志们上路,用得着。

闲人只有毛泽东。他一手倒叉着腰,另一手夹着香烟,高大身躯伫立在窑洞前的暮色中,极有耐心地望着远处。远处川道上,周恩来和任弼时骑着两匹高头大马,卷起一团黄色尘土跑过来。到了面前,毛泽东迎上几步,问:“敌人离这里还有多远?”任弼时抢着回答:“先头部队已到镰刀湾和李家岔一带,距此30里——哦不,只有25里了,你早该上马了嘛!”这位800多人队伍的司令员同志,很有角色感,表情严肃,而且还带点责备的意思。毛泽东并不在意,依然保持着他的无所谓,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胡宗南是冲着我来的……”他还想把这段幽默继续下去,任弼时失去耐心,借着布置反击,大声命令汪东兴,硬是把毛泽东冲淡了的气氛弄得浓重起来。

把紧张与镇定糅合得最漂亮的,是周恩来。别人说话的工夫,他和警卫员不知到哪里搞到几根柳条棍。出发时,天上莫名其妙地下起雨来,坡陡路滑,打湿的路面马不好骑了,年过半百的毛泽东就和周恩来拄着这些柳条棍上路。老乡们的马灯派上用场,一盏一盏闪烁在长长的队伍里,“三支队”就这样游龙似的出了山峡。雨还在下着,几个警卫战士扯起油布要往毛泽东和周恩来头上罩。周恩来不肯,但他却力劝毛泽东接受这一优待。毛泽东气呼呼地说:“好没道理,你自由自在,凭什么要我受罪呀?我不干!”警卫员们无计可施,嘟嘟囔囔地跟在身后。这时,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毛泽东停下脚步朝夜空中张望,心事重重地叹道:“汪副参谋长他们还要对付敌人哩……”

出发前,毛泽东专门给汪东兴留了条子,嘱咐他务必小心谨慎,最好不要出现伤员,更不要有牺牲。那时,人马往哪儿带,他心里还没谱。议定两条,要么去陇东与彭德怀会合,要么去“三边”胡、马接合部碰碰运气。临出发时,毛泽东一咬牙做了决断:去“三边”!这和当时与西野部队失去无线电联络大有关系。而且他断定胡宗南出兵主要意图是想把他往陇东赶,好东西夹击。当然不能跟着敌人指挥棒转,毛泽东决定去看沙漠。他说:“万里长征,我们翻了雪山,过了草地,大江激流也经过了,就是少一个沙漠。这次,我们补上它!”话虽如此,可在这样一个漆黑的雨夜,在枪炮声催逼下,去边墙脚下领略大漠风情,毕竟不是件有滋有味的事。毛泽东一路上言语不多。

淅淅沥沥的雨烦了大半夜。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时,淋湿的衣服又风干了。队伍在山沟里钻来钻去,总算钻出一块平整地。跟老乡打听,说就快到靖边了,而且脚下走的就是通往靖边的公路。毛泽东对赶来报告情况的叶子龙说:“叶参谋长,了解一下附近有什么村子,我们差不多了吧?我是不想走了!”叶子龙说刚问过随队当向导的民兵队长,前面不远就有个村子,叫小河村。毛泽东哦了一声,抬头望了望,一堆黑魆魆的山影堵在眼前。他将信将疑地拄起棍子甩开大步:“走,我们就到小河村去避难!”

小河村不算大,其实很美丽,绿柳掩映窑洞,上上下下那么几孔,加上雨后晨光的衬托,风流而精致。毛泽东一眼就看中这个地方:“就是这里了,先住一段,万一胡宗南不让住,我们就往绥德和米脂那边跑。”这句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显然,他已想到了黄河。走投无路时东渡黄河,绥德和米脂便是一块跳板。果不出所料,在小河村屁股还没坐热,国民党飞机就赶到了。几颗炸弹一丢,“三支队”赶紧往外撤。他们爬上村后一个小山头,就听老百姓报告说,国民党部队已不足20里。毛泽东望着周恩来:“再往哪里走?”

天空突然又像戳破窟窿,雨哗哗浇下来,大家猝不及防,没鼻子没眼,全成了落汤鸡。侦察员的情报是,刘戡已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唯有往西还剩条口子没来得及堵。用不着商量了,任弼时一挥手头里就走。跟毛泽东走在一起的一个当地老汉说,西去十来里地有个天赐湾,是哪朝哪代皇上驾临过的地方,古有“天官赐福,万福来朝”之说,故而得名。毛泽东听出了兴趣,说:“皇帝去过的地方,恐怕没事吧?”跑过去看看,不是那么回事,地方连300人也容不下,毛泽东歇口气,说过去来的肯定是小皇帝,还得走。转出天赐湾天又快黑了,队伍里没有不精疲力竭的。

荒郊野外,雨又下个不停,“三支队”司令部也拿不定主意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周恩来伸手在脸上抹把雨水问毛泽东的意见,毛不回话,却将双手伸进口袋里摸索,边摸边问任弼时:“我可不可以吃一根烟?”任弼时毫不客气地表示反对。毛泽东无可奈何,不满意地自语道:“烟也吃不得一根!”随即火冒冒地问,“彭德怀联络上没有?”周恩来回答正在联络。毛泽东回望白天的来路,下了决心,把手中的木棍往泥地上一戳:“老子杀个回马枪!”大家都惊讶得张着嘴,有人小声嘀咕,“敌人还在小河村哩,怎么回?”毛泽东别人不问,只问周恩来:“你以为如何?”周恩来沉默半天,说:“有道理,‘安’和‘危’既矛盾又统一,符合辩证法。”

毛泽东又开始说笑起来,队伍的情绪也有明显改观。大家信心百倍地爬上刚翻过来的那座山,爬着爬着,雨也停了,小风也吹起来,天空渐渐净朗,一切都好像在昭示着什么,愉快的心情随之而浮升。可是,到了山顶一看,人人都吓傻了,只见几百米远的山岭上,蹲满了一片敌军。看上去他们正在享用晚餐,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围住一堆火苗:热热闹闹,连说话的声音都听得清。若以火光判断,这是敌人的主力部队无疑,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大大咧咧放着胆子,毫无惧戒。任弼时急忙传下口令,让大家蹲下来,保持肃静。

毛泽东不蹲。奇怪的是,他反倒显得更加坦然,一个人站在坡上,双手叉腰,很豪迈的样子。他由远及近向绵延不绝的火光瞭望许久,那意思似乎还有作诗的兴致,急得任弼时等几人直跺脚,压低声催道:“李得胜同志,快蹲下呀……”,“李得胜同志”神情自若,说:“用不着怕,现在是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敌人向山上来,我们就走,敌人顺沟过去,我们就住下。我估计,敌人不晓得我们在此,否则还敢明目张胆的烧火?人怕鬼,鬼亦怕人嘛!不用着急,最迟明天12点,他们就可能要走。”

毛泽东的话正好说到刘戡心坎上。在烂泥地里露宿山头,对于吃粮当兵的国民党军人来说,当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与毛泽东“三支队”隔山相望表演京戏“三岔口”的那个晚上,刘戡给胡宗南发了一份长长的电报,对毛泽东的去向问题提出了一大堆判断。他站在山头上遥望靖边朔关,再往北去就是一望无际的毛乌素大沙漠了!况且,左有“马家军”,右有邓宝珊,各有各的防区、各有各的责任,何必由自己来充这个冤大头呢?再说,毛泽东自投沙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更不会硬着头皮去碰“马家军”和邓宝珊。那么,他唯一的可能,只有向陇东的彭德怀靠拢。于是,刘戡顺理成章地盯上保安与吴旗。

同类推荐
  • 系统狩猎者

    系统狩猎者

    灭杀天下系统!还世人一个干干净净没有系统的地球!——林烨土豪系统、美食系统、奶爸系统、装逼系统、医神系统……不管你是什么系统,在我这里,统统只是食物而已!咚!检测到附近有系统拥有者正在疯狂装逼,请尽快赶往猎杀……当今世界,系统林立,宿主装逼横行,是故天降猎杀者,以系统为食,打脸天下装逼宿主。……书友群号:709761627
  • 烽火鬼谋

    烽火鬼谋

    韩政面对凶残狡猾的鬼子势必只有以牙还牙,见者必诛!八路军用自己的鲜血,迎着冷眼嘲笑,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用血洒他乡的方式,捍卫了属于中国军人的骄傲。韩政无所畏惧,用智用谋,以血肉之躯,同敌人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血战,奏响八路军勇斗侵略者和保护国宝的强音,谱写出八路军在反抗日寇侵略者时表现出的情与爱、灵与肉的独特精神境界。韩政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之中,铸就了铁血军魂,也成就了一段非凡的人生!谨以此书向为了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民族自由而牺牲的军人致敬!小说,新人新书,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 129师谍战传奇之锄奸十杀令

    129师谍战传奇之锄奸十杀令

    取材自八路军情报工作史上真实历史资料,首部揭秘八路军129师谍工传奇的特工悬疑小说。“一刀杀、二枪杀、三石杀……”漳河城突然出现的一纸“锄奸十杀令”,不仅惹得漳河城内外汉奸谈之色变,内心惶惶,而且,也引得日军宪兵队特高课、侦缉队、伪警备队、驻城日伪军倾巢出动,并惊动了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最高长官多田骏,派出了特使池田一郎大佐,想方设法抓捕八路军高级特工“武曲星”。这是八路军一二九师情报卧底与日军特务机关展开的一场高智商的较量,阴谋与智慧、栽赃和谣言、借刀和策反、欺诈与心计……在敌我秘战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对决与较量。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 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铁血将帅

    铁血将帅

    乱世,血溅五步,蹋尸崛起;率百万雄师诛异国。铁骨铮铮,横扫八荒六合。宇内居二,无人争一。萧青,字语辰,父母双离,异界重生,想平静度过此生,不想却事事难料,军旅也成为了他的归宿,上演了异世征歌。。。。。。。
热门推荐
  • 天道魔魂临世

    天道魔魂临世

    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一介凡人,反抗命运的悲壮史诗。神佛无道,我便逆佛杀神!狂妄小子,对抗傀儡天庭的热血历程。执子之手,地老天荒永不离弃!混混男主,与女神们的爱恨别离。桃园结义,可与君共赴黄泉!铁血男儿,共演兄弟情深。
  • 荒海有神

    荒海有神

    斐昔是神,每一个神都拥有无尽的寿命,掌管着大大小小的世界。神也有情,不过与他们漫长的寿命比起来,实在少的可怜。荒海的生活是无趣的,所以有一天她悄悄地消失了。
  • 相约神经三两事

    相约神经三两事

    我和我的伙伴,很逗很暖心的故事,有真事,也有瞎编的,欢迎观看
  • 大道灿烂

    大道灿烂

    先天道体的张灵玉,误食神果被迫改走炼体之路,后又机缘巧合遇到了“以身刮道,搏天地一线生机”的段宏大能,身体复原开始体仙双修……
  • 双重人格:回归

    双重人格:回归

    ”如果,我没你想象的那么好,怎么办?“”那我会等你等到你变好,不管你是发狂的吸血鬼,还是高冷而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类,我都会陪着你,改变你……“吸血鬼族战争,没那么简单,而她,肩负着唯一的希望,寻找着拥有另一半血族力量的哥哥,她的亲哥哥……在人类世界里,她被人类歧视,被辱骂,清澈无比的眼眸,被骂成勾引人心的狐狸眼,可爱的虎牙,被说成是吃人的标志,而她那精致的脸庞,被说成惨白无比的死人脸,这可如何是好……快回来吧!我们需要你!拥有双重人格的你!
  • 2210

    2210

    2210年世博前夕,一群易拉罐在一辆车子的后备箱里苏醒,带着迷茫,不停追问:“我是谁?”他们遇到了酒瓶先生,发起了对身世的探询,并且在酒瓶的带领下得知了汽车上的秘密。他们流离失所,一个叫做“探索”的易拉罐,获得机会观察2210年的人类世界,知道人类世界面临极大危机,并产生对人类道德的担忧。在垃圾处理厂,他带领易拉罐们逃离流水线,并搭乘卡车回到城市。这个原本四季分明的城市迎来了“桑拿季”,他们遇到了热心的麻雀,得知这个城市已深深处在全球暖化后果中。在麻雀们的帮助下,易拉罐们转移一个又一个地方,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历一个又一个惊险时刻,终于......
  • 钓矶立谈

    钓矶立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肖的日常

    小肖的日常

    日常很无聊,入坑需谨慎。这大概是一本大型推书单。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加群讨论,894416931。
  • 穿越小狐仙

    穿越小狐仙

    一个狐仙对自己的姐妹关心至极却极其厌恶陌生男人。一个狐仙活泼聪明却遇到男人就脾气暴躁。但是在同一所校园都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后···“你这个有蠢又笨的猪,每天都孔孔孔的叫不嫌烦啊!!!!!”“你这个没有家教的的母老虎,以后肯定没人要!谁娶你谁倒霉!!!!”“我是母狐狸不是母老虎!!!!”这两个冤家闹出一个个笑话。“分界线啊!不要碰我,我恶心!”“嗯好!”一个有严重对陌生异性恶心的洁癖的狐仙在人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跟我慢慢揭晓吧!
  • 重生之永恒王冠

    重生之永恒王冠

    虚拟游戏纵横的时代。石峰带着重生十年的游戏记忆,一切重头再来。打造自己的游戏工作室,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游戏赚钱技巧!游戏副本攻略!游戏传奇任务!游戏装备出处!玩家所不知的战斗技巧!创造出自己的虚拟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