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8600000112

第112章 :直冒冷汗

“这孩子!哪有这样没忌讳的,要让那些老臣听到,又要说你不懂规据了。”天子赵昚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实在是没办法,怎么教他都没用,好象聪明过人的他就是没办法记住礼法,只会把那些讲究礼法、规据的老臣们给气死。

“不懂就不懂,这种无聊规据我懂它干什么?!”赵惇才不会在乎那些讨厌的儒家士大夫说些什么,如果真能直接把他们给气死,他还真的想试试:“儿臣可是大宋的皇太子,指斥君主?是那些老家伙不懂规据,****何事?!”

天子赵昚和赵适父子俩对视一眼,也只好摇头。

最后,天子提起了传位之事:“惇儿,等朕病好了些,就按先祖们的做法,把皇位传给你,也好让你放开手脚。”

“不好!”赵惇却拒绝了父皇传位的意思。

天子和肃郡王赵适疑惑的又一次对视,都不明白赵惇因何拒绝:“惇儿,你早已是大宋的皇太子,正式继位可以让你不受束缚,为何不好?”

“父皇,如果你真的传位于儿臣,你会怎样做?”

“退居后宫,等你有需要的时候,朕再出来帮你一把。”

“那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赵惇耸耸肩,双手一摊:“儿臣继不继位,父皇都会全力支持我,可是如果儿臣马上继位,按我朝惯例,适哥却得退回王府,不得再参与朝政。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少了适哥的帮助,对儿臣反而不利。”

“惇儿,你难道还想让适儿参与朝政?”天子赵昚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素来喜欢我行我素,但亲王不参政是为了防止出现兄弟圉墙的悲剧,长子赵适参与政务的时间远远长过赵惇,而且在文臣中的支持率一直很高,就算他自己怎么想摆脱都不可能。

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下,赵适继续参政,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

“适哥帮着父皇和母后打理朝政多年,无论是从政的经验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调和众臣的争斗上比儿臣还强。只是,适哥为人太过善良,镇不住那些奸滑的家伙,这才是那些臣子总想着立适哥的原因。”赵惇并不是没想过自己皇兄继续参政的利弊,而是有自己的考虑:“中兴大业所需时间、人力都十分的庞大,而且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适哥既然随父皇、母后多年从政,儿臣也能够信任适哥,当然要用。至于兄弟相争,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就各凭实力吧。丑话说在前头,儿臣决不会手下留情。”

一边的赵适给赵惇这话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想跪下去,却被赵惇拉住了:“适哥不要多礼,我这也是就此一说,若我真的疑心适哥意欲夺位,就不会再让适哥插手朝政,给自己培养一个对手出来。”

“原来你早想到了,那朕也就不多说了,但愿你们兄弟永远这样齐心协力,为我大宋江山和百姓尽心。”天子赵昚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心里甚是安慰。虽然宋朝历代皇室成员的关系远比过去要好的多,但还是限制亲王、宗室干政。自己的儿子们不仅能够和平共处,而且还能互相帮助,作为父亲当然高兴。他又不由自主的想起已经过世的皇后,是她教育的好,孩子们才能这样明白、懂事。

“多谢惇弟的信任,我一定尽心尽力,不辜负父皇、母后的教导。”赵适被自己弟弟感动的热泪盈眶。

“今后,朝中局势定然会有很大的变动,适哥在士林中的名望远高过我,以后主要就得帮我平衡局面。”赵惇笑着眨眨眼睛:“我唱红脸、你唱白脸,让那些老儒、旧臣摸不着头脑,玩死他们。”

等肃郡王赵适告辞出宫,天子赵昚看了看赵惇:“为何现在拒绝继位,还要让你皇兄接着参与朝政?你的话还没有说完吧。”

“父皇明鉴,儿臣也就不隐藏了。既然决定开始整顿,所需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必须考虑万一在这其中,儿臣出现了什么意外该怎么办。“赵惇淡淡的回答:“适哥本性虽然过于良善,但却明辨是非、重情重义,只要他认为做的是对的,就一定会坚持下去。让他一直参与朝政,如果儿臣有了万一,有适哥在,就算是为了父皇、母后和儿臣未了的心愿,适哥也绝不会让这改革停下来,大宋的未来就有了保障。”

“惇儿,你……”

看自己父皇难过的表情,赵惇却反而笑了起来:“您别这样啊,儿臣这也是预防万一,所以才不在适哥面前提起,否则他又要不安心了。事前有备,真有了事也不怕。再说了,儿臣喜欢到处跑,有适哥帮忙撑着,儿臣就可以溜号了,一举数得。”

“这孩子!”天子赵昚除了这几个字,也说不出其它的话来。

太上皇赵构过世三个月后,恢复健康的天子赵昚追册谥号“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庙号“高宗”;随即,天子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居安乐宫,将大权全部交于皇太子赵惇,命太子监国。

此时,清查之举已经告一段落,皇太子赵惇命自己的原太子宫属臣分成各个小组,开始和六部原来的账目进行核对。正是因为这些由母后精选班底的存在,赵惇当初才敢下令清查家底。

清查家底的这一年,也是赵惇和这些懂得实务、忠心不二的近臣们磨合的时期,君臣共同利用下面报上来的数字对大宋的现状进行清理和辨识。大家都很清楚,这次报上来的还是有水分,需要分析和审核,但总比没有的好。

再加上赵惇在大宋境内行走时从民间得来的认识,也使得他对未来的朝政有了更深一步的见解和更深一步的领悟。

朝中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白痴都知道下面报上来的数字和六部原先的数字绝对会有差别。虽然皇太子已经承诺不再追究过去之事,但万一皇太子反悔、或是采用其它什么手段,只怕又是一场风波。如今太上皇帝赵构已经亡故,天子赵昚对皇太子是百依百顺,根本不会约束于他,这让很多臣子都是脊背里直冒冷汗。

让人忐忑不安的四个多月终于过去,太子宫属臣的核对总算是结束了。但皇太子赵惇并没有就结果多说什么,而是下令,将各部自己该管的项目作成对应的帐目,全丢给各部自己去核对,然后让各部就核对的结果上个奏折,把不足和改进方式说清楚。

等六部的奏折全部送到皇太子赵惇的面前,他又下了一道旨,让如今的中枢省三位宰相把所有的奏折看上一遍,然后再向他上奏折承述对此事的见解。

等拿到了三相的奏折,皇太子赵惇把它和六部的奏折一起复制了数百份,除去了一些敏感的数据和内容,然后分发给在京的各级官员,让他们来评价一下。

这下可好,公开了的清查结果顿时惹起了一场风波。原先上报的各种情况明显要好于此次清查的结果,而且,有不少都是对国家非常重要的,比如每年收入、粮食的储存、军队的训练和军需等等。如果按此次清查的结果,大宋现在整个国家的状况不比当初“中兴“之时好多少。

此时的朝廷中,还是以当年太上皇信重的守旧、主和的文臣为多。虽然到现在太上皇已经退位十九年,也去世了一年多,天子赵昚前后亲政已经二十年。但天子赵昚为人太过善良,正如秦桧当年所预计的,太上皇退位之后还是利用自己信用的臣子干涉朝政,他在朝中的影响并没有减弱多少。

武将对朝廷政务的参与虽然比起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没有对军队和战事的指挥权,仍然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原来在隆兴年间进行的调整,不过是初步的整顿,根本未能深入。再加上朝中守旧势力和主和投降一派一直控制着主要的权力,又有太上皇赵构在背后给他们撑腰,就连孝贤皇后虞水灵也没能把全部的军事指挥权从文官手中拿回来。

至于大宋朝廷总也免不了的政争,现在也并没有完全根绝。这也和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有关,大宋天子所用的宰臣之间经常存在不同的政见,让臣子们不能团结,争斗不休、互相牵制,便于天子控制朝政。

虽然当今天子赵昚还算是明君,但他从小也受着大宋皇室的教育,也禀承了大宋君主的从政习惯。这点,连当年孝贤皇后虞水灵还在世的时候,也从无例外,皇后总得平息朝廷中的政争,这也是导致皇后过度劳累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大宋朝廷,除了比较大的主和、主战之争外,还有控制着朝廷的主和派本身的争斗。朝堂上以崇尚空谈的文臣为主,参知政事龚茂良为一派,主和但不支持理学;后起的左相,就是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留正为一派,支持理学成为治国的根本,相互争执不息。

也是因为天子赵昚个性好的过头,再加上素来优柔寡断,臣子们在朝堂之上自然是大吵小吵不断,给大宋的中兴大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应:大家全忙着政争,还有什么心思去振兴国家。

现在清查的结果一出来,有上书要求处分六部官员的、有要求中枢下台的、也有要保主政大臣的,乱作一团,整个朝廷都吵成了一锅粥,结党互攻。

在这些奏章之中,有一种奏折让赵惇是哭笑不得,其中大谈天理,认为讲求财政是聚敛民财,只有俗吏才会留心政务,皇帝应拱手治天下,这样方为君子。

大宋隆兴二十年六月,临安城中心皇宫正殿。

今天大朝会的议题,是皇太子赵惇特地下旨就前面清查结果做总结。所有的臣子都胆战心惊或是惴惴不安,谁也不知道这朝廷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朝会一开始,整个朝堂上安静的很,半天没一个人说话。这虽然不是皇太子赵惇第一次单独上朝,但却是第一次不按牌理出牌的朝会,评价前面清查的结果,谁敢先开口,说不好就是找死。

“怎么?说不出来话了?你们不是一直都很能吵吵的吗?东西你们也都看了,有什么就说。”终于,在上面看着臣子们鼻对口、口对心,就是不说话的皇太子赵惇开口了,他拿起面前的几本奏章:“今天本宫就是给你们说话的机会,不以言罪人。如果没人开口,就都给本宫在这里站着,站到有人说话为止。”

好嘛!这位皇太子的脾气还真是够厉害的,没人说话就大刑伺候——罚站,而且还不许走人。

一般过去朝廷中遇上这种情况,都是亲近之臣先上来说上个几句,把气氛给缓和下来,其他人才能开始发表意见。可问题是,这位皇太子主持政务不过一年,其中还有好几个月是在为太上皇帝赵构守孝,根本没有和朝廷里的臣子们多打交道。

皇太子信重的近臣大部分是武将出身的人,比如岳氏兄弟,身份虽高却无参政之权;他所信任的文臣大都也是太子宫中的近臣,按朝廷的规据,在朝中没有空位的时候,这些太子近臣暂时还无法位列朝班。其他臣子中,能够和皇太子说上话的就不多,更不用说是信重的老臣了。

同类推荐
  • 故园往事

    故园往事

    红军、川军、袍哥、刀客、棒匪、日本武士。唐家十八枪,枪枪催人老。十八勇士十八汉,血洒故园为藤县。一段故园情,千古民族魂。全国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时隔9年再度出击,延续一贯的幽默、哲理、风趣的语言风格,融入深厚的国学基础,浑厚的历史沉淀,讲述那一段恩义情仇的岁月里平常人的不平常事。
  •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装共3册)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装共3册)

    悠悠中国史,数不尽风流人物。本系列书籍包括《纵横十六国(三国之后一个半世纪壮烈的十六国纷争历史)(历史新读系列)》、《悠悠南北朝之宋齐北魏的纷争史》、《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轻松讲述南北朝纷纷乱世。
  • 大唐之刃

    大唐之刃

    大雾青云缦群山,唐疆万里甲衣还。之子于归宾客至,刃芒入鞘遇新颜。盛装载舞君臣笑,世事名臣看今朝。长相厮守时未到,安定边疆为唐朝。《大唐之刃·盛世长安》
  • 白衣相

    白衣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 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

    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

    《回访历史》是伊娃·霍夫曼在东欧游历的记录。她在1989年返回故乡,见证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正在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如何“创造他们的历史”。借由与当地各阶层民众的谈话,以及对所见所感的忠实记录,本书呈现了当时东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在霍夫曼游历的国家里,改变几乎是大家共同的渴望,而除了罗马尼亚外,改变都是在全面非暴力且几乎没有遭遇统治力量丝毫反抗的情况下完成的。随着历史改变的推演,这是最佳状况的剧本,是披着柔软光滑外衣的革命。然而发生在那里的更深层的转化,其实是更戏剧化,也经常是没有方向的。
热门推荐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喜耕田之农媳翻身记

    喜耕田之农媳翻身记

    刚获了个大奖项的江巧巧,登台领奖时摔了一跤就穿越了!神还没缓过来,就发现自己被卖到个千里黄沙滩围着的穷要饭村。家徒四壁,盐碱遍地,饭无油花,房子下掉土坷垃;公公脾气古怪,抠门自私;婆婆刁钻刻薄,十里八村的悍妇;丈夫是个瘸腿算命的,圆滑阴毒;小叔子游手好闲,虎视眈眈;自己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被毒打被关柴房,老天爷是要整死她吗?几经周折逃出穷山村,才发现自己的生存大计才正式开始。自己是谁,不知道;良田万顷,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黄金万两,她连响儿都听不到;广厦千万间,她头顶无片瓦。穷酸一个的江巧巧吐了口老血:“我太难了~”看一个“12岁”的小姑娘如何在绝境中逆转人生,闯出一片天!-剧场一:皇上很穷,穷到裤子都是旧衣裳改的大臣装穷,装到见到乞丐就剥人家的衣裳“你是女的?”江巧巧深吸了一口气,一巴掌呼过去:“登徒子!”-剧场二:皇上是个直男,很直。皇上:“你会什么?”江巧巧历数自己的优点:“我会写字,会做饭,还会画画,嗯,我最擅长的就是种地!”皇上:“这样就好,我这里就缺你这样的粗人。”江巧巧:“……”
  • 一代诡妃

    一代诡妃

    我是吸食阳气的鬼公主,所以别在本宫脚下哭,脏了本宫屠城的路……
  • 一剑道祖

    一剑道祖

    地球少年叶初携剑道祖师系统穿越修真界,自此修真界中多出了一剑道祖之名,无论你是谁,杀你只需一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北美做酋长女婿

    我在北美做酋长女婿

    你爸爸是酋长?那你们家围着篝火跳舞吗?你爸爸会口吹毒箭射鸟吗?你们打猎的肉都烤着吃吗?从我带回一个酋长女孩的女朋友,这些问题就没停止过,而等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老岳父,我恨不得跪下来扇自己的巴掌......一个中国小伙在北美做酋长女婿的传奇经历
  • 伊斯兰经济思想

    伊斯兰经济思想

    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探讨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学术著作,共5章16节,论述了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中世纪伊斯兰经济思想、近代伊斯兰经济思想、现代伊斯兰经济思想、中国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主要代表人物等。
  • 雨中的油纸伞

    雨中的油纸伞

    爱能使人不入轮回,爱能让仙拒绝长生,古往今来,沧海桑田,唯情唯爱,引万般生灵折腰他是轮回镜前的灵侍,她是三生石畔的糊涂女仙,却因为一盏轮回灯纠缠不清……简单说便是一把油纸伞爱上一个和尚并顺利的牵手成功的故事
  • 生活系男团

    生活系男团

    他出道两年,小有成就,却不为认知;他出道一年半,有自己的个人专辑;他当练习生一年不到,前方很迷茫;他一个在校的高三学生,音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出道十个月,参加过选秀,却不被大众广泛认知;他人小鬼大,出道三年半,有自己的团体,却不甘于现状;他出道十个月,有一个甜美的声音,却有些迷茫。七个人,怀着梦想的七个人,踏上他们梦想的征程。他们,有一个同样的梦想,有一个同样的追求,PS: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弃天修罗

    弃天修罗

    从今天起,前面没有写好的章节我会进行修改,求各位读者大大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