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8100000033

第33章 杨亮功:公学中兴的幕后功臣(3)

陆侃如到任后,在校长胡适、副校长杨亮功的支持下,除了忙于上课、著述外,还对中国公学国学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首先,便是将国学系改为中国文学系,“我们的目的有二:(一)研究过去的中国文学——过去的三千年中,中国产生了不少的大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他们的作品都值得我们毕生研究的。(二)创造新的中国文学——自十年前‘新文学运动’兴起后,作者很多而成绩未著,尚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的”15。怀着这样的期待,陆侃如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课程说明书,并组建了中国文学系系会,邀请胡适、杨亮功、丁鸟音、但懋辛、凌舒谟等担任名誉会员,为风潮甫定的中国公学重新回归平静的教学状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929年6月,以中国文学系系会名义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季刊》创刊号正式问世,刊名由胡适题写。这份杂志由陆侃如任总编辑。杨亮功与胡适、丁鸟音、郑振铎、马宗霍、郭步陶、冯沅君等人一道,受邀担任名誉编辑。

在陆侃如主政中国公学中国文学系期间,还发生过一个小小的“白薇辞职风波”,差点引发学生驱逐他的风潮。白薇,原名黄彰,别名黄素如,早年逃婚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受鲁迅影响很大,是“左联”早期成员。1929年10月,白薇到中国公学教戏剧,半年后,渐生辞职之意。作为系主任,陆侃如虽曾挽留,但考虑到她去意坚决,便未再坚持,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说起此事。白薇听说后,勃然大怒,利用上课时间怒骂陆侃如破坏其名誉,意在“激迫”其辞职,“真该地杀天诛”!于是,一些同情白薇的学生便组织起来开会,通过决议要求学校开除陆侃如、冯沅君。幸好,胡适及时介入,两边周旋沟通,查实原因,消除误会,最终双方和解。

尽管日常的校务大多交给杨亮功处理,但胡适对于教员的工作、生活还是尽量予以关心。在中国公学,陆侃如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且还收获了爱情上的圆满,这同样得益于胡适的热心。

冯沅君在与陆侃如确立恋爱关系后,先是告诉了在北大教书的大哥冯友兰,但没得到同意。于是,她又写信告诉唐河老家的母亲,更是遭到强烈反对。万般无奈之下,这一对年轻人向胡适求助。胡适一向乐于成人之美,当即亲自找冯友兰“游说”,竟然一举成功。作为名门大户,冯家终于接受了陆侃如。

1929年1月24日,陆侃如和冯沅君在上海喜结秦晋之好,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结合,被称作是一部充满“爱、自由和美”的奇特罗曼史。婚礼由冯友兰担任主婚人,胡适、马君武、徐志摩、张元济、赵景深等各界名人作为嘉宾出席,一时轰动上海滩。

作为中国公学的“幕后操盘手”,杨亮功与陆侃如、冯沅君一直保持着深厚的私人情谊。1930年6月,杨亮功接掌安徽大学,延揽优秀人才,恰逢中国公学改组,遂邀请陆侃如、冯沅君到校任职,承担中国古代诗史课程,在美丽的江城安庆再续前缘。

“铁腕”正学风

对于杨亮功来说,胡适的“无为而治”,与其说是一份信任,不如说是一份重托。他要负责的,毕竟是数百名青年人的未来,因而丝毫不敢疏忽,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

那一年,杨亮功34岁,正当盛年,精力充沛,每天穿着笔挺的西服,双手插在裤袋里,穿行在操场上或是走廊中,遇到同学,就会操着一口安徽国语,和颜悦色地询问学习情况或生活情况,并热心解答学生们的每一个困惑,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化解了年轻人内心的各种郁结。

中国公学地处吴淞江口,环校四周,阡陌纵横,正是读书的好所在。每当夕阳西下,三五成群,聊天揽胜,别有一番闲情。而历任掌校人都推崇自由包容的治校原则,对于学生的管理一向不太严格,这在给学生营造无拘无束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不免催生一些漫无纪律的“捣蛋分子”,甚至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新官上任三把火,杨亮功亦不例外。他到任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整顿学风。当时中国公学有些学生,既不注册,也不缴费,亦不上课,却长期居住在学校宿舍里,赖着不走。杨亮功了解情况后,立即通知说学校将筹资修缮宿舍,要求所有住校学生一律搬出。中国公学特意在吴淞镇上租了一栋房屋,作为临时宿舍,让学生过渡使用。他的本意是借此机会,将那些不符合住宿条件的学生清理出去。但直到搬迁期限将到的前一天,仍有十余人不愿意搬出,于是杨亮功决定亮出“杀手锏”——开除学生,整饬学风。

杨亮功深知这一招可能会引起较大反弹,因此必须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于是,他迅速拟定要开除的学生的名单,赶回上海,请胡适做最后决定。杨亮功解释说:“我认为这是我们接办学校的第一道命令。如不能彻底执行,则学校威信将永远不能建立。”胡适见他雷厉风行,态度坚决,大感欣慰,当即表示同意他的决定。有了“尚方宝剑”,杨亮功第二天一早就回到吴淞,准备贴出布告,正式开除那些“捣蛋分子”。结果,这些人早已收到消息,闻风先遁了。

很快,杨亮功又烧起了第二把火。中国公学一向强调学生自律,自招收女生以来,并不禁止男女学生互进宿舍,以致一些浪荡少年不自检点,随意登堂入室,如入无人之地。杨亮功知道后,立即下令整顿这种风气:“美国大学男女学生交往虽很自由,但宿舍门禁森严,规定会客仅限于在会客室,十时后,即禁止会客。”

可想而知,杨亮功的这一决定,立即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学生纷纷斥责他是开历史倒车,认为他思想落伍,不足以执掌全校事务。杨亮功坚持己见,甚至将一名在校外行为不检点的女生直接开除,以正校纪。

此事闹到胡适那里,胡适也赞成杨亮功的做法。他说,按照英国人的习惯,即便是80岁的老太婆会见异性来宾,都必须有第三者在旁做证,随意进入卧室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几经整饬,中国公学校风大为好转,成为上海滩上一所拥有较好声誉的私立大学。

很多外校的学生,听到亲友或同学说起公学的良好风习,纷纷转学前来就读。一些过去身上带有不良习气的人,在这里也失去了挥洒的空间。杨亮功记得,同乡好友柏文蔚的公子柏心静刚转入中国公学时,言行举止之间,无不带有纨绔子弟的味道,但在这里却无人喝彩,形影孤单。结果,不到一年,他就变得彬彬有礼,与同学相处融洽,仿佛脱胎换骨,完全变了一个人。这让杨亮功更加深切地意识到,一个人为求适应环境,自不能不有所改进。青年有视现实的环境如何而向善的或恶的方面发展的冲动。一个学校有优良环境,可使坏学生转化为好学生;反之,一个学校的学风不好,好学生就有可能变成坏学生。

在学风培育上,杨亮功费尽了心思,总觉得在这一点上,积极的引导胜于消极的防范。因而,他到任后的第三把火,就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阳光健康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大学生正当青春萌动、激情飞扬之际,如何帮助他们拥有正当的排遣途径,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胡适提倡学生读书写作,固然可以成为业余生活的排遣之一,但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整日埋头于书山墨海。因此,校园里各类研究会、文艺社团,层出不穷,朝气蓬勃。中国公学素有体育运动的传统,每年在上海的足球、篮球、网球、排球等联赛上,总有斩获。其中,篮球队的陈宝球最出风头,高大魁梧,体魄健壮,不但投篮准确,对于铅球、铁饼都是驾轻就熟。他走到哪里,后面都跟着一帮男女同学,尤其是一帮痴迷其风采的女同学,竟成了一道别致的校园风景。

那时的中国公学,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办运动会。胡适还特意为学校运动会写了一首会歌:

健儿们大家上前,

只一人第一,

要个个争先。

胜固然可喜,

败也欣然,

健儿们大家上前。

健儿们大家齐来,

全体的光荣,

要我们担戴,

要光荣的胜,

光荣的败,

健儿们大家齐来!

这首会歌虽短,却铿锵有力,寄寓着胡适、杨亮功等学校管理者独到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重在普及,不重在争夺锦标。参加运动者不仅在锻炼身体,并且是人格之训练。光明磊落的襟怀,互助合作的精神,是从体育场上培养出来的。政治上的Sportsmanship(光明正大)态度,亦是从运动场培养的。”

一所学校风格的养成,正是在掌舵者精心的引导与浇灌之中慢慢葳蕤成荫的。这种风格的养成,对他们本身来说,又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许多年之后,杨亮功在撰写自传时,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起服务于中国公学的时光:

我在公学这一段期间,工作极有规律而生活单纯,家眷住上海,我寄宿于学校。每周三晚上回上海,第二天早上赴真如,因为我兼任国立暨南大学教育统计两小时的功课。午餐后,回吴淞。星期六晚回上海,星期一晨回学校。在校中每日除办公时间外,早晨照例巡行全校一周,晚十二时在就寝前须至学生宿舍查看一遍,因为恐怕学生于电灯熄灭后燃烛看书的缘故。当我穿过大操场至学生宿舍时,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北斗低垂,万籁皆寂,这种情景,有非平时所易领略者。16

这一份过往,这一份情怀,已深深铭刻在杨亮功的心中。

奔走为立案

办私立学校最重要的事,是立案问题。私立大学没有立案,就等于没有身份证,是个“黑户”,很难进入正常的教育资格认同序列,所培养的学生也不被社会承认。因此,争取立案一直是中国公学的核心工作之一。

中国公学创办于清末,按照当时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虽然允许私立学校存在,但不纳入学制体系之中。私立学校只需备案,无须办理立案手续。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私立学校的管理,先后出台政策法令,对私立学校的资格、规模、专业设置等都做了非常明晰的要求。1913年1月1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私立大学规程》,明确创设私立大学的各项政策,这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第一个成文法。一周后,教育部又发布《私立大学立案办法布告》,要求各地私立大学限期报部审查,并派员到各校视察,视其办学成绩优劣,再决定是否给予立案。

从现存的中国公学档案看,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不久,中国公学就提交了立案申请。当时,中国公学除开办政、法、商三门专科外,还拟办大学预科,“概用外国语教授,以直入大学分科,育成硕学闳才为宗旨”,但教育部屡以手续不合等为由,未批准其立案申请。1915年3月,王敬芳接掌中国公学后,再度提出立案问题,经教育部派员到校视察,认定“该校教员资格、学生程度尚属合格,每年开支经费亦足支持,虽管理事宜未尽如法,但能加意整顿,亦不难日起有功,应即准予正式立案”17。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中国公学大学预科办到学生毕业就不能续招了,而要专办专门学校,且在校名前冠上“私立”二字。不料中国公学很快停办,此次立案只好不了了之。

等到胡适接手中国公学的时候,私立大学受到了国民政府更为严格的管理。1927年12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了《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对私立大学立案做了具体的规定,政府允许设立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但必须具备相应条件,才有资格呈请政府立案。1928年2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又先后公布《私立学校条例》《私立学校校董会条例》等规程,进一步对私立学校办学、立案等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比如规定外国人充任校董会董事不得超过半数、董事会主席和董事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等。1928年6月10日,中国公学重组董事会,所通过的校董会规程,就是杨亮功依据大学院颁行的《私立学校校董会条例》拟定的。

正是在这次校董会后,胡适、杨亮功决定向大学院呈请立案,呈文如下:

谨启者:窃本公学于民国前六年(清光绪丙午)为留日学生激于当时日政府之设立取缔规则返国后所创立,开办已阅二十余载。大学部毕业生已达五百余人,中学部则因受军事影响,簿籍亡散,无以核计。莘莘学子,不仅于科学上、文艺上尽贡献之责,而尤致力于清季革命,如丙午萍醴之役、辛亥黄花岗之役,本公学校友之奋身死难者不下数十人,而为本公学投江自尽之姚君宏业尤为革命巨子。故当总理在日,虽政躬纷忙,而以爱护本公学之故,仍兼任董事,力事维护,于其临时大总统任内,指拨三百万为本公学经费。其款虽为项城扣发,仅领到四十万元,然本公学之得于民国元年添设政法商专门科者,总理之惠也。其后政法各科停办,中学改为新制,商科改为大学。十四年又添设哲学、政治、经济诸系。十六年中法工专因风潮停办本科,失学学生要求转入本校,得政府允许,每年津贴四万元,因设为理工、文、商、法五[四]院。本科各系毕业,爰改为文理院及社会院,仍以预科系焉。兹据本年二月六日大学院公布《私立学校条例》及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公布《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将本公学各项表格连同校舍平面图及说明书一并送上,即希转呈大学院鉴核,准予立案。18

同类推荐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开发想象力智力猜谜

    开发想象力智力猜谜

    这是一本特意为广大青少年和低年级学生编制的谜语书,全书共收录了八百多则谜语,内容包括字词、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人体、日用品、食品、科技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技术、军事装备等十多个部分,形式有故事谜、连环谜等,可谓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包罗万象。在这些谜语中,除少量为事谜外,其他大部分为物谜,这些谜语所揭示的事和物,都是青少年常常见到的或常常听到的,是生活中的知识,身边的学问。因此,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通过猜谜,可以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可以辅助教学,起到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长知识于课堂之外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浮生几度花间眠

    浮生几度花间眠

    倾其所有,只为一人。她,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他,从此以后,步步高升。十年之后再重逢,你我是否依旧形同陌路?
  • 问鼎极峰

    问鼎极峰

    苍茫大地,广袤无垠!有龙游四海,有凤舞九天,有人族道统,有神位传世。无人不羡慕那神位带来的荣光,以此为目标,努力着,奋斗着。然神位争夺之惨烈,难以想象,无数好男儿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主宰沉浮。秦林自幼进入学院学习,也为此努力着,奋斗着…………
  • 启灵封神录

    启灵封神录

    神魂转世,启灵修仙。是背负前世宿命,完成终极的使命;还是逆天改命,走出无解的迷局?
  • 封魔少年白一眉

    封魔少年白一眉

    操控所有生命掌握所有空间、宇宙、星球的掌控者白羽与赵星月生下一子--白一眉,白一眉没有强大的能力,却有着驱魔的魔力,开始在三度空间做起了驱魔的买卖,回忆魔鬼?能操控影子的少年?拥有鬼眼的女学生……一个个离奇的事件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因果将会是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
  • 卡在自己的甜文里

    卡在自己的甜文里

    有谁可以告诉我该咋办?卡在自己的甜文里,不是女主是恶毒女配,我是还抱大腿呢还是抱大腿呢?(不黑原男女主)
  • 浅笑无忧可好

    浅笑无忧可好

    今宵之月,绝不西沉。只此美梦,不再苏醒。从今往后,生生世世,长相厮守,为你立誓。她不曾后悔,就如薰衣草的花语:等待爱情。
  • 无限吸收

    无限吸收

    “想了解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王峰作为一位标准宅男的他,在家玩着单击游戏金庸群侠传时,突然弹出的电脑窗口将他带入了无限轮回的恐怖片世界,这一切并非游戏,而是真实存在的,包括死亡。看他如何生存,如何玩转轮回世界。
  • 你一笑春天都醒了

    你一笑春天都醒了

    一天24小时待命,从工作助理变成生活助理,不是不允许办公室恋情?总裁撩我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考验我的工作能力?陆绎:你知道你的缺点是什么吗?我:什么?陆绎:缺点我!我:..........
  • 长征中的红小鬼7

    长征中的红小鬼7

    每当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迎风飘扬时,我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丝感动。哦,鲜红的五星红旗为什么红得那么耀眼,扣人心弦?那是因为五星红旗是由以身许国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中华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忠心报国的精神随着鲜血一起融入了国旗中!当然在烈士的庞大队伍中,也是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红军们,他们虽小,可也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弱小生命。
  • 无双阵帝

    无双阵帝

    一千年前,天才阵法师叶岩,在新婚之夜被妻子万天绫设计暗算,饮恨陨落。一千年后,叶岩在一个普通少年身上苏醒,却发现万天绫不仅成为了阵阁十二阁主之一,权势滔天,还拿着他前世创造的阵法,收获无尽财富。“你施加于我身上的一切,我定十倍,百倍地奉还给你!”……………………书友群:555894737